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导学案全套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824646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64 大小:331.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导学案全套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导学案全套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导学案全套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导学案全套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导学案全套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导学案全套Word文档格式.docx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导学案全套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导学案全套Word文档格式.docx(6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导学案全套Word文档格式.docx

2.我的体验:

力(force)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力的作用是怎样的

1.活动二:

感受力的作用

请用手拍桌子,双手互拍,同伴间推手,再结合身边的其它器材来感受力的作用是怎样的?

2.我的感受:

甲物体对乙物体施力的同时,______物体对______物体也施了力,这说明:

力的作用是____________的。

讨论思考

在日常生活中你还知道有哪些地方用到了这一知识吗?

并请试着加以解释.

 

三、力的作用效果

讨论思考

你是怎样知道拉拉力器的同学是否用了力呢?

1.活动三:

展示力作用的效果

请把你认为最好的力作用效果的实例展示给大家。

试一试,你能行的!

并请仿照着填入下面的表格中。

手拉弹簧

弹簧的长度变长

2.我的展示:

力可以使物体的____________发生改变(简称形变),力也可以使物体的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改变。

加油站

物体由静到动、由动到静,以及运动快慢和方向的改变,都叫做____________发生了改变。

小结

1.我学到的知识:

2.我用到的方法:

3.我的感悟和体会:

4.我还想知道……

课堂检测

1.力的单位是()

A.牛顿B.千克C.毫米D.秒

2.运动员用网球拍击球时,球和网拍都变了形。

这表明两点:

一是力可以使物体发生__________,二是力的作用是__________的。

此外,网拍击球的结果,使球的运动方向和速度大小都发生了变化,表明力还可使物体的________________发生改变。

3.一本书放在桌面上,书受到桌面的支持力F,这个力的施力物是__________,受力物是__________;

书对桌面也会产生压力F′,这个力的施力物是__________,受力物是__________。

4.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这是因为()

A.一个巴掌的力太小

B.人不会只有一个巴掌

C.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D.只有一个物体也可以产生力的作用

5.请判断:

“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才会发生力的作用”这句话是否正确,并举例说明。

6.请大家回忆“神舟七号”升空的情景,试着说出其中所蕴含的力的知识。

课后反思:

第七章第2节弹力学案P6

【飞将军射虎】西汉名将飞将军李广在一次巡视边防回来,天色已晚。

他和随从一面走,一面提放着老虎,忽然瞧见前面山脚下的草丛里蹲着一只斑斓的老虎。

他连忙拿起弓箭,使尽全力射了过去,手下的士兵见他射中老虎,拿着刀枪就跑过去捉虎。

他们走近一瞧,全愣了,原来射中的不是老虎,竟然是一块大石头,而且这只箭陷得很深,拔也拔不出来,大伙儿真是又惊奇,又佩服。

飞将军李广射虎靠得就是我们这节要学习的一种力——弹力。

1.知道弹力是由于物体发生形变而产生的力,弹力产生的条件。

2.通过探究物体形变大小与外力的关系,领悟弹簧测力计的原理;

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弹簧测力计的结构,能正确使用弹力测力计。

通过实验操作学会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认识生活中的弹簧测力计。

3.知道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N)”。

4.初步了解弹性势能,知道发生形变的物体具有能量。

对周围生活中的弹力应用的实例产生关注,体会科学技术的应用的价值。

活动一:

.自学课本P5页“弹力”部分的内容,独立完成下面的问题后小组交流答案。

(1)什么叫弹性?

根据生活经验,你还知道哪些物体具有弹性?

(2)什么叫做塑性?

根据生活经验,你还知道哪些物体具有塑性?

(3)什么叫做弹力?

弹力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4)弹力的大小与有关。

(5)一根弹簧能无限制拉伸吗?

活动二:

.自学课本P5页弹簧测力计部分,完成下列问题:

(1)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叫,生活中你见过什么样的测力计?

(2)物理实验中经常使用的测力计叫,观察其结构,并尝试用不同大小的

力拉动弹簧测力计,你能说出它的测力原理吗?

使用弹簧测力计前,应注意哪些问题?

活动三.(小组总结)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1)你的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是_________,待测力的大小不能超过______N。

弹簧

测力计的分度值是_______。

测量前应先校零。

测力时,要使测力计内的弹簧

轴线方向跟所测力的方向_____________,弹簧不要靠在刻度盘上。

(2)用手拉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使指针到1N、2N、3N,感受一下1N、2N、3N的力有

多大。

(3)测量头发能够承受的拉力大小为_____N。

课堂检测:

(基础部分)

1.用手拉弹簧测力计越来越费力,是因为()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B.因为人是受力的物体,所以感到费力

C.弹簧越来越紧,阻力大,拉起来费力

D.弹簧的伸长越长,所需拉力越大

2.测一个约6N力时,应选用最恰当的弹簧测力计的规格是()

A.量程10N,分度值0.2NB.量程5N,分度值0.1N

C.量程30N,分度值3ND.上述三个弹簧测力计都可以用

3.在一定范围内拉伸弹簧时,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就______,弹簧测力计就是

根据弹簧的这一性质制成的。

4.使用弹簧测力计时,下面几种说法中错误的是()

A.弹簧测力计必须竖直放置,不得倾斜

B.使用前必须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点上

C.使用中,弹簧、指针、挂钩不能与外壳摩擦

D.使用时,必须注意所测的力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

第七章第3节重力P9

情境导入:

失重状态下的航天生活,宇航员睡觉时用睡袋,这是像蚕茧一样的睡觉用品,睡袋横着放和倒着放,人睡起来的感觉没什么两样,睡袋一般挂在舱壁上。

宇航员用的牙膏也是特制的,刷完牙之后要把牙膏咽到肚子里去,要使用没有泡沫的肥皂,禁止使用电动剃须刀,否则胡渣会像粉末一样在舱内四处乱飞。

淋浴室也钻到袋子式的“浴缸”中,水从水栓中喷出来后,用海绵块代替毛巾在身上擦洗。

这些都是因为宇航员在太空时处于失重状态,即好像所受重力为零一样。

那么什么是重力呢?

这就是我们本节要学习的内容。

目标解读:

1、知道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

2、理解重力与质量的正比关系;

3、能用G=mg计算有关的问题。

学习过程:

任务一:

知道什么叫重力?

学习要求:

1、观察图7-12,认识重力作用下物体的运动。

2、知道重力的方向及应用。

思考题:

质量均匀的球挂在墙上,如果质量为2千克,用力的图示画出它受到的重力

任务二、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阅读教材并实验探究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关于G=m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它表示m与G成正比    B它表示G与g成正比

C它表示g与m成反比 D它表示G与m成正比  

课堂练习:

1、重为3N的贡柑,从树上落下的过程中,受到重力的作用.对于贡柑所受重力的大小和方向,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大于3N,方向竖直向下 

 

B.小于3N,方向竖直向下

C.等于3N,方向竖直向上 

D.等于3N,方向竖直向下

2、有一苹果它的重力是2.45N,则它的质量是 

克.

3、甲乙两物体的质量之比是1:

3,则它们受到的重力之比为(   ),若甲物体的物重为196N,则乙物体的质量为(  )。

4、一盒小铁丸的重量为25N,假如一粒铁丸的质量是0.025kg,那么一盒小铁丸有多少粒?

(g=10N/kg)

第八章运动和力

第八章第1节牛顿第一定律学案(第一课时)P16

学习目标

1.知道力和运动的关系的发展过程.2.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和含义.3.知道理想实验是科学探究的一种重要方法.4.再次运用控制变量法设计实验的过程.

课前预习力可以使运动的物体______,可以使静止的物体_______,也可以使物体速度的______、_______发生改变.力还可以使物体发生_______.所以力的作用效果可以总结为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学指导

1.阅读课本19页的第一段以及插图,想一想运动的物体为什么会停下来.通过所学的知识分析出运动的物体停下来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19页第二段,了解一下亚里士多德、伽利略和牛顿的观点分别是什么.

牛顿第一定律的发展过程:

伽利略的观点:

上述观点哪一个是正确的,需要通过实验来证明,课本上的实验叫“伽利略斜面小车实验”

在这个实验中,再次用到了控制变量法,实验中让每次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目的是让小车在进入水平表面时具有相同的速度,这样才能比较小车在不同表面运动的情况.如下图所示,是小车从斜面上滑下后,在平面上最终停下的位置.

在下表中的空格填写完整.(填“大”、“较大”或“小”)

表面状况

阻力的大小

小车运动的距离

毛巾

木板

玻璃

分析上表得出结论:

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_____,这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_____,速度减小的越______.如果小车不受阻力,小车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推理:

如果物体不受力,它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述实验证明__________的观点是正确的.后来,_____国物理学家________总结了前人的研究成果,概括出一条重要的物理规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就是著名的牛顿第一定律.

说明:

1.该定律说明力并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条件,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车之所以会停下来,是因为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受到阻力,所以才会慢慢停下来,当给车施加的牵引力并不是维持车的运动,而是去克服受到的阻力,这样才能使车不停地运动,如果牵引力变大,大于阻力,那么车就会加速运动,从而改变车的运动状态,进一步说明了这个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2.任何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直到有其它物体对它施加作用了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3.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运用科学的推理的方法而概括出来的规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规律,是整个力学的基础和出发点.所以它不能用实验验证,因为任何物体都受到其它物体的作用,但是它能经受住实践的检验.

典型例题例.正在路上行驶的汽车,突然受到的所有的力消失,那么它会()

A突然停止B慢慢停下来C做匀速直线运动D加速运动

方法总结:

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原来静止的物体不受外力,将继续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突然不受外力,将以力撤销的那一瞬间的速度大小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原来静止的物体不受力永远保持静止状态

原来运动的物体不受力永远做匀速直线运动

课堂达标

1.下列关于“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它是通过日常生活推导出来的B它是通过理论推导出来的

C它是通过实验直接证明的D它是以实验事实为基础,通过推理而概括出来的

2.在下图所示的实验中,每次必须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这是为了使小车在三种平面上开始滑行时有_________,在越光滑的平面上,小车受到的__________越小,它运动的距离越_______,它的速度________得越慢,进一步推理可得出这样得结论:

如果物体不受任何外力的作用,物体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水平桌面上铺上粗糙程度不同的物体,让小车自斜面顶端同一高度、从静止开始滑下,小车在不同表面运动的距离见下表,通过探究,我们可以反驳下列说法中的哪一个()

表面情况

棉布

小车运动的距离/m

0.27

0.42

0.79

A摩擦力越小,小车的速度减小得越慢B小车受到力就运动,不受力就不运动

C若平面非常光滑,小车的速度将保持不变,永远运动下去

D运动物体不受力,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4.正在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若所受的各力突然消失,则物体()

A仍做匀速直线运动B继续向前运动,且速度越来越快

C慢慢停下来D立即停下来

5.足球比赛中,运动员用头顶球,球在向上飞,若此时受到的力都消失,则球将会()

A静止B做匀速直线运动C下落D无法判断

6.用绳子拴住一个小球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做圆周运动,若绳子突然断裂,小球将()

A保持原来的圆周运动状态B保持绳断时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

C小球运动速率减小,但保持直线运动状态D以上三种都有可能

第八章第1节牛顿第一定律学案惯性学案(第二课时)P16

1.知道惯性的定义,知道一切物体都有惯性.2.会用惯性知识解释生活中的惯性现象.3.知道惯性和惯性规律的区别.

课前预习1.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这就是牛顿第一定律.

2.原来静止的物体,如果不受任何力,则保持______________.

3.原来运动的物体,如果突然不受任何力,则保持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学指导1.阅读课本21页第一段,找出惯性的概念,并填写下空.

物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性叫做惯性,_____________________也叫惯性定律.___________都有惯性.

2.阅读课本上的“想想做做”部分,猜想一下发生的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然后自己找一块橡皮,放在一张纸条上,快速把纸条抽出,看一下有什么现象?

3.阅读课本21页最后几段,了解一下日常中常见的惯性现象,学会解释现象的方法,然后合上课本,自己试着用惯性的知识解释一下,最后再考虑一下下面的问题:

(1)当汽车开动时,站在车上的人为什么向后仰?

(2)解释一下课本图6.5-5中锤头为什么能紧套在锤柄上?

4.阅读课本21页的“想想议议”部分,想一想跳起后你会落在哪里,为什么?

典型例题

1.惯性现象的识别

例1.飞机投弹时,不是飞到目标的正上方投弹,而是要提前投掷才能命中目标,这是因为()

A炸弹有向前的冲力B炸弹受到向前惯力的作用

C炸弹具有惯性D炸弹受到重力的作用

2.惯性现象的解释

例2.人走路时,被石头绊会向前倒,这是为什么?

思路引导:

人走路时,脚被石头绊住,由于________,上身仍要保持原来的________状态,而向前倾倒.

【课外补充】物体的惯性越小,运动状态越容易改变,物体的惯性越大,运动状态越不容易改变.例如:

为了能够灵活地改变速度,调整方向,歼击机不仅做得轻巧,作战中有时还需要甩掉副油箱;

让足球和铅球都静止在地面上,足球轻轻一踢就能运动起来,但要使铅球运动起来却不那么容易;

小轿车转弯灵活,起步很快,而火车起步却很慢;

这些现象充分说明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容易程度与物体的_______有关,即物体的惯性与物体的_______有关,且物体的______越大,惯性越大.

1.骑自行车高速行驶时(尤其是下坡),往往要刹后闸,这是因为当刹前轮时,前轮被刹住而停止运动,由于_____,后轮仍要保持原来的________状态,而容易向前翻车.

2.在一个水杯的口上放上一张硬纸片,上面放一个鸡蛋,用力在水平方向上弹纸片,将会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运动员百米冲刺后,并不能立即停下来,这是因为运动员()

A失去了惯性B具有惯性C不受力的作用D惯性大于阻力

4.下列现象,不能用惯性知识解释的是()

A人走路时脚被绊了一下,会向前倒下B投出去的篮球会继续向前飞行

C关闭了发动机的汽车会向前滑行D熟透了的桃子会从树上掉下来

5.下列现象或做法与惯性有关的是()

A骑车驾驶员必须系好安全带B水从高处流向低处

C多数人习惯用右手写字D电动机通电时转动

6.下列现象不能用惯性知识解释的是()

A运动员跳远时往往要助跑B子弹离开枪口后仍能继续高速向前飞行

C空中篮球正在落向地面D古代打仗时,使用绊马索将敌方飞奔的战马绊倒

7.摩托车做飞跃障碍物的表演时为了减少向前翻车的危险()

A应该前轮先着地B应该后轮先着地

C应该前后轮同时着地D哪个车轮先着地与翻车的危险没有关系

8.惯性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有利有弊,下面现象有弊的是()

A锤头松了,把锤柄在地上撞击几下,锤头就紧紧的套在锤柄上

B拍打衣服可以去掉衣服上的尘土

C往锅炉内添煤时,不用把铲子送进炉灶内,煤就随着铲子运动的方向进入灶内

D汽车刹车时,站在车内的人向前倾倒

9.许多高档轿车中安装了安全气囊,特定情况下它会“蹦”出来,以免身体直接撞到车身上而受伤,安全气囊最有可能“蹦”出来的情况是轿车在()

A高速公路上急速行驶时B盘山公路上缓慢行驶时

C刚开始突然启动时D与前方物体发生猛烈碰撞时

10.下列有关物体惯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静止时,它没有惯性B不运动的物体没有惯性

C船在水中匀速行驶时,一人在船尾处竖直向上抛出一物体,物体落下时将掉入水中

D子弹离开枪口后,仍能继续高度向前飞行,是由于子弹具有惯性

11.阅读下面一则新闻报道,找出一处科学性错误,在错误字句的下面画上横线.

遇险情急刹车乘客受伤

本报讯今天清晨6:

30,本市21路公共汽车在行驶途中遇险情,司机紧急刹车,有三名坐在后排的乘客由于突然失去惯性向前急冲而受伤.

第八章第2节二力平衡学案(第1课时)P20

学习目标1.认识在平衡力的作用下,物体也能够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知道物体的两种平衡状态.3.知道平衡力的概念.4.知道二力平衡的条件.

知识回顾1.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任何力的时候,总保持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

2.如果一个力产生的效果跟两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叫做那两个力的____,作用在一个物体上同一条直线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则这两个力的合力为____

3.地球上的物体由于受到地球的吸引,都受到____力的作用,它的方向是___________.

课前预习1.阅读课本23页第一段,了解一下什么是物体的平衡状态.

平衡状态是指物体保持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__.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尽管受到力的作用,但是这几个力的作用效果_________,所以相当于不受力,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受到的各个力的合力为_____.

判断下列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是()

A.放在桌面上书B.空中飞行的小鸟C.随传送带一块上升的物体.D.正在起步的汽车

E.悬吊着的电灯F.围绕地球转动的卫星G.匀速上升的电梯H.匀速下落的跳伞运动员I.百米冲刺中的运动员J.树上的苹果.K.匀速行驶的汽车上的物体

2.阅读课本23页最后几段,找出二力平衡的四个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回答下列问题:

悬挂的电灯受到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是一对平衡力.如果电灯受到的重力是5N,则电线对它的拉力是____N;

放在桌子上的书受到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_是一对平衡力,如果这本书重3N,则桌子对它的支持力是_____N;

在水平路上匀速行驶的汽车受到的________和_______是一对平衡力,如果牵引力是5×

104N,则它受到的阻力是_______N;

跳伞运动员在空中匀速直线下降,已知人和伞总重为700N,则他受到的阻力是_____N.

典型例题例1.一本书放在水平桌面上静止时,在下列各对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

A书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B桌子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桌子的支持力

C书受到的重力和书对桌面的压力D书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A:

书对桌面的压力受力物体是______,桌面对书的支持力受力物体是______,这两个力不是作用在________上,所以它们不是平衡力;

B:

桌子受到的重力受力物体是_____,地面对桌子的支持力受力物体是______,这两个力大小_______,所以它们不是平衡力;

C:

书受到的重力受力物体是______,书对桌面的压力受力物体是_______,这两个力不是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所以它们______平衡力;

D书受到的重力受力物体是_____,桌面对书的支持力受力物体是_____,这两个力大小______,方向________,作用在__________上,所以它们_____平衡力.

例2.分析下列各对力是否是平衡力,如果不是,写出原因.

ABCDE

A.图中两个力______平衡力(填“是”或“不是”),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图中两个力______平衡力(填“是”或“不是”),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C.图中两个力______平衡力(填“是”或“不是”),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D.图中两个力______平衡力(填“是”或“不是”),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E.图中两个力______平衡力(填“是”或“不是”),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3.吊车以2m/s的速度将1×

104N的重物竖直向上匀速提起,这时钢索对重物的拉力大小是________N,若吊车改为2m/s的速度使重物匀速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