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学复习资料汇编Word文档格式.docx
《土壤学复习资料汇编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壤学复习资料汇编Word文档格式.docx(7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4)时空限制特征
(5)仅部分为可再生资源
2.土壤圈功能
(1)对生物圈
支撑和调节生物过程,提供植物生长的养分、水分与适宜的物理条件,决定自然植被的分布与演替。
但土壤圈的各种限制因素对生物也起不良影响。
(2)对水圈
影响降水在陆地的重新分配,影响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行为,影响水分平衡、分异、转化及水圈的化学组成。
(3)对岩石圈
作为地球的“皮肤”,对岩石圈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以减少其受各种外营力破坏,同时与岩石圈进行物质交换与地质循环。
(二)土壤圈在全球变化中的作用
1.通过土壤圈与其它圈层的物质交换,影响土壤的全球变化
2.通过全球土被在时空上的演变,引起土壤全球变化
3.通过人为活动对土壤圈的强烈作用,对全球土壤变化以至生存环境发生影响
(1)人为砍伐森林,加剧水土流失;
(2)对土壤资源利用不当导致土壤退化严重;
(3)水稻田、沼泽地及湖泊产生痕量温室气体。
(三)土壤圈的研究方向与内容
1.研究方向
土壤圈研究的总方向是研究土壤圈物质的组成、性质和物质与能量的循环及其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影响。
(1)研究土壤圈与生物圈之间养分元素的交换与平衡,土壤圈与水圈之间的水分循环与物质运动,土壤圈与大气圈之间的大量气体及痕量气体的交换与平衡,以及土壤圈与岩石圈之间元素迁移与转化;
(2)研究土壤圈物质和能量循环与地球生命、人类生存条件、自然环境及全球变化之间的关系。
2.研究任务
(1)土壤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
研究低耗土壤资源的节约型开发利用;
综合治理和集约经营耕地;
土壤资源承载能力;
防止土地退化和提高土地质量;
土地动态监测及土地数字化数据库(SOTER)。
(2)土壤肥力调节与农业持续发展
研究不同生态条件下土壤肥力演变;
施肥技术与提高肥效;
持续稳定的土壤肥力培育的研究;
农业持续发展的理论与战略;
农业持续发展中高效适度技术的管理、对策与合理布局;
不同地区农业持续发展模式。
(3)土壤生态环境的建设
研究农业生态系统中土壤生态环境演替规律,土壤生态环境建设的研究;
防止土壤污染。
(4)土壤圈物质循环及全球变化
①土壤圈与大气圈大量与痕量气体交换与平衡;
②土壤圈与水圈的水循环;
③土壤圈与岩石圈元素迁移;
④土壤圈与生物圈养分元素交换与平衡;
⑤土壤圈物质组成、性质、类型及时空变化规律;
⑥全球土被演变及土壤退化(土壤侵蚀、沙漠化、肥力退化、盐渍化、酸化、沼泽化)的时空变化,形成机理及预测预控;
⑦人类活动对土壤全球变化及人类环境变化的影响。
(四)土壤圈的地位
第二节土壤及土壤肥力的概念
一、土壤(soil)
能产生植物收获的地球陆地表面的疏松层次。
二、土壤肥力
土壤具有肥力是其最本质的特征,是其区别于其它事物的标志。
土壤肥力:
在植物生活全过程中,土壤供应和协调植物生长所需水、肥、气、热的能力。
(一)土壤肥力类型
1.自然肥力和人为肥力
自然肥力:
指土壤在自然因子(气候、生物、地形等)综合作用下所具有的肥力。
人为肥力:
土壤在人为条件熟化(耕作、施肥、灌溉等)作用下所表现出来的肥力。
2.潜在肥力与有效(经济)肥力
潜在肥力:
土壤肥力在生产上没有发挥出来产生经济效益的部分。
有效(经济)肥力:
土壤肥力在当季生产中表现出来产生经济效益的部分。
(二)基本观点
1.肥力因素的全面观点
水、肥、气、热 全面分析、综合评定
2.肥力因素的供应和协调观点
供应、协调
3.土壤肥力与生产力统一的观点
土壤肥力的发挥与环境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科学技术条件密切相关。
三、近代土壤学的发展及主要观点
1.农业化学土壤学派
2.农业地质土壤学观点
3.土壤发生学派
4.土壤学发展的新观点
5.我国土壤学的发展概况
第三节土壤学科体系、研究内容和方法
一、分支学科及研究内容
(一)土壤物理
研究土壤中物理现象和过程的土壤学分支。
主要研究土壤水、气、热运动及其调控的原理,其研究内容包括土壤水分、土壤质地、土壤结构、土壤力学性质、土壤溶质移动及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SPAC)中的水分运行和能量转移等。
(二)土壤化学
研究土壤化学组成,性质及其土壤化学反应过程的分支学科。
重点研究土壤胶体的组成、性质,及土壤固液界面发生的系列化学反应。
为开展土壤培肥、土壤管理、土壤环境保护提供理论依据。
(三)土壤微生物
研究土壤中微生物区系、多样性及其功能和活性的土壤学分支。
研究内容:
1.土壤微生物生态;
2.土壤微生物与土壤物质循环(陆地N,P,S,C素循环);
3.土壤酶活性;
4.土壤微生物与土壤固氮作用;
5.根际微生物与菌根;
6.土壤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7.农业措施对微生物的影响;
8.土壤微生物与土壤的污染防治;
9.有益微生物的农业应用。
(四)土壤生物化学
研究土壤中的有机质组成,结构及生物化学转化过程的土壤学分支学科,主要的研究内容包括:
1.土壤腐殖质形成,特性、及其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2.土壤碳、氮、磷、硫的生物转化(有机碳、氮矿化作用和腐殖化作用);
3.土壤酶活性;
4.有机生物制剂包括有机农药、杀虫剂、除草剂的生物降解及其对环境污染的影响等。
(五)土壤地理学
研究土壤发生、演变、分类、分布规律及其与地理环境之间关系的土壤学分支科学,是由土壤学与自然地理学交叉发展而成的边缘学科。
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1.土壤发生和分类:
土壤发生学是土壤地理的核心,重点研究土壤形成与自然成土因子和人为活动的复杂关系,回答地球表层系统多样性土壤的形成特点和机理,并在此基础上,根据土壤的发生发育过程、土壤诊断学属性进行土壤分类。
2.土壤分布规律:
土壤是一个时间上处于动态、空间上具有垂和水平方向上分异性的三维连续体,搞清土壤和土被结构在地面空间上的分布规律,可以为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壤资源,搞好农业区划及生产布局,改善生态环境提供科学依据。
3.土壤调查制图和土壤质量评价;
主要研究内容是应用现代新技术(如3S技术),建立土壤数据库和土壤信息系统;
研究土壤质量评价标准、指标体系和退化土壤的恢复重建技术与措施。
二、土壤学与相邻学科的关系
1.土壤学与地质学、水文学、生物学、气象学有着密切的关系。
土壤作为地球表层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形成、发育与地质,水文、生物和近地表大气息息相关。
2.土壤学与农学、农业生态学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土壤是绿色植物生长的基地,农学中的栽培学、耕作学、肥料学、灌溉排水等,都以土壤学为基础的,土壤学是农业基础学科的一部分。
3.土壤学与环境科学联系密切。
土壤不仅是一种资源,还是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组成要素。
土壤除能生产绿色植物外,还具有对环境污染物质的缓冲性、同化和净化性能,在稳定和保护人类生存环境中起着极重要的作用。
三、土壤学的任务
(一)合理利用土壤
水土流失、土壤沙化、土壤次生盐渍化、土壤酸化、土壤污染(农药和三废)、土壤盐碱化、土壤潜育化等。
(二)中低产土壤改良
中低产田土面积约占一个地区土壤面积的三分之二
(三)基础理论研究
1.土壤温室气体形成机理、变化规律与减缓途径的研究(重点是CH4、NxOy、CO2)。
2.土壤污染发生类型、形成规律与防治途径研究。
3.土壤退化时空变化、形成机理、调控对策。
重点是荒漠化(西北)、盐渍化(黄淮海)、沼泽化(东北)、土壤酸化(西南及东南)、肥力减退(南方)及土壤污染(经济发达区)。
4.土壤质量演变机制、评价体系及恢复重建的研究。
5.经济快速发展地区土壤环境演变机制与调控研究。
6.不同地区土壤生态环境建设及其治理途径的研究。
7.土壤与环境问题有关基础应用与开发项目的研究。
四、土壤学的研究方法
(一)宏观研究和微观研究
(二)综合、交叉研究
(三)野外调查与实验室研究结合
(四)新技术的应用
五、21世纪土壤科学所面临的挑战
来自人口膨胀的挑战——如何保证粮食的持续增产;
来自全球生态环境的挑战——如何保持土壤的生态健康功能,建立良好生态环境;
来自土壤学自身发展的挑战——加强基础研究,加速新技术在土壤学领域内的应用;
社会对土壤学认同的挑战——强化土壤资源在国民经济中的战略地位;
立足于为解决人类的吃饭问题和环境健康问题服务。
第二章 土壤矿物质
使学生了解土壤矿物质组成和化学组成,层状铝硅酸盐粘土矿物、非硅酸盐粘土矿物的主要性状及其分布。
第一节土壤矿物质的矿物组成和化学组成
一、元素组成
1.几乎包括元素周期表中所有元素;
2.O、Si、Al、Fe为主,四者共占88.7%以上;
3.植物必需营养元素含量低,分布不平衡。
二、矿物组成
(一)原生矿物
1.原生矿物以硅酸盐和铝硅酸盐为主;
以氧化硅和硅酸盐矿物占绝对优势。
常见石英、长石、云母、辉石、角闪石等。
2.原生矿物类型和数量决定于矿物的稳定性;
石英最稳定,是粗土粒的主要成分;
白云母和长石较稳定,在粗土粒中较多;
黑云母、角闪石、辉石等暗色矿物易风化。
3.原生矿物是植物养分的重要来源。
ü
Ca、Mg、K、P、S等。
(二)次生矿物
1.原生矿物分解转化形成的矿物。
2.以粘土矿物为主,又以结晶层状硅酸盐矿物为主;
3.此外有Si、Al、Fe的氧化物及其水合物。
第二节粘土矿物
一、层状硅酸盐粘土矿物
(一)构造特征
1.基本结构单位
(1)硅氧四面体(SiO44-→Si2O52-→Si4O104-)
(2)铝氧八面体(AlO69-→Al4O1212-→Al4(OH)8O44-)
2.单位晶片
硅氧四面体硅层
铝氧八面体铝层
3.单位晶层
(1)1:
1型一层硅层与一层铝层重叠而成
(2)2:
1型两层硅层中间夹一铝层
(3)2:
1:
1型2:
1型基础上增加一铝层(或镁层)
4.同晶替代
指硅酸盐矿物的中心离子被电性相同、大小相近的其它离子所代替而矿物晶格构造保持不变的现象。
发生同晶替代后,硅酸盐矿物产生负电荷。
(二)硅酸盐矿物的种类
1.高岭(石)组(1:
1型):
包括高岭石、埃洛石、珍珠陶土等。
特点:
(1)单位晶胞(层)化学式为Al4Si4O10(OH)8,硅铝铁率为2;
硅铝铁率:
土壤粘粒部分的SiO2和Fe2O3、Al2O3(R2O3)含量的分子比。
硅铝率:
土壤粘粒部分SiO2和Al2O3的分子。
硅铁率:
土壤粘粒部分SiO2和Fe2O3的分子比
例:
某土壤粘粒部分SiO2含量为41.89%,Al2O3含量33.27%,Fe2O3含量11.85%,计算其硅铝铁率、硅铁率。
解:
SiO2的分子含量=41.89/60=0.698Al2O3的分子含量=33.27/102=0.326Fe2O3的分子含量=11.85/160=0.074SiO2/R2O3=0.689/(0.326+0.074)=1.75
意义:
①硅铝铁率可以反映土壤母质的化学风化程度;
②硅铝铁率还可以反映土壤的成土过程和保肥能力。
(2)膨胀性小
晶层间距约0.72nm,硅片和铝片之间存在氢键
(3)电荷数量少
同晶替代极少
(4)颗粒较大(有效直径0.2~2μm),可塑性、粘结性、吸湿性、粘着性弱。
2.蒙脱石组:
包括蒙脱石、绿脱石、蛭石等。
(1)2:
1型
单位晶胞的理论化学式:
Al4Si8O20(OH)4·
nH2O蒙脱石理论硅铝率SiO2/Al2O3=8/2=4
(2)膨胀性大
晶层以分子引力联结,晶层间距:
蒙脱石0.96~2.14nm蛭石0.96~1.45nm
(3)电荷数量大
同晶替代现象普遍
(4)颗粒较细,呈片状,可塑性、粘结性、吸湿性、粘着性显著,对耕作不利。
蒙脱石在我国北方土壤分布较广,蛭石分布在风化不太强而排水良好的土壤中。
3.水化云母(伊利石)组(又称2:
1型非膨胀性矿物)
(1)2:
单位晶胞化学式:
K2(Al·
Fe·
Mg)4(Si·
Al)8O20(OH)4·
nH2OSiO2/Al2O3:
3~4
(2)非膨胀性
晶层之间吸附的K+的强吸附力,层间距1.0nm。
同晶替代现象普遍,主要发生在硅片,电荷量较大,但部分被层间K+中和,有效电荷量少于蒙脱石。
(4)可塑性等性质介于高岭组和蒙脱组之间。
伊利石主要存在于我国北方干旱地区土壤中。
四川盆地紫色土和河流冲积土一般以伊利石为主。
4.绿泥石组(以绿泥石为代表,富含镁、铁)
三八面体,化学式为Mg·
Al)12(Si·
Al)8O20(OH)16
(2)同晶替代现象普遍
硅片、水铝片和水镁片上均有发生,硅片中Al3+代Si4+、铝片中Mg2+代Al3+产生负电荷,水镁片中Al3+代Mg2+产生正电荷,两者相抵为净负电荷,介于伊利石与高岭石之间。
(3)颗粒较小可塑性、粘结性、吸湿性、粘着性居中
土壤中绿泥石大部分来自母质遗留,沉积岩和沉积物中较多。
二、非硅酸盐粘土矿物
1.氧化铁
(1)氧化铁的类型
针铁矿(α-FeOOH):
晶体较大者为黄色,较小者为棕色,存在于湿润土壤有较高氧化性的亚表层,锈纹锈斑,铁结核。
赤铁矿(α-Fe2O3):
红色,存在于干燥的氧化性表土层及胶膜。
纤铁矿(γ-FeOOH):
棕橙色,存在于排水不良而富含有机质土壤。
磁赤铁矿(γ-Fe2O3):
暗红棕色,存在于高度风化且有机质少的表土。
磁铁矿(Fe3O4):
棕黑色,多存在于母质中,有时与磁赤铁矿共存。
无定形铁(Fe(OH)3):
棕色,胶膜,锈水。
(2)氧化铁的形态及转化
土壤铁的游离度(%)=Fed/Fet×
100
土壤铁的活化度(%)=Feo/Fed×
土壤铁的络合度(%)=Fep/Fed×
无定形→隐晶质→晶质
2.氧化铝
硅酸盐矿物彻底分解产物
土壤中常见:
三水铝石[Al2O3·
3H2O,Al(OH)3]。
粘土矿物:
湿热强度风化——脱硅富铝化的指标之一。
我国北纬30度以南土壤(红壤、砖红壤等)中才出现。
花岗岩风化土壤中较多。
山地土壤中也有三水铝石存在
无定形铁铝氧化物比表面大,包被土粒,改变表面性质可吸附固定H2PO4-等阴离子,减低其有效性。
3.氧化硅(粘粒)(结晶质和非晶质)
晶质以α—石英为主;
非晶质为蛋白石(SiO2·
nH2O),脱水结晶为玉髓、石英、方石英、鳞石英等变体。
土壤中部分蛋白石来源于有机体,其含量常与有机质含量有关。
可作为古土壤埋藏表层的指示性矿物。
4.水铝英石
非晶质硅酸盐矿物,火山灰土壤的主要粘土矿物,Si/Al变化在1-2之间。
比表面较大,带较多负电荷,数量决定于水化程度和溶液pH。
三、粘土矿物的形成和分布规律
1.粘土矿物形成途径
风化和成土过程中形成的次生矿物,有两种形成途径。
(1)原生矿物风化淋溶直接演变
+H2O,-K-K-Mg-Si-Si
云母类——→伊利石—→蛭石—→蒙脱石—→高岭石—→三水铝石
(2)风化沉淀(自然合成)学说
原生矿物彻底风化产物重新组合沉淀而成。
SiO2·
nH2O:
土壤pH条件下带负电荷,酸胶基。
Al2O3·
nH2O,Fe2O3·
带正电荷,碱胶基。
盐基离子Ca2+、Mg2+、K+、Na+等,决定溶液pH,并参与矿物形成。
正负电荷胶体相互中和沉淀组成新矿物。
沉淀—→老化、结晶
溶胶—→凝胶(非晶质)—→结晶质
当溶胶SiO2/Al2O3>3,可形成2:
1型矿物;
当溶胶SiO2/Al2O3<3,可形成1:
1型矿物及氧化铝矿物
风化液pH与盐基淋溶有关,并影响胶体的正、负电荷数量和沉淀凝胶中正负电荷胶体的比例。
盐基离子Mg2+、K+等直接参与新矿物合成,分别形成富钾(伊利石)、富镁(蛭石、绿泥石)等矿物。
2.粘土矿物的形成条件
粘土矿物形成与气候等成土条件密切相关。
南方热带砖红壤、亚热带红壤矿物风化程度高,粘土矿物以1:
1型为主,并有三水铝石,粘粒硅铝铁率为2左右,属铁铝土。
北方温带地区,粘粒矿物为各种2:
1型(伊利石、蒙脱石等),粘粒硅铝铁率多在3以上。
风化度低,属硅铝土。
3.我国土壤粘土矿物分布规律:
全国分为7个分布区。
北方以水云母(伊利石)为主的1、2、3区;
秦岭、长江中下游水云母、蛭石、高岭石交错分布区(4区);
南方西部蛭石和高岭石为主的分布区(5区);
南方以高岭石为主的6、7分布区。
西北和青藏高原水云母区(1区),土壤风化程度最低;
华南高岭区(7区)土壤风化程度最高。
第三章 土壤有机质
要求学生掌握土壤有机质的概念、来源、含量与组成,土壤有机质分解与转化,土壤有机质的主体腐殖质的形成与性质,土壤有机质在土壤肥力上和生态环境方面的作用与管理。
第一节 土壤有机质的来源、含量及组成
一、土壤有机质来源
森林土壤:
枯枝落叶
草原土壤:
草、根系
耕作土壤:
作物残茬(一般占籽实产量的35-40%)、施用的有机肥。
作为土壤有机质最主要来源的各种植物残体,其化学组成和各种成分的含量,因植物种类、器官、年龄等的不同而有很大差异。
从而导致土壤有机质的差异。
酸性有机质
中性有机质
二、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及组成
1.含量
土壤学中,一般把耕层含有机质20%以上的土壤,称为有机质土壤,在20%以下的土壤,称为矿质土壤,但耕作土壤中,表层有机质的含量通常在5%以下。
土壤有机质含量与气候、植被、地形、土壤类型、农耕措施密切相关。
不同土壤中含量差异很大。
目前,我国土壤有机质含量普遍偏低。
总体而言,北方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于南方土壤。
四川土壤有机质含量(%)
OM%>4.003.01-4.002.01-3.001.01-2.000.61-1.00<0.60
水田%1.296.1939.951.990.630.004
旱地%3.145.5218.7246.2624.661.10
2.元素组成(水%=75,干物质%=25)
干物质 CHON+灰分元素
%448408
C/N大约为10左右。
3.化学组成
成分 纤维素 半纤维素 木质素 蛋白质 脂肪、树脂等
%2-100-230-5028-351-8
4.土壤腐殖质(humus)
土壤腐殖质:
是除未分解和半分解动、植物残体及微生物体以外的有机物质的总称,由非腐殖物质(Non-humicsubsta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