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评价标准详述doc 37页正式版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6803293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41.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评价标准详述doc 37页正式版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评价标准详述doc 37页正式版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评价标准详述doc 37页正式版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评价标准详述doc 37页正式版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评价标准详述doc 37页正式版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评价标准详述doc 37页正式版Word下载.docx

《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评价标准详述doc 37页正式版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评价标准详述doc 37页正式版Word下载.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评价标准详述doc 37页正式版Word下载.docx

2.1.8安全认证系统SecurityAuthenticationSystem

用于保证系统的用户按所拥有的权限安全、正确地访问信息系统的软件和硬件系统。

2.1.9防病毒系统VirusProtectionSystem

用于监控识别、扫描和清除电脑病毒、特洛伊木马和恶意软件等的软件系统。

2.1.10入侵检测系统IntrusionDetectionSystem

用于对网络传输进行即时监视,在发现可疑传输时发出警报或者采取主动反应措施的软件和硬件系统。

2.1.11安全审计系统SafetyAuditSystem

指用于最大限度地保障企业信息系统安全运行的软件和硬件系统。

2.2符号

2.2.1CIOChiefInformationOfficer

企业首席信息官或信息主管。

2.2.2CADComputerAidedDesign

工程技术人员以计算机为工具,对产品和工程开展设计、绘图、造型、分析和编写技术文档等设计活动的总称。

2.2.3涉及到对各评价指标的评价及评价结果的计算,用到如下符号:

F:

信息化水平最终评价得分;

sij:

第i方面的第j个评价指标的得分;

wij:

第i方面的第j个评价指标的权重;

wi:

第i方面的权重;

信息化水平评价总得分;

应用成效好的企业,“业务信息化程度”附加分。

信息技术应用范围系数;

信息化成效系数;

第i个评价者给出的信息化水平评价总得分。

3基本规定

3.1基本要求

3.1.1申请参加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的企业必须满足以下要求:

1是具有法人资格的建筑施工企业;

2企业信息化的主要应用系统连续使用六个月以上;

3按本标准以及评价机构的要求,提交相关资料和报告。

3.2评价与等级划分

3.2.1应从业务、技术、保障、应用、成效等5个方面对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水平进行综合评价,最终评价得分的满分为100分。

3.2.2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结果分为5个等级,等级名称是A级、B级、C级、D级和E级,信息化等级应根据最终评价得分参考表3.2.2确定。

表3.2.2企业信息化评定等级

序号

信息化水平等级

最终评价得分(F)的范围

1

A级

90≤F≤100

2

B级

80≤F<

90

3

C级

70≤F<

80

4

D级

56≤F<

70

5

E级

30≤F<

56

4评价指标与评分

4.0.1本标准从业务、技术、保障、应用和成效5个方面评价企业信息化水平。

业务、技术、保障和成效方面所包含的每个评价指标满分均为100分;

而对于应用方面,所包含的指标满分为100%。

4.0.2应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对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涉及的各方面的评价指标,按本标准规定的方法逐个进行评分。

4.0.3应在对各评价指标进行评价的基础上,计算出评价总得分和最终评价得分。

4.1业务方面

4.1.1业务方面包含1个评价指标,即业务信息化程度。

4.1.2对于业务信息化程度,应按表4.1.2对每一评价点评分。

本指标得分应为各评价点得分之和。

表4.1.2“业务信息化程度”的评价点及评分标准

评价点

最高分

得分

指标得分s11

业务类别

业务名称

经营性业务

会计核算管理

8

资金管理

固定资产管理

市场营销管理

电子商务

6

全面预算管理

生产性业务

7

成本管理

合约管理

9

风险管理

10

承发包管理

11

进度管理

12

物料管理

13

机械设备管理

14

质量管理

15

安全管理

16

工程资料管理

17

辅助设计、施工技术应用

综合性业务

18

人力资源管理

19

办公管理

20

企业门户

21

档案资料管理

22

企业数据库与知识管理

23

综合报表管理

4.2技术方面

4.2.1技术方面包含3个评价指标,即应用系统集成水平、数据集成水平和数据管理水平。

4.2.2对于应用系统集成水平,应按表4.2.2先判断属于哪个级别,再在本级最高分和下一级最高分(若无下一级,则取0分)的范围内评分。

所得分即为本指标得分。

指标得分s21

级别

特征

实现了针对合约管理、成本管理、办公管理、资金管理、市场营销管理、会计核算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业务的应用系统集成。

100

实现了针对合约管理、成本管理、办公管理、资金管理、市场营销管理、会计核算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中6项业务的应用系统集成。

95

实现了针对合约管理、成本管理、办公管理、资金管理、市场营销管理、会计核算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中5项业务的应用系统集成。

85

实现了针对合约管理、成本管理、办公管理、资金管理、市场营销管理、会计核算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中4项业务的应用系统集成。

实现了针对合约管理、成本管理、办公管理、资金管理、市场营销管理、会计核算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中3项业务的应用系统集成。

实现了针对合约管理、成本管理、办公管理、资金管理、市场营销管理、会计核算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中2项业务的应用系统集成。

50

其它任意两个或两个以上应用系统的集成。

30

表4.2.2“应用系统集成水平”的评价点及评分标准

4.2.3对于数据集成水平,应按表4.2.3分别对信息化标准及集成方式两部分进行评价,先判断属于哪个级别,再在本级最高分和下一级最高分(若无下一级,则取0分)的范围内评分。

本指标得分应为各部分得分之和。

表4.2.3“数据集成水平”的评价点及评分标准

指标得分s22

部分

信息化标准

建立了企业信息分类与编码标准

遵循了国家或行业信息分类与编码标准

40

部分建立了企业信息分类与编码标准

直接采用软件商提供的信息分类与编码标准

集成方式

实现了实时的数据集中管理

以汇集数据的方式实现了数据集中管理

实现了点对点数据交换

以电子介质、电子邮件等实现数据上报

4.2.4对于数据管理水平,应按表4.2.4先判断属于哪个级别,再在本级最高分和下一级最高分(若无下一级,则取0分)的范围内评分。

表4.2.4“数据管理水平”的评价点及评分标准

指标得分s23

企业数据经过系统规划、设计,实现数据集中管理

企业部分数据经过系统规划、设计,实现数据集中管理

企业数据经过系统规划、设计,未实现数据集中管理

60

企业部分数据经过系统规划、设计,未实现数据集中管理

只是基于应用系统实现了企业数据的封装管理

4.3保障方面

4.3.1保障方面包含5个评价指标,即信息化建设投入程度、信息化建设规划与实施状况、信息化制度建设水平、信息化组织健全度和信息化安全保障度。

4.3.2对于信息化建设投入程度,应按表4.3.2评分。

表4.3.2“信息化建设投入程度”的评价点和评分标准

指标得分s31

年份

信息化建设投入

(万元)

企业营业额

投入率

N-1

q1

t1

式中:

>

0.1%

N-2

q2

t2

0.07%<

≤0.1%

N-3

q3

t3

0.04%<

≤0.07%

N-4

q4

t4

0.01%<

≤0.04%

N-5

q5

t5

0%≤≤0.01%

注:

N代表当前年份,N-1代表上一年,以此类推。

4.3.3对于信息化建设规划与实施状况,应按表4.3.3先判断属于哪个级别,再在本级最高分和下一级最高分(若无下一级,则取0分)的范围内评分。

表4.3.3“信息化建设规划与实施状况”的评价点及评分标准

指标得分s32

编制了信息化建设规划,且实施情况良好

编制了信息化建设规划,且实施情况较好

75

编制了信息化建设规划,且部分得到实施

编制了信息化建设规划,且少数得到实施

25

编制了信息化工作计划,但无信息化建设规划

4.3.4对于信息化制度建设水平,应按表4.3.4对每一评价点评分。

表4.3.4“信息化制度建设水平”的评价点及评分标准

指标得分s33

具有机房管理制度

具有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制度

具有运行维护管理制度

具有信息化组织管理制度

具有信息化采购管理制度

具有信息化培训管理制度

具有信息化开发管理制度

具有数据采集管理制度

4.3.5对于信息化组织健全度,应按表4.3.5对每一评价点评分。

表4.3.5“信息化组织健全度”的评价点及评分标准

指标得分s34

拥有企业信息化领导小组和CIO

拥有独立的信息化管理职能部门

拥有明确的信息化管理岗位,保证企业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营

接受过信息化培训人员比例达企业员工数80%以上

80%以上项目部有明确的信息管理工作责任人

4.3.6对于信息化安全保障度,应按表4.3.6对每一评价点评分。

表4.3.6“信息化安全保障度”评价点及评分标准

指标得分s35

具备灾备系统

具备安全认证系统

具备防病毒系统

具备入侵检测系统

具备安全审计系统

4.4应用方面

4.4.1应用方面包含1个评价指标,即信息技术应用范围。

4.4.2对于信息技术应用范围,应按表4.4.2评分。

本指标得分应等于信息化在公司组织机构中的覆盖率(小数位第3位四舍五入,保留2位小数)。

表4.4.2“信息技术应用范围”的评价点及评分标准

指标得分K1

单位

实设总数

(个)

信息化覆盖数(个)

组织机构覆盖率

公司总部部门

Y1

X1

式中

X=X1+X2+X3

Y=Y1+Y2+Y3

公司控股子公司、直属分公司

Y2

X2

公司直属工程项目部

Y3

X3

4.5成效方面

4.5.1成效方面包含3个评价指标,即管理标准化程度、管理创新程度和总体应用效果。

4.5.2对于管理标准化程度,应按表4.5.2对每一评价点评分。

表4.5.2“管理标准化程度”的评价点及评分标准

指标得分

s51

梳理了企业业务流程

35

已梳理的流程能够支持企业发展战略的核心管理业务

建立了与流程相配套的管理制度

4.5.3对于管理创新程度,应按表4.5.3对每一评价点评分。

表4.5.3“管理创新程度”的评价点及评分标准

指标得分s52

改进了管理模式

改进了业务模式

改进了技术应用

4.5.4对于总体应用效果,应按表4.5.4对每一评价点评分。

表4.5.4“总体应用效果”的评价点及评分标准

指标得分s53

提升了企业核心竞争力

提升了经济效益

提升了社会效益

4.6评价总得分的计算方法

4.6.1应按表4.6.1计算出评价总得分。

表4.6.1评价总得分的计算方法

方面

评价指标

指标权重

方面权重

业务

业务信息化程度

w11=1.0

s11

w1=0.6

技术

应用系统集成水平

w21=0.4

s21

w2=0.3

数据集成水平

w22=0.3

s22

数据管理水平

w23=0.3

s23

保障

信息化建设投入程度

w31=0.3

s31

w3=0.1

信息化建设规划与实施状况

w32=0.1

s32

信息化制度建设水平

w33=0.2

s33

信息化组织健全度

w34=0.1

s34

信息化安全保障度

w35=0.3

s35

应用

信息技术应用范围

/

K1

成效

管理标准化程度

w51=0.4

管理创新程度

w52=0.3

s52

总体应用效果

w53=0.3

s53

评价总得分:

如果小于56分或者小于等于0.90,则

(K2应小数位第3位四舍五入,保留2位小数)

如果大于等于56分且大于0.90,则

=400×

(-0.90),如果+>

100,则=100;

否则=+。

5评价及认证规则

5.1评价方式

5.1.1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水平的评价方式分为两种,即企业自我评价以及由信息化评价主管组织授权的评价机构进行的第三方评价。

5.1.2企业自我评价应由企业根据自身的需要参照本标准自主进行。

5.1.3企业必须通过第三方评价才能获得信息化等级认证。

5.1.4第三方评价可以采用现场评价或远程评价的形式。

5.1.5以现场评价形式进行评价时,评价者不仅应阅读申报资料,而且必须到参评企业现场进行调查和访谈,观看企业信息系统应用演示并进行质疑。

5.1.6以远程评价形式进行评价时,评价者必须阅读申报资料,远程操作企业应用系统,并应用电话、邮件或多媒体会议等方式进行沟通和质疑。

5.1.7评价者必须严格按照本标准,对参评企业的信息化水平进行评价。

出现未评价项或违反本标准的评分原则时,则该评价者的评价应视为无效评价。

5.2评价组织

5.2.1企业进行自我评价时,应自己组建由企业最高管理者代表参加的信息化评价小组,成员包括企业相关业务部门的负责人和技术骨干,必要时也可以聘用外部专家,并从成员中确定一名组长和一名副组长。

5.2.2在第三方评价中,信息化评价主管组织或被授权评价机构应针对参评企业的业务性质,组建信息化评价小组。

该小组成员应具有相关专业及信息化知识,熟悉企业业务过程。

应从信息化评价小组成员中选举产生组长和副组长各一名。

5.2.3在进行企业信息化水平等级认证时,信息化评价小组中做出有效评价的成员数不得少于5人。

5.3评价及认证程序

5.3.1按照本标准对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水平进行评价及认证时,应遵循以下程序:

1企业提交评价申请及相关资料和报告;

2企业或评价机构成立信息化评价小组;

3信息化评价小组和参评企业分别进行评价准备;

4信息化评价小组实施评价;

5信息化评价小组编写评价报告;

6进行认证时,评价机构颁发《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水平等级证书》。

5.4评价原则

5.4.1无论采用企业自我评价方式还是第三方评价方式,都应坚持和遵守以下原则:

1充分展开调查研究;

2以事实和客观证据为判断依据;

3独立、公正。

5.4.2对于企业保密的信息系统和资料,主管组织、被授权的评价机构以及信息化评价小组成员应按照我国有关保密的规定,负保密责任。

5.5最终评价得分

5.5.1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水平的最终评价得分F应为有效参评的信息化评价小组成员的评价总得分的平均值,即

(5.5.1)

式中为信息化评价小组第i个成员的评价总得分,n为信息化评价小组中做出有效评价的成员数。

5.6其他

5.6.1参评企业希望获得A级、B级或C级信息化水平认证时,必须通过以现场评价形式进行的第三方评价。

本标准用词说明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均应这样做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作的用词,采用“可”。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JGJ/T XXXX-2009

条文说明

1.0.1信息化对切实增强建筑施工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行业的整体素质,推动行业发展和进步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规范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来指导建筑施工企业建设有效益的信息化,具有重要意义。

1.0.2综合评价指的是从业务、技术、保障、应用及成效等方面对企业信息化水平进行综合评价。

其中,业务是指企业业务已经实施信息化并在应用的信息系统(如,合同管理、成本管理等),技术是指企业信息化建设中采用的信息技术,保障是指企业为信息化建设提供的保障措施,应用是指企业各级组织应用信息技术的应用范围,成效是指企业信息化为企业生产和管理带来的成效。

综合评价可以综合的、全面的反映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水平。

一般来说,如果一个企业的信息化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必定会具备相应的基础设施。

反之,如果企业具备较高的基础设施水平,而信息化水平和成效不高,那么,这样的基础设施也没有评价的价值。

因此,为了简化信息化评价指标,在评价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时,对企业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包括计算机硬件、网络等)不做评价。

1.0.3取决于评价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水平的目的,原则上,各类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宜遵循本标准,若政府或行业主管部门另有特别规定,应遵循其规定。

2.1.1企业信息化是企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深入开发和广泛利用信息资源,不断提高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决策的效率和水平,进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竞争力的过程,也是企业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的经营管理方式的过程。

企业信息化有很多不同的定义,以上是对它比较一致的看法。

2.1.8安全审计系统能够针对网络中的访问与操作行为制定相应的行为策略与约束条件,以关注重要的网络操作行为风险。

网络安全审计系统一般包括采集各种操作系统的日志、日志管理、日志查询、入侵检测、自动生成安全分析报告、网络状态实时监视、事件响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院校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