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匆第二课时课堂实录.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82950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匆匆第二课时课堂实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匆匆第二课时课堂实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匆匆第二课时课堂实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匆匆第二课时课堂实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匆匆第二课时课堂实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匆匆第二课时课堂实录.doc

《匆匆第二课时课堂实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匆匆第二课时课堂实录.doc(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匆匆第二课时课堂实录.doc

《匆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新郑市孟庄镇洪常小学付留德

学习目标:

1、熟练的、入情入境的朗读课文。

背诵喜欢的段落。

2、了解作者对时间流逝的伤感以及珍惜时间的感受,体会时间的稍纵即逝。

重点难点:

感受语言美,领悟表达方法。

评价任务:

1、目标1通过指名读文来检查学生对课文的朗读情况,完成熟练的朗读课文目标,达标率100%,入情入境朗读目标达标率为90%,完成背诵的喜欢的段落目标,达标率80%以上。

2、目标2对课文的理解,通过学生朗读、小组交流汇报、教师点拨来检测学生是否已经了解作者对时间流逝的伤感以及珍惜时间的感受。

课前准备:

学生收集朱自清简介,教师预备教学课件。

教学预设:

一、整体感知,明确目标

1、师: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美文大师朱自清的散文《匆匆》(板书:

匆匆),读后你有什么感受呢?

生1:

这篇散文带给我的感受是时间过得特别快,我们要珍惜时间。

生2:

我的感受是时间是无影无踪的,时间去了就不会回来了。

……

师:

是啊,时间匆匆而过,一去不回。

这节就让我们跟随朱自清先生,再次走进课文,深入品读一下,都可以从哪些地方感受到时间的匆匆,又可以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感情。

二、品读课文,合作交流

出示:

学习提示:

1、自读课文,抓住重点词、句、段感受时间的匆匆。

(提示:

要不动笔墨不读书哟)

2、小组交流,分享读书的感受,交流读书的方法。

学生分小组开始学习。

三、展示收获,点拨引导

师:

刚才同学们读书很认真,交流得也很热烈,相信大家一定有了不少的读书收获。

哪个小组先来汇报一下,你们都从哪些关键的句段感受到了时间的匆匆?

教师预设(根据学生的情况决定顺序)

学习第一自然段(不是重点,应简单处理)

生:

我们小组感受最深的是第一自然段,燕子去了,又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又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又再开的时候。

燕子去了可以再回来,杨柳枯了还会再青,桃花谢了也可以再开。

但是时间呢?

时间却不能回来了。

师:

你真会读书。

你们小组还有谁来补充?

生:

我是从“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了呢?

是有人偷了他们罢……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我是从这看出了时间消失的无影无踪的。

师:

说得真好,别组的同学有补充的吗?

生:

燕子去了可以再回来,杨柳枯了还会再青,桃花谢了也可以再开。

但是时间呢?

却一去不复返,我感受到作者的心情很悲伤。

作者告诉我们要珍惜身边的每一分每一秒。

师:

大家真会读书,从字里行间读出了自己的感受。

是呀,作者通过写燕子、杨柳、桃花,这事物的轮回,想到的是时间的一去不复返。

我们再来一起来朗读第一自然段。

学习第二自然段(应抓住关键词句,突出处理策略)

那个小组继续来汇报。

你们又是从哪些关键的句段感受到了时间的匆匆?

生:

我是从第二自然段中的“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个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作者告诉了我们时间无时无刻不在流逝。

师:

同学们,八千多日子,一年有365天,八千多日子就是20多年啊,时间多么——漫长啊!

生:

漫长的24年在作者看来,却像针尖上的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是那么渺小,那么……短暂、匆忙。

师:

还有一个字也突出了时间的匆匆,哪个字?

生:

溜。

八千多日子一“溜”就走了,可见人的生命是多么短暂,多么有限!

那好,我们接着往下谈!

是啊——师引读句子——再同读句子。

学习第三段:

(重点段落,应突出引导的层次性、策略性)

哪个小组继续汇报:

你们还从哪些关键的句段感受到了时间的匆匆?

生:

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

从这儿我体会到了作者告诉我们时间无时无刻不在流逝着。

师:

作者是怎样将看不见时间写出来了呢?

生:

作者抓住看得见的具体事物来描写看不见的时间,使我们深刻感受到时间的匆匆流逝。

师:

非常好,那我们一起来把这个句子读一读吧!

教师读前半句,学生齐读后半句。

师:

从作者的描述中我们感觉到时间就在我们的身边。

从作者的笔下我们感受到了时间真真切切地存在。

那么,你们能不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也来这样的说几句?

(出示写话格式)

的时候,日子从.

师:

哪个同学来展示一下?

生:

写字的时候,日子从笔尖过去。

生:

闲谈的时候,日子从嘴边过去。

生:

读书的时候,日子从书本里过去。

生:

喝水的时候,日子从水杯里过去。

师:

看来同学们真得很厉害,也能这样的写上几句。

同学们,时间就是这样不经意地从我们的身边溜走了,我们感受到了时间的匆匆。

那么,你们再来读读这一自然段,你还从哪些词句中感受到了时间的脚步匆匆呢?

生:

“闪过了”让我感受到时间的匆匆。

生:

我从“飞”这个字感受到的。

生:

我从“跨”字中感觉到的。

生:

我从“溜”这个字感受到的。

师:

时间就是这样想留也留不住,那你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

生:

我感到自己很无奈。

生:

我感到作者很急切。

师:

急切地要抓住时间,对吧?

那我们就带着着这种急切的、无奈的心情,来读读这一段。

学习第四自然段(应主要通过补充相关资料,帮助学生体会作者对时间的惋惜与无奈)

教师入情入境地朗读第四自然段。

(配乐)

师:

你们都从哪些关键的词句感受到了时间的匆匆?

那个小组来展示?

生:

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

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把日子比作轻烟薄雾。

非常容易逝去,写出了时间流逝是那么的容易。

生:

通过“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

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

我感到作者特别伤心。

生:

从这句话我感受到作者很无奈。

师:

除感受到作者感到时间匆匆流逝,那种无奈的心情,你还有什么感受吗?

生:

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地回去罢?

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时间流逝得很快,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不能白白的来,要做出一番事业,干出一番成绩。

师:

朱自清白白走这一遭了吗?

你怎么知道?

生:

因为作者给我们留下了很多好的作品,让我们学习他。

《荷塘月色》《春》《背影》《绿》

师:

你知道的很多。

老师在课下,也给大家搜集了一些朱自清的材料,大家来看一下。

(课件出示)。

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现代散文家、诗人。

生于1898年11月22日,卒于1948年8月12日。

原籍浙江绍兴。

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后在杭州第一师范、扬州第八中学等校教书。

1921年加入文学研究会,1925年任清华大学任教。

代表作:

《绿》、《春》、《背影》、《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荷塘月色》等。

其散文善于把真情实感通过平易的叙述表达出来,文笔简约、朴素、亲切、娓娓动人,在文学界享有盛誉,被誉为“美文”。

师:

知道了这些,我们再来读这段文字,我们感到作者对时间、对生命的追问已用他的一生作了最好的回答。

我想你读了课文的第四自然段一定会有更深的感受。

学生自由朗读。

师:

老师感受到你确实是用心在诵读。

是啊,人生短暂,生命有限,作者感悟到人来到这个世界上,不能白白走这一遭。

也留给我们需要用一生的时间去思考的问题。

——师生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四、情境渲染,赏读体验

师:

朱自清先生用他的一生在思考着这个问题,也用他的一生回答着这个问题,成为了著名的爱国作家。

他的散文成就最高,被称之为诗,为画。

大家想不想再次走进这如诗如画的文中呢?

好,来吧!

学生自由读。

对于特别喜欢段落可以试着背诵。

五、激发情感,拓展延伸

师:

这节课,我们通过对文中一些关键句段的深入品读,你都感受到了什么?

生:

时间的匆匆而过、一去不返;作者对时间的惋惜之情;我们应珍惜时间……

师:

我想你一定还有很多想倾诉的话语,好,课下拿起你手中的笔,在课本上写上搜集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

师:

你还可以认真去读读《朱自清散文选》中的《春》、《荷塘月色》、《背影》等文章。

孩子们,老师相信咱们今天收获的不仅仅是一篇课文,更是享用一生的财富。

板书设计:

匆匆

洗手时……只有徘徊

吃饭时……只有匆匆

默默时……(无奈、追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