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培养一个真正的人》文档格式.docx
《01《培养一个真正的人》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1《培养一个真正的人》文档格式.docx(5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难的是什么?
是坚持。
我想,这就是习惯,坚持才有习惯,习惯在于坚持。
2.习惯养成的方法和步骤
心理学家们认为,小学阶段是道德行为习惯培养的最佳期。
尽管品德培养应该有多种起步,道德行为习惯培养也离不开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的培养,但从道德行为培养人手,这的确是发展小学生品德的最有效的方法。
在《小学生心理学》一书中,著名儿童心理学家林崇德教授指出:
“习惯是在生活过程和教育过程中形成与培养起来的。
习惯的形成方式主要是靠简单的重复和有意识的练习。
”林教授提出在小学阶段应具体抓好习惯养成的几个环节:
一是制定行为规范;
二是适合年龄特征;
三是有目的地练习和重复;
四是善于客观地评估;
五是逐步培养良好的班风。
在潘菽主编的《教育心理学》一书中认为:
“道德行为习惯是一个人由不经常的道德行动转化为道德品质的关键因素。
”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应注意:
一是创设重复良好行为的环境,不给重复不良行为的机会;
二是提供良好的榜样;
三是在有意练习时要明确练习的意义、目的与阶段要求,不间断地坚持下去;
四是根除坏习惯时要使学生知道坏习惯的害处,加强克眼坏习惯的信心,不要轻易地说“不可救药”等泄气话。
运用各种具体方法,如活动替代法、铭记警句、利用人为动作延缓坏习惯的出现及合理奖惩等方法来巩固好习惯抑制坏习惯。
那么,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到底有哪些基本的环节和方法呢?
可以概括出六大步骤:
A.认识习惯的重要。
B.与孩子及相关人员一起讨论制定适当的行为规范。
C.进行形象感人的榜样教育。
D.持之以恒地练习。
E.及时而科学地评估引导。
F.逐步培养良好的集体风气。
大家必须有足够的思想准备,培养一个好习惯或改正一个不良习惯是艰难的,也是必须的。
3.培养好习惯用加法,矫正坏习惯用减法
我发现高寿岩女士创造了一个好经验,特约她做详细介绍,高女士是北师大毕业的心理学硕士。
她把理论与实践结合在一起,以改正孩子写作业拖拉的习惯为例。
案例:
梓豪是小学五年级的学生,有个不好的习惯;
写作业拖拖拉拉。
明明是快则半小时,慢则一小时的功课,他每天都能写3小时以上。
母亲很伤脑筋。
梓豪的外公是教师,暑假的时候给梓豪补课发现梓豪的反应很快,但是不专心,往往写几分钟就起来东走西走,每小时至少五六次以上。
就这样,一小时的时间差不多一半用在了闲逛上面,难怪要用那么长时间完成功课。
为此,母亲想出了各种办法,专门抽出时间陪梓豪写作业。
可是梓豪每写几个字必须围着屋子溜达一圈,即使有时候在母亲的强压下不能起身,勉强埋头写作业,可是只要母亲一离开房间,梓豪立刻我行我素。
再者,母亲不能每天都专门陪读,所以梓豪的毛病一直没有改进。
分析:
梓豪写作业。
已经长期养成不能专心的习惯,要他写作业时不起来走动实在不容易。
儿童的不良行为,若是属于初犯,可以运用忽视、不直接作反应的方法来消弱。
但事实上,真正初犯就被注意到的不良行为很少。
多数是出现好多次以后才被发觉。
这些长期塑造而成的行为,父母或老师发现、求助的时候,已经相当牢固。
可是一般父母或老师往往忽略这项关键因素。
恨不得马上改善。
因此,会把儿童所要改善的不良行为的标准定得很高、很严格、很硬性,嫉恶如仇,半点也不通融,形成双方对立的尖锐形势。
在面临此种情境时,运用区别强化的策略非常有效。
方案:
A.母亲与梓豪约法三章,如果梓豪写作业时,每小时能减到3次之内的离座次数:
就可以允许看电视。
否则就禁止看6点钟的动画片(因为6点钟的动画片对梓豪非常有吸引力,是梓豪每天的必修项目)。
结果第一星期有3天达到标准,三星期以后可以完全做到。
B.等梓豪能完全做到每个小时离座不超过3次的标准时,再把标准依次提高到2次、1次。
就这样,3个月以后。
梓豪终于改掉了写作业拖拉的习惯。
高女土认为,区别强化的理论依据是斯金纳的白鼠实验。
斯金纳设计了一个类似箱子的装置,在箱子旁边有个杆子。
箱内的白鼠如果压下了这杆子,一颗食物就会落入离杆子不远的食物盒内。
一只饿鼠在斯金纳的箱内停了许久,仍然没有任何压杆反应的迹象。
这时,为了让白鼠有动作,而学会压杆的行动,斯金纳把所期待的行为分为若干个阶段,使白鼠逐步达到各阶段所设定的标准。
假如这只白鼠在箱子里活动,许许多多的动作都不是斯金纳所期望的,只有当它的头朝向杆子时,才能符合斯金纳的期望,立即就有颗食物落入食物盒内,这种奖励会强化白鼠向杆子的反应动作,而其他动作相对逐渐减少。
下一步要奖励的反应是白鼠更接近杆子,再其次就是碰撞到杆子。
就这样逐渐地。
最后只有压杆的行为,才会获得食物的奖励。
上面的实验就是行为塑造的实验,可以塑造所期望的行为。
如果从反面来看这项实验,又引导出另外一个策略——区别强化。
当这只白鼠在箱子里活动,开始时,许多许多的动作都不是斯金纳所期望,但只要头朝向杠杆时就可以获得奖励。
经过数次后,头朝向杠杆这种行为逐渐增多,其他错误行为慢慢减少。
其次降低奖励的范围,要白鼠朝向并移动杠杆,最终出现压杆的行为。
同样,对于儿童的偏差行为,其改善之道,并非立即要求儿童改掉,不要出现这种行为,而是采取渐进方式,分阶段逐步要求学生递减不当行为的发生次数,最后减到可以接受、甚至完全没有的情境,这种策略就是区别强化。
根据这一策略,可以容忍不良行为在某一限度内的次数,如5次,如果不良行为在一定限度内能减少到5次,就予以肯定,以求改进。
然后再逐步降低标准,3次、2次……逐渐就可以达到目标了。
高女士认为应用区别强化方法要注意三点:
●选择适宜的标准:
运用区别强化首先要选择适合我们所要减少的行为标准,才能显出最佳效果。
例如。
对于写作业,每小时有1次走动是正常的,所以,没有必要把标准订成零次。
如果我们不希望儿童的某种行为存在,必须完全消除,例如骂人,那么就采用零次区别强化。
●强化物要专一
对于不良行为的辅导,强化的来源最好只有一处。
否则就没有效果。
例如,梓豪的强化物是对他非常重要的晚上6点钟的动画片。
假设梓豪在晚上9点可以看到同样的动画片,那么6点钟的动画片就没有强化作用,改善行为的动力就没有了。
还有一点,强化物必须是儿童非常喜欢、强烈需要得到的东西,对于那些可有可无的东西,效果就差远了。
●耐心坚持,才能有所收获
区别强化所要改善的行为次数出现较多,已经成为习惯,因此需要采用渐进方式,逐步要求儿童递减不良行为的次数。
这需要坚持和耐心,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父母不能希望这些坏习惯在一夜之间踪影皆无。
有了这样的思想准备,才能看见儿童的进步,才能坚持到底,有所收获。
高女士的经验是珍贵的。
通俗一点说,培养好习惯需要用加法,持续21天就会开始养成;
矫正坏习惯则需要用递减法,逐步减少不良行为的次数。
我相信。
每一个父母和教师只要有爱心和恒心,都可以有所发现有所创造,完全有希望培养出孩子的良好习惯和健康人格。
培养一个真正的人
-品德培养从哪里开始-
作者:
孙云晓教授
作者简介
孙云晓,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树人天地教育机构国家级顾问。
1999年被国务院表彰为有突出贡献的教育科学研究专家。
2000年被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授予“全国优秀儿童工作者标兵”称号。
孙云晓教授是当代中国具有影响力的教育专家,曾以一篇《夏令营中的较量》震撼全国,他的一系列教育观点影响重大,如“教育的秘诀是真爱”、“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良好习惯是健康人生之基”等。
教育代表作有《教育的秘诀是真爱》、《培养一个真正的人》、《藏在书包里的玫瑰》等。
其中《藏在书包里的玫瑰》2004年出版后引起社会重大反响。
前言
全中国的父母没在一起开过会。
许多人都会说一句相似的话:
“孩子,只要你把学习搞好了,别的什么都不用你管。
这是多么可怕的国民共识啊!
教育的核心是学会做人,这也是本书作者、著名教育专家孙云晓教授的一个著名论断。
2004年3月22日公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
而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培养一个真正的人应从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开始。
培养一代代少年儿童从小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这对于中华民族优良素质的提高是一项奠基工程,可谓百年大计。
少年儿童时期是一生的奠基时期,又是培养行为习惯的最佳期。
习惯培养虽然不是一个新问题,但21世纪我们必须用新的视角来看待习惯问题。
成年人也要有好的习惯,成人的言行是少年儿童良好行为习惯形成的活教材。
忘不掉的才是素质,而习惯就是忘不掉的最重要的素质之一。
老师与父母应该承担起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责任——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但是,习惯不是一般行为,而是一种定型性行为,是经过反复练习而养成的语言、行为、思维等生活方式,它是人们头脑中所建立起来的一系列的条件反射,可以说,形成良好习惯的过程就是一个人健康人格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
良好习惯是健康人格之根,是成功人生之基,因此,养成教育不仅仅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点内容,也是家庭教育的基础工作,还是家校合作的一个最佳结合点。
本书揭示了:
教育的核心是学会做人。
人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习惯。
透过一个细微的习惯,往往能分析一个人的思想、作风、道德或文明的程度。
从儿童教育来说,幼儿园和小学是一个人养成习惯的关键时期,最佳时期。
我们说教育的核心不是传授知识,而是培养人的健康人格,而良好的习惯正是健康人格的牢固基础。
培养习惯,关键在头三天,决定在一个月,按照美国科学家的研究,一个习惯的养成需要21天:
培养与纠正孩子的习惯七大步骤:
G.培养好习惯用加法,矫正坏习惯用减法。
本书适合广大父母亲阅读,当然也是广大幼儿园、中小学校以及其他教育机构做好学生德育工作的最佳教程之一。
第一章一个熟视无睹的问题
中国父母是爱孩子的“世界冠军”
全世界的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但爱的方式五花八门。
爱的结果千奇百怪。
中国的父母在爱孩子方面,几乎称得上世界冠军,可当这个冠军是喜是忧值得怀疑。
作一个有意思的比较:
外国的孩子摔倒了,都要自己爬起来,父母一般是不过来帮忙的。
中国的孩子摔倒了,父母或爷爷奶奶会飞速赶来,不但把孩子抱起来了,也许还会拍几下地,嫌地让孩子摔倒。
外国的孩子到了18周岁,即使是总统的孩子,也要离开家出外独立生活。
中国的孩子到了18岁,能够独立生活的大多是出门打工的农村青年,而城市的18岁青年独立者寥寥无几。
非但如此,他们读到博土恐怕也要靠父母养活。
有了孩子也靠老人代为照料。
还有一些青年二三十岁了也不工作,就呆在父母家里混吃混喝,更没有丝毫独立意识。
因此,有专家推测:
中国青年至少比西方青年晚独立5年到10年!
也许,有人会不以为然,说:
“独立不独立有什么要紧的?
关键是考上大学、找个好工作。
否则,孩子大了靠什么生活?
”这种想法是可以理解的。
中国人口世界第一,就业压力大,没有高学历,可能会缺乏竞争力,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
因此,尽量让孩子多读几年书,是明智的选择。
问题是:
教育的目标是否就是让孩子争取高学历呢?
除了学习,真的什么都不用管吗?
许多人却会说一句相似的话:
这是多么可怕的国民共识啊!
据我们1999年做的全国少年儿童状况调查发现6岁——14岁的少年儿童认为:
父亲对自己的关心依次为:
学习86.7%;
健康72.5%;
思想品德48.4%;
吃饭穿衣36.7%;
体育锻炼35.8%;
与同学交往27.0%;
业余爱好22.6%;
师生关系20,2%。
母亲对自己的关心依次为:
学习82.8%;
健康73.8%;
吃饭穿衣54.0%;
思想品德46.7%;
与同学交往32.3%;
体育锻炼30.2%;
业余爱好21.3%;
师生关系21.2%。
显然,父母关心孩子第一是学习,第二是健康,再次才是思想品德。
为什么如此重视学习呢?
另一项调查可以佐证。
据《中国青年报》2000年3月26日报道,在被调查的千名学生父母中,95%希望孩子拥有大学以上学历,其中68%希望孩子能读硕士,46%希望孩子读博士。
据《钱江晚报》2000年1月6日报道,天津教育科学院调查109所中学和3所小学发现,父母(49.3%)最担心的问题是孩子学习不好,考不上大学。
至于“思想品德出问题”、“不能独立”、“染上不良习气”都在其次。
可是,有了高学历就算是成功吗?
2000年初,在北京某著名学府里发生这样一个惨案:
同室居住的两名博士生,都是名教授的得意门生,却因难以相处导致相互伤害,结果双双死亡。
同年2月16日,教育部长陈至立召开会议,请我和一些大学的校长等人发言。
一所著名大学的党委书记介绍说,在该校一年级新生中的调查发现,35人有自杀倾向,770人自述有心理问题。
大量触目惊心的事实,使我们得出—个深刻的结论,即教育的核心不是传授知识,而是学会做人,也就是培养孩子的健康人格,这是父母的根本任务。
有一种危机叫失败
九年义务教育本是国民素质教育,是合格教育,成功教育,却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并在相当程度上被扭曲为选拔教育、淘汰教育,而淘汰教育就是失败教育。
徐力杀母案是典型的例证。
但这毕竟是极端的事件,更普遍的是令人担忧的厌学现象。
据我们1998年的全国学习调查发现,回答“喜欢学习”的小学生占8.4%,初中生l0.7%,高中生仅占4.3%。
而且,小学生以“考大学”为学习目的的人数比例(14%)竟然超过初中生(8.3%)和高中生(11.1%)。
我们的调查还发现,半数以上的中小学生学习超时睡眠不足。
43.6%的中小学生感到学习压力很大。
20%的中小学生把学习压力视为最令自己烦恼的事情。
厌学像癌症一样难以治愈。
厌学是万恶之源。
厌学教育是毁灭教育。
因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经常呼吁与厌学现象做斗争。
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教育是让大多数人成为失败者,甚至成为厌学者,更可怕的是摧毁了做人教育的根基——良好习惯的养成,
据上海调查发现,高中生五成不倒垃圾不扫地;
六成不自己叠被子;
七成不洗碗;
也不洗自己的衣服;
九成不洗菜做饭。
但是,82%的高中生表示愿做家务,之所以言行不一,是因为父母不让做或没教过怎么做。
美国哈佛大学的一些社会学家、行为学家和儿童教育专家,对波士顿地区456名少年儿童所做的长达20年的跟踪调查发现,爱干家务的孩子与不爱干家务的孩子相比,长大后的失业率为l∶15;
犯罪率为l∶10;
爱干家务的平均收入要高出20%左右。
此外,他们的离异率、心理疾病患病率也较低。
我曾经写过《夏令营中的较量》和《千年警世钟》等文章,都揭示了应试教育造成的深重危机。
今天,在成年人身上,由于不良习惯而导致的败局乃至悲剧比比皆是。
父母“上岗”也要有执照
1998年,国家劳动部、国家社会保障部、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国家统计局组织编制颁发厂中国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将中国社会职业分为1838个,又分为8大类、66个中类、413个小类,并具体确定了每个职业的名称。
1998年2月,劳动部下发文件,决定在1998年至2000年三年内,组织1000万下岗职工参加职业指导和职业培训。
从全国乃至全世界来说,从事任何一个职业,都需要先培训后上岗,不合格则下岗,经过培训合格了再上岗,这是现代的从业规律。
据新华社天津1995年4月5日消息,天津大学一名博士,因为没有通过授课前的考核,被免去上讲台及申报教授的资格。
另外,因知识陈旧、技术老化,沈阳1405名科技人员也下了岗。
这都是知识经济时代里的正常事。
请问,做一名孩子的父母,承担起教子成人的神圣职责,是多么重要而艰巨的职业呀!
马克思明确说过,做教育孩子的父母是一门职业。
可是,几千年来,谁来考核过父母的资格?
哪位父母获得过教子执照?
难道这是可有可无的事情吗?
进入2l世纪之后,尤其是进入互联网时代,父母是非常难当的。
过去是孩子不了解大人,大人很神秘;
今天是大人不了解孩子,孩子很神秘。
复杂的对象,简单的教育,这教育怎能不苍白乏力?
我们经过反复论证发现,决定父母成功的并非学历,也不是社会地位,而是教育孩子的素质,即教育素质。
教育素质包括五大要素,即现代的教育观念、科学的教育方法、健康的心理、良好的生活方式、平等和谐的亲子关系。
也许可以说,父母教育素质的考核便是父母执照考核的主要内容。
据报道,奥地利政府正准备推行父母执照,即“要当父母先考执照”。
奥地利儿童缺乏纪律性,政府为了从根本上扭转这种状况。
正准备推出一项计划,让那些打算或刚刚为人父母的奥地利父母都必须取得执照,确保他们有能力担当教育儿女的重任。
要取得执照。
这些父母们必须重返学校,学习全套教育子女的本领。
执照到手后,方有资格享受社会提供的各种家庭福利。
如果父母拒绝上课,将与这些福利无缘。
此外,今后夫妻离婚时,领有父母执照的一方在获得子女抚养权方面将得到优待。
主张推行这一计划的议员们认为,人的一生,几乎什么事都要接受像驾驶汽车那样的训练。
偏偏在教育子女这一人生最重要的事情上却缺乏足够的培训。
奥地利政府是明智的。
当然,要推行父母执照,既需要重大的观念变革,也需要强大的财力和人力保障。
在13亿人口的中国,短时期是难以做到的。
然而,每一位父母必须清醒地看到。
当一个成功的父母是需要学习的,是需要相当资格的,而核心就是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素质。
人格与人格的形成不会做人,何以生存?
习惯与人格相辅相成。
第二章培养孩子的健康人格
人格与人格的形成
一个具有普遍性的问题,即教育犹如海上行船,必须按正确的航线行驶,否则,船越大越有触礁沉没的危险。
用国际2l世纪教育委员会的话来说:
“教育既应提供一个复杂的、不断变动的世界的地图,又应提供有助于在这个世界上航行的指南针。
这里的“指南针”就是“首先培养一个真正的人”,或者说“培养孩子的健康人格”,如果首先没能把孩子培养成一个“人”,即使培养成为一个“才”,也是可能会发生问题的。
那么,什么是人格呢?
人格似乎是一个很学术的名词,而实际上,人格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感受到的现象。
譬如一个孩子乐观自信,不怕失败,活跃而有创造力,人们会说:
“这个孩子具有健康的人格。
”若一个孩子缺乏安全感,常常自卑,或常主动攻击别人,我们会说:
“这个孩子可能有人格障碍。
简单地说,每个人的行为、心理都有一些特征,这些特征的总和就是人格。
人格的形成是先天的遗传因素和后天的环境、教育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行为遗传学的最新研究证明,遗传对人格(总体上)的影响占50%。
但是,人格发展也受个体的生活史以及社会历史条件的重要影响。
一些儿童心理学家对个体生活史的作用有很好的描述,比如:
埃里克森说:
人在生长过程中有一种注意外界的需要,并与外界相互作用,而个人的健全人格正是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形成的。
班都拉指出:
一个人的行为的获得是对他人的行为、态度和各种反应的模仿和认同,如同孩子经常模仿父母的行为、语言等。
罗杰斯认为:
理想的自我概念是个体所希望的自我形象。
人格很重要的方面是自我与现实之间的和谐,以及自我和理想的自我之间的和谐。
这些描述可以概括为一句话:
后天的环境、教育因素对孩子人格发展将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那么,在外界经验或个体的生活史中,有哪些重要因素影响孩子的人格发展呢?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高玉祥列举了家庭、学校、生活实践(包括人际关系和职业等)三个因素。
在儿童全部成长过程中,父母对子女的态度和教育方式一直起着重要作用。
这一论点已经得到了许多心理学实验研究的支持。
高玉祥先生对这些研究进行了概括(在他看来,人格与个性含义是一致的),如下表:
父母的态度对孩子人格的影响
父母的态度
孩子的人格
支配的
消极的、缺乏自主性、依赖的、顺从的
干涉的
癔病、神经质、被动的、幼稚的
娇宠的
任性、放肆、幼稚、神经质、温和
拒绝的
自我显示、冷淡、乱暴的
不关心的
攻击的、情绪不安定的、冷酷的、自立的
专横的
反抗的、情绪不安定的、依赖的、服从的
民主的
合作的、独立的、坦率的、社交的等
除了家庭,学校教育的作用也非常重要。
儿童是在学校里形成较固定的自我意识和社会意识的,学校对儿童的评价以及儿童在学校中的地位也对儿童的人格发生着影响。
在独生子女的生活实践中,另一个比较重要的因素是同龄群体。
独生子女在成长过程中,不断地受到同龄伙伴的影响,年龄越大,其影响也越大。
在现代社会里,除了家庭、学校和同龄群体,社会学理论也将大众传媒列为影响独生子女社会化的重要影响因素。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非常关注现代教育制度和家庭教育方式能否使儿童具有健康人格。
比如,我们会提出如下问题:
l,儿童能否专注于学习活动?
2,是否感到对所学的东西有一种胜任感?
3.是否是学习活动中的活跃的参与者?
4.是否有自由感,是否有获得创造性培养的机会?
5.能否根据自己的成熟程度在一定范围内决定自己的生活?
6.是否能够缔造适合自己的有意义的生活?
7.是否有能力控制自己的生活?
8.是否对新的经验有一种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