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钦州市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786457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95.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Word下载.docx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西钦州市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Word下载.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Word下载.docx

③是中西合璧的产物 

④是在四合院的基础上扩大而成的

A.①②③④ 

B.①④ 

C.①③ 

D.①③④ 

4、1933年3月,罗斯福发表就职演说:

“叹交换手段难逃长河冰封;

看工业企业尽成枯枝败叶,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年储蓄毁于一旦。

”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美国( 

A.经济危机来势猛烈

B.经济危机给人民带来严重灾难

C.经济危机范围广破坏性强

D.经济危机持续时间长

5、出现在明朝的“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生产方式的实质是

A.奴隶制生产关系 

B.封建生产关系

C.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 

D.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6、如图为我国古代某朝引进的粮食作物,与该作物同时代的经济现象是( 

) 

A.黄道婆革新棉纺织技术

B.纸币成为主要流通的货币

C.私营工商业勃然兴起

D.“机户出资,机工出力”

7、1996年12月16日,日本《朝日新闻》登载文章说:

“在世界工业产品的出口及不同产品的代求预测中,不能没有中国。

世界已经出现了这样的格局:

中国说话时,世界都在倾听。

”这不能表明 

( 

A.中国市场有很大的吸引力 

B.经济全球化不能没有中国的参加

C.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提高 

D.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8、一战期间发展最快的民族工业部门在一战结束后受打击也最重,这主要说明

A.民族工业投资总量较少

B.战争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密切相关

C.民族工业应重点发展重工业

D.帝国主义是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障碍

9、一位英国人说,中国多织一匹布,英国就会少销一匹,因而“机器不宜进中国”。

这句话反映出的本质问题是

A.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的矛盾

B.手工生产与机器生产的矛盾

C.中英在纺织品贸易上的矛盾

D.殖民资本与民族资本的矛盾

10、孙中山曾明确指出:

“凡本国人及外国人之企业,或有独占的性质,或规模过大为私人之力不能办者,如银行、铁路、航路之属,由国家经营管理之。

”下列哪一主张与上述观点相一致

A.平均地权 

B.土地国有 

C.驱除鞑虏 

D.节制资本 

11、解放战争时期,民族工业日益萎缩的原因包括()

①国民政府大肆出卖国家主权②美国商品的大量涌人

③官僚资本的残酷挤压④国民政府的苛捐杂税

B.①②③ 

C.②③④ 

12、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经济危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因美国的股市崩溃而引发并迅速波及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B.其根本原因是社会对商品的需求远远低于商品的供给

C.它带来的损失远远超过第一次世界大战造成的损失

D.它使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化,恶化了国际关系

13、下列不属于胡佛政府反危机措施的是()

A.通过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去调节经济

B.呼吁劳资双方在合作基础上解决经济问题

C.采用强制手段,加强对经济的全面干预

D.用完美的制度度过暂时的危机

14、20世纪20年代开始,列宁在苏维埃俄国提出“新经济政策”,毛泽东在中国提出农民问题,并开创“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道路,30年代罗斯福在美国推行“新政”,90年代邓小平在中国提出“社会主义也有市场”,倡导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所有这些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要相互学习借鉴

B.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制度没有优劣之分

C.这些历史巨人善于化腐朽为神奇

D.实事求是这一人类智慧的意义是世界性的

15、苏俄新经济政策、罗斯福新政和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的中国改革的相同之处在于

①全面发展国有经济②充分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

③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干预经济④将市场与计划相结合

B.②③④ 

C.③④ 

D.①②④ 

16、20世纪70年代开始,美国经济()

A.进入快速发展的“黄金时代”

B.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就业不足

C.陷入了生产停滞和通货膨胀

D.进入了一个“新经济”时代

17、下列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经济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建立起了庞大的经济调节机构

B.联邦政府投资兴建了大批企业

C.政府的调节管理职能大大深入

D.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被不断削弱

18、美国政府全面加强对经济调节和干预的主要表现有…( 

①运用财政和金融手段刺激生产和消费②慷慨补贴出口产品③大力投资科研和教育④工业国有化政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9、近年来,有很多学者喜欢把中国的改革开放和新经济政策进行比较,甚至有的认为改革开放是对苏俄新经济政策的照搬照抄。

关于以上两者论述错误的是

A.改革前都面临经济困难、社会动荡 

B.都利用市场和货币关系发展经济

C.都进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D.基本上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连线题(题型注释)

2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以海外之有余,补内地之不足,内地无足轻重之物,载之番境皆为珍品。

是以沿海居民操作小巧技艺及女工针绣,皆于洋船行销,岁收入番岛银洋货物百十万入我中土……

——《中国古代经济史纲》

材料二南洋未禁之先,闽广家给户足,游手无赖亦为欲富所驱.尽入番岛,鲜有在享饥寒寥劫为非之患。

《论南洋事宜》

材料三既禁之后,百货不通,民生自蹙。

居者苦艺能之无用,行者叹至远之无方,故有四五千斤所造之洋船,系维朽蠹于断港荒岸之间……但能使沿海居民,富者贫,贫者困,驱工商为游手,驱游手为盗贼耳。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沿海对外贸易的有益之处。

(2)根据材料三的政策归纳其危害,你怎样评价这一政策

21、阅读下列图文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清代沿袭明制设置的钞关,大有增加,计共设户关26个,工关5个,清代税关对商船户缴税也极为苛重,全国又欠缺统一税率,以致各关税吏敢于巧立名目,动辄以商人违反规定为由,没收财货,李人龙奏称,关税害商,在这样的苛刻税收下,商贾望见关津,若赴汤蹈火之苦。

──彭雨新《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史》

材料四(乾隆时人说)近日富商巨贾,挟其重资,多买田地,或数十顷,或数百顷。

──李文治《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一辑

(1)图一和图二所反映的共同主题是什么?

其具体表现有哪些并简要分析该现象出现的积极意义?

(2)据图三、图四和所学知识,指出明朝时期我国商品经济发展出现了什么新现象?

并分析导致这些新现象产生的有利因素有哪些?

(3)材料三和材料四揭示了清朝什么社会现象?

这种现象对当时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

(4)结合所学知识和上述材料,谈谈应该如何看待中国古代不同历史时期商品经济所起的作用?

三、综合题(题型注释)

22、市场因素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影响经济乃至全球化的发展,世界各国进行了各种探索,积累了经验,也留下了不少教训。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斯大林的国家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体现着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原则原则……从理论到实践都明显地改变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

据叶书宗《善于苏联的国家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问题》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斯大林的经济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相比有哪些“改变”。

材料二:

市场是一种古老的制度。

……然而,有将近四十年的时间,市场从我们的社会生活中逐渐退出乃至消失,以至于整整一、两代中国人对于市场完全感到陌生。

……最近十几年里,对我们日常生活以及我们生活于其中的世界影响最大最深刻的莫过于市场了。

……

梁治平《市场国家公共领域》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四十年的时间,市场从我们的社会生活中逐渐退出乃至消失”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最近十几年”中国的市场经济又是怎样建立起来的?

材料三:

19441951年间,美国与其他先进的工业化民主国家进行了一系列的制度建设。

战后秩序的制度化因之在范围上大大超过了以往,涵盖战后联盟间的经济稳定、贸易、金融、货币和政治、安全等关系。

[美]约翰伊肯伯里《大战胜利之后》

(3)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在“战后秩序的制度化”方面的表现及动机。

23、民生问题是自古以来各国政府高度关注的问题之一。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太宗认为:

“夫民者国之先,国者君之本。

”因此,他大力提倡发展生产,与民休息。

他说:

“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时为本。

夫不失时者,在人君简静乃可致耳。

若兵戈屡动,土木不息,而欲不夺农时,其可得乎”所以,他曾下诏停修劳民伤财的建筑,还把太子举行冠礼的日子从二月改到十月。

另外,多次下诏减免赋税。

如627年,山东大旱,他下诏免当年租赋。

材料二康有为认为,要达到幸福快乐的大同之世,必须推行“公养”、“公教”、“公恤”的社会福利制度。

妇女怀孕后入公立政府组建的“人本院”赡养,实施胎教,婴儿出世后一律由公立的“育婴院”、“慈幼院”抚养;

儿童6岁入“小学院”,11岁入“中学院”,16岁入“大学院”,20岁毕业。

经过长达14年的义务教育培养,使每一个年轻人都受到良好的教育和专门的技术训练;

人如果患病或因工作受伤致残,可以进入社会举办的“医疾院”,得到精心高超的治疗;

人到了晚年,则可进入社会举办的“养老院”、“恤贫院”,受到“公恤”。

据康有为《大同书》整理

材料二二战后到20世纪70年代初期,……在西方国家股份公司,股票不再只为少数资本家所拥有,企业普通职工也拥有股票,资本家拥有企业全部所有权的情况已不存在;

同时企业所有者退出了经营第一线,对企业的控制力下降,而由专门的管理人员和科技人员从事经营。

战后发达国家的社会福利与以往不同,已经从单纯的救济发展成为公民的社会权利,得到立法和制度上的保证。

……使社会经济得到迅速发展。

摘自齐世荣、吴于廑主编《世界史现代卷》

(1)依据材料一,归纳概括唐太宗治国的指导思想及主要表现。

(2)依据材料二指出康有为关注民生的社会福利主张有何特点?

并指出其思想来源。

(3)依据材料三,分析“二战”后西方国家关注民生的具体做法。

(4)根据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经济发展k*s#5^u和关注民生之间关系的认识。

24、“海上马车夫”这个绰号形象地说明了17世纪的荷兰在商业、航海业和殖民掠夺各方面所拥有的霸权。

但是,“海上马车夫”的好景不长。

从17世纪中叶,英、荷便在各大海洋展开了海上争霸战。

后来,法国也参与进来。

法荷战争席卷了荷兰本土,最终以荷兰的惨败而告终。

荷兰从此一蹶不振。

请思考:

17世纪的荷兰是怎样对外扩张的?

参考答案

1、A

2、C

3、B

4、C

5、C

6、D

7、D

8、D

9、D

10、D

11、A

12、B

13、C

14、A

15、C

16、C

17、D

18、A

19、D

20、

(1)有利于沿海手工业的发展;

有利于沿海居民的生活;

能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

有利于社会的安定。

(2)闭关政策使沿海对外贸易无从发展;

使以海外贸易为生的商人和渔民破产;

社会动荡不安。

闭关政策虽然保护了自然经济免遭外来冲击,但是它阻碍了本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造成近代中国的屈辱和落后。

21、

(1)共同主题:

战国时期商业发达。

表现:

出现许多商业城市,如临淄、邯郸等;

各国货币发展,但货币种类繁多,没有统一。

意义:

商业发展,促进了各民族各地区的经济文化的联系;

推动民族融合,有利于国家走向统一;

一些力量壮大的商人成为新兴地主,推动了封建制度的确立。

(2)新现象:

农业向商品化方向发展;

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有利因素:

高产作物的引进,经济作物种植区域的扩大;

区域间的长途贩运兴盛;

工商业大量兴起,国内市场的扩大;

劳动力市场的出现;

一条鞭法的实施。

(3)社会现象:

清政府广设钞关,不法官吏巧立名目,对商人课征重税,大量商业资本投向土地。

影响:

这种现象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土地兼并,影响了农产品和手工艺品的流通,影响了商业资本的积累,不利于手工业生产规模的扩大,阻碍资本主义萌芽进一步发展。

(4)在封建社会初期,商品经济发展促进封建地主阶级的形成和封建统治的加强;

中期,商品经济发展有利于封建政权的巩固和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

后期,商品经济的发展对封建制度起了瓦解作用。

22、

(1)①改变了新经济政策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路线,实行直接过渡;

②改变了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所有制形式,实行单一的公有制;

③改变了计划和市场调节并存的模式,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每点2分,其他言之有理可同等给分,不超过6分)

(2)原因:

照搬苏联建设经验(斯大林模式);

三大改造建立了计划经济体制。

(每点2分,其他言之有理可同等给分,不超过4分)

途径:

①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改革开放,开始主动融入世界市场;

②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③2001年底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步建立。

(3)表现:

①主导“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2分)

②建立“关贸总协定”(2分)

③实行马歇尔计划(1分)

④签订《北大西洋公约》(1分);

动机:

主宰资本主义世界,对抗苏联,称霸世界。

(2分)

23、

(1)指导思想:

以民为本,关注民生(或民主思想)。

提倡发展生产,不侵夺农时;

减少战争和重大工程建设;

避免赋税,注重减灾。

(2)特点:

社会福利制度化,强调政府救济与社会救济相结合,救济与教育有机集合。

思想根源:

继承了儒家的大同思想,同时又吸收了西方的民主思想。

(3)做法:

变更企业所有权,使普通职工拥有企业股票;

由专门管理人员和科技人员管理企业;

社会福利在立法和制度上得到保证。

(4)认识:

关注民生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要积极改善民生,推动经济持续发展。

原因:

战后资本主义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资本主义国家调整和改革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战后劳动者的维权意识加强。

24、17世纪上半叶是荷兰海上贸易的黄金时代。

荷兰取代西班牙和葡萄牙成为世界头号贸易强国,有“海上马车夫”之称。

其贸易范围包括西北欧的海域贸易以及对亚洲的远洋贸易和对西方新大陆的贸易。

组建大型商业公司是荷兰人在国际竞争中的重要手段。

1602年,荷兰东印度公司成立。

公司资本主义雄厚,又有政府作为后盾,从而击败了葡萄牙人,垄断了东方的香料贸易。

【解析】

1、试题分析:

注意关键词“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

A项最符合题意

B项是地位的变化,体现的是平等观念,故排除。

C项是货币名称的转变,与题意主旨不符,故排除。

D项也是人民地位变化的体现,与经济转变关系不大,故排除。

考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

2、试题分析:

判断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关键要看是否出现雇佣劳动关系,这是根本的标志,C项“机户出资,机工出力”即是一种雇佣关系,故选C。

A项说明手工业的工序繁多;

B、D项都没有体现雇佣关系,错误。

古代中国的经济·

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

资本主义萌芽

【易错警示】自由雇佣劳动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核心。

明朝中后期,苏州,松江等地有许多以纺织为业的“机户”。

机户拥有大量资金和几台至几十台织机,开设“机房”,雇佣几个至几十个工人,进行生产。

这种“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机房”,就是手工工场。

机户是早期的资本家,机工是早期的雇佣工人。

他们之间是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也就是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

3、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读信息的能力。

大杂院与四合院有点类似,而四合院是北方地区典型的普通居民住房。

故②③错误。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物质生活

4、试题分析:

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

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经济危机的特点是很多的,但是材料的主旨是在强调“商业、工业、农业、个人家庭”多领域均遭到经济危机的严重破坏,所以也就体现了经济危机的“范围广破坏性强”的特点,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C。

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危机•经济危机范围广破坏性强

5、试题分析:

“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这是一种雇佣关系,雇佣关系的出现反映了资本主义的萌芽产生。

故选C。

AD项明显错误;

B项说法太笼统并且材料体现的是新式的生产关系,因此与材料不符;

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点评:

资本主义萌芽在明朝后期出现,判断标准是看是否出现了雇佣关系。

但是发展却非常缓慢,究其原因,可以从三个方面探讨:

政治上,君主专制的黑暗统治;

经济上,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重农抑商政策;

思想文化领域厉行文化专制,这些都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6、本题考查新航路的开辟。

玉米原是美洲农作物,新航路开辟后在世界各地开始出现,在中国的引入时间应该在新航路开辟后,据此判断应该是明朝,而这一时期,中国商品经济发展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故选D项。

选项A出现在元朝,B出现在宋朝,C是春秋战国以后的情况。

7、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题干的时间是1996年,而中国加入世贸的时间是2001年,故D不正确。

8、一战期间,由于帝国主义间忙于战争,所以使得民族工业获得了“短暂的春天”,但是,随着一战的结束,帝国主义又重新加紧侵略中国,压制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资本主义很快萧条,说明帝国主义是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障碍,故D正确;

A、B、C不是主要原因,排除。

9、由题干中“中国多织一匹布,英国就会少销一匹”可知,这反映出英国殖民者害怕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导致他们利益受损。

这说明了殖民资本与民族资本存在着市场竞争,殖民资本千方百计想压制民族资本的发展。

题干中“机器不宜进中国”即禁止向中国输入机器,其反映的本质问题即是殖民资本与民族资本之间的矛盾。

故D正确。

10、本题考查三民主义。

孙中山的意思是对本国人及外国人有独占性质的或规模过大的企业进行限制,由国家经营管理,这是节制资本的表现。

故D正确;

材料与土地制度无关,排除A、B;

驱除鞑虏是民族主义,节制资本是民生主义,C错误。

1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①②③④都是解放战争时期,民族工业日益萎缩的原因,故选A。

12、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是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和生产的社会化之间的矛盾。

B项表述错误,符合题意,故答案选B;

A、C、D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

【名师点睛】

本题考查对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全面认识。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的矛盾。

13、胡佛坚持自由主义经济政策,主张通过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去调节经济,呼吁劳资双方在合作基础上解决经济问题,利用市场调节作用度过危机,不主张政府对经济进行过多干预,故A、B、D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C错误,符合题意,选C。

1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无论是列宁、毛泽东、邓小平还是罗斯福,这四人的改革都是从本国国情出发,取得成功的,故D项正确;

ABC项不符合题意。

15、苏俄的新经济政策是在国家掌握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大力发展经济;

罗斯福新政是在不触动私有制的前提下政府利用国家力量对经济进行干预的政策;

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的中国改革大力发展市场经济,但是国家的宏观调控依然发挥巨大作用。

由上述分析可知①说法错误,②不符合新经济政策,③正确,四个选项都有④,④正确,故选C.③④。

解答本题可用排除法。

四个选项都有④,故④不予考虑。

16、二战结束后到到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经济进入快速发展的“黄金时代”,A错误;

结合所学知识,20世纪70年代开始,美国经济陷入了生产停滞和通货膨胀,出现经济危机,C正确,经济危机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失业,B错误;

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经济”时代,D错误。

17、二战爆发后,美国经济被纳入政府的全面管制之中,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获得迅速发展的机会,而不是被削弱。

所以D项错误,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

18、美国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和调节,运用财政和金融手段刺激生产和消费,对出口产品进行补贴,投资科研和教育事业,建立福利国家等,都体现了政权在经济发展的作用,工业国有化政策不属于美国加强对经济调节和干预的措施,排除④,故选A.①②③。

本题考查学生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

二战后,美国经济出现高速增长的黄金时期,主要是政府运用财政和金融手段刺激生产和消费;

广泛补贴出口产品;

政府大力发展科和教育。

19、试题分析:

ABC三项都是对中国的改革开放和苏俄的新经济政策共同点的表述,A项是背景上的共同点,B项是经济手段上的共同点,C项是内容上的共同点,都不符合题意;

只有D项符合题意,中国奠定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是“一五”计划的完成,苏联基本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是通过“斯大林模式”,大约在1937年完成的,不符合题中所述两者的共同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一化三改造”;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

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

新经济政策;

“斯大林模式”·

苏联的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英语学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