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中外教育史考点笔记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6778428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92 大小:83.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中外教育史考点笔记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2页
考研中外教育史考点笔记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2页
考研中外教育史考点笔记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2页
考研中外教育史考点笔记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2页
考研中外教育史考点笔记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考研中外教育史考点笔记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考研中外教育史考点笔记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中外教育史考点笔记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9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考研中外教育史考点笔记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自省自克、改过迁善、身体力行等德育原则方法

7,论教师:

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循循善诱与教学相长;

尊师爱生和宽严相济

百家争鸣

人性论

教育作用

教育目的

培养目标

教学思想

儒家孟子

性善论

教育作用就在于扩充善端,找回散失的本性

明人伦的教育目的(孟子是第一次明确概括中国古代学校教育目的的人)

大丈夫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深造自得,其具有内倾性,强调和夸大“思”的作用,在教学中注重发挥学生的主动精神,即“求在我者也”

儒家荀子

性恶论

化性起伪,即变化自己本性的恶,树立人为的善

培养大儒的教育目的,“以浅持博,以今持古,以一持万”

1,以儒经为教学内容,重视古代典籍的学习

2,教学方法是闻见知行

3,重视教师的地位和作用

墨家

素丝说

人性不是命定的,先天的人性不过如待染的素丝,有什么样的环境就造就什么样的人

“兼士”为培养目标(即既具有“兼爱”精神,长于辩论,明辨是非,而又道术渊博、有益于世的人才)

1,以科技和思维训练为特色的教育内容(著名的“三表法”;

强调思维和论辩的法则,要求懂得运用类推与求故的方法)

2,教育方法包括主动性原则,实践性原则和创造性原则

道家

法自然,主张回归自然,反对破坏自然,违背人性的人为教育

逍遥的人格思想;

要求超越名利等各种现实的羁绊,追求个性解放和灵魂自由,从而达到绝对自由的精神状态

提倡怀疑的学习方法

法家

人性利己说

强调法制对改造人的自私品质的作用,其结果必然走向惩罚主义

1,禁诗书—以法为教(提出燔诗书而明法令的主张,实行法治教育,取消普通教育)

2,禁私学—以吏为师(否定死学教育,人为私学思想的传播不利于法家主张的思想专制的统一,不利于法制教育的实行)

●战国后期的教育论著:

《大学》《中庸》《学记》《乐记》

《大学》是儒家学者论述“大学之道”的一片论文,它看重阐述大学教育的目的、任务和步骤,提出一个完整而概括的政治、道德教育的纲领和程序;

“三纲领”: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明明德即恢复和发扬人先天的善性,以达到修己的目的,亲民即推行德治与仁政,止于至善即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

三纲领是中国两千年封建教育都贯彻的的纲领;

“八条目”: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八条目前后相续,逐个递进又相互联系,将个人的学习、教人、政治等几个过程都非常自然地联系了起来,使得八条目实际上成为一个过程和整体,构成了儒家的道德教育体系

《中庸》教育的本质是“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中国教育史上第一次对教育下定义;

教育的教学过程“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教育途径:

一是发觉人的内在天性,达到对外部世界的体认,即“自诚明”或“尊德性”;

二是通过对外部世界的求知,以达到人的内在本性的发扬,即“自明诚”或“道问学”;

重视主观努力

《学记》是中国古代最早一篇教育论著,对先秦时期的教育和教学,第一次从理论上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总结;

关于教育作用: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关于教育目的:

“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化民成俗,其必由学”;

关于学制与教育管理,提出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学制系统;

关于教学原则与方法:

教学相长【说明了教师本身的学习及教学是两种不同形式的学习,它们相互推动,使教学不断进步】;

尊师重道【提出师严而道尊,一方面高度评价教师的作用另一方面又对教师提出严格的要求】藏息相辅【认为正课学习与课外学习必须兼顾,相互补充】豫时孙摩【豫是预防性原则,时是及时施教原则,孙是循序渐进原则,摩是学习观摩原则】启发诱导【君子之教育在于诱导学生,靠的是阴道而不是强迫服从,是勉励和启发引导,不是强迫和压制的。

】长善救失【教学要学会具体分析,全面掌握,如果教法得当,缺点可以转化为有点,利用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将缺点转化为优点】;

学记为中国古代教育理论的发展树立了典范,它的出现意味着中国古代教育思想专门化的形成,是中国“教育学的雏形”

●汉朝教育

1,三大文教政策:

“推明孔氏抑黜百家”【独尊儒术罢黜百家】、“兴太学以养士”【建立太学】、“重视选举,任贤使能”【察举制的设立】;

确立了教育为治国之本的地位,使儒家经学称为教育的主题内容,并形成了群士归宗攻读儒经的社会风尚

2,汉代太学的设立开始了中国封建时代官方主办的教育活动。

太学的教师是“博士”,以专经对弟子进行讲授

3,鸿都门学,是专权的宦官集团为了对抗儒家士大夫及归属于他们的太学生而设立的。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所文学艺术专门学校,为后世专门学校的发展提供了经验,同时打破了儒学独尊的局面

4,察举制的科目包括常科和特举;

方式是荐举和考试相结合

汉代的教育家的教育实践以及教育思想

董仲舒

 

1,对贤良策与三大文教政策;

一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而是兴太学,以养天下之士;

三是使“诸侯、二千石皆尽心于求贤,天下之士可得而官使也;

即建立选士制度以选拔任用贤才

2,人性与教育作用:

性三品论;

教育的作用就是针对“中民之性”的教育

3,道德教育:

内容是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其目的是从理论上确证专制君主的绝对权威和君臣父子的严格的统治秩序;

总原则是“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具体原则有“以仁安人,以义正我”、“强勉行道”、“明于性情”、“必仁且智”。

王充

1,对神学的批判:

反对“信师师古”,主张“极问”;

反对“记诵章句”,主张“贯通”

2,关于教育作用与培养目标:

肯定性可以变化,人性善可变恶,人性恶可变善,关键在于教育而不在于本性,认为性是一成不变的,只要有适当的教育,天下无不可教育之人。

主张培养“鸿儒”,不仅遍读群书,而且具有创造性的理论思维能力,这是中国教育史上首次提出教育应培养创造性的学术理论人才

3,论学习:

学知与闻见,思考与求是,问难与距师

●魏晋南北朝官学的变革:

西晋的国子学(一是为整顿太学,二是调和士庶矛盾);

南朝宋的“四馆”:

儒学馆,玄学馆,文学馆和史学馆;

总明观(集藏书、研究、教学三位一体的机关):

使原来四个单科性质的大学发展为在多科性大学中实行分科教授的制度

●唐代文教政策:

重振儒术,兼容佛道

●唐代学制:

中央政府教育管理机构的确立:

国子监;

中央和地方官学体系完备:

六学二馆;

具体指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书学,算学,律学;

前三学术语普通学校,学习儒家经典,后三学术语专科学校。

“二馆”即崇文馆和弘文馆。

二馆为收藏书籍,校理书籍和研究教授儒家经典三位一体的场所;

●学校教育发展的特点:

封建等级性;

与科举关系密切;

普通学校与专门学校兼顾,从中央到地方的封建学制体系完备;

管理制度日趋健全;

扩大了国际国内文化教育的交流

●唐代科举制度:

1,进士科(文才秀美科)得建立标志科举制度的创立;

2,科举考试程序:

生徒要经过省试和吏部复试;

乡贡在参加省试之前,要参加州县考试选拔

3,科举科目:

常见的有秀才科,进士科,明经科,明法科,明字科,明算科。

其中最常见的是进士科和明经科,内容以儒经为主,故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谚语,进士科出身的人特别受到推崇

4,科举方法:

帖经,墨义与口试,策问,诗赋

科举制度与学校的关系

1,科举制度推动了封建学校教育的繁荣(士子们有了读书做官的目标,刺激了人们的学习积极性;

科举以儒经为主要内容,统一了教学内容,也统一了全国人的指导思想;

科目众多,冲击了儒学独尊的局面;

科举造就了大批科举人口,促进了民间私学发展,而学校教育的繁荣又为科举提供了大量的考生来源)

2,科举的发展和学校又始终存在矛盾对立(科举重乡贡轻生徒,使许多知识分子可以不经学校而博取入仕资格,严重地影响了官学教育的养士功能,遂导致了重科举、轻学校现象日益突出,使学校教育逐步沦为科举的附庸,科举制度制约着学校教育的方向、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使学校教育产生了种种形式主义的流弊)

科举制度的影响

积极影响

1,科举把选才和育才统一了起来,扩大了统治阶级的社会基础

2,科举力图改变选拔官吏只重品行、门第,而忽视才能之弊端,故也确实选拔了一批有才之士

3,促进了学校教育的发展

4,养成了勤奋读书的社会风气

消极影响

1,由于科举制度的逐渐完备,学校逐渐成为科举的附庸,学校教育受到了科举的限制,科举成了学校教育的指挥棒

2,“学而优则仕”的学术风气,使入仕成了读书求学的唯一目标,这种观念亦深入人心,养成了读书人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的思想和社会风气

3,科举本身又存在着不少弊端,败坏了教育和社会的风气,压抑了许多人才

南北朝和唐朝主要教育家及其教育思想

颜之推

1,《颜氏家训》是中国第一步系统完整的家庭教科书

论家庭教育:

“家教奠基,父母有责”;

“教儿婴孩,勿失良机”;

“偏宠有害,严教是爱”;

“注意环境的影响”;

重视家庭的语言教育;

重视儿童心里观察

韩愈

1,“性三品说”与教育作用,认为人性分上中下三品,上为上智,是善性;

下为下愚,是恶性;

只有中品可善可恶;

但上品虽不变,其善性在受教育后可以发扬光大

3,关于人才培养和选拔思想:

其一,培养人才;

其二,选拔人才;

其三,爱惜人才

论尊师重道:

《师说》是中国古代第一篇集中论述教师问题的文章;

其一提出教师的任务是传到授业解惑也;

其二提出师生关系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

“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宋代科举制度的改革:

改革科举程序(以殿试取代吏部复试,形成省试-殿试两级考试);

增加取士名额,提高及第者的待遇;

体恤久考不第者,开设恩科;

考场制度日益严格,实行“别头试”“封弥”“眷录”“锁院”等制度

●明清科举的完善和定制:

确定三年大比制;

科举三程序:

乡试-会试-殿试;

考试方法:

八股取士制度;

明清规定“科举必由学校”,学校在制度上彻底沦为科举附庸

●北宋三次兴学

兴学原因

内因:

养士与选士的矛盾到了非解决不可的地步,一些有识之士认为只重科举而不重教育,犹如不务耕而求获

外因:

政局动荡,学校萧条

兴学内容

庆历兴学

(范仲淹)

1,改革太学,采用胡瑗所创的苏湖教法(设立经义斋和治事斋,根据学生专长和爱好分斋而教,入经义斋的学生主要学儒经,入治事斋的学生主要学习进士、民政、水利等,其教学方法是以明体达用,培养有实际才干的人为目标,这种经义与时间并重的方法改编了当时重辞赋的空疏学风,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

2,改革科举

3,令州县立学,为地方办学提供了合法的一句,普遍激发了州县地方兴学的热潮

熙宁兴学

(王安石)

1,改革太学,扩大太学规模,创立“三舍法”(将太学分为外舍,内舍和上舍,每年举行一次升设考试、三舍法师在太学内部建立起来的对学生的考察和选拔力求做到将平时行艺与考试相结合,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太学的教学质量,同时又将上舍考试与科举结合起来,融育才与选才与太学,学校不仅担任养士的任务,而且具有取士的职能)

2,整顿地方官学(设置学官,为地方拨充学田)

3,改革科举制度(废除帖经诗赋的形式,仅以经义和策论作为考试形式;

在考试内容上,编纂《三经新义》统一教材,并作为科举考试经义科的主要内容)

崇宁兴学

(蔡京)

【北宋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兴学】

1,重新推行三舍法,并建辟雍,作为太学的“外学”

2,在全国范围内普遍设立地方官学,并建立州县学,形成州学、县学和太学相互联系的学制系统

3,设立提举学事司,自此以后,从中央到地方都建立了专门的教育行政机构

兴学结果

1,将北宋学校教育事业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2,重视地方学校的建设,使地方官学的发展推进到了一个新阶段

3,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育才与选才的矛盾,确证了兴学育才的地位高于科举考试

●明清时期的制度

积分法:

明朝国子监分为六堂三级:

正义,崇志,广业三堂为初级;

修道,诚心二堂为中级;

率性一堂为高级。

监生升至率性堂后,采取积分法,每试文理俱优者得一分,理优文劣者与半分,纰谬者无分。

岁内积8分者为及格,与出身。

不及者仍坐堂肄业。

监生历事制:

选拔国子监生到京都各衙门历练政事,历事生白天在各司练习政务,晚上同监读书休息,将读书学习和做官实践结合起来。

这是中国最早的教育实习制度,既可补管理队伍之不足,又可使监生接触实际,获得从政的实际经验

社学:

元明清三代的一种设在城镇和乡村地区,以民间子弟为教育对象的地方官学

六等黜涉法:

清朝实行的地方官学生员定级考试制度,有相应的奖罚措施。

其基本特点是对生员进行动态管理,其等级是不固定的,而是根据学业成绩升降,将其等级与血液成绩紧密挂钩,有助于提高其学习积极性,提高学校教育质量

●书院

1,产生与发展:

受当时社会条件的影响和受佛教影响;

性质“新型、特殊、高层次的私学;

书院萌芽于唐末,形成于五代,兴盛于宋代,元明清三代;

书院的官学化

2,《白鹿洞书院揭示》1,五教之目: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规范了书院教育的基本宗旨,就是要贯彻明人伦和纲常礼教;

2,为学之序,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规定了书院学生的学习方法和过程;

3,修身之要,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

为书院学生指明了道德修养的基本要点;

4,处事之要,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为书院学生指明了行为处事的基本原则;

5,己所不欲勿施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为书院学生知名了与人交往的基本原则

《白鹿洞书院揭示》是世界史上最高的教育规章制度之一,它集中体现了书院教育的精神,概括了儒家道德修养的基本原则,它不仅是南宋书院的教规,而且对元明清三代的书院都有指导作用,并为一般官学所采用

东林书院与书院讲会

书院讲会是书院独具特色的制度,这是书院区别于其他学校的重要标志

讲会之制到明代开始建立严密的组织,制定完整的规约,明确讲会的宗旨,确定经费的开支,当时影响最大者就是东林书院所订的《东林会约》。

东林书院不仅是东林学派教育和学术活动的中心,也是知道舆论的政治活动阵地【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顾宪成)】

诂经精舍和学海堂(阮元创立):

打破了明清以来专习八股时文,沉溺科举利禄、追逐富贵利禄的恶劣学风,都主张教以经世致用的实学,提倡实事求是、无征不信的学风、开成清中叶以后全国书院之楷模;

但这类书院以考据训诂为事,引导学生终日埋首古籍,为考据而考据,不自觉地走上了复古主义和繁琐考证的老路。

书院教育的特点

管理特点

1,书院的组织比较简单,学生也参加管理

2,书院具有丰富的藏书,并设置了祭祀用的专祠

3,书院有学规,具体规定书院教学及运转程序的规则、学则等条规

书院的经费主要的来源主要是“学田“

教育特点

1,教学和学术相结合,许多著名的书院既是教学活动的中心,优势学术研究的场所

2,自由讲学和自由听讲、讲会是书院区别于一般学校的重要标志

3,学生以自学为主,教师重在启发诱导

●蒙学教材

1,分类:

识字为主的教材;

伦理道德教材;

综合知识类教材;

诗歌类教材

2,特点:

重视汉字的特点;

注意与日常生活联系;

考虑儿童的兴趣和特点

理学家的教育思想

朱熹

1,《四书章句集注》是朱熹最力最勤的著作,包括《大学章句》《中庸章句》《论语集注》《孟子集注》,注释中多发挥理学家的论点,较为系统地反映朱熹作为集大成和的理学思想

2,“明天理灭人欲”与教育作用:

认为“理”或“天理”是宇宙的本源;

“天理”在人身上即为“性”。

“理”和“气”相杂的人性叫做“气质之性”。

清明至善者为“天理”,浑浊不善者为“人欲”;

教育就是要把“气”和“不善”清除干净。

3,论大学和小学:

十五岁以前为小学教育,其任务是教以事;

十五岁以后是大学教育,应教以理;

小学教育是大学教育的基础,大学教育是小学教育的扩充和深究

“朱子读书法”:

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和居敬持志。

其中居敬持志是读书法的中心,读书法既有读书的靓丽型原则,也有巩固性原则,客观性原则和结合实际以及积极性、目的性的原则。

朱子读书法奠定了古代读书法的基础,但也造成了人们“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把书本当做僵死的教条的不良学风

王守仁

1,“致良知”与教育作用:

认为“理在本心”,理就是心,心是万物的起源也是主宰。

教育的作用就是直截了当地向内寻找,到内心中区体认。

他又把人心中的天理叫做良知,认为良知是心得本质。

教育的作用在于去掉后天与外物接触所产生的各种昏蔽,使良知能充分地发挥出来,这样说就是教育的作用是致良知

3,随人分限所及的教育原则:

量力而行;

循序渐进、施教有序;

因材施教

4,教学内容:

强调读经,但反对盲从;

论儿童教育:

从致良知的要求出发,认为儿童时期良知保存最多,教育应从儿童时期开始;

认为当时学校教育中束缚儿童的身心发展的现象十分严重,教育方法机械,教育手段粗暴;

主张教学要注意儿童的年龄特点,采取使儿童趋向鼓舞和中心喜悦的积极教育方法;

在教学内容上主张给儿童以歌诗、习礼、读书三方面的教育,陶冶儿童的思想和性情

●理学思想的批判与反思

1,批判理学教育理论;

主张培养经世致用的实用人才;

三是提倡实学;

四是提倡“主动”、“习行”的教学方法,反对理学家“主静”,“读书穷理”的治学方法;

五十主张扩大学校的职权;

2,黄宗羲的“公其非是于学校”:

认为学校不仅应具有培养人才改进社会风俗的职能,承揽政府机构的某些职能,而且还应该议论国家政事,在学校中由大家共同来议论国家政事之是非标准。

其精神在于反对封建君主专制,改编国家政事之是非标准由天子一人决断的专制局面

颜元的教育思想

实德实才的培养目标

1,颜元把教育作为实现其政治理想的重要工具和途径,希望通过教育培养出能经世致用的实用人才,从而实现国富民强的太平社会理想

2,批判重文轻实的教育传统:

其害有三,一是坏人才,二是灭圣学,三是厄世运

六斋与实学的教育内容

六斋:

文事、武备、经史、艺能、理学、帖括

实学“三事”、“三物”来培养能经世致用的人才,改编理学所造成种种弊病,实现其富国强兵的正是思想。

这一计划既体现了其丰富而实用的教育内容,也体现了他对教育制度与分科教学的思想

习行的教学方法

习即练习,行即实行,主张以行动为中心原则。

提倡的习行主动的教育方法是与书本教育相对立的,主张通过习行的方法获得经验与知识

2,中国近代教育

●洋务运动时期

1,教会学校:

近代中国第一所教会学校是1839年在澳门创办的马礼逊学堂

2,早期教会学校的特点:

第一,在课程上传播圣经的同时也传授儒学,自然科学也是重要教育内容;

第二,规模较小,文化教育起点低;

第三,缺乏科学性、系统性、第四,引入了较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对中国传统教育产生了强大的冲击

3,洋务学堂的类型:

方言学堂(外国语学堂);

军事学堂;

技术学堂【1862年在北京设立的京师同文馆是中国第一所洋务学堂】

京师同文馆的特点

以“为边务储才”,“备翻译差委之用”,转为培养懂翻译、外事的洋务人才

课程设置

侧重“西文”、“西艺”,外语居于首位;

此外,汉文经学,贯穿始终

教学组织

采用西方的教学制度,实行分年课程和班级授课制

学校管理

以外国人为主,受外国列强控制。

管理学校的大权逐步落入外国人首重,教员也多为外国人

意义

京师同文馆是改变旧的封建传统教育的首次尝试,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近代新式教育的发端。

其一,同文馆是中国近代最早按照西方教育建立起来的新式学校,打破了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封建教育模式;

其二,改变了以文为主的传统教育内容,把近代科技知识列为正式课程,科学教育政事列入中国教育制度只重,教育向前迈进了重要的一步

4,福建船政学堂(1866年左宗棠建立)。

学堂分前后两堂,前堂学习法文,训练造船技术;

后堂学习英文,又称“英国学堂”,训练驾驶技术。

课程除外文及专业技术科外,还讲授儒经并兼习策论。

福建船政学堂为中国近代培养了一大批军事人才,加强了中国的海军力量

5,洋务派派遣留学:

幼童留美以及派遣留欧(容闳是发起者);

洋务派派遣留学生是中国第一次官费留学,开中国近代留学之风,有一定贡献:

一是培养了一批中体系统的洋务人才;

而是留学生一经接触西方文明,学到了一些近代自然科学和生产技术知识,并把这些知识介绍到了中国;

三是传播了西方社会的政治学说和哲学思想,促进了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

洋务学堂的特点(新旧杂糅)

1,培养目标是造就各项洋务事业需要的专门人才,不再是培养应付科举考试的官僚后备军

2,办学性质都带有部门办学的性质,是具体洋务机构的组成部分或附属单位

3,教学内容主要以学习“西文”和“西艺”为主

4,教学方法:

洋务学堂比较能按照知识的接受规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安排教学内容,重视礼节,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偏重死记硬背的传统学风

5,教学组织:

洋务学堂普遍制定有分年课程计划,确定了学制年限,采用班级授课制,突破了传统的进度不一的个别教学形式

1,缺乏全国性的整体规划和学制系统

2,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总原则下,洋务学堂必然在传授西文西艺的同时,不放弃四书五经的学习

3,洋务学堂的官吏具有封建官僚习气,并在西学课程的教学和相关环节的管理上受洋人挟制,影响学堂的正常办理

张之洞的中体西用思想与《劝学篇》

1898年《劝学篇》:

分内外两篇,内篇务本,以正人心;

外篇务通,以开风气。

务本即要维护清朝封建统治和三纲五常。

务通即向西方学习。

劝学篇是在不动摇封建专制制度的前提下进行一些改革,以维持清王朝的长治久安。

后来成为晚清中国思想的主流

中体西用的具体内涵

中学指封建典章制度、伦理道德、中国的经史之学,孔孟之道。

学生应先从经史之学中学习圣人之心和圣人之行,然后才学习对封建统治有用的西学

中体西用的历史作用与局限

1,初学西方,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