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80850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694.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湖北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湖北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湖北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湖北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湖北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docx

《湖北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湖北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docx

湖北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2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1卷1至4页,第II卷5至12

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

并贴好条形码。

请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干净后,在选涂其他答案编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第I卷共21小题,每题6分,共126分。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

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

HlCl2N14016Na23Mg24A127

S32C135.5Cr52Fe56Cu64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l3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能说明某细胞已经发生分化的是

A.进行ATP的合成B.进行mRNA的合成

C.存在血红蛋白D.存在纤维蛋白原基因

2.将紫色洋葱在完全营养液中浸泡一段时间,撕取外表皮,先用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处理,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立即将外表皮放入蒸馏水中,直到细胞中的水分不再增加。

若在该实验过程中,蔗糖溶液处理前外表皮细胞液的浓度为甲,细胞中的水分不再增加时外表皮细胞液的浓度为乙,则甲、乙的关系,以及实验过程中水分进出细胞的方式为

A.甲<乙,被动运输B.甲>乙,被动运输

C.甲>乙,主动运输D.甲=乙,主动运输

3.将生长状态一致的同一品种玉米植株分为甲、乙两组,甲组培养在适宜的光照条件下,其叶维管束鞘细胞中有淀粉积累;乙组培养在光照较弱的条件下,其叶维管束鞘细胞中没有检测到淀粉。

乙组来检测到淀粉的原因是

A.叶片不进行光合作用,只进行呼吸作用

B.叶片光合作用强度低,没有淀粉的积累

C.维管束鞘细胞没有与淀粉合成相关的酶

D.维管柬鞘细胞不含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4.某校园有一片草坪和一片树林,下列关于这两个群落中动物分层现象的叙述,正确

A.草坪和树林中的动物都具有分层现象

B.草坪和树林中的动物都没有分层现象

C.只有草坪和树林混杂在一起时动物才具有分层现象

D.草坪中的动物没有分层现象,而树林中的动物具有分层现象

5.研究发现两种现象:

①动物体内的B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在物质甲的作用下,可增殖、分化为效应B细胞;②给动物注射从某种细菌获得的物质乙后。

此动物对这种细菌具有了免疫能力。

则这两种物质中

A.甲是抗体,乙是抗原B.甲是抗体,乙是淋巴因子’

C.甲是进巴因子,乙是抗原D.甲是淋巴因子,乙是抗体

6.等浓度的下列稀溶液:

①乙酸、②苯酚、③碳酸、④乙醇,它们的pH由小到大排列正确的是

A.④②③①B.③①②④C.①②③④D.①③②④

7.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用金属钠可区分乙醇和乙醚

B.用高锰酸钾酸性溶液可区分己烷和3-己烯

C.用水可区分苯和溴苯

D.用新制的银氨溶液可区分甲酸甲酯和乙醛

8.在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2mol和8mol在一定条件下反应,达到平衡时,的转化率为25%,则平衡时氨气的体积分数接近于

A.5%B.10%C.15%D.20%

9.室温时,将浓度和体积分别为、的NaOH溶液和、的溶液相混合,下列关于该混合溶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A.若,则一定是

B.在任何情况下都是

C.当pH=7时,若,则一定是

D.若,,则

10.用石墨作电极电解溶液。

通电一段时间后,欲使电解液恢复到起始状态,应向溶液中加入适量的.

A.B.C.CuOD.CuS04·5

11.将足量通入下列各溶液中,所含离子还能大量共存的是

A.

B.

C.

D.

12.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18g中含有的质子数为10

B.12g金刚石中含有的共价键数为4

C.46g和混合气体中含有原子总数为3

D.1molNa与足量反应,生成和的混合物,钠失去个电子

13.某含铬(r2O2-7)废水用硫酸亚铁铵[FeSO4·(NH4)2SO4·6H2O]处理,反应中铁元素和铬元素完全转化为沉淀。

该沉淀干燥后得到nmolFeO·FeyCrx·O3。

不考虑处理过程中的实际损耗,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消耗硫酸亚铁铵的物质的量为

B.处理废水中Cr2O2-7的物质的量为

C.反应中发生转移的电子数为

D.在FeO·FeyCrx·O3中,3x=y

二、选择题:

本大题共8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有的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关于一定量的气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气体吸收的热量可以完全转化为功

B.气体体积增大时,其内能一定减少

C.气体从外界吸收热量,其内能一定增加

D.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内能可能减少

15.如图,两根相互平行的长直导线分别通有方向相反的电流和,且;a、b、c、d为导线某一横截面所在平面内的四点,且a、b、c与两导线共面;b点在两导线之间,b、d的连线与导线所在平面垂直。

磁感应强度可能为零的点是

A.a点

B.b点

C.c点

D.d点

16.雨后太阳光入射到水滴中发生色散而形成彩虹。

设水滴是球形的,图中的圆代表水滴过球心的截面,入射光线在过此截面的平面内,a、b、c、d代表四条不同颜色的出射光线,则它们可能依次是

A.紫光、黄光、蓝光和红光

B.紫光、蓝光、黄光和红光

C.红光、蓝光、黄光和紫光

D.红光、黄光、蓝光和紫光

17.通常一次闪电过程历时约0.2~O.3s,它由若干个相继发生的闪击构成。

每个闪击持续时间仅40~80μs,电荷转移主要发生在第一个闪击过程中。

在某一次闪电前云地之间的电势差约为1.0×v,云地间距离约为lkm;第一个闪击过程中云地间转移的电荷量约为6C,闪击持续时间约为60μs。

假定闪电前云地间的电场是均匀的。

根据以上数据,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闪电电流的瞬时值可达到1×A

B.整个闪电过程的平均功率约为l×W

C.闪电前云地间的电场强度约为l×106V/m

D.整个闪电过程向外释放的能量约为6×j

18.已知氢原子的基态能量为E1,激发态能量,其中n=2,3…。

用h表示普朗克常量,c表示真空中的光速。

能使氢原子从第一激发态电离的光子的最大波长为

A.B.C.D.

19.我国“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发射后,先在“24小时轨道”上绕地球运行(即绕地球一圈需要24小时);然后,经过两次变轨依次到达“48小时轨道”和“72小时轨道”;最后奔向月球。

如果按圆形轨道计算,并忽略卫星质量的变化,则在每次变轨完成后与变轨前相比,

A.卫星动能增大,引力势能减小B.卫星动能增大,引力势能增大

C.卫星动能减小,引力势能减小D.卫星动能减小,引力势能增大

20.质量为M、内壁间距为L的箱子静止于光滑的水平面上,箱子中间有一质量为m的小物块,小物块与箱子底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

初始时小物块停在箱子正中间,如图所示。

现给小物块一水平向右的初速度v,小物块与箱壁碰撞N次后恰又回到箱子正中间,井与箱子保持相对静止。

设碰撞都是弹性的,则整个过程中,系统损失的动能为

A.B.

C.D.

21.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传播,波长为1.2m,振幅为A。

当坐标为x=0处质元的位移为且向y轴负方向运动时.坐标为x=0.4m处质元的位移为。

当坐标为x=0.2m处的质元位于平衡位置且向y轴正方向运动时,x=0.4m处质元的位移和运动方向分别为

A.、延y轴正方向B.,延y轴负方向

C.、延y轴正方向D.、延y轴负方向

第Ⅱ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在答题卡上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然后贴好条形码。

请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

2.第Ⅱ卷共8页,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第Ⅱ卷共13题,共174分。

22.(6分)(注意:

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在“油膜法估测油酸分子的大小”实验中,有下列实验步骤:

①往边长约为40cm的浅盘里倒入约2cm深的水.待水面稳定后将适量的痱子粉均匀地撒在水面上。

②用注射器将事先配好的油酸酒精溶液滴一滴在水面上,待薄膜形状稳定。

③将画有油膜形状的玻璃板平放在坐标纸上,计算出油膜的面积,根据油酸的体积和面积计算出油酸分子直径的大小。

④用注射器将事先配好的油酸酒精溶液一滴一滴地滴入量筒中,记下量筒内每增加一定体积时的滴数,由此计算出一滴油酸酒精溶液的体积。

⑤将玻璃板放在浅盘上,然后将油膜的形状用彩笔描绘在玻璃板上。

完成下列填空:

(1)上述步骤中,正确的顺序是__________。

(填写步骤前面的数字)

(2)将1cm3的油酸溶于酒精,制成300cm3的油酸酒精溶液;测得lcm3的油酸酒精溶液有50滴。

现取一滴该油酸酒精溶液滴在水面上,测得所形成的油膜的面积是0.13m2。

由此估算出油酸分子的直径为_________m。

(结果保留l位有效数字)

23.(12分)(注意:

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使用多用电表测量电阻时,多用电表内部的电路可以等效为一个直流电源(一般为电池)、一个电阻和一表头相串联,两个表笔分别位于此串联电路的两端。

现需要测量多用电表内电池的电动势,给定的器材有:

待测多用电表,量程为60mA的电流表,电阻箱,导线若干。

实验时,将多用电表调至×1Ω挡,调好零点;电阻箱置于适当数值。

完成下列填空:

(1)仪器连线如图l所示(a和b是多用电表的两个表笔)。

若两电表均正常工作,则表笔a为_________(填“红”或“黑”)色;

(2)若适当调节电阻箱后,图1中多用电表、电流表与电阻箱的示数分别如图2(a),(b),(c)所示,则多用电表的读数为_________Ω.电流表的读数为_________mA,电阻箱的读数为_________Ω:

 

(3)将图l中多用电表的两表笔短接,此时流过多用电表的电流为_________mA;(保留3位有效数字)

(4)计算得到多用电表内电池的电动势为_________V。

(保留3位有效数字)

24.(15分)(注意:

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如图,两根足够长的金属导轨ab、cd竖直放置,导轨间距离为L,电阻不计。

在导轨上端并接两个额定功率均为P、电阻均为R的小灯泡。

整个系统置于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方向与导轨所在平面垂直。

现将一质量为m、电阻可以忽略的金属棒MN从图示位置由静止开始释放。

金属棒下落过程中保持水平,且与导轨接触良好。

已知某时刻后两灯泡保持正常发光。

重力加速度为g。

求:

(1)磁感应强度的大小:

(2)灯泡正常发光时导体棒的运动速率。

25.(19分)(注意:

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如图,与水平面成45°角的平面MN将空间分成I和II两个区域。

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q>0)的粒子以速度从平面MN上的点水平向右射入I区。

粒子在I区运动时,只受到大小不变、方向竖直向下的电场作用,电场强度大小为E;在II区运动时,只受到匀强磁场的作用,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

求粒子首次从II区离开时到出发点的距离。

粒子的重力可以忽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人力资源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