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怀念》说课稿附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6808953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77.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秋天的怀念》说课稿附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秋天的怀念》说课稿附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秋天的怀念》说课稿附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秋天的怀念》说课稿附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秋天的怀念》说课稿附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秋天的怀念》说课稿附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

《《秋天的怀念》说课稿附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秋天的怀念》说课稿附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秋天的怀念》说课稿附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

3、自由朗读课文,并思考。

4、针对刚才设计的思考题,全班交流,感知文章主要内容。

通过让学生自主设计问题,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教师指导朗读,有助学生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

锻炼、培养学生对文本的提炼、概括能力。

(三)合作探究

找出描写母亲动作的语句,划出你认为最成功的语句,并说明理由。

(学生读课文,找语句,说理由。

(教师强调:

“扑”的作用:

非常迅速,说明母亲早在一旁观察我的举动,改为“走”就表达不出这一效果;

“忍住哭声说”表现了儿子的自暴自弃也使母亲痛不欲生;

其他学生自由说,教师强调)

(1)作者在第一自然段,第二自然段反复写母亲“悄悄地”“出去进来”,联系上下文,分析母亲这样做的原因。

(点拨:

“母亲就悄悄进去”的原因:

让“我”尽情发泄,以恢复平静;

”她又悄悄地进来”的原因:

继续照顾,安慰,鼓励“我”;

“她又悄悄地出去了”的原因:

中断敏感话题,避免刺激我。

(四)本文母亲的话不多,但非常朴实,含义丰富,划出你感动的句子,并说明理由。

“听说北海的花开了…”表现了母亲想让我恢复对生活的信心,回复对美好生活的兴趣;

“咱娘俩在一起,要好好活,好好活。

”母亲说的意思是:

你虽然瘫痪了,但是还有娘照顾,要有勇气和信心活下去;

其它根据学生回答点拨。

(五)在母爱的感召下,“我”改变了对生活的态度,从哪里看出来的?

思考:

“我俩要在一块儿,好好儿活……”

怎样理解?

好好儿活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说话练习)

“我”说的意思是母亲虽然离开了,我仍要和妹妹相依为命,遵照母亲的意愿坚强的活下去,作为对母亲的纪念,这样写起到了首尾呼应的作用。

教师总结:

作者借助生活中的小事,来表达对母亲的一片深情,把“我”与母亲的情感态度进行对比,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等,刻画出一位坚强、无私、伟大的母亲形象,表达出作者对母亲深深的愧疚、怀念之情。

最令人感动的部分体现在“母爱”的点点滴滴,设计本环节就是为了把学生引入到对这一重点部分的解读。

通过自由朗读、自由感悟,获得真实的情感体验,并抓住句中有关神态、动作、语言等的关键字、词体会深沉而无私的母爱,进而把握文章主旨。

(六)感受母爱

1伴随乐曲,让学生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你想对你的爸爸妈妈说些什么?

(学生口头作文,教师点拨。

3推荐阅读史铁生的其他作品,如《我与地坛》以及毕淑敏的《孝心无价》

五、说板书设计:

秋天的怀念

我母亲(坚强、无私、伟大)

绝望(爱心的图示)关爱

(语言动作神态)

 

《秋天的怀念》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母亲艺术形象,感悟作者意图。

训练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能力,培养学生有感情的读好课文的能力和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指导学生通过自学讨论,自己读懂课文,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学习作者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和运用色彩烘托情感的写作手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母博大、宽厚的母爱和儿子对于母亲的思念、忏悔、自责。

体会磨难对于人生的意义,学习在磨难中成长坚强的品质。

【教学重难点】

品味赏析细节描写;

朗读设计的评价和指导;

探寻作者写作意旨

【教学方法】

诵读法、品析法、精段阅读法、资料助读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背影》中我们体会了父爱的伟大和深沉。

今天我们学习《秋天的怀念》,同学们自读课文,看一看,作者怀念的是什么?

文章的主题是什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根据课文内容,推断作者遭遇

(二)作者简介

史铁生(1951年1月4日—2010年12月31日),原籍河北涿县,1951年出生于北京,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属中学,1969年去延安一带插队。

因双腿瘫痪于1972年回到北京。

后来又患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需要靠透析维持生命。

自称是“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

史铁生创作的散文《我与地坛》鼓励了无数的人。

2002年获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成就奖。

曾任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残疾人协会评议委员会委员。

2010年12月31日凌晨3点46分因突发脑溢血逝世。

根据其生前遗愿,他的脊椎、大脑将捐给医学研究;

他的肝脏将捐给需要的患者。

史铁生多年来与疾病顽强抗争,在病榻上创作出了大量优秀的、广为人知的文学作品。

他的作品多次获得国内外重要文学奖项,多部作品被译为日、英、法、德等文字在海外出版。

他为人低调,严于律己,品德高尚,是作家中的楷模。

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

他的写作与他的生命完全连在了一起,在自己的“写作之夜”,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

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他睿智的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内心。

他的《病隙碎笔》作为二OO二年度中国文学最为重要的收获,一如既往地思考着生与死、残缺与爱情、苦难与信仰、写作与艺术等重大问题,并解答了“我”如何在场、如何活出意义来这些普遍性的精神难题。

当多数作家在消费主义时代里放弃面对人的基本状况时,史铁生却居住在自己的内心,仍旧苦苦追索人之为人的价值和光辉,仍旧坚定地向存在的荒凉地带进发,坚定地与未明事物作斗争,这种勇气和执着,深深地唤起了我们对自身所处境遇的警醒和关怀。

(华语文学传媒大奖2002年度杰出成就奖得主史铁生授奖词)

(三)通读课文感知主要内容,思考问题。

1.默读全文,思考课文里写了几次秋天里看菊花?

母亲

“我”

第一次

听说北海的花都开了,我推你去走走

不,我不去

第二次

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你去看看吧

什么时候

第三次

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

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2.作者的生活态度前后有什么改变?

(勾画出表现作者对生活态度发生变化的语句。

明确:

“我活着有什么劲”(绝望)

“要好好儿活”(再生)

(师):

是谁促使作者对生活的态度发生巨大的转变,并影响了作者的人生观?

明确:

结尾句:

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要好好儿活。

3.通过读课文,你能填写出:

“母亲爱____花__________,更爱__双腿瘫痪的儿子__”吗?

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母亲爱花?

她更爱儿子?

“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待弄的那些花都死了。

“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央求般的神色。

“央求……喜出望外……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

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

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

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着觉。

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

“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三、再读课文,揣摩细节(理解人物,把握情感)

(一)PPT呈现:

建议你从这些角度品读课文:

抓住一组对比性强烈的动词;

一组重叠词;

一组否定含义的词;

一组饱含深情的话语;

(对文本细节的剖析这一部分,要让学生读出其中的情味。

这些细节应该是渗透着愧疚、追悔、怀念的。

品析与朗读相结合。

1.一组对比性的动词:

“我”:

突然砸碎 猛地摔向 狠命捶打 喊着

母亲:

躲出去 听我的动静 进来扑过来 抓住 忍住哭

母亲忍受着我暴躁的脾气,忍受着儿子瘫痪对自己的打击,把痛苦埋藏在心里,坚定的鼓励儿子。

2.一组重叠词:

悄悄地躲出去;

偷偷地听我的动静;

又悄悄地进来;

眼圈红红的;

刻画了细腻深沉的母爱,她让“我”尽情地发泄心中的苦痛,又强忍着内心的悲伤。

突出母亲的谨慎小心和慈爱细心。

对儿子的体谅、包容和理解,无私的关爱呵护儿子。

3.一组否定含义的词:

“不,我不去!

”;

“在我看不见的地方”;

“可我一直都不知道”;

“就再也没有回来”“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

“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

自己从没有考虑过母亲的感受,从未为母亲着想,对母爱的浑然不觉,母亲的去世激起了“我”对生命的感悟,对自己少不更事的追悔,对母亲深切的怀念。

4.一组饱含深情的话语:

A、“咱娘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

B、“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还未成年的女儿……”

母亲本要和我相依为命,共度难关的,临别人世时母亲对孩子是多么不舍、牵挂和惦记。

(二)精段阅读:

(第2段)

1.母亲为什么“挡”在窗前?

不想让多愁善感的“我”看到落叶凋零的萧条景象,而产生伤感痛苦,甚至是绝望的心情,从而失去对生活的信心。

2.分角色朗读体会“我”和母亲不同的态度和心情。

我:

“什么时候?

好吧,就明天。

哎呀,烦不烦?

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

母亲:

“憔悴的脸上央求般高兴得一会坐下,一会站起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

我:

漫不经心、马虎应付、无所谓

喜出望外、兴奋投入、高兴得不知所措

对比强烈、鲜明,要在读中反复体会,在体会中品读人物,要读出当时人物的心境、态度、情感;

对学生朗读进行评价、指导;

可分角色朗读。

3.如何理解“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母亲像做错事的孩子,小心翼翼,生怕刺激了我。

四、三读课文,拓展延伸(领悟主题,感悟人生)

(一)理解:

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

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

我懂得了母亲没有说完的话。

盛开的菊花犹如坚强勇敢地活过来的“我”,艳丽的色彩是对“我”成功人生的描绘,我最终懂得了母亲“好好儿活”的真正含义,而菊花却成为了我怀念母亲永远的寄托。

(二)理解主题

(三)拓展延伸

我坐在小公园安静的树林里,闭上眼睛,想,上帝为什么早早地召母亲回去呢?

很久很久,迷迷糊糊的我听见了回答:

“她心里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了,就召她回去。

”我似乎得了一点安慰,睁开眼睛,看见风正从树林里穿过。

---------《合欢树》

生病也是生活体验的一种,甚或算得一项别开生面的游历……刚坐上轮椅时,我老想,不能直立行走岂非把人的特点搞丢了?

便觉天昏地暗。

等到生出褥疮一连数日只能歪七扭八地躺着,才看见端坐的日子其实多么晴朗。

后来又患尿毒症,经常昏昏然不能思想,就更加怀念起往日时光。

终于醒悟,其实每时每刻我们都是幸运的,因为任何灾难的前面都可以加上一个“更”字。

生病的经验是一步步懂得满足……---------《病隙碎笔》

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

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快乐。

※学了这篇课文,你读懂了什么?

你很想对自己、或是对母亲、或是对史铁生说些什么?

当苦难、逆境来临的时候,我们首先应想到的是好好活,让这唯一一次的活热烈而辉煌。

但愿大家从这篇文章中看到的,不仅仅是母爱,还会看到作者对生命的思索。

妈妈的爱就像空气一样,让我赖以生存,而我却常常忘了它的存在。

面对挫折和灾难,我们不仅要有勇气去

面对,同时也需要家人和朋友的关心。

生命是美好,要好好珍惜、好好儿活才是!

生命对于每个人都只有一次,命运是可以通过个人的努力、奋斗来改变的!

五、课堂小结 

六、作业布置

1、反复朗读课文,体会课文抒发的感情。

2、请回忆平日生活中母亲为自己做的点点滴滴的小事,以“妈妈,我想对你说”为题,给母亲写一封信。

《秋天的怀念》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领会朴实的语句中所蕴含着的丰富情感。

2.品味关键词句,体会动作、语言、神情、心理描写的作用。

3.体会磨难对于人生的意义,培养在磨难中成长的坚强品质。

【学习重点】1、2

【学习方法】诵读法、精读法、品析法

【课时建议】2课时

【学习过程】

课前预习

1.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识记课后“读一读,写一写”中的词语。

2.查阅资料,了解作者生平简历及主要事迹。

3.读课文2~3遍,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课堂学习

一、预习反馈

4.检查、矫正课前预习第1题。

5.根据所查资料,口头介绍史铁生的生平简历及主要事迹。

明确:

二、朗读课文,把握内容

6.课文标题是“秋天的怀念”,请问文中怀念的是谁?

文中有几次写到秋天?

为什么是秋天的怀念?

文中怀念的是“母亲”。

两次写到秋天。

之所以是“秋天的怀念”,一是因为母亲是秋天病逝的,秋天是故事发生的背景和引子,文中写景、叙事、记人,都与秋天有关;

二是因为秋天是“我”不幸遭遇、暗淡心情的写照,具有象征性;

三是因为秋天是“我”走出低谷、乐观生活的象征。

课文以此为题,是为了更好地抒情对母亲的怀念之情。

7.课文三次写到看菊花。

请勾画出相关句子,完成下面表格。

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你去看看吧。

什么时候?

8.从上面的表格中可以看出,“我”对生活的态度前后有什么变化?

请结合相关语句说明。

“我活着有什么劲”(绝望)→“要好好儿活”(再生)。

9.是谁促使作者对生活的态度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并影响了作者的人生观?

是母亲促使作者对生活的态度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并影响了作者的人生观。

三、再读课文,体会母爱

10.判断下列句子采用了哪种人物描写方法(如动作、语言、神情、心理等),并结合相关词语说说它们对表现伟大的母爱的作用。

(1)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

动作描写。

“悄悄”出去是为了让“我”尽情发泄心中的苦痛,期待“我”能恢复平静和理智,也突出了母亲的谨慎小心,说明母亲怕让儿子痛苦,让儿子伤心;

“偷偷”表现了母亲不放心“我”,关注着“我”,表现了母亲的慈爱和细心。

(2)母亲扑过去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

“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动作、语言描写。

“扑”、“抓”两个动作,说明母亲非常在意“我”的内心感受,害怕儿子禁不住打击,失去生活的勇气;

“忍”写出了母亲尽管十分悲痛,却抑制悲伤鼓励、安慰儿子的痛苦心情。

母亲说“好好儿活”,带着几分无奈,几分顽强,母亲知道自己的生命也许不长了,却仍在不屈地与病魔搞争,不希望看到身怀病痛的儿子失去与病魔抗争的信心,推动生活下去的勇气。

(3)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

神情描写。

“憔悴”暗示出母亲在病魔的折磨下身体已经十分不好;

“央求”反映出母亲既盼望儿子早日摆脱阴影,又怕自己支撑不到那一天的复杂心理。

(4)语言描写。

表现了母亲心中十分地快乐,表现了母亲对“我”的爱之深。

(4)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

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

语言描写。

(5)她忽然不说了。

心理描写。

母亲很怕因为自己的情绪或者措辞而刺激到我,所以尽力地压抑自己的难过,而变得小心翼翼,变得敏感。

11.课文最后一段为什么详写各种颜色的菊花在“秋风中正开得烂漫”?

结尾重复母亲“好好儿活”的话,有什么深意?

这段话中的一连串排比句表面上是在描写北海菊花的美丽,实际上是用象征的手法,赋予菊花深刻的含意。

作者之所以浓墨重彩地写菊花,恰恰是对母亲生前那句“好好儿活”的觉悟解读,进一步深化了主题。

菊花象征作者对生命的渴望与眷恋。

结尾重复母亲“好好儿活”的话,揭示了主旨。

“我”说“要好好儿活”,体现出了心中的坚强与自信,我明白了母亲没有说完的话,找到了自我,感悟到了生活的真谛。

四、拓展延伸,升华感悟

12.学了这篇课文,你有哪些收获和感悟?

请大胆说出来给同学们听听。

当苦难、逆境来临的时候,我们首先应想到的是好好活,让这唯一一次的活热烈而辉煌;

妈妈的爱就像空气一样,让我赖以生存,而我却常常忘了它的存在;

面对挫折和灾难,我们不仅要有勇气去面对,同时也需要家人和朋友的关心;

生命是美好,要好好珍惜、好好儿活才是;

13.阅读课后练习四史铁生《我与地坛》中的同样是写母亲一段文字,说说它与课文在写法上有何不同。

课文以叙述为主,记叙了母亲的四件事(“我”发脾气时,母亲抚慰我;

母亲为了“我”隐瞒病情;

母亲央求“我”看花;

母亲的临终嘱托),运用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等多种描写方法,刻画了一位坚韧、宽容、伟大、无私的母亲形象。

本文以抒情为主,抒发了“我”对母亲的愧疚之情。

课后学习

回忆平日生活中母亲为自己做的点滴小事,以“妈妈,我想对你说”为题,给母亲写一封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