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剧《秋菊传奇》的艺术特征和现实意义论文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787245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0.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舞剧《秋菊传奇》的艺术特征和现实意义论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舞剧《秋菊传奇》的艺术特征和现实意义论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舞剧《秋菊传奇》的艺术特征和现实意义论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舞剧《秋菊传奇》的艺术特征和现实意义论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舞剧《秋菊传奇》的艺术特征和现实意义论文Word文档格式.docx

《舞剧《秋菊传奇》的艺术特征和现实意义论文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舞剧《秋菊传奇》的艺术特征和现实意义论文Word文档格式.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舞剧《秋菊传奇》的艺术特征和现实意义论文Word文档格式.docx

浪漫主义;

  一、引言

  从古希腊时代开始,人类便将“舞蹈”作为一种艺术手段来描绘历史。

作为一种大众娱乐形式,“舞蹈”可以反映历史评价,是证明进步精神的理想基础[1]。

对此,历史学家大卫·

格拉斯伯格在他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研究中指出,“舞蹈在公众形象的历史呈现中有着显着的地位”[2]。

因为“通过舞蹈的表现,历史可以变成一种戏剧性的公共仪式,通过这种仪式,可以带来某种社会和政治变革”[3]。

因此,许多舞蹈艺术作品具有“道德教化”的功能。

舞剧《秋菊传奇》正是这样一部具有“道德教化”意义的舞蹈艺术作品,其以海南家喻户晓的传奇女英雄刘秋菊为原型,浓墨重彩地展现了波澜壮阔的琼崖革命和军民鱼水深情。

  二、舞剧《秋菊传奇》内容简述

  由海南省文化艺术学校所表演的舞剧《秋菊传奇》在内容上分为五个部分,分别是智勇双全、革命伴侣、宁死不屈、壮烈牺牲和尾声。

  

(一)第一幕:

智勇双全

  1927年,革命正处于低潮,敌人气焰嚣张,处处追捕革命志士。

秋菊及琼崖革命者被敌人围困。

她的两位战友先后中弹牺牲,秋菊化悲痛为力量,冷静思考,机智突围,在黎族和汉族老百姓的掩护下化险为夷。

在最紧要的关头,李茂松同志前来救援,他从容应对、枪法了得,秋菊和李茂松同志相互配合,最终化险为夷。

  

(二)第二幕:

革命伴侣

  红军战士们在根据地进行演练比赛,李茂松的示范动作标准规范,成绩优异,深受战士们的好评,秋菊也深深被李茂松吸引。

秋菊与李茂松在革命生活中日久生情,由革命友谊上升为革命爱情。

战士们为二人举办了简单的结婚仪式,秋菊与李茂松结成革命伴侣,他们无比深爱对方,向往着革命胜利的时刻早日到来。

可是没过多久,一项艰巨的任务传达下来,他们不得不面临着新的危险。

  (三)第三幕:

宁死不屈

  秋菊被叛徒告密,被捕入狱,敌人对她软硬兼施,动用各种酷刑,逼她供出共产党员名单以及行动计划,但她宁死不屈,坚决不出卖同志。

被酷刑折磨昏迷倒地的秋菊,奄奄一息,但她拥有强大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她想象着女儿和丈夫都在她身旁,她想象着战士们和百姓们对她的关心,她坚信革命最终一定会取得成功。

最后,秋菊被人们营救出狱。

  (四)第四幕:

壮烈牺牲

  李茂松带领红军战士们与敌人展开激烈的战斗,他们弹尽粮绝,最后只能用大刀与敌人肉搏,在战斗中李茂松不幸牺牲。

秋菊肝肠寸断、悲痛不已,但她还是振作起来,带领红军战士及黎汉百姓,继续战斗,为解放海南岛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五)第五幕:

尾声

  秋菊到了天堂,与丈夫相聚,他们与牺牲的战友们一起在天堂看到了鲜艳的五星红旗高高飘扬在海南岛上空。

秋菊和李茂松等革命烈士永垂不朽,永远活在人民的心里。

  三、舞剧《秋菊传奇》的艺术特征

  

(一)《秋菊传奇》的舞台表现

  舞蹈中的体现哲学是把身体视为一种表达手段,把舞蹈中的意义形式解释为一种在体内感知和实现的媒介,并在此过程中阐明舞蹈的感性体验。

舞蹈不是一种语言,而是一种“精神追求”。

在舞剧《秋菊传奇》中,把革命战争与解放中国人民的符号和元素,与秋菊的个人经历结合在一起,将“秋菊”的舞蹈形象发展起来,使它们共同构成了《秋菊传奇》内在的实质性和独特的创作模式。

该剧把舞蹈、情节、配乐、舞美设计结合得天衣无缝,浑然一体,堪称经典。

  在舞台表现上,《秋菊传奇》的编导肖燕英充分应用了空间转换的技术和手法,将舞台空间的“虚”与“实”运用得淋漓尽致,既实现了舞段之间的无缝衔接,又推动了剧情的发展,更加深了对人物心理的刻画。

例如,在第三幕“宁死不屈”中,秋菊被捕之后受到了严刑拷打,为了体现濒死状态下秋菊的精神世界,舞剧在空间转换上采取了“虚-实-虚”的结构。

  在这一段舞蹈表演中,秋菊是唯一的“实”,而秋菊脑海中的幻想以及观众都成为了“虚”。

这种安排既表现了秋菊坚定的信念,又让秋菊的行为变得合理,更让观众进入到演员所要表达的情景当中,在三层空间的交织下,从实到虚再落到实,情感逐层递进,体现了舞剧作为时空艺术的特点。

  

(二)《秋菊传奇》的艺术特点

  该剧编导为北京舞蹈学院的肖燕英老师,她擅长宏大题材的表达。

从大型舞剧《情天恨海圆明园》到《秋菊传奇》,都展现了她对于重大历史题材的强大的驾驭能力。

该舞剧把现实主义的真实与浪漫主义的想象结合得恰到好处,注重人物形象的生动塑造,强调舞剧的视觉冲击力,同时更注重作品内在的思想性。

该剧的舞台设计也令人耳目一新,从20世纪30年代的历史形象入手,运用宏大史诗性的纪实手法,把黑白照片、版画、摄影等艺术形式灵活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光与影、动与静、虚与实、现实与历史的和谐统一。

  舞剧《秋菊传奇》的音乐创作吸纳了海南民间音乐和地方戏曲,体现了编导对细节的“吹毛求疵”,同时融入了西洋管弦乐,让整个作品的音乐听起来丰富有层次。

所有的舞蹈动作都与剧情的变化相呼应,就像音乐的不同声部一样,根据主导动机和复调的发展而随时变化着,但同时又体现出整体性。

秋菊和李茂林的性格刻画和冲突展现,都是通过具有寓意和热烈饱满的舞段来呈现的。

  一台好的舞剧就像一部好的文学作品[4]。

在全剧的尾声,编导安排主人公在天堂相遇,这是浪漫主义的手法,这样的设计更能抚慰观众的内心,符合观众期待。

毕竟每一个观众都希望革命英雄能有一个好的结局,就像中国四大爱情故事之一的“梁山伯与祝英台”,在故事的结尾,梁祝纷纷化成了蝴蝶。

在该舞剧中,秋菊和李茂林的结局是在天堂相遇,这和“梁祝”的结尾有异曲同工之妙。

这样的编排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心理需求。

古人云“文章合为时而着,歌诗合为事而作”,同理,舞剧作品也应该与时俱进。

  四、舞剧《秋菊传奇》的现实意义

  

(一)促进我国文艺创作发展

  长期以来,我国的舞剧创作一直套用戏剧叙事结构模式,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叙事经典程式统摄了舞剧创作的理论与实践。

事实上,用人体动作语言去讲故事是讲不清楚的,无法与文学语言和戏剧对白相媲美。

舞蹈拙于叙事而长于抒情,人体动作语言在讲述故事情节方面短于文学语言的描述性,但它却比其他语言在抒发情感方面更具感染力。

古人云:

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4]。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我国文艺创作有了更好的条件,迎来了新的春天,产生了很多的优秀作品。

但是也不能否认,在文艺创作方面存在着“有数量缺质量”的问题,有的形式大于内容,有的胡编乱造缺乏历史根据。

舞剧《秋菊传奇》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是对文化市场乱象的一次冲击,是新时期我国文艺创作优秀作品的展示,对于促进我国文艺创作的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二)展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灿烂文化,我们应该增强文化自信,在各种经典的历史故事中挖掘新的素材作为创作的源泉。

大型舞剧《秋菊传奇》正是一部优秀的体现新时代文化自信的经典好剧。

该舞剧是根据中宣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开展以“中国梦”为主题的文艺创作活动的通知》要求进行编排的,同时该剧也是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暨海南解放65周年的献礼节目。

《秋菊传奇》展演结束后,深受社会各界的好评。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最根本的是爱国主义,爱国主义是常写常新的主题。

具备爱国主义精神的作品,最能引发共鸣,最能催人奋进[5]。

例如大型原创舞剧《昭君出塞》,舞剧中昭君牺牲小我、完成大我,“请缨赴塞上”,为的是国家稳定、百姓安康,整部舞剧表现的是家国情怀。

又例如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大胆创新,把爱国情怀和青春色彩完美结合,受到群众的喜爱。

再如大型舞剧《情天恨海圆明园》,表面上讲述的是男女主人公的爱情故事,实际上是以小见大,把个人命运和国家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也是对世人的警示:

有国才有家。

  五、结语

  综上所述,像舞剧《秋菊传奇》这样充满爱国主义情怀的优秀作品,可以引导人民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和价值观,增强人民的文化自信。

随着时代的进步,走进剧场的观众越来越多,这也是广大创作者的机会,只要作品足够优秀,一定会口口相传,获得好评。

文艺是时代的号角,最能展现一个时代的风貌。

因此,文艺创作者们应该成为时代的弄潮儿,要用心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关心人民群众关心的,创作人民群众需要的。

舞剧《秋菊传奇》是一部真正意义上让人民满意的优秀剧目,是一部经得起人民评价、专家评价、市场检验的好作品。

该作品对于同行的创作起到了良好的榜样作用,该剧能启发更多文艺创作者用作品谱写中国精神、弘扬民族正气、挖掘中国灿烂文化,挖掘经典人物作为艺术典型,创作出更多有内涵、有温度、有情怀的文艺作品,从而发挥艺术作品的审美功能和教育功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刘青弋、贾安林.中外舞蹈作品赏析[M].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4.

  [2]王克芬.中国舞蹈发展史[M].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

  [3]孙少康.“舞蹈形象”言说[J].人文天下,2019,(24):

37-39.

  [4]杨丽萍.舞蹈艺术欣赏漫谈[J].艺术评鉴,2019,(23):

77-78+100.

  [5]贾蕾.论舞蹈编导中的文学艺术表现策略[J].北方音乐,2019,39(22):

235+24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中国风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