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银行学总复习含答案Word下载.docx
《中央银行学总复习含答案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央银行学总复习含答案Word下载.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是在既定的法规制度框架下,由提供支付服务的中介机构和专业技术手段共同组成,通过支付工具的应用实现债权债务清偿及资金转移的一种综合金融安排。
13、国库制度P149
系指对国家预算资金的保管、出纳及相关事项的组织管理与业务安排。
一般而言,国家根据其财政预算管理体制和金融体制,确立和实施相应的国库制度。
14、公开市场业务P222
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劵,以改变商业银行等存款货币机构的准备金,进而影响货币供给量和利率,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一种政策措施。
15、货币政策时滞P241
货币政策的滞后效应,简言之,就是从需要采取某种政策,到这一政策最终发生作用,其中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占用一定的时间,常被称之为“货币政策的作用时滞”。
就总体过程而言,货币政策时滞可分为内部时滞和外部时滞。
五、简答题(4*6)和论述题(1*16)
一、中央银行职能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11
(一)中央银行是“发行的银行”
1、中央银行是发行的银行,是指国家赋予中央银行集中于垄断货币发行的特权,是国家唯
一的货币发行机构。
中央银行集中于垄断货币发行权是其自身之所以成为中央银行最基本最重要的标志,也是中央银行发挥其全部职能的基础。
2、中央银行垄断货币发行权是统一货币发行与流通和稳定货币币值的基本保证。
3、中央银行作为一国发行货币和创造信用货币的机构,在发行现钞、供给货币的同时,必须履行保持货币币值稳定的重要职责,这是社会经济正常运行于发展的一个基本条件。
4、货币发行是中央银行的重要资金来源,也为中央银行调节金融活动和全社会货币、信用
总量,促进经济增长提供了资金力量。
因此,具有“发行的银行”这一基本职能是中央银行实施金融宏观调控的充分与必要条件。
(二)中央银行是“银行的银行”
中央银行作为银行的银行,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主要方面:
1、集中存款准备金。
2、充当商业银行金融机构的“最后贷款人”。
3、组织、参与和管理全国的清算。
中央银行作为银行的银行,通过国家授权开展的特定的金融业务活动为中央银行履行调控金融、经济和管理金融业的基本职责提供了稳定有效的途径。
(三)中央银行是“政府的银行”
中央银行具有政府的银行的职能,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得到具体表现:
1、代理国库
2、代理政府债券的发行
3、为政府融通资金,提供特定信贷支持
4、为国家持有和经营管理外汇、黄金和其他资产形式的国际储备。
5、代表国家政府参加国际金融组织和各项国际金融活动。
6、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
7、对金融业实施金融监督管理,维护金融稳定。
8、为政府提供经济金融情报和决策建议,想社会公众发布经济金融信息。
二、中央银行制度有哪些基本类型?
各有何特点?
18
(一)单一式中央银行制度
1、单一式中央银行制度是指国家建立单独的中央银行机构,使之全面行使中央银行职能的
中央银行制度,又分为一元式中央银行制度和二元式中央银行制度。
2、一元式中央银行制度是指一国只设立一家统一的中央银行行使中央银行的权力和履行中
央银行的全部职责,中央银行机构自身上下是统一的,机构设置一般采取总分行制,逐级垂直隶属。
特点是权力集中统一、职能完善、有较多的分支机构。
3、二元式中央银行制度是指中央银行体系由中央和地方两级相对独立的中央银行机构共同
组成。
(二)复合式中央银行制度
指国家不单独设立专司中央银行职能的中央银行机构,而是由一家集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职能于一身的国家大银行兼行中央银行职能的中央银行制度。
(三)准中央银行制度
是指国家通常不设完整意义上的中央银行,而设立类似中央银行的金融管理机构执行部分中央银行的职能,并授权若干商业银行业执行部分中央银行职能的中央银行制度。
(四)跨国中央银行制度
是指由若干国家联合组建一家中央银行,由这家中央银行在其成员国范围内行使全部或部分中央银行职能的中央银行制度。
三、中国人民银行的主要职责有哪些?
37
1、发布与履行其职责有关的命令和规章。
2、依法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
3、发行人民币,管理人民币流通
4、监督管理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和银行间债券市场。
5、实施外汇管理,监督管理银行间外汇市场
6、监督管理黄金市场
7、持有、管理、经营国家外汇储备、黄金储备
8、经理国库
9、维护支付、清算系统的正常运行
10、指导、部署金融业反洗钱工作,负责反洗钱的资金监测;
11、负责金融业的统计、调查、分析和预测;
12、作为国家的中央银行,从事有关的国际金融活动
13、国务院规定的其他职责。
四、中央银行业务活动大致可分为哪些种类?
54
(一)银行性业务,是中央银行作为发行的银行、银行的银行、政府的银行所从事的业务。
1、资产负债业务。
具体可分为准备金及其存款业务、货币发行业务、发行中央银行证劵、再贴现业务和贷款业务、公开市场业务、外汇和黄金业务。
2、支付清算业务。
是中央银行向金融机构及社会经济活动提供资金清算服务的综合业务。
3、经理国库业务。
中央银行作为政府的银行,在办理和管理国库业务时形成的重要业务。
4、会计业务。
体现和反映中央银行履行职能,监督、管理、分析、核算财务的会计业务。
(二)管理性业务,是中央银行作为一国最高金融管理当局所从事的业务。
主要有存款准备金管理、货币流通管理、货币市场监管、黄金外汇管理、征信管理、金融风险的评估与管理、反洗钱和金融安全管理、国际金融活动与协调管理金融数据的调查统计业务、对金融机构的稽查、检查、审计等业务。
五、央行业务活动法律规范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50
(一)中央银行的法定业务权力,是指法律赋予中央银行在进行业务活动时可以行使的特殊权力。
包括:
1、发布并履行与其职责相关的业务命令和规章制度的权力。
2、决定货币供应量和基准利率的权力;
3、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和再贴现率的权力;
4、决定对金融机构贷款数额和方式的权力
5、灵活运用相关货币政策工具的权力
6、依据法律规定对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监督管理的权力
7、法律规定的其他权力
(二)中央银行的法定业务范围
1、货币发行和货币流通管理业务
2、存款准备金业务
3、为在中央银行开立账户的金融机构办理再贴现及贷款业务
4、在公开市场从事有价证券的买卖业务
5、经营黄金外汇及管理业务
6、经理国库业务
7、代理政府向金融机构发行、兑付国债和其他政府债券
8、组织或协助组织金融机构间的清算业务,协调各种清算事项,提供清算服务
9、对全国的金融活动进行调查统计与分析预测,统一编制全国金融统计数据、报表,按照国家规定定期予以公布。
10、对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相关监督管理。
11、中央银行财务收支的会计核算和内部监督管理
12法律允许的其他业务
(三)中央银行的法定业务限制
1、不得经营一般性银行业务或非银行金融业务
2、不得向任何个人、企业或单位提供担保,不得直接向他们发放贷款
3、不得直接从事商业票据的承兑、贴现业务
4、不得从事不动产买卖业务
5、不得从事商业性证券投资业务
6、一般不得向财政透支、直接认购包销国债和其他政府债券
六、货币政策的变量由哪些层次构成?
分别体现着哪些层次的货币政策目标?
232
货币政策的变量主要有三个层次,即目标变量、中介变量及工具变量。
其中,目标变量是指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变量指标,包括币值稳定、经济增长、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平衡和金融稳定;
中介变量是指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变量指标,主要有利率与货币供应量等;
工具变量是指操纵货币政策工具直接改变的变量,相当于中央银行常使用的操作目标的变量指标。
货币政策的五个目标之间是相互矛盾的,试图同时实现这五个目标的可能性不大。
基本政策目标之间的矛盾性,决定了一国在一定时期内选择其中一个或两个目标作为侧重点。
由于基本政策目标的矛盾性主要体现在处理好币值稳定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方面,因此,在政策侧重点的选择问题上,主要也是考虑这两个基本政策目标的配合。
七、简要比较央行三大基本政策工具的优缺点?
217-223
(一)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工具的优缺点
1、优点:
对所有存款货币银行的影响是平等的,对货币供给量具有极强的影响力,力度大,速度快,效果明显。
2、缺点:
①对经济的振动太大。
由于整个银行存款规模巨大,法定存款准备金的轻微变动
将带来法定存款金量的巨大变动。
②法定准备金率的提高,可能使超额准备率较低的银行立即陷入流动性困境。
为了减少这种冲击力,中央银行将被迫通过公开市场业务或贴现窗口向急需流动性的银行提供流动性支持。
(二)再贴现政策的优缺点
中央银行可利用它来履行最后贷款人的职责,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中央银行的政策意图,既可以调节货币总量,又可以调节信贷结构。
①调整贴现率的告示效应是相对的,有时并不能准确反映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意
向。
②具有一定的波动性。
当中央银行把再贴现率定在一个特定水平上时,市场利率与再贴现率中间的利差将随市场利率的变化而发生较大的波动。
③缺乏主动性。
利用再贴现率的调整来控制货币供给量的主动权并不完全在中央银行:
中央银行能够调整再贴现率,但不能强迫商业银行借款。
(三)公开市场业务的优缺点
①主动权完全在中央银行,其操作规模大小完全受中央银行自己控制,而不像再贴现贷款规模不完全受中央银行控制
②可以灵活精巧地进行,用较小规模和步骤进行操作,以较为准确地达到政策目标。
③可以进行经常性、连续性的操作,具有较强的伸缩性,是中央银行进行日常性调节的较为理想的工具。
④具有极强的可逆转性,当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操作中发现错误时,可立即逆向使用该工具,以纠正错误。
⑤可迅速的操作。
当中央银行决定要改变银行储备和基础货币时,只要向公开市场交易商发出购买或出售的指令,交易即可很快执行。
2、缺点①较为细微,缺乏政策意图的告示作用,其对公众预期的引导作用较差。
②各种市场因素的变动可能减轻或抵消公开市场业务的影响力
③需要以较为发达的有价证券市场为前提。
八、我国金融统计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159
(一)货币统计,是宏观经济统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货币供应量的规模、结构及形成过程,是中央银行制定货币政策、观察政策效应的重要依据和参考。
(二)金融市场统计一般以金融市场类型划分统计范围,重点反映各金融市场中的交易主体、交易对象、交易工具、交易方式、交易价格以及交易规模的情况。
可划分为货币市场统计、
资本市场统计和外汇市场统计。
(三)国际收支统计反映了一定时期内居民与非居民之间发生的各项经济交易,包括货物与服务交易、各种转移以及金融交易等。
国际收支统计由国际收支平衡表和国际投资头寸表组
成。
国际收支平衡表从流量的角度记录居民与非居民之间的交易情况,国际投资头寸表从存量角度记录居民与非居民之间发生的金融资产与负债状况。
(四)资金流量统计是从收入和分配社会资金运动的角度描绘国贸经济各类交易活动,各部门资金来源和运用以及各部门间资金流量、流向变动的一种统计核算方法,是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九、净额结算与实时全额结算的特征是什么?
134
(一)在净额结算模式下,支付系统并不是实时地对每一笔支付业务实施转账结算,而是在清算周期的特定时刻(通常为营业日内的指定时点),将在清算周期内收到的转账金额总数和发出的转账金额总数进行总计扎差,得出净余额(贷方或借方),即净结算头寸,通过中央银行(或其他清算机构)提供的支付清算服务实现净结算头寸在付款银行和收款银行之间
的账户划转。
(二)根据全额结算的原理,支付系统对参加者的每笔转账业务进行一一对应结算,而不是在指定时点进行净额结算。
全额结算分为两种模式:
一是定时(延时)结算,即结算集中在
营业日内系统运行期间的指定时刻;
二是连续(实时)结算,即资金转账处理和资金结算同
步、连续进行的实时全额结算。
十、央行的再贴现和贷款业务有何重要性?
100
(一)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提供资金融通和支付保证,是履行“最后贷款人”职能的具体手段。
1、随着商品生产和流通的扩大,各经济单位对银行贷款的需求量增加,在利润动机驱使下,商业银行尽可能扩大贷款规模。
2、当一些贷款不能按期偿还,或者出现突然性大量体现,商业银行会出现资金周转不灵、兑现困难的情况。
3、尽管可以通过同业拆借的方式来解决部分问题,但同业拆借的数量不可能很大,特别是
遇到普遍金融危机时,情况会更为严重。
此时,中央银行作为最后贷款人的作用便突出出来。
(二)中央银行为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办理再贴现和贷款,是其提供基础货币的重要渠道。
1、在中央银行制度下,社会所需要的货币量,从源头上看都是由中央银行提供的。
2、在信用货币创造机制下,中央银行提供基础货币通过商业银行的信用活动,形成社会的货币总供给。
3、随着社会生产和流通的扩大,货币供给的信用随之增加,而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等金融
机构的再贴现和贷款便是中央银行提供基础货币的重要渠道。
十一、央行的证券买卖业务与贷款业务有何异同?
108
(一)相同之处:
1、效果而言,央行买进证券相当于央行的贷款,而卖出证券,则相当于贷款的收回,其效果都是相同的。
2、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而言,央行买进证劵同发放贷款一样,都会引起社会的基础货币量
增加,通过货币乘数作用,引起货币供应量的多倍扩张;
相反,卖出证劵和收回贷款一样,引起基础货币量减少,在货币乘数作用下引起货币供应量的多倍收缩。
3、两者都是央行调节和控制货币供应量的工具。
(二)不同之处:
1、资金流动性不同。
央行贷款是短期性的,必须到期才能收回;
证券可以随时买卖,不存在到期问题。
证劵业务资金流动性高于贷款业务。
2、对央行而言,贷款有利息收取问题,可以获得一定的利息收入;
而未到期的证券买卖则
没有利息收入,只有买进或卖出的差价收益。
3、证券买卖业务对经济、金融环境的要求较高,以该国有发达的金融市场为前提;
贷款业务则对经济金融环境的要求较低,,一般国家的央行都可以从事贷款业务。
十二、央行的存款业务与商业银行的存款业务有何不同?
73
央行的存款业务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特点:
(一)存款原则具有特殊性
1、从原则上说,央行的存款业务具有一定的强制性。
2、商业银行办理存款业务,应遵循“存款自愿,取款自有,存款有息,为存款人保密”的
原则
(二)存款动机具有特殊性
1、央行吸收存款出自金融宏观调控和监督管理的需要,是执行中央银行职能的需要,为了便于调控社会信贷规模,监督管理金融机构的运作,从而达到稳定币值的目的。
2、商业银行吸收存款、组织资金来源的最终目标是利润最大化。
(三)存款对象具有特殊性
1、央行不直接面对个人、工商企业,而是吸收商业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财政等政府部门的存款。
2、商业银行直接吸收社会个人、工商企业的存款。
、
(四)存款当事人关系具有特殊性
1、央行与存款当事人之间除了经济关系之外,还有行政性的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关系。
2、商业银行与存款当事人之间是一种纯粹的经济关系,两者之间是一种平等互利的经济关系。
十三、货币经济发行与财政发行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P80
(一)货币的经济发行是指央行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增加货币发行。
1、在经济发行的条件下,货币投放适应了流通中货币需要量增长的需要、既可以避免货币投放过多,又能确保经济增长对货币的需要,为保证货币按经济需要发行。
2、各国一般都建立健全了货币发行制度,包括货币发行的程序、货币发行的最高限制、货币发行准备或保证等。
(二)货币的财政发行是指因弥补国家财政赤字而进行的货币发行。
财政性货币发行是为了弥补财政赤字,没有经济增长作为基础,由此增加的货币发行会形成超经济需要的过多货币量,导致市场供求失衡和物价上涨。
1、在国库可以直接发行纸币的条件下,政府可以通过发行纸币直接弥补财政赤字。
2、在现代信用货币制度下,国家财政发生赤字,不再是直接发行货币来弥补,而是通过向银行借款或发行公债,迫使银行额外增加货币发行。
论述
一、以我国央行为例,如何看待中央银行的独立性?
41
4.目前中国人民银行是否具有独立性,为什么?
中央银行的独立性问题,实质上是中央银行与政府(国家行政当局)之间的关系问题。
中央银行应对政府保持一定的独立性,其独立性主要取决于中央银行的法律地位。
按照通常意义上的标准衡量,中国人民银行属于独立性较弱的中央银行,但其实际上的独立性呈不断增强的趋势。
从我国的法律规定看,中国人民银行在重要事项的决策方面对政府的独立性是较弱的,但这只是对中央政府而言,对地方政府和各级政府部门等,法律赋予中央银行完全的独立性。
同时在货币政策操作、业务活动等方面,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就更强一些。
如果从历史发展看,中国人民银行的独立性明显地呈逐步增强的趋势。
二、试分析货币政策工具与工具变量的关系?
238—240
工具变量是具有计量意义的货币供给变量,货币当局对其具有很大的影响力,但其量的变化,中央银行并非完全能够直接控制,还需借助于一些经济杠杆作为政策工具。
就一般而论,作为货币政策的工具,
其必须与货币供给机制相联系,并且具有可操作性。
各主要政策工具与不同的工具变量的关系表现在:
(1)法定存款准备率与实际存款准备率。
实际存款准备率包含了法定存款准备金与超额存款准备金两项内容之
和对商业银行银行全部存款的比例,而其中的超额存款准备金又非为中央银行所能控制。
因此,作为货币
政策的工具,只能是由货币当局(中央银行)直接掌握、并能够自主调整的法定存款准备率。
(2)再贴现率与基础货币。
从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看,与再贴现率有关的是资产方项目,如《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
的“对存款货币银行债权”、“对非货币金融机构债权”等项目。
中央银行一旦调整再贴现率(或贷款利率),会影响商业银行融入资金的成本,从而起到改变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获得融资支持的规模。
因此,再贴现
率工具是调控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贴现的票据量和获得的贷款量、进而影响中央银行基础货币投放量的一个比率变量。
(3)公开市场业务与基础货币。
中央银行买卖国债(或外汇)的行为,显然是中央银行资产业务操作,或者说,是中央银行投放(或收回)基础货币的操作。
并且,中央银行还能够通过买卖证券的价格,直接影响市场利率,通过利率变动来实现收缩或扩张信用的目的。
因此,公开市场业务是直接操纵基础货币变量、并对市场利率发生作用的政策工具。
与法定存款准备率工具和再贴现率工具相比较,公开市场业务是比较灵活的货币政策工具,具有较强的作用力度、较大的弹性和较弱的时滞性。
三、试分析国民账户、国际收支账户、财政账户、货币账户之间的关系?
175
2.试分析国民收入与产品、国际收支、财政和货币这四大账户之间的关系。
虽然宏观经济的每一个账户说明经济的一个特定方面,但就广义而言,它们的基本概念都相同,构成一个相互联系的体系。
(1)四大宏观经济账户在确立两个分析要素、即确定经济主体和记录经济交易方面,具有明显的共同特征。
四大宏观经济账户都涉及由其全体居民组成的经济体。
记录的经济交易都包括两个
方面的内容:
一是商品、劳务和金融资产的流动,二是转移支付或单方面转移。
(2)国民账户与国际收支账户的联系,较集中地反映出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储蓄与投资的均衡关系。
(3)财政账户与国民账户、国际收支账户的关系。
就总体而言,财政账户与国民账户的关系主要体现在国民收入与产品账户是用以衡量整
个经济体的经济交易量,而财政账户则是用以衡量政府对经济体其他部门的影响。
财政账户与国民账户、国际收支账户的差别还体现在:
记账方式上,财政账户用现金收付制记录交易,而国民账户则用权责发生制记录交易。
交易的记录方面,财政账户与国际收支账户都衡量流量而不衡量存量的变化。
范围方面,国
际收支账户不区别不同层次的政府;
相反,财政账户将中央政府与其他层次的政府、公共企业等区分开来。
(4)货币账户与其他宏观经济账户的关系。
货币账户统计的是存量数据;
而其他三大账户均是统计交易流量。
就经济意义而言,货币账户通过对外资产和负债项目与国际收支账户相联系,通过政府在银行系统的头寸与财政账户相联系,但与国民账户没有直接的对应成分,而是通过其与国际收支账户、财政账户的对应成分,间接地同国民账户发生联系。
关于选择判断题:
单项选择题:
1、最早的中央银行是()
A.阿姆斯特丹银行B.威尼斯银行
C.米兰银行D.英格兰银行
2、中央银行之所以成为中央银行,最基本、最重要的标志()P13A.集中存款准备金B.集中与垄断货币发行
C.充当“最后贷款人”D.代理国库
3、“维护支付、清算系统的正常运行”体现中央银行作为()的职能。
A.发行的银行B.银行的银行C.充当最后贷款人D.政府的银行
4、香港金融管理局不执行的职能有()。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