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教科室工作计划范文三篇文档格式.docx
《上教科室工作计划范文三篇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教科室工作计划范文三篇文档格式.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工作要点及思路
第一、进一步完善教师“团队带教”的相应机制。
到校三年以内的青年教师,以备课组为单位,开展“团队带教”。
具体措施:
每月随堂听同组教师的课或同科其他教师课4节以上,(含教研组教研活动课)备课组长组织教师听青年教师课每月1节以上,根据听课发现的问题,及时沟通确定带教的主题。
听课记录及心得交教科室每月检查一次。
2、认真参加各级优质课,竞赛课活动,同组教师关心指导。
3、青年教师积极参与网络教研(教学随笔等)认真总结教学得失及教学问题。
4、每期结束前一个月,通知教科室上1—2节汇报课(所在组教师、教务主任,科研室主任、分管校长参加)
5、统一考学科青年教师承担月考、半期试题命题工作。
备课组长组织全组教师认真审核修订保证试题质量。
6、制定“团队带教”考核办法,对团队带教成绩突出的发放荣誉证书并给予备课组物质奖励。
第二、进一步强化市区级骨干教师在学科领域的辐射引领作用。
开学后落实市区骨干教师承担讲座等多种形式的校本培训任务。
2、
根据自愿和学校确定的形式落实对学科团队建设指导任务,签定责任书,落实具体责任。
学年末召开学科团队建设经验交流会,考核市区骨干教师辐射引领效果,推广成功经验。
3、
按照市区骨干教师对非规范级学校的要求,加强对骨干教师过程管理(示范课2节/年;
网络教学随笔、调研报告、课题申报等)组建考核队伍,并真正落实考评职责。
第三、完善校级骨干教师培养考核机制。
在学校新领导班子面前,重新梳理修订校骨干教师考核评选指标体系和教育科研奖励办法。
再审订通过后加强宣传,提高知晓度。
2、协助学校相关部门完善教师科研评价指标,形成相应与评职评优相关联的系列制度。
第四、以校本教研为中心,深化课程改革。
(1)强化各学科“集体备课”研究
在个人独立备课的基础上,根据学科特点备课组长自行组织备课组成员集体备课、同时派专人进行本学科教学资源包的建设,学年末展示学科资源包建设情况。
(2)加强新课程改革理论学习
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要求教师全面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课程观、教学观、学生观、人才观、质量观,适应新课程,真正走进新课程。
每一位教师都要加强学习,重视培训,提升理念。
为此,我们必须继续开展新课程改革的校本学习,努力提高教科研能力。
以邓小平理论、“__”重要思想和党的__大精神为指针,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加强素质教育,推进新课程改革,努力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历史课的教学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对世界有更深刻的了解,本学期主要学习世界历史,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基本情况
本期我任教九年级125—129班共4个班历史课。
各班学习基础不平衡,有些同学基础差,所以本期教学中,要想方设法帮助他们树立学习信心,以利他们能够顺利毕业。
由于以前部分学生对历史不重视,基础差,学习不太扎实,对于记忆性较强的科目学生有点偷懒,但只要老师有方法、有耐心,将枯燥乏味的历史知识加以生动化、形象化,同时辅以丰富的教学手段,牢牢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生就定能将历史知识学好。
因为是毕业班,为了使中考总复习能提前进行,赢取更宝贵的复习时间,教学进度应大大加快,以便世界历史下册授完后有充裕时间复习。
三、教学目标
通过本学期历史学科的学习,培养学生了解世界的能力,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比较中国与其它各国的差异,以此来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四、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有19课,结合历年中考要求,重点为近代史以后的内容。
每课的内容多,知识点多,且容易混淆,要记忆的图形也多,教师要教会学生理解,方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本学期讲授的《世界历史》下册,基本内容分为两部分。
1.1917—1945年是十月革命至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时期。
①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标志着世界现代史的开端。
二三十年代,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存在严重的问题。
②“一战”后建立的凡-华体系,暂时协调了列强之间的矛盾,但1929—1933大危机的发生,又一次激化资本主义世界的矛盾。
美国通过罗斯福新政实现经济复苏和社会稳定,德国和日本建立了法西斯专政,分别成为欧亚战争策源地。
③德,意,日法西斯不断侵略扩张,而英法美推行绥靖政策,终于导致二战的全面爆发;
世界各国人民展开了英勇的反法西斯斗争并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但二战给参战各国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同时,也对战后世界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1945年9月“二战”结束至今,是世界的两极格局向多极化过渡时期。
这一时期:
两极格局形成—演变—解体,随之向多极化过渡。
世界经济快速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增强。
四五十年代开始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极大地推动社会生产力和世界经济的发展。
也促使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和全球化趋势加强。
这给各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也提出了挑战。
和平和发展仍然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
四.教学措施:
1、创造性地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改进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营造良好的历史教学环境。
2、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理解分析回答问题,倡导学生参与教学,积极探索探究性的学习方式。
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通过各种课堂训练,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3、制作历史课件,辅助历史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历史教学活动。
5、认真搞好中考历史复习,确保学生取得较为理想的成绩。
6.加强课外辅导和晚自习指导,协调班级发展,以便每个学生顺利毕业、升学。
五.教学进度安排:
本期教学共约16周,共32课时,具体安排:
第一阶段:
新课教学:
其中
第1--6周
12课时讲授《世界历史》下册1---18课(包括1节晚自习课)
第二阶段:
会考总复习,其中:
第7---8周,4课时复习中国古代史
第9---11周,6课时复习中国近现代史
第12---14周,4课时复习世界历史
第15——16周,4课时综合复习,考前强化训练。
一、指导思想:
新的课程标准把德育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
人的培养在于教育,德育则是教育的首位。
邓小平曾指出: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最大的失误在于教育。
一针见血,击中要害,因此,我国要坚定地沿着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培养“四有”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和劳动者,全面加强德育教育势在必行。
作为基础学科的语文肯定也必须重视德育教育。
二、培养目标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指导我们,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
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具有社会主义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要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针对学生的德育基础,结合学生的实际开展德育教育。
因此在语文学科的教学中,有责任也应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的培养,以期能使学生逐渐形成良好的品性,不断规范自己的行为。
三、措施方法
1、结合相关文章,进行思想教育。
八年级语文教材中,有很多做为德育教育的好素材。
因此,教材中合理地把握这些文章的特点进行思想教育。
在各单元教学中,使学生体悟到人生奋斗的意义,感受人间的关爱与温情。
从散文诗中,捕捉作家们的情感律动,去感受他们心灵的无限风光。
保护自然是每一个人的责任,所以,通过选文的学习,增强学生对生存环境的忧虑与思考。
学习古代感事抒怀,借景言情的名篇,学习他们高尚的品质、博大胸襟及远大的政治抱负。
利用语文教学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及其思想品质。
2、利用独特的作文教学,充分进行德育渗透。
一切素质教育的开始,大都是以学生的语文学习为起步,学生语文程度的高低经常是学生素质水平的体现;
而在语文水平中,作文水平又是一个重要尺度。
所以,素质教育是作文教学的出发点,德育教学是作文教学的出发点,作文教学理所当然地要落实德育的要求。
首先,作文的命题对学生的写作思路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
教师应重视命题的设计,引导学生确立积极健康的写作思路,启发他们寻找生活中的真善美,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
其次,如何引导学生判定是非,区别荣辱,分清好坏,把他们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过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使其熟悉逐步靠近真理,使其感情逐步走向健康,所有这一切都离不开教师的锻造和锤炼。
另外,作文是对生活的反映,所以教师引导学生体验生活的过程就应该视作德育的过程。
如我们可以把学生带到大自然中去,让学生去观察感受大自然。
学生在草地上漫步,在花下徘徊,直接面对大自然,会产生创作的冲动。
这样既能写出一篇篇优雅的文章,锻炼了写作能力,也能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达到了德育的目的。
我们还可以让学生通过社会实践来留意周边发生的人和事,激发写作的欲望,积累写作的素材,这样做同样能实现既培养作文能力又实施德育的目的。
最后,在作文批改中,不要眼睛只盯在语言形式方面,而要高度重视思想内容方面。
要十分留意学生作文的思想内容是否健康,主题是否有积极意义,选材是否实事求是,熟悉是否正确,知识是否正确,然后恰如其分地进行引导。
总之,作文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有效途径,也是语文教师教书育人得天独厚的优势。
3、利用课外辅导与实践活动进行德育渗透。
课外辅导如开展培优扶差,批改作业,指导练笔等,这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深化、巩固,当然也是语文教学进行德育渗透的另一途径。
大家知道,课堂教学是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的一种教学活动,对知识分析、理解及德育渗透难免要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影响教育教学效果的提高,而课外辅导,相对限制少,它使教师更轻易因材施教,因应学生的性格特点、知识现状进行少数或个别的辅导,这样教育教学更有针对性、更具体和形象。
不仅提高教育教学的效率,连效果也得到增强,例如培优抚差,因为对象为学生群体的两极,人数较少,这就方便了教师有针对性的辅导,自然德育渗透也能更实际、实在、实效。
作业批改,又如让每个学生都制作一个“座右铭”,教师可以通过评语,激励学生,鼓励学生树立信心,确定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树立远大志向,不断增强自身的道德情操。
并将它化作学习进步的直接动力。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当积极探索与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优势,挖掘语文教材的德育因素,在教学中认真、积极地进行德育渗透,使之成为青少年学生求知、成长的动力。
老教育家徐特立说得非常确切:
“教书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人,教育后一代成长为具有共产主义思想品质的人。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教育大计,德育为先。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摆正德育的地位,正确处理好语文课工具性和思想性的关系,是全面提高语文教育教学质量的要害所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