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八年级上物理期末模拟试卷.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82780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4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八年级上物理期末模拟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苏教版八年级上物理期末模拟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苏教版八年级上物理期末模拟试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苏教版八年级上物理期末模拟试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苏教版八年级上物理期末模拟试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版八年级上物理期末模拟试卷.doc

《苏教版八年级上物理期末模拟试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八年级上物理期末模拟试卷.doc(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苏教版八年级上物理期末模拟试卷.doc

苏教版八年级上物理期末模拟试卷

(满分100分;时间100分钟)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4分)

1.在八年级上学期物理的学习中,我们学习了很多与我们自己相关的物理量,下列关于一个初中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正常体温是38℃B.步行速度约为2km/h

第2题图

C.身高约为168cm   D.脚长约为40cm

2.生活处处有物理,细心观察皆学问。

如图是某学校楼梯中的一部分,从A到B是长短不同的铁护栏。

在不损坏公物的前提下,一个同学用一根木棒迅速从B到A逐一敲过铁护栏栏杆,此过程中,一定发生改变的是声音的

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音色和响度

3.城区高速公路某路段两旁安装的隔音墙,其目的是减小车辆行驶时产生的噪声对公路两旁居民的危害。

这种减小噪声危害的方法主要是在下列哪个途径中实现的

A.噪声的产生B.噪声的传播C.噪声的接收D.以上三种均是

4.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四个实验小组测得水的沸点如下表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组别

1

2

3

4

水的沸点/℃

98.2

98.9

98.5

98.6

A.四个小组实验都失败了,因为水的沸点是100℃

B.只有第2小组数据可以接受,因为他们的数据最接近100℃

C.只有第1小组数据不可以接受,因为他们的数据偏离100℃最大

D.只要实验操作正确,数据真实,上述数据均有效

5.为改变过度依赖激素促进植物生长的种植状态,扬州农科所着手研究利用夜间光照促进植物生长的技术。

对于绿色植物而言,下列颜色的灯光照明中,效能最低的是

A.红光    B.绿光    C.蓝光    D.黄光

6.在激烈的体育比赛中,运动员受到轻伤时,常用蒸发快的复方氯乙烷喷雾剂做麻醉剂,把复方氯乙烷喷雾剂喷到局部皮肤上,使皮肤快速冷却,在一段时间内失去疼痛感,运动员就可继续参加比赛,这是由于复方氯乙烷喷雾剂

A.升华吸热  B.凝华放热  C.液化放热  D.汽化吸热

第7题图

7.今年6月6日端午节,小玲在爷爷家看到伯父的眼镜很漂亮,于是她拿着伯父的眼镜靠近“早餐饼干”的包装盒,看到了如图的情景,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镜片是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可用来矫正远视眼

B.该镜片是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可用来矫正近视眼

C.伯父是近视眼,不戴眼镜看远处物体时,像成在视网膜后

D.伯父是远视眼,不戴眼镜看近处物体时,像成在视网膜前

8.我国已成功实现三次载人航天飞行,在飞船发射升空阶段航天员被固定在座舱内。

选取下面哪个物体作为参照物时,航天员在此阶段是静止的

A.飞船的座舱B.天空中的云朵

C.地面上的发射架D.太平洋上跟踪监测的测量船

9.夜晚,当汽车发出的光照射到自行车尾灯上时,司机看到尾灯反射的光,就能及时避让。

图中有关自行车尾灯的光路图正确的是

第9题图

10.现在,一些大厦用许多大块的平板镀膜玻璃做外墙(俗称“玻璃膜墙”)。

这种墙既能反射光线也能透过光线。

下列四幅图中,能真实反映光通过玻璃膜墙进入室内传播途径的是

第10题图

11.如图,在甲、乙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左侧10cm处,分别放置一根

点燃的蜡烛。

若于凸透镜右侧放置白色纸幕,调整纸幕位置使成像清

晰,蜡烛光线经过凸透镜甲、乙在白色纸幕上分别成倒立缩小及倒立

放大的像,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甲、乙两凸透镜所成的像都是实像

B.甲凸透镜的焦距小于5cm

第11题图

C.乙凸透镜的焦距大于10cm

D.甲凸透镜的焦距小于乙凸透镜的焦距

12.甲、乙两位同学进行百米赛跑,假如把他们的运动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处理,他们同时从起跑线起跑,经过一段时间后他们的位置如图Ⅰ,在图Ⅱ中分别作出的在这段时间内两人运动路程s、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图像,正确的是

第12题图

二、填空题(26分,每空1分)

13.某种昆虫靠翅的振动发声。

如果这种昆虫的翅膀在2s内振动了600次,频率是_____Hz,人类_________听到该频率的声音(能/不能)。

14.同学们听到老师说话的声音,是通过_________传播的;发出较强声音的喇叭能使它前面的“蜡焰跳舞”,说明声波能传递____________(信息/能量)。

15.现在多媒体教室大都安装了表面粗糙的高清白幕布,这样可以利用光的   使教室里各座位上的同学都能看到画面,而且这种白幕布能反射的光,使同学们能看到色彩正常的画面。

16.根据国务院规定,办公场所的空调,在夏天温度应设置为不低于(20℃/26℃)。

冬天,用手握着温度计底部测量气温,可能会使测量结果偏(高/低/不影响)。

17.如图,在同一个轴上固定着三个齿数不同的齿轮。

当齿轮旋转时,用纸片分别接触齿轮,使纸片发出声音的音调最高的是_______(上面/中间/下面)的齿轮。

第19题图

第18题图

第17题图

18.如图是研究碘的物态变化的实验装置。

当碘(放出/吸收)热量后,直接升华成碘蒸气;碘蒸气遇到较冷的玻璃板会放出热量,成固态的碘(填物态变化名称)。

19.某兴趣小组在空易拉罐的底部中央戳个小圆孔,将顶部剪去后,蒙上一层塑料薄膜,制作成一个简易针孔照相机。

如图,将其水平放置,在左侧固定一只与小孔等高的小灯泡,灯泡发光时,可在塑料薄膜上看到灯丝(倒立/正立)的像。

若水平向左移动易拉罐,像的大小

(变大/变小/不变),若只将小圆孔改为三角形小孔,则像的形状(改变/不变)。

20.为响应“低碳生活”的号召,小明每天骑自行车上学。

他看到路边的小树向后“飞过”,是以________为参照物的。

如果他在平直的公路上骑过3km用了10min,则他骑车的速度为________km/h。

21.在学校运动会中,小明参加50m短跑的竞赛成绩是8.0s,他的平均速度是______m/s;在接力比赛中,为使交接棒顺利进行,交接棒时两运动员尽可能做到__________。

第22题图

22.如图,光在两种物质分界面上发生了反射和折射。

若入射光线与分界面的夹角是60o,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垂直,那么反射角是o,折射角是o。

23.同学们学习很辛苦,很多同学的视力发生了变化,影响学习生活,需进行矫正。

请你从下面两幅图中正确选出:

矫正近视眼的是。

(甲/乙)

第24题图

第23题图

24.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如图甲。

在寻找棋子A的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棋子______(A/B)这一侧观察,移动玻璃板后的棋子B,使它与棋子A在玻璃板中所成的像重合;移开棋子B,用白纸做屏幕放在该位置,眼睛应该在棋子______(A/B)这一侧观察白纸。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当蜡烛在一倍焦距内时,如图乙,为了观察像的情况,眼睛应______________(直接观察光屏/在光屏一侧透过透镜观察)。

第25题图

25.寓言《龟兔赛跑》中说:

乌龟与兔子同时从起点跑出,兔子在远远超过乌龟时,便骄傲地睡起大觉。

兔子醒来后继续向终点跑去,发现乌龟比它先到了终点。

乌龟在整个过程中的速度约为2×10-2m/s,兔子正常跑动的速度可达20m/s以上。

假设整个比赛路程为2000m,比赛过程中的路程—时间图像如图,则在整个比赛过程中乌龟的平均速度_______(大于/小于/等于)兔子的平均速度,乌龟比赛用时约为_______s。

三、作图题(8分)

26.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右图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MN中所成像A′B′。

第27题图

第26题图

27.如图,小聪通过一平面镜看到小猫要偷吃小鱼。

图中画出了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但未标出光的传播方向。

请你在图中用箭头标出小聪看到小猫偷鱼吃时的光的传播方向,并根据光的反射规律画出平面镜。

28.如图甲,根据给定的反射光线画出由空气斜射到水面的入射光线;如图乙,根据给定的折射光线画出由水斜射到空气的入射光线。

第29题图

29.在图中画出两条光线的折射光线。

第28题图

四、实验解答题(42分)

30.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1)如图,测得一枚纽扣的直径是_______cm;

(2)如图是寒暑表,当前的示数是_______℃;

第30题

(1)图

(3)图甲说明:

空气能___________;

图乙说明:

_______与发声体的________有关

第30题

(2)图

第30题(3)乙图

第30题(3)甲图

31.小明为了“探究装有碎冰块的烧杯放入恒温房间后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

他将一装有碎冰块的烧杯放入打开空调的恒温房间内,将温度计插入烧杯中,每隔一段时

间测出一次温度值,测得的数据记录如下,另外小明画出了烧杯中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1)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可推知,小明所做上述实验的房间温度是_________℃左右;

第31题(3)图

第31题

(2)图

(2)根据表格,小明作出了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请根据图象中所蕴涵的物理知识推断,用同一盏酒精灯把一定质量的水从20℃加热到30℃所需要的时间_____(大于/等于/小于)从85℃加热到95℃所需要的时间,你的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海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后,又进一步观察了水的自然冷却过程,他根据实验数据绘出水温随时间变化图像如图。

由图像可知沸腾前水温随时间变化的特点是________,沸腾后水温随时间变化的特点是___________,水在自然冷却过程中,水温随时间变化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

32.某同学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物距u和像距v之间关系的图象,如图。

第32题图

(1)该凸透镜的焦距是cm;

(2)把物体从距凸透镜30cm处移到15cm处的过程中,像距逐渐变(大/小);

(3)当把物体放到距凸透镜8cm处时,光屏上(能/不能)得到一个清晰的像。

33.钞票的某些位置用荧光物质印上了标记,在紫外线下识别这些标记,是一种有效的防伪措施。

某同学在较暗的环境中做了下列三次实验

第33题图

(1)如图甲,他用紫外线灯照射面值为100元的钞票,看到“100”字样发光。

这表明紫外线能使_________发光;

(2)如图乙,他用紫外线灯照射一块透明玻璃,调整透明玻璃的位置和角度,看到钞票上的“100”字样再次发光。

这表明紫外线能被透明玻璃___________;

(3)如图丙,他把这块透明玻璃放在紫外线灯和钞票之间,让紫外线灯正对玻璃照射,在另一侧移动钞票,观察“100”字样是否发光。

他是为了探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如图,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桌面上已给出的器材有:

带支架的玻璃板,铅笔各一个;完全相同的蜡烛两个;白纸一张;火柴一盒。

(1)为完成实验,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是;

(2)放置玻璃板时,应该使玻璃板与水平桌面_________;

(3)某次实验后,四个小组将收集和处理的信息记录在白纸上,正确的是______(2分)。

第34题图

A

B

C

D

(4)实验中,看到点燃的蜡烛通过玻璃板成两个像,其中距离观察者较远的像较_____(亮/暗)。

远处的像是来自于蜡烛的入射光经过玻璃板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