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追根寻源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774297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0.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单元追根寻源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第二单元追根寻源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第二单元追根寻源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第二单元追根寻源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第二单元追根寻源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二单元追根寻源文档格式.docx

《第二单元追根寻源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单元追根寻源文档格式.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二单元追根寻源文档格式.docx

二.告别饮血茹毛的生活

“饮血茹毛“是什么意思?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在谋取食物和社会方面与最初给人类有哪些变化?

1.自己阅读熟食的故事,从吃生食----吃熟食

2.出示教材,图片,刀耕水种,人拉犁,牛拉犁。

让学生观察人们的耕作是怎样一步步进步的?

在漫长的生活,生产实践中,我们的祖先把一些植物培养成农作物,把野生动物驯化成家畜,创造了农耕和饲养技术。

思考:

这对人类生活有什么影响?

 

第二课时

一、古人的歌谣

1.出示课前收集的农谚。

(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2.学生说说这些农谚,告诉了我们什么(自然现象和规律、人与自然的关系),从中感受劳动人民的智慧。

3.农历有二十四节气,我们在日历中找一找它们的名称。

再设想一下,这些节气与农业生产和人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二、中华食文化

同学们,你们最喜欢吃什么?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几千年来,中国人不仅学会了种植和养殖,还创造了自己独特的食文化,今天我们来谈谈中国的食文化P31——P32。

1.你们了解了什么?

(出土的石器、面团变面条、饺子的做法、屈原的故事、筷子的使用)除了书上的介绍,你还知道什么?

(从习惯、讲究、礼仪等方面引导)

2.全班齐读《奇妙的筷子》,读后最大的体会是什么?

你们还能举出反映出祖先聪明的例子吗?

3.古代与现代食文化有哪些联系呢?

(以饺子为例教学P85)

4.刚才有的同学说喜欢肯得基、牛排,那它们属于——西餐。

对,每个民族和国家,由于生活的环境和历史文化存在着差异,所以在食文化上也不相同,我们比较一下,中、西两餐各有什么特点?

P33除书上的以外,你们还知道哪些?

5.小结:

这两课我们了解远古时代的生活状态,以食这一话题,感受祖先的智慧和创造及对现代的影响,除了食文化,还可以从哪些地方再次感受这些呢?

我们下节课再来探讨。

2、吃穿住话古今

(二)

1、了解我国服饰与人们生活和社会生产的关系,由此体会人类的文明进步与社会的发展。

2、学习用联系、比较、发展的眼光研究和看待事物的方法。

第一课时:

活动一:

引入学习

(一)服饰与气候的关系。

1、同学们,老师带来了两张照片。

请大家看看,认识照片上的人吗?

你们能否看出,这两张像片各是什么季节照的?

2、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3、同学们根据老师穿的服饰,准确地判断出了冬季和夏季,由此可以知道服饰与什么有关?

(二)服饰与职业的关系。

1、请大家看大屏幕的图像,说一说他们是从事什么工作的?

2、你们是根据什么断定的?

3、由此看来,服饰还与什么有关?

(三)刚才我们知道了服饰与季节气候、职业有关,那么服饰还和什么有关呢?

同学们,通过刚才的探究,我们知道了服饰与季节气候、职业身份、经济水平、制作技术等有关。

接下来,我们用服饰与相关事物的联系,来了解当时社会的情况。

活动二服饰起源与人类文明进步

1、下面,让我们穿越时空,走进远古。

(出示两张图片,分别是赤身裸体和穿树叶的远古人。

2、请同学们看这两幅图,同是远古的人,有什么不同?

(一张图片上的远古人没穿衣服,一张是穿了树叶的。

3、远古时期的人们从赤身裸体到懂得用树叶遮身,从这一过程中,你可以猜测出什么?

人类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不知道要穿衣服,大家赤身裸体地走来走去,认为是很自然的事,后来人们懂得了遮羞,他们开始用树叶来遮挡自己的身体,这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大进步。

(板书:

人类进步)

4、(出示远古人用树叶遮身和穿兽皮的图片)从用树叶遮身发展到用兽皮做衣服,你还能猜测到什么呢?

也就是从这一点,人们推测出,很多年前我们的地球,气候四季如春,既无严寒,又无酷暑。

后来地球开始逐渐变冷,当严寒降临的时候,人们龟缩在洞穴里,生火取暖,要出洞去打猎、采集时,他们就用兽皮来御寒。

当然,和我们现在相比,当时社会制作水平还是相当低下。

活动三:

服饰变化与社会发展

1、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的祖先们走出了用树叶兽皮为面料制作服饰的远古时代,后来,他们的服饰和面料又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2、(展示教材中的图)知道这是什么面料吗?

(麻布).

4、那这件衣服是什么面料呢?

(丝)

5、50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会做丝衣了,这件丝衣是多少年前做的?

这件丝衣2000多年前的,丝衣的重量只有49克,不到一两,真是薄如蝉翼,轻若烟雾。

6、同学们,一提到丝绸,中国人是相当的自豪!

因为当时的中国是世界上唯一种桑树,养蚕子,生产丝织品的国家。

你们知不知道古代有一条与丝绸有关的路?

7、(出示古代丝绸之路图)丝绸之路东起长安,一直延伸到中东,你看了古代的丝绸之路途经了那么多的国家和地区之后,知道丝绸之路有什么作用吗?

古代的商人将中国的丝织品通过丝绸之路带到了西域,换回许多西域的奇珍异宝,丝绸之路让中国的丝绸走向了世界,促进了古代中国与西域各国的商业往来,也见证了当时社会的繁荣昌盛。

7、我们再来欣赏欣赏,用丝绸做的服饰。

8、同学们,这些与远古的树叶兽皮做的服饰相比,又发生了什么变化?

9、这些服饰的颜色绚丽,面料丰富,款式多样化。

透过服饰的变化,我们能看到当时社会怎么样?

社会发展)

二、出示黄道婆的图片。

1、同学们,前面谈到的树叶、兽皮、麻布这些面料是天然的。

丝呢?

这种面料靠的是人们养蚕而来。

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二、三千年前,人们知道了种植棉花。

(出示课件教材中的图)这幅图反映了宋代人织布制衣的生活。

同学们,说到这里,我们就不得不讲一讲黄道婆的故事。

2、谁能把黄道婆的故事讲给大家听听。

3、黄道婆做出了什么贡献?

对,黄道婆是对中国纺织业做出了贡献的人,正因为黄道婆传播和改革了棉纺织机械和纺织技术,才促进了棉花种植的大面积推广和棉纺织业的迅速发展,人们才穿上了价廉物美的棉布。

三、出示唐朝的武士服、百姓服、宰相服、皇帝服

1、接下来,请看一看,猜一猜:

这几套唐朝服饰分别是什么人穿的?

(武士、百姓的服饰换一下、宰相的服饰换官服、皇帝)(你怎么认为是皇帝穿的?

2、同学们,你们看,皇帝穿龙袍,武士穿战袍,宰相穿官服等,我们从这些可以看出,那时候服饰与什么有关?

(如果已经板书,就要强调板书。

)3、小结:

同学们,远古时候的树叶兽皮做的服饰是用来遮羞、暖体的,而现在这些服饰已经成为不同身份地位的标志。

我们的服饰在不断地发展变化,我们的社会也在不断地发展。

和服受到唐朝服饰的影响,成了日本的国服。

唐代服饰不仅对日本,还对朝鲜、东南亚等一些国家产生了很大影响。

到今天,东南亚等一些国家仍然把唐朝的服饰作为正式的礼服,可见影响之深远。

五、出示长袍马褂、西装、中山装。

1、同学们知道这套服饰的名称吗?

2、在很多中国人还在穿长袍马褂时,西方国家的人们却普遍穿着这样的服装,我们称之为西装。

后来,有人吸取了西装的优点,设计出了中山装,中山装出现后,很快受到我国许多男士的喜爱,并将它看作是中国的民族服装。

3、透过服饰的相互影响,你知道了什么?

请同桌的议一议。

4、小结:

透过服饰的相互影响,我们知道我国的服饰不但影响了国外,同时还受到外来服饰文化的影响。

六、当代社会的发展与服饰的繁荣

1、当代服饰样式繁多,当代服饰又是用什么面料做的呢?

同学们可以摸一摸,看一看自己穿的衣服,还可根据自己平时知道的说一说,现在的服饰用了一些什么面料做的?

(丝绸、棉、麻、化纤、纳米、莱卡、腈纶……)(你还知道哪些面料?

我们现在服饰的面料可以说不计其数,不但有传统的棉、麻、丝绸等面料,还有化纤、羊毛、莱卡、腈纶等等,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服饰的面料还在不断地发展变化,未来的服饰面料还会更加丰富多彩。

2、同学们,从古到今,人们的服饰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尤其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后,打开了通向世界服装业的大门,人们的着装令人眼花缭乱。

让我们来看一看同伴们那些多姿多彩的服饰。

我们不仅看到了当代服饰的繁荣景象,更感受到了社会的开放,经济的受 繁荣,科学技术的先进。

六、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通过研究服饰的发展和变化,体会到了人类的进步,社会的发展。

同时,今天我们也初步学习用联系、比较、发展的眼光研究和看待事物的方法,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

3、火焰中的文化:

陶与青铜

1.初步了解陶瓷及青铜器等冶炼技术的产生和发展,以及与人类生产和人们生活需求的密切关系。

2.感知我国古代陶瓷文化的卓越成就和对世界文化产生的影响。

人类的创造性发明——陶器

1.出示一陶器:

陶器在今天看来,既简单又普通,可是在七千多年前,我们祖先就创造出自然界中没有的东西,我们一起来猜一猜,他们怎样创造出陶器的?

P44

2.这些说法有道理吗?

说明了什么?

(是在人们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在不断地认识自然、探索自然的过程中产生的?

3.现在我们来看看三个不同时期具有典型特点的陶器P45。

猜猜这些陶器是做什么用的(盛水、盛物、装饰品)?

唐代的骆驼载乐俑:

骆驼是唐代主要的陆上交通工具,胡乐器是唐代不可缺少的伴奏乐器,最典型的胡乐器是琵琶,是当年盛行的写作照。

4.除了陶器,中国的瓷器也以神奇的风采,独特的技法,浓郁的民族韵味,享誉世界。

5.P46比较一下瓷器与陶器有什么不同?

(制作材料的不同、款式的不同、光泽的不同等)。

各个时期的瓷器又有哪些不同?

6.你们知道吗?

享有“瓷都”之称的就是我们江西省景德镇,你们对景德镇有哪些了解呢?

课前大家已搜集了有关资料,小组分享。

7.小结:

这节课,我们站在古人的角度,推测陶器的来历,陶与瓷的区别来了解陶瓷的产生和发展,以及与人类生产和人们生活需求的密切关系。

灿烂的青铜文化

1.我们的祖先不仅用自己的智慧制成了精美的陶瓷器,同时,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还创造了青铜,什么是青铜?

(铜和铅,锡的合金,其优点硬度高,熔点低)到底是怎样的呢?

P50——P51

2.你们在哪儿看到青铜器?

老师简介青铜的制作情况。

3.看书上的“利益”你发现了什么?

(文字记载史实)

4.从其他青铜上你们还发现了什么?

你们从这些青铜上找出历史故事吗?

学生小组交流。

谈收获。

(了解了青铜器中的历史故事,知道人们生产与生活的方式,了解历史事实的历史研究方法)

4、汉字和书的故事

1.了解汉字的起源、演变、特点及与现实事物的联系,感受汉字文化的无穷魅力和中国人在文字上的创造力。

培养学生对汉字的喜爱和欣赏。

2.了解书的产生及演变历程,并通过学习,体会到我们今天的一切事物都有它产生和发展的过程,都凝聚着先人的智慧,这其中我们的祖先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书的演变

1.我们的祖先用他们的聪明智慧创造了汉字,那这些汉字的演变过程我们又是怎么知道的呢?

(记载)我们学习的大多都是从书上获得的,那“书”又是怎么来的?

这节课我们将探讨这个问

2.看到我们思品书封面上拼音下面的“五年级下册”,“册”是什么意思?

字典的解释:

古时称编串好的许多竹简,现在指装订好的书或本子,“册”字的形状像什么?

我们来猜想它的由来?

3.那我们现在的书与“册简”有什么关系?

是谁发明造纸术的、印刷术P56——P57,学生谈文中所得。

4.假设没有造纸、印刷术,我们来算一算:

一片竹简写25个字,把我们一本教材刻在册简上会是什么结果?

(不方便,但此骨文好,可以保存、传递)把我们所学的书都刻在册简上又会是什么结果?

5.在蔡伦造纸和毕昇印刷术创造的过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难,他们是怎样解决的,从中你学到了什么?

6.随着科技的发展,今天人们又采取了哪些更先进的印刷技术?

P57(更简便、收藏量大、速度快等)

分享:

7.谈收获。

8.小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临床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