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高频考题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6783794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9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生物高频考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初中生物高频考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初中生物高频考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初中生物高频考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初中生物高频考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生物高频考题Word文档格式.docx

《初中生物高频考题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生物高频考题Word文档格式.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中生物高频考题Word文档格式.docx

①草 ②阳光 ③空气 ④狼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10.“清明插柳,端午插艾”(艾是草本植物)是烟台乡村保持多年的习俗,从谚语中可知影响这两种植物生活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  )

A.阳光 B.温度 C.水分 D.空气

11.下列哪一项说明了生物影响环境?

(  )

A.大树底下好乘凉B.仙人掌的叶退化成刺状

C.旗形树的树冠像一面旗帜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12.以下哪项不能体现生物适应环境?

A.海豚皮下脂肪很厚B.骆驼刺根系发达

C.蚯蚓使土壤疏松D.骆驼尿液非常少

13.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下列现象中,能体现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

A.蚯蚓能疏松土壤B.水质污染造成赤潮

C.荒漠中生物种类稀少D.鼠妇生活在阴暗的环境

14.植被覆盖率高的地区,往往降雨量多、气候湿润,这种现象说明(  )

A.生物生存依赖环境  B.生物能够影响环境

C.生物能够适应环境    D.环境影响生物生存

15.“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一成语中,所描述的生物之间的关系是(  )

A.竞争B.合作C.捕食D.寄生

16.具有净化水源、蓄洪抗旱作用,并有“地球之肾”之称的生态系统是(  )

A.淡水生态系统B.海洋生态系统C.湿地生态系统D.森林生态系统

17.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构成了完整的生态系统B.沼泽是典型的淡水生态系统

C.一块农田中的农作物可看做一个生态系统D.过度放牧会破坏草原生态系统

18.下表是对几种生物体内农药含量的测定结果:

这些生物与生物之间有着吃与被吃的关系,那么下列哪一条食物链的联系是正确的(  )

生物种类

E

单位体积农药含量/毫克

0.054

0.033

0.002

0.161

0.010

A.A→B→C→D→E  B.E→D→C→B→A

C.D→A→B→E→C  D.C→E→B→A→D

19.以下关于食物链“野草→食草昆虫→鸡→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是生产者B.昆虫、鸡和人都是消费者

C.人的能量最终来自鸡D.这条食物链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

20.一个生态系统中的四种生物构成了一条食物链,在某一时间它们的相对数量关系如右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肯定不正确的是(  )

A.该食物链可表示为丙→甲→乙→丁

B.甲和乙是消费者,丁是分解者

C.丙固定的太阳能是食物链中各种生物的能量来源

D.甲、乙、丙、丁及它们生活的环境组成了生态系统

21.下列有关生态系统方面知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从成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中,可以写出一条食物链:

蝉→螳螂→黄雀

B.生物的生存依赖于一定的环境

C.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D.在食物链中,营养级别越低的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积累就越多

22.成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了生态系统中几种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

如果该生态系统被某种有毒物质污染,一段时间后,哪种生物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最多?

A.螳螂 B.蝉C.黄雀 D.植物

23.青青草原生态系统中,一条食物链中三种生物的数量比例图如图;

若丙被人类大量捕杀,一段时间内乙的数量变化曲线是(  )

  

 

A   B   C   D

 

专题二 植物的蒸腾作用、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1.即便是沙漠中的植物,吸收的水也大多通过气孔散失了,散失的方式为(  )

A.光合作用B.呼吸作用C.蒸腾作用D.吸收作用

2.移栽树苗时,要在阴天或傍晚进行,并去掉一部分枝叶,目的是降低(  )

A.光合作用B.蒸腾作用C.呼吸作用D.吸收作用

3.“大树底下好乘凉”,之所以凉快是因为水蒸气从气孔散失并带走热量,这源于植物的(  )

4.取甲、乙、丙、丁四组大小和发育程度相似,质量相同的新鲜菠菜叶,作如下处理:

组别

涂凡士林部分

不涂

上表皮

下表皮

上、下表皮

再将上述四组叶片置于通风处,则出现萎蔫现象的先后顺序为(  )

A.甲→乙→丙→丁B.甲→丙→乙→丁

C.丁→乙→丙→甲D.丁→丙→乙→甲

5.大面积植树造林不仅美化环境,还能促进生物圈中的水循环,这是因为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  )

A.降低空气的温度  B.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C.增加空气中氧的含量D.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量

6.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植物蒸腾作用意义的是(  )

A.促进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进行B.促进植物体对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

C.增加周围大气的湿度,提高降雨量D.使植物有效地散热,避免被高温灼伤

7.下图表示向日葵在24小时内的水分吸收和蒸腾作用速率(毫克/小时),据图推断下列正确的是(  )

A.在暗处,蒸腾作用速率总是大于吸收速率

B.B.在暗处,吸收速率总是大于蒸腾作用速率

C.在光下,吸收速率总是大于蒸腾作用速率

D.在光下,蒸腾作用速率总是大于吸收速率

8.广州市南沙区建有多个大棚蔬菜种植基地。

技术人员在大棚里适当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有利于植物(  )

A.增强光合作用 B.增强蒸腾作用 C.增强呼吸作用 D.降低蒸腾作用

9.绿色植物在夜晚一般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原因是缺少外界条件(  )

A.空气B.二氧化碳C.水分D.光

10.(2015年重庆垫江)进行光合作用时,植物不需要的外界条件是(  )

A.二氧化碳B.水C.叶绿体D.光

11.下列关于光合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没有叶绿体也能进行B.不利于维持生物圈的碳—氧平衡

C.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D.实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12.下列关于“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实验的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把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将叶片内的淀粉运走耗尽

B.叶片的遮光部分与见光部分形成对照

C.将叶片放在酒精中水浴加热是为了脱去叶绿素

D.叶片脱色后,滴加碘液,遮光部分变蓝

13.左下图中的①~④表示叶肉细胞中叶绿体、线粒体吸收或释放二氧化碳和氧气的过程,其中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碳—氧平衡的是(  )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第13题图     第14题图

14.科技人员在密闭的玻璃温室里进行植物栽培实验,晴天环境下对室温内二氧化碳浓度进行24小时测定,并绘制如右上图所示的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MN段植物呼吸作用不断增强B.NP段植物光合作用不断增强

C.Q点植物中的有机物比M点多D.P点后植物不再进行光合作用

15.2014年5月,常德地区持续了较长时间阴雨天气。

转晴后,农民急于给农作物排涝、松土,这样做的目的是(  )

A.促进根的光合作用B.促进根的呼吸作用

C.抑制根的呼吸作用D.晒干土壤中的水分

16.萝卜放久了会空心,苹果、梨等水果放久了口感变差,这是因为(  )

A.呼吸作用消耗了大量的有机物     B.呼吸作用消耗了大量的氧气

C.光合作用消耗了大量的有机物     D.光合作用消耗了大量的二氧化碳

17.呼吸作用彻底分解有机物后,产生的物质是(  )

A.二氧化碳和水B.水和淀粉C.氧气和水D.无机盐和水

18.下列哪一项措施不是为了抑制植物的呼吸作用?

A.低温贮藏水果、蔬菜B.贮藏粮食时,在密闭粮仓内充加二氧化碳

C.小麦种子入仓前晒干D.农田土壤板结后及时松土

19.左下图是草原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图中数字能表示各类生物呼吸作用的有(  )

A.①④⑦B.①②④C.②③④D.⑤⑥⑦

第19题图     第20题图

20.右上图中表示一段时间内某植物叶片吸收二氧化碳与光照强度关系示意图。

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ab段表示该植物不进行光合作用

B.bc段表示该植物的光合作用不断增强

C.b点表示该植物既不进行光合作用,也不进行呼吸作用

D.cd段表示该植物的光合作用不再进行

专题三 人体的生理活动

1.下列属于消化腺的是(  )

A.胃B.肝脏C.小肠D.大肠

2.(2015年河北丰南)分泌的消化液中不含消化酶的消化腺是(  )

ABCD

3.下列关于人体消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淀粉在口腔内开始被消化 B.蛋白质消化的最终产物是氨基酸

C.胆囊分泌的胆汁对脂肪起乳化作用 D.胃是消化器官

4.关于食物消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唾液腺分泌唾液,唾液中的酶能够初步消化脂肪

B.胃腺分泌胃液,胃液中含有盐酸和蛋白酶,可初步消化蛋白质

C.胰腺分泌胰液,胰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

D.肠腺分泌肠液,肠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

5.下图为人体消化系统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②是胃,能将蛋白质初步分解成氨基酸

B.①是肝脏,它分泌的胆汁中含有消化脂肪的酶

C.②是小肠,内有胰液、肠液和胆汁三种消化液,利于消化

D.⑤是大肠,只有消化功能,没有吸收功能

6.下图表示食物中某种有机物在消化道内的消化情况。

据此推断该有机物是(  )

A.淀粉    B.蛋白质 C.脂肪   D.维生素

7.人体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  )

A.鼻B.喉C.肺D.气管和支气管

8.哮喘是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严重时会导致肺泡的弹性回缩减弱,此情况将直接影响(  )

A.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B.血液与组织细胞的气体交换

C.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D.胸廓的扩张与回缩

8.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增加的二氧化碳产生于(  )

A.肺B.鼻腔C.组织细胞D.血液

9.下面是邻居张叔叔去医院做血常规检查的摘录结果。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项目

测定结果

参考值

备注

单位

红细胞(RBC)

2.3

4.0~5.5

1012个/L

血红蛋白(Hb)

90

120~160

g/L

白细胞(WBC)

37

4~10

109个/L

血小板(PLT)

180

100~300

A.显微镜观察张叔叔的血液涂片可发现血小板最多

B.张叔叔皮肤受伤出血后,其伤口会流血不止

C.根据检测结果可推测张叔叔可能身体有炎症

D.如果给张叔叔输液,针应该刺入他的动脉血管

10.一个红细胞从左心室出发,经血液循环回到心脏,它必须经过的结构是(  )

A.右心房B.上腔静脉或下腔静脉

C.肺动脉D.肺部毛细血管

11.如右下图所示,A代表某器官,①、②代表与其相连的血管,箭头代表血流方向。

A.若A表示肺,则②内的血液含氧量增加

B.若A表示肾脏,则②内的血液尿素含量增加

C.若A表示小肠,则②内的血液营养物质含量减少

D.若A表示胰岛,则②内的血液胰岛素含量减少

12.右下图的曲线表示血液中某种成分含量变化的趋势,该曲线不能表示(  )

A.血液流经小肠时葡萄糖含量的变化

B.血液流经肺部时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

C.血液流经肌肉时氧气含量的变化

D.血液流经肾脏时尿素含量的变化

13.肾是人体非常重要的器官,当肾衰竭而无法正常工作时,人体内的废物就不能排除,人就会因中毒而死亡。

下列物质在正常人的血浆、原尿和尿液中都含有的是(  )

①水 ②无机盐 ③尿素 ④葡萄糖 ⑤蛋白质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⑤D.①④⑤

14.在健康人体内,原尿中的何种物质可被全部重新吸入毛细血管?

A.水B.葡萄糖C.无机盐D.尿素

15.医生在检验某病人的尿液时发现了较多的红细胞,如果是肾脏有疾病,可能是肾脏的哪个部位?

A.肾小管B.输尿管C.肾小球D.膀胱

16.下图是反射弧的结构图,图中的⑤是(  )

A.感受器B.效应器C.神经中枢D.传出神经

17.下列有关人体神经系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神经元的细胞体中含有遗传物质B.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

C.脑干具有调节心跳、呼吸等功能D.传出神经可以将冲动传到神经中枢

18.下列有关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中枢神经系统由大脑和脊髓组成

B.成人能有意识地排尿,该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

C.侏儒症的病因是由于患者幼年时期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引起的

D.“望梅止渴”“谈虎色变”都是人类特有的复杂反射(条件反射)

19.由于内分泌腺分泌异常,导致人体患巨人症、糖尿病,其原因分别与哪两个器官有关?

A.甲状腺、肾上腺B.垂体、胰岛

C.胸腺、垂体D.甲状腺、胰岛

20.某科学家曾做了如下实验:

在饲养正常蝌蚪的水中放入某种激素,发现蝌蚪提前发育成蛙,但蛙只有苍蝇大小,由此推断放入的激素是(  )

A.甲状腺激素B.生长激素

C.肾上腺素D.胰岛素

21.小明是一个足球迷,每当看到自己喜欢的球队进球时,都会欢呼雀跃,同时出现面红耳赤、心跳加快、血压升高的现象,这是由下列哪种激素分泌增多引起的?

A.肾上腺激素B.胰岛素

C.甲状腺激素D.生长激素

22.下列有关内分泌腺和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胰腺和胰岛都是内分泌腺

B.人体内的腺体都能分泌激素

C.幼年时期的胰岛素分泌不足会患侏儒症

D.激素调节受神经调节的控制,也能对神经调节产生影响

专题四 生物的遗传、变异与免疫

1.下列关于染色体、DNA、基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B.染色体主要由DNA分子和蛋白质分子构成

C.一个DNA分子上只有一个基因

D.DNA分子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

2.下列关于人体性染色体存在于何种细胞中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只存在于体细胞中     B.只存在于卵细胞中

C.只存在于精子中        D.存在于以上三种细胞中

3.人类能卷舌(A)与不能卷舌(a)是一对相对性状。

这对基因在人群中应该是(  )

A.能卷舌个体的基因组成都是AAB.能卷舌个体的基因组成是AA或Aa

C.不能卷舌个体的基因组成都是AaD.不能卷舌个体的基因组成是aa或Aa

4.)面颊上有酒窝与无酒窝是一对相对性状,有酒窝基因(B)是显性,无酒窝基因(b)是隐性。

一对有酒窝的夫妇生育了一个无酒窝的小孩,则这对夫妇的基因组成是(  )

A.Bb和BbB.BB和bb   

C.BB和BB D.bb和bb

5.双眼皮(显性)和单眼皮(隐性)是一对相对性状。

一对双眼皮的夫妇(女方接受过双眼皮整容手术)所生的儿子(  )

A.一定是双眼皮   B.一定是单眼皮

C.可能是单眼皮,也可能是双眼皮   D.双眼皮的可能是3/4或1

6.某班学生调查了部分家庭中各成员眼皮的性状,将结果汇总如下表,根据表格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父母性状

调查的家庭数

子女性状

父亲

母亲

双眼皮

单眼皮

1

62

47

15

2

56

3

77

53

24

4

80

64

16

A.控制单眼皮的基因是显性基因B.控制单眼皮的基因是隐性基因

C.单眼皮的性状是隔代遗传的D.控制双眼皮的基因是隐性基因

7.据人口普查统计,我国近十年出生人口性别比出现失调,即男性多于女性。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生男生女责任全在女方B.正常情况下生男生女机会均等

C.人的性别由性染色体决定D.性别比失调会影响社会稳定

8.下列关于人性别遗传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正常男性产生的精子中,性染色体只有Y染色体

B.正常女性产生的卵细胞中,性染色体只有X染色体

C.性染色体存在于人体的细胞中

D.后代的性别决定于父母双方的性染色体

9.孟德尔用纯种圆粒豌豆与纯种皱粒豌豆杂交,子一代种子都是圆粒;

将子一代种下去后自花传粉,获得二代种子。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圆粒和皱粒性状是由基因控制B.圆粒相对于皱粒是显性性状

C.亲代控制皱粒的基因没有传递给子一代D.子二代种子中有圆粒和皱粒

10.下列有关生物遗传和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的性状都是肉眼可以观察到的特征

B.绵羊的卷毛和山羊的直毛是相对性状

C.使用射线处理种子再选出优质高产新品种,其原因是改变了种子的遗传物质

D.生男生女是由卵细胞中的性染色体决定的

11.下列对幼儿园预防传染病措施的分类,不正确的是(  )

A.将患病孩子送回家治疗——控制传染源

B.按规定给孩子接种疫苗——保护易感人群

C.每天对教室消毒处理——切断传播途径

D.要求孩子饭前便后洗手——保护易感人群

12.某校多位同学患上了水痘病,学校要求每个班级在下课时开窗通风,并在放学后组织人员对教室进行消毒,该措施属于(  )

A.控制传染源B.切断传播途径

C.保护易感人群D.增强机体免疫力

13.预防蛔虫病等消化道传染病应采取的重点措施是(  )

C.保护易感人群D.消灭传染源

14.下列属于人体免疫第二道防线的是(  )

A.杀菌物质和免疫器官B.吞噬细胞和杀菌物质

C.皮肤和黏膜D.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15.下列有关免疫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人体保卫自身的三道防线都是人生来就有的

B.人体保卫自身的三道防线都有特异性

C.抗体与抗原结合后还需吞噬细胞才能将抗原清除

D.抗原初次和再次侵入人体时,机体产生抗体的速度没有差异

16.受伤的哺乳动物经常用舌头舔伤口,对伤口的愈合有一定作用。

下列叙述中,免疫类型与之不同的是(  )

A.白细胞能吞噬病菌B.接种乙肝疫苗能预防乙肝

C.皮肤能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D.呼吸道黏膜上的纤毛能清扫异物

17.假若某人不小心被狗咬伤,必须在24时内注射狂犬疫苗,其中狂犬疫苗和预防措施分别属于(  )

A.抗体,保护易感者      B.抗体,控制传染源 

C.抗原,保护易感者      D.抗原,控制传染源

18.)国家规定每年的12月4日,4周岁以下的儿童必须服用脊髓灰质炎糖丸,以预防小儿麻痹症。

这是因为儿童服用糖丸后,能在体内产生(  )

A.抗原B.抗体

C.病毒D.杀菌物质

19.下列生命现象,属于免疫的是(  )

A.神经纤维传导兴奋B.肌肉细胞收缩和舒张

C.呼吸进新鲜空气D.免疫细胞产生抗体

20.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计划免疫?

A.给婴幼儿服用脊髓灰质炎糖丸B.给新出生的婴儿接种卡介苗

C.给成年人注射乙型肝炎疫苗强化免疫D.给山区居民供应加碘食盐预防甲状腺肿

南方新中考 生物参考答案

第二部分 专题训练·

突破中考

【提升·

专项训练】

1.B

2.B 解析:

庄稼需要浇水、施肥是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这一特征的体现。

3.C 4.B 

5.A 解析:

树对外界刺激作出的反应是应激性,而鸦、马有反射现象;

树能通过光合作用自己制造有机物,而鸦、马需要从外界获取有机物;

遗传和变异是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树、鸦、马都能遗传,也会发生变异。

6.D

7.B 解析: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体现的是遗传现象;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说明的是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

“风声鹤唳,草木皆兵”说明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8.A 9.C 10.B 11.A 

12.C 解析:

蚯蚓使土壤疏松,体现了生物对环境土壤的影响。

13.A 14.B 15.C 16.C

17.D 解析:

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土壤、温度等;

沼泽是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

一块农田中的农作物是植物,属于生产者。

18.D 解析:

有毒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传递并逐渐富集积累,营养级别越高,有毒物质含量越高;

营养级别越低,有害物质含量越少。

19.B

20.B 解析:

食物链是由生产者和消费者构成的,不包含分解者。

图中丁表示消费者。

21.B 解析: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句成语中缺少生产者;

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只是生物部分;

在食物链中,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积累就越多。

22.C 解析:

该成语组成的一条食物链为:

植物→蝉→螳螂→黄雀。

有毒物质会沿着食物链逐渐积累,生物的营养级别越高,有毒物质积累得就越多。

23.C 解析:

在生态系统中,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的数量就越少,因此该生态系统构成的食物链是:

甲→乙→丙。

若丙被人类大量捕杀,一段时间内乙因天敌减少而数量会增多,随后由于食物和生存空间的制约,其数量又会逐渐减少,最后趋于平衡。

1.C 2.B 3.C

4.A 解析:

气孔是气体进出植物体的门户,下表皮的气孔多于上表皮。

涂上凡士林堵塞了气孔,能减少水分散失;

不涂的水分散失最快,其次是只涂上表皮的,再次是只涂下表皮的,最慢的是上、下表皮都涂的。

5.D 6.A

向日葵在24小时内的水分吸收和蒸腾作用速率分了三个部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