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厘米》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82246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厘米》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一厘米》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一厘米》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一厘米》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一厘米》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一厘米》教学设计.doc

《《一厘米》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厘米》教学设计.doc(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一厘米》教学设计.doc

《一厘米》教学设计

作者:

朝阳县羊山实验中学李树锐

教学目标:

1、识记重点字词;了解作者及有关文学常识。

2、熟读课文,理清条理,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3、学习课文中真实细腻的心理描写,体会文中精彩的比喻句的出色运用;学习小说曲折有致的情节设置方法,初步体会小说这种题材的特点。

4、学习课文生动流畅的语言特点,体会生活中母爱的无私和伟大;努力做一个善良、正直、诚实、有责任感的人,体谅父母,关爱父母。

教学重点:

目标1.

教学难点:

目标2.

教学方法:

朗读、研讨。

课型:

新授课。

课时数: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儿子出远门了,母亲满怀慈爱地给儿子缝衣。

天下最无私的爱,就是母爱,那一针一线,融入了母亲多少的爱和牵挂!

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一厘米”是文章的线索,也是情节展开的关键。

以“一厘米”为题,新颖别致,引人发问,易引起阅读兴趣。

2、作者:

毕淑敏,女,1952年出生于新疆,中学就读于北京外国语学院附属学校。

1969年入伍,在喜马拉雅山、冈底斯山、喀喇昆仑山交汇的西藏阿里高原部队当兵11年。

1980年转业回北京。

从事医学工作20年后,开始专业写作,共发表作品200万字。

曾获庄重文文学奖、小说月报第四、五、六届百花奖、当代文学奖、陈伯吹文学大奖、北京文学奖、昆仑文学奖、解放军文艺奖、青年文学奖、台湾第16届中国时报文学奖、台湾第17届联合报文学奖等各种文学奖30余次。

毕淑敏真正取得全国性声誉是在短篇小说《预约死亡》发表后,这篇作品被誉为是“新体验小说”的代表作,它以作者在临终关怀医院的亲历为素材,对面对死亡的当事者及其身边人的内心进行了探索,十分精彩。

现在,毕氏为国家一级作家。

内科主治医师。

北师大文学硕士。

有《毕淑敏文集》八卷,长篇小说《红处方》、《血玲珑》等。

3、背景链接:

毕淑敏常常把笔端深入到平凡的生活小事中,揭示普通人最深的情感。

在小说《不变形的金刚》中,她描写了一位收入不高的母亲对儿子接受世俗感染的焦虑与无奈,而在《一厘米》中,那位平时省吃俭用,精打细算的母亲,坚持为孩子买车票的小事读来让人感动,让人亲切。

这是一篇反映当代社会生活的优秀小说,作者写出了小人物的自尊,写出了小人物为维护自尊而做的不懈努力,其核心是作品的价值取向,即“可怜天下父母心”的当代版的诠释。

优美而不浮躁作为一名女性作家,毕淑敏的散文中处处散发着女性的优美,《呵护心灵》、《你永不要说》、《带白蘑菇回家》等作品,没有华丽的词语堆砌,然而文笔的流畅,字里行间的韵味和感情有一种表里如一的美感,这种美感远比“一盏台灯、一帘窗纱、一只小猫等等”的气势真实得多,可爱得多,深沉得多。

4、学习生字:

皲裂(jūn)吝啬(lìn)挑剔(tī)战战兢兢(jīng)噗(pū)

锲而不舍(qiè)倒休(dǎo)泻口(xiè)斩钉截铁(zhǎn)

雄赳赳(jiū)头颅(lú)纵是(zòng)犀利(xī)脱臼(jiū)

狡黠(xiá)拘谨(jǐn)酬谢(chóu)沮丧(jǔ)辩驳(bó)

5、理解生词。

6、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三、默读课文,理清条理:

这篇小说的篇幅比较长,但情节并不复杂。

全篇大体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

(从开头到“她觉得生活多了几分追求”),写陶影带儿子小也坐公共汽车,不但没有逃票,还为儿子买了一张票。

第二部分:

(“今天她领小也到一座巨大的寺院参观”至“陶影拽着那根淡黄色的塑料尺,仿佛拽着一条冰凉的蟒蛇”),主要写陶影带儿子参观寺院,因买票的事而受到儿子的误解。

第三部分:

(“陶师傅,你烙的小火烧穿迷彩服了”至文末),主要写陶影经过努力,终于讨回公道,挽回了自己做母亲的尊严,保住了儿子心目中完美的形象。

四、教师小结:

小说围绕“一厘米”,通过主人公陶影要努力成为一个“完美而无可挑剔的母亲”的执著追求,塑造了一个平凡而伟大的母亲形象,肯定了主人公对完美的执著和全力以赴的追求,也表达了对不完美的理解与宽容,对正直、善良与责任感的褒扬。

五、布置作业:

研讨与练习一。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听写生字词。

2、在谈到《一厘米》时,毕淑敏这样说:

“《一厘米》是我多年以前的一部短篇小说,写的时候挺随意。

因为身边有很多小也妈妈那样的女性,背负着岁月的尘沙,心灵有很多沧桑的折痕,但希望自己的孩子生长出纯正善良高贵的品行,能比自己有出息。

我看到她们不倦而持久的努力,很感动,也很敬重,甚至在心的角落里,有一点哀伤。

···况且,由于自身的限制,她们文化低,经济差,社会地位不高,挑战是那样严峻···我想把自己的笔,贴到她们心灵的触角上,感受她们的窘境,描绘她们的苍凉和锲而不舍的挚爱。

二、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1、指名读课文第一部分。

2、这一部分讲了一件什么事?

明确:

这一部分主要讲陶影坐公共汽车经常逃票,可是她这次带儿子小也坐公共汽车,不但没有逃票,还为儿子买了一张原本不用买的票。

3、“陶影独自坐公共汽车时,经常不买票。

”这句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陶影为什么不买票?

明确:

小说不仅注重描写人物的行为,更注重揭示人物行为的内在动因。

陶影坐车经常不买票,是因为她觉得“没有她,车也要一站站开,也不能因此没有司机和售票员,也不会少烧汽油”。

这种想法似乎让人觉得陶影不买票还心安理得,但事实却不这样,她不买票的主要原因是“她很看重两毛钱的,它等于一根黄瓜两个西红柿,如果赶上处理就是三捆小红萝卜或者干脆就是一堆够吃四天的菠菜”。

可以看出主人公家经济拮据,“不买票”是为了“俭省”。

她在这样做的同时,心中也充满无奈和自责,所以只得找一个“理由”来减轻内心的不安和愧疚。

这样写让人物形象更加真实生动,也突出了她为追求完美的母亲形象所付出的艰辛。

为后文作铺垫。

4、陶影带儿子坐公共汽车,不但没逃票,为什么还买了不该买的一张票?

明确:

因为作为母亲的陶影要对儿子进行“全力以赴的正面教育”,让儿子成为一个正直、诚实的人。

在儿子面前,她尽可能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做到温文尔雅。

她为了儿子的快乐,为了维护小小男子汉的尊严,毅然为儿子买了一张并不需要买的票。

5、重点句子赏析:

(1)、“小也挤过去。

他的头发像干草一样蓬松,暗无光泽。

”——比喻贴切,暗示小也由于头发蓬松,个儿显得高一些,为下文情节的发展做好铺垫。

(2)、“她很普通,对谁都不重要,可有可无,惟独对这个男孩,她要成为完美而无可挑剔的母亲。

”这句话的理解。

”——作为一位母亲,虽然自己很普通,但懂得养儿且教的道理,希望儿子成为一个完美无缺的人,自己的一言一行都在影响着儿子,因此在儿子面前,需严于律己,做得完美而无可挑剔,体现了陶影强烈的责任感和对孩子深情的爱。

(3)、“以她现有的家境要培养出具有大家风度的孩子,需要全力以赴的正面教育。

这很难,就像用小米加步枪打败飞机大炮一样,但并不是做不到。

”——用小米加步枪打败飞机大炮比喻教育孩子的艰难,表现出了陶影教育孩子的决心和信心。

三、学习课文第二部分:

1、指名读课文。

2、这一部分讲了一件什么事?

明确:

这一部分主要讲陶影带儿子参观寺院,因买票的事被儿子误解。

3、“她特地倒休带小也来玩。

”——特地倒休带儿子来玩,说明陶影非常重视对儿子的教育,虽然经济拮据,但还要带儿子多见见世面。

4、“陶影爱抚的目光像蚕丝包裹着儿子,随小也的步伐,这目光像柔软的蚕丝从茧中抽了出来。

”——这个比喻句形象地写出陶影看儿子的目光充满温柔和慈爱,这种爱是连绵不断的,“春蚕到死丝方尽”,母爱也是一样,这爱里有责任,她要好好地养育儿子,保护他,让他快乐,让他健康成才,让他成为有教养的人。

5、“陶影的手抖得像在弹拨一张无形的古筝。

”这句话表现了陶影什么样的心理?

明确:

运用形象的比喻,写出了她内心虽然有无限的愤怒、委屈,但一时间也想不出别的办法来证明自己的清白和无助,突出了她焦急、愤怒的心理。

6、“陶影的手像折断的翅膀僵在半空。

”——比喻句,形象地写出了陶影意识到小也对自己的不信任后的惊愕神情,在儿子心目中的美好形象将被击碎,她感到巨大的不安,甚至是恐惧。

7、小也主动量身高的行为暗示了什么?

有什么作用?

明确:

暗示了公园事件让小也对母亲的信任产生了动摇,同时为下文小也对母亲的愤怒和失望蓄势。

8、如果不加入老太太量身高的情节,对文章有何影响?

明确:

如果文章不加入此情节,陶影在儿子心目中的形象就不会受到太大的影响,这一情节让小也更相信了妈妈是骗人的,这也是为陶影坚持讨回公道、挽回尊严的情节作铺垫。

四、教师小结;

小说中的主人公陶影的家境并不富裕,作为一个普通的妇女,生活的苦和累都能承受得了。

但是她要对儿子进行正面教育。

因为她爱儿子,正是这种爱,使她具有这一强烈的责任感,并为此做着艰辛努力。

正是因为这些,才使这位母亲在平凡中显出伟大。

五、布置作业:

研讨与练习二。

第三课时:

一、复习导入:

小说中作者运用了烘托、对比的手法,增强了作品的表现力。

在公园门口的矛盾冲突中,作者写了围观群众的反应和语言,渲染了使陶影陷入尴尬境地的气氛,强化了双方的矛盾冲突···

二、学习课文第四部分:

1、指名读课文。

2、这一部分讲了一件什么事?

明确:

写陶影为了向儿子证明自己没错,求人写信向有关部门反映情况,苦苦等待一个多月,终于讨回公道,挽回了自己做母亲的尊严,保住了她在儿子心目中的完美形象。

3、“日子像雪白的面粉,毫无变化地流泻过去。

”——写出陶影焦急地等待回音时的心理。

她渴望讨回公道,但却音信皆无,日子显得空虚而又苍白,失去儿子信任的日子也失去了生活的乐趣。

4、“小也外表已恢复正常,但陶影坚信那一幕绝没有消失。

”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内涵?

明确:

作为母亲,陶影敏锐地体察到儿子的内心,这也是她坚持讨回公道的原因。

5、文章结尾的设计有什么作用?

明确:

陶影要的是自己在儿子心目中完美的形象,是作为一个母亲的尊严。

她捍卫的是诚实、正直的价值观,捍卫的是儿子心灵的纯洁与美好。

她普通却可敬可佩。

三、合作探究:

1、课文哪些情节表现了女主人公“要成为完美而无可挑剔的母亲”所做出的艰辛努力?

明确:

①她为了儿子快乐,毅然为儿子买了一张并不需要买的票;②为了儿子,她放弃用票根报销的计划;③她特意倒休陪儿子逛寺院长见识,她面对红衣青年的苛薄无礼强压怒火不与其争吵;④为了能向儿子证明自己没错,求人帮忙写信向有关部门反映情况,苦苦等待一个多月,拒绝数目不小的补偿费和价格不菲的赠票。

2、做为一个平凡的母亲,她为什么要这么做?

明确:

因为她要把儿子培养为一个诚实,正直,有教养,有大家风范的人。

她深知家教对于孩子成长的重要性,所以她要在儿子面前树立好完美的形象,为儿子的成长做好正确的导向作用。

3、陶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明确:

陶影是一个普通的女工,一个普通的母亲,她身上有很多的缺点,家境的不富裕使得她想尽办法处处节俭,占便宜。

她是一个可笑的小人物,但又是一个令人敬佩的母亲。

为了孩子她时时检点自己,为了孩子她尽量做到温文尔雅,显得高贵,显得有教养。

但要做到这些是那么地不容易,从她身上我们看到了千千万万母亲的良苦用心。

4、小也的母亲经常坐公共汽车不买票,你对这件事怎么看?

明确:

小也的家庭生活状况比较艰难,陶影逃票只是为了节省一点,是可以理解的,这也是大部分人的心理。

陶影具有作为一个母亲的真善美,但她并非十分完美,她也是一个有缺点的人。

四、教师小结:

“可怜天下父母心”,生活中,我们的妈妈也像小也的妈妈一样,为了我们的健康成长,用她纤弱的双肩为我们遮挡了无数风雨,让我们沐浴着母爱的阳光健康成长。

做一个正直、善良、诚实的人,就是对母亲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