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烛之武退秦师教案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范文烛之武退秦师教案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范文烛之武退秦师教案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学方法】
.朗读法。
自始至终以朗读为教学的手段和依据,运用多种形式朗读,教师诵读、学生自读、学生领读等,力求做到熟读成诵。
2.问答法。
教学过程中,多设题,巧设疑,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启发学生思维,使其善于动脑,敢于发言。
3.探究拓展法。
适当补充《读本》中或《左传》中篇幅短小的,作为学生扩展阅读的材料,巩固所学知识,开拓视野。
【教具准备】
投影仪、投影卡片、录音机、《烛之武退秦师》朗读磁带、多媒体cAI。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步骤】
预习提纲
.利用工具书,自行排除生字词。
2.反复阅读课文,结合课文下面的注释,疏通文意。
[教学要点]
了解《左传》的基本情况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反复朗读课文,正音。
整体感知、了解与本文内容相关的历史史实,学习课文第
(1)~
(2)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当我们在电视中看到奥运赛场上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心中会油然升起一种崇高感、自豪感、敬慕感。
敬慕那些为国争光的英雄。
英雄,在人们心中是伟大的,他们为民排忧,为国解难,殚精竭虑,置个人安危于度外,今有之,古亦有之。
春秋时期郑国的烛之武就是其中之一。
今天我们就学习选自《左传》的历史散文《烛之武退秦师》。
二、关于《左传》
“左氏之传,史之极也。
文采若云月,高深若山海。
”这是朱彝尊《经文考》中对《左传》的高度评价。
这里的“左氏”,司马迁认为是春秋时代鲁国盲人史官左丘明,他在《史记?
十二诸侯年表》中写到:
“鲁君子左丘明惧弟子人人异端,各安其意,失其真,故因孔子史记具论其语,成《左氏春秋》。
”东汉的班固也持此观点,但由于文献不足,《左传》的作者迄今尚无定论。
但这丝毫无损《左传》的光辉,它是继《春秋》之后我国第一部记事详细而又完整的编年体史书。
《左传》记叙了上起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下迄鲁哀公二十七年(公元前467年),共二百五十五年的历史。
不仅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而且还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颇具春秋时代历史散文的特色。
内容丰富,规模宏大,忠于历史事实,生动、真实地反映了奴隶社会崩溃时期的重大变化,为后人提供了那个时代广阔多彩的社会生活画面。
统治集团内部的各种矛盾斗争,各诸侯国之间频繁的争夺战争,各种礼仪制度、社会风俗、道德观念及一些人物的生活琐事在《左传》中都有大量记载。
总之,《左传》无论对后世史学和后世文学都有极大的影响,在艺术上的成就令人惊叹,为后世叙事散文树立了典范。
三、放录音
(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巩固对生字词的掌握)
出示投影:
下列加点字读音全对的一项是()
A.夜缒而出(zhuì
)秦军汜南(sì
)函陵(há
n)
B.共其乏困(ɡò
nɡ)逢孙(pá
nɡ)朝济而夕设版焉(zhāo)
c.失其所与(yù
)不知(zhì
)若不阙秦(jué
)
D.夫战,勇气也(fú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fū)
答案:
D
此题重点考查多音字、通假字的读音。
A项“秦军汜南”的“汜”应读作“fà
n”,“汜南”是地名,读“sì
”时,应是“汜水”。
B项“共其乏困”的“共”通“供”,应读作(ɡōnɡ),即读作“通”字的读音。
c项“失其所与”的“与”在此有结交、亲附之意,“所与”是“结交的”“亲附的”,所以应读作“yǔ”。
(教师范读课文,学生齐读课文,整体感知)
提问:
《烛之武退秦师》一文记叙了春秋时期的一件什么事?
明确:
秦军围郑,郑国危在旦夕。
烛之武奉郑君之命,只身前往秦国,说服了秦君,免去了一场战祸。
四、简介秦晋围郑形势,了解与本文内容相关的历史事实
多媒体显示:
秦晋围郑形势图
这是秦国,都城为雍。
这是晋国,都城为绛。
这是郑国,都城新郑。
晋郑彼邻,秦如攻打郑国,的确如烛之武所言:
“越国以鄙远。
”当时,晋军驻扎在函陵,即新郑县北;
秦军驻扎在汜水南面,离新郑也不远。
大军压境,郑国危如累卵。
《烛之武退秦师》中记叙的就是秦晋攻打郑国之前展开的一场外交斗争。
烛之武是这场外交斗争的主角,他身负君命,只身赴秦,说退秦军,实属不易。
当时,秦、晋、郑三国的关系十分复杂,了解与此文相关的历史史实,对我们学好这篇课文十分重要。
秦立晋君(公元前651年)
这一年,晋献公卒,晋国陷入混乱。
晋国大夫里克杀了晋献公的庶子夷齐、卓子。
并派人迎接公子重耳,重耳不就。
后又派人迎接献公次子夷吾。
夷吾采纳了大臣吕省、郤芮的意见,厚礼贿赂秦国,答应割让晋河东之地予秦。
于是秦穆公拥立夷吾为君,即晋惠公。
这就是文中所言“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君”即秦穆公,“晋君”即晋惠公,“赐”则指“秦立晋君”之事。
惠公背约(公元前650年)
晋惠公借秦国之力即位后,对割让土地之事非常后悔,就派大臣丕郑赴秦国,以先君之地不得擅许为由食言。
这就是文中“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指秦穆公,“许君焦、瑕”则指公元前651年夷吾答应予秦河东之地一事。
秦晋两国之间的关系从此出现了裂痕。
重耳过郑(公元前637年)
这一年,晋公子重耳在齐国居五年后,离开齐国。
经曹、宋路过郑国。
郑国大夫叔瞻劝郑文公要以礼待重耳,郑文公却以“诸侯亡公子过此者众,安可尽礼!
”为由,不听叔瞻劝告,对重耳不礼。
这就是文中“以其无礼于晋”一事。
郑楚结盟(公元前632年)
是年四月,晋楚争霸中原,战于城濮,楚军大败。
晋文公尊周攘夷,成为春秋霸主之一。
当时,郑国处四战之地,无险可据,又自无礼于重耳之后,故背晋助楚,因此,郑文公曾到楚国怂恿楚成王出兵作战。
楚败,郑文公内心恐惧,又派大夫子人九到晋国请罪求和。
五月,晋侯、郑伯盟于衡雍(今河南原阳西)。
晋文公受周天子册命与四方诸侯盟于践土(在衡雍之西),晋文公为盟主,郑参与践土之盟,但晋、郑间的隔阂并未消除。
郑既怂恿楚国出兵攻晋,又盟于晋,这就是文中所言“且贰于楚也”。
《烛之武退秦师》这个故事发生在公元前630年。
与城濮之战只相隔两年。
因此,秦、晋围郑实属城濮之战的余波。
五、教师作朗读常规指导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意思指反复诵读,文意会愈加清晰,学习文言文更是如此。
因此同学们要勤于读,认真读,非常投入地、研究性地读。
那么,如何才能读好文言文呢?
文言文朗读应特别注意停顿、语速、重音、语气等。
关于停顿。
朗读时常在句子前后和中间作或长或短的停顿,一方面出于换气的需要或使层次分明,另一方面为了充分表达思想感情。
朗读中的停顿一般有语法停顿和逻辑停顿。
标点符号的停顿长短为“、”<“,”“;
”,“:
”<“。
”,“?
”“!
”<“……”,这个长短的确定也不是绝对的,应根据语言环境和表达的需要适当掌握和处理。
段落内部、句群之间的停顿要长些,段落之间的停顿又要稍长些。
朗读骈体文或诗歌,要注意节奏停顿,节奏停顿连而不断,与“、”停顿稍有区别。
另有逻辑停顿,在没有标点符号处,为加强语气、阐明观点、表达感情,也应作停顿(这些将在具体的语段中提示)。
关于语速。
议论文和说明文以中速为宜,其他文体(如记叙类、抒情类)则依据情节的进展和感情表达的需要来安排。
如内容是激动、欢快、紧张,思想感情慷慨激昂、豪迈奔放时,语速要相对快一些;
如内容是痛苦、悲伤、低沉、抒情的时候,语速要相对慢一些。
关于重音。
朗读时,句子中的某些词语需要重读,比如句子中作谓语的动词要重读。
例如“晋军函陵,秦军汜南”中重读的词语为“军”;
表示性状和程度的状语常常也要重读。
如“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太后盛气而揖之”中重读的词语应为“面”“盛气”;
表示性状强调的定语要重读,如“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中重读的词语应为“亿丈”“不测”;
表示结果或程度的补语要重读,如“却匈奴七百余里”“非抗于九国之师”,其中“七百余里”“九国之师”应重读;
疑问代词、指示代词常常需要重读,如“当此之时……”“此四君者”中“此”要重读。
除以上五种外,句子中某些需要突出或强调的词语常常也需重读,这是因不同的语境而定的,故放在具体篇目中指导。
关于语气、语调。
古汉语中的语气同现代汉语一样,有陈述语气、疑问语气、祈使语气、感叹语气,应读出句子的特有语气。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疑问语气读升调,感叹语气读降调。
(这些内容同样适用于其他篇目的朗读指导,故后面将不再赘述)
(再次放录音,提醒学生要认真听。
听完录音,学生齐读,教师指导。
速度较现代文要慢,句读要清)
六、指导学生诵读,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诵读指导:
“晋侯、秦伯围郑”要用中速读,要读出大兵压境的那种压抑感。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是本段的关键句,语速要缓慢、语调要稳重,尤其是“且”处应稍作停顿,“也”字要拖长声音。
此句读完,稍作停顿,再起后句“晋/军函陵,秦/军汜南”。
“晋”“秦”之后要略作停顿,因为“晋”“秦”两个词在句中充当主语。
两句中的“军”要重读,因为“军”在此名词活用为动词,当“驻扎”讲。
(教师领读,学生齐读,读后,请一个学生翻译此段)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则道出了什么?
请结合所提供的相关史实回答。
”应译为:
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并且在与晋国结盟的情况下,又与楚国结盟。
“以其无礼于晋”则指公元前637年晋公子重耳出亡途中路过郑国,郑文公不礼之事。
“且贰于楚也”指公元前632年城濮之战前郑文公背晋助楚,怂恿楚成王出兵作战,城濮之战,楚败,郑文公又与晋侯结盟之事。
道出了晋国攻郑的原因,是本段的关键之处。
本段很短,仅25个字,却道出了很多内容,除了“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这一原因外,还有什么?
“晋军函陵,秦军汜南”,秦晋围郑,来势凶猛;
弱小郑国,危在旦夕。
郑国的危急形势,为“烛之武退秦师”埋下了伏笔。
板书:
郑危在旦夕秦晋围郑
(学生再次齐读第一自然段,尝试背诵)
七、布置作业
.阅读《语文读本》中《晋公子重耳之亡》一文“及郑,郑文公亦不礼焉……况天之所启乎?
弗听”一段,进一步了解相关史实。
2.反复诵读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