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古诗文积累与阅读调研测试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6777450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4.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古诗文积累与阅读调研测试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高三古诗文积累与阅读调研测试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高三古诗文积累与阅读调研测试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高三古诗文积累与阅读调研测试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高三古诗文积累与阅读调研测试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古诗文积累与阅读调研测试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高三古诗文积累与阅读调研测试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古诗文积累与阅读调研测试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古诗文积累与阅读调研测试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D.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7.对温家宝总理在中外记者招待会上引用的典故的出处及含义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人或加讪,心无疵兮出自刘禹锡《子刘子自传》,意思是即使有人诽谤,我也问心无愧。

B.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出自屈原《离骚》,意思是只要合乎我心中美好的理想,纵然死掉九回我也不会后悔。

行百里者半九十出自刘向《战国策》,比喻缺点或错误的性质相同,并无本质区别,只是情节轻或重的区别。

D.时进则进,时退则退,动静不失其时出自《彖传》,意思是该静止时静止,该行动时行动,不论是静止还是行动,都要掌握好时机。

8.根据《渔歌子》的词牌,下列句子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一竿纶桃李无言一队春

一壶酒浪花有意千重雪

世上如侬有几人

A.

B.

C.

D.

9.没有运用托物言志手法的诗句是

A.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于谦《石灰吟》)

B.凌霄不屈己,得地本虚心。

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

(王安石《孤桐》)

C.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贺知章《咏柳》)

D.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王冕《墨梅》)

10.对下列诗句所运用的表现手法判断及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先写客中实景,后以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化实为虚,用未来的乐正衬今夜的苦,又想象今夜的苦将增添相聚的乐。

刘禹锡的《乌衣巷》以小见大,全诗落笔于眼前的野草花夕阳堂前燕等细小景物,却反映了深刻的主旨:

封建权贵势倾一时,终究逃不脱衰亡的命运。

C.马致远的《山市晴岚》四围山一竿残照里,锦屏风又添铺翠

里,把山岭比成屏风,在夕阳的映照下好像添铺了一层彩翠,更加鲜艳迷人。

李白《越中览古》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昔日繁荣与今日冷清形成强烈的对比,蕴含着诗人深沉的历史思考。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蜀山兀,阿房出

陡峭

B.浩浩乎如凭虚御风

C.其后秦伐赵,拔石城

攻下

D.(大母)比去,以手阖门通合,关闭

1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当死

应当

B.乘犊车,从吏卒,交游士林,累官故不失州郡也

跟从

C.正襟危坐,而问客曰

危险

D.于是余有叹焉

感慨

1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杀人如不能举

B.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回头

C.其疏数偃仰,类智者所施设也

密集

D.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加速

14.下列各组句子中的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比去,以手阖门

/

行比一乡

B.鸡豚狗彘之畜,不失其时

马畜弥山,富贵如此

C.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自以为关中之固

D.动以朝廷为辞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15.选出加点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

A.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B.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

C.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D.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1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形式相同的一组是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既来之,则安之

/三年不治,臣请死之

C.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武

D.杀一老卒,何甲也/

不得已,变姓名,诡踪迹,草行露宿

1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今不忍人无寇暴死,以乱天子边事

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

谨食之,时而献焉

朝歌夜弦,为秦宫人

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

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是之谓乎

1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B

吾儿,久不见若影

求!

无乃尔是过与

又以为我蹇于遭逢,故所就不彼若也

东阿者子之东阿也,寡人无复与焉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盖予所至,比好游者尚不得十一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

1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吾以子为可,而使子治东阿

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入则孝,出则弟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20.对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

顷之,烟炎张天

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A.两个而相同,两个之相同

B.两个而不同,两个之也不同

C.两个而相同,两个之不同

D.两个而不同,两个之相同

21.对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

此则人之变也,而风何与焉

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A.两个与相同,两个则相同

B.两个与不同,两个则也不同

C.两个与相同,两个则不同

D.两个与不同,两个则相同

22.下列句子都是省略句,与例句的省略成分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

沛公曰:

孰与君少长?

A.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

B.秦军军武安西

C.及左公下厂狱,史可法朝夕狱门外

D.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

23.下列各句中,不属于定语后置句式的一项是

A.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

B.客有吹洞箫者

C.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D.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24.下列各句,与若属皆且为所虏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A.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B.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

C.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

D.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25-27题

先是,太尉在泾州为营田官。

泾大将焦令谌取人田,自占数十顷,给与农,曰:

且熟,归我半。

是岁大旱,野无草,农以告谌。

谌曰:

我知入数而已,不知旱也。

督责益急。

且饥死,无以偿,即告太尉。

太尉判状,辞甚巽,使人求谕谌。

谌盛怒,召农者曰:

我畏段某耶?

何敢言我!

取判铺背上,以大杖击二十,垂死,舆来庭中。

太尉大泣曰:

乃我困汝。

即自取水洗去血,裂裳衣疮,手注善药,旦夕自哺农者,然后食。

取骑马卖,市谷代偿,使勿知。

淮西寓军帅尹少荣,刚直士也。

入见谌,大骂曰:

汝诚人耶?

泾州野如赭,人且饥死,而必得谷,又用大杖击无罪者。

段公,仁信大人也,而汝不知敬。

今段公唯一马,贱卖市谷入汝,汝又取不耻。

凡为人傲天灾、犯大人、击无罪者,又取仁者谷,使主人出无马,汝将何以视天地?

尚不愧奴隶耶?

谌虽暴抗,然闻言则大愧,流汗,不能食,曰:

吾终不可以见段公!

一夕自恨死。

(选自《段太尉逸事状》)

25.对文中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督责益急

责骂

B.垂死,舆来庭中

车马

C.取骑马卖,市谷代偿

D.一夕自恨死

羞悔,遗憾

2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且熟,归我半

岁大旱,野无草,农以告谌

人且饥死,而必得谷

且饥死,无以偿,即告太尉

淮西寓军帅尹少荣,刚直士也

段公,仁信大人也

段公,仁信大人也,而汝不知敬

27.下面的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段秀实任营田官时,上司焦令谌不顾天灾,依然勒索田租,伤天害理。

B.段秀实不畏权力,判状时以严厉的语言直斥焦令谌,令焦令谌非常愤怒。

C.段秀实以自己体察百姓疾苦的实际行动感化了上司,柔中有刚,处理方法得体。

D.段秀实卖马市谷代农偿租,反映了他仁义爱民的高尚品德。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28-30题

贞观二年,隋通事舍人郑仁基女年十六七,容色绝姝,当时莫及,文德皇后访求得之,请备嫔御,太宗乃聘为充华。

诏书已出,策使未发。

魏征闻其已许嫁陆氏(陆爽),方遽进而言曰:

陛下为人父母,抚爱百姓,当忧其所忧,乐其所乐。

自古有道之主,以百姓之心为心,故君处台榭,则欲民有栋宇之安;

食膏粱,则欲民无饥寒之患;

顾嫔御,则欲民有室家之欢。

此人主之常道也。

今郑氏之女,久已许人,陛下取之不疑,无所顾问,播之四海,岂为民父母之道乎?

臣传闻虽或未的,然恐亏损圣德,情不敢隐。

君举必书,所愿特留神虑。

太宗闻之大惊,手诏答之,深自克责,遂停策使,乃令女还旧夫。

左仆射房玄龄、中书令温彦博、礼部尚书王珪、御史大夫韦挺等云:

女适陆氏,无显然之状,大礼既行,不可中止。

又陆氏抗表云:

某父康在日,与郑家往还,时相赠遗资财,初无婚姻交涉亲戚。

并云:

外人不知,妄有此说。

大臣又劝进。

太宗于是颇以为疑,问征曰:

臣或顺旨,陆氏何为过尔分疏?

征曰:

以臣度之,其意可识,将以陛下同于太上皇。

太宗曰:

何也?

太上皇初平京城,得辛处俭妇,稍蒙宠遇。

处俭时为太子舍人,太上皇闻之不悦,遂令出东宫为万年县,每怀战惧,常恐不全首领。

陆爽以为陛下今虽容之,恐后阴加谴谪,所以反复自陈,意在于此,不足为怪。

太宗笑曰:

外人意见,或当如此。

然朕之所言,未能使人必信。

乃出敕曰:

今闻郑氏之女,先已受人礼聘,前出文书之日,事不详审,此乃朕之不是,亦为有司之过。

授充华者宜停。

时莫不称叹!

(选自吴兢《贞观政要》)

注释:

备嫔御:

纳为内宫的嫔妃。

充华:

内宫的女宫,皇帝的九嫔之一。

28.对文中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臣传闻虽或未的

确实

B.初无婚姻交涉亲戚与……沟通、协商

C.陆氏何为过尔分疏

疏远

D.常恐不全首领

领导人

2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以臣度之,其意可识

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

与郑家往还,时相赠遗资财

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

陆氏何为过尔分疏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此乃朕之不是

其响之激越,良久乃已

30.下面对文段内容的说明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郑氏的女儿容貌很美丽,文德皇后寻访到后,请求太宗留她在后宫作为嫔妃,太宗就聘她为充华。

B.魏征经过多方寻访了解,确定郑氏之女已许配给了陆家,就急忙向太宗进谏,希望太宗仔细考虑。

C.太宗听了魏征之谏后大为自责,即刻停止派遣使者前往册封,但多位官员劝他不要中途废止册封。

D.魏征认为陆爽是以为太宗目前虽然能宽容他,却怕以后暗地里给他加罪贬官,所以反复陈述说明。

二、非选择题30题(共60分)

31.根据上下句的内容,补写出横线上的句子。

(10分,每空1分。

(1)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2)蓬生麻中,不扶而直;

,与之俱黑。

(荀子《劝学》)

(3)

,恐美人之迟暮。

(屈原《离骚》)

(4)实迷途其未远,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5),烟光凝而暮山紫。

(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

(6)江流宛绕芳甸,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7)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

,笃行之。

(《礼记中庸》)

(8)

,形成于思毁于随。

(韩愈《进学解》)

(9)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壁立千仞,。

(清·

郑板桥)

(10)世事洞明皆学问,

(曹雪芹《红楼梦》)

32.根据要求拟写对联。

(6分)

根据下面语言材料,运用对偶知识拟出一副对联,每联7字或9字。

(3分)

春天时,湖水涨满,湖天一色,船行湖中,如行天上;

秋日里,山色斑斓,山景如画,人游山中,如行画中。

上联:

下联:

下面是为亚运会草拟的一副对联的上联,请对出下联。

云山珠水传友情,花城迎远客

33.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望海潮

柳永

东南形胜,江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1)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句主要运用了哪种艺术手法?

弄和泛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2)陈振孙评价描绘杭州是承平气象,形容曲尽(《直斋书录解题》),请结合全词对这个评语做简要分析。

34.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明发房溪二首(其一)

杨万里

青天白日十分晴,轿上萧萧忽雨声。

却是松梢霜水落,雨声那得此声清。

(1)有人评价这首诗在内容上有三重曲折,请作说明。

(2)诗中清字意蕴丰富,请简要分析。

35.阅读下面一首清词,然后回答问题。

菩萨蛮

·

北固题壁

郭麟

青天欲放江流去,青山欲截江流住。

侬也替江愁,山山不断头。

片帆如鸟落,江住侬船泊。

毕竟笑山孤,能留侬住么?

(1)简析片帆如鸟落,江住侬船泊中住字的含义。

(2分)

(2)词的上阕说侬也替江愁,下阕说毕竟笑山孤,愁与笑是否矛盾?

为什么?

(4分)

36.给下面一段文字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

贞观十八年,太宗谓侍臣曰:

夫人臣之对帝王多承意顺旨甘言取容朕今欲闻已过卿等皆可直言散骑常侍刘洎对曰陛下每与公卿论事及有上书者以其不称旨或面加诘难无不惭退恐非诱进直言之道。

太宗曰:

朕亦悔有此问难,当即改之。

(选自《贞观政要》)

37.给下面一段文字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

苏味道善敷奏多识台阁故事然而前后居相位数载竟不能有所发明但脂韦其间苟度取容而已尝谓人曰处事不欲决断明白若有错误必贻咎谴但模棱以持两端可矣。

时人由是号为

苏模棱。

(选自《旧唐书·

苏味道传》)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38~40题。

(20分)

沧浪亭记

(宋)苏舜钦

予以罪废,无所归,扁舟南游,旅于吴中,始僦舍以处。

时盛夏蒸

燠,土居皆褊狭,不能出气。

思得高爽虚辟之地,以舒所怀,不可得也。

一日过郡学,东顾草树郁然,崇阜广水,不类乎城中。

并水得微径于杂花修竹之间,东趋数百步,有弃地,纵广合五六十寻,三向皆水也。

杠之南,其地益阔,旁无民居,左右皆林木相亏蔽。

访诸旧老,云钱氏有国,近戚孙承祐之池馆也。

坳隆胜势,遗意尚存。

予爱而徘徊,遂以钱四万得之,构亭北碕,号沧浪焉。

前竹后水,水之阳又竹,无穷极。

澄川翠榦,光影会合于轩户之间,尤与风月为相宜。

予时榜小舟,幅巾以往,至则洒然忘其归。

觞而浩歌,踞而仰啸,野老不至,鱼鸟共乐。

形骸既适则神不烦,观听无邪则道以明。

返思向之汩汩荣辱之场,日与锱铢利害相磨戛,隔此真趣,不亦鄙哉!

噫!

人固动物耳。

情横于内而性伏,必外寓于物而后遣。

寓久则溺,以为当然;

非胜是而易之,则悲而不开。

惟仕宦溺人为至深。

古之才哲君子,有一失而至于死者多矣;

是未知所以自胜之道。

予既废而获斯境,安于冲旷,不与众驱,因之复能见乎内外失得之原,沃然有得,笑闵万古。

尚未能忘其所寓目,用是以为胜焉!

[注]僦(ji):

租赁。

燠(y):

热。

杠:

小桥。

碕(q):

曲折的河岸。

榦(gn):

树干。

动物:

受外物影响而感动。

38.

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每小题3分,共12分)

(1)予以罪废,无所归。

(2)并水得微径于杂花修竹之间。

(3)返思向之汩汩荣辱之场,日与锱铢利害相磨戛。

(4)情横于内而性伏,必外寓于物而后遣。

39.隔此真趣,不亦鄙哉!

中的真趣在文中具体指什么?

40.从予既废而获斯境,安于冲旷,不与众驱一句中可看出怎样的人生观?

2010年广州市高三古诗文积累与阅读调研测试

参考答案及评分说明

一、

1.D(主要供社会称呼)

2.C

(A.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叫铭,刻在碑上,放在书案右边用以自警的铭文叫座右铭,如刘禹锡的《陋室铭》。

B.《梦溪笔谈》是笔记文,不是游记。

D.

抒情性强,多浪漫的气息。

3.A(插科打诨的科指古典戏曲中的表情和动作,诨是诙谐逗趣的话。

4.A(B.

擅长七绝,世称七绝圣手。

C.结集为《漱玉词》。

D.刘鹗的《老残游记》和曾朴的《孽海花》。

5.B(应是写出了感到蓬勃盎然的春意时的欢快喜悦的心情。

6.D(诗人用征蓬归雁自比,说自己孤单一人漂泊,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

汉塞,像振翅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胡天,是暗写诗人内心的失落与忧郁。

7.C(比喻缺点或错误的性质相同,并无本质区别,只是情节轻或重的区别。

是孟子的五十步笑百步的喻义;

行百里者半九十比喻做事越接近成功越困难,越要认真对待。

常用以勉励人做事要善始善终。

8.D(这是李煜撰写的《渔歌子》,可根据熟知的张志和的《渔歌子》的词牌特点来判断。

9.C

10.A(应是用未来的乐反衬今夜的苦)

11.A(山高而秃)

12.D(A.判罪。

B.使…跟从。

C.端正的。

13.D(招致)

14.D(托辞、借口。

A.等到/合,一说庇护。

B.喂养/牲畜。

C.顽固/坚固。

15.B(A.古义:

先例,旧事;

今义:

真实的或虚构的有人物有情节的事情。

C.古义:

意外的变故;

很,十分。

D.古义:

四季;

春天和秋天。

16.C(以……为小,意动用法/以……为壮,认为……豪壮,意动用法。

A.变小变弱,形容词作动词

/老人,形容词作名词。

B.使……安,使动用法/为此而死,为动用法。

穿盔甲,名词作动词/在草地上行,在露天里宿,名词作状语。

17.D(都表揣测语气,译为大概,副词。

A.因为,连词/以致,连词。

B.

……的样子,形容词词尾/它,代蛇,代词。

C.是,判断词/被,介词。

18.C(却,副词。

A.你的,代词/比得上,动词。

B.通欤,译为吧,句末语气词/参与,干预,动词。

D.……的地方,助词/地方,名词。

19.A(因此,连词/表修饰,连词。

B.比,介词。

C.表并列关系,可译为就,或不译,连词。

D.依靠,凭借,介词。

20.B(而:

表并列关系,连词/表承接关系,连词。

之:

起衬音作用,可不译,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助词。

21.C(与:

均译为和,跟,同,连词。

则:

是,就是,表判断,连词/却,表折,连词。

22.A(A与例句都省略了主语。

例句应为(项伯)与君孰少长,A句应为秦时(项伯)与臣游。

B句省略了介词宾语,应为秦军军(于)武安西。

C句省略了谓语,应为史可法朝夕(俟于)狱门外。

D句省略了介词于,应为有碑仆(于)道。

23.A(A.主谓倒装句,应为公子能急人之困安在也。

B、C、D均为定语后置句,分别为

有吹洞箫之客铿然有声之石蚓无利之爪牙,强之筋骨)

24.D(D句为一般陈述句,于是在……方面的意思。

A、B、C句与例句均为被动句。

例句为……所表被动。

A.在动词前用见表被动。

B句无表被动的词语,属意念上的被动,蔓草尚且不可以被铲除。

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