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统编教材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17 我变成了一棵树教案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6817514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51.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统编教材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17 我变成了一棵树教案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最新统编教材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17 我变成了一棵树教案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最新统编教材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17 我变成了一棵树教案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最新统编教材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17 我变成了一棵树教案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最新统编教材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17 我变成了一棵树教案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统编教材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17 我变成了一棵树教案Word下载.docx

《最新统编教材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17 我变成了一棵树教案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统编教材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17 我变成了一棵树教案Word下载.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统编教材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17 我变成了一棵树教案Word下载.docx

重点指导“狐、狸”两字的书写,认识反犬旁。

2.朗读教学

教学时,重点指导学生抓住提示语进行人物语言的朗读,读出层次,借助语气词、标点符号读出不同的语气。

3.语言运用

故事情节想象有趣,出乎意料,又合乎情理。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练习想象:

如果你也会变,你想变成什么?

变了以后会发生什么奇妙的事?

先让学生说一说,再仿照课文写一写。

▶教学准备

准备资料:

多媒体课件、动物图片。

▶教学课时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2.默读课文,了解故事中想象的内容,感受想象的神奇。

▶教学过程

板块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孩子们,你们知道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的《西游记》吗?

(2)孙悟空的本领可真大,他最擅长什么?

(七十二变)

(3)说说如果你拥有这个神奇的本领,你最想变成什么。

2.板书课文题目,猜测情节。

(1)教师板书:

我变成了____________

(2)补充课文题目,齐读课文题目。

教师引导:

读了课文题目,你有什么疑问?

(3)自主质疑,激起欲望。

3.教师导语:

今天,作家顾鹰给我们讲了一个童话故事。

故事讲的是英英的妈妈喊她回家吃饭,可是英英在树下玩得好好的,不想吃饭,她很想变成一棵树,后来她真的变成了一棵树。

想一想,接下来的故事是什么样的呢?

打开课本,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设计意图】通过中国古典名著《西游记》和学生最喜欢的人物孙悟空导入课文的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将引导学生大胆想象和训练学生说句子这两个目标较好地融为一体。

板块二通读课文,随文识字

1.自由读课文,课件出示要求。

课件出示:

●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

●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把句子读通顺。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边读边标出生字词,将它们摘抄下来。

长句子多读几遍,读通课文。

(课件出示生词)教师指名读,相机正音;

学生齐读。

(3)检查自读情况。

2.集中识字,读好长句。

(1)课件出示鳄鱼图片,引导学习生字“鳄”,利用形声字的构字规律帮助理解记忆。

(2)课件出示课文原句,在文中识字,并指导学生读好长句子。

我会请小白兔、小刺猬、小松鼠、小鸭子、小鳄鱼、小狐狸住在里面,如果你喜欢也可以住进来。

(3)归类学习生字“肠”,拓展延伸“场、杨、畅、汤”,帮助记忆。

①创编儿歌,区分形近字。

(课件出示儿歌)

杨树魔法师,手法不寻常。

换成土字旁,建成大广场。

换成提手旁,彩旗迎风扬。

换成申字旁,人人心欢畅。

加上三点水,做成鲜鱼汤。

变回月字旁,助人好心肠。

②结合图片识记:

香肠。

③练习读句子。

课件出示第4、6、12、14自然段。

教师指名读,学生齐读。

●我真希望变成一棵树,这样就没人在你玩的时候叫你吃饭了。

我心里想着,就觉得身上痒痒的,低头一看,发现许多小树枝正从我身上冒出来。

呀,我真的变成了一棵树!

●我变的树上长满了各种形状的鸟窝:

三角形的、正方形的,还有长方形的、圆形的、椭圆形的、菱形的……风一吹,它们就在枝头跳起了舞。

●妈妈打开背包,从里面拿出好多东西:

巧克力、香肠、面包、花生、牛奶……她把这些好吃的分给小动物们。

他们一起在我的鸟窝里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

●“咕噜噜……”我肚子里的声音越来越响了。

这时候,我开始想念家里那些香喷喷的饭菜,好像还看见爸爸正在大口大口地啃着一块糖醋排骨。

天哪,那可是我最喜欢吃的东西!

(4)学习生字“丁、零”,象声词“丁零丁零”,拓展其他象声词。

①根据学生的回答,积累象声词:

潺潺、轰隆、啾啾、淅淅沥沥等。

②课件出示课文原句,在文中识字,并指导读好长句子。

傍晚的时候,妈妈背着一个大包过来了,我的心嗵嗵地跳着,震得树上的鸟窝都一动一动的,发出丁零丁零的声音。

(5)学习生字“痒”:

利用形声字的构字规律帮助记忆。

3.再读课文,梳理情节。

(1)学生朗读第1~4自然段,教师引导学生边读边想:

“我”为什么要变成一棵树?

(2)交流分享,弄清变化的原因。

(3)抓住提示语进行朗读指导。

(4)朗读第5~8自然段,了解“我”变成了一棵什么样的树。

(5)默读第9~23自然段,了解“我”变成树之后经历的事情。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自由朗读、借助各种识记方法来掌握字词。

结合生字指导学生读好长句子。

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交流讨论,有助于学生更好地了解故事内容,读懂课文。

板块三默读课文,感悟想象

1.默读课文,找出你觉得想象有趣的句段。

2.合作交流,和同桌说说自己认为想象有趣的那些句段。

3.分享课文中有趣的想象,品读句子,感受想象的奇妙。

(课件出示句子)

(1)读了这两句话,你觉得哪些想象特别有趣?

学生交流分享,各抒己见。

(2)学生表演体验:

“身上痒痒的”“小树枝正从我身上冒出来”。

(3)教师范读,学生闭眼想象“我”变成树的过程。

我变的树上长满各种形状的鸟窝:

(4)这些鸟窝和我们平时看到的鸟窝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

(有各种形状,会跳舞)

(5)学生交流分享,用语言描述自己见过的鸟窝。

(6)同桌合作,一起画一画鸟窝的形状。

(7)“我”邀请了哪些小动物住进鸟窝?

(课件出示回答)

(8)指导朗读,关注顿号的用法。

4.感受想象的奇妙,提炼学习方法。

(1)想一想:

鸟窝的形状只有这些吗?

还可以邀请哪些小动物?

妈妈还带了哪些食物呢?

(2)学生交流想象。

(3)英英变成的这棵树,树上长的鸟窝跟平常见到的不一样;

鸟窝里住的动物,也和我们想象的不一样。

这就是作者想象的不同寻常。

(4)文中像这样有意思的想象还有很多,请大家默读课文,把你觉得想象奇特的地方用横线画下来,写写批注。

【设计意图】这篇童话故事语言浅显易懂,富有生活气息,教学本课的重点是了解故事中想象的内容,因此,学生通过分享自己觉得有趣的句子,知道树上的鸟窝、鸟窝的形状、鸟窝里住的动物都和平时的不一样,就能更好地感受到想象的神奇。

第2课时

1.指导学生借助关键情节,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试着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

2.能大胆想象自己变成什么,变化后又发生了哪些奇妙的事情。

板块一回顾课文,提炼线索

1.复习词语,检查认读。

(课件出示词语)

形状狐狸担心丁零失望背包巧克力香肠

面包花生牛奶继续饭菜排骨麻烦

2.关注结尾:

自由读文章结尾,说说英英的妈妈是怎么知道英英的秘密的。

3.回顾开头:

英英为什么不想回家吃饭?

(她在树下玩得好好的)

4.寻找线索:

找一找,故事中哪些地方提到了吃饭?

5.总结释疑:

整篇故事结构紧凑,开头写英英不想吃饭,希望自己变成一棵树并真的变成了一棵树,然后写妈妈住进树里送来各种食物,最后写英英饿到流口水,想吃饭,又回归现实。

所以妈妈知道了英英的秘密。

6.概括关键情节,复述课文。

(1)关键情节:

“喊吃饭”“不想吃饭”“爸爸吃饭”“想吃饭”。

(2)学生概括关键情节,运用以上关键情节,复述课文。

【设计意图】三年级的语文教学,识字是重点,复习字词显得尤为重要。

同时,提炼想象线索,起到复习和巩固上节课所学内容的作用。

引导学生通过概括关键情节来复述课文,加深他们对课文的理解记忆。

板块二写法训练,放飞想象

1.口语表达,激发想象。

导语:

孩子们,上节课一开始,你们幻想过拥有孙悟空七十二般变化的本领,你们想象自己变成一朵云、一阵风……现在,让我们再次大胆想象一下,你变成某个事物之后会发生什么神奇的事情呢?

2.学生交流汇报,重点讲述自己变成某个事物以后会发生什么奇妙的事情。

3.同桌相互学习,交流分享。

4.全班分享,集体评议。

5.课件出示一首小诗《我想变》。

课件出示:

我想变

我想变成一间屋,

给流浪的人儿猫儿住。

我想变成毛毛虫,

历经破茧成蝶的痛。

我更想变成黑洞,

那是宇宙之外的空间,

告诉人类“我们”有什么不同。

6.教师指名读,学生齐读。

7.读了这首诗,说说小诗中的“我”想变成什么。

8.相互释疑,补充课外知识。

(1)破茧成蝶:

指肉虫或者毛毛虫通过痛苦的挣扎和不懈的努力,化为蝴蝶的过程。

(课件出示毛毛虫化为蝴蝶的过程)

(2)课件出示有关黑洞的图片资料。

9.学生仿照小诗,完成《我想变》的书面练笔。

【设计意图】本文的教学难点是模仿课文内容,想象自己变成了什么,变化后又发生了什么奇妙的事情。

教学时,师生双方通过口语化的表达和交流,教师整理成朗朗上口的小诗,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引导学生展开大胆的想象。

板块三仔细观察,指导写字

1.课件出示要求正确读写的词语,重点指导“狐狸、继续、麻烦”这3个词语的书写。

(1)找出“狐、狸”两字的相同点。

狐狸是一种动物,这两个字都是反犬旁。

①你还知道哪些反犬旁的字?

学生拓展交流。

②指导书写反犬旁,强调笔顺。

(2)“继、续”都是绞丝旁。

强调“继”字右边的笔顺,里面的“米”最后一笔为点。

找到文中有“继续”一词的句子,理解“继续”的意思。

(3)“麻、烦”两字书写时注意撇画的变化。

(4)说说识记这3个词的方法。

可以根据形声字的构字规律识记“狸”。

另外两个词语可以结合词义识记:

“继续”的意思是(活动)连下去;

延长下去;

不间断。

“麻烦”意思是烦琐、费事。

(5)教师范写这3个词。

写字时注意左右结构的字要左窄右宽。

(6)学生练写这3个词。

教师巡视指导。

(7)展示优秀书写作品。

师生点评。

2.学生观察其他要求正确读写的词语。

教师指名说书写规则。

3.学生书写。

4.展示优秀书写作品。

【设计意图】“狐狸”、“继续”这2个词有相同的部件,学生容易混淆,因此教师引导学生从找相同点、说识记方法入手,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这些词的印象。

同时,将书写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根据观察所得,结合以往的学习经验来书写其他词语。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这个童话故事贴近儿童生活,语言浅显易懂,想象神奇有趣,从“吃”入手,贯穿全文。

因此,整节课,我将重难点放在了训练读好长句子、随文识字、了解故事中想象的内容和根据课文进行仿写上。

在这节课上,我的成功之处是体现了小学中段语文教学要求,在文中识字、记词、训练读好长句子。

同时,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复述课文,梳理课文的情节脉络,有助于更好地了解故事内容,深入浅出地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回答,打开学生的想象思维,并整理出一首简短的小诗,再借助课件、视频等方式,拓展课外知识,让学生完成了书面练笔,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和想象的神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