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新一轮复习 第十一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教案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831726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761.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新一轮复习 第十一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教案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高考地理新一轮复习 第十一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教案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高考地理新一轮复习 第十一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教案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高考地理新一轮复习 第十一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教案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高考地理新一轮复习 第十一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教案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新一轮复习 第十一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教案Word下载.docx

《高考地理新一轮复习 第十一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教案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新一轮复习 第十一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教案Word下载.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地理新一轮复习 第十一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教案Word下载.docx

发达国家:

过分消耗资源带来的环境影响

发展中国家:

环境承受着发展与人口的双重压力,同时承接来自发达国家的污染转移

三、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

1.概念:

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

2.内涵:

生态持续发展(基础),经济持续发展(条件),社会持续发展(目的)。

3.基本原则:

公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共同性原则。

【点睛】 

(1)可持续发展三大原则中,“公平性”侧重的是“权利”,“共同性”侧重的是“义务”,“持续性”侧重的是“发展”。

(2)理解可持续发展的三个原则时,重点理解公平性原则,不要把公平性原则、共同性原则混为一谈。

前者强调全球不同地区之间的公平,而后者强调全球一个整体。

四、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

1.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1)严峻挑战:

庞大的人口压力,人均资源不足,环境问题严重。

(2)行动:

1994年3月,国务院发布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

2.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循环经济

(1)手段:

环境无害化技术。

(2)核心:

提高生态效益。

(3)方式:

环境友好。

(4)目的:

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

(5)意义:

循环经济是推进可持续发展的新的实践模式,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6)实践:

调整工业经济结构,发展清洁生产;

调整农业经济结构,推行生态农业。

       环境问题的成因与表现

1.环境问题的形成机制及表现

从产生的机理来看,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有两方面:

一是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

二是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

如下图所示:

2.主要环境问题的表现、成因

环境问题

具体表现

成因

环境污染

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

任意排放工业“三废”和喷洒有害人体健康的农药

固体废弃物污染

生产和生活中的大量有害垃圾

放射性污染

放射性物质泄漏

海洋污染

各类污染物排入海洋

噪声污染

建筑、娱乐、交通

生态破坏

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

滥伐、滥垦、滥牧等使自然植被遭破坏

土地盐碱化

不合理的灌溉等

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

过量排放二氧化碳、氟氯烃化合物

生物多样性减少

生物的生存环境遭破坏,过度捕猎

森林的环境调节功能下降

滥伐森林、森林面积减少

资源短缺

水资源短缺

水质污染、工农业生产用水量大及降水少

土地资源短缺

城市建设用地增加等

能源短缺

利用效率低、浪费严重、资源分布不均

3.环境问题的地域差异

地区

形成原因

城市地区

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如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等

由于交通、工业活动和人类居住地的过分密集,造成污染物的集中

乡村地区

主要表现为生态破坏,如水土流失、荒漠化、土壤盐碱化、森林减少、水资源枯竭、物种减少等

利用资源的方式不当或强度过大

解答有关环境问题的思路

(1)环境问题主要是由人为原因引起的,而自然原因也是环境问题形成的重要原因。

分析自然原因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①地形条件:

封闭低洼的地形,使污染物不容易向外扩散,容易产生大气污染和酸雨。

②逆温天气:

空气的垂直运动受阻,使污染物停留在地面附近,加剧了大气污染。

③水域条件:

相对封闭的水域,流速缓慢,使水体更新速度减慢,降低了水体的自净能力,容易引起水体污染。

(2)环境问题的防治对策应针对具体的环境问题分析,问题不同,解决措施不同。

①环境污染问题:

根本措施在于减少污染物排放(可通过提高利用率、净化处理后排放、使用环保原料和燃料等达到目的),同时加强绿化,以增强环境自净能力;

对于全球性问题还需加强国际合作。

②生态破坏问题:

治本在于恢复生态,因此首先要改变和停止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其次通过恢复植被、水域等增强环境的平衡调节功能。

③资源短缺问题:

要从“开源”(替代资源的开发、加强储量勘探等)和“节流”(提高利用率、减少浪费、加大资源循环利用等)两方面入手。

【深度探究】

(教师用书独具,灵活使用)

1.环境污染、资源短缺与生态破坏的区别与联系。

提示:

(1)区别:

①环境污染是指由于人类任意排放废弃物和有害物质,导致环境质量下降;

②生态破坏是指由于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导致环境退化,从而影响人类生产和生活;

③资源短缺是指资源数量不能满足人类的需求。

(2)联系:

环境污染往往引起生态破坏和资源短缺;

生态破坏往往引起资源短缺,资源短缺也会引起生态破坏。

2.节能减排是缓解全球气候变暖的有效措施,有哪些途径可以节能减排?

推广太阳能、核能等清洁能源;

提高能源的利用率,降低单位GDP能耗;

降低化石能源占一次性能源消费的比重等。

(温馨提示:

如有时间可以2012年浙江卷第1题为例巩固该探究点)

1.环境问题的成因与分布

(2014·

青岛模拟)读全球不同程度退化土地的分布情况图,回答

(1)~

(2)题。

全球不同程度退化土地的分布情况

(1)关于下列各洲退化土地的分析,正确的是(  )

A.亚洲土地退化以土地盐碱化和土地沙漠化为主

B.非洲严重退化土地占全球的比重,高于其他大洲

C.南美洲严重退化土地面积超过北美洲

D.欧洲退化土地面积在各大洲中最小

(2)如图所示,澳大利亚几乎没有严重、极严重退化土地,其主要原因是(  )

A.大部分地区位于热带,沙尘暴少发

B.农业区降水较丰沛,灌溉量小

C.降水丰沛的地区,水土流失较轻

D.地广人稀,土地资源开发利用适度

解析:

(1)图中各大洲的面积分别为:

亚洲4400万平方千米,非洲3000万平方千米,北美洲2400万平方千米,南美洲1800万平方千米,欧洲1000万平方千米,大洋洲900万平方千米。

通过计算可知非洲严重退化土地占全球的比重高于其他大洲。

亚洲土地退化主要以人类不合理活动造成的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和土壤次生盐渍化等类型为主。

南、北美洲中,北美洲严重退化土地面积超过南美洲,大洋洲中澳大利亚退化的土地面积在各大洲中最小。

故正确答案为B。

(2)土地退化主要与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利用有关,澳大利亚地广人稀,土地开发利用压力小,能够做到适度、有序开发利用。

且注重土地开发利用与自然生态保护相协调,几乎没有出现严重、极严重退化土地,故正确答案为D。

答案:

(1)B 

(2)D

2.环境问题的危害与防治

扬州模拟)读江苏省沿海海域污染图,回答

(1)~

(2)题。

(1)江苏省沿海海域污染程度的分布特点是(  )

A.由沿海向内陆递减   B.由陆地向海洋递增

C.由沿海向外海递减D.由沿海向外海递增

(2)下列保护江苏省沿海生态环境的措施,错误的是(  )

A.加强海洋环境监测

B.加强入海污染源的控制

C.全面开展生态保护与修复

D.停止实行“伏季休渔制”

(1)根据图中沿海海域污染程度的分布的图例信息可知,污染程度由沿海向外海递减。

选择C项。

(2)保护江苏省沿海生态环境就是要经济、环境等协调发展。

而停止实行“伏季休渔制”,必然造成过度捕捞,鱼类生态环境破坏。

(1)C 

(2)D

       可持续发展及其实践

1.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2.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原则

内容

要求

公平性

同代人之间、代际之间、人类与其他生物种群之间、不同国家与地区之间的公平

人类的发展不应危及其他物种的生存;

各国有权根据需要开发本国资源,并确保不对其他国家的环境造成损害;

人类需要和子孙后代共享资源和环境

持续性

地球的承载力是有限的,人类的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必须保持在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之内

人类应做到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保持适度的人口规模,处理好经济与保护环境的关系

共同性

各国共同参与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地方决策和行动应该有助于实现全球整体的协调

解决全球性环境问题,必须进行国际合作;

对于全球共有的资源,需要在尊重各国主权和利益的基础上,制定各国都可以接受的全球性目标和政策

3.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4.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循环经济

(1)循环经济的原则与特点

(2)实行循环经济的基本途径

①在工业经济结构调整中,推行清洁生产:

从原料开采—生产制造—消费使用—废弃物处理的全过程来评估产品对环境的影响程度,通过清洁生产可以产生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其已成为世界各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所普遍采用的一项基本策略。

②在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中,推行生态农业:

通过模拟自然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调整原有的生产结构,把粮食生产与多种经济作物的生产相结合,发展种植业与林、牧、副、渔业相结合,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之间、资源利用与保护之间的关系,形成生态上和经济上的良性循环,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图解循环经济与传统经济

3.可持续发展

2013年3月23日,全球许多国家都参与了“地球一小时”活动。

活动主题为“我做绿V客,环保七选一,每周一起来”。

据此回答

(1)~

(2)题。

(1)这一活动主要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

A.持续性原则     B.公平性原则

C.共同性原则D.阶段性原则

(2)“地球一小时”活动主要针对的问题是(  )

A.酸雨蔓延B.水污染严重

C.全球气候变暖D.生物多样性减少

(1)材料中“全球许多国家都参与了”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共同性原则。

(2)“地球一小时”也称“关灯一小时”,是世界自然基金会在2007年向全球发出的一项倡议,呼吁个人、社区、企业和政府在每年三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六20∶30~21∶30熄灯一小时,以此来激发人们保护地球的责任感以及表明对全球共同抵御气候变暖行动的支持。

(1)C 

(2)C

4.清洁生产

读我国内蒙古自治区某工业园区实施清洁生产的产业链模式图,回答

(1)~

(2)题。

(1)根据清洁生产的原理,判断图中①②的含义分别为(  )

A.粉煤灰、新型建筑材料厂

B.供气、液化气站

C.供水、农田灌溉

D.钢材、轧钢厂

(2)该园区大力发展太阳能电池板厂的优势条件是(  )

A.靠近煤矿B.日照时间长,光照充足

C.科技发达D.交通条件好

(1)由热电厂指向①②的是生产线可知,①②是热电厂的产品或副产品。

故选择A。

(2)该地位于内蒙古自治区,日照时间长,光照充足,太阳能资源丰富,适合发展太阳能电池板。

(1)A 

(2)B

5.生态农业

福建漳州一模)生态农业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生态经济规律,因地制宜地设计、组装、调整和管理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系统。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生态农业园区结构示意图”,读图回答

(1)~

(2)题。

(1)生态农业将物质和能量多层次地循环利用,图中甲、乙、丙分别表示(  )

A.鱼塘、沼气池、果园B.鱼塘、果园、沼气池

C.沼气池、鱼塘、果园D.沼气池、果园、鱼塘

(2)该地生态农业园区建设对当地的积极意义主要体现在(  )

①实现农业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减少环境污染 ②减轻水土流失和土地盐渍化现象 ③增加就业机会 ④增加农民收入

A.②③④B.①③④

C.①②④D.①②③

(1)图中甲输出沼渣、沼液和能源,必然是沼气池;

乙提供塘泥和水面,必然是鱼塘;

丙自然是果园。

(2)生态农业园区的意义具体体现在可持续发展的三个内涵方面,即生态持续(减少废弃物的排放、保护环境)、经济持续(增加收入)、社会持续(增加就业)等。

(1)C 

(2)B

地理事物关联图的判读

图表特征►————————————————————

地理关联示意图是指运用文字框图和箭头、线条等连接有关地理事物,表示各地理事物间相互联系、结构特征及演变规律的组合图形。

地理关联示意图通常借助带箭头的线段将有关地理事物的形成、内部结构、外部特征、发展趋势等要素联系起来。

它一方面从整体的角度来构建地理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另一方面反映了地理学科的综合性、区域性特征。

[信息获取]

1.寻找读图的切入点:

本图从农田向上开始读图,体现农作物秸秆的多种用途。

2.秸秆处理主要是三个方面:

一是还田;

二是田间焚烧;

三是做燃料、饲料、工业原料、沼气原料。

3.秸秆直接还田会增加土壤的肥力;

田间焚烧会污染大气;

做饲料、工业原料、沼气原料会增加秸秆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判读方法►————————————————————

1.关键环节突破法

①浏览题目所给的条件和框图,把握关联示意图的地理事物的主题;

②在头脑中回想这类地理事物的形成或演变过程,注意找出突破点;

③观察图中的箭头指向和已知框中提供的有效信息,理清逻辑关系;

④将先确定的地理事物填入框中,以增添更多的信息;

⑤将已初步完成的关联图按箭头连接关系重新检查一遍,以弥补可能出现的漏洞,确保答案的正确。

2.直接代入尝试法

有些表示地理事物相互关系的选择题,可以使用直接代入法,进行尝试求解答案。

典题例证►————————————————————

读图,回答

(1)~(3)题。

(1)图中A、B、C分别代表(  )

A.资源 市场 环境     B.环境 市场 资源

C.环境 资源 市场D.资源 环境 市场

(2)此工业地域(  )

A.以廉价劳动力导向型工业为主

B.产品更新换代快

C.可能发展成为工业城市

D.工业发展趋向分散

(3)在此循环经济体系中(  )

A.各产业之间以主产品为原料发生联系

B.所需要能源完全由余热发电提供

C.污染物实现了零排放

D.生产环节的废弃物被回收再利用

[获取解读信息]

1.从设问中获取信息

该题组主要考查清洁生产关联图,解题关键是从图中提供的信息中获取相关信息,并分析出A、B、C的含义和循环经济的意义。

2.从图表中获取信息

【答案】 

(1)C 

(2)C (3)D

   (2014·

江苏南京四校调研)读人类社会与环境的相关模式图,回答1~2题。

1.图中箭头a表示的人类活动可能会引起(  )

①滑坡、泥石流 ②酸雨 ③臭氧层空洞 ④荒漠化、水土流失

A.①②      D.①③

C.①④D.②④

2.图中箭头b表示的人类活动可能会引起(  )

①土壤污染 ②盐碱化 ③公害病 ④水土流失

A.①②B.①③

第1题,箭头a表示人类活动为人类社会从环境中获取物质与能量,如果在获取物质与能量的过程中,人类有不合理的活动,可能会引起滑坡、泥石流、荒漠化、水土流失等问题。

酸雨危害和臭氧层空洞是人类对环境的影响。

第2题,箭头b表示人类活动为人类社会向环境中输出废弃物,容易引起土壤污染和公害病,盐碱化和水土流失是由人类社会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时操作不当造成的。

1.C 2.B

河北质量检测)下图是某农业生态园生态链种养循环图。

据此完成3~4题。

3.该农业生态园废弃物再利用体现在(  )

①食品加工产生的废弃物和秸秆、粪便用于生产沼气 ②养黄粉虫作为贵妃鸡、孔雀等珍禽的饲料 ③在红心蜜柚等水果林地中套种黑麦草、玉米草等牧草 ④收集珍禽的羽毛制作成观赏标本

A.①②B.②③

C.①④D.③④

4.该农业生态园的主要生态效益有(  )

①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 ②废弃物资源化,减少环境污染 ③使用有机肥料,发展绿色生产 ④使用沼气能源,减少植被破坏 ⑤促进餐饮、休闲旅游等第三产业的发展 ⑥果草套种,提高土地利用率

A.①②③④B.③④⑤⑥

C.①③④⑤D.②③④⑥

第3题,在红心蜜柚等水果林地中套种玉米草等牧草属于空间上的合理利用,养黄粉虫作为贵妃鸡、孔雀等动物的饲料是养殖业的生产需要,二者都不属于废弃物的再利用;

食品加工产生的废弃物和秸秆、粪便用于生产沼气,收集珍禽的羽毛制作成标本都属于循环经济中对废弃物的再利用。

第4题,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和促进餐饮、休闲旅游等第三产业的发展属于经济效益,而本题考查的是生态效益。

3.C 4.D

吉林检测)气溶胶是大气中悬浮的液态或固态微粒的总称,是大气的重要组成部分。

就其来源可分为人为气溶胶和自然气溶胶两种。

气溶胶光学厚度(AOD)通常用以推算气溶胶含量。

读中国多年平均气溶胶厚度等值线分布图,回答5~6题。

5.图中A、B两地AOD数值的差值可能为(  )

A.0.1B.0.3

C.0.5D.0.9

6.图中A、B两地同在四川,但AOD值差别却很大,两地AOD值差异大的主要原因是(  )

①A地地势高 ②B地植被覆盖率高 ③A地工农业活动多 ④B地人口密度大

C.③④D.①④

第5题,依据等值线判读“大于大的、小于小的”规律,可判读A数值为0~0.3之间,B数值为0.6~0.9之间,则两地差值大于0.3、小于0.9,故C项正确。

第6题,图中A地位于横断山区,空气稀薄,气溶胶含量少;

B地位于四川盆地,人口密度大、经济发达,因人类活动多而气溶胶含量大。

5.C 6.D

7.2013年7月9日俄新社报道,过去两天内,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森林火灾面积扩大36%,截至9日早,过火面积已近2.5万公顷。

环境专家称此次森林火灾可能加速北极冰川的融化。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请分析俄罗斯森林大火有可能加速北极冰川融化的原因。

(2)在过去25年中,北冰洋冰川一直处在缓慢融化过程中,面积不断缩小。

试分析造成近几十年北冰洋冰川不断融化的主要原因。

(3)随着北冰洋冰川的不断融化,海平面有可能上升,将会对我国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产生影响。

为了预防海平面上升所带来的危害,上述地区应采取哪些措施?

本题主要考查全球变暖的原因及针对全球变暖带来的影响所采取的措施。

(1)题,北极冰川融化加速与森林大火释放出大量二氧化碳,导致北极地区气温升高有关。

(2)题,北冰洋冰川不断融化与全球变暖有关,全球变暖的原因包括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其中主要原因是人为原因,即人类活动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以及毁林减少了对二氧化碳的吸收。

第(3)题,冰川融化导致海平面上升,会使沿海地区洪水排放受阻,加剧内涝;

海水入侵,风暴潮加剧等。

为此要加强城市规划,提高防洪排涝能力,整修河道,建设海岸防护堤坝等。

(1)俄罗斯森林大火释放出大量二氧化碳,导致北极地区温度升高,致使北冰洋冰川融化速度加快。

(2)除自然原因外,主要是人为原因造成的。

人类活动排放大量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使气温升高;

毁林,特别是破坏热带雨林,加剧了全球变暖。

(3)研究海平面上升的影响,加强城市规划,提高防洪排涝能力,加高加固防洪墙,整修河道,增加泄洪能力,消除内涝威胁;

建设海岸防护堤坝,防止海水入侵等。

[双基达标]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北京朝阳区测试)水的社会循环是指在水的自然循环当中,人类不断利用其中的地下径流或地表径流满足生活与生产之需而产生的人为水循环。

读下图,回答1~3题。

1.水的社会循环(  )

A.包含了水的自然循环

B.加速了水的自然循环

C.对陆地水体有更新作用

D.会对水的自然循环造成负面影响

2.图中来源于用户的潜在回用水源包括(  )

A.降水、地下水、地表水

B.供水厂提供的自来水

C.可循环使用的清洁冷却水

D.经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的中水

3.污水再生回用(  )

A.是解决城市水资源短缺问题的有效途径

B.只适用于城市

C.虽无经济效益,但有环境效益

D.属于节流措施

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水的社会循环会使一些废水流入地下、海洋,从而对水的自然循环造成负面影响。

第2题,由图中信息可知,潜在回用水源主要来自用户和污水处理厂,其中来自用户的为可循环使用的清洁冷却水,来自污水处理厂的为处理后的中水。

第3题,污水再生回用是解决城市水资源短缺问题的有效途径。

1.D 2.C 3.A

广东汕头二模)“资源诅咒”(ResourceCurse)是发展经济学中的一个著名命题,其基本理念是丰富的资源趋于阻碍而非促进经济发展。

下表为不同类型资源在中国区域内部的“资源诅咒”,读表完成4~5题。

不同类型资源在中国区域内部的资源诅咒

资源

类型

主要分布省区

GDP平均增速比

全国平均少(%)

平均资源丰度比

全国平均多(%)

耕地

黑龙江、吉林、宁夏、云南、西藏、甘肃、青海

0.56

66.24

矿产

辽宁、四川、湖北、山西、云南、安徽、贵州、湖南、江西

0.02

4

能源

山西、云南、四川、陕西、贵州、西藏

0.11

5.68

森林

西藏、黑龙江、吉林、云南、四川

0.27

1496.59

4.四大资源都多于全国平均值而GDP增速低于全国平均值的省区是(  )

A.黑龙江省    D.云南省

C.四川省D.西藏自治区

5.上表中对经济发展的“诅咒”最明显的资源是(  )

A.耕地资源B.矿产资源

C.能源资源D.森林资源

第4题,表中所列的四大资源主要分布省区都属于资源丰度高于全国平均值,但GDP增速低于全国平均值,则若某省区在表中四大资源主要分布省区中都出现,说明该省区符合题意,云南省符合条件。

第5题,表中能源资源丰富的省区,大多是我国经济落后的省区,说明能源资源的丰富并没有大力促进其经济发展,而是成为阻碍其经济发展的因素,即“资源诅咒”最明显。

其他几种资源丰富的省区中,都有些省区经济水平相对较高,说明其他资源诅咒不是很明显。

4.B 5.C

郑州二模)下图为某地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