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与哲学期中考试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生活与哲学期中考试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活与哲学期中考试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
A.懂哲学的人不会犯错误B.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们的实践活动
C.认识世界、办好事情,都需要哲学智慧D.人人都有哲学
2.富兰克林的经历告诉我们,低姿态是一种哲学智慧,可以更好地发展自己,成就自己。
这启示我们:
)
A.哲学是系统化的世界观B.任何哲学都给人以智慧,使人更聪明
C.不懂哲学的人,就无法生存D.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3.“几十年的经验使我深刻体会到,学点哲学的确可以使人做事情少犯错误,做研究少走弯路。
”下列观点与“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李振声的上述感悟相一致的是:
A.哲学是各门具体科学的基础
B.哲学是人类对某一具体领域规律的总结和概括
C.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D.哲学具有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功能
4.中国古代哲学家主要探讨“形与神”、“心与物”、“理与气”谁依赖于谁、谁在先的问题。
他们是在思考:
A.思维和存在何为本原问题
B.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
C.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
D.主观与客观的辩证关系问题
5.下列关于唯物主义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了
B.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水、火、气、土等形态
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正确揭示了世界的基本规律
D.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在总结自然科学成就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
6.下列说法中能体现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根本分歧的是:
A.“生死由命,富贵在天”与“物是观念的集合”
B.“世异则事异,世异则备变”与“天不变,道亦不变”
C.“气者,理之依也”与“理生万物”
D.“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与“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
一艘轮船在航行中遇到了风暴,逐渐下沉。
船长大声喊道:
“谁会祈祷?
”船上的一名神父自告奋勇地回答:
“我会!
”船长说:
“那好,你就开始祈祷吧!
其他的人都套好救生圈等待。
因为正巧差一个救生圈!
”回答7—8题。
7.从哲学角度看,船长的做法:
A.是唯心主义世界观的表现B.是对唯心主义世界观的肯定
C.是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表现D.是对唯心主义世界观的讽刺
8.上述材料给我们的启示是:
A.要正确估量和对待自己B.要坚持无神论,反对有神论
C.要客观地看待周围的人和事D.办事情应当有认真精神
9.邓小平同志有两句名言:
一句是“摸着石头过河”,一句是“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
也就是说,要具备理论创新的巨大勇气,敢于走前人没有走过的道路,大胆的向前闯,大胆地去实践。
这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是:
A.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B.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C.继承性和发展性的统一
D.客观性和主观性的统一
10.改革开放30年的历史经验归结到一点,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在这一过程中产生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
这说明:
①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②马克思主义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③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理论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取得了重大理论成果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11.目前人们已经知道,太阳约在50亿年前形成,地球的诞生距今也有46亿年之久,由此可见,宇宙间根本不存在上帝和诸神居住的天国,所有天体都是按照自身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
可见:
(
A、生物产生和进化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结果B、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C、人类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结果D、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结果
12.在电脑的控制下,机器能够自动调节,导弹能够自动命中目标,宇宙飞船能够自动导航.因此,有人认为,电脑是有意识的.上述观点:
①认为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②否认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③否认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④否认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13.2011年10月24日18时05分,中国第一个太空目标飞行器“天空一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并进入预定轨道。
这表明()
①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②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
③人能够认识和利用规律为人类谋福利④人能够改造消灭万有引力规律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③④
14.“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这一观点:
①承认了事物运动的普遍性
②割裂了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
③是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观点
④是离开运动谈物质的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5.古希拉哲学家克拉底鲁认为,万物只是一种不可名状的“旋风”,瞬息万变。
他拒绝给事物以名称,主张对客观事物“什么都不能说”。
其错误在于:
A.否定了事物的客观性 B。
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C.否认了事物的相对静止 D。
割裂了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16.关于龙的形象,自古以来就有“角似鹿,头似驼,眼似兔,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的说法。
这表明:
①一切观念都是对现实的直接模仿
②观念的东西是移人人脑并在人脑中改造过的物质东西
③虚幻的观念也是对事物本质的真实反映
④任何观念都可以在现实世界中找到其物质的“原型”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17.在美学中,总要谈到“移情”现象,即“情景交融”。
比如人们高兴的时候,仿佛太阳在笑,青松在招手,花儿在点头;
悲伤的时候,又雨如泪,风如咽。
移情的说法:
A.是客观唯心主义观点,因为它是人可以感觉到的客观实在
B.是唯物主义观点,因为它说明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形成的主观映象
C.是主观唯心主义观点,因为它主张物质世界是由人的主观意识决定的
D.属于不可知论,因为它表明人们不能如实地反映外界事物
18.近一年来,杭州、南京、上海等地接连发生酒后超速驾车撞人致死恶性事故。
公安部交管局决定从2011年1月17日起到2月17日,在全国部署开展酒后驾驶违法行为集中整治,以确保春运期间道路安全畅通。
。
从哲学上看,这主要是基于:
A.认识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获得的B.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C.物质和意识相互影响、相互决定D.实践有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
19.“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
自然灾害给人类带来磨难,同时又促使人类更加自觉地去认识和把握自然规律、增强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进而推动人类文明进步。
这一论述说明人类能够正确认识和处理:
A.物质和运动的关系B.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
C.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D.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关系
20.下列实践活动中,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
A.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B.变革自然的生产实践活动
C.科学试验D.文学艺术实践活动
21.我国于2010年11月1日正式启动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
通过普查能掌握准确的人口数量、素质、结构、分布等情况,从而为党和国家科学决策奠定基础。
定期进行人口普查体现的哲学道理有:
①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改造客观规律②运动是绝对的,客观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④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的动力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22.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包括核试验在内的许多科学研究都可以用计算机模拟实验,这样既可以达到实验效果,又可以节省实验费用,降低实验风险。
从认识论角度看,上述事实说明:
A.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B.实践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认识工具和手段
C.有些认识通过计算机即可获得
D.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
23.明朝的海瑞是被国人赞美了数百年的几个屈指可数的清官之一。
但海瑞在做巡抚审理民间纠纷时,并不是想方设法去弄清案件的是非曲直,而是按照一套古老的道德标准作出判决,“凡讼之可疑者,与其屈其兄,宁屈其弟;
与其屈叔伯,宁屈其侄;
与其屈贫民,宁屈富民;
事在争产业,与其屈小民,宁屈乡宦”,其结果是大批冤假错案在所难免。
海瑞断案以自己所信奉的道德原则为标准,违背了:
A.真理的有用性
B.真理的条件性
C.真理的客观性
D.真理的上升性
24.“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诗中所描绘的景色对我们想问题和办事情的启示是:
①必须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②要正确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
③必须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④以科学理论为根本出发点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③④
25.北京时间2011年10月23日18时41分,土耳其东部发生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地震造成中部城市凡城多座建筑倒塌,目前已有多人伤亡。
近年来,旱灾、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但人们对这些灾害的预测还难以做到准确、全面。
①人对自然灾害的认识需要不断深化、扩展和推移
②人对自然灾害的准确预测取决于主观能动性发挥的程度
③人的认识总是落后于客观世界的发展
④人对自然灾害的认识受到许多条件的制约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登封一中2011--2012学年高二上学期
第一次段考生活与哲学试题
卷非选择题
学校班级姓名考号
密封线内不要答题
二、非选择题(共4大题,共50分)
26.2007年10月2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了关于《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的决议。
大会一致同意将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
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结合材料,说明科学发展观怎样体现哲学与时代的关系的?
(10分)
座号
27.中新网10月8日电日前,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
这意味着中原经济区建设已提升为国家战略,人口和农业大省河南将迎来跨越式发展的重大机遇。
中原经济区是以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明确的重点开发区域为基础、中原城市群为支撑、涵盖河南全省、延及周边地区的经济区域,地理位置重要,粮食优势突出,市场潜力巨大,文化底蕴深厚,在全国改革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
河南省是人口大省、粮食和农业生产大省、新兴工业大省,解决好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问题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
改革开放特别是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以来,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进入了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的新阶段,既面临着跨越发展的重大机遇,也面临着粮食增产难度大、经济结构不合理、城镇化发展滞后、公共服务水平低等挑战和问题。
运用物质与意识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国务院出台《关于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的正确性。
(9分)
28.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给我国社会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带来巨大损失和威胁。
2010年8月7日晚,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遭遇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
灾害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高度重视,对抢险救援工作迅速作出部署,进行组织协调,一场复杂、艰巨、紧迫的生命救援行动展开了。
目前灾区人心安定、民族团结、社会稳定,抢险救灾取得伟大胜利。
据此,有人认为:
“天灾不由人,抗灾不由天。
”请用《生活与哲学》的有关知识加以评析。
29.2011年度“拉斯克奖”颁奖典礼北京时间9月24日凌晨在纽约隆重举行。
拉斯克基金会将临床医学研究奖授予屠呦呦,以表彰其在治疗疟疾的青蒿素研究中的贡献。
这是“拉斯克奖”设立65年来首次颁予中国科学家。
疟疾是一种古老而顽固的疾病,传播广泛,致死率高。
世卫组织2010年12月发布的全球疟疾年度报告显示,就在2009年,全球还有78.1万人死于疟疾。
1967年5月23日,一个集中全国科技力量联合研发抗疟新药的大项目——“523项目”正式启动。
屠呦呦课题组搜集整理了一个600多种包括青蒿在内的草药《抗疟单验方集》。
1971年经过反复筛选、试验,经过190多次失败后,用5年的时间筛选了4万多种化合物和草药,屠呦呦领导的研究小组将目光锁定青蒿(一种菊科草本植物),1984年,科学家们终于实现了青蒿素的人工合成。
2004年世卫组织正式将青蒿素复方药物列为治疗疟疾的首选药物,从此青蒿素作为“中国神药”在世界各地显示奇效。
统计显示,青蒿素复方药物对恶性疟疾的治愈率达到97%。
(1)运用实践的观点,分析我国科学家们研究发现青蒿素的过程。
(12分)
(2)结合材料,说明青蒿素这一研究成果的发现是如何体现人类认识过程的特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