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复习题集第530篇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785259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5.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资格《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复习题集第530篇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教师资格《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复习题集第530篇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教师资格《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复习题集第530篇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教师资格《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复习题集第530篇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教师资格《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复习题集第530篇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师资格《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复习题集第530篇文档格式.docx

《教师资格《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复习题集第530篇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资格《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复习题集第530篇文档格式.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师资格《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复习题集第530篇文档格式.docx

第7节>

教学评价的种类

C

相对性评价又称为常模参照性评价,是运用常模参照性测验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的评价。

它主要依据学生个人的学习成绩在该班学生成绩序列或常模中所处的位置来评价和决定他的成绩的优劣,而不考虑他是否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

4.选择德育方法的依据是德育对象的年龄特点、个别差异、德育内容和(  )。

A、德育意义

B、德育原则

C、德育目标

D、德育途径

第7章>

第5节>

德育方法

选择德育方法的依据是德育对象的年龄特点、个别差异、德育内容和德育目标。

5.关于学习动机的激发,美国心理学家耶克斯和多德森认为,()程度的动机激起水平最有利于学习效果的提高。

A、低等

B、一般

C、中等

D、高等

第8节>

耶克斯—多德森定律

一般情况下,动机水平增加,学习效果也会提高。

但是,动机水平也并不是越高越好,动机水平超过一定限度,学习效果反而更差。

美国心理学家耶克斯和多德森认为,中等程度的动机激起水平最有利于学习效果的提高。

同时,他们还发现,最佳的动机激起水平与作业难度密切相关:

任务较容易,最佳激起水平较高;

任务难度中等,最佳动机激起水平也适中;

任务越困难,最佳激起水平越低。

这便是有名的耶克斯—多德森定律(简称倒“U”曲线)。

6.讲完“体积的大小”后,张老师要求学生回家量一量日常用品的体积。

这种教学方法是()。

A、实物演示法

B、实习作业法

C、实验教学法

D、实践探究法

我国中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实习作业法是指根据教学任务要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在校内外一定场所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操作和其他活动,以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

这种方法在自然学科的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如数学课的测量练习、生物课的植物栽培等。

7.人们在看动画片的时候,能把原本是静止的图像看成是在运动的,这是因为存在()。

A、幻觉

B、感觉记忆

C、静止运动

D、错觉

记忆

这种知觉现象被称为动景运动,它产生的原理是由于瞬时记忆(也叫感觉记忆),而不是由于错觉。

8.任老师践行素质教育理念,使全班学生都得到个性发展,根据每个人的特点,准备了“私人定制”方案。

根据福勒的教师成长阶段理论,任老师处于()阶段。

A、关注生存

B、关注情境

C、关注学生

D、关注个人

第8章>

教师成长心理

福勒把教师的成长划分为关注生存、关注情境和关注学生三个阶段。

教师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说明其处于关注学生阶段。

9.古代社会,学校设置的课程门类大多为哲学、政治、道德等人文学科,近代以来自然科学和技术课程大幅度增加。

这说明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

A、人才的质量和规格

B、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

C、课程设置

D、教育教学方法

生产力决定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影响教育方法和教育内容,也对课程设置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题目中,学校课程的设置随着生产力的提高而发生变化,说明生产力制约着课程设置。

10.“如果教育家希望从一切方面去教育人,那么就必须首先从一切方面去了解人。

”乌申斯基的这段话告诉我们,要做好班主任工作必须()。

A、尊重和关爱学生

B、了解和研究学生

C、做好个别学生的教育工作

D、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

第4节>

班主任的工作内容及方法

了解和研究学生是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题干中点明的也是要想教育学生,需要先了解学生。

11.关于科尔伯格的认知发展道德教育理论不正确的是(  )。

A、反对灌输,提倡发展儿童的道德思维

B、强调澄清儿童混乱的价值观

C、倡导发展性的道德教育原则

D、把道德发展划分为“三水平六阶段”

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价值观澄清理论强调澄清儿童混乱的价值观。

12.在鲜花盛开、草木葱茏的阳春三月,人们常有“花在微笑、草在点头”的愉悦。

这种情绪状态是()。

A、心境

B、激情

C、应激

D、热情

第5章>

第2节>

情绪与情感概述

A

心境是一种微弱的、持续时间较长的、带有弥漫性的情绪状态。

根据题干表述,本题答案应选A。

13.把对集体的管理和对个别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班级管理方式是()。

A、常规管理

B、目标管理

C、平行管理

D、民主管理

班级管理

班级平行管理是指班主任既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管理方式。

14.不是凭借教授的知识,而是凭借提问,刺激对方思考,通过对方的思考亲自发现真理。

提出这种教育方法的教育家是()。

A、孔子

B、孟子

C、苏格拉底

D、柏拉图

著名教育家的教育思想

苏格拉底提出“产婆术”,认为教育不是凭借教授授予知识,而是凭借正确的提问,刺激对方的思考,通过对方自身的思考,亲自去发现真理。

孔子是世界上第一个提出启发式教学的人,他主张因材施教和有教无类。

孟子提出“性善论”,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君子。

柏拉图的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理想国》中,他强调理性,提出了回忆说。

15.某学生发明了一种充气雨衣,雨衣下面是一个气圈,充气后雨衣张开,雨水便不会灌进鞋子了。

这一充气雨衣的构想,是从芭蕾舞旋转长裙和游泳圈得来的。

这种构想体现的心理机制是()。

A、思维定势

B、功能固着

C、负向迁移

D、原型启发

思维

D

原型启发指在其他事物或现象中获得的信息对解决当前问题的启发。

生活中所接触的每个事物的属性和特征在头脑中都可形成“原型”。

在问题解决过程中,问题解决者在“原型”中获得一些原理的启发,使其结合当前问题的有关知识,形成解决方案,从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题目中的芭蕾舞旋转长裙和游泳圈就是“原型”,由此发明了充气雨衣体现了原型启发的作用。

16.人格结构中的核心成分是()。

A、能力

B、气质

C、态度

D、性格

人格的结构

性格是个性的核心,具有独特性,在个性心理特征中具有核心意义。

17.看见路上的垃圾后绕道走开,这种行为是(  )。

A、强化

B、惩罚

C、逃避条件作用

D、消退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当厌恶刺激出现时,有机体作出某种反应,从而逃避了厌恶刺激,则该反应在以后类似情境中发生的概率增加,这类条件作用称为逃避条件作用。

18.杜威所主张的教育思想被称作()。

A、存在主义教育思想

B、要素主义教育思想

C、实用主义教育思想

D、永恒主义教育思想

存在主义认为教育应以个人的“自我完成”为目标。

它否认“外界因素”对个性形成的作用,而把个人作为“教育的主体”,鼓吹把“在发现自我的境遇中进行个人的自由发展”作为教育的基本目标。

要素主义认为,在人类遗产中有着“文化上的各式各样最好的东西”,有着“一种知识的基本核心”,即所谓共同的、不变的文化要素,其中包括各种基本知识、各种技艺及传统的“态度”“理想”等。

而这些要素是人人所必须学习的。

学校的主要任务就是要把这些文化的共同要素传授给青年一代。

主要代表人物是巴格莱。

永恒主义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是美国教育学家赫钦斯。

19.从活动的性质看,课外活动具有()。

A、自愿性和选择性

B、灵活性和多样性

C、独立性和自主性

D、开放性和实践性

课外活动的特点

学生参加课外活动是以自主选择为原则的。

接受按课程标准进行的学科课堂教学,是学生的义务和责任,有一定的强制性。

但课外活动的参与与否,参加哪一类活动,这些都是由学生按自己的兴趣爱好及各方面的条件来自主选择的,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对不同水平的活动进行选择。

20.俗语说,“人逢喜事精神爽”。

这说的是一种()。

A、激情

B、心境

心境是一种比较微弱、持久、具有渲染性的情绪状态。

“人逢喜事”所引起的“精神爽”按其强度来说并不强烈,但该状态并不在事过之后立即消失,往往会持续一段时间。

21.随着世界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学校教育内容和规模不断增扩,为提高教学效率,培养更多的实用人才,班级授课制出现并被推广应用。

中国正式采用班级授课制是在()。

A、南宋末年

B、明朝中期

C、清朝末年

D、辛亥革命以后

第6节>

现代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

中国正式采用班级授课制始于1862年清政府开办的京师同文馆,时为清朝末年。

22.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健康应包括躯体健康、()、()和道德健康等。

A、心理健康、工作适应良好

B、内心健康、工作适应良好

C、内心健康、社会适应良好

D、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

第6章>

第1节>

心理健康的概念

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健康应包括生理、心理、社会适应和道德健康等。

23.以下心理学家及其理论匹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奥苏贝尔——认知发现说

B、苛勒——完形一顿悟说

C、托尔曼——认知目的说

D、加涅——信息加工理论

认知学习理论

奥苏贝尔的代表理论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论,认知发现说是布鲁纳的代表理论。

24.成就动机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A、马斯洛

B、韦纳

C、阿特金森

D、班杜拉

学习动机理论

成就动机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阿特金森。

他认为,个体的成就动机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力求成功的动机,另一类是避免失败的动机。

25.班级成员互不认识,每位同学只是按照课表进入同一教室上课或根据班主任统一安排参与共同活动。

这一时期的班集体属于班集体形成的哪个时期?

()

A、形成期

B、初建期

C、巩固期

D、成熟期

班集体

班集体的形成需要经过初建期、形成期、成熟期三个动态的阶段。

初建期的松散群体阶段是班级组建之初.班级成员互不认识.每位同学只是按照课表进入同一教室上课或根据班主任统一安排参与共同活动而已。

同学们在形式上同属于同一个班级.实际上还是比较孤立的个体,大家共同对班主任依赖性较强。

班集体工作主要靠教师指挥。

26.提出普及初等教育的要求在()。

A、第一次工业革命后

B、第二次工业革命后

C、第三次工业革命后

D、信息革命后

教育的起源和发展

从世界教育发展的历程来看,第一次工业革命后提出了普及初等教育的要求;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提出了普及初级中等教育的要求;

第三次工业革命后,提出了普及高级中等教育的要求,信息革命后,提出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要求。

27.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成熟的主要因素是看其能否自觉关注()。

A、教材

B、生存

C、课堂

D、学生

教师成长分为关注生存、关注情境、关注学生三个阶段,其中,能否自觉关注学生是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成长和成熟的重要标志。

28.根据学校实际编写的、体现学校特色的课程是()。

A、国家课程

B、地方课程

C、校本课程

D、学科课程

第2章>

课程的分类

校本课程又称学校课程,是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根据学校实际编写的、体现学校特色的课程是校本课程。

29.柏拉图认为,应该为国家统治者的教育开设众多实用性的教学科目,其中他最为重视的是()。

A、算术

B、哲学

C、体育

D、军事

柏拉图的著作《理想国》中最高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哲学家兼政治家——哲学王。

柏拉图为哲学家的教育开设了众多的教学科目,包括阅读、书写、体育、军事、哲学、算术、几何学、天文学、音乐理论。

在所有科目中。

柏拉图最为重视的是哲学(辩证法)。

30.分配学生座位时,教师最值得关心的是()。

A、对课堂纪律的影响

B、学生听课效果

C、后进生的感受

D、人际关系的影响

课堂结构

分配学生座位时,教师最值得关注的应该是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31.李小林私拿水果摊上的一个苹果,经同学检举,被老师叫到了办公室。

老师问道:

“李小林,你私拿别人的东西,这已经是第几次了?

”李小林低着头回答:

“第五次了。

”“你为什么不改呢?

”“我……我也晓得不对,就是……就是有时忍不住。

”教师应从()入手对李小林进行教育。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品德概述

道德意志是个体自觉地调节行为,克服困难,以实现一定道德目的的心理过程,通常表现为一个人的信心、决心和恒心。

32.“让学校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发挥教育影响”体现了哪一种教育方法?

A、榜样示范法

B、说服教育法

C、陶冶教育法

D、品德教育法

陶冶教育法又称情感陶冶法,它是教师利用环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使其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感化的方法。

让学校的一草一木都发挥教育影响体现的是陶冶教育法.其他三项均不合题意。

33.学校是社会为实现教育目的而设立的专门教育机构,所以教育首先是为了达到(  )的目的。

A、全民教育

B、社区教育

C、学校教育

D、家庭教育

教育目的概念与意义

教育目的是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的社会个体的质量规格的总的设想或规定,而这主要是通过学校来实现的,所以学校教育的目的和社会的教育目的是一致的。

34.老师采取画小星星、贴笑脸等方式鼓励学生的德育方法是()。

A、品德评价法

B、榜样示范法

D、实际锻炼法

品德评价法又称奖惩法,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要求和标准,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进行肯定或否定的评价,促使其发扬优点,克服缺点,督促其不断进步的一种方法,包括奖励、评比、操行评定等。

题干中采取画小星星、贴笑脸等方式鼓励学生。

35.某教师在进行《磁铁》教学时,使用磁铁、回形针和硬币进行磁铁性质的演示。

该教师遵循了()。

A、启发性原则

B、量力性原则

C、直观性原则

D、巩固性原则

我国目前中小学主要的教学原则

教师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与已有经验,通过各种形式的感知,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使学生获得生动的表象,从而全面地掌握知识的教学遵循了直观性原则。

36.形式教育论的基本观点是()。

A、教育应以获得有价值的知识为主要任务,学习知识本身包含着能力的培养

B、教育的核心任务是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

C、教育的核心任务是让学生“知善”,即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

D、教育的目的在于发展学生的各种官能或能力

教学的任务

形式教育论者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通过开设希腊文、拉丁文、逻辑、文法和数学等学科发展学生的智力,至于学科内容的实用意义则是无关紧要的,形式教育以官能心理学为基础。

37.ABC理论是()的核心理论。

A、行为疗法

B、理性情绪疗法

C、以当事人为中心疗法

D、运动改变法

心理辅导的主要方法

理性情绪疗法的基本理论主要是ABC理论,在ABC理论模式中,A是指诱发性事件;

B是指个体在遇到诱发事件之后相应而生的信念,即他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和评价;

C是指特定情景下,个体的情绪及行为结果。

38.明确提出“使人类教育心理学化”的口号,为近代教育学的创立做出贡献的是()。

A、康德

B、裴斯泰洛齐

C、洛克

D、夸美纽斯

裴斯泰洛齐最早提出了教育心理学化。

39.制约德育方法的个体因素是(  )。

A、生产力与科技发展水平

B、政治经济制度

C、学生品德形成发展规律

D、社会意识形态

制约德育方法的个体因素是学生品德形成发展规律,其他三项都是社会因素。

40.孔子的弟子冉有性格谦逊,办事犹豫不决,孔子鼓励他临事果断。

另一个学生子路逞强好胜,办事不周全,孔子就劝他遇事多听取别人的意见,三思而行。

孔子在教育中采用的教学原则是()。

B、循序渐进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要从课程计划、学科课程标准的统一要求出发,面向全体学生,同时又要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

孔子正是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进行不同的教育,对不同弟子提出不同意见,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文化宗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