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创新型人才培养论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6786163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9.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关创新型人才培养论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有关创新型人才培养论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有关创新型人才培养论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有关创新型人才培养论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有关创新型人才培养论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有关创新型人才培养论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有关创新型人才培养论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关创新型人才培养论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有关创新型人才培养论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学院从公共基础实践、学科专业实践、研究创新实践三个层次深化实践教学改革。

建成了车辆工程、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结构分析与动力学3个省级重点学科(实验室)平台;

车辆工程、交通工程、力学实验室,省车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道路智能控制与安全运输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向本科生开放;

开展综合性、设计性、研究性的“三性”实验确认工作,实验比例达95.3%。

利用科研、创收经费购置仪器设备成为学院改善研究、实验条件的重要途径。

现学院实验室总面积达10000余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达2000多万元,在校外建有10多个签约教学实验基地,拥有交通、车辆类专业各方向研究所6个,理工大学交通安全司法鉴定所、市机动车排放污染物检测中心、理工维科机动车驾驶员培训等服务机构也设在我院,这些实验、科研、实习机构,为培养富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创新型人才提供了学习的大舞台,提高了教师授课质量工程。

三、吸引学生参与科研,营造浓厚学术氛围

坚持在科研实践中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和创新能力,已形成四种吸引学生参与科研的有效模式:

一是课题参与模式:

以教师主持的课题为纽带,吸收相应专业、年级的学生参加,成立若干科研小组,协助教师完成力所能及的科研任务。

二是基地训练模式:

以稳定的校外基地为平台,注重基本技能训练,长期有序地实施。

三是立项资助模式:

学院每年投入10万多元,立项资助由学生主持、教师指导的创新项目。

四是自主调研模式: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知识优势,广泛开展社会调查,形成调研成果。

大量的科研项目和科研经费有力支撑着创新型人才培养。

目前,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95%的选题来自科研课题和生产实际。

近几年来学院每年教师平均研究经费达近10万元。

2009年学院科研经费有望超过一千万元。

近3年来,学院本科生累计发表学术论文近500余篇。

实施素质拓展工程,重视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

先后100多人次获得省级以上科技奖励,其中获得“飞思卡尔杯”全国智能汽车大赛二等奖4项,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特等奖3项,一、二、三等奖计50项,第九届全国大学生英语演讲国家二等奖1项,省机电产品设计大赛、省“挑战杯”课外学术作品竞赛、数学建模竞赛等省级以上奖励15项;

大学生创新研究立项93项;

继续推进了学风建设。

以学风建设活动月、诚信考试活动月、我与文明同行等活动的组织实施,促进了良好学风的形成;

积极引导广学自主学习、创新学习,近几年考研上线率达60%以上,学位获取率99%,一次性就业率96%以上。

通过学院开展的多项活动,营造了“学术、敢为人先、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为广大学生了解科学、热爱科学、投身科学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此外,学院还把创新创业教育作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容,成立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心和创新创业素质培养学校,设立了创新创业基金,创建了大学生创业网、交通汽车俱乐部、爱心家园、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等活动丰富多彩,深受广大学生喜爱。

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求找到适应高等学校发展特点和社会需求的最佳结合点。

1.开展辅修/双学位教育

为有效地改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拓宽学生的专业面,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学生就业的竞争力和适应性,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充分利用学校多学科的教育资源,我校适时开展了辅修/双学位教育。

学校在1991年8月的《理工大学本科生修读辅修专业的试行办法》中提出,辅修专业的开设是为了鼓励、引导那些德智体全面发展,学习上确有潜力、成绩优秀的学生以及具有其他专长的学生在完成本专业教学计划的基础上,再修读一个辅修专业,以培养具有较宽厚的知识、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学校当时确定了8个辅修专业,涉及工科、管理和理科三大门类。

经过1996年学分制教学计划的制定和2000年9月对本科生修读辅修专业办法的进一步修订,我校更加强调“鼓励各类学生主动适应社会需要,构建复合型知识结构,发展特长”、“在校期间得到多元化培养,提高素质。

”学校在保留原有部分专业的同时,又增加了会计学、经济法、工业造型设计等新专业,这样,我校辅修专业达到15个。

与此同时,学校还增加了18个辅修课组,涉及工、理、管、文、经、法六大学科门类,辅修专业的学习总量为400学时(25学分)左右,辅修课组的学习总量为128学时(8学分)。

为继续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强化对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更加充分地挖掘教育资源和利用学校多学科的优势,我校于2003年开始筹办双学士学位专业;

2004年9月生物工程、工商管理、法学3个双学士学位专业正式面向2002级本科生招生。

学校规定,双学士学位专业修读原则上从学生在校第4学期开始,修读年限为2.5年,学生完成双学士学位专业全部学习计划,各门课程成绩合格,并且已获得主修专业学位证书,将获取双学士学位专业证书。

2.试办本科教改实验班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因材施教的原则,探索培养适应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需要的高水平科学技术人才的有效途径,培养一批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质量、高素质人才,我校从1994年起试办本科教改实验班。

具体做法是:

学校每年从入学的新生中选拔一批品学兼优、高考成绩优秀或取得全国学科知识竞赛奖励的学生作为实验班候选人,根据当年学校在各省市招生比例、生源质量、专业分布等情况,按地区确定实验班学生入选名额,组成本科教改实验班,进行专门培养。

实验班至今已举办13届。

实验班学生的培养目标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有献身精神,基础扎实,思路开阔,思维敏捷,实践能力强、理工结合的创新型人才”。

实验班采取二段式培养模式,即:

第一阶段为基础教育阶段,用两年时间,按照理科人才培养基本要求,强化理论基础课程和技术基础理论课程的学习,构建宽口径,复合型、创新型专门人才的基础知识结构;

第二阶段重点进行专业能力培养,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在全校和专业大类围任选专业学习。

实验班提倡教师在教学中采用灵活、生动、科学的教学方法,注重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培养,注重发掘学生的智能潜力和开阔学生的思维视野。

多年来,实验班学生在各级各类学科知识竞赛中屡获殊荣,保送研究生和直接攻读博士学位的人数也高于普通班学生。

三、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实施一系列改革举措,优化人才培养过程

我校在刚开始开展辅修/双学位教育时,学生不仅主修课程负担较重(200学分左右),选择课程的余地很小,而且在思想上也将辅修/双学位教育看作是对个别智力超常学生的教育方式。

为了给予学生更多的选择自由,让学生能充分利用学校多学科的教育资源进一步拓展自己的知识面,为未来创造广阔的发展空间,我校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优化人才培养过程。

1、压缩课堂教学时间,进一步减少毕业总学分要求

2003年10月,我校重新修订了本科教学培养计划。

新的本科教学培养计划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如削减了学生学习的总学分,将原来修满平均200学分才能毕业的要求,降低至平均180学分,同时将占10%的选修课比例增大到30%。

课堂教学时间减少后,更多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修其他课程,参加辅修/双学位学习,或者参加本科生科学研究。

2、出台新的管理文件,进一步规辅修/双学位教育和实验班的教学管理

2005年《理工大学本科生修读双学士学位专业管理办法》颁发。

该办法规定“学生修完双学士学位全部学习计划,各门课程成绩合格且已获主修专业学位证书,将获取双学士学位专业证书;

学生修完双学士学位专业理论课程,各门成绩合格,为完成毕业设计(论文);

完成主干理论课程(25-30学分),各门课程成绩合格,将获取辅修专业证书。

”至此,我校辅修/双学位教育管理步入规化、制度化的轨道。

同时,我校还改进教务管理系统,统一辅修和双学位的管理模式,建立了具有网上报名、网上交费、网上查阅课表和成绩输入等功能的计算机管理系统,在学校全面监控的基础上,加强学校与院系、院系与院系之间的沟通,进一步明确了学校和院系的职责。

为加强管理,我校每年均由教务处和实验班所在学院各出一名教师担任班主任,对学生进行管理。

3、对拔尖人才实施重点培养计划

学校为实验班的学生配备了最好的教师,提供了多项奖学金,并优先提供上机时间。

学生进入专业学习阶段后,学校还为每位实验班的学生指派指导教师。

大学三年级时,实验班学生成绩排在前30名-40名的可以被确认为重点培养对象。

这些被确认的尖子学生可提前获得“保研”或“直博”的预备资格。

学校还动员我校的院士、长江学者、重点学科的学术带头人作为这些预备研究生的导师,实行双向选择,一经确定,这些学生从大三开始参与其导师的科研工作。

学校规定,学生随导师从事科研工作,可替代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学分,最终本科阶段的学习成绩,可根据其发表的科技论文和实际的科研成果,由导师确定。

实施该计划的目的是鼓励优秀本科学生及早参与科研,培养他们的科技创新能力。

发挥科研优势培养创新型人才

科研是中南大学的比较优势,仅“十五”期间,学校就荣获国家三大科技奖26项。

学校在坚持科技强校战略的同时,始终强调以育人为根本任务,注重基本要求+特色教育,注重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积极倡导科研“反哺”教学,推动教学科研和谐发展,科研优势在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凝聚优秀教师队伍。

学校坚持培养研究型教师,促进师资队伍素质从教学型或科研型向教学科研型转变,形成了一支以15位两院院士为核心,以一大批中青年学术骨干为中坚的师资队伍。

学校鼓励和组织院士、教授主讲本科生主干专业课程,举办学科发展动态讲座。

几年来,学校产生了4位国家教学名师,广大学生通过网络投票的方式评选出数十名“我心中最喜爱的老师”,这些老师既是学术骨干,又是教学骨干。

——促进课堂提质工程。

一是学校依托学科优势,完善专业建设。

按一级学科设置主要基础课,或按学科类型设置基础课平台,按“少而精,少而优”的原则发展新专业。

“十五”期间,学校新增本科专业18个。

学校充分发挥材料、冶金、医学、管理等领域的科研优势,深化教学改革,推进课程建设,及时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容。

目前,学校已建成19门国家精品课程。

学校从公共基础实践、学科专业实践、研究创新实践三个层次深化实践教学改革。

建成了以10个校级教学实验中心为核心的校、院、专业三级实验室体系。

学校所有的国家和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向本科生开放。

开展综合性、设计性、研究性的“三性”实验确认工作,实验比例达87.3%。

利用科研经费购置仪器设备成为学校改善研究、实验条件的重要途径。

2003年—2005年,学校新增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26亿元,其中科研经费投入0.45亿元,占总投入的36%。

——吸引学生参与科研。

学校坚持在科研实践中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和创新能力,已形成四种吸引学生参与科研的有效模式:

学校每年投入200万元,立项资助由学生主持、教师指导的创新项目。

目前,学校工科类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90%的选题来自科研课题和生产实际。

工学专业的博士生平均研究经费不低于5万元。

近3年来,学校本科生累计发表学术论文近500篇,先后有97个团队580余人次在省部级以上大学生科技、创业、文化竞赛中获奖。

在第五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学校一作品获风险融资2200万元,创本届竞赛单项最高融资记录。

——营造浓厚学术氛围。

学校大力营造“学术、敢为人先、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

开展广泛的科技合作与交流,举办了一批有重要影响的国际学术活动。

平均每年举办学术讲座100多场。

学术活动频率高、层次高、水平高,仅今年就有30余名院士来校举办学术讲座,为广大学生了解科学、热爱科学、投身科学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此外,学校还把创新创业教育作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容,成立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心和创新创业素质培养学校,设立了校级创新创业基金,创建了中国大学生创业网和中国研究生创新网。

云麓大讲坛、云麓读书会、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等活动丰富多彩,深受广大学生喜爱。

什么是创新人才?

如何培养创新人才?

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还不能算是创新人才,创新人才首先是全面发展的人才;

  个性的自由独立发展是创新人才成长与发展的前提,作为工具的人、模式化的人和被套以种种条条框框的人不可能成为创新性人才;

  当代社会的创新人才,是立足于现实而又面向未来的创新人才。

 何谓创新人才?

世界各国是如何理解创新人才的?

本文拟对创新人才的理念进行国际比较,以期弄清创新人才的涵。

  国教育界对创新人才涵的理解

  虽然各国在高等教育改革中都非常重视培养创新型人才,但各国对创新人才的理解并不一致。

  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倡导培养创新型人才或创造型人才以来,有关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学术论文不胜枚举。

但对于什么是创新(创造)型人才,大家的观点并不一致。

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是:

  ———所谓创造型人才,是指富于独创性,具有创造能力,能够提出、解决问题,开创事业新局面,对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作出创造性贡献的人。

这种人才,一般是基础理论坚实、科学知识丰富、治学方法严谨,勇于探索未知领域;

同时,具有为真理献身的精神和良好的科学道德。

他们是人类优秀文化遗产的继承者,是最新科学成果的创造者和传播者,是未来科学家的培育者。

  ———创造型人才的主要素质是:

有大无畏的进取精神和开拓精神;

有较强的永不满足的求知欲和永无止境的创造欲望;

有强烈的竞争意识和较强的创造才能;

同时还应具备独立完整的个性品质和高尚情感等。

  ———创新型人才是指具有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它是相对于不思创造、缺乏创造能力的比较保守的人而言的,这个概念与理论型、应用型、技艺型等人才类型的划分不是并列的。

实际上,不论是哪种类型的人才,皆须具有创造性。

  由此看出,我国教育界主要是从创造性、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等角度阐释创新人才或创造型人才的。

这似乎给人一种错觉,只要专门培养人的创造性、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等素质,创新人才的培养便可大功告成。

虽然也有个别专家的定义、解释涉及到了基础理论知识、个性品质和情感等因素,但并没有形成主流。

  创新人才涵的国际定义

  在国外的有关文献中,我们并未发现与“创造型人才”或“创新型人才”对等的概念。

一些相关的概念如“cre鄄ativemind”、“creativeman”、“criti鄄calthinking”等,大都是从心理学的角度研究创造性思维、创造性人格的特点。

  国外对创新人才的理解比我国要宽泛一些,他们大都是在强调人的个性全面发展的同时突出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

这从国外有关大学教育培养目标的阐释中可以清晰地看出来。

应该注意的是,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对人才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重视已有很长的历史,只不过近年来更加突出而已。

  在英国,培养绅士型的领袖和学者是大学教育的培养目标。

什么是绅士型的领袖和学者?

按照英国19世纪教育家纽曼的话来说,就是“学会思考、推理、比较、辨别和分析,情趣高雅,判断力强,视野开阔的人”。

牛津大学校长C·

鲁卡斯要求大学培养的人才“要有很高的技术,非常宽的知识基础,有很强的个人责任感、革新能力和灵活性。

个人能够不断地获取新的技术以适应其需要。

”至2001年,牛津大学共为英国培养出40名诺贝尔奖获得者、25位首相。

  德国大学的人才培养深受洪堡大学理念的影响。

至20世纪,德国教育家雅斯贝尔斯提出大学应该培养“全人”的理念,追求“全人”前提下的创新。

  美国大学教育有着自由教育的传统。

早在20世纪初叶,弗莱克斯纳就提出大学教育应培养社会的精英。

至20世纪中叶,美国教育家赫钦斯批评美国大学教育在人才培养上的专业化和非智力化倾向,强调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完人,使人成为作为人的人、自由的人,而不是片面发展的工具。

大学教育的目的与教育目的是一致的,就是要发展人的理性,养成智性美德,实现最高的智慧(睿智)及最高的善,从而培养出“完人”。

美国有许多大学其实都在追求培养创新型人才。

截止到1998年,仅哈佛大学一所学校,就已有35名教师、38名毕业生获得诺贝尔奖,可以说是培养创新人才最成功的大学之一。

该校以追求真理为办学宗旨,在人才培养上以全面发展的人、有教养的人为目标,强调培养的人才应该是在情感、智力方面全面发展的人,应该是受过广泛而深刻的教育的人,是独立思考能力、分析能力、批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高度发展的人才。

麻省理工学院(MIT)也很重视创新人才的培养,该校规定:

“MIT的本科教育扎根于广泛的学科领域,结合这些学科的力量来形成对价值和社会目标的看法。

除了广泛的自由学习的机会之外,还鼓励学生获得某一领域的基本知识和继续学习的兴趣,并成为创造性的智力探索者,能够独立追求学问”;

“MIT致力于给学生打下牢固的科学、技术和人文知识基础,培养创造性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有关21世纪教育发展的报告也要求培养创新型的人才,但在教育目的的阐述上仍坚持全人或完人的培养目标。

  建立全面、科学的创新人才新理念

  国外对创新人才的理解有一些共同点,即都强调创新人才必须具有创造性、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等素质。

但是又有很大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我国明确提出了创新人才(创新型人才)、创造型人才的概念,而国外只有创造性思维、创造型人格等外延较窄的概念。

其二,我国对创新人才的理解大多局限于“创新”上,对人才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个性品质的全面关注不够;

国外则强调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培养创造性、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等素质,强调个性的自由发展。

其三,我国对创新人才的理解差异很大,有的受领导人讲话或政府文件的影响较大,有的受西方心理学的影响较大,表现出很强的实用性,缺乏支持其概念的理论基础。

国外对创新人才的理解,多是把当代社会对创新的需要融入到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理念之中的产物。

  我国在创新人才理念上的局限性,容易导致对创新人才的误解和实践上的偏颇。

如有的把创新人才与理论型人才、应用型人才、技艺型人才对立起来;

有的认为培养创新人才就是要使学生具有动手能力,而把创新能力与知识对立起来;

有的认为培养创新人才就是为学生开设几门“创造学”、“创造方法”课程,而把所谓的创新素质与人的全面发展特别是个性发展对立起来。

掌握了所谓的创造知识、创造方法的人未必就能成为真正的创新人才。

  在对创新人才的理解上,我们应该坚持以下几点基本认识:

  1.创新人才是与常规人才相对应的一种人才类型。

所谓创新型人才,就是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并能够取得创新成果的人才。

而所谓常规人才则是常规思维占主导地位,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不强,习惯于按照常规的方法处理问题的人才。

创新型人才与通常所说的理论型人才、应用型人才、技艺型人才等是相互联系的,它们是按照不同的划分标准而产生的不同分类。

无论是理论型人才、应用型人才还是技艺型人才,都需要有创造性,都需要成为创新人才。

  2.创新人才的基础是人的全面发展。

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并不是凭空产生的,也不是完全独立发展的,它们与人才的其他素质有着密切的联系。

从这个意义上讲,创新人才首先是全面发展的人才,是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高度发展的人才。

  3.个性的自由发展是创新人才成长与发展的前提。

日本临时教育审议会关于教育改革的第一次审议报告指出:

“创造性与个性有着密切的联系。

”大学要培养具有创造性的创新人才,就必须首先使他们成为一个作为人的人、真正自由的人、具有个体独立性的人,而不是成为作为工具的人、模式化的人、被套以种种条条框框的人。

虽然不能说个性自由发展了人就有创造性,就能成为创新人才,但没有个性的自由发展,创新人才就不可能诞生。

从这个意义上讲,创新人才就是个性自由、独立发展的人。

  4.无论是创新还是创新人才都是历史的概念,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对创新和创新人才的理解都会有一些异同。

当代社会的创新人才,是立足于现实而又面向未来的创新人才,应该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素质:

博、专结合的充分的知识准备;

以创新能力为特征的高度发达的智力和能力;

以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为中心的自由发展的个性;

积极的人生价值取向和崇高的献身精神;

强健的体魄。

如何培养创新人才

面对二十一世纪知识经济的时代,面对提高人才素质和创新能力的迫切需要,如何培养创新人才不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