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案第一章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6794839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7.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案第一章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案第一章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案第一章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案第一章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案第一章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案第一章Word文件下载.docx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案第一章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案第一章Word文件下载.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案第一章Word文件下载.docx

天地,含气之自然;

天地合气,万物自生,犹夫妇合气,子自生也。

天覆于上,地偃与下,下气蒸上,上气降下,万物自生气中间矣。

德谟克利特:

原子与虚空。

周易:

八卦象征八种实物,这八种东西交互配合,演化出万事万物。

2、近代形而上学物质观:

认为原子是“宇宙之砖”,原子的属性是物质的属性。

特征:

在自然科学的基础上,克服了直观朴素性。

局限性在于:

把特殊的物质层次(原子)误认为物质的一般,把原子的个性当成物质的共性,不理解一般与特殊、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将特定历史条件下物质结构的自然科学理论混同于哲学上的物质概念;

不理解人类社会的物质性,半截子的唯物主义。

3、辨证唯物主义物质观:

恩格斯在理解物质概念时,把“物质”和“实物”加以区别,认为“物质”是一般的、共性的东西,而“实物”是个别的,感性经验的东西。

经验世界中我们能用感官感知的物质具体形态,如山、水、桌子等都是“实物”。

“物质”不同于“实物”,同时又同“实物”有内在联系,即它是从“实物的总和”中抽象概括出来的实物的共同属性。

恩格斯说,物质“这样的名词无非是简称,我们就用这种简称,把许多不同的、可以从感觉上感知的事物,依照其共同的属性把握住。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把物质等同于原子,认为物质、原子的特性是广延性,不可分性、质量不变性等。

但19世纪20世纪之交的物理学发现表明,一种原子可以转化为另一种原子、原子还可以分出电子等等。

科学发现表明,原子并非不可变、不可分。

在这种科学发现面前,唯心主义者兴高采烈,高喊“物质消失了”、唯物主义已经被驳倒了”。

因此,列宁主张必须从物质和精神的比照中来规定物质的特性。

从物质、与精神的比照中看,物质只有一种特性,即客观实在性,至于说不可分性,广延性等,那都不是从物质和精神的关系上说的。

电子究竟可分不可分,质量不变等是科学上的事,不是哲学上的事,哲学所关心的是物质和精神的关系问题,而非单独的物质问题。

从物质和精神关系上来理解物质的特性,物质只有和精神相区别的客观实在性。

列宁说: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三)列宁物质定义的重要意义

1、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与唯心论、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2、坚持了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批判了不可知论。

3、坚持了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同旧唯物主义划清了界限。

4、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

二、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1、劳动实践是人和人类社会分化于自然的决定性因素。

劳动创造人

2、实践是人和人类社会存在的基本方式

马克思:

“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

动物的生命活动:

消极适应、本能、生理结构、活动器官、生存。

人:

利用工具、积极改造、生活、活出意义、价值。

(中国古代的人禽之辨日常生活中骂人时的如禽兽,或禽兽不如)

3、实践活动贯穿于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

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内在的包含三重关系:

人与自然;

人与人;

人与自己思想意识。

解决这三种关系,就是生产实践、调整社会关系的实践和创造精神文化的实践,因此就构成社会生活的三大基本领域即社会的物质生活领域、政治生活领域和精神生活领域。

4、劳动实践活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泉。

人和人类社会的任何发展和变革都是通过人们的实践活动实现的。

第二节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一、联系、发展的普遍性和多样性

(一)联系及其特点

联系作为普遍的哲学范畴,是指一切事物、现象之间及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相互联系是物质的普遍本性之一。

1、联系具有客观性。

例如,树叶存在着,这意味着树叶和光、水等联系着,不和光、水等联系了,树叶就不存在了。

因此,承认了事物存在的客观性也就承认了联系的客观性。

2、联系具有普遍性。

这是从普遍和特殊关系角度分析联系。

首先,一个事物内部的各要素是相互联系着的。

其次,事物和外部其他事物是联系着的。

再次,由于以上两点,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着的,世界是一张联系之网。

3、联系具有多样性。

因此,必须全面把握事物的各种联系,避免片面性。

4、联系具有条件性。

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二)发展的永恒性及其实质

世界的统一性使世界万物相互联系,相互联系会产生运动,在运动、变化的基础上出现了发展。

向上的质变=发展

质变=变化

运动↑向下的质变

量变

(运动、变化、发展关系图)

发展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发展是指客观事物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无序到有序的上升的前进的运动。

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新生事物不可战胜规律

所谓新生事物,是指合乎历史前进方向的、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

相反,旧事物是指历史过程中逐渐丧失其历史必然性的,日趋灭亡的东西,它是下降方向的运动。

前进、发展是在不断地否定这些下降运动中实现。

新旧事物区别的根本标志是,它们是否同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相符合。

新生事物不可战胜的根据是什么呢是新旧事物的本质特点和事物发展的辩证本性。

第一,新生事物产生于旧事物的内部,它在未分化为一个独立的事物以前存在于旧事物之中。

第二,新事物比旧事物有更多的优越性和更大的生命力。

新事物否定了旧事物中消极的东西,吸收了旧事物中积极的东西,增加了为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因而比旧事物优越,富有生命力。

二、对立统一规律是宇宙的根本规律

(一)矛盾及其基本属性

“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不测之谓神”。

-----《易经》

“万物皆各有耦”,“耦之中又有耦”。

-----王安石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老子

“无独必有对,万物皆有两端。

-----朱熹

矛盾:

反映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对立和统一及其相互关系的哲学范畴。

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

对立属性=斗争性,统一属性=同一性。

矛盾的同一性:

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吸引、相互贯通的一种性质和趋势。

它包括两层含义:

一是矛盾着的对立面的相互依赖性,二是矛盾着的对立面的相互贯通性。

矛盾的斗争性:

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的属性,体现对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

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

同一是对立中的同一,同一性离不开斗争性;

斗争是同一中的斗争,斗争性离不开同一性。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

在对立中把握同一、在同一中把握对立。

(二)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相互作用推动事物的发展

1.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第一,使矛盾双方能够在一个统一体内相互依存

第二,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

第三,规定着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

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

2.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第一,在事物量变过程中,斗争性推动矛盾双方的力量变化,造成双方力量的不平衡性,从而使矛盾得以展开。

第二,在事物质变的过程中,矛盾斗争性使矛盾双方突破原有的限度,使旧的矛盾统一体瓦解,新的矛盾统一体产生,一个事物转化成他事物。

(三)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

内因:

某一事物自身所包含的诸要素之间的对立统一。

外因:

某一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对立统一。

内因和外因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毛泽东

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的方法论意义:

既要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又要坚持对外改革开放。

(四)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矛盾的普遍性:

即矛盾的共性,是指矛盾存在的绝对性。

它有两方面的基本含义:

其一是指矛盾存在的普遍性。

即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

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自始至终的存在着矛盾运动。

其二是指矛盾性质的普遍性。

即同类事物的矛盾具有共同的本质。

坚持矛盾普遍性原理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根本前提和基础。

矛盾的特殊性:

即矛盾的个性,是指不同事物的矛盾及其各个侧面的各自特点。

坚持矛盾特殊性原理,要求我们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根本原则。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是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关系,两者是对立统一的。

第一,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

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普遍性通过特殊性而存在;

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特殊性同普遍性相联系而存在。

任何事物都是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两者是不可分离的。

第二,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区别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由于事物范围广大和发展的无限性,在一定场合下为普遍性的东西,在另一场合下则为特殊性的东西。

反之亦然。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关系,是我们发现矛盾、分析矛盾和解决矛盾问题的精髓,不懂得它,就不懂得辩证法。

学习和掌握这一原理,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它为我们提供了科学的认识方法。

人的认识过程总是从个别到一般,进而找出事物的共同本质和规律,再以此作为进一步研究特殊事物的根据;

这是一个从现象到本质,再到更深的本质的无限深化的过程。

任何事物,任何矛盾都是普遍与特殊的统一,只有掌握了两者辩证关系原理,才能正确认识和解决矛盾。

其次,它是科学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的理论基础。

再次,它是我们党取得革命胜利的行动指南,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必须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根据,也是反对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思想武器。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是揭示各矛盾在事物或过程的多种矛盾体系中不同地位和作用的哲学范畴。

主要矛盾是在事物的矛盾体系中居于支配地位,起主导决定作用的矛盾,它规定和影响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次要矛盾是在事物的矛盾体系中被其他矛盾规定和影响的、处于次要的服从地位的矛盾。

在事物发展过程中,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是相互区别、相互联结、相互依赖的。

主要矛盾的存在和发展规定和影响着次要矛盾的存在和发展,次要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对主要矛盾也有影响和制约的作用;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掌握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关系原理有着重要的意义。

主要矛盾对事物发展全局起决定性的支配作用,抓住和解决主要矛盾,其他矛盾就会迎刃而解。

但也不能忽视次要矛盾的解决。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是揭示每一矛盾统一体内部的矛盾着的双方不同地位和作用的哲学范畴。

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在矛盾体中居于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的方面。

矛盾的次要方面是在矛盾体中处于被支配的、从属地位的方面。

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所决定的。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

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学习和掌握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原理,最重要的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反对形而上学的“一点论”和“均衡论”。

在分析矛盾时,区分矛盾的主、次方面,把握事物的性质;

在实际工作中,分清重点和非重点,认清主流和支流,把握事物发展的方向,从而正确制定解决矛盾的方法。

(五)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第一,矛盾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

第二,矛盾揭示了事物变化发展的源泉、动力和方向

第三,矛盾是贯穿于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

“辩证法的宇宙观主要就是教导人们要善于去观察和分析各种事物的矛盾的运动,并根据这种分析,指出解决矛盾的方法。

三、唯物辩证法是根本的方法

唯物辩证法揭示了自然界、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最一般的规律,科学地回答了世界的状况“怎么样”的问题,从而成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一)两种世界发展观的根本分歧

发展观是人们关于事物是否发展和怎样发展的基本见解。

形而上学的发展观和辩证法的发展观是两种基本的发展观。

形而上学的发展观:

用孤立的、片面的、静止的观点看待世界的一种发展观;

这种发展观把相互联系的现象割裂开来,否认在一定条件下一种事物可以向另一种事物转化。

因此,它无法解释事物的多样性。

形而上学发展观有两种基本的表现形式:

其一,否认事物的任何运动。

其二,把运动仅仅归结为机械运动,即把事物的变化仅仅归结为事物的位置移动和单纯数量的增减,而且认为这种移动和增减的原因是外力推动的结果。

辩证法的发展观:

用联系的、全面的、发展的观点看待世界的一种发展观。

唯物辩证法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

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着的,并且由于事物内部所固有的矛盾而处于永恒发展的过程中。

首先,客观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体。

所谓联系是指一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关系。

其一,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

其二,事物的联系是现实的、具体的。

其次,客观世界又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所谓发展是事物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向前推进过程,是事物的运动和变化具有的前进性质、新陈代谢的性质。

其一,事物发展是普遍的、客观的。

其二,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矛盾性。

事物的联系和发展是统一的、密不可分的。

事物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就构成了事物的不断运动、变化和发展,事物由一种状态发展为另一种状态,由低级形态发展为高级形态,都是事物相互联系和作用的结果。

离开了联系就无从考察发展,离开了发展就无从认识联系。

(二)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种世界发展观的根本分歧集中地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联系的观点和孤立的观点的分歧。

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

形而上学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彼此孤立、互不联系、互不相干的偶然堆积。

第二,发展的观点和静止的观点的分歧。

唯物辩证法认为,一切事物都是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不仅有量变,而且有质变。

形而上学认为,事物是静止不动、一成不变的;

如果说有变化,也只是数量上的增减和场所的变动,没有质变和前进。

第三,全面的观点和片面的观点的分歧。

唯物辩证法按照事物的本来面貌全面地看问题,把握和研究事物矛盾的各个方面及其一切联系。

形而上学则是片面地看问题,割裂事物矛盾的各个方面及其特点。

第四,是否承认事物内部矛盾性是事物运动发展的根据和决定力量,是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最根本的分歧。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内部矛盾是事物自己运动的源泉和根本原因,外部矛盾事物发展变化的第二位原因。

形而上学把事物的运动、变化看作是单纯外力推动的结果,否认事物内部矛盾是事物运动、发展的决定力量。

第三节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

一、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

规律:

事物发展中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它具有如下特点:

规律具有客观性。

荀子说: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规律具有必然性。

规律具有稳定性。

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是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两种不同规律。

认识规律、尊重规律和利用规律。

尊重和利用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

二、意识及其能动作用

(一)意识的产生:

意识产生有其自然前提和社会基础

意识产生过程的三个决定性环节:

其一,由一切物质所具有的反应特性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

其二,由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到高级动物的感觉和心理

其三,由高级动物的感觉和心理到人的意识的产生

列宁指出:

“假定一切物质都具有在本质上跟感觉相近的特性、反应的特性,这是合乎

逻辑的。

社会劳动是意识产生的决定性因素。

马克思指出:

“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而且只要人们还存在着,它就仍然是这种产物。

(二)意识的本质:

从意识的本质上看,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

人脑是高度复杂而严密的物质体系,离开了人脑神经活动的生理过程,就不可能有意识存在。

人脑与动物大脑相比,具有三个特点:

第一,人脑的重量大,大脑占整个身体的比重大。

第二,人脑结构复杂,机能完善,任何动物无法相比。

第三,人脑具有特殊的“第二信号系统”,即语言识别系统。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但它不是意识的源泉,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没有外界信息的输入,就不会有意识的产生。

但人的大脑并非只是对外界事物做机械的应答,而是要用主观的反映形式对外界信息进行加工和改造,从而实现主观与客观的能动的统一。

(三)意识的作用:

在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上,旧唯物主义只承认物质决定意识,否认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

唯心主义则片面的夸大了意识的能动作用,否认物质的决定作用。

马克思主义哲学承认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也承认意识对物质的能动反作用。

意识的能动作用,是指意识在人的实践基础上能动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指导作用。

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即意识的能动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

第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

第三,意识的能动性还突出的表现在对客观世界的改造作用上。

第四,意识能够在一定条件下影响和调控人的生理活动。

正确发挥意识的能动性,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

首先,必须遵循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

其次,必须具备必要的物质手段和实现的途径。

“天才们无论怎样说大话,还是不能凭空创造。

描神画鬼,毫无对证,本来可以专靠了神思,所谓‘天马行空’似的挥写了,然而他们写出来的,也不过是三只眼,长颈子,就是在常见的人体上,增加了眼睛一只,增长了颈子二、三尺而已。

-----鲁迅

教材:

于占元洪晓楠主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辽宁大学出版社2006年2月版

思考题:

1、怎样理解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关于物质的范畴及其伟大意义

2、如何理解普遍联系掌握这一原理有何意义

3、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含义及其关系。

4、意识的能动作用有哪些如何实现

5、试论正确处理客观规律和主观能动性的关系,对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参考书目:

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见: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2版.第一卷.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5

1、1、恩格斯.反杜林论.第一编哲学.见: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2版.第三卷.北京:

2、2、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见:

列宁选集.3版.第二卷.北京:

3、3、列宁.谈谈辩证法问题.见:

列宁全集.中文2版.第55卷.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0.305~311

4、4、毛泽东.矛盾论.见:

毛泽东选集.2版.第一卷.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1.299~339

5、5、毛泽东.实践论.见:

人民出版社,1991

6、6、﹝法﹞霍尔巴赫.自然的体系.北京:

商务印书馆,1999

7、7、﹝德﹞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文集.北京:

商务印书馆,1976

8、8、潘菽主编.意识——心理学的研究.北京:

商务印书馆,1998

案例点评:

一、案例名称:

关于运动的几种观点

二、案例适用:

关于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三、案例来源:

(1)北京大学哲学系:

《西方哲学原著选读》,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

四、案例内容

材料1:

赫拉克利特:

“一切皆变”

我们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河流。

我们踏进又不踏进同一河流。

太阳每天都是新的,永远不断地更新。

材料2:

芝诺:

“飞矢不动”

飞着的箭是静止的。

因为,如果每一件东西在占据一个与它自身相等的空间时是静止的,而飞着的东西在任何一定的瞬间总是占据一个与它自身相等的空间,那么它就不能动了。

材料3:

恩格斯:

“运动即矛盾”

当我们把事物看作是静止而没有生命的,各自独立、相互并列或先后相继的时候,我们在事物中确实碰不到任何矛盾。

……但是一当我们从事物的运动、变化、生命和彼此相互作用方面去考察事物时,情形就完全不同了。

在这里我们立刻陷入了矛盾。

运动本身就是矛盾;

甚至简单的机械的位移之所以能够实现,也只是因为物体在同一瞬间既在一个地方又在另一个地方,既在同一个地方又不在同一个地方。

这种矛盾的连续产生和同时解决正好就是运动。

思考与讨论:

(1)怎样理解赫拉克利特所说的“我们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河流”这一格言后来古希腊的另一位哲学家克拉底鲁把这一格言发挥成为“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这两种说法是否有区别请具体说明。

(2)芝诺提出的“飞矢不动”这一命题与人们观察到的客观现实相悖,您认为他对此所作的论证是否能够成立为什么

(3)细读材料2,芝诺说,一件东西在占据一个与它自身相等的空间时是静止的,这里的“静止”应作何理解这是否意味着“它就不能动了”

(4)比较材料1和材料2,赫拉克利特和芝诺对事物存在状况的看法截然不同,他们分别代表了怎样的哲学观点

(5)材料3中,恩格斯提出“运动本身就是矛盾”,这里的“矛盾”具体指的是什么

(6)比较材料3和材料2,恩格斯和芝诺都谈到了机械运动,但观点根本对立,请谈谈他们分歧的焦点何在我们是否能用恩格斯的观点解开芝诺悖论之“谜”

案例2

人脑与电脑

人工智能与意识的区别和联系

(1)伍旭升主编《百年科技利弊》,山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图灵的惊人之语

英国著名数学家图灵在1950年出版的《机器能思维吗》一书中说:

“机器如果在某些现实条件下能够非常好地模仿人回答问题,以致使问答在相当长时间内误认为它不是机器,那么机器就可以认为是能思维的。

引人注目的人机大战

1997年5月,在美国组约举行了一场“世纪之战”鼠际象棋对抗赛。

比赛的一方是世界国际象棋冠军卡斯帕罗夫,另一方是IBM高性能并行计算机上的国际象棋对弈系统“深蓝”(DeepBlue)。

双方的较量于5月3日开始,共进行6局,持续至5月11日结束。

结果“深蓝”以3.5对2.5的总比分获胜,赢得70万美元的冠军奖金。

赛后,卡斯帕罗夫在记者招待会上说:

“对今天的表现,我感到十分抱歉。

我已经没有力气了。

(1)在材料l中,图灵认为可以根据机器与人脑有某种相似的功能而肯定机器是能思维的,您是否赞同他的观点机器和人脑除了功能上具有相似性外,是否存在其他方面的差别衡量某物能否思维的标准是什么

(2)图灵所讲的“机器”与人脑表现出某种相似的功能,那么“机器”的这种功能从何而来它与人脑是什么关系呢

(3)您对材料2中卡斯帕罗夫和“深蓝”的比赛结果有什么看法您是否感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