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考题3 2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6784939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47.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月考题3 2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月考题3 2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月考题3 2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月考题3 2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月考题3 2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月考题3 2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月考题3 2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月考题3 2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月考题3 2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勾通:

暗中串通;

勾结。

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教育在综合国力的形成中处于基础地位,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多的取决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取决于各类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数量。

B.蔡元培广罗人才,各派人物云集京师大学堂,北大当时既是新文化成长的园地,又是新旧文化激烈交锋的场所。

C.互联网应建设成“护联网”,一方面由爱孩子的父母联合起来删除不健康的网页;

另一方面要增强孩子的自我保护能力,培养他们正确使用、识别、传播网络信息的能力。

D.由于日方对历史问题的认识和钓鱼岛的问题上接连采取错误的举措,使中日关系正常发展收到了严重干扰。

4、【答案】B【解析】A.成分赘余,删去“的提高”C.搭配不当,增强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

语序不当,改为“识别、使用、传播”D.成分残缺,缺主语,删去“由于”

5.下列加点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时间对于那些伟大的男人来说,是女人,可以占有,可以利用它无形的躯体延续自己短暂的生命。

B.绿色,迷迷蒙蒙,由狭到阔紧夹在两根急转直出的雄浑线条之中,两旁是庄严矗立着的原始森林般的树木。

C.体检医生说张启贤心律不齐,但不算什么大毛病。

D狂风裹胁着沙尘,漫天而来。

5、【答案】D【解析】裹胁,用威胁手段使人跟从(做坏事),应该为“裹挟”。

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祭十二郎文》是少为长祭。

作者韩愈追以往,念后事,有切肤之痛,一字字,一句句,都从心底流出,跌宕顿挫,感人肺腑。

B.《春江花月夜》《夜归鹿门歌》《梦游天姥吟留别》《新城道中(其一)》的作者分别是张若虚、孟浩然、杜甫、苏轼,他们都是唐朝诗人。

C.《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记录了苏轼与其弟子由皆从文与可学画竹,但子由得到了他的意,作者意与法兼得。

D.欧阳修,自号六一居士,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在文学创作上以韩愈为宗,倡导有内容的古文。

他积极培养、提拔后进,三苏、曾巩、王安石都是他的学生。

6、【答案】D【解析】A.应为“长为少祭”B.作者对应错误,苏轼是北宋人C.“苏轼与其弟子由皆从文与可学画竹”错。

二、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每小题3分,共9分)

①中国艺术追求的静寒境界,宁静而清澄,有一种自然而平淡的美,这与中国人的文化追求有关。

世界永远充满着龌龊与清洁的角逐,而清清世界、朗朗乾坤不仅是中国人的社会理想,也是一种审美追求。

②静寒境界是片宁静的天地。

宁静驱除了尘世的喧嚣,将人们带入悠远清澄的世界中;

宁静涤荡了人们的心灵污垢,使心如冰壶,从而归于浩然明澈的宇宙之中。

宁静本身就是道,就是宇宙之本,中国艺术追求这种绝对的宁静。

比如在中国画中,永恒的宁静是其主要面目。

烟林寒树,雪夜归舟,深山萧寺,渔庄清夏,这些习见的画题,都在幽冷中透出宁静。

这里没有鼓荡和聒噪,没有激烈的冲突,即使像范宽《溪山行旅图》中的飞瀑,也在空寂的氛围中失去了如雷的喧嚣。

寒江静横,孤舟闲泛,枯树萧森,将人们带入永恒的宁静中。

如北宋画家王晋卿传世名作《渔村小雪图》,画山间晴雪之状,意境清幽,气氛静寂,画中渔村山体均以薄雪轻施,寒林点缀于石间崖隙,江水荡漾,与远山相应,一切都在清晖中浮动,真是宁静幽寒之极。

③中国画家酷爱静寒之境,是因为静反映了一种独特的心境。

画之静是画家静观默照的结果,也是画家高旷怀抱的写照。

画家在静寒之中陶冶心灵,以静寒来表现自己与尘世的距离,同时通过静寒来表达对宇宙的独特理解。

④中国艺术的静寒之境,绝不是追求空虚和死寂,而是要在静寒氛围中展现生命的跃迁。

以静观动,动静相宜,可以说是中国艺术的通则,它一般是在静寒中表现生趣,静寒为盎然的生机跃动提供了一个背景。

文嘉自题《仿倪元镇山水》:

“高天爽气澄,落日横烟冷,寂寞草玄亭,孤云乱山影。

”在静寂冷寒的天地中,空亭孑立,似是令人窒息的死寂,然而,你看那孤云舒卷,轻烟缥缈,青山浮荡,孤亭影乱,这不又是一个充满生机的世界吗!

彻骨的冷寒、逼人的死寂,在这动静转换中全然荡去。

⑤静与空是相联系的,静作用于听觉,空作用于视觉,听觉的静能推荡视觉的空,而视觉的空也能加重静的气氛。

在中国画中,空绝非别无一物,往往与静相融合,形成宁静空茫的境界。

因此,静之寒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空之寒。

中国艺术热衷于创造“空山无人,水流花开”的境界,拒斥俗世的欲望,不介入社会的复杂文化活动,尽量保持“自然的纯粹性”,即以山水面貌的原样呈现,不去割裂自然的原有联系。

空山无人,任物兴现,山水林泉都加入到自然的生命合唱中去。

(节选自朱良志《一丸冷月的韵味》,有删改)

7.下列对“静寒境界”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它宁静而明澈,化解了龌龊与清洁的冲突,还我们清清世界、朗朗乾坤。

B.它体现这自然而平淡的美,表明了永恒的宁静是中国艺术追求的全部内容。

C它可以帮助我们还原宇宙的本来面目,表达我们对宇宙的独特理解。

.

D它追求一种绝对的宁静,但这种宁静却不是真正的空虚与死寂。

8.关于中国画对“静寒之境”的追求,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画的习见画题尽管内容指向不尽相同,但其基本特点是在幽冷中透出宁静。

B.无论是动态之景还是静态之景,画家都力图营造空寂的氛围,驱除喧嚣,归于幽静。

C.画之静表达的是一种独特的心境,画家在静寒中涵养自己,表现自己与尘世的距离。

D.中国画以彻骨的冷寒,逼人的死寂反衬现实世界的生机,从而体现出静寒之境的生趣。

9.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画是中国艺术的重要门类,文章以之为例来谈论中国艺术所追求的静寒境界。

B.第④段中作者引用文嘉题画诗的目的是论证构建静寒之境是中国艺术的通则。

C.视觉的空与听觉的静融合成静寒境界,因此,中国画既是视觉艺术,也是听觉艺术。

D.静之寒就是空之寒,这使得中国艺术隔绝俗世而得以尽量保持其“自然的纯粹性”。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12分)

陶庵梦忆序张岱

陶庵国破家亡,无所归止。

披发入山,駴駴为野人。

故旧见之,如毒药猛兽,愕望不敢与接。

作《自挽诗》,每欲引决,因《石匮书》未成,尚视息人世。

然瓶粟屡罄,不能举火。

始知首阳二老,直头饿死,不食周粟,还是后人妆点语也。

因思昔人生长王谢,颇事豪华,今日罹此果报:

以笠报颅,以蒉报踵,仇簪履也;

以衲报裘,以苎报絺,仇轻暖也;

以藿报肉,以粝报粻,仇甘旨也;

以荐报牀,以石报枕,仇温柔也;

以绳报枢,以瓮报牖,仇爽垲也;

以烟报目,以粪报鼻,仇香艳也;

以途报足,以囊报肩,仇舆从也。

种种罪案,从种种果报中见之。

鸡鸣枕上,夜气方回。

因想余生平,繁华靡丽,过眼皆空,五十年来,总成一梦。

今当黍熟黄粱,车旋蚁穴,当作如何消受?

遥思往事,忆即书之,持问佛前,一一忏悔。

不次岁月,异年谱也;

不分门类,别《志林》也。

偶拈一则,如游旧径,如见故人,城郭人民,翻用自喜。

真所谓痴人前不得说梦矣。

昔有西陵脚夫,为人担酒,失足破其瓮。

念无以偿,痴坐伫想曰:

“得是梦便好!

”一寒士乡试中式,方赴鹿鸣宴,恍然犹意未真,自啮其臂曰:

“莫是梦否?

”一梦耳,惟恐其非梦,又惟恐其是梦,其为痴人则一也。

余今大梦将寤,犹事雕虫,又是一番梦呓。

因叹慧业文人,名心难化,政如邯郸梦断,漏尽钟鸣,卢生遗表,犹思摹榻二王,以流传后世。

则其名根一点,坚固如佛家舍利,劫火猛烈,犹烧之不失也。

10、下列各项中加点的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然瓶粟屡罄罄:

装满B.仇簪履也仇:

报复

C.直头饿死直头:

简直D.不次岁月次:

排列

10.【答案】D【解析】A.罄:

尽、空B.仇:

报应、报答C直头:

竟自、一直

11、下列句子“披”的意思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

无所归止,披发入山

A.哙遂入,披惟西向立B.披衣出茅屋

C.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D.(孙)权人马皆披靡

11、【答案】B【解析】例句:

覆盖或搭在肩背上A.分开、裂开B.穿C.翻阅D、(军队)溃败

12、下列加点的字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为人担酒/而余为徐州

B、又惟恐其梦/乃见其所欲画者

C、以绳报枢,以瓮报牖/子由为《墨竹赋》以遗与可

D、因《石匮书》未成/因大诗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

12、【答案】D【解析】A.介词,给、替/担任、任职B.代词,这、那/代词,画家C.介词,用/连词来D.均为介词,因为

13、下列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开篇描写了自己在国破家亡后的生活状态,表达了内心的悲痛,为全书奠定了感情基调。

B、在序文,作者把今日的困苦饥饿归于对往日奢华生活的因果报应,既有悲愤之感又自责之情。

C、作者将五十年来的盛衰荣辱看作是人生大梦一场,写作本文、追忆往昔皆是梦呓,因而为自己的这部书取名“梦忆”。

D、文章结尾作者写到“留名”之心难改,暗示了自己将以反清复明为矢志,以留名千古。

13、【答案】D【解析】“暗示了自己将以反清复明为矢志”无中生有

四、翻译、诗歌鉴赏(19分)

14、翻译句子(8分)

①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

汝之纯明而不克蒙其泽乎?

(3分)

②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③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2分)

15、诗歌鉴赏(6分)

积雨辋川庄作(唐)王维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注]①蒸藜:

一种草本植物,嫩叶新苗皆可食。

②菑:

已开垦一年的土地,这里泛指田亩。

③朝槿:

即木槿,落叶灌木,夏秋之季开花,朝开暮谢,古人以为人生无常的象征。

④露葵:

即绿葵,一种绿色蔬菜,可以煮来佐餐。

(1)王维,字,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

是盛唐 

 

诗派的代表人物。

(2)“积雨空林烟火迟”中的“迟”字,在这里有什么作用?

(3)通过这首诗,诗人表达了怎样的一种意境?

16、默写(5分)

(1),使我不得开心颜。

(2)鹿门月照开烟树,。

(3)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皓腕凝霜雪。

(4)昔闻洞庭水,。

,乾坤日夜浮。

五、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7~20题。

(20分)

樱 

黄裳

①富春江沿岸的几座县城,富阳、桐庐和上游的白沙(建德),几乎没有例外都有一条沿江的长街。

主要的商业店铺就集中在这里。

一些行政机关和民居大抵都坐落在长街后面。

有的江岸连山,没有多少发展余地,新兴的建筑只能向长街侧边扩展,有时还免不了要上山。

这一格局,恐怕是一切沿江城市的通例。

②桐庐的街,从公路车站开始,一直向东伸展开去,迤逦行来,约有二三里远近。

从八十年代新建的百货公司大楼、电影院,到五十年代以来陆续修建的商店、机关,还有更早的、三五十年、百把年前留下的老屋,杂然并陈地对峙在长街的两侧。

这些时代脚步留下的痕迹,它们的新旧比列、建筑规模与风貌的对比,说明本来是迂缓前进的步伐显然是一天天加快了,尤其近两三年来是如此。

前年到这里来时还没有看到踪影的电影院,这就是披着八十年代的新装新出现的“娇客”。

从簇拥在门前广告栏边人群的脸上,可以看到兴奋、专注的神色。

他们中间有小孩子,也有中年人;

有城镇居民,也有进城来挑着担子的农村男女。

③这样一个中小县城居民的文娱生活,竟是出人意外的丰富。

两三年前在山上的大会堂里,我看到过金华堥剧团演出的广告;

现在是浙江绍剧团在那里上演《火焰山》,是孙悟空三借芭蕉扇的故事。

票价是三角、四角、五角。

好像比堥剧稍高一些。

此外,桐庐越剧团在上演《啼笑因缘》,票价是一角(童票)到三角。

一家旅馆“桐江饭店”里还开设了讲话人的书场,长街上新增设了旅游局的宣传栏。

这个局也是最近才出现的,就在南面长街尽头的城隍庙旧址里,门前有一棵几百年树龄的老樟树。

城隍庙不在城市中心,竟被挤到边远的角落,无疑也说明了这个依江傍山的山城的特色。

桐庐三个著名的旅游点是桐君山、钓台和新发现的“瑶琳仙境”。

这个古老的地下迷宫几年来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旅游者,就在我们来到桐庐的当天,听说就接待了五千名游人。

这可不是一个小数字。

对比之下,前两处就要冷落的多,不过我觉的论山水之美和历史气息,还是这两处有更多的吸引力。

④到桐庐的当天下午,我们度过长街,来到“渔梁渡口”乘渡船到了桐君山下,接着又登了山。

这山,比起两年前初访时,也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登山的石级铺好了,桐君祠也正在重修整修。

两三位上了年纪的木工师傅正在大殿里细心地雕刻着镂空的:

“雀替①”殿内一角堆着樟木的板材,散发出淡淡的香味。

这些装在外檐梁柱尽头的纯装饰性构件,被木工灵巧的双手雕成了镂空的人物亭台花样,有几只已经加上了金碧斑斓的重彩,繁缛极了也美丽极了。

殿中的桐君像还是白垩②的,两侧悬着一副新雕成的抱柱对联,是从山东来的老书法家孟庆甲的楷书。

这可能是一副原曾有过的旧联:

大药几时成,漫拨炉中丹火。

先生何处去,试问松下仙童。

⑤桐君,是古代一位采药的老人,住在山上。

药,总是采了来给人们服用的,所以老百姓记得他。

不过他却不大喜欢回答人们的问讯,终于连名字也没有留下。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他在传说中却变成了一位道士,像老君那样的“仙人”了。

人们还指给我看他日常静坐在树荫下的桐树。

这树就在祠后的山崖旁边。

据说那株古桐早已枯死,现在的桐树是从原来的树根上生发出来的,亭亭地也已有了十多丈了。

⑥等我们走下山来,渡过江去,重新踏上长街,已是傍晚时分了。

街上的摊贩早已散去,只剩下一位老年农夫还坐在路边的石级上等顾客,她身边放着一只编织精巧的半旧竹篮,手里拿着一杆小秤。

走近去时,我惊喜地发现篮里盛着一颗颗晶莹如珍珠的樱桃。

真的已经很久没有吃到樱桃了,这种果子在城市的水果店里是很难得看见的,它的产量少,时令短,又经不起久藏;

难怪不易发现它的踪迹。

它似乎只出现于词人的笔下,“樱桃落尽春归去”引来了李后主的叹息;

“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也是作为“流光容易把人抛”的论据提出来的。

词人好像无例外地一致惋惜春光的短暂,千方百计地想留它下来,看见檐外蛛网上的落花瓣,敏感地发现蜘蛛竟也是自己的同志,也在进行无效的挽留春光的努力。

在他们看来,樱桃的出现,简直是春去的信号。

其实又何必如此呢?

晚春以后紧接着就是初夏,这才是更为丰富、坚实、健旺、充满了生机的季节,也是人类努力工作的季节。

⑦齐白石为荣宝斋画过一幅诗笺,一只高脚水晶盘里,满满盛着鲜红的樱桃,每只晶圆的颗粒上都缀着一根细柄。

真是一片火红,饱满地孕育着势将迸裂喷发的生命的力。

老画家给了樱桃崭新的解释,在他看来这应该是象征着未来更大更多收获的信息。

不能不佩服齐白石的见识和魄力,他的笔一下子就扫尽了多少年来围绕了樱桃凝聚着的悲叹、哀愁的气氛。

他在画幅上角题词是“女儿口色”,一下子竟从樱桃联想到女孩子的朱唇上去了。

⑧老太太篮里的樱桃,并不全是红的,有些还带着浅绿嫩黄的奶白色,也许是品种不同,或是尚未完全成熟。

不管这些,我们买了一大捧,一面走一面吃,有的还带着微酸,甜味也是淡淡的。

就这样边走边吃,再走近那棵古老的香樟时竟自全部吃完了。

一九八二年五月十七日(选自黄裳《过去的足迹》)

[注]①雀替:

中国传统建筑中横梁与立柱相交处的托座。

②白垩:

石灰岩的一种,白色,可用作粉刷材料。

这里指用白垩粉刷塑像,为上彩做准备。

17.根据②~⑤段文字,回答下列问题。

(4分)

(1)②③两段写了“近两三年”桐庐当地的变化,请概括这些变化。

(2)从④⑤两段看,桐君山的历史气息体现在那些方面?

请加以概括。

18.第⑥段画线句子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19.文章以“樱桃”为题,但后三段才集中写“樱桃”,这样安排的原因是什么?

(6分)

20.第⑦段称赞齐白石的“见识与魄力”,其实,作者当时根据自己对社会发展变化的观察与思考完成的这篇文章,同样显示了他的“见识与魄力”。

请结合文本,从两个方面谈谈作者的“见识与魄力”。

六、语言文字运用(12分)

21.把下列句子组成一段语意连贯的文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文化对一个国家发展进程的影响,比经济和政治的影响更深刻、更久远。

____。

,_____。

只有当全世界都公认中华文化真正繁荣起来、在世界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时候,才是我们真正强大的时候。

①文化建设的滞后,必然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保护乃至政治文明形成一定制约

②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无论兴衰成败,历史文化的根脉始终生生不息、编延不绝

③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年文明史

④如果说,经济发展改变的是—个国家的面貌,那么文化繁荣则可以化育—个民族的风骨

⑤中国的优秀文化传统,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路都具有深刻的影响

⑥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成为我们民族赖以生存和繁衍发展的精神沃土;

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成为我们民族取之不尽的宝贵精神财富

A.④③⑥⑤②① 

 

B.①⑥②④⑤③ 

C.④③②⑥⑤① 

D.②①⑥⑤④③

22.将下面的长句改写成由三个句子组成的一段话,内容顺序和词语可以调整(3分)

巴尔的摩地方法院1987年5月30日裁决亚特兰大市一个生产据称“能使头发卷曲发亮”的美发剂制造商向一位因为使用该厂生产的美发剂而毁发毁容的妇女赔偿45万美元巨款。

改写:

23.仿照下面画线的句子,在横线上续写三个句子,要求内容与“人生”和“微笑”有关,句式与示例相同。

(3分)

示例:

给自己一个会心的微笑,让心情开心;

给别人一个赞赏的微笑,或许可以成为种种鼓励。

微笑面对人生,将会有微笑的回报。

人生如画,有了微笑的画卷便添了亮丽的色彩;

, 

, 

24.阅读下面文字,请概括出幸福指数的三个要素,每点不超过6个字。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幸福指数明显提高。

要让人们不断增强幸福感,必须坚持发展,使财富更加丰饶充盈。

人在社会中只有得到公正公平的对待,不受歧视,才会感到幸福。

如果心理失衡,即使自己的经济收入比过去多,但看到在同样付出的情况下别人却拿得更多,也会感到不快乐。

一个基本生活不愁的人,由于对钱财没有贪欲就会知足常乐;

而一个腰缠万贯的人,将幸福完全物质化,在钱财上总觉得比上不足,内心就会常戚戚。

要素一:

___________要素二:

______________要素三:

________________

七、写作(60分)

2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

仰望一座山,高与天齐,是因为它有足够的高度;

远眺一片海,海天一线,是因为它有足够的宽度;

走上一条路,直通天际,是因为它有足够的长度。

生命千姿百态,精彩各有不同,朝向天空,成就伟大,是人类共同的追求。

【要求】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

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

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立意提示】生命是个立方体,有高度,有宽度,有长度。

生命的高度,在于道德之高尚、品格之高贵、境界之高远;

生命的宽度,则在于胸襟之宽广、学识之渊博、情趣之广泛;

生命的长度,则在于志向之远大、追求之恒久、创造之不朽。

能总揽三“度”固佳,择其一“度”,集中笔力,写出深度来,未尝不好。

高二(下)3月月考语文试卷答题纸(2014.3.21)

(满分150分)

一、二、三、选择题(共39分,每小题3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14.(8分)

①(3分)

②(3分)

③(2分)

15.诗歌鉴赏(6分)

(1)(2分)

(2)

(2分)

(3)

16.默写(5分,每空1分)

(1)

(2)

(3)(4)

五、大阅读(20分)

17.

(1)

18.

(4分)

19.

(6分)

20.

(6分)

21.()(3分)

22.①

③(3分)

23. 

人生如 

(3分)24.要素一:

要素二:

要素三:

________________(3分)

25.作文:

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

参考答案

1~6CCABD6~10DDDAA11~13BDD

7.D【解析】A原文中说的是“世界永远充满着龌龊与清洁的角逐,而清清世界、朗朗乾坤不仅是中国人的社会理想,也是一种审美追求。

”,而并没有说化解了这种冲突。

原文是说“中国艺术追求这种绝对的宁静”,而并未说这种永恒的宁静是中国艺术追求的全部内容。

C原文中并未提到“帮助我们还原宇宙的本来面目”,无中生有。

8.D【解析】D对应原文“在静寂冷寒的天地中,空亭孑立,似是令人窒息的死寂,然而,你看那孤云舒卷,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