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臂电桥测低电阻实验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6778835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93.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双臂电桥测低电阻实验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双臂电桥测低电阻实验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双臂电桥测低电阻实验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双臂电桥测低电阻实验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双臂电桥测低电阻实验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双臂电桥测低电阻实验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

《双臂电桥测低电阻实验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双臂电桥测低电阻实验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双臂电桥测低电阻实验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

二、实验原理五、实验数据处理及结果(数据表格、现象等)

三、实验设备及工具六、实验结果分析(实验现象分析、实验中存在问题的讨论)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测量低电阻的特殊性。

2.掌握双臂电桥的工作原理。

3.用双臂电桥测金属材料(铝.铜)的电阻率。

二、实验原理

我们考察接线电阻和接触电阻是怎样对低值电阻测量结果产生影响的。

例如用安培表和毫伏表按欧姆定律R=V/I测量电阻Rx,电路图如图1所示,

考虑到电流表、毫伏表与测量电阻的接触电阻后,等效电路图如图2所示。

由于毫伏表内阻Rg远大于接触电阻Ri3和Ri4,因此他们对于毫伏表的测量影响可忽略不计,此时按照欧姆定律R=V/I得到的电阻是(Rx+Ri1+Ri2)。

当待测电阻Rx小于1

时,就不能忽略接触电阻Ri1和Ri2对测量的影响了。

因此,为了消除接触电阻对于测量结果的影响,需要将接线方式改成下图3方式,将低电阻Rx以四端接法方式连接,等效电路如图4。

此时毫伏表上测得电眼为Rx的电压降,由Rx=V/I即可准测计算出Rx。

接于电流测量回路中成为电流头的两端(A、D),与接于电压测量回路中称电压接头的两端(B、C)是各自分开的,许多低电阻的标准电阻都做成四端钮方式。

根据这个结论,就发展成双臂电桥,线路图和等效电路图5和图6所示。

标准电阻Rn电流头接触电阻为Rin1、Rin2,待测电阻Rx的电流头接触电阻为Rix1、Rix2,都连接到双臂电桥测量回路的电路回路内。

标准电阻电压头接触电阻为Rn1、Rn2,待测电阻Rx电压头接触电阻为Rx1、Rx2,连接到双臂电桥电压测量回路中,因为它们与较大电阻R1、R2、R3、R相串连,故其影响可忽略。

由图5和图6,当电桥平衡时,通过检流计G的电流IG=0,C和D两点电位相等,根据基尔霍夫定律,可得方程组

(1)

(1)

解方程组得

(2)

通过联动转换开关,同时调节R1、R2、R3、R,使得

成立,则

(2)式中第二项为零,待测电阻Rx和标准电阻Rn的接触电阻Rin1、Rix2均包括在低电阻导线Ri内,则有

(3)

实际上即使用了联动转换开关,也很难完全做到

为了减小

(2)式中第二项的影响,使用尽量粗的导线以减小电阻Ri的阻值(Ri<

0.001

),使

(2)式第二项尽量小,与第一项比较可以忽略,以满足(3)式。

三、实验设备及工具

本实验所使用仪器有

1.QJ36型双臂电桥(0.02级)6.JWY型直流稳压电源(5A15V)、

2.电流表(5A)、7.RP电阻、

实验电路

实验数据:

 

1

2

3

4

5

铝棒直径(mm)

4.991

4.995

4.998

4.992

4.990

铜棒直径(mm)

4.984

4.981

4.986

4.985

4.988

40cm铝棒接入电路时电阻(Ω)

755

750

753

751

757

50cm铜棒接入电路时电阻(Ω)

2006

2001

2010

2003

2005

40cm铜棒接入电路时电阻(Ω)

1605

1610

1608

1607

五.实验数据处理及结果

数据处理:

根据电阻率的计算公式以及Rx的表达式可以得到:

40cm铝棒接入电路时:

铝棒直径平均值

测量所得电阻的平均值

那么计算得

50cm铜棒接入电路时:

铜棒直径平均值

40cm铜棒接入电路时:

直径D的测量列的标准差为

取P=0.95,查表得t因子tP=2.57,那么测量列D不确定度的A类评定为

仪器(千分尺)的最大允差Δ仪=0.001mm,按照正态分布算,测量列的不确定度的B类评定

那么合成不确定度

电阻R的测量列的标准差为

取P=0.95,查表得t因子tP=2.57,那么测量列R不确定度的A类评定为

仪器(电阻箱)为0.02级,那么Δ仪=1608×

0.02%Ω=0.32Ω,考虑到人的判断相对来说比较精确,因此认为uB(R)=Δ仪=0.32Ω。

又有U(Rn)=0.01%×

0.001Ω=1×

10-7Ω

U(R1)=1000×

0.02%Ω=0.2Ω

U(L)=2mm

根据不确定度的传递公式应该有:

那么

=0.089

于是最终结果写成:

六、实验结果分析

实验小结:

1、从实验结果来看,实验数据比较好,两次铜棒的测量所得电阻率比较接近。

2、实验过程中应该注意对仪器的调零和保护。

3、实验中测量同一组量时注意保持系统的稳定,不可中途拆卸,否则会造成比较大的系统误差(特别是铜棒和铝棒装好后不要多次改变刀口的松紧)。

4、

5、本实验原理比较简单,但电路图连接比较复杂,特别是电阻的四端接法应注意正负极的一致。

注意事项:

1.先将铝棒(后测铜棒)安装在测试架刀口下面,端头顶到位螺丝拧紧。

2.按线路图电流回路接线,标准电阻和未知电阻连接到双臂电桥时注意电压头接线顺。

3.检流计在X1和X0.1档进行调零、测量,不工作时拨到短路档进行保护。

误差分析:

1、由于检流计对仪器稳定性有很高的要求,而在实验中很难做到。

2、R2/R1=R3/R并不是严格成立的。

3、铝棒不是很直,长度测量有偏差,但误差分析是无法计算。

思考题:

1在测量时,如果被测低电阻的电压头接线电阻较大(例如被测电阻远离电桥,所用引线过细过长等),对测量准确度有无影响?

由于电压头支路上存在大电阻(一般大于1000Ω),接线电阻如果相对于大电阻仍然比较小,与大电阻串联时,阻值也是高阶无穷小量(一般情况下),其影响仍然可以忽略不计,可以认为没有影响;

但如果接线电阻相对于大电阻在同一数量级上,则其影响就不能忽略了

2如果将标准电阻和待测电阻电流头和电压头互换,等效电路有何变化,有什么不好?

如果将他们的两个接头互相交换,等效电路图中的两个电阻就要更换位置。

这样做不好的地方在于加大了待测电阻那边的附加电阻,使得测量结果不正确。

评阅教师:

年月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