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路面工程复习题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路基路面工程复习题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路基路面工程复习题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巨粒土,粗粒土,细粒土,特殊土。
巨粒土:
具有很高的强度和稳定性,是填筑路基的最好材料。
(可分为漂石土和卵石土)
对于漂石土,在码砌边坡时应正确选用边坡值,以保证路基稳定;
对于卵石土,填筑时应保证具有足够的密实度。
粗粒土(砂土:
无塑性,透水性强,毛细上升高度小,具有较大的内摩擦系数,强度和水稳定性均好,但黏结性小,易于松散,压实困难,但经过充分压实的砂土路基,压缩变形小,稳定性好。
为了加强压实和提高稳定性,可以采用振动法或灌水压实法,并可掺加少量黏土,以改善级配组成;
砂性土:
含有一定数量的粗颗粒,使路基有足够的强度与稳定性,又含有细颗粒,使其具有一定的黏性,不至于过于松散。
雨天不泥泞,晴天不扬尘,容易被压实,便于施工,是理想的路基填筑材料。
)
细粒土(粉质土;
有较多粉土颗粒干时虽有黏性,但易于破碎,浸水时容易成流动状态。
(不背)毛细作用强烈,毛细上升高度大。
在季节性冰冻地区,容易造成冻胀,翻浆等病害。
属于不良的公路用途,如果必须用粉质土填筑路基,则应采取技术措施改良土质,并加强排水,采用隔离水等措施(不背);
粘质土:
粘质土中细颗粒含量多,土的内摩擦系数小,而粘聚力大。
透水性小,吸水能力强。
毛细现象显著,有较大的可塑性。
干燥时较坚硬,施工时不易破碎。
浸湿后能长期保持水分不易挥发,因而承载力小。
对于粘质土,如果在含有适当含水率时加以充分压实和设置良好的排水设施,筑成的路基也获得稳定。
性能:
砂性土>
黏性土>
粉土(粉土是最差的路基填筑材料)
4、公路自然区划的划分依据、划分原则;
划分依据:
影响公路工程的地理,地貌及气候的差异特点。
划分原则:
道路工程特征相似的原则,即在同一区划内,在同样的自然因素下筑路具有相似性;
地表气候区化差异的原则,即地表气候是地带性差异和非地带性差异的综合结果。
如,北半球寒冷,南方温暖,这称为地带性差异。
还与高程的变化有关,即沿垂直方向变化,如青藏高原由于海拔高,与维度相同的其他地区相比,气候更加寒冷,即称为地带性差异;
自然气候因素具有综合又有主导作用的原则,(如道路冻害是水和热综合作用结果,南方:
温度;
西北干旱区:
水)
我国公路自然区划划分为三个等级:
一级自然区划根据不同地理,气候,构造,地貌界线的交错和叠合,全国共分为七个一级自然区。
二级自然区划,在一级区划范围内进一步细化,主要依据是潮湿系数K。
5、路基土应保持干燥或中湿状态;
路基按干湿状态不同,分为干燥,中湿,潮湿三类。
(一般要求路基处于干燥或中湿状态)
6、路基工作区,路基工作区内的土应进行充分压实;
车辆荷载产生的垂直应力1随深度增加而减小,自重应力2随随深度增加而增大,应力之和σz=σ1+σ2。
车轮荷载在土基中产生应力作用的这一深度范围称为路基工作区。
车轮荷载在土基中产生的应力仅为土基自重的1/5~1/10倍
在路基工作区内,土基的强度和稳定性对保证路面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极为重要,在工作区深度范围内的土质选择和路基的压实度应提出较高的要求;
(删)当工作区深度大于路基填土高度时,行车荷载不仅施加在路堤上,而且还施加在天然地基的上部土层,因此,天然地基的上部土层和路堤应同时满足工作区要求,均应充分压实。
当工作区深度小于路基土高度时,对路基工作区进行压实。
(删)
7、路基土的承载能力评价指标:
土基回弹模量,地基反应模量,加州承载比(CBR)。
8、路基的病害:
路基沉陷原因,边坡病害及原因,路面沿山体滑动原因及预防措施,冻胀、翻浆现象原因和预防措施。
路基的病害:
路基沉陷原因:
路基填料选择不当,填筑方法不合理,压实度不足,在路基堤身内部形成过湿的夹层,在荷载和水温综合作用下引起的路基沉陷。
(原因:
路基本身的压缩沉降和路基下部天然地面承载能力不足)
(针对路基)边坡病害及原因:
①溜方:
由于少量土体沿土质边坡向下移动形成,溜方通常指的是边坡上表面薄层土体下溜。
主要是由于流动水冲刷边坡或施工不当引起的,危害小。
②滑坡:
一部分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某一滑动面滑动,土体稳定性不足引起的,危害大,(路堤和路堑)。
(针对路堑)边坡剥落和崩塌:
剥落和碎落是指路堑边坡风化岩层表面,在大气温度与湿度的交替作用,以及雨水冲刷和动力作用下,表层岩石从坡面上剥落下来;
大块石脱离坡面沿边坡滚落称为崩塌。
路面沿山体滑动原因:
①较陡的山坡上填筑路基;
②原地面未经除杂草,凿毛或人工挖台阶;
③坡脚未进行必要的支撑,受水的润滑;
④坡脚被水冲刷。
预防措施:
山坡上人工开挖台阶;
对坡脚进行加固;
增设截水沟;
滑坡表面处可采用整平夯实山坡,填筑积水坑;
可修建挡土墙等。
翻浆--当每年春融季节来临时,许多公路路面出现弹簧、网裂、鼓包,甚至冒泥、路面被压翻等现象。
产生原因:
北方季节性冰冻地区在春天来临时,路基上中部土先溶解,水无法排除,过湿,随着水的蒸发和排除,路基湿度下降。
冻胀--冻胀产生的原因主要是路基水在冬季受低温影响,温度较高的水向温度较低的土层方向转移,在温差聚水作用下,水分迅速聚集并逐渐形成聚冰层。
水的补给是由地下毛细作用引起的,使路基表层水分不断增加,结冰后土体膨胀增大,形成冻胀。
(北方季节性冰冻地区,路基在冻结时,土中未冻的水分会向冻结线附近积聚。
春暖花开时,由于路面导热性大,使路基上中部的土先溶解,水分无法排除,而成过湿状态,随着土中水分排除和蒸发,路基湿度才会下降)
预防措施:
(1)石灰土或煤渣做垫层或隔离层;
(2)做好排水,使路基处于干燥或中湿状态;
(3)采用水稳性和冻稳性好的材料填筑路堤;
(4)在路基下铺粗砂,防止毛细水向上。
(5)加设防冻层;
(6)提高路基填筑高度。
第2章一般路基设计
1、路基横断面类型:
路基,路堑,填挖结合(半填半挖路基)
2、高路堤和矮路堤划分依据:
填土高度小于1.0~1.5m,属于矮路堤;
填土高度大于18m的土质路堤或20m的石质路堤为高路堤;
填土高度在1.5~18m的土路堤或1.5~20m的石质路堤为一般路堤。
3、矮路堤要注意最小填土高度的要求,除填方路堤本身要满足规定的施工要求外,天然地面也应按规定进行压实;
路堑:
挖方边坡坡脚处必须设置边沟,以汇集和排除路基范围内的地表径流。
上方应设置截水沟,以拦截和排除流向路基的地表径流。
路堤边坡坡度:
对边坡高度超过20m的路堤,边坡形式宜采用台阶形,高度较小时,采用直线型。
(包括直线形、曲线形、台阶形和折线形)
4、深路堑的划分依据:
边坡高度大于20m的路堑
5、路基边坡形状:
路堤边坡,路堑边坡
第3章路基边坡稳定性分析
需要进行边坡稳定分析的情况:
高路堤,深路堑,浸水路堤
一般路基设计可直接根据地形套用典型横断面图,不必进行边坡论证和验算
1、滑动面的形状:
直线法:
砂土,砂性土(合称为砂类土),土的抗力以内摩擦力为主;
圆弧法:
黏性土,土的抗力以黏聚力为主,内摩擦力较小。
2、稳定性分析的指标:
稳定系数,剩余下滑力
3、稳定性分析时边坡坡度的取值:
对于折线型或阶梯型边坡,一般可取平均值
4、路基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
(1)力学分析法:
数解法,图解法,表解法;
(2)工程地质法(图解法或表解法)。
5、直线滑动面的稳定性分析方法:
(针对砂性土)先假定路堤边坡值,然后通过坡脚点,假定3~4个可能的滑动面倾角,求出相应的稳定系数,得出稳定系数与倾角的关系曲线,在曲线上找到最小的稳定系数,对应的角便是极限破裂面倾角α。
(K=抗滑阻力/下滑力)路堤:
试算法路堑:
解析法
K<1,不稳定
K=1,极限平衡状态
K>1,稳定
6、圆弧形滑动面稳定性分析方法:
(针对黏土)先假定一圆弧滑动面,将土体分为若干个竖向土条,以此计算出他们的抗滑力矩,下滑力矩,叠加求出整个滑动土体的抗滑力矩,下滑力矩。
得出稳定系数从而判断是否稳定。
(K=抗滑力矩/下滑力矩)(按上述步骤通过坡脚再假定几个可能的滑动面,计算对应的稳定系数K,并在圆心辅助线上作垂线,按相应比例绘出,在曲线最低点作圆心辅助线的平行线,与曲线相切的切点对应的圆心为极限滑动面圆心,对应的滑动面为最危险滑动面,相应的稳定系数为最小稳定系数Kmin,其值在1.25~1.5)
滑动圆弧线的垂直平分线与圆心辅助线交点即为圆心。
将汽车荷载换算成当量土柱高度(即以相等压力的土层厚度来代替荷载)h0=NG/BL
确定圆心辅助线可采用4.5H法或36°
法
7、稳定系数大于1是边坡稳定,但为了保证边坡有足够的安全储备,k≥1.25,但不能大于1.5,而使工程不经济。
8、浸水路堤在进行稳定性分析时,要多考虑哪些力的作用。
答:
浮力,渗透水压力
9、水位上升时,浸水曲线呈凸形还是凹形,水位下降呢?
水位上升时,浸水曲线呈凹形,水位下降时,成凸形。
10、水位上升还是下降,渗透动水压力对边坡稳定性危害比较大。
当水位急剧发生变化时,特别是水位下降,土体内部的水流出边坡需要较长的时间,由于水位差异,其渗透动水压力的方向指向土体外面,剧烈破坏路堤边坡的稳定性,并可能产生边坡凸起和滑动现象。
11、从土质上来讲,在进行边坡稳定性分析时,什么土需要考虑渗透动水压力,什么土不需要考虑?
从土质上来讲,在进行边坡稳定性分析时,只有采用一般黏性土(如中,低液限黏土,粉质中液限黏土)需要考虑渗透动水压力。
对透水性较强的填料如砂砾,碎石,路堤中水位变化与路堤几乎同步,可不计动水压力;
对严格压实的渗透性极小的黏性土填料,几乎不渗水,可不计动水压力。
12、陡坡路堤稳定性分析的条件,稳定性分析的计算指标,该指标在什么条件下边坡是稳定的。
当路堤修筑在地面横坡坡度大于1:
2.5(土质基地)或陡于1:
2(不易风化的岩石基底)或再不稳固的山坡上时晕,下滑力较大,填土有可能沿山坡下滑。
稳定性分析的计算指标:
剩余下滑力En,该指标在小于等于0时边坡是稳定的。
(当计算剩余下滑力时,未计算到最后一个条块便小于0,则后面的不用再计算)
13、增加陡坡路堤稳定性的措施:
(1)改善基底如开挖台阶,放缓边坡,以减少下滑力;
清除坡积层,夯实基底,使路堤置于密实的稳定基础上;
选择大颗粒的填料,嵌入地面,以增加接触面的摩擦系数。
(删)
(2)加强排水设施,在路堤上侧设置边沟和截水沟,以阻止地面水浸湿滑动面;
受地下水影响时设置渗沟等地下排水设施以疏干基底,并且尽快将水排除到影响范围外。
(3)设置支挡结构物,如石砌糊墙,干砌或浆砌挡土墙等。
第4章路基防护和加固设计
1、坡面防护方法
(1)植物防护形式:
种草,铺草皮,植树
种草:
种草适用于边坡坡度不陡于1:
1,坡高不大,地面径流流速缓慢,坡面冲刷轻微且适应于草类生长的土质边坡。
铺草皮:
适用于需要迅速绿化的土质边坡和风华严重的软质岩石边坡,边坡坡度为1:
1~1:
2
(2)三维植被网防护(三维结构的新型土工合成材料)(3)骨架植物防护
工程防护
(1)抹面:
适用于石质挖方坡面,岩石表面易风化,但比较完整,尚未剥落,如页岩,泥砂岩,千枚岩的新坡面。
(2)喷浆:
适用于易风化而坡面不平整的岩质挖方边坡。
(3)砌石护坡(4)护面墙,除自重外,不承受其他荷载,也不承受墙背土压力。
2、冲刷防护
直接防护:
直接在坡面或护脚设置防护结构物,以减轻或避免水流的直接冲刷。
直接防护可采用植物防护,砌石防护,抛石防护,石笼防护,浸水挡土墙。
间接防护:
包括修建丁坝,顺坝等导流结构物以及疏梭河床,改变河道,营造防护林。
设置导流结构物可改变水流方向,消除和减缓水流对堤岸直接破坏。
导流结构物主要是坝体结构,有丁坝,顺坝,格坝。
第5章挡土墙设计
挡土墙是指承受土体侧压力的墙式构造物。
在挡土墙横断面中,与被支承土体直接接触的部位称为墙背;
与墙背相对的、临空的部位称为墙面;
与地基直接接触的部位称为基底;
与基底相对的、墙的顶面称为墙顶;
基底的前端称为墙趾;
基底的后端称为墙踵。
1、什么是重力式挡土墙
指依靠自重抵抗土体侧压力来维持其稳定的挡土墙
2、什么是刚性挡土墙,什么是柔性挡土墙
刚性挡土墙:
重力式挡土墙,薄壁式挡土墙等;
柔性挡土墙:
加筋土挡土墙,锚定式挡土墙等
3、挡土墙从墙背形式上看,有哪些形式的挡土墙。
直线式(仰斜式,俯斜式,垂直式),折线式(衡重式,凸形折线)
4、挡土墙的基础有哪些类型?
墙趾或墙部分加宽;
钢筋混凝土底板;
换填地基;
台阶基础;
拱形基础。
(绝大多数挡土墙,都直接修筑在天然地基上)
5、挡土墙的排水设施是怎么做的?
(1)地面排水:
地面排水主要是防止地表水渗入墙后土体或地基,地面排水措施有:
①设置地面排水沟,截引地表水;
②夯实回填土顶面和地表松土,防止雨水和地面水下渗,必要时可设铺砌层;
③挡土墙趾前的边沟应予以铺砌加固,以防止边沟水渗入基础。
(2)墙身排水:
墙身排水主要是为了排除墙后积水,通常在墙身的适当高度处布置一排或数排泄水孔。
泄水孔的进水口部分应设置粗粒料反滤层,以防孔道淤塞。
(当墙背填土透水性不良或可能发生冻胀时,应在最低一排泄水孔至墙顶以下0.5m的范围内铺设厚度不小于0.3m的砂卵石排水层)在特殊情况下,墙后填土采用全封闭防水,一般不设泄水孔。
干砌挡土墙可不设泄水孔。
6、挡土墙的沉降缝和伸缩缝是如何设置的?
设计时,一般将沉降缝和伸缩缝合并设置,统称为沉降伸缩缝。
沿路线方向每隔10~15m设置一道,缝宽2~3cm,缝内一般可用胶泥填塞,但在渗水量大,填料容易流失或冻害严重地区则用沥青麻筋或涂以沥青的木板等具有弹性的材料。
7、什么是主动土压力、被动土压力和静止土压力?
(1)主动土压力:
当挡土墙向外移动(位移或倾覆)时,土压力随之减少,直到墙后土体沿破裂面下滑而处于极限平衡状态,此时作用于墙背的土压力称为主动土压力,用Ea表示。
(2)被动土压力:
当墙向土体挤压移动时,土压力随之增大,土体被推移向上滑动处于极限平衡状态,此时土体对墙的抗力称为被动土压力,用Ep表示。
(3)静止土压力:
当墙处于原来位置不动时,土压力介于两者之间,称为静止土压力,用Eo表示。
(Ep>E0>Ea)
8、一般条件下库伦主动土压力是如何计算的?
9、计算土压力时,破裂面的位置如何选取?
假设第一次计算的破裂面在路堤上方的荷载中部。
10、库伦主动土压力适用的场合,和朗肯土压力理论有什么不同?
(1)库伦土压力计算只适用于仅有内摩擦力,无粘聚力的砂性土(刚性挡土墙,不适合柔性挡土墙);
(2)当墙背向外移动或绕墙址外倾时,墙背填料会出现一通过墙踵的破裂面;
(3)滑楔体为刚性体(库伦理论只适用于刚性挡土墙,砂性土)
11、第二破裂面出现的条件,什么形式的挡土墙容易出现第二破裂面,一般的府斜式挡土墙为什么计算土压力时不考虑第二破裂面的出现。
条件:
(1)墙背或假想墙背的倾角α’必须大于第二破裂面的倾角αi,即墙背或假想墙背不妨碍第二破裂面的出现。
(2)在墙背或假想墙背面上产生的抗滑力必须大于其下滑力。
即NR>
NG,或Extan(α’+δ)>
(Ey+G),使破裂棱体不会沿墙背或假想墙背下滑。
一般俯斜式挡土墙为避免土压力过大,很少采用平缓背坡,故不易出现第二破裂面。
衡重式的上墙或悬臂式墙,因系假想墙背,δ=ψ,只要满足第一条件,即出现第二破裂面。
补充:
折线形墙背的土压力计算
1.计算上墙土压力时:
不考虑下墙的影响,按俯斜墙背计算土压力。
2.下墙土压力计算:
(1)延长墙背法,此方法存在一定误差,忽略了延长墙背与实际墙背之间的土楔体及荷载重,但考虑了在延长墙背和实际墙背上土压力方向不同而引起的垂直分立差,虽然两者能相互补偿,但未必能相抵消;
绘制土压力图形时,假定上墙破裂面与下墙破裂面平行,但大多数情况下两者是不平行的,由此引起误差。
以上误差偏安全。
(2)力多边形法
12、重力式挡土墙需要进行哪些方面的验算,抗滑稳定性和抗倾覆稳定性不满足要求,如何进行调整。
验算:
(1)抗滑稳定性验算;
(2)抗倾覆稳定性验算;
(3)基底应力及合力偏心距验算;
(4)墙身断面强度验算。
措施:
增加抗滑稳定性的法方法:
(1)采用倾斜基底;
(2)采用凸榫基础;
(3)更换基底土层,以增大基础地面与地基的摩擦系数;
(4)改变墙身断面形式和尺寸,以增大垂直力系。
增加抗倾覆稳定性验算的方法:
(1)展宽墙址;
(2)改变墙面及墙背坡度,该缓墙面坡度可以加大抗倾覆力矩的力臂;
(3)改变墙身断面形式,设计时可以根据地基和地面横坡情况选择适当的墙身断面形式,以增加挡土墙抗倾覆稳定性。
提高地基承载力或减小基底应力的方法:
(1)加宽墙址或扩大基础,以加大承压面积,调整偏心距;
(2)加固地基或换土,以提高地基承载力;
(3)调整墙背坡度或断面形式以减小偏心距。
第6章路基排水设计
1、路基排水的目的和要求是什么?
目的:
拦截路基上方的地面水和地下水,迅速汇集基身内地地面水,把他们导入排水管道,并通过桥涵等将其排泄到路基下方。
原则:
(1)排水设计因地制宜,一般情况下地面和地下设置的排水沟渠,宜短不易长;
(2)注意与农田水利配合;
(3)重点路段要进行排水系统的全面规划;
(4)尽量不破坏天然水系;
(5)注意就地取材,以防为主。
(6)防止进入路面结构。
2、边沟一般不需进行水文水力计算,为什么沟底需要一定的纵坡,边沟长度宜短不宜长。
边沟的排水量不大,一般不需进行进行水文水利计算;
边沟的纵坡一般与路线纵坡一致。
平坡路段,边沟易保持不小于0.5%的纵坡,沟底坡度过大,会对沟底造成冲刷。
特殊情况允许采用0.3%但边沟出口间距宜减短,沟底坡度过小,会造成淤积。
边沟不宜过长,尽量使沟内水流就近排至路旁边自然水沟或低洼地带,必要时设置涵洞,将边沟水横穿路基从另一侧排出。
3、截水沟在布置的时候为什么沿与水垂直的方向布置或沿等高线方向布置,设截水沟的作用是什么?
截水沟应尽量与大多数地面水流方向垂直或沿等高线方向布置,以提高截水效能和缩短沟的长度。
必要时可设置两排或多排截水沟。
山坡填方路段可能遭到上方水流的破坏作用,此时必须设截水沟,以拦截山坡水流保护路堤,并做成2%的向沟内倾斜的横坡,确保路堤不受水害。
截水沟的长度以200—500(300)m为宜。
(补充:
图中距离d一般大于5m,地质不良地段可取10m或更大,截水沟下方一侧,可堆置挖沟的土方,要求做成顶部向沟倾斜2%的土台,截水沟的横断面形式,一般为梯形)
4、跌水和急流槽的作用是什么?
倒虹吸与渡水槽的作用是什么?
跌水与急流槽的作用是短距离内降低水流流速,削减水流能量,进而防止冲刷;
倒虹吸与渡水槽的作用是把水从路基一侧引向另一侧,路基上测是渡水槽,下测是倒虹吸。
5、暗沟(盲沟)的作用和构造。
作用:
(1)一侧边沟下设盲沟用以拦截流向路基的层间水,防止路基边坡滑塌和毛细水上升及路基的强度与稳定性;
(2)路基两侧边沟下面均设盲沟,用以降低地下水位,防止毛细水上升至路基工作区范围内,形成水分积聚而造成冻胀和翻浆,或土基过湿而降低强度;
(3)设在路基挖方与填方交界处的横向盲沟,用以拦截和排除路堑下面层间水货小股泉水,保持路基填土不受水害。
构造:
横断面成矩形,也可做成上宽下窄的梯形,沿壁倾斜度为1:
0.2,底宽b与深度h大致为1:
3,深为1.0—1.5m,底宽0.3—0.5m。
沟底具有1%—2%的纵坡,出水口底面高程应高出沟外最高水位20cm,以防水流倒渗。
6、渗井是如何排水的。
渗井通过渗井将水引到下侧透水层,竖向排水。
第7章路基施工
1、路基填筑方法
注:
在路基填筑之前应进行基底处理,需除草皮、杂物等。
(1)分层平铺,应将透水性差的土填在斜面下部。
用透水性较小的土填筑路堤下层时,应做成4%的双向横坡。
同一层次有不同的土时,搭接处成斜面。
(2)竖向填筑:
路线跨越深谷或池塘时,地面高差大,填土面积小,难以水平分层卸土,以及陡坡地段上半填半挖路基,局部路段横坡较陡或难以分层填筑等情况,可以采用竖向填筑的方式。
(3)混合填筑
2、P141,路基正确填筑方法。
3、路基压实标准
压实度:
指的是压实后的干密度与该种土室内标准击实试验下所得的最大干密度之比。
通常夯击式作用深度最大,振动式次之,静力碾压式最浅)
4、影响路基压实的因素有哪些。
(1)含水率:
含水量对压实质量有直接影响,干燥的土,颗粒之间的摩擦力较大,不易压实,含水量大了,那么土的压缩性就大,强度就低了。
此外,当含水量较小时,随着含水量的增加,干密度会随之增大;
当含水量增大到某值时干密度达到最大,若再增加含水量,干密度开始下降;
(2)土质:
不同的土质具有不同的最佳含水率及最大干密度;
(3)压实功:
对同一中土,随着压实功的增大,最佳含水率会随之减小而最大干密度随之增加。
当含水率一定是,压实功越大则密实度越高。
超过某一限值时,再采用增加压实功的方法来提高土的密实度就不经济了。
(4)压实机具和压实方法:
不同机具的压实作用深度不同,压实效果不同。
通常夯击式作用深度最大,振动式次之,静力碾压式最浅。
5、压实方法。
先轻后重,先慢后快,先边缘后中间(超高路段先低后高),分层逐次压实。
6、路堑开挖方法。
(1)横挖法:
适用于较短的路堑;
(2)纵挖法:
适用于较长的路堑;
(3)混合式开挖:
路线纵向长度和挖深都很大的路堑开挖。
第8章路面工程概论
1、路面横断面类型
(1)槽式横断面;
(2)全铺式横断面
2、面层、基层和垫层的作用和要求?
(1)面层:
直接承受行车荷载作用大气降水和温度变化,应有足够的结构强度、温度稳定性、耐磨、抗滑、平整和不透水。
。
修筑所用材料主要有:
水泥混凝土、沥青混凝土、沥青碎(砾)石头混合料、砂砾或碎石掺土或不掺土的混合料以及块料。
(2)基层:
主要起承重作用,承受由面层传递来的车辆荷载垂直力,并把它扩散到垫层和土基中。
应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并具有良好的扩散应力的能力及较好的平整度。
可以用刚性、半刚性、柔性材料。
(3)垫层;
介于垫层与土基之间,可改善土基的湿度和温度状况,同时也可扩散基层传递的荷载应力。
应有足够的水、温稳定性,强度不一定高。
3、路面的分级、分类。
高级:
沥青混凝土、厂拌沥青碎石、水泥混凝土
次高级:
沥青贯入碎(砾)石、路拌沥青碎(砾)石、沥青表面处治
中级:
级配砾石、泥结碎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