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常见的病句类型归纳.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82688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常见的病句类型归纳.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中考常见的病句类型归纳.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中考常见的病句类型归纳.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中考常见的病句类型归纳.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中考常见的病句类型归纳.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常见的病句类型归纳.doc

《中考常见的病句类型归纳.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常见的病句类型归纳.doc(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常见的病句类型归纳.doc

 中考常见的病句类型归纳

(一)、成分残缺:

例1:

通过医生的精心治疗,使他很快恢复了健康。

(主语残缺,删去“通过”或“使”。

例2:

全校师生积极开展“献爱心”。

(句子后面缺少“开展”的宾语,可以加上“活动”一词。

(二)、词序不当:

例3:

数学对我不感兴趣。

(主体“我”,客体“数学”,改为“我对数学不感兴趣。

”)

例4:

各种新发现的流行病,使我们改正并认识了自己不良的卫生习惯。

(逻辑上应是先“认识”,再“改正”。

(三)、搭配不当:

例5:

他那锐利的眼睛投向了人群。

(主谓搭配不当,把“眼睛”改为“目光”)

例6:

临近期末,同学们的学习态度有了明显的提高。

(学习态度不能用提高,可改成“端正”或“改进”。

(四)、重复罗嗦:

例7:

刘老师把这次团队活动的具体详情都告诉了大家。

(“具体”与 “详”重复。

例8:

李大爷老了,头上的头发全白了。

(头发不在头上在哪里呢?

可见“头上的”三个字是不必要的,否则罗嗦。

(五)、否定不当:

例9:

睡眠三忌:

一忌睡前不可恼怒,二忌睡前不可饱食,三忌卧处不可当风。

(“忌”就是“不能”,后三句中的“不”应该去掉,否则意思完全相反。

例10:

为了避免今后不发生类似的事故,我们应尽快健全安全制度。

(这句话中的“避免”“不发生”就是“发生”,意思完全相反,应去掉副词“不”。

)(六)、(六)、误用歧义:

例11:

这辆自行车没有锁。

(这句话可以理解成“车没有配锁具。

”也可以理解为“车没锁起来。

”)

例12:

做手术的是他的父亲。

(“做手术的”人可是医生,也可指病人。

(七)、前后矛盾:

例13:

这场篮球赛的胜败关键是队员们的齐心协力。

(前半句讲“胜败”,后半句只讲“胜”,两面对一面,不一致,应改为“是队员们能否齐心协力”)

例14:

“五四”征文稿件的字数不要超过1000字左右。

(“不要超过”和“左右”前后矛盾。

(八)、用词不当:

例15:

我忽然感到她是个很智慧的人。

(名词“智慧”误用为形容词,可改为“有智慧”或“聪慧”)

例16:

小王经过三年的艰苦拼搏,中考取得了优异的成就。

(“成就”词义过重,改为“成绩”)

二、指出下列句子的病因并在原句上修改:

1、由于他这样的好成绩,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赞扬。

2、看到了他的照片,我便想起了当年我们一起玩耍,同桌共读。

3、通过这次小提琴比赛,使她的信心增强了。

4、不但他学习好,而且思想也很好。

5、课堂上应该发挥同学们充分的主体作用。

6、全校学生认真 讨论和学习了《中学生守则》的内容。

7、这部小说成功的塑造了江华等人的英雄事迹。

8、他参加了这届运动会后,正式退出了运动员的生涯。

9、我们一进球场就看到许多面国旗和一片欢呼声。

10、个体户登上了舞台,这是破天荒第一次。

11、这本书大约20元左右。

12、看他的脸上愁眉苦脸的,肯定又闯祸了。

13、谁也不能否认长江不是向东流的。

14、为了防止不再出现这样的问题,我们班全体同学专门开会研究,制定出具体的改进措施。

15、我们所缺乏的,一是勇气不足,二是谋略不当。

16、小李发现老王正在和他的战友谈话。

17、要稳住人才,使之不流失,关键在于激励措施是否得当。

18、能否努力学习,是我们取得优异成绩的关键。

19、汽车忽然渐渐地停了下来。

20、在47届的世乒赛上,我国运动员精神矍铄,夺得了四块金牌。

三、修改病句的原则和方法:

1、原则:

以改通顺、改正确为原则,不作语言润色,可增(增加字词)、删(删去多余的字词)、调(调整字词顺序)、换(更换字词),但绝不能改变原意。

2、辨析病句方法:

(1)、读句子,明确错误的类型

(2)、找出句子的主干,主语,谓语,宾语,看是否有残缺,搭配是否得当.

(3)、理清枝叶,定语,状语,补语是否恰当.

(4)、体味语境,看句子的语序是否合理,前后是否矛盾.

(5)、弄清关系,复句要看关联词语搭配是否得当.

(6)、要尽量不改变原意,在原来意思基础上修改,这是根本原则.

四、几种务必注意的病句类型:

 1、“是”和“成为”要小心,前后是否一回事。

“避免”“预防”“忌”“仿造”,看看是否说反了。

①秋天的北京是一个美丽的季节。

(“北京”是“季节”,搭配不当。

应改为“北京的秋天”才对)

②睡眠有三忌:

一忌睡前恼怒,二忌卧处当风,三忌吃得太饱。

(“三忌”与后面的“忌”矛盾)

2、分数倍数要注意,减少不能用倍数;搭配介词要想清,是否意思有问题。

①今年增产50%,成本降低近两倍。

(“降低两倍”不通)

②材料厂经过技术革新,成本下降了一倍,而产值却增长10%。

3、“是否”“可否”“优劣”“好坏”“成败”含有两方面,不能呼应就出错。

双重否定表肯定,多用一个又否定。

①有没有意志是成功的关键。

(“成功”之前应加“能否”)

②新旧体制交替,不免不出现管理漏洞。

(多了一个“不”,意思弄反了)

4、习惯错用的词:

“目的是为了”“大多以……为主”语意重复

①美国对伊进行军事打击的目的的为了摧毁其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目的”与“为了”重复)

②这届全运会会徽、吉祥物设计的应征者大多是以大学里的青年师生为主的。

(“以……为主”就含有“大多”的意思,属重复)

“约……左右”“近……左右”“余……左右”“达……多(以上)”“超过……以上”表意矛盾

③近一半左右的年青人不相信这个。

(“近”是“接近”的意思,“接近”就是“不足”;与“左右”矛盾)

④载重量达十吨以上。

(“达”指的是数量向上或向多达到的最高点,与“以上”矛盾)

⑤通过这次普法学习,使我增强了法制观念。

(“通过”和“使”同时使用,把句子主语淹没了,应该去掉其中一个。

五、链接中考

1下列句子都有语病,在原句上改正过来。

①能否推进素质教育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

②这次会议规定每位发言者的发言时间最多不超过30分钟。

2下列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我们要利用一切人类的优秀成果,为祖国的建设服务。

B.当国民党主席吴伯雄率团到达南京时,受到了“台办”主任陈云林及江苏省领导人的热烈欢迎。

C.能否保持一颗平常心是考试发挥正常的关键。

D.顷刻间,墨黑的乌云布满天空,大雨从空中倾泻下来。

3请对下面的病句提出修改意见:

①为了预防大灾之后不出现大的疫情,卫生防疫部门采取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措施。

    

②国务院办公厅下发通知,明确要求从2008年6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禁止销售、使用、生产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超薄塑料购物袋。

4下文中二个划线的句子各有一处语病,请你按照要求进行修改。

我爱读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当读到“芳草鲜美,落英缤纷”、“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等句子的时候,①我仿佛觉得周围的空气里充满弥漫着桃花的芬芳,耳畔似乎萦绕着老人孩子的欢声笑语,②我心中产生了到“桃花源”一游。

(1)第①句重复累赘,应删去的一个词语是:

                                        

(2)第②句成分残缺,修改后的正确句子是:

5下面一段话中画横线的两个句子有语病,请在原句上改正。

①随着电脑文字录入技术的应用,使人们逐渐不喜欢用笔写字了。

这一问题已经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我国正在制订中小学生汉字书写等级标准,要求学生不仅要会认会写,还要写得规范和美观。

②学校也要加强宣传,提高同学们对汉字书写的重要性。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