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蒹葭》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6774129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6.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蒹葭》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蒹葭》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蒹葭》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蒹葭》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蒹葭》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蒹葭》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

《《蒹葭》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蒹葭》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蒹葭》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

  2.仔细思考体会:

这首诗各章的基本内容是相同的,仅仅是换了几个词语,你认为这几章是否可以调换次序?

这样写是否重复?

为什么?

请简要说说你的理由。

  3.讨论,主人公追寻的伊人究竟是什么样的人?

是否有更深一层的含义?

  跳出狭隘的追求爱情,走向广阔,可理解为对美的追求,对真理的追求,对理想的追求。

  所以这种可望而不可即的感受才引起了许多人的共鸣,这种执着也是许多人共同的经历。

  《蒹葭》“溯洄从之”、“溯游从之”表达了诗人追求所爱的坚强意志。

  “道阻且长”、“道阻且跻”、“道阻且右”说明爱的路上困难重重,道路曲折。

  “宛在水中央”、“宛在水中坻”、“宛在水中址”表达相望伊人,可望而不可即的无限情意。

  《诗经》里大量运用了赋、比、兴的表现手法。

所谓“赋”,是铺陈其事;

所谓“比”,是譬喻和比拟;

所谓“兴”,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朱熹《诗集传》)。

《诗经》中的,“兴”,用朱熹的解释,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就是借助它为所咏之内容作铺垫。

它往往用于一首诗的开头。

  《蒹葭》里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描绘在一个秋日的清晨,诗人来到河边,为的是追寻那思慕的人儿,而芦苇丛却呈现出冷寂与落寞的气氛。

  五、《诗经》的语言特点。

  学生朗读归纳,体会作用。

  

(1)诗经的基本句式是四言,间或杂有二言,直至九言的各种句式,但杂言句式所占比例很低,以四言句为主干。

可由此推想,当时演唱的《诗经》音乐旋律是比较平稳的、简单的。

  

(2)常采用叠章的形式,即重复的几章节,意义和字面只有少数的改变。

  《蒹葭》全篇3章12句,只变动了十几个字,不但写出了芦苇茂盛的状态,爱情道路的曲折绵长,伊人虽近在咫尺,但又遥不可及的痛苦心情,而且通过不断重复的旋律,表现出诗人对爱情的执著追求,似乎有一种合唱、轮唱的味道。

在现代歌曲中,还常看到这种情况,这说不上影响,却有古今相通的道理。

  通过小组朗读体会。

  作为歌谣,为了获得声音上的美感,《诗经》中大量使用了双声、叠韵、叠字的语汇。

在古汉语的规则中,这类词汇扼抵是形容词,所以也有助于表达曲折幽隐的感情,苗绘精彩美丽的自然。

《蒹葭》中的“苍苍”、“萋萋”、‘采采”(叠字)形容芦苇茂盛的样子,为下文“溯洄从之”、“溯游从之”作了辅垫,渲染了气氛。

  六、《蒹葭》与《关雎》对比鉴赏

  《蒹葭》是《诗经》中表现“朦胧美”的名篇。

可能是写一个男子倾心于一个女性,表现可望而不可即的心情。

这首诗和《关雎》都可以看作爱情诗,但是无论从风格上还是从表现手法上都有着很大的差别。

  《关雎》一诗着重于“叙事”,我们从诗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小伙子从爱上“窈窕淑女”到追求她,追求不到又在幻想中得到她这样一条线索。

《蒹葭》中却没有明确的故事,第一章就写到主人公隔水远望,伊人正姗姗而来,且行且望,望穿秋水,苦苦追寻,伊人仿佛就在不远处的水中陆地上,若即若离。

第二章、第三章是第一章的反复咏叹,突出追寻之路的艰险与漫长,渲染主人公感情的绵长持久,表现出主人公不能够走近“伊人”又永远点亮希望的情感状态。

与《关雎》相比,《蒹葭》的情感韵味更浓郁。

  在艺术手法上,《蒹葭》比《关雎》“兴”的特点更加突出。

“蒹葭”、“水”和“伊人”的形象交相辉映,浑然一体,用作起兴的事物与所要描绘的对象形成一个完整的艺术世界。

开头写秋天水边芦苇丛生的景象,这正是“托象以明义”,具有“起情”的作用。

因为芦苇丛生,又在天光水色的映照之下,必然会呈现出一种迷茫的境界,这就从一个侧面显示了诗的主人公心中的那个“朦胧的爱”的境界。

写主人公的形象,则着力写他的远望。

一开始,他若有所思地站在水边,向对岸望去,看到他所爱慕的那个姑娘正向水边走来,心里很高兴;

可不久,芦苇挡住了他的视线,看不到她了。

他以为那姑娘正向上游走去,也就沿着河岸向上走;

走了长长的一段艰难而又曲折的路,却依旧是什么也没有看见。

他不灰心,又折回来去追寻她,最后终于看到她正站在河中的一个小洲上;

这时他内心便充满了喜悦。

十分明显,主人公跟那姑娘并无交往,甚至还不知道她的名字,但只要能够远远地望见她,便感到心满意足。

这种爱是“朦胧”的,它的动人之处也正在于“朦胧”和距离感。

  七、作业:

背诵这首诗。

《蒹葭》教案篇2

  教材分析:

  《<

诗经>

两首》(《关雎》《蒹葭》)是人教版义务教育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22课。

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诗经》,学生对其特点一知半解。

教师在设计教学时要充分利用这一看似“不利”因素,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还给学生自由呼吸的课堂。

  一、课前预习任务(教师要明确具体任务,切忌太过概括。

  1、查阅资料,了解《诗经》这部诗歌总集的形成过程、内容、以及与以前学过的诗歌相比的不同的特点(包括诗歌内容、诗歌风格、手法)。

  2、借助注释、工具书解决疑难字词的读音和意义,整体感知诗歌。

  二、教学目标

  1、了解《诗经》相关知识(如形成原因,诗歌内容,诗歌特点,手法等。

  2、掌握重点文言字词和特殊句式。

  3、理解诗经的手法――赋、比、兴及重章复唱,双声叠韵,并体会其作用(手法太多可分散在两首诗中来讲。

  4、体味诗歌中美好感情及优美意境。

  三、教学重难点

  1、掌握重点文言字词和特殊句式。

(教学重点1)

  2、体味诗歌中美好感情及优美意境。

  3、理解诗经的手法――赋、比、兴及重章复唱,双声叠韵,并体会其作用。

(教学难点)

  四、课时安排:

  1课时(45分钟)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3分钟)

  1)老师提问:

蒹葭是什么?

有谁见过蒹葭?

给我们讲讲吧!

  请同学讲讲。

  老师播放蒹葭图片,师生交流蒹葭留给我们的感觉。

  我们了解到的蒹葭随风飘荡,柔美可爱给人宁静的感觉。

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一首古诗就以蒹葭命名,它会写些什么?

会不会如蒹葭一样美呢?

一看吧!

  2)学生交流自己预习所查的关于《诗经》的信息。

  

(二)《蒹葭》教学过程

  1、读:

整体感知(约7分钟)

  

(1)齐声朗读:

教师点评并给与朗读指导(约2分钟)

  

(2)教师配乐范读或名家范读,学生听读(约2分钟)

  (3)学生赛读:

通过赛读读准节奏字音(约3分钟)

  2、练:

落实重点字词(约5分钟)

  A.找出意义相同或相近的几组词

  明确:

第一组:

苍苍,萋萋,采采(茂盛、众多的样子)

  第二组:

(道阻且)长,跻,右(道路漫长,险阻,弯曲形容难以到达)

  第三组:

(在水之)湄,�澹ㄋ�边,水与草相接的地方)

  第四组:

(宛在水中)中央,中坻,中�b(水中的高地或陆地)

  此处有小小的区别要明确

  第五组:

(白露未)��,已(干,完溯)

  B.找出方向相反的一组词:

洄,溯游

  3、品:

品味诗歌内容及情感(约20分钟)

  第一组: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蒹葭萋萋,白露未��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问:

这是一个怎样的时间怎样的情景?

(引导学生想象联想,体会诗歌意境)

A.深秋的早晨,晨雾氤氲,雪白的霜结在在蒹葭叶片上,慢慢地融化为晶莹的露珠。

蒹葭随晨风中轻轻地摇摆,露珠轻轻地滑落,摔碎在丛草间,溅落一地的清脆。

  B.霜――��――已:

从秋霜到露水变化看出时间的变化。

  第二组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所谓伊人,在水之��

  

(1)问:

展开想象“伊人”是谁?

她是个怎样的那还?

“伊人”是男主人公心仪的女孩子,美丽善良,委婉害羞,但是她十分朦胧,看不真切。

  

(2)问:

(在水)一方――湄――�澹骸耙寥恕钡奈恢帽浠�说明了什么?

朦胧,漂浮不定,难以追寻。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b。

此组诗歌讲述了什么故事?

男子逆流而上,顺流而下寻找“伊人”。

道路漫长而崎岖,可见追寻“伊人”的路途十分艰难。

(可引导学生想象男子怎样跋涉,怎样达到穿过艰难险阻,用了些什么方法到达上游)

男子找到心中的她了吗?

没有找到,从三个“宛在”可知女子仍然和他有着一河之隔。

若隐若现,如梦似幻。

  4、议:

诗歌的结构特点及特色(15分钟)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说说诗歌结构有什么特点,有何特色?

赋、比、兴及重章复唱手法的讲解(兴的手法在此诗中没有使用所以只提一下)

  

(2)诗中表现了男主人公什么样的品格?

  (3)诗中“伊人”确实存在还是男子想象的?

  (4)展开想象和联想“伊人”除了可以指男子爱慕的女孩还可以指喻什么?

  5、练:

(5分钟也可课后作业)

  把诗歌改编成一个小故事,合理想象给这个故事续上一个结尾。

  要求:

感情基调,文字风格要与诗歌一致。

《蒹葭》教案篇3

  教学目的与要求:

  1、让学生在把握全诗感情基调的基础上,准确、流利、富有感情地朗诵全诗。

  2、品味与赏析诗歌美的语言、美的意境。

  3、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他们创造美的动力。

  教学重点:

  1、背诵诗歌,领会诗的情感。

  2、掌握起兴的手法及重章叠唱的结构特点。

  教学难点:

  品味与赏析诗歌美的语言、美的意境。

  教学方法:

  讨论,点拨

  教学媒体:

  使用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当你听到"

流浪的人在外想念你,亲爱的妈妈,流浪的脚步走遍天涯,没有一个家,……"

这脍炙人口的歌词时,是否记起了那首游子思乡的千古绝唱《天净沙・秋思》?

当你坐在餐桌前享用精美丰盛的晚餐时,是否记起了父母"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的嘱咐?

当你惊叹于戈壁滩的狂风吹沙时,是否忆起"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的壮志豪情?

古典诗词以其不可抗拒的魅力走进了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更多的美丽与奇妙。

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蒹葭》这首诗歌,再一次用诗歌滋润我们渴求的心灵。

  二、简介《诗经》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年的诗歌共三百零五篇,又称“诗三百”。

  我们谈到《诗经》,就少不了要提到诗经六义。

诗经六义指风、雅、颂、赋、比、兴。

其中风、雅、颂是诗的不同体制,赋、比、兴是诗的不同表现手法。

  《诗经》共分风、雅、颂三个部分(包括十五国风、大雅、小雅、周颂、鲁颂、商颂)。

风多是各地民歌,雅是西周王城区域朝会宴饮所用诗歌,颂多为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

  对于《诗经》赋、比、兴这三种表现手法,宋代的朱熹是这样解释的:

“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

“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

“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物也”。

用我们现在的话通俗一点解释就是赋就是铺陈直叙,比就是比喻,兴就是借助其它事物为所咏之内容作铺垫烘托。

  三、朗读欣赏

  

(一)听录音播放

  要求学生:

  1、找出韵脚字

  2、给生字注音

  

(二)教师指导

  (三)配乐,让学生朗读

  要求学生体会诗的感情,读出诗的感情。

  四、诗意理解

  1、教师讲解疏通诗中重点词语。

  2、学生发挥联想想象,谈谈第一节诗的大意,再现诗的美丽画面和优美意境。

  3、教师点拨(诗歌大意投影显示)

  五、分析诗歌

  问题1:

刚才我们听了课文录音,并且又配乐朗读了这首诗,应该对诗歌有了初步的理解和把握。

哪位同学谈谈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

渺远迷茫,忧郁缠绵,怅惘感伤。

  追问:

诗人为什么迷茫忧郁感伤呢?

渴慕倾心于伊人,执著地追求,不怕道路的艰险,然而伊人却宛在水中央,如镜中花,水中月,可望而不可即,求而不得,故苦闷感伤忧郁。

  问题2:

诗歌中哪一些诗句表现了诗人渴慕伊人,历经艰险,执著追求,然而却求而不得的苦闷感伤情怀?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这一些诗句都表现了诗人渴慕伊人,历经艰险,执著追求,然而却求而不得的苦闷感伤情怀。

  “道阻且长”、“道阻且跻”、“道阻且右”说明爱的道路上困难重重,道路曲折艰险。

然而尽管道路曲折艰险,诗人却仍然“溯洄从之”、“溯游从之”,为了伊人,上下求索追寻,表达了诗人追求所爱的坚强意志。

“宛在水中央”、“宛在水中坻”、“宛在水中�b”表达伊人在望,然而却可望而不可即的无限怅惘忧郁苦闷情怀。

  问题3:

诗歌中哪一些诗句描写了景物?

所写景物有怎样的特点?

写景有什么作用?

首章的“苍苍”,次章的“凄凄”,末章的“采采”,把深秋凄凉的气氛渲染得越来越浓,烘托出诗人当时所在的环境十分清冷,心境十分寂寞。

白露“为霜”、“未��”、“未已”的变换,描绘出朝露成霜而又融为秋水的渐变情状与过程,形象地画出了时间发展的轨迹,说明诗人天刚放亮就来到河滨,直呆到太阳东升。

试想,他独自一人久久徘徊在清冷索寞的旷野,面对茫茫秋水,等人不见,寻人不着,其心情该是何等焦急和惆怅!

  总之,“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描写了一幅秋苇苍苍、白露茫茫、寒霜浓重的清凉景色,造成了一种渺远迷茫的意境。

渲染了气氛,烘托了人物忧郁感伤的情怀。

本诗要歌咏的是渴慕伊人,求而不得的感伤情怀,然而却先先言它物,先写景,以景衬情,这属于《诗经》的哪一种表现手法?

起兴手法。

和“关关雎鸠,在河之州”一样,都是写景起兴。

  问题4:

这首诗一共三节,大家比较一下这三节诗,看能不能发现什么特点?

二三节诗是第一节诗的反复,只在押韵的地方换了几个字而已。

这是一种重章叠唱的方法。

《诗经》善于运用重章叠唱的'

方法来抒发感情,我们现在的诗歌也常常采用这种方法。

采用重章叠唱的方法有什么好处?

回旋反复,可以增强诗歌的音乐感和节奏感,更充分地抒发情感。

《蒹葭》全篇3章12句,只变动了十几个字,不但写出了芦苇茂盛的状态,爱情道路的曲折绵长,伊人虽近在咫尺,但又遥不可及的痛苦心情,而且通过不断重复的旋律,表现出诗人对爱情的执著追求,似乎有一种合唱、轮唱的味道。

  六、对照板书,学生背诵诗歌

  七、比较阅读《上邪》与《蒹葭》

  上邪①

  汉乐府民歌

  上邪!

  我欲与君相知,③

  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

  江水为竭,

  冬雷震震,

  夏雨雪,

  天地合,

  乃敢与君绝!

  【注释】

  ①这一首是情诗。

指天为誓,表示爱情的坚固和永久。

②上:

指天。

上邪:

犹言“天啊”。

这句是指天为誓。

③相知:

相亲。

④命:

令,使。

从“长命”句以下是说不但要“与君相知”,还要使这种相知永远不绝不衰。

⑤除非高山变平地、江水流干、冬雷、夏雪、天地合并,一切不可能发生的事都发生了,我才会和你断绝。

  【比较分析】

  同:

都是情诗,都表达了主人公对爱情坚定执著的追求。

  异:

《上邪》是一位痴情女子对爱人的热烈表白,感情炽烈而率直

  《蒹葭》写一位男子渴慕伊人,执著追求,却求而不得,感情含蓄缠绵感伤。

  八、音乐欣赏,体会意境

  让学生欣赏《在水一方》,进一步体会诗的意境。

  九、练习

  1、积累下列出自《诗经》的名句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2、把课文改写成一篇散文

《蒹葭》教案篇4

  课题:

《诗经・蒹葭》的艺术特点赏析

  课程类型:

基础型课程

  教时:

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复习《诗经》在中国文学史上的价值、“六义”的概念;

复习《诗经》结构特点:

重章叠句、叠词;

熟悉中国古代诗歌一些常用意象。

  技能目标:

初步掌握诗歌欣赏、创作的重要手段之一的“意象”;

能够分析出诗人运用意象所带来的表达效果。

  情感目标:

充分为我国古代悠久的诗歌传统感到骄傲、自豪;

并体会古人表达感情时特有的含蓄之美、朦胧之美。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识

  在我们深入探讨《诗经・蒹葭》的艺术特色之前,让我们再次复习一下作为一个中国人不可不知的关于《诗经》的文学常识。

出示幻灯片,限点击出问题,请同学们一起回答,正确后再点击出答案,并加以总结。

(本部分约用时5分钟)

  问题1《诗经》又名?

反映了何时的诗歌作品?

  回答1《诗》、《诗三百》,反映了西周到春秋大约5XX年(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6世纪的诗歌作品。

  问题2《诗经》的“六义”按音乐类型和艺术特色各是什么?

  回答2《诗经》“六艺”是指“风、雅、颂、赋、比、兴”,前三者是从音乐类型上分的,后三者是从艺术特色上分的。

“赋”是铺陈直叙,“比”是打比方,“兴”是感物抒情。

  问题3《诗经》共有多少篇?

“风”、“雅”、“颂”各有多少?

  回答3《诗经》共305篇,其中“风”共15国风160篇,“雅”分“大雅”31篇、“小雅”74篇,共105篇,“颂”分为“商颂”5篇、“周颂”31篇、“鲁颂”4篇,共40篇。

  问题4人们常常“风骚”并提,它们各指什么?

  回答4所谓的“风骚”是指《诗经》中的“风(国风)”和楚辞中的《离骚》,成为中国古代诗歌乃至文学的代称。

  问题5《诗经》是中国诗歌、文学史上什么流派的源头?

  回答5《诗经是指中国诗歌、文学史上“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而楚辞则是“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

  问题6《诗经・蒹葭》选自《诗经》中的哪一部分?

  回答6《诗经・蒹葭》选自《诗经》中的《秦风》。

  二、导入正课

  1、让我们再次齐声背诵一下《诗经・蒹葭》,并感受一下这首诗在各个方面的特色与美。

提示一下,这首诗的特色与美是全方位的,大家既可以从《诗经》固有的艺术特色,如“赋”、“比”、“兴”,如结构形式特点上寻找,也可以从其他的艺术特点,如分析诗歌常用的系列术语,如“意象”的营造上寻找。

  2、给同学5分钟按照小组进行讨论,如果讨论热烈可以适当延长3分钟,在同学讨论同时走进各个小组进行聆听、指导,要求学生不要“面面俱到”,抓住一点有所深入即可。

  3、小组讨论结束,进行汇报发言。

由每一小组推选一名发言人介绍本小组结论。

大致来说,以下几点由于前面已经提到,应该多能回答出:

  a、通过“溯洄”“溯游”的连用,侧面刻画了诗人追求的一往情深与执著、内心的焦急与忧愁。

再结合最后的“宛在”,由这种一往情深与执著得到的始终却只是“可望而不可即”,就更突出了这种一往情深与执著多带来的无尽的惆怅。

  b、虚实相间,富于朦胧美。

“伊人”的理解可以千千万万、彼此不同,是为虚也;

诗人的追求是实的,感情的惆怅凄切是实的。

虚实相间给了本诗巨大的想象空间。

《蒹葭》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诗经》重章叠句,起兴等有关特点。

  2.感受,理解和鉴赏诗歌音乐美,绘画美和情感美。

  预习要求:

  1.读准字音。

  2.读顺诗歌。

  教时安排:

一教时。

  一.导入新课。

  1.播放乐曲《在水一方》,创设情境,为学习《诗经》选篇《蒹葭》作铺垫。

  2.导语:

通过《关雎》一诗的学习,可以说我们已经在聆听三千年华夏先民的吟唱中,感受了公元前东方文明辉煌。

今天,我们要来学习“最得风人深致”的一首《诗经》作品――《蒹葭》。

  3.交代学习方法:

吟读――译读――研读――美读。

  二.吟读。

  《蒹葭》中有些词语如“�濉�湄、�b”比较生僻,句式、押韵也不符合常见的规律,读起来有诘屈聱牙之感。

本环节的学习就是要读通,读顺诗歌,为后面的学习打好基础。

  1.检查预习,为学习诗歌扫除字词障碍。

  2.提出吟读要求:

声音要有起伏,节奏比较自由,带上古人的味道。

  3.聆听配乐朗读,直观感受吟读方法。

  4.学生吟读。

  5.教师点评学生的吟读。

  三.译读。

  由于年代久远,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可能比较模糊,本环节的学习就是要理解诗歌内容。

  1.提出译读要求与方法:

把《蒹葭》译成现代诗,以诗译诗,不要译成文;

注意力求押韵,诗歌讲究押韵;

译诗就是把有些字解释一下,把有些字的意思扩展一下,,用解释扩展的方法来翻译,记下来就是诗。

  2.教师示范: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芦花一片白苍苍,清早露水变成霜。

  3.学生小组译读练习。

  4.学生译读交流。

  5.概括诗歌主要内容。

  四.研读。

  (通过《关雎》一诗的学习,学生已经对《诗经》的写作特色有一定的感受和理解,这是这一环节学习成功的基础。

)《蒹葭》一诗玲珑剔透,令人遐想,美不胜收。

本环节的学习就是鉴赏诗歌的艺术美,感受古典文化的神韵。

  1.方法介绍:

回忆鉴赏《关雎》艺术美的方法,迁移到本诗的鉴赏。

  2.推荐选题,供学生选读。

研读选题如下:

《蒹葭》的音乐美(理解《蒹葭.》用韵,叠词及重章叠句方面的特色。

)《蒹葭》的绘画美(理解《蒹葭》“兴”的运用所营造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色。

)《蒹葭》的情感美(理解《蒹葭》用“以景托情”手法来表现强烈、细腻、丰富、执着感情的特色。

)……(学生也可自定选题,如:

《蒹葭》的含蓄美《蒹葭》的朦胧美……

  3.学生分组研读,教师巡回指导。

  4.研读交流,教师相机根据教学目标进行点拨。

五.美读。

通过美读,在学生头脑中鲜明完美地再现诗歌描绘的艺术形象。

  1.播放配乐朗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