沪科版九年级学案第十四章 探究电路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6837012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175.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沪科版九年级学案第十四章 探究电路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沪科版九年级学案第十四章 探究电路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沪科版九年级学案第十四章 探究电路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沪科版九年级学案第十四章 探究电路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沪科版九年级学案第十四章 探究电路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沪科版九年级学案第十四章 探究电路Word文件下载.docx

《沪科版九年级学案第十四章 探究电路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沪科版九年级学案第十四章 探究电路Word文件下载.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沪科版九年级学案第十四章 探究电路Word文件下载.docx

活动2:

结合“活动1”中的实验现象及分析,根据你课前在家中观察灯丝的不同、电源线的区别及导线的材料,你认为导体的电阻大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

有什么关系?

活动3:

探究导体电阻的大小与导体的横截面积、长短及材料是否有关

1.讨论:

⑴要研究导体电阻的大小与导体的横截面积是否有关,应保持、不变,改变,比较电阻是否相等。

⑵研究导体电阻的大小与导体的长短是否有关,应如何实验?

⑶研究导体电阻的大小与导体材料是否有关,又该如何实验?

2.选择实验器材

提供的器材有:

A.电源 B.导线 C.开关 D.小灯泡 

E.电流表 F.电阻丝如下(注:

a、b、c材料相同,d材料不同,a、c、d横截面积相同。

) 

a

b

c

d

所选器材是

所选器材在实验中起什么作用?

如何比较电阻的大小?

3.根据以上设计思路,画出实验电路图(电阻丝用

表示):

4.连接电路,进行实验,并记录实验数据。

次数

1

2

3

4

电阻丝

电流/A

5.通过实验,你得到哪些结论?

⑴导体电阻的大小与横截面积(选填“有关”或“无关”),导体的横截面积越大,电阻。

⑵导体电阻的大小与导体长度,导体的长度越长,电阻。

⑶导体电阻的大小与材料。

说明:

此实验也可由教师演示,学生观察思考。

明确实验方法,理清实验思路。

形成统一认识。

第二学时

1.家庭实验

调查家中哪些用电器可以调节工作状态?

通过预习课文“变阻器”部分内容(66~67页),你学会了什么?

三、认识滑动变阻器

活动4:

制作变阻器,改变灯泡亮度。

提供器材:

电池(电源)、开关、灯泡、一根电阻丝、若干导线。

请利用这些器材连接如图所示电路。

1.如何改变灯泡亮度?

2.灯泡亮度为什么会改变?

3.讨论:

这种自制的变阻器有什么缺点或者不足之处吗?

如果有,如何改进?

活动5:

对照滑动变阻器实物,阅读课本66页“变阻器”的内容,认识滑动变阻器结构。

思考讨论:

若将下图中滑动变阻器A、D两个接线柱接入电路,仔细观察分析电流是怎样流经滑动变阻器的?

请判断接入电路的是哪一部分电阻丝?

若将滑片向右移动,接入电路的电阻丝长度如何变化?

电阻大小如何变化?

电流的大小如何变化?

⑴滑动变阻器的原理:

实验室中常用的变阻器是通过改变_____来改变电阻的。

⑵滑动变阻器在电路图中的符号为:

_____________。

四、使用滑动变阻器

活动6:

用滑动变阻器调节小灯泡的亮度

1.滑动变阻器有A、B、C、D四个接线柱,而接入电路时,如果只需接两个接线柱,你能想到哪些接法?

分别在下图中画出连线。

每种接法若滑片自左向右移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怎样变化?

2.将滑动变阻器与灯泡串联接入电路,移动滑片,改变灯泡的亮度,将实验结果记入表格:

接入电路的

接线柱

滑片P自左向右移动

电路中电阻的变化

灯泡亮度变化

3.总结滑动变阻器的连接方法。

活动7:

连接如图所示的电路,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看利用滑动变阻器能不能改变灯泡两端的电压?

把观察结果记录下来:

滑动变阻器的作用:

利用滑动变阻器可以改变电路中的__,也可以改变部分电路两端的。

说明

本节课可通过演示实验、双边活动引入,如:

展示自制的油量表(或压力计、测风仪),或通过调节收音机的音量旋钮改变音量,让学生意识到:

音量旋钮通过改变电阻,影响电流,从而调节音量。

在学生观察实物、自学教材的基础上,可通过多媒体动画演示,使学生清楚认识连入电路的电阻,并模拟移动滑片,使学生自然认识到滑动变阻器的工作原理。

提醒学生:

连接电路时开关要断开,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要调至最大。

“活动7”既是对本节知识的拓展,也是为学生在下一节探究欧姆定律时顺利设计实验做铺垫,有利于突破下节课的一个难点。

第二节科学探究:

欧姆定律

1.运用控制变量法探究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归纳得出欧姆定律。

2.理解欧姆定律,并能运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

1.复习回忆

⑴电压表的使用方法;

⑵电流表的使用方法;

⑶滑动变阻器的作用和接法。

通过预习课文,你学会了什么?

一、问题与猜想:

前面我们学习了三个物理量——电流、电压、电阻。

知道电压是产生电流的原因,而电阻对电流有阻碍作用。

你认为电流大小与电压、电阻的大小有没有关系?

如果有关,可能存在什么关系?

二、实验探究

探究电流大小跟电压的关系

1.设计实验

⑴思考:

要研究电流大小与电压的关系,应保持哪个物理量不变?

改变哪一物理量?

需要测出哪些物理量并加以比较?

⑵讨论:

有哪些方法可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它的电流?

尝试画出电路图。

⑶交流:

对同学们设计的各种方案进行比较、评价,你认为哪种设计更合理?

说明理由。

2.进行实验

按照电路图连接电路,进行实验,并记录实验数据。

实验次数

电阻/Ω

电压/V

电流/A

R=Ω

3.分析实验数据,归纳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保持电阻不娈时,电流跟电压成关系。

探究电流大小跟电阻的关系

1.实验器材

几只阻值不等的定值电阻(阻值已知,如5Ω、10Ω、15Ω等),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电源,开关,导线若干。

2.设计实验

⑴探究电流大小跟电阻的关系,需要测量(收集)哪些物理量?

应保持哪个物理量不变?

⑵怎样改变电阻?

(且能知道电阻的大小)

⑶如何保持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

⑷交流:

与同学交流各自的设计方案,并对各种设计进行比较、评价,看哪种方案更合理。

3.连接电路,进行实验,并记录实验数据。

U=V

4.分析实验数据,归纳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保持电压不娈时,电流跟电阻成关系。

三、欧姆定律

阅读课本71~72页“欧姆定律”部分内容,自学欧姆定律及其公式。

⑴欧姆定律:

一段导体中的电流,跟加在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

⑵欧姆定律公式:

公式中各字母的单位分别是:

1.探究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时,主要运用了哪些方法?

2.写出欧姆定律的公式变形:

3.若电路中有甲、乙两个电阻,甲的电压为2V,乙的电阻为10Ω。

能用“2V除以10Ω”来计算电路中的电流吗?

据此你认为利用欧姆定律进行计算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4.由欧姆定律公式变形可知R=

对于此变形公式,小明认为:

“导体的电阻跟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中的电流成反比。

”你同意他的看法吗?

说明你的理由。

该过程学生可能会想到通过改变电池的节数来改变电压,也可能想到利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压、电流,教师应首先肯定、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设计方案,然后让学生比较、评价各种方案(教师点评),最后使学生知道:

利用滑动变阻器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操作方便,便于收集所需数据(为了便于找规律,我们一般让电压整数倍的变化。

该过程学生可能会想到把几个阻值不同的定值电阻并联,也可能想到用滑动变阻器调节电压,通过学生对这些设计进行比较、评议,教师点评,使学生认识到:

使用滑动变阻器进行实验,电路连接简单、操作方便等。

“活动5”的目的是加深对欧姆定律的理解。

第三节“伏安法”测电阻

1.根据欧姆定律设计实验,测算小灯泡工作时的电阻。

2.通过亲自动手测算和分析讨论,探究灯丝的电阻跟温度的关系。

1.复习回忆

还记得测算物质密度的方法吗?

用天平和量筒分别测出物体的和,根据公式可求出密度。

这种间接测量物理量的方法在物理学中经常用到。

还有哪些物理量是用间接法进行测量的?

一、提出问题

电流可以用电流表测量,电压可用电压表测量,那么怎样测量一只灯泡(或其他导体)的电阻?

二、设计实验

根据欧姆定律设计实验,测算小灯泡工作时的电阻:

1.写出利用欧姆定律求电阻的公式:

根据此公式,要测算电阻先要测出哪些物理量?

2.要测量上述物理量,需要哪些器材?

3.观察实验用的小灯泡,其标示的电压值是多少?

这个电压是该灯泡正常工作的电压,灯泡两端的电压不能达到标示值的1.2倍以上,否则会烧坏灯泡。

那么为了调控灯泡的电压,实验时还需要什么器材?

4.请画出实验电路图。

用表和表同时测出灯泡工作时的值和值,根据R=,就可以算出它的电阻。

这种测量电阻的方法称为“伏安法”。

三、进行实验

连接电路,测出灯泡在不同亮度时的电压值和电流值,将测量数据记入表中。

实验次序

U/V

I/A

R/Ω

灯泡亮度

灯丝暗红

微弱发光

正常发光

四、分析与讨论

根据表中实验数据求出每次的电阻值,并加以比较,看有什么发现。

1.随着灯泡亮度增强,你测出的电阻(选填“不变”“变大”或“变小”)。

2.如果几次电阻值不同,你认为主要原因是误差吗?

请说明理由。

你猜测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3.让小灯泡由不亮逐渐变为正常发光,分别用手摸一下灯泡,感受其温度如何变化。

灯丝电阻跟其温度高低有什么关系?

灯丝电阻的大小跟温度(选填“有关”或“无关”)。

灯泡越亮,灯丝的温度越,电阻越。

想一想:

家用白炽灯往往在刚接通电路的瞬间被“闪”坏。

你能说明原因吗?

进行实验之前,可先让学生说说实验注意事项。

联系生活,丰富、加深学生的认识。

第四节电阻的串联和并联

1.通过实验探究和理论推导,得出串联、并联电路总电阻跟分电阻的关系,体会两种研究方法在科学探究中的意义,树立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思想。

2.会利用串联、并联电路的有关知识,解答和计算简单的电路问题。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电流各有什么关系?

电压各有什么关系?

一、认识串联、并联电路的总电阻

利用“伏安法”分别测量两个定值电阻(R1=5Ω、R2=10Ω)串联、并联的总电阻值。

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次数

电阻连接情况

电压表示数

电流表示数

总阻值

R1、R2串联

R1、R2并联

1.观察实验数据,总电阻一定等于两个分电阻“之和”吗?

阅读教材76页“加油站”的内容,请谈谈你对串联(或并联)电路的“总电阻”的理解。

2.分析实验数据,比较串、并联电路的总电阻与分电阻的大小。

3.请利用“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来解释⑵中的结论。

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的阻值比任何一个分电阻的阻值______;

电阻并联后总电阻的阻值比任何一个分电阻的阻值______。

二、理论推导串联、并联电路的总电阻和分电阻的关系

1.研究串联电路的总电阻和分电阻的关系

⑴根据串联电路电压关系U=U1+U2、电流关系I=I1=I2和欧姆定律,推导出串联电路总电阻R与分电阻R1、R2的关系。

⑵理论推导结果与“活动1”中的实验结论相符吗?

两个串联电阻的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_________。

多个(2个以上)电阻串联的总电阻与分电阻有什么关系?

请做出猜想,并通过理论推导进行证明。

2.研究并联电路的总电阻和分电阻的关系

⑴理论推导并联的总电阻R与分电阻R1、R2的关系。

两个并联电阻的总电阻的______________,等于两分电阻的________________。

多个相等阻值的电阻并联,总电阻与分电阻有什么关系?

请做出猜想,并理论推导证明。

因为学生理解“并联总电阻”有一定难度,所以通过实验测量并联、串联总电阻,便于纠正“总”电阻就是“和”的错误认识,有助于学生正确理解“总电阻”的含义。

此处可以根据各校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处理。

例如:

是否给出电路图,是否提示要用到的电学知识。

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活动3时,应当给学生留出更宽松的独立自主思考的空间,使学生能灵活运用在活动2中获得的经验自主解决活动3中的问题。

第五节家庭用电

1.通过观察分析家庭电路实物布线图,了解家庭电路的组成和连接方式。

2.了解生活中安全用电的知识,提高安全用电意识。

3.安装模拟家庭电路,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动手实践能力。

本节建议用2学时,第一学时学习家庭电路的组成,第二学时了解生活中安全用电的知识。

在家长协助下,观察家庭电路:

⑴进户电线有几条?

⑵配电盒内安装有哪些元件?

可以通过观察实物、预习教材、咨询家长、上网查询等多种渠道了解它们的名称和作用。

⑶室内有哪些家用电器?

根据生活经验推测它们的连接方式是串联还是并联?

通过预习课文“观察家庭电路”部分内容(80~83页),你学会了什么?

一、家庭电路

1.家庭电路的组成和连接方式

家庭电路是用来给各种家用电器供电的,其实物布线图如下图所示。

观察家庭电路布线图,并参考教材回答下列问题:

⑴家庭电路的组成

①进户线:

连接户外供电电路的电线通常有______根,一根是_______,一根是_______。

它们之间的电压为_______。

②图中元件A是_________,它的作用是:

测量用户在一段时间内消耗的电能。

③元件B是________,它的作用是:

控制整个家庭电路的通断。

④元件C是________,它的作用是:

当家庭电路中的电流过大时,熔丝自动熔断,避免烧坏电路。

⑤现代家庭电路中一般安装有“空气开关”,当通过的电流过大时,空气开关自动“跳闸”,切断电路。

排除故障后,用手重新闭合开关就可以了。

所以,空气开关可以替代上述元件中的_______和________。

⑵家庭电路的连接

①电能表、闸刀开关、熔断器要安装在家庭电路的_____路上。

(选填“干”或“支”)

②各家用电器和插座之间是_______联的,开关与它控制的用电器是______联的。

思考交流:

各家用电器之间为什么要采用并联方式?

2.测电笔

了解测电笔的用途、结构和使用方法。

⑴拆卸测电笔,了解其内部构造:

金属体笔尾、__________、___________、金属体笔尖。

将测电笔重新组装好。

⑵观察教材第81页图14-22、14-24,并阅读图下面的文字,了解测电笔的用途和使用方法。

①如何辨别火线与零线?

②正确使用测电笔接触火线时,估算通过人体的电流是多大?

(高电阻阻值约1MΩ以上。

)分析说明测电笔中高电阻的作用。

③测电笔接触零线时,氖管为什么不会发光?

④在用测电笔辨别火线和零线时,为什么不能让手碰到笔尖金属体?

⑶用测电笔分别测试插座的两孔,判断哪个孔是接火线的。

3.白炽灯

⑴观察白炽灯泡和灯座的结构,看看灯丝的两端是怎样接入电路的。

⑵用手靠近正在发光的白炽灯泡,你的感觉是________。

阅读教材82页第二段文字,了解白炽灯泡的发光原理。

⑶你还见过哪些不同种类的照明灯具?

阅读教材82页“信息窗”,了解更多相关知识。

本节学案对教材一些知识点的教学顺序作了适当调整:

首先让学生了解家庭电路基本组成;

接下来学习安全用电;

学生知道了触电的原因后,再学习螺口灯头、开关、三孔插座的接法,并亲自动手安装模拟家庭电路。

若学生根据图示提出有关三孔插座接地线的问题,应给予鼓励,并告知是为了安全用电,将在后续学习中说明。

注意保证学生人身安全。

一定先明确测电笔的正确使用方法,再让学生动手实验。

此处弄清楚白炽灯泡和灯座的结构,为活动7安装电灯做准备。

关于活动3中的第⑵步:

正在发光的白炽灯由教师提供,提醒学生实验时要注意安全,避免被烫伤或触电。

也可以将这步活动安排为学生课前家庭实验。

1.家庭实验(观察)

在家长协助下,观察台灯、电冰箱、洗衣机、电热水壶等家用电器的插头,了解插头、插座的作用。

通过预习课文“注意用电安全”部分内容(83~85页),你学会了什么?

二、安全用电

1.触电原因

阅读教材第83页最后一段文字,并观察教材图14-29、阅读图下面的文字,了解触电事故发生的原因。

⑴人体是导体,当___________过大时,人会在很短的时间内窒息、死亡。

⑵大量事实表明:

_______________的电压才是安全电压。

⑶家庭电路中的触电事故,都是人体直接或间接接触_______引起的。

1为什么人体只接触一根导线,也可能会触电?

②为什么人体没有直接接触火线,也可能会触电?

2.避免触电

阅读教材84页图14-30上面的一段文字,观察教材图14-30、图14-31,并阅读图下面的文字,了解生活中安全用电的知识。

⑴白炽灯泡的安装要求:

控制灯泡的开关要接在______线上,螺口灯泡的螺旋一定要接在________线上。

安装白炽灯时,如不按上述要求做,为什么容易导致触电事故?

⑵用测电笔测试三孔插座,哪个孔接的是火线。

答:

_____。

三孔插座的安装要求:

左孔接_________线,右孔接________线,第三孔接________线。

当家用电器漏电或因火线破损与外壳接通时,会使外壳带电,这时人体接触外壳会发生触电事故。

为什么有金属外壳的家用电器使用三脚插头和三孔插座(如图所示),就能避免这类触电事故的发生?

3.用电事故急救

阅读教材85页第一、二段文字,了解触电事故的急救措施。

⑴万一发生触电事故,应首先_________________,不能直接去碰触电的人,否则施救者也会__________。

⑵如果不能及时切断电源,可以用干燥的木棍、竹竿等___________(选填“导体”或“绝缘体”)将电线挑开。

⑶发生火灾时,要首先________电源,绝不要带电泼水救火。

交流:

请填写出医疗急救电话号码:

_________,火警电话号码:

__________。

三、安装模拟家庭电路

按教材82页图14—26所示安装电路,经老师检查无误后,再接通电源。

⑴安装熔断器、白炽灯、插座时,要符合安全用电要求。

⑵接通电源后(不要再随意触摸电路各元件),闭合电灯开关,检验白炽灯泡是否发光。

⑶用测电笔测试插座安装是否正确。

“活动7”一定要注意安全。

可用接有三脚插头的三条导线作电源线,学生接好电路后经检查无误,将三脚插头插在电源插板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