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吴中区金庭镇总体规划现状调查报告.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68211 上传时间:2022-10-05 格式:DOCX 页数:63 大小:889.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州吴中区金庭镇总体规划现状调查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苏州吴中区金庭镇总体规划现状调查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苏州吴中区金庭镇总体规划现状调查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苏州吴中区金庭镇总体规划现状调查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苏州吴中区金庭镇总体规划现状调查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州吴中区金庭镇总体规划现状调查报告.docx

《苏州吴中区金庭镇总体规划现状调查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州吴中区金庭镇总体规划现状调查报告.docx(6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苏州吴中区金庭镇总体规划现状调查报告.docx

苏州吴中区金庭镇总体规划现状调查报告

第一章金庭镇现状概况

第一节、地理位置

金庭镇位于苏州市西南端,距苏州古城45公里,原属吴县市(吴县),2001年3月撤市建区后属苏州市吴中区。

2002年金庭镇被纳入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管理范围,从而成为太湖旅游度假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历史上的鱼米之岛,也是我国淡水湖泊中最大的岛屿。

陆域面积82.36平方公里。

主岛西山岛,陆地面积79.8平方公里,南北宽11公里,东西长15公里,湖岸线逶迤曲折,长达50公里。

金庭镇包括西山岛和周围的横山、阴山、大干山、小干山、绍山、大山、小大山、棒杵山、大沙山、东南湖、西南湖、疃里湖,共计13个岛屿及附近湖面,主峰缥缈峰为太湖七十二峰中第一高峰,海拔336.6米。

第二节、历史沿革

从太湖三山岛和金庭秉常村俞家渡古文化遗址的发掘证实,早在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金庭即有人居住。

夏初(约公元前21世纪),禹治水过金庭,留下了禹王庙、禹期山等遗迹,禹分天下为九州,金庭属九州之一的扬州。

商末金庭始属吴境。

周元王三年(吴王夫差二十三年,前473)越灭吴,金庭归越。

周郝王九年(前306),楚灭吴,金庭归楚,属春申君黄歇之封地。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秦统一六国,设吴县,隶属会稽郡,金庭始属吴县。

清雍正十三年(1735),在东山设太湖厅,乾隆中期后金庭民事亦由太湖厅管辖。

咸丰十年(1860),太湖厅划属湖州府,金庭属湖州。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在金庭设靖湖厅(县级建置),隶属苏州府。

民国六年(1912)1月,废太湖靖湖两厅,设太湖县,辖东金庭,旋易名为洞庭县,金庭归属吴县。

1949年七月,成立太湖区行政办事处,辖东山、金庭、马山等地。

1951年六月,太湖区行政办事处撤销,金庭仍属吴县。

1952年七月,复建苏南人民行政公署办事处,金庭归其管辖。

1953年五月,太湖办事处改建为震泽县。

1959年四月,震泽县撤销,金庭复归吴县。

1983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太湖风景名胜区13个景区之

一;1999年被评为江苏省历史文化名镇;2001年三月吴县撤市建区,金庭属苏州市吴中区。

2002年金庭镇被纳入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

第三节、自然条件

金庭属北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类型,四季分明、温暖湿润、降水丰沛、日照充足和无霜期较长。

年平均温度在16℃左右,降水一般集中在4-9月,年降水量在1000~1500

苏州科技学院08届城市规划金庭组

39

毫米之间。

年均日照时数约为2100小时。

霜期在80天左右,无霜期约280天。

在地质构

造上属扬子涯地台、下扬子——钱塘褶皱带(东部)。

地层致密坚硬,构成了金庭基本山体。

中西部为山麓,形成四个较为明显的植物垂直分布带。

金庭80%的山地覆盖着森林,全岛

林木覆盖率达68%,高于发达国家水平。

第四节、社会经济状况

苏州市金庭镇是我国淡水湖泊中最大的岛屿,相继被国家命名为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国家森林公园、全国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这颗“太湖明珠”愈发显得熠熠生辉。

一、行政区划及人口规模

金庭镇是中国内湖第一大岛镇,辖12个行政村,即秉场村、石公村、缥緲村、堂里村、林屋村、东蔡村、元山村、蒋东村、东河村、东村村、庭山、衙甪里。

154个自然村。

行政

通电

通公

卫生

自然村个

未通公路自然村个

村民小组个

全村户

全村总人

全村从业人

从事二三产

离开本乡镇外出打

总计

120

0

234

元山

3

0

19

1138

3616

1807

1657

800

蒋东

5

0

12

1250

3718

2603

2231

620

庭山

7

0

20

1205

3586

2311

1734

572

林屋

20

0

28

1547

4194

2277

1550

412

秉常

13

0

21

1491

4153

2780

1130

400

石公

6

0

17

1086

3069

1998

1420

263

庭镇总人口43238人,户数15336户。

镇区人口9343人,流动人口1462人。

金庭镇各行政村基本情况表(2009年)1-4-1

东蔡

10

0

20

1231

3426

2056

1025

300

缥缈

17

0

17

992

2917

2255

1760

320

衙甪

22

0

28

1303

2917

2622

580

10

堂里

7

0

22

1057

2908

1696

885

490

东村

10

0

25

1295

3640

1980

1150

625

12个行政村概况:

(一)秉场村

位于西山岛东南部,原称跃进大队,境内有山东、俞家渡、胡家地、堵家地、毛竹场、秉场里…13个自然村。

共1540户,4128人,村民人均收入6891元,农村经济总收入

2932万元。

有果园700亩,稻田400亩。

曾有金庭最早创办的茶厂(1969年),有完整的揉捻机、烘干机、滚筒机等设备。

花果以梅子、枇杷、杨梅、银杏、板栗为主,其中枇杷产量居金庭第一,银杏产量亦较大。

秉场,原写作兵场,因春秋时吴王在此辟校练兵而得名;俞家渡,因古时有里人俞氏在此设义渡而得名,80年代曾于此挖掘出新石器时代人类活动遗址。

境内有罗汉寺景点。

秉场村与镇夏集镇紧邻,境内有上海市总工会金庭修养院等多家旅游服务单位。

(二)石公村

位于西山岛东南部,原属石公乡,因境内有石公山景点而得名,有梧巷、许巷、樟坞、旸坞…17个自然村。

1137户,3156人,村民人均收入8547元,农村经济总收入2758万元。

梧巷,因南宋时凤氏来居,取“凤栖梧桐”之意而称梧巷;许巷,原称作熙巷,因其地阳光特别和煦而得名,为徐氏所居,后多因勿写而写作许巷。

共1049户,3015人,村民人均收入8547元,农村经济总收入2758万元。

有果园900亩,稻田140亩。

境内有石公山著名景点,还有银湖山庄、金庭宾馆等多家旅游服务单位,花果以柑桔、梅子、板栗、杨梅为主,其中杨梅、板栗产量最大。

(三)缥緲村

位于西山岛中南部,原属石公乡,因位于缥缈峰之南而名,境内有秦家堡、周家巷、

西蔡里…17个自然村。

共848户,2917人,村民人均收入8547元,农村经济总收入2758万元。

秦家堡,因南宋时秦观六世孙秦宗迈定居于此而得名,今有芥舟园、秦仪墓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西蔡因南宋秘书郎蔡源长子奉母定居于此而得名,今存爱日堂花园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有果园350亩,稻田240亩。

花果以柑桔、梅子、银杏、板栗为主。

该村濒临消夏湾,鱼塘、菱荡较多。

(四)堂里村

位于西山岛西部,原称光明大队,属堂里公社,境内有堂里、陈巷、劳村…7个自然村。

堂里,因旧时多高堂大屋而得名。

共1033户,2907人,村民人均收入6611元,农村经济总收入1832万元。

有果园450亩,稻田280亩。

花果以柑桔、桃子、梅子、板栗、杨梅为主,其中桃子产量居金庭首位,板栗、杨梅亦较多。

堂里原为堂里乡机关所在地,有中心小学、初中各一所。

境内原有水月寺、西湖寺等古迹,有保存较好的仁本堂等明清宅第多处。

(五)林屋村

林屋村位于西山岛东部,境内有后堡、洞山、庙场…23个自然村。

共1572户,4276人,村民人均收入8101元,农村经济总收入1509万元。

有果园120亩,稻田308亩。

花果以柑桔、银杏、梅子、板栗为主,其中银杏产量较大。

洞山,原称有意大队,属石公公社,境内为洞山下自然村,因位于龙洞山下而得名,该村种植大棚蔬菜较多。

镇夏,相传因大禹在此镇夏妖而得名;庙场,原为神景宫道观(灵佑观)东岳庙所在,民国时期警署等地方行政机构多设于此。

境内有林屋洞著名景点。

(六)东蔡村

东蔡村位于西山岛南部,毗邻消夏湾,有环山公路贯穿。

境内有秉汇、庙东、东

蔡…10个自然村。

花果以柑桔、银杏、梅子、板栗、枇杷为主,其中柑桔、枇杷产量较大。

东蔡兴起于南宋末,因宋秘书郎蔡源次子继孟居此而名,村上有完小、银行、信用社、粮站及个体商家多家,早市较为繁荣。

共1220户,3392人,村民人均收入6328元,农村经济总收入2164万元。

东蔡与徐巷、秦家堡相临,街道整齐,多以花岗岩、青石铺成,明清建筑保存较多。

境内有上方寺等古迹。

(七)元山村

原属金庭乡,位于西山岛东端,境内有19个自然村,共1225户,3758人,村民人均收入6966元,农村经济总收入1769万元。

有果园60亩,稻田508亩。

元山盛产石灰石,开采历史极长,现境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党团建设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