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烈推荐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及反思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6777493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108 大小:145.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强烈推荐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及反思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8页
强烈推荐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及反思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8页
强烈推荐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及反思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8页
强烈推荐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及反思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8页
强烈推荐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及反思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强烈推荐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及反思Word格式.docx

《强烈推荐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及反思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强烈推荐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及反思Word格式.docx(10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强烈推荐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及反思Word格式.docx

理解重点词句,领悟文中所讲的道理;

一、读通全文,感悟读法。

1.师:

学习文言文最基本的方法是诵读,最好的方法也是诵读。

先听老师范读课文,再跟老师读课文。

(范读时做到抑扬顿挫、有声有色、流畅自如,感染学生,激发诵读兴趣。

领读时有意识地让学生感悟语速和断句方法。

2.学生自由练读,把不认识的字注上音,并在练习本上写两遍。

3.在学生掌握每一句的正确读法后,练习熟读。

二、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1.“弈”是什么意思?

“学弈”呢?

你怎么知道的呢?

2.学生自读课文,结合文后的注释理解每一话,然后说说这篇文章主要讲什么内容?

3.同桌互讲,相互纠正补充,不懂的记下来。

4.小组合作,疏通文意。

5.指名说全文大意。

三、导悟相济,突破难点。

(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课文)

把你和同学都读不懂的句子提出来。

(结合学生提问重点理解“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思援弓缴而射之”、“为是其智弗若与”、“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这几句话。

(1)讨论“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的原因是什么?

从中能得出一个什么道理?

大家谈谈自己是否有这种经历和体会。

(2)指名说说“思援弓缴而射之”的意思。

你从哪个词知道射的是“天鹅”呢?

(“之”字。

(3)指名说说“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意思。

这句话中的“之”是指哪个人。

师:

同学们,你们觉得奇怪吗?

两个人一起学习,可是学习效果却不相同。

用书上的话说说原因。

(指名读“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

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师范读,让学生体会怎样读听得更清楚,学生指出老师停顿的地方然后试着读读。

(4)”为是其智弗若与?

”这句意思是什么?

哪个词是第二个人?

这句话该怎么读呢?

指名读,齐读。

四、流利朗读,积累语言。

课件出示全文及朗读录音,生边看边跟读体会语感,然后练习把全文朗读好,最后师生合作背诵全文。

五、迁移训练、练读古文。

 拓展读“揠苗助长”、“守株待兔”、“掩耳盗铃”、“鹬蚌相争”等浅显易懂、故事性强又为学生熟知的文言成语故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第二课时 (学习《两小儿辩日》)

3、学习孔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

一、激趣引入,揭示课题。

 师:

同学们,你们知道孔子吗?

你能讲讲他的故事吗?

(学生讲述,老师结合学生的讲述补充孔子的生平,介绍他是一个极有名的学问家、政治家、教育家、思想家等)孔子这么有学问,可是有一次,他在周游列国时,却被两个小孩的一个简单的问题给难住了,你们想知道孔子遇到什么难题了吗?

今天我们就学习《两小儿辩日》。

(板书课题,齐读)说说题目是什么意思?

(重点理解“辩”字)

二、初读课文,梳理学法。

1.自由读课文,凭自己的理解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考查学生对古文的感悟能力)

2.想想我们是怎样学习《对弈》的?

一是要理解重点字词;

二要读出诗文韵味;

三要感悟人文内涵(意境、感情、哲理)。

三、读熟课文,自学理解。

 

1.自由读课文,找出不认识的字,通过查字典解决。

  

2.同桌互相读文,纠正字音。

3.反复读文,把课文读熟。

4.学生对照注释,自己理解课文,记下不懂的问题。

5.按学习《学弈》的方法自学课文,小组内交流学习成果。

四、激励测试,交流感悟。

出示测试题,各小组抢答积分,评出优胜学习小组。

1.回答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游:

 其:

  为:

也:

 如:

此:

乎:

 始出:

小儿:

2.两小儿在辩论什么?

(太阳大小?

太阳冷热?

太阳远近?

)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引导读好两小儿的话,理解句子的意思。

3.朗诵课文,看哪组能读出古文韵味。

五、深化感悟,明确寓意。

1.各组提出分歧较大的问题以及不懂的问题,同学交流讨论。

(重点引导学生理解这两个小孩争的是什么问题,他们各自的理由是什么?

o引导学生理解两个小孩是根据不同的感觉说明地面距离太阳的远近。

2.你同意他们的意见吗?

用科学知识解答两小儿提出的问题。

(根据学生回答引导学生课下收集资料,将课内学习延伸到课外。

) 

3.这个故事中,你最喜欢谁,为什么?

你想对他说什么?

(引导学生肯定两小儿敢于嘲笑孔子,挑战权威;

或赞扬孔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4.练习有感情背诵课文。

5.以表演的形式复述课文内容,看哪组理解得好(稍做表演准备)

6.向学生推荐阅读《女娲补天》、《夸父逐日》等文言文,培养学生阅读古文的兴趣。

板书设计:

一人惟弈秋之为听

学弈贵在专心

另一人思援弓缴而射之

一儿日始出近日中远

另一儿日初出远日中近大胆质疑

两小儿辩日

一儿远大近小

另一儿远凉近热实事求是

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让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保有学习兴趣,达到思维兴奋点是组织教学的关键,因此在“备教材”的同时,我也在“备学生”上下了功夫。

这样大大激活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加了学习探究的自信心,引导学生自觉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一、激发学习兴趣

本课教学采用游戏激趣法和旧知迁移法意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思维达到兴奋点,让学生在游戏情境中将旧知成语与新知文言文成语故事相结合,从而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二、读通,整体感悟文章大意

学生学习新知的过程,是思维火花互相碰撞的过程,学生在课堂上听说读写的过程是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并进的过程,这无疑会给学生带来心理上的压力。

由此,在设计上,引导学生回忆学习文言文的方法,从而领悟文言文的特点,进行体会交流,为下面的理解和朗读奠定基础。

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模式,让学生在质疑之后分工合作解决疑难,从而读懂课文的主要内容,在汇报合作成果的过程中学生们团结协作以简驱繁,突破难点,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

同时这也打破了传统,形成了开放式课堂。

熟读成诵,改变了传统的评读僵局,促进了朗读,诵读指导的效率,积累了语言。

三、拓展抒发真情

本课教学采用总结法和课外延伸法,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

同时,通过推荐文言文成语故事以及搜索文言文的网址引导学生学会积累,提高语文综合素养,这样首尾呼应,成语贯穿始末,体现了“大语文”观。

本课还以读为主线,教给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培养学习文言文的习惯也是相当重要的,这将为以后初中文言文的学习打下基础。

因此我让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读通,读懂,熟读成诵,感悟学习方法,同时也让学生在批批划划中养成学习习惯。

第2课匆匆

《匆匆》一文是朱自清先生早期的作品,文中将空灵而又抽象的时间化为具体的物象,引发出伤时、惜时的深长感喟。

这篇文章很注意修辞,文中第一自然段用长短一致,节奏整齐,对仗工整的排比句,描述了显示季节更替的诗意化景物;

又用一组长短不一,节奏跳跃,口语色彩很浓的设问句,感叹日子的飞逝无痕。

整句与散句的结合,不但具有一种音乐的美感,而且显得既典雅又朴实。

文中多处运用比喻,使时间变得可以感觉,形象而又真实。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2个生字,正确读写词语:

饭碗、伶伶俐俐、徘徊、赤裸裸。

2、熟练地、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

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

3、了解作者对时间流逝的伤感以及珍惜时间的感受,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体会时间的稍纵即逝。

4、感受课文的语言美,领悟作者细致描写、多用比喻的方法。

1、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语言美,领悟表达方法。

2、积累语言。

抓住重点句段,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懂得时间宝贵,树立珍惜时间的意识。

教学准备:

1、朱自清简介及朱自清作品。

2、惜时、伤时的古代诗词、文章、名言、警句。

3、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一、问题导入,初步感受。

  出示问题:

凭直觉,你认为你的一生能活多少天?

让学生大胆猜想。

估算一下,按80岁计算,能有多少天?

你们现在已经过了多少天?

这些日子里你留下了什么?

通过计算,你有什么感受?

(用这些问题调动学生的生活感受和学生对时间的认识,从而让学生感受到时间匆匆,为下面学习文章打下基础。

二、自由朗读,读通课文。

  出示读书要求:

自由朗读课文,要读正确读通顺,注意读好标注拼音的词语,难读的地方要反复读。

(学生自由朗读;

指名接读课文;

教师和学生评价。

  这篇文章告诉我们什么?

(让学生把握整篇文章的内容,从整体上了解。

  教师指导问号的读法。

大家看“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

”(教师范读,学生练习。

)(因为这篇文章中的问句比较多,教师在这里引导学生读好一个问句,其他句子学生也会受到启发,从而能读得更好。

三、默读课文,个性感悟,交流感受。

默读课文,看能不能读懂文中的每一个自然段。

边读边随着作者的描写,想像文中描写的画面。

(学生默读课文:

读完以后,说说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你想像到了什么?

说说自己读文章以后的感受。

四、自由读课文,找出印象最深的句子,提出问题。

 出示要求:

自由读课文,看能不能读懂文中的每个句子、每个词语、每个标点符号。

对哪些句、段的印象最深呢?

对文中的哪些地方还读不明白?

画出有关的句子或者自然段。

(学生默读课文。

五、小组交流,解决问题,揣摩朗读。

1、不懂的地方通过相互交流能不能弄懂。

2、找出了哪些印象深的句子,设计如何读才能把这些句子读好。

3、组长记录小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

(小组内互相交流。

六、全班交流,指导朗读,体会情感。

1、你们小组画了哪些句子?

从这些句子中读出了什么?

能不能用你们自己的方式把这些句子蕴含的情感读出来。

(学生汇报。

2、教师出示自己的照片(婴儿、少年、青年、现在),讲述自己的故事,让学生体验时间的流逝。

(鼓励学生讲出自己和时间有关系的一些故事。

)学生讲述自己的生活体验。

(用身边的人和事,调动学生自己的生活积累,对时间匆匆可以感触更深。

3、怎样才能读好这些句子呢?

除了想像作者当时的心情,还要加进我们自己的感受。

下面同学们再读一读。

(自由读,指名读,老师指导朗读)

 “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

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

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

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的手边过去;

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

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

我掩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这一段应该怎样读呢?

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感受入手,指导朗读。

4、体会作者的内心感受。

从这些句子中,我们想像到了什么?

作者当时有什么样的感受呢?

出示作者简介,加深学生的感受。

(自由朗读作者简介。

交流读了作者简介以后的感受。

             第二课时

1、熟练地、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

2、了解作者对时间流逝的伤感以及珍惜时间的感受,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体会时间的稍纵即逝。

3、感受课文的语言美,领悟作者细致描写、多用比喻的方法。

一、读书体会,感悟写法。

1、作者为什么表达得如此细腻呢?

默读课文,看这篇文章有什么特别之处。

2、汇报交流,感受语言。

你认为作者这篇文章的特别之处在哪里?

引导学生找到: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

(体会句式的运用)“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

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

……”(体会运用比喻的好处)

教师随机出示一些名家对朱自清文章的评价;

随机出示朱自清本人对写文章的感受:

——“文章的成功,最大因由却在情感的浓厚。

  ——谈描写“于每事每物,必要剥开来看,拆穿来看”,“这样可以辨出许多新异的滋味乃是他们的秘密”,只有这样“于人们忽略的地方,加倍的描写,使你于平常身历之境,也会有惊异之感。

3、个性解读,朗读交流。

出示要求:

默读课文,划出你喜欢的句子,然后大声朗读画出的句子。

交流:

把划的句子读出来,说出自己为什么喜欢这些句子?

老师和其他同学评议并示范。

4、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二、拓宽学习,加深感受。

  从古至今,人们都在感叹时间的流逝。

时间为什么一去不复的问题。

下面请同学们把自己搜集到的关于时间的文章、格言、警句、诗词、故事拿出来,读给大家听,讲给大家听,说出自己的感受。

(让学生交流自己收集到的资料,一是对时间有比较清楚的认识,加深对文章的了解,更主要的是让学生积累语言,以时间为线索,背诵和理解一些诗词、名句、格言……拓宽语文的学习领域,培养有目的地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三、抒发感受,积累运用。

  通过大家的交流、讨论,对时间的流逝也有了自己的感受。

用自己喜欢的形式,写出自己现在最想说的话。

可以引用刚才交流的一些名言警句。

(学生练习。

全班交流。

四、分层作业,课外延伸。

1、教师推荐《朱自清散文选》中的《春》、《荷塘月色》、《背影》等文章,要求学生认真去读。

2、推荐林清玄的《和时间赛跑》(人教版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七册)。

继续搜集有关时间的名言、警句、故事等,写出自己的体会,组织一次演讲。

3、同学们也可以自己搜集资料,写出《我所了解的朱自清》。

(作业的布置是有层次性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条件选择其中的一项或者两项。

资料准备:

1、作者简介:

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江苏扬州人,原籍浙江绍兴。

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他一生勤奋写作,共有诗歌、散文、评论、学术研究著作26种,约200多万字。

主要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你我》、《伦敦杂记》,文艺论著《诗言志辨》、《论雅俗共赏》等。

他的散文以语言洗练、文笔秀丽著称。

散文代表作有《荷塘月色》、《背影》、《绿》等。

2、评论朱自清的资料摘录:

(1)朱自清虽则是一个诗人,可是他的散文仍能满贮着那一种诗意,文学研究会的散文作家中,除冰心女士外,文章之美,要算他了。

(郁达夫《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

导言》)

(2)“现在大学里如果开现代本国文学的课程,或者有人编本国的文学史,谈到文体的完美,文字的会写口语,朱先生应该是首先被提及的。

”(叶圣陶《朱佩弦先生》)(3)朱自清的成功之处是,善于通过精确的观察,细腻的抒写出对自然景色的内心感受。

(林非《现代六十家散文札记》)(4)朱自清的散文是很讲究语言的,哪怕是一个字两个字的问题也决不放松。

可是他的注重语言,绝不是堆砌词藻。

(朱德熙《漫谈朱自清的散文》)

3、诗词名句:

(1)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李白《把酒问月》

(2)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崔护《题都城南庄》

(3)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宋】欧阳修《生查子》

(4)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苏轼《中秋月》

(5)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岳飞《满江红》

(6)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

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

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

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

“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人应当赶紧地,充分地生活,因为意外的疾病或悲惨的事故随时都可以突然结束他的生命。

——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提出问题

头涔涔泪潸潸勿谓寸阴短

匆匆具体说明洗手吃饭默默

何曾留着像游丝既过难再获

照应开头

课上,对朱自清资料的展示旨在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第4自然段的意思,让学生从资料中知道朱自清先生虽然学业有成,事业有进,可他仍一再谴责自己虚度年华,是对自己的严格要求,也是对自己的鞭策激励,更是抒发自己的理想与抱负。

可是,为了赶时间,完成教学目标,资料的展示过于匆忙,学生未能完全吸收消化,因此,学生谈起理解和感悟有“蜻蜓点水”之嫌。

  教学有效性是教师追求的永恒目标。

可是,在这堂课上,我在有效性教学方面却留下了太多的不足与遗憾。

在一次又一次的自责与反思中,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更加执着地“拓展对文本的理解和探究,拓展新的思维方式”,以达到能“采取新的教学行为方式”游刃有余地驾驭课堂。

第3课桃花心木

1、通过对含义深刻的语句的理解,体会文中深刻的人文道理,从而感受育人、做人的真谛。

2、学会本课的6个生字及出现的新词。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抄写对自己有启发的语句。

种树人的话和“我”从中感悟到的育人道理。

体会到作者介绍种树的经验、道理和方法仅是一个比喻,其目的是为了说明育人道理。

1、搜集有关桃花心木的资料和图片,了解桃花心木这种植物。

2、搜集林清玄的作品,读一读,体会一下他的作品风格。

一、启读,激趣质疑引入文。

1.教师动情地讲述《一个大学生的故事》。

同学们,当你有那么一天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时刻,你会是什么心情?

(学生的回答可能有:

高兴、激动、兴奋……)是啊!

的确是一个令人无比激动的时刻,然而有这样一位大哥哥,在接到北京首都师范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时,却忧心重重,不知所措。

(学生露出疑惑不解的神情)他是个从小失去父母的孤儿,姐姐为了照顾他,辍学工作,赚钱供他上学,对他照顾得无微不至,呵护得无可挑剔,从小到大十几年不让他干任何家务活,只要求他努力学习。

读到高三毕业,他连自己的袜子都不会洗,方便面都不会煮,更不愿与人交流,正常必要的人际交往都很少很少,生活完全不能自理。

无奈,又喜又忧的姐姐只好陪他一起去大学报到,但学校不允许这种情况的陪读,姐姐千叮咛万嘱咐后担心地离开了。

他坚持不到3天便哭着打电话要姐姐来接他。

因为他根本不能料理自己的生活,除了埋头学习,他一切都不会做。

结局是遗憾而又令人无奈的,他退学了,与已经实现的大学梦想做了最后的告别。

2.请学生自由发言。

听了这个真实的故事,你有些什么想法?

3.小结:

同学们,我们这位可悲的大学生为什么会有如此结局?

是他的错?

是爱他的姐姐的错?

还是谁的错?

今天我们就一起到《桃花心木》那里去寻找答案。

二、初读,整体感知观其貌。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

要求:

字字入目,做到三不:

不加字、不减字、不错字。

2.小组交流自学生字词的情况。

3.教师请举手最快的前十名同学串读课文。

(师生共同正音,并对他们积极读书的态度予以表扬。

三、精读,潜心会文领其意。

1.教师:

同学们,读书只做到正确流利是不够的,我们还要把书读出情、读出意、读出味、读出神,同学们经过自己的努力一定能达到这样的要求,那么大家刚才提出的问题一定会迎刃而解。

2.再读课文,画出你认为含义深刻的句子,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3.反馈学生画出的句子及不懂的地方。

4.抓住重点句段,感悟育人真谛。

学习12、13自然段。

①指名读。

想一想:

这两段主要讲什么?

②逐句品读。

引导学生读懂每句话的意思,并相机指导朗读。

(学生之间互动竞争,进行朗读比赛。

)③全班交流自己从读中体会到了什么?

④教师小结。

学习14自然段。

①投影出示此段课文,全班齐读。

②自由朗读,小组交流读后的感受。

③小组派代表,全班交流。

教师引导理解:

”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

”④学生自悟,有感情地朗读。

学习第15、16自然段。

①愿意读的同学一起读。

②小组讨论:

桃花心木为什么不会枯萎?

③全班交流。

小组派代表发言,师生共同评议。

四、展读,联系实际话育人。

1.分角色表演,种树人与“我”之间的交流。

①同桌组合练习。

②推荐上台表演。

注意人物的身份、语气、可以自由发挥。

2.联系你的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想法。

教师与学生互相交流。

3.教师小结:

同学们,成长为一棵抵御风雪,顽强生存的参天大树的确要付诸于不懈的努力。

在挫折与逆境中锻炼、成长,才是我们应该走的成才之路。

3、桃花心木

会找水源生活考验

拼命扎根锻炼自主

种树————育人

《桃花心木》台湾作家林清玄写的一篇借物喻人的文章,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

课文写一个种树人让“树木自己学会在土地里找水源”的育苗方法和道理,说明了在艰苦环境中经受生活考验,克服依赖性,对人成长的重要意义。

这篇课文,人与事都来自平凡的生活,蕴涵着深刻的生活哲理。

但,这生活哲理要是我们直白地告诉他们,也许没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初中作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