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原理模拟163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6766491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规划原理模拟163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城市规划原理模拟163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城市规划原理模拟163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城市规划原理模拟163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城市规划原理模拟163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城市规划原理模拟163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城市规划原理模拟163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规划原理模拟163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城市规划原理模拟163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6.不属于影响城市规划实施基本因素的是______

A.政府组织管理

B.法律保障

C.社会意愿与公众参与

D.公共设施的建设

[解答]影响城市规划实施基本因素中,就最为直接的要素来看,大致可以将这些因素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政府组织管理、城市发展状况、社会意愿与公众参与、法律保障、城市规划的体制。

7.商业性开发是指______

A.将开发项目的概念具体化和落实的工作

B.投资者和投资机构作出投资的决策

C.以营利为目的的开发建设活动

D.对项目的经济利益和相关风险进行评估

[解答]商业性开发是指以营利为目的的开发建设活动。

因此,所有的商业性开发的决策都是在对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相关风险进行评估的基础上做出的。

8.有许多都市区连成一体,在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活动存在密切交互作用的、巨大的城市地域叫做______

A.大都市区

B.大都市带

C.全球城市区域

D.国情调查扩展城市区

B

[解答]1957年法国地理学家戈特曼在研究了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的城市群以后,首先提出了大都市带的概念——有许多都市区连成一体,在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活动存在密切交互作用的、巨大的城市地域叫做大都市带。

9.统筹城乡政治资源最为重要的是______

A.体制和政策的转换问题

B.经济和政策的转换问题

C.体制和政策的统一问题

D.经济和政策的统一问题

A

[解答]统筹城乡政府资源,实现城乡政治文明共同发展,必须统筹城乡政治资源,使农民具有与城镇居民平等的政治地位,使其真正地参与国家、社会事务的管理,体现和维护自身利益。

统筹城乡政治资源最为重要的是体制和政策的转换问题。

10.有机疏散理论是指______

A.为缓解由于城市过分集中所产生的弊病而提出的关于城市发展及其布局结构的理论

B.城市集中发展理论的基础在于经济活动的聚集理论

C.通过建立小城市来分散向大城市的集中理论

D.随着大城市向外急剧扩展和城市密度的提高,在世界上许多国家中出现的空间上连接成片的城市密集理论

[解答]有机疏散理论是沙里宁为缓解由于城市过分集中所产生的弊病而提出的关于城市发展及其布局结构的理论。

11.根据国家标准《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城市规划是指______

A.不同层级的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之间的职能分配及行政管理过程的结构,但就城市规划行政体系而言,城市规划作为政府行为

B.既是一项社会实践,也是一项政府职能,同时也是一项专门技术

C.对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具体安排和实施管理

D.围绕着城市规划工作和行为的开展过程所建立起来的结构体系,也可以理解为运行体系或运作体系

[解答]城市规划是“对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具体安排和实施管理”。

这是从城市规划的主要工作内容对城市规划所作的定义。

12.我国城乡规划法律体系的构成不包括______

A.法律和法规

B.规章

C.规范性文件和其他不规范文件

D.标准规范

[解答]我国城乡规划法律体系的构成包括:

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标准规范。

13.城市规划制定的目的是______

A.对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具体安排和实施管理

B.将经法定程序批准的法定规划付诸实施

C.建立可以在实践中执行的合法的城市规划文件

D.围绕着城市规划工作和行为的开展过程建立起结构体系

[解答]城市规划制定的目的就是建立可以在实践中执行的合法的城市规划文件。

城市规划实施的目的就是将经法定程序批准的法定规划付诸实施。

14.城市总体规划在指导城市有序发展、提高建设和______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先导和统筹作用。

A.规划水平

B.政策水平

C.管理水平

D.全球化

[解答]城市总体规划涉及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在指导城市有序发展、提高建设和管理水平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先导和统筹作用。

15.城市总体规划纲要的任务是______

A.研究总体规划中的重大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并进行论证

B.提出市域城乡统筹发展战略

C.研究中心城区空间增长边界,提出建设用地规模和建设用地范围

D.分析城市职能、提出城市性质和发展目标

[解答]城市总体规划纲要的任务是研究总体规划中的重大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并进行论证。

经过审查的纲要也是总体规划成果审批的依据。

16.社会利益涉及多方面,就城市规划的作用而言,主要是指______

A.实现空间管制,保障公共安全,保护自然和历史文化资源,建构高质量的、有序的、可持续发展框架和行动纲领

B.通过预先的协调,提供了未来发展的确定性,使任何的开发建设行为都能确知周边的未来发展情况

C.由土地和空间使用所产生的社会利益之间的协调

D.通过开发控制来保证新的建设而不会对周边的土地使用造成利益损害,从而维护了社会的公平

[解答]社会利益涉及多方面,就城市规划的作用而言,主要是指由土地和空间使用所产生的社会利益之间的协调。

17.城市规划编制部门的城市规划师区别于其他专业技术人员或专家的重要方面是______

A.具有极强的经济行为的特征

B.具有极强的政府行为的特征

C.具有极强的私人行为的特征

D.具有极强的集体行为的特征

[解答]城市规划的编制具有极强政策性,不仅要实施国家和政府的政策,而且其编制成果也将通过法定的程序转化为政府的政策和作为政府管理的依据,因此具有极强的政府行为的特征。

这是规划编制机构与其他的咨询机构所不同的地方,也是城市规划编制部门的城市规划师区别于其他专业技术人员或专家的重要方面。

18.对城乡规划实施进行______,是修改城乡规划的前置条件。

A.规划评估

B.前期评估

C.定期评估

D.后期评估

[解答]对城乡规划实施进行定期评估,是修改城乡规划的前置条件。

通过规划评估,可以总结城乡规划实施的经验,发现问题,为修改城乡规划奠定良好的基础。

19.政府指导和调控城乡建设发展的基本手段是______

B.城市总体规划

D.城乡规划

[解答]城乡规划是政府指导和调控城乡建设发展的基本手段之一,也是政府在一定时期内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依据。

20.由中心城区及周边其他城镇组成的空间是______

A.市域城镇空间

B.市域城乡空间

C.市域城镇发展布局规划空间

D.划定规划区的空间

[解答]市域城镇空间由中心城区及周边其他城镇组成,其主要的组合类型有:

均衡式、单中心集核式、分片组团式、轴带式。

21.直接影响到城市功能结构和城市形态的是______

A.工业用地的布置

B.旧城工业布局调整

C.城市中工业布置的基本要求

D.经济中心

[解答]工业用地的布置直接影响到城市功能结构和城市形态。

在城市总体规划中,重点安排好工业用地,综合考虑工业用地和居住、交通运输等各项用地之间的关系。

22.我国城乡规划法律法规体系的构成中,为有利于工作有序开展而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且是具体工作开展的细则,这指的是______

A.标准规范

C.规范性文件

D.法规

[解答]各级政府及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的其他具有约束力的文件统称为规范性文件。

这些规范性文件是政府部门针对城乡规划开展过程中,为有利于工作有序开展而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且是具体工作开展的细则。

23.所谓“城市综合交通”即是______

A.一种独具特色、由多种类型交通组合而成的交通系统

B.一个国家的交通运输系统

C.城市交通的主体,分布在城市的每个地方

D.涵盖了存在于城市中及与城市有关的各种交通形式

[解答]所谓“城市综合交通”即是涵盖了存在于城市中及与城市有关的各种交通形式。

从地域关系上,城市综合交通大致可分为城市对外交通和城市交通两大部分。

从形式上,城市综合交通可分为地上交通、地下交通、路面交通、轨道交通、水上交通等。

从运输性质上,城市综合交通又可分为客运交通和货运交通两大类型。

从交通的位置上,城市综合交通又可分为道路上的交通和道路外的交通。

24.对城市近期建设规划的作用,叙述错误的是______

A.是城市总体规划的分阶段实施安排和行动计划

B.是城市在一定年限内各个组成部分和各项建设的全面安排

C.是落实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步骤

D.是近期土地出让和开发建设的重要依据

[解答]城市近期建设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的分阶段实施安排和行动计划,是落实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步骤。

近期建设规划是近期土地出让和开发建设的重要依据。

25.政府宏观调控城市发展最主要的手段是______

A.确定重点发展地区,策划和安排重大建设项目

B.立足现状,切实解决当前城市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

C.对土地资源的配置

D.重点研究近期城市发展策略,对原有规划进行必要的调整和修正

[解答]我国实行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土地资源的配置是政府宏观调控城市发展最主要的手段。

26.控制性详细规划是以______为形式,对城市用地建设和设施建设实施控制性的管理。

A.分区规划

B.规划设计与管理相结合的法规

C.数据控制和图纸控制

D.规划的综合性研究

[解答]控制性详细规划是以总体规划(或分区规划)为依据,以规划的综合性研究为基础,以数据控制和图纸控制为手段,以规划设计与管理相结合的法规为形式,对城市用地建设和设施建设实施控制性的管理,把规划研究、规划设计与规划管理结合在一起的规划方法。

27.属于修建性详细规划编制基本原则的是______

A.坚持多元化的编制主体的原则

B.坚持以人为本、因地制宜的原则

C.坚持竖向规划设计的原则

D.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解答]修建性详细规划应当坚持以人为本、因地制宜的原则;

还应当注意协调的原则,包括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协调,新建项目与城市历史文脉的协调,建设场地与周边环境的协调等。

28.在乡和村庄规划的编制中,一般来讲,乡总体规划期限为______年。

A.5

B.10

C.15

D.20

[解答]一般来讲,乡总体规划期限为20年,近期建设规划可以为5~10年。

29.下列选项中,______不是居住区的规划布局形式。

A.居住区——组团——小区

B.居住区——组团

C.小区——组团

D.独立式组团和街坊式

[解答]居住区的规划布局形式可采用居住区—小区—组团、居住区—组团、小区—组团及独立式组团和街坊式等多种类型。

30.城市规划实施的监督检查中,各级人民政府及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对城市规划实施的全过程实行的监督管理是指______

A.社会监督

B.行政监督检查

C.个人监督

D.立法机构的监督检查

[解答]行政监督检查是指各级人民政府及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对城市规划实施的全过程实行的监督管理。

31.城市所具备的基本特征不包括______

A.城市具有系统性

B.城市是以要素聚集为基本特征的

C.城市是一种区域现象

D.城市的发展是动态变化和多样的

[解答]城市所具备的基本特征主要包括:

(1)城市的概念是相对存在的;

(2)城市是以要素聚集为基本特征的;

(3)城市的发展是动态变化和多样的;

(4)城市具有系统性。

32.城市和乡村作为两个相对的概念,以下不属于基本区别的是______

A.生产效率的差异

B.联系方式的差异

C.集聚规模的差异

D.职能差异

[解答]城市和乡村作为两个相对的概念,存在的基本区别主要包括:

(1)集聚规模的差异;

(2)生产效率的差异;

(3)生产力结构的差异;

(4)职能的差异;

(5)物质形态的差异;

(6)文化观念的差异。

33.“无形的城镇化”,即精神上、意识上的城镇化,生活方式的城镇化,以下说法错误的是______

A.空间形态的改变

B.农村意识、行为方式、生活方式转化为城市意识、方式、行为的过程

C.农村居民逐渐脱离固有的乡土式生活态度、方式,而采取城市生活态度、方式的过程

D.城市生活方式的扩散

[解答]“无形的城镇化”,即精神上、意识上的城镇化,生活方式的城镇化,具体也可包括三个方面:

城市生活方式的扩散;

农村意识、行为方式、生活方式转化为城市意识、方式、行为的过程;

农村居民逐渐脱离固有的乡土式生活态度、方式,而采取城市生活态度、方式的过程。

34.关于对城市整体空间的组织理论,错误的是______

A.从城市土地使用形态出发的空间组织理论

B.从经济综合性出发的空间组织理论

C.从城市功能组织出发的空间组织理论

D.从城市道路交通出发的空间组织理论

[解答]城市整体空间的组织理论,具体包括:

(1)从城市功能组织出发的空间组织理论;

(2)从城市土地使用形态出发的空间组织理论;

(3)从经济合理性出发的空间组织理论;

(4)从城市道路交通出发的空间组织理论;

(5)从空间形态出发的空间组织理论;

(6)从城市生活出发的空间组织理论。

35.现代城市规划的基本构成不包括______

A.城市规划法律法规体系

B.城市规划行政体系

C.城市规划工作体系

D.城市规划经济体系

[解答]现代城市规划的基本构成,具体包括:

(1)城市规划法律法规体系;

(2)城市规划行政体系;

(3)城市规划工作体系。

36.以下关于城市规划的作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______

A.协调社会利益,维护公平

B.保障社会公共利益

C.宏观经济条件调控的手段

D.保障社会经济稳定持续的发展

[解答]城市规划的作用包括宏观经济条件调控的手段;

保障社会公共利益;

协调社会利益,维护公平;

改善人居环境。

37.以下对现代城市规划的主要特点的概括错误的是______

A.政策性

B.综合性

C.经济性

D.实践性

[解答]现代城市规划的主要特点主要包括综合性、政策性、民主性、实践性。

38.不属于城镇体系规划编制的基本原则的是______

A.区域空间整体协调发展的原则

B.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C.区域空间局部协调发展的原则

D.因地制宜的原则

[解答]城镇体系规划编制的基本原则包括:

(1)因地制宜的原则;

(2)经济社会发展与城镇化战略互相促进的原则;

(3)区域空间整体协调发展的原则;

(4)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39.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基本工作程序中不包括______

A.现状调研

B.基础研究与方案构思

C.编制城市总体规划纲要

D.规划与城市建设协调

[解答]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基本工作程序主要包括现状调研、基础研究与方案构思、编制城市总体规划纲要、成果编制与评审报批。

40.城市总体规划中,现状调查的主要方法中不包括______

A.文献资料收集

B.访谈和座谈会调查

C.现场踏勘或观察调查

D.深入实际记录调查

[解答]城市总体规划中的调查涉及面广,可运用的方法也多种多样,其常用的方法有现场踏勘、抽样调查或问卷调查、访谈和座谈会调查及文献资料收集。

二、多项选择题

1.城市规划空间模型分析的概念模型一般用图纸表达,主要用于分析和比较,常用的方法有______

A.图表法

B.方格网法

C.模糊评价法

D.等值线法

E.几何图形法

ABDE

[解答]概念模型一般用图纸表达,主要用于分析和比较,常用的方法有几何图形法、等值线法、方格网法和图表法。

2.根据《城市规划编制方法》和《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暂行规定》,城镇体系规划的强制性内容应包括______

A.经济社会发展与城镇化战略互相促进的原则

B.确立国家城镇化的道路与差别化战略

C.区域内的区域性重大基础设施的布局

D.涉及相邻城市、地区的重大基础设施布局

E.区域内必须控制开发的区域

CDE

[解答]根据《城市规划编制方法》和《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暂行规定》,城镇体系规划的强制性内容应包括:

(1)区域内必须控制开发的区域;

(2)区域内的区域性重大基础设施的布局;

(3)涉及相邻城市、地区的重大基础设施布局。

3.城市总体规划纲要成果的文字说明的内容包括______

A.分析论证城市在区域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B.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

C.发展优势与制约因素

D.确定规划期内的城市发展目标

E.确定城市近期建设的空间布局

ABCD

[解答]城市总体规划纲要成果的文字说明的内容包括:

简述城市自然、历史、现状特点;

分析论证城市在区域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目标、发展优势与制约因素,提出市域城乡统筹发展战略,确定城市规划区范围;

确定生态环境、土地和水资源、能源、自然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等方面的综合目标和保护要求,提出空间管制原则;

原则确定市域总人口、城镇化水平及各城镇人口规模;

原则确定规划期内的城市发展目标、城市性质,初步预测城市人口规模;

初步提出禁建区、限建区、适建区范围,研究中心城区空间增长边界,确定城市用地发展方向,提出建设用地规模和建设用地范围;

对城市能源、水源、交通、公共设施、基础设施、综合防灾、环境保护、重点建设等主要问题提出原则规划意见。

4.为提供城市发展的良好环境,保障城市安全,城市综合防灾减灾规划应遵循的原则包括______

A.城市综合防灾减灾规划必须按照有关法律规范和标准进行编制

B.城市综合防灾减灾规划应重视土地使用现状和地形、史迹等条件

C.城市综合防灾减灾规划应注重防灾工程设施的综合使用和有效管理

D.城市综合防灾减灾规划应与各级城市规划及各专业规划相协调,若作为城市规划中的一项专业规划,则此规划应结合规划用地布局,并与其他专业设施规划相互协调

E.城市综合防灾减灾规划应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确定城市和地区的设防标准、制定防灾对策、合理布置各项防灾设施,做到近远期规划结合

ACDE

[解答]为提供城市发展的良好环境,保障城市安全,城市综合防灾减灾规划应遵循以下原则:

(1)城市综合防灾减灾规划必须按照有关法律规范和标准进行编制。

(2)城市综合防灾减灾规划应与各级城市规划及各专业规划相协调,若作为城市规划中的一项专业规划,则此规划应结合规划用地布局,并与其他专业设施规划相互协调。

(3)城市综合防灾减灾规划应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确定城市和地区的设防标准、制定防灾对策、合理布置各项防灾设施,做到近远期规划结合。

(4)城市综合防灾减灾规划应注重防灾工程设施的综合使用和有效管理。

5.居住区规划的基本要求包括______

A.安全、卫生的要求

B.居住区空间结构与形态要求

C.产业化的要求

D.用地规模要求

E.精神享受性的要求

ACE

[解答]居住区规划的基本要求包括:

(1)安全、卫生的要求;

(2)物质舒适性要求;

(3)精神享受性的要求;

(4)与城市相协调的要求;

(5)可持续性的要求;

(6)产业化的要求。

6.通过______的变革尝试,使控制性详细规划在法律的严肃性方面取得了进展。

A.机构设置

B.规划编制

C.审批

D.政府决策

E.公众参与

ABCE

[解答]控制性详细规划在发展中不断进行探索,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对控制性规划的法制化的努力,通过机构设置、规划编制、审批、公众参与以及实施程序的变革尝试,使控制性详细规划在法律的严肃性方面取得进展;

二是对控制性详细规划在城市设计方面的控制,试图通过城市设计的引导和调控手段弥补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不足。

7.下列选项为乡和村庄规划编制指导思想的是______

A.坚持因地制宜

B.坚持循序渐进

C.坚持协调发展

D.计划发展

E.可持续发展

ABC

[解答]制定和实施乡和村庄规划,应当以服务农业、农村和农民为基本目标,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的指导思想。

8.名镇和名村保护规划成果的组成包括______

A.宪法

B.规划文本

C.政策

D.规划图纸

E.说明和基础资料汇编

BDE

[解答]名镇和名村保护规划成果内容由规划文本、规划图纸和附件(包括规划说明和基础资料汇编)三部分组成。

9.经批准的风景名胜区规划具有______,不得擅自改变。

A.法律效力

B.强制性

C.严肃性

D.复合性

E.法定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