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简版苏教版小学三年级音乐教案下册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785573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32.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春简版苏教版小学三年级音乐教案下册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春简版苏教版小学三年级音乐教案下册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春简版苏教版小学三年级音乐教案下册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春简版苏教版小学三年级音乐教案下册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春简版苏教版小学三年级音乐教案下册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春简版苏教版小学三年级音乐教案下册Word格式.docx

《春简版苏教版小学三年级音乐教案下册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春简版苏教版小学三年级音乐教案下册Word格式.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春简版苏教版小学三年级音乐教案下册Word格式.docx

2.能用亲切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小春笋》来赞美幸福的生活。

教学过程:

一、欣赏《渴望春天》

 1.初听全曲一遍。

提问:

说说这首歌曲表达的情绪?

(学生回答)小结:

歌曲表现了少年儿童盼望春天早点到来。

2.介绍莫扎特。

3.再次听全曲,用身体动作感受歌曲的节拍。

并"

啦"

轻轻哼唱。

4.跟着钢琴学唱歌曲第一段。

二、新授歌曲《小春笋》。

1.教师范唱歌曲。

这首歌里把小朋友比做什么让人觉得特别亲切?

2.跟琴轻轻哼唱。

3.解决歌曲难点。

(附点和休止符号)

4.完整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5.歌表演。

分各小组讨论,分配角色。

交代要求,表演动作要尽量合着音乐的节奏,否则失去歌表演的意义。

先请一到两组上来表演,学生评价。

最后集体合着音乐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表演。

三、全课总结

  

第三课时

歌曲《春天来了》

通过复习歌曲《布谷》,学唱春天来了,学生能用不同的速度,声音演唱歌曲。

并能体会由此而转换的不同情绪。

一、复习《布谷》

1.学生演唱歌曲。

教师:

同学们的声音很好听,动听、悦耳。

请大家想一想,歌曲歌颂的对象是什么?

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2.改变速度演唱歌曲《布谷》,体会情绪的转换。

二、新授歌曲《春天来了》。

1.学生听范唱,回答问题。

师:

请同学们再听一首歌,你能听出歌曲的歌颂对象是什么?

情绪是怎样的?

2.用"

字哼唱全曲。

你发现那些地方容易哼错需要注意的?

3.请学生把歌谱完整地唱一遍。

我们一起来唱整首歌曲的歌谱,注意断音记号,要唱得短促有弹性。

舌尖的动作要敏捷轻巧。

 4.唱歌词。

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该用怎样的声音来表现呢?

学生思考后知道该用有弹性的声音来唱,再唱一唱。

5.改变速度演唱《春天来了》体会情绪的转变。

 

 6.处理歌曲唱好歌曲。

刚才我们用的是连音唱法,要注意有的地方不能连起来唱。

7.看书完整的演唱。

注意强弱、断音和连音。

用你的声音来营造一个美好的春天吧!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竖笛伴奏曲《春天来了》

 教学目标:

1.复习演唱《春天来了》,了解歌曲可以用两声部来表现这一形式,初步理解和声在歌曲中的作用。

 2.学习用竖笛吹奏跳音sol,la,ti,为歌曲《春天来了》伴奏。

 教学内容:

 一、复习歌曲《春天来了》

 1.全体同学完整地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注意歌曲中断音和连音记号的地方。

 2.老师演唱两遍,要求学生听出不同的声部。

 3.请学生唱一唱双声部的歌谱。

4.唱歌词,注意双声部的地方,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

 二、音乐游戏《异曲同唱》。

 1.分开乐谱练习。

交换一下,两段都要练习。

2.唱乐谱合一下。

也需要交换合作的练习。

 3.分开唱词旋律,交换。

 三、竖笛伴奏《春天来了》。

1.学习伴奏歌谱。

分析节拍注意断音记号和休止符号的地方。

 2.跟琴练习伴奏旋律。

分句学习,注意单吐音和气息的运用。

 3.教师敲节奏,学生吹奏伴奏的旋律,练习节奏的稳定性。

 4.练习个别难点处。

单句挑出练习。

 5.合着钢琴的旋律吹奏。

 四、全课总结                                            

第二单元"悄悄话"

听《雨天等妈妈》、《小纸船的梦》

唱《小伞花》《共同拥有一个家》、

歌表演《共同拥有一个家》

1.通过聆听与表演《雨天等妈妈》,增进学生对母亲的热爱之情

2.指导学生用舒缓,优美的声音演唱《共同拥有一个家》,教育学生要做一个有爱心的人

3.通过聆听和表演小纸船的梦,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在音乐中对美好愿望的向往

解决难点6---6---,气息要掌握好

欣赏唱歌表演

图片,幻灯录音

三教时

听《雨天等妈妈》、唱《小伞花》、歌表演《小伞花》

1,通过聆听与表演《雨天等妈妈》,增进学生对母亲的热爱之情

2,指导学生用优美,动听的歌声演唱小伞花。

通过对歌曲的创造,表现与体验,增进同学之间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精神

一、导入新课

1.听《三月里的小雨》进教室,并随着音乐进行简单的律动

2.听歌曲《雨天等妈妈》

二、教授新课

1.听范唱一遍,说说歌曲中小朋友是怎样做的?

2.学唱歌曲

a,用La,Lu音哼唱旋律

b,填入歌词演唱

 c处理歌曲中的难点

d和老师进行接龙演唱

e有表情的演唱好小伞花

3.分组用打击乐器伴奏,看哪组的小朋友团结友爱,把这首歌演绎得最好!

 三、总结下课

 师:

马上就是三八妇女节,你会为妈妈做点什么呢?

回家想想并付诸于行动,下节课和大家一起交流。

第二课时

唱《共同拥有一个家》、歌表演《共同拥有一个家》

指导学生用舒缓,优美的声音演唱《共同拥有一个家》,教育学生要做一个有爱心的人

一、复习检查,

1.交流三八节你为妈妈做了些什么?

2.复习小伞花,强调符号演唱时声音要短促而富有弹性

3.歌表演小伞花(可用打击乐器或学生自编动作表演等)

二、导入新课

 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没父母的孤儿,他们特别需要别人的关心和爱护,如果你身边就有这样的人,你会怎么去帮助他呢?

三、讲授新课

1.听范唱,谈谈听后的感受

2.学唱歌曲

(1)跟着琴进行模唱1~2遍

(2)解决难点6---6---,气息要掌握好

(3)采用分组,男女声等演唱方式进行练习

(4)老师弹琴,学生朗读歌词

3.请学生自编简单动作进行演唱《共同拥有一个家》

4.学手语"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5.回家收集有关SOS的资料,下节课一起来分享交流

 四,听《爱的奉献》,总结下课!

第三课时

听《小纸船的梦》、动《小纸船的梦》

通过聆听和表演小纸船的梦,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在音乐中对美好愿望的向往

一、复习检查

复习歌曲《共同拥有一个家》,请部分学生上台表演

看一组图片(全是各种各样的船),你都认识哪些船?

你们都有哪些梦想?

长大想做什么呢?

小朋友们拿出一张纸来,把你的梦想写下来,然后折成小纸船,比一比谁折的纸船漂亮,独特!

(边听《小纸船的梦》,边折)

小朋友折的纸船真漂亮,为了能让大家的梦想成真,我们先来听一首歌,听听歌曲中小朋友对理想的向往

1.听童声合唱《小纸船的梦》

2.唱一唱旋律

3.歌表演,听音乐看小船起航(注意音乐中的节奏感)

4.观看一段舞蹈,说说这段舞蹈想要表达什么意思?

5.听电声乐曲《小纸船的梦》与童声合唱进行对比,感觉有何不同?

6.复听标序号(书上11页)

四、根据听《小白船》进行律动体验34拍与《小纸船的梦》44拍不同拍号的韵律感

      第三单元 赶花会

唱:

《对鲜花》《茉莉花》、

动:

音乐游戏编花篮

听:

茉莉花(齐唱)(竖笛合奏)

奏:

八孔竖笛《茉莉花》伴奏曲

1.感受歌曲欢快的情绪,通过指导切分节奏和附点节奏的演唱歌曲。

2.通过教唱歌曲,使学生更加热爱我们的民间音乐和民歌。

3.培养学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的能力。

4.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和艺术观。

1.指导学生唱准确歌曲中切分节奏和附点节奏部分。

2.感受同题材民间小调的不同风格特点,能够用问答的演唱形式表现歌曲活泼诙谐的情绪。

唱动奏

讨论法对比法唱歌欣赏

图片幻灯录音课件或录象歌片彩带

五教时

歌曲《对鲜花》

1.通过欣赏《赶花会》这首歌,了解我国的民俗风情"

花会"

2.通过指导切分节奏和附点节奏的演唱歌曲。

教学重点:

感受庙会的感受,感受歌曲欢快的情绪,初步学唱歌曲。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让大家描绘一下庙会的场景。

二、新课

 1、听"

赶花会"

,提问乐器中运用了什么乐器

2、听录音范唱,思考:

歌曲在演唱方式上有什么特点?

3、歌中描写了哪些花?

每种花有什么特点?

4、两人为一组,相互一问一答读一读歌词。

5、学唱歌曲:

(1)跟录音范唱初步齐唱歌曲。

(2)跟琴指导学生的演唱:

(3)男女生对唱歌曲。

(4)换过来进行练习,并加打击乐器进行伴奏。

(5)两人为一组对唱,背一背歌词。

(6)跟音乐伴奏边做拍手游戏边进行对唱,两人一组。

6、创编活动。

(1)小组进行歌词的创编活动。

(2)请几组同学进行表演。

教学内容:

歌曲《茉莉花》、综合练习

1.通过教唱歌曲,使学生更加热爱我们的民间音乐和民歌。

2.培养学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的能力。

一、导入新课:

二、歌曲学唱

1.听录音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选择:

(课件)

2.歌曲的旋律有什么特点?

3.歌曲表现了青年姑娘什么样的心理状态?

4.歌曲教唱随录音轻声跟唱2---3遍。

5.把学生在课堂上出现的容易出现的错误纠正过来。

并告诉学生一字多音是江南民歌的一个特点。

6.放开声音唱一唱。

7.完整有感情的演唱。

四、欣赏(课件)

1.欣赏

2.创编动作:

请同学们自己为歌曲编动作

3.欣赏不同地域的《茉莉花》

4.唱唱歌曲,并表演动作。

五、欣赏各种形式的<

<

茉莉花>

>

1.电子琴曲<

2.古筝曲《茉莉花》

3.萨克斯独奏《茉莉花》

第三教时

唱:

编花篮动:

1.学唱歌曲《编花篮》,用活泼、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

2.在创编游戏中让学生明白音乐来自生活,使学生更加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

教学难点:

歌曲旋律的演唱歌曲中装饰音的演唱

二、歌曲教学

1.欣赏歌曲范唱,欣赏《编花篮》范唱,同时出示歌片。

2.声势动作

a、说说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谈谈自己的感受。

b、师表扬创意好的学生,同时统一声势动作

c、随音乐进行声势动作。

a、讨论歌曲中最上口的、和儿歌节拍最接近的是哪些乐句?

b、师生3、加入声势动作边拍边唱。

三、拓展:

音乐游戏

1.歌词转换演唱:

把游戏时的儿歌编入歌曲演唱。

2.韵律活动

四、结束小结

师:

童谣和游戏是小朋友最喜欢的,它们都来自我们的生活,只要小朋友们平时多注意观察,多开动脑筋,一定会编出更好听的童谣,更好玩的游戏!

第四教时

1.视听欣赏,抒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了解与《茉莉花》相关的知识,培养民族自豪感。

3.学习八孔竖笛mi的吹奏。

一、导入:

1.听萨克斯《茉莉花》进教室,创设情境。

二、欣赏《茉莉花》(齐唱)

1.听《茉莉花》好听吗?

这就是我们江苏的民歌《茉莉花》。

2.再听:

出示歌片,轻声有感情朗读歌词。

再听随音乐轻声哼唱。

3.你在哪些地方听过《茉莉花》这首歌?

每次听到有什么不同感受?

4.唱唱歌曲:

5.欣赏《茉莉花》(竖笛合奏)

a)听竖笛合奏《茉莉花》。

说说用了什么乐器,有什么不同的效果?

b)再次听赏

6.八孔竖笛:

a)听黑鸭子演唱的《茉莉花》

b)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的歌剧《图兰朵》中也用到了我们这首中国民歌《茉莉花》(有条件的话可以观看歌剧片段)

四、结束小结:

第五教时

学习八孔竖笛mi,do两音的指法,并能学以致用,学习吹奏《茉莉花》的伴奏曲。

一、《茉莉花》音乐声中进教室,复习歌曲《茉莉花》

二、复习mi音及上节课的伴奏曲

1、视唱上节课编的歌曲前三句伴奏谱。

2、复习mi的指法

3、学生自练上节课三个乐句,师巡视指导。

三、学习do的指法、

1.学习do的指法,引导学生听辨do的音准,并商量找出好方法来记忆它的指法。

2.巩固3、5、6、1四音。

我说你来摆,师说一个音,生摆出该音的指法;

我指你来吹,师指谱中的任意音,生吹奏该音。

多练6-1、3-5的衔接,指法转换要灵活正确。

3.指导学生慢练前三乐句。

四、学习后半段伴奏曲

1.师示范吹奏

2.生自练一会,有难度的地方找出来,寻求老师和同学的帮助

五、集体指正,练习难点处1、完整吹奏该部分

六、完整吹奏

1、完整吹奏伴奏曲

2、师钢琴弹奏歌曲,生伴奏

        第四单元:

快乐小队

芦笛《小鼓手进行曲》《手拉手》

听:

《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

认:

二四拍拍号附点八分音符

 动音乐游戏:

学做小鼓手队形变换

一、学会唱《小鼓手进行曲》,感受进行曲的特点,体验"

小鼓手"

的自豪情绪,并能以自己的方式表现这种情绪。

二、通过学唱歌曲《芦笛》,感受在春天田野上放歌的欢快的情绪,学习用明亮、跳跃的声音和舒展优美的声音进行对比,细腻的表现歌曲的感情,了解轮唱等演唱形式,轮唱要做到不追赶、和谐。

三、用欢快活泼的歌声演唱《手拉手》,通过"

手拉手"

小伙伴之间的互相帮助和共同进步,使少年儿童真切感受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从而激发他们对社会主义美好未来的无限向往,从小培养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坚定信念。

四、通过听赏乐曲和听辨不同乐器的音色、节奏等,音乐听辨能力得到提高。

队列变换的创编与学做小鼓手活动中与他人的合作。

感受进行曲风格特点

模唱听唱

歌纸、投影、磁带、录音机,大鼓,小鼓,五颜六色的小米粒

芦笛认:

二四拍拍号

通过学唱歌曲《芦笛》,感受在春天田野上放歌的欢快的情绪,学习用明亮、跳跃的声音和舒展优美的声音进行对比,细腻的表现歌曲的感情,了解轮唱等演唱形式,轮唱要做到不追赶、和谐。

一、发声练习

1.出示练声曲

2.演唱

二、学唱歌曲

1.揭课题、听感受

2.学唱歌曲

采用听唱法,可跟琴声模唱

听、唱与歌谱结合

3.完整的表达歌曲

(领唱齐唱、对唱齐唱、小组轮唱唱...)

4.认识拍号:

二四拍。

知道其意义及强弱,通过演唱歌曲边击掌捻指感受歌曲强弱。

三、拓展延伸我的创造

制作简易吹管乐器

四、总结下课

一首《芦笛》,让我们感受了明媚的春天,在你们的歌声中,也让我感受到你们的欢乐。

当然,演唱能力也在不断的提高中。

真是高兴!

希望大家有更好的表现。

教学内容:

唱《小鼓手进行曲》动音乐游戏:

学做小鼓手

1.学会唱《小鼓手进行曲》,感受进行曲的特点,体验"

2.通过"

学做小鼓手"

这个音乐游戏,学生能准确地感受音乐中的强弱的变化。

一、组织教学:

音乐形式师生问好

二、趣味游戏,激发兴趣

1.师演示:

把小米粒防在小鼓鼓面上,以不同的力度击鼓,小鼓敲得响,米粒就跳得高;

小鼓敲得轻,米粒就跳得低。

三、学唱歌曲

1.放录音,听范唱

2.跟录音,唱歌词(因前面作了大量的铺垫工作,相信这个环节比较容易完成。

3.歌曲处理,同时附带讲关于进行曲的小知识,让学生很好地对进行曲有所了解,并能初步地掌握。

4.引出大鼓

四、音乐游戏

1.分开练习,"

敲打乐器,学生跟着鼓点可以踏步或行进。

这样一来为学生感受具有进行曲风格特点的歌曲提供了帮助,激发学生参与音乐实践的热情,增加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

2.合奏练习。

唱《手拉手》认附点八分音符

教学目的:

欢快活泼的歌声演唱《手拉手》,培养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坚定信念。

认识附点八分音符,了解它的时值并在演唱时唱准附点。

歌曲中附点的演唱及歌曲强弱的力度变化

一、导入揭题。

1、热身游戏:

找伙伴

2、节奏游戏:

找朋友

二、新歌教学。

1.欣赏《手拉手》

2.播放《手拉手》音乐边欣赏给希望小学募捐活动画面。

3分小组分角色读词。

4.按节奏分角色配乐朗读歌词。

(读准附点歌词)

5.认识附点八分音符,从歌曲中找一找、认一认,知道它的时值。

6.用lu或其他字跟琴哼唱全曲,熟悉旋律走向。

7.采用多种形式(师生合作,分组、分角色)演唱,熟悉歌曲,激发学生的学习音乐的兴趣。

8.歌曲的处理。

(1)加入力度记号作强弱的处理。

(2)有感情地演唱。

9.按组分角色进行表演唱,组际间进行互评。

第四课时

听唱:

《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动:

队形变换

1.能随音乐行进并做出作队形的变化。

在活动过程中协调性和与他人的合作意识有所增强。

2.在音乐活动中,引起对入队和队活动的回忆与向往,对少先队的认识更为全面,感悟至作为一名少先队员的光荣感,责任感。

一、组织活动(学生在教室列队,三名学生分别担任出旗手、护旗手)。

二、展开活动。

1.主持人:

刚才老师说我们是一群快乐的小鼓手,那大家想不想听听唱唱小鼓手的歌曲呢?

2.主持人:

请老师和我们共同来唱唱、奏奏、踏踏、表现这首小鼓手的进行曲,好吗?

(生鼓掌,教师参与指导)。

3.随《小鼓手进行曲》敲一敲,走一走,感受体验坚定有力的旋律,进一步体验进行曲风格。

4.齐欣赏《红领巾的世界》。

5.齐唱:

《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

6.主持人:

我们的嗓音是最自然的乐器,你们想不想听一听管乐表现的《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与齐唱音色的不同效果呢?

7.欣赏管乐合奏与童声齐唱的《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

8.议议齐唱与管乐合奏的不同感受。

三、拓展活动。

主持人:

少先队员们,怎样才能充分表现我们每个队员的才智?

                                            

第五单元金孔雀轻轻跳

听《《苗岭的早晨》《金扁担》《阿细跳月》

唱《金孔雀轻轻跳》《铃铛舞》《侗家娃娃幸福多》

⒈通过音乐与舞蹈活动,感受音乐与舞蹈的密切联系,认识音乐文化的丰富性和多选择性,体验音乐之"

动"

带来的无穷乐趣,增进和拓宽对音乐与相关文化的兴趣。

⒉通过歌表演《金孔雀轻轻跳》、歌唱《侗家娃娃幸福多》、表演《阿细跳月》等活动,感受音乐与姊妹艺术的密切联系,感受西南地区少数民族音乐特点,感受我国民族大家庭的温暖和音乐风格的多彩。

⒊通过欣赏《苗岭的早晨》、《金扁担》,了解音乐的音色区别,感受民族音乐特点,热爱民族音乐。

 感受傣族、苗族、侗族风格,运用各种艺术形式表现音乐。

听唱法、视唱法练习法、欣赏法示范法。

授课类型:

听  唱  动  奏

多媒体音乐图片

课时安排:

演唱歌曲《金孔雀轻轻跳》学习并表演傣族舞

1.能用优美、甜美的声音演唱歌曲并尝试用不同的方式来表现歌曲,提高保护动物的意识。

2.学习并表演傣族舞蹈动作,初步了解傣族音乐与风俗,加深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3.通过编创一定的情境,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及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难点:

能从音乐中感受小孔雀优美的形象。

一、情境导入

 媒体出示:

云南风情图片,播放《金孔雀轻轻跳》

二、新课教学

1.范唱《金孔雀轻轻跳》

2.按照歌曲节奏朗读歌词。

(媒体出示歌词)

3.分句弹奏乐曲旋律

4.播放乐曲伴奏带

5.弹奏整曲旋律

6.用打击乐为歌曲伴奏(媒体出示节奏)

  XXXXX-

三、内容拓展

学习傣族舞蹈动作。

(播放傣族舞蹈动作片段)

四、课堂小结

     

教学内容:

听《苗岭的早晨》《金扁担》

  唱、奏《铃铛舞》

1.让学生感受乐曲所描绘的意境,进一步激发学生热爱民族乐器和民族器乐曲。

2.指导学生用明快活泼的声音学唱《铃铛舞》,抒发苗家儿童对生活的热爱。

一、音乐欣赏《苗岭的早晨》

1.分乐段听口笛《苗岭的早晨》

2.小提琴独奏《苗岭的早晨》

3.关于音色听音乐辨音色,用直线连一连

二、音乐欣赏《金扁担》

三、歌曲:

《铃铛舞》

1.导入:

你们真幸运,赶上了苗族人民正在过节,好多苗族小姑娘在欢快地舞蹈呢!

听到音乐你想做什么?

为什么?

2.深入体验歌曲:

⑴聆听主题音乐:

边听边哼唱。

⑵吹奏主旋律:

教师示范演奏

⑶小组合作设计动作,用不同的方式表现主题音乐。

⑷小组展示表演:

如:

A、声音:

嘿嘿

B、拍手跺脚:

XX

C、打击乐器:

XX(三角铁、铃鼓、沙球等)

听《阿细跳月》哼唱《阿细跳月》主旋律

  掌握"

跳月"

的基本节奏,学习"

的基本舞步

1.能够喜欢我国西南地区侗族的歌舞,乐于主动了解侗族的民俗风情,并以多种形式参与表现活动。

2.能够了解《阿细跳月》的风格特征,背唱主题旋律,能够听辨乐曲中各种乐器音色的变化。

3.学习五拍子,掌握"

的两种基本节奏型,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