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考试测试练习财政经济学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827748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52.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学考试测试练习财政经济学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自学考试测试练习财政经济学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自学考试测试练习财政经济学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自学考试测试练习财政经济学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自学考试测试练习财政经济学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自学考试测试练习财政经济学文档格式.docx

《自学考试测试练习财政经济学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学考试测试练习财政经济学文档格式.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自学考试测试练习财政经济学文档格式.docx

综合所得税,是对纳税人个人的各种应税所得(如工薪收入、利息、股息、财产所得等)综合征收。

这种税制多采用累进税率,并以申报法征收。

其优点是能够量能课税,公平税负。

但这种税制需要纳税人纳税意识强、服从程度高,征收机关征管手段先进、工作效率高。

综合所得税最先出现于德国,现为世界各务普遍采用

10、课税对象(P148):

又称税收客体,它是指税法规定的征税的目的物,是征税的依据。

征税对象主要包括所得、商品和财产三大类。

11、纳税人(P148):

又称纳税主体,它是指税法规定的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

纳税人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

12、价内税与价外税(P153):

以税收和价格的关系为标准,可将税收分为价内税和价外税,凡税金构成价格组成部分的,称为价内税;

凡是税金作为价格之外附加的,称为价外税。

价内税的税收依据为含税价格,价外税的计税依据为不含税价格。

13、超额累进税率(P150):

把课税对象按数额大小划分为不同的等级,每个等级由低到高分别规定税率,各等级分别计算税额,一定数额的课税对象同时使用几个税率。

14、定额税率(P150):

亦称固定税额,指按课税对象一定的计量单位直接规定一个固定的税额,而不规定征收比例。

15、起征点和免征额(P151):

起征点指税法规定的对课税对象开始征税的最低界限,收入未达起征点的低收入者不纳税,收入超过起征点的高收入者按全部课税对象纳税。

免征额指税法规定的课税对象全部数额中免于征税的数额,全部纳税人不论收入高低,同等享受免税额待遇。

前者照顾的是低收入者,后者则是对所有纳税人的普惠照顾。

16、直接税与间接税(P152):

税负不能转嫁的税种归属于直接税,所得税和财产税属于直接税。

税负能够转嫁的税种归属于间接税,商品税属于间接税。

17、从量税和从价税(P153):

按照课税标准划分,可将税收分为从量税和从价税。

从量税按课税对象的数量、重量、容量或体积计算,税额随课税对象数量的变化而变化,计算简便,但税负水平是固定的,是不尽合理的;

从价税按课税对象的价格计算,比较而言,从价税更适合商品经济的要求,同时也有利于贯彻国家税收政策。

18、税收中性(P157):

所谓税收中性,是指政府课税不扭曲市场机制的正常运行,或者说,不影响私人部门原有的资源配置状况。

它包含两层含义:

一是国家征税使社会所付出的代价以税款为限,尽可能不给纳税人或社会带来其他额外损失或负担,二是国家征税应避免对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干扰,特别是不能使税收成为超越市场机制而成为资源配置的决定因素。

19、税收的超额负担(P158):

是指政府通过征税将社会资源从纳税人转向政府部门的转移过程中,给纳税人造成了相当于纳税税款以外的负担。

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国家征税一方面减少纳税人支出,同时增加政府部门支出,若因征税而导致纳税人的经济利益损失大于因征税而增加的社会经济利益,则发生在资源配置方面的超额负担;

二是由于征税改变了商品的相对价格,对纳税人的消费和生产行为产生不良影响,则发生在经济运行方面的超额负担。

20、税负转嫁(P160):

指商品交换过程中,纳税人通过提高销售价格或压低购进价格的方法,将税负转移给购买者或供应者的一种经济现象。

21、税收归宿(P160):

税收归宿一般指处于转嫁中的税负的最终落脚点。

22、拉弗曲线(P176):

拉弗曲线是说明税率与税收收入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函数关系的一条曲线。

拉弗曲线阐明了以下三方面的经济含义:

(1)高税率不一定取得高收入,高收入不一定要实行高税率;

(2)取得同样多的税收收入,可以采取两种不同税率;

(3)税率、税收收入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从理论上说应当存在一种兼顾税收收入与经济增长的最优税率。

23、税收效应(P166):

税收效应是指政府课税所引起的各种经济反应(此句来自MBA百科),即税收的经济效应,是指纳税人因国家课税而在其经济或经济行为方面做出的反应,或者从另一个角度说,是指国家课税对消费者的选择以致于生产者决策的影响。

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税收的调节作用。

税收的经济效应可表现为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两个方面。

24、增值税(P199):

商品课税的一种,是就商品价值中增值额课征的一个税种,是我国商品课税体系中的一个新兴税种。

最大的特点是在一种商品多次课税中避免重复征税。

25、税收资本化(P161):

所谓税收资本化,指对某些能够增值的商品(如土地、房屋、股票)的课税,预先从商品价格中扣除,然后再从事交易的方式。

26、消费型增值税(P199):

准许一次全部抵扣当期购进的用于生产应税产品的固定资产价款,就国民经济整体而言,计税依据只包括全部消费品价值的增值税,称为消费型增值税。

27、就业创造标准(P102):

它是指政府应当选择单位投资额能够动员最大数量劳动力的项目。

这种标准要求政府不仅要在一定程度上扩大政府投资规模(外延增加就业机会),而且还要优先选择劳动力密集型项目(内涵增加就业)

28、社会保障:

是指由法律规定了的、按照某种确定的规则实施的社会保障政策和措施体系。

29、公共生产(P36):

是指由政府出资(即由预算拨款)兴办的所有权归政府所有的工商企业和单位。

30、预算赤字(P279):

预算赤字,指在编制预算时在收支安排上就有的赤字。

31、逆弹性命题(P186):

即拉姆斯法则,是指在最适商品课税体系中,当各种商品的需求相互独立时,对各种商品适用的税率必须与该商品自身的价格弹性呈反比例。

最适商品课税要求,对弹性相对小的商品课以相对高的税率,对弹性相对大的商品课以相对低的税率。

32、国债负担率(P219):

当年国债发行额或国债余额占GDP的比重,称为国债负担率。

33、债务依存度(P219):

当年国债发行额占中央财政支出的比重,表示中央支出对债务的依赖程度,称为债务依存度。

34、财政平衡(P277):

是指预算年度预算收支在量上的对比关系。

收支对比不外是三种结果:

一是收大于支,有结余;

二是支大于收,有逆差,即财政赤字;

三是收支相等。

35、预算管理体制(P260):

预算管理体制是处理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以及地方财政各级之间财政关系的基本制度,预算管理体制是财政管理体制的主导环节,是国家预算编制、执行、决算以及实施预算监督的制度依据和法律依据。

36、国家预算(P245):

国家预算是政府的基本财政收支计划,是国家的重要立法文件。

国家预算的功能首先是反映政府的财政收支状况。

国家预算的编制是对财政收支的计划安排,预算的执行是财政收支的筹措和使用过程,预算的年终决算则是国家预算执行的总结。

国家预算反映国家和政府活动的范围、方向和政策,体现国家权力机构和全体公民对政府财政活动的监督。

37、单式预算和复式预算(P246):

单式预算是指国家财政收支计划通过统一的一个计划表格来反映;

复式预算是指国家财政收支计划通过两个以上的计划表格来反映,一般分为经常预算和建设预算(或债务预算)。

38、增量预算(P246):

指计划财政年度的预算分项支出数是以上年度各该项支出数作为基数,考虑新的财政年度的经济发展情况加以调整确定的。

39、零基预算(P246):

指计划财政年度预算分项支出指标的确定只以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预测和对当年各部门新增任务的审核为依据,不考虑以前财政年度各项支出的基数。

40、政府采购制度(P254):

是以公开招标、投标为主要方式选择供应商(厂商),从国内外市场上为政府部门或所属团体购买商品或服务的一种制度。

它具有公开性、公正性、竞争性,其中公开竞争是政府采购制度的基石。

41、转移支付制度(P262):

预算调节制度,是分级分税预算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有纵向调节(或纵向转移)和横向调节(或横向转移)两种形式。

纵向调节的典型做法是补助金制度,中央从各地征收国税,同时对每个地方给予补助。

横向调节是由“富州”直接向“穷州”转移支付,实行地区间的互助式调节,不再通过中央预算。

42、结构性财政赤字(P281):

是指发生在已给定的充分就业水平(如失业率不超过4%~5%)条件下的赤字,也称充分就业赤字。

43、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P301):

是指本身不具有内在的调节功能,需要借助外力才能对经济产生调节作用的政策。

一般来说,这种政策是政府利用本身财力有意识干预经济运行的行为。

比如,政府根据当时的经济形势,采用不用的财政措施,消除通货膨胀缺口或通货紧缩缺口,就属于这种财政政策。

44、宏观税负(P299):

宏观税负(或宏观税率)是税收收入占GDP的比重。

45、扩张性财政政策(P302):

是指通过财政收支规模的变动来增加和刺激社会的总需求,在总需求不足时,通过扩张性财政政策使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差额缩小以至平衡。

扩张性财政政策载体主要是增加财政支出和减少税收。

二、简答

1、区分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的基本标准是什么?

答:

(1)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是根据社会商品和服务的需要主体和供给渠道的不同划分的。

公共物品是无论每个人是否愿意购买它,它带来的好处不可分开地散步到整个社区里,是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商品和服务。

而私人物品可以分割开并分别提供给不同的人,也不带给他人外部的收益或成本,它是由市场供给来满足个人需要的商品和服务。

(2)区分二者的基本标准:

一是排他性和非排他性。

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

既一些人享用公共物品带来的利益不能排除其他一些人同时从公共用品中获得。

而私人物品具有排他性,排他性是指个人可以被排除在消费某种物品和服务的利益之外,当消费者为私人产品付钱购买后,他人就不能享用此种商品和服务带来的利益;

二是竞争性和非竞争性非竞争性是公共物品的第二个特征,即消费者的增加不引起生产成本的增加,提供公共物品的边际成本为零。

私人物品则具有竞争性,竞争性是消费者的增加将引起生产成本的增加,每多提供一件私人物品,都要增加生产成本。

2、简述财政配置资源的机制和手段。

财政的配置职能:

是由政府介入或干预所产生的,它的特点和作用是通过本身的收支活动为政府提供公共物品提供经费和资金,引导资源的流向,弥补市场的失灵和缺陷,最终实现全社会资源配置的最优效率状态。

财政配置的机制和手段主要有:

(1)在明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政府经济职能的前提下,确定社会公共需要的基本范围,确定财政收支占GDP的合理比例,从而实现资源配置总体效率。

我国当前主要是采取GDP增长率指标来表示资源配置效率。

(2)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保证重点支出,压缩一般支出,提高资源配置的结构效率。

(3)合理安排政府投资的规模和结构,保证国家的重点建设。

(4)通过政府投资、税收和补贴等手段,带动和促进民间投资、吸引外资和对外贸易,提高经济增长率。

(5)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本身的效率。

3、财政实现收入分配职能的机制和手段是什么?

(1)划清市场分配与财政分配的界限与范围,原则上属于市场分配的范围,财政不能越俎代庖,凡属于财政分配的范围,财政应尽其职。

比如,应由市场形成的企业职工工资,企业利润、租金收入、财产收入、股息收入等,财政的职能是通过再分配进行调节。

而医疗保健、社会福利、社会保障等,则应改变目前“企业办社会”的状况,由财政集中分配,实行社会化。

(2)规范工资制度。

这里是指由国家预算拨款的政府机关公务员的工资制度和视同政府机关的事业单位职工的工资制度。

凡应纳入工资范围的收入都应纳入工资总额,取消各种明补和暗补,提高工资的透明度;

实现个人收入分配的货币化和商品化;

适当提高工资水平,建立以工资收入为主、工资外收入为辅的收入分配制度。

(3)加强税收调节。

税收是调节收入分配的主要手段:

通过间接税调节各类商品的相对价格,从而调节各经济主体的要素分配;

通过企业所得税调节公司的利润水平;

通过个人所得税调节个人的劳动收入和非劳动收入,使之维持在一个合理的差距范围内;

通过资源税调节由于资源条件和地理条件而形成的级差收入;

通过遗产税、赠与税调节个人财产分布;

等等。

(4)通过转移性支出,如社会保障支出、救济金、补贴等,使每个社会成员得以维持起码的生活水平和福利水平。

4、财政实现稳定和发展职能的机制和手段包括哪些内容?

(1)经济稳定的目标集中体现为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的大体平衡。

如果社会总供求保持了平衡,物价水平就是基本稳定的,经济增长率也是适度的,而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也是不难实现的。

财政政策是维系总供求大体平衡的重要手段。

当总需求小于总供给的情况,财政可以实行适度放松政策,增加支出和减少税收或两者同时并举,由此扩大总需求。

在这个过程中,财政收支发生不平衡是可能的而且是允许的。

针对不断变化的经济形势而灵活地变动支出和税收,被称为“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

(2)在财政实践中,还可以通过一种制度性安排,发挥某种“自动”稳定作用,例如累进税制度、失业救济金制度,都明显具有这种作用。

原则上说,凡是业已规定了的,当经济现象达到某一标准就必须安排的收入和支出,均具有一定的“自动稳定”作用。

当然,这种“自动稳定”的机制究竟有多大的作用尚可存疑,更何况,在类似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这种机制本身就是欠缺的。

(3)通过投资、补贴和税收等多方面安排,加快农业、能源、交通运输、邮电通信等公共设施的发展,消除经济增长中“瓶颈”,并支持第三产业的兴起,加快产业结构的转换,保证国民经济稳定与高速的最优结合。

(4)财政应切实保证前面提到的那些非生产性的社会的公共需要。

诸如,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和平的和安定的环境,治理污染、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卫生水平,加快文教的发展,完善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制度,使增长与发展相互促进,相互协调,避免出现某些发展中国家曾经出现的“有增长而无发展”或“没有发展的增长”的现象。

5、简述社会公共需要的特征。

社会的公共需要是相对于私人的个别需要而言的,它具有以下特征:

(1)公共需要时社会公众在生产、生活和工作中的共同需要,它不是普遍意义上的人人有份的个人需要或个别需要的数字加总,而是就整个社会而言,为了维持社会经济生活,为了维持社会再生产的正常运行,也为了维护市场经济的正常秩序,必须由政府集中执行的组织的社会职能的需要;

(2)公共需要是每一个社会成员可以无差别的共同享用的需要,一个或一些的社会成员的享用并不排斥其他社会成员的享用。

(3)社会成员享用社会公共需要也要付出代价,但这里的规则不是等价交换原则,各社会成员的付出与其所得是不对称的,不能说谁多付出就多享用,少付出就少享用。

(4)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时政府的职责,所以满足公共需要的物质手段,只能是通过政府征税和收费支撑国家机关和公共部门提供的公共物品。

6、简述财政支出按经济性质的分类。

以财政支出是否与商品和服务交换为标准,可将全部财政支出分为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类。

购买性支出体现的是政府的市场性再分配活动:

直接表现为政府直接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活动,包括购买进行日常政务活动所需的(如:

政府各部门的事业费)或国家投资所需的商品和服务的支出(如:

政府各部门的投资拨款),并运用这些商品或服务实现国家的职能。

转移性支出体现的是政府的非市场性再分配活动:

直接表现为资金无偿的、单方面的转移,主要有补助支出、捐赠支出和债务利息支出。

财政支出按经济性质分类具有较强的经济分析意义:

(1)购买性支出对社会的生产和就业有直接影响,对分配的影响是间接的;

转移性支出直接影响收入分配,而对生产和就业的影响是间接的。

(2)购买性支出对政府形成较强的效益约束,转移性支出体现出的财政活动对政府的效益约束是软的。

(3)购买性支出对微观经济主体的预算约束是硬的,转移性支出对微观经济主体的预算约束是软的。

联系政府的职能来看,以购买性支出占较大比重的支出结构的财政活动,执行配置资源的职能较强,以转移性支出占较大比重的支出结构的财政活动,则执行收入分配的职能较强。

7、简述“瓦格纳法则”的含义。

19世纪德国经济学家阿道夫·

瓦格纳最先提出财政支出扩张论,他的研究成果被后人称为“瓦格纳法则”。

瓦格纳法则指的是财政支出的相对增长,可以表述为:

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也相应随之提高。

瓦格纳认为,现代工业的发展会引起社会进步的要求,社会进步必然导致国家活动的扩张。

他把导致政府支出增长的因素分为政治因素和经济因素。

所谓政治因素,是指随着经济的工业化,正在扩张的市场与这些市场中的当事人之间的关系会更加复杂,市场关系的复杂化引起了对商业法律和契约的需要,并要求建立司法组织执行这些法律,这样,就需要把更多的资源用于提供治安的和法律的设施。

所谓经济因素,则是指工业的发展推动了都市化的进程,人口的居住将密集化,由此将产生拥挤等外部性问题,这样也就需要政府进行管理与调节工作。

此外,瓦格纳把对于教育、娱乐、文化、保健与福利服务的公共支出的增长

8、简述财政投资的决策标准。

(1)资本-产出比率最小化标准,又称稀缺要素标准,是指政府在确定投资项目时,应当选择单位资本投入产出最大化的投资项目。

因为资源是有限的,是相对稀缺的,所以任何投资,无论是私人投资还是政府投资,都要奉行这个标准,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更是如此。

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的储蓄率是既定的,而资本-产出比率是可变的,在投入产出过程中,只要遵循资本产出比率最小化,就能以有限的资源实现产出的最大化,达到预期的增长目标。

(2)资本—劳动最大化标准,它是指政府投资应选择使边际人均投资额最大化的投资项目。

资本-劳动力比率越高,说明资本技术构成越高,劳动生产率越高,经济增长越快。

这种标准强调政府投资于资本密集型项目。

(3)就业创造标准,它是指政府应当选择单位投资额能够动员最大数量劳动力的项目。

这种标准要求政府不仅要在一定程度上扩大财政投资规模,而且还要优先选择劳动力密集的项目。

政府在决定财政投资支出时,要尽可能的估价这种投资支出可能产生的就业机会。

不仅要考虑财政投资支出的直接就业影响,还要考虑间接影响

9、简述政府投资的特点。

(1)政府居于宏观调控主体的地位,它可以从社会效益和社会成本角度来评价和安排自己的投资,政府投资可以微利甚至不盈利,但是,政府投资建设的项目,如社会基础设施等,可以极大地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效益。

(2)政府财力雄厚,而且资金来源多半是无偿的,可以投资于大型项目和长期项目。

(3)政府由于在国民经济中居于特殊地位,可以从事社会效益好而经济效益一般的投资,可以而且应该将自己的投资集中于那些“外部效应”较大的公用设施、能源、通信、交通、农业以及治理大江大河和治理污染等有关国计民生的产业和领域,换言之,在投资主体多元化的经济社会中如果政府不承担这些方面的投资或投资不足,就会导致经济结构失调,经济发展速度就会遇到“瓶颈”制约。

10、简述政府投资于农业的重点。

(书本上没有标准答案)

(1)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农业发展对于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A、农业生产为我们提供了基本的生存条件,为其他生产活动提供了基础,这是基本的经济常识;

B、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工业化的起点和基础;

C、稳定农业是使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

(2)农业部门的特殊性和财政投资的必要性。

农业是一个特殊的生产部门。

以相对稳定的需求和不规则波动的供给为特点的农产品供求关系的不稳定,会使农业部门的生产条件经常处于不稳定状态。

上述的不稳定,使得农业危机很难依靠自身的力量通过市场加以克服,这进一步又会强烈地干扰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

所以,为了稳定农业,并进一步稳定整个国民经济,政府必须广泛介入农业部门的生产和销售活动,将农业部门的发展置于政府的高度关注之下。

在我国目前情况下,政府从事农业投资十分必要,因为:

(1)农业自身很难产生足够的积累。

(2)农业劳动生产率较低,难以承受贷款的负担

(3)许多农业投资只适于由政府来进行。

(工程大、投资多,长期的项目,如大型水库、科研)

(4)改造传统农业要引入先进的农业生产要素,从研发到推广的一系列过程,需要大批资金支持

11、简述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主要内容。

从80年代中期社会保障的改革拉开序幕,现在已基本形成了以养老、失业、医疗三大保险为基本项目,以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社会救济和社会福利为辅助项目的社会保障体系。

基本保障项目主要内容有:

(1)养老保险:

覆盖面由原来只包括国有企业和一部分城镇集体企业扩大到城镇各类所有制企业,养老保险费用主要由企业和职工个人缴费负担,财政负责弥补养老保险计划的赤字,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运行方式。

新的养老保险制度实施后参加工作的职工,如果个人缴费年限满15年,在退休后可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不满15年的,不能享受基础养老金,其个人账户中的存储额一次性地支付给本人;

新制度实施前已退休的职工,仍按国家原来的规定发放养老金,同时执行养老金的调整办法。

养老基金的管理应逐步由县、市级统筹向省级统筹过渡。

(2)失业保险:

覆盖面包括城镇企业和事业单位。

保险费用的筹集由城镇企业、事业单位按照本单位工资总额的2%缴纳失业保险费;

职工个人要按照本人工资的1%缴纳失业保险费。

发放应按照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高于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水平发放,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确定。

(3)城市职工医疗保险:

覆盖面包括城镇所有用人单位。

基本医疗保险费用要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单位的缴费北应控制在职工工资总额的6%左右,职工个人的缴费率一般为本人工资收入的2%。

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运行模式。

辅助保障项目主要内容有:

(1)工伤保险:

(2)生育保险:

(3)社会救济和社会福利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