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规章制度的意义0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学校规章制度的意义0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规章制度的意义0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一个人如果不能和集体、他人、或国家、自然和谐相处,成为不受欢迎的人,那么,他可能是不道德的;
反之,这个人学会了调整与集体、他人、国家和自然的关系,那么他是一个有道德的人。
在这里,道德不仅是一种认知,更是一种能力。
学校靠什么来达到教育标准呢?
靠制度。
因为制度不仅可以促使目标的实现,促进效率和业绩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制度能使所发生的一切良好的变化持续下去。
好的制度因为公正,因为维护了人的权利,所以能激发和保护人的创造性劳动,从这个意义上说,制度并不仅仅是约束人的,更是解放人的,更确切地说,制度通过约束人而解放人。
当然,在制度的制订和执行过程中,我们最重要的是每个人必须正确理解个人与学校的关系、个人与他人的关系;
必须看到自己劳动的价值和意义,能对自我的价值和意义作出实现与否的评估。
唯有这样,学校教师才有可能——在有可靠的管理制度作为坚实保障的教育生活中,实现共同的梦想和价值追求。
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后续发展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始终是我们的办学目标,也因此决定了我们教师的教育功能就是帮助学生成长和发展并使其愉悦。
所以我
们只要还是教师,还站在这个舞台上,我们就要时刻做好准备:
心手同一,神色坦然,带着感人的喜气,对学生成长的潜能和对他们充满期待的内心世界给予更多的关注和赞赏,把阳光和爱心洒向你的每一位学生。
读后感:
我前段时间看了一篇文章,大意是学校规章制度是对教师员工的一种束缚,教师和学校本身,都不可能从制度执行中获得发展,最后提出要通过执行制度把制度文化转为员工的习惯,真正实现由制度管理到人文管理的转变。
对此我认为上面的这篇文章就是最好的解释,刚性制度和人文管理师相辅相成的并不矛盾,健全的制度是学校发展的基础,刚性的制度,采用柔性管理才是王道。
篇二:
培训学校规章制度对学校管理有什么作用
培训学校规章制度对学校管理有什么作用?
在对学校的管理中,拥有大大小小的管理层面,而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
“细节决定成败”,所以在对培训学校的管理中,如果有培训学校规章制度的执行,对于培训学校管理能够起到什么作用呢?
让校盈易小编为您解释一下。
作用一:
规范培训学校管理的领导团队行为习惯。
作为领导团队的校长与老师们,要从自身的习惯中出发,才能够带领好团队,比如在培训学校规章制度中,要严格规范考勤的制度、对工作岗位应该尽职尽责,做好带头的榜样,在学生面前规范自身的行为习惯,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作用二:
规范培训学校的校园风气建设。
有些学校会存在学生打架斗殴的情况出现,这是很影响校园风气的建设,而且对学校的品牌树立具有一定的影响,在培训学校规章制度中,应该督促学员要互爱互助,共同营造良好的校园风气是每一个学员的责任和义务,对于违反纪律的学生要有一定的惩罚,才有信服力。
作用三:
规范学校管理的细枝末节。
从细小的管理出发,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可以让培训学校的管理更加完善,既然有了制度的执行就具有一定的效力,不管是老师还是学员们都应该遵从培训学校规章制度的
管理条例,营造一个良好的校园环境,对学生自身的学习和成长都能够带来很好的帮助作用。
国有国规,家有家规,相同的是培训学校也有培训学校规章制度,才不会让管理懒散,才能够促进培训学校更好的发展。
篇三:
现代学校管理制度的研究意义
字体大小:
大中小杨先生发表于20XX-08-0519:
50评论1条阅读1085次
一、现代学校制度提出的背景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已发表近6年,现在是该明确回答怎样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科技体制相适应的现代学校制度的时候了。
如果再不从理论上正确回答这个问题,中国教育改革就不可能有质的飞跃。
为了深入贯彻《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20XX年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提出“要探索建立现代中小学管理制度,建立政府为主,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学校发展、管理与监督机制,鼓励社区、家长参与的学校管理,形成社区积极支持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积极参与学校管理与监督的模式”。
对此,教育部明确要求通过“基础教育现代学校制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探索我国基础教育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思路和途径,并要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突出实践研究和政策研究。
二、开展现代学校制度研究的意义
开展现代学校制度研究和实验,对于全面推进教育创新,特别是教育制度创新,进一步调动全社会参与和发展基础教育事业,推进学校管理的民主化、法制化和科学化,尽快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加速建设学习型社会等多方面都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三、现代学校制度的内涵
1、什么是现代学校制度?
现代学校制度,指的是一种适应社会化大教育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科技体制改革的内在要求,以学校法人制度为主体,以有限责任制度为
核心,以教育管理专家经营为表征,以学校组织制度和管理制度以及新型的政校关系为主要内容的现代学校体制。
现代学校制度是一种建立在学校法人基础上的制度体系,具有法定组织机构及由此而构成的学校管理及其运作。
这种制度保证了教育体制改革,并能促进学校建立自我约束、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的机制,使学校在面向社会和市场的依法自主办学的过程中,主动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国民教育的需求。
“适应社会化大教育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科技体制改革的内在要求”,
表明现代学校制度是时代的产物:
①现代学校是社会化大教育系统的有机构成部分,必须把提高民族素质,
多出人才、出好人才作为办学管校的根本目的;
②建立现代学校制度,是教育系统采取综合配套、分步推进的方针,改革包得过多、统得过死的旧体制,以满足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科技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对人才需求的必然结果;
③现代学校制度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科技体制相适应的教育新体制。
“以学校法人制度为主体”有3层含义:
①学校必须具备法人条件,即依法成立,有必要的财产,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应具有人格、财产和责任的独立性。
人格独立性,就是学校法人是法律上的独立主体,它不因投资者代表更迭而影响学校法人的地位。
财产独立性,就是学校对以自己学校名义取得的财产享有完整的支配权,包括占有、使用、处分和收益的权利。
投资者一旦将财产投资给学校法人,这部分财产就由学校法人支配。
责任独立性,就是学校法人对所承担的债务,只能以学校法人拥有的独立财产(经费)承担,投资者对学校超出投资额以外的债务不再承担清偿责任,学校债务人也无权要求其承担额外的债务。
②现代学校必须在取得学校法人资格的基础上建立学校法人制度,使学校拥有法人财产,在民事活动中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责任,实现民事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的统一,使学校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
③国家所有权职能与行政职能必须分开,政校职能必须分离,确保学校法人具有办学自主权。
为此,现代学校建立法人制度,必须从法律上保证国家所有权与宏观调控权分离,政府管理职能与学校管理职能分离(以彻底改变学校对教育行政部门的附属地位);
出资人的所有权和学校法人财产(经费)权得到法律确认;
学校股东所有权与董事会及其领导下的校长经营权的分离得到规范。
能否建立”有限责任制度”,能否实现”教育管理专家经营”,是区别国有公办学校与国有民营学校的根本标志。
在国有公办学校里,政府对学校具有无限责任;
学校对政府具有长期依赖性,需要靠政府增加教育经费解决客体资源与主体目标这一办学的主要矛盾。
现代学校转换经营机制改为国有民营学校后,其投资主体由单一的、无偿的国家财政拨款,变为国家、法人、教职工个人、外资等多个投资主体。
学校以股东投入的全部财产作为资产对外承担债务责任。
政府作为学校的股东,仅以学校原有的国有资产折成国有股份作为对学校的投入。
如果学校发生亏损或入不敷出,那么政府不再直接出面处理,而是由董事会来谋求解困之道,这就使作为股东之一的国家对学校只承担有限责任,割断了学校对政府的纵向依赖,减轻了国家的财政压力。
国有民营学校通
过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以及聘请一批优秀的教育管理专家专司经营管理之职,实现了现代学校管理的制度化、科学化,从而也就大大提高了学校资产(经费)运营和育人的效益。
由此,在学校法人制度基础上
建立起来的有限责任制度和教育管理专家经营制度,必将使国有民营学校优于其他类型的学校。
“以学校组织制度和管理制度以及新型的政校关系为主要内容”,表明现代学校制度是一个建立在学校法人制度基础上的有机的制度体系。
学校组织制度是由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教职工代表大会和校长所构成的组织结构。
学校管理制度主要涉及学校经营管理组织的类型、责任制度、民主管理制度、教职工和学生管理制度、教育教学常规管理制度教育科研管理制度、财务制度以及现代学校文化模式等。
建立现代学校制度,可以调整政府与学校的关系。
一方面,政府作为”股东”,通过委派自己的股权代表参加学校董事会,影响学校的决策,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教育计划,对学校进行间接管理,避免政府对学校统得过死的倾向;
另一方面,真正有效地执行督导评估的行政职能,通过教育督导部门的督导与审计机构的审查,对学校教育、教学、科研、财务、人事、行政和经营管理活动,进行视察、审查、监督、评价和指导,把政府应该管的事情真正管好。
2、现代学校制度的基本特征
以国有民营学校为主要形式的现代学校制度具有产权关系清晰、政校职能分开、法人制度健全、组织管理科学、奋斗目标明确的基本特征。
①产权关系清晰。
就是学校不仅产权与办学权分离,而且产权关系清晰。
不论是国家、法人,还是个人、外资,所有权都是一种股权,学校实际占有权则相应转为法人财产权。
不论是投资人还是学校法人,作为产权主体,依法具有各自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其权、责、利只和投资额相关。
②政校职能分开。
就是政府只是学校的股东,只行使股东的职权,不能也不会直接干预学校的具体管理工作,学校的最后决策权掌握在董事会手中,董事会则把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与经营管理工作交给校长机构去决定并组织实施,实现学校管理的专业化。
③法人制度健全。
就是学校法人资格不是国有民营学校自身固有或自由取得的,而是法律赋予的。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的精神,学校只要具备法人条件,那么自批准设立或者登记注册之日起就取得法人资格,并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责任。
④组织管理科学。
就是国有民营学校组织管理机构是由相互制约的权力机构、决策机构、经营机构、监督机构和民主管理机构所组成,具有封闭性,学校内部管理体制能够形成合力,决策体制科学民主,教职员工参与管理,责任制健全,从而使学校全体成员的积极性得到极大的提高。
⑤奋斗目标明确。
就是学校必须具有切实可行的教育目标和管理目标,即必须坚持把育人效益放在首位,并不断提高社会效益、经济效益。
3、现代学校制度的类型
回顾学校制度的发展史,尽管形式不断变化,名称不断更迭,但归纳起来不外是3种形式:
一是国有国办学校,二是民有民办学校,三是国有民营学校。
1、国有国办学校
以国家财政拨款为主、其他多种渠道筹措教育经费为辅的国家举办的学校,其资产属于国家所有,谓之国有国办学校(简称公办学校)。
这类学校长期受到客体资源的有限性与主体目标的宏大性这对主要矛盾的困扰。
也正由于这类学校的所有权属于国家,在管理权限的划分上,政府有关部门对学校统得过死,使学校缺乏应有的活力,而政府应该管理的事情由于学校数量多、分布广,又无法很好地管起来。
所以,《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
”要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况,必须从教育体制入手,有系统地进行改革。
”
2、民有民办学校
以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利用非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面向社会举办的学校,其资产有属于集体所有的,也有属于公民个人所有
篇四:
学校管理制度必要性的认识
俗话说:
“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
”“规矩”对学校工作而言,就是学校的管理制度。
要办好一所学校,必须有章可依、有规可循。
学校管理制度是实现学校职能的不可或缺的必要条件。
学校管理是一个复杂工程,是学校教育教学正常运行的保障,也是学校走向法治的必由之路,可减少减轻很多不必要的校长负担,克服“人治”的负面作用。
缺乏了必需的学校管理制度,学校教育教学就不能正常运行,可能会导致学校教育秩序混乱、
好的学校管理制度不单规定了教师教育教学行为的基本义务,也应该保障教师在教育教学行为中的权利,特别是处处体现着对教师的人文关怀。
这样,才能使得学校管理让广大教师所接受,认真执行。
制度一旦制定,就必须严格执行,并且不断地加以完善和修订,要重要实,重业绩,重客观,少主观,少人情,少武断。
量化考核具有导向功能,因此。
要注意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出配套的、科学的、合理的、与实际情况相结合考核制度,使其能充分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落实制度要注意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结合。
制度要经常学习,首先要让每一个教师或者制度的执行者明确目标。
学校只有靠科学的制度和认真的落实,才能较好地规范师生的角色活动。
制度的执行者,也就是校长,要正确对待自己的职权。
必须要做到身先士卒,给广大教师做好示范榜样的作用。
唯此,才能服众。
所以,校长不仅是制度的执行者,更重要的是制度的遵守者,
规范学校管理的必要性
一个校风、学风良好的学校,必定有一套比较完整的管理制度以及强有力的执行渠道,而身处于这样的环境中,就算工作辛苦些,也会感觉到教学生活每天都充满了希望、充满了活力、充满了激情、充满了快乐。
而一旦学校的制度只是悬而不决,只是空摆的花瓶,就算工作量比较轻,那也很难获得多大的工作快乐和成就感,因为看着那不争气的学生现状,你怎会提得起工作的激情呢?
首先,管理工作应该在细微处见功夫,应该在细节上多做文章,应该注重日常教学工作管理。
知识就是力量,这已经是人们的一种共识,但是,在乡村教育中,这种意识却不是那么强烈。
只要看看那不学无术的学生,就知道精神的贫瘠所带来的观念的落后会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限制着我们的经济发展。
学生的学习状态很低落,根本就不能与城里的孩子相比,在知识量的积累上,我们的学生确实学得很少。
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是学校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有不少制度本身的宗旨非常好,但缺乏执行力,久而久之,便退化为一种摆设;
而有些制度却脱离了教学工作实际,没有一线教师参与的工作管理方式,必定不能获得大众的喜好,比如而今的补课没有休止,剥夺了教师的业余学习时间,已经极大地限制了教师专业的发展。
其间,脱离教学一线的管理方式所造成的危害最为严重,没有结合教学实际情况所进行的管理都不是优化的,而是带有极大的强制性与家长作风,类似一刀切的管理方式,总想以逸待劳或一劳永逸,是很难收到好效果的。
其次,管理工作应该为教学工作服务,体现教学工作的核心地位,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与主动创造性。
没有注重教学细节,没有充分体现教学工作的主体地位,教学工作游离于教师的生活圈外,没有形成教育的探索风气,我们的教学教育工作仅停留在表面现象上。
师德问题是教师队伍的一个长抓不懈的问题,每一个教师都想把我们的教育搞好,只不过而今的学校管理很难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缺乏活力的学校管理制度已经不能满足教师自身发展的需求,当教师不能改变环境的时候,教师便寻求自身的改变,那就是对教育失却信心和激情,这是我们的损失。
大多数人根本就没有意识到,对问题采取回避态度,只能是长期地受问题的困扰,虽然能够暂时取得自己的轻松,而当长期缺乏工作激情,我们便不知教育快乐为何物。
没有教师工作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就没有教学工作的创造性,也就谈不上教育的整体改观,更加谈不上学校的发展和师生的共同成长。
再次,管理工作应该立足学校的长远发展,应该注重宏观的规划与教师的专业发展。
管理者应该把日常教育管理工作放在学校整体的长远的发展规划上,而要避免目光短浅所带来的资源浪费。
管理者要想方设法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机会,努力提高教师待遇,缺乏物质上的必要补助,起码也要有精神上的鼓动,而非两者皆空,或者是那种家长制的作风,无形中制造着管理者与教师之间的厚障壁。
教育的发展确实可以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个高瞻远瞩的管理者必定不会忽视教师群体的力量,他一定会千方百计地为教师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机会,只要教师发展了,才能使学校的发展成为可能。
如果不
重视教师专业的发展,就不会有学生的发展;
同理,教师的身心要得到健康的发展,才能有学生的真正发展。
对于低迷的教师工作状态和消沉的学生学习状态,我们能够清醒地看到,导致这种现状的缘由是学校的管理不能适应形式发展的要求,不能够为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力的保障,不能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良好的机会。
(20XX、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