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诊疗常规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764711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59.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血压诊疗常规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高血压诊疗常规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高血压诊疗常规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高血压诊疗常规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高血压诊疗常规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血压诊疗常规Word文档格式.docx

《高血压诊疗常规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血压诊疗常规Word文档格式.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血压诊疗常规Word文档格式.docx

⑴.血压标准:

至少测量两次非同日血压(每次至少测3遍取其均值),收缩压等于或高于140mmHg或舒张压等于或高于90mmHg为高血压。

表1我国高血压的定义及分类

血压分级

收缩压(mmHg)

舒张压(mmHg)

理想血压

<

120

80

正常血压

130

85

正常高值

130-139

85-89

1级高血压(轻度)

140-159

90-99

亚组:

临界高血压

140-149

90-94

2级高血压(中度)

160-179

100-109

3级高血压(重度)

≥180

≥110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140

90

注:

当收缩压与舒张压属不同级别时,应该取较高的级别分类

⑵.高血压的危险度分层

表2中国高血压指南中的危险度分层

血压(mmHg)

其它危险因素和病史

1级

(轻度高血压)

SBP140-159或

DBP90-99

2级

(中度高血压)

SBP160-179或

DBP100-109

3级

(重度高血压)

SBP≥180或

DBP≥110

I无其它危险因素

低危

中危

高危

II1-2个危险因素

极高危

III≥3个危险因素或TOD*或糖尿病

IVACC*

*TOD:

靶器官损害

*ACC:

有关的临床情况(包括临床有表现的心血管疾病和肾脏疾病)

2.常见继发性高血压的鉴别诊断要点

⑴.肾血管性高血压:

年轻,女性多见,常无高血压家族史。

高血压病程短、

进展快,多呈恶性高血压表现。

对一般降压药反应差。

四肢血压不对称,差别大,有时可呈无脉症。

在头颈、上肢及腰背部多可听到血管杂音。

必要时进行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测定及口服卡托普利试验、核素动脉功能显像及腹主动脉和/或肾动脉血管造影可以诊断。

⑵.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病程长,血压呈中度升高,多伴有心率增快。

夜尿增多。

有发作性麻痹史。

低血钾:

每天少于3.0—3.5mmol/L,出现低钾的心电图改变;

高尿钾:

每天多于30mmol/L。

确诊需行血浆醛固酮浓度测定及肾素-血管紧张素卧立位激发或速尿激发试验。

必要时做CT及核磁检测。

⑶.嗜铬细胞瘤:

多见于女性,血压增高呈阵发性或持续性,血压波动大,常伴有严重头痛、出汗、心动过速、紧张焦虑、面色苍白、恐惧感、胸痛及腹痛等。

发作时血浆儿茶芬胺和尿液3甲氧基-4羟基苦杏仁酸(VMA)测定可以协助诊断。

冷压试验、胰高血糖素试验及苄胺唑啉试验;

B超、CT、MRI及131I-MIBG闪烁全身扫描能确诊及定位。

⑷.皮质醇增多症:

血压中度增高的同时,有进行性肥胖,呈向心性肥胖,满月脸,水牛背,皮肤紫纹,毛发增多,可有痤疮,女性月经过少或闭经,男性可出现阳痿或睾丸缩小。

多合并糖尿病,易感染。

诊断除典型的体征外,尿游离皮质醇和血浆皮质醇昼夜节律可做过筛试验。

地塞米松抑制试验和ACTH兴奋试验及图象诊断可确诊及定位。

⑸肾实质性高血压:

与同等水平的原发性高血压相比,眼底病变严重,贫血发生的早,心血管并发症更易发生,且更多进展成急进型或恶性高血压。

【医嘱要点】

一、一般医嘱

1.护理:

心内科高血压护理常规,视血压水平及并发症给予I—III级护理。

2.饮食:

限制食盐日摄入量6克及低脂饮食。

3.吸氧(根据病情)

4.卧床休息(根据血压水平)

5.心电、血压监测(必要时)

6.病重通知(必要时)

二、辅助检查

1.化验检查

1.血尿便常规。

查血红蛋白及血球压积以了解贫血及血容量情况;

尿常规了解肾功能情况。

2.生化7或生化12,了解血糖、血脂、血尿酸、及肝肾功能情况。

3.血液流变学及血凝分析,了解体内血黏度及血凝纤溶状态。

4.血钾、钠、氯水平,了解有无电解质紊乱。

并注意排除继发性高血压。

2.特殊检查

1.心电图:

了解有无心室肥厚、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等。

2.超声心动图:

左心室心腔大小正常,也可见左心室扩大。

室间隔、

左室后壁厚度增加,左心室的质量指数增加。

早期左心室舒张功能受损,随后收缩功能减低。

升主动脉增宽及左心房扩大是高血压病的早期表现。

3.X线胸部片:

测量心脏大小及肺部瘀血情况

4.动态血压监测:

了解患者血压的生理或病理生理分布曲线,血压高

峰及低谷情况及发生时间,了解夜间血压情况,有无晨起血压骤高现象。

5.动态心电图监测:

必要时评估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情况。

6.平板运动试验:

必要时评估运动耐量,助诊冠心病。

7.颈动脉超声:

观察颈动脉管腔大小,管壁结构,及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情况。

分析血管紧张情况。

⑻.眼底情况:

视网膜动脉普遍或局限性狭窄、出血和渗出,伴或不伴有视神经乳

头水肿。

⑼.对临床怀疑有高血压脑血管损害严重者,可实施头颅CT、颅内血管造影。

⑽.对高血压伴高血压内皮功能紊乱及老年动脉退行性变患者,可施行动脉弹性测定。

三、治疗计划

1.降压治疗

1.WHO-ISH认为任何一类降压药物均可作为初始药物。

2003ESC/ESH

及WHO/ISH及中国高血压指南仍强调在危险分层的基础上先采用任何一种可能适合患者的降压药物从小剂量开始治疗,在出现不良反应及降压无效时加用或换用其他的降压药物。

⑵.噻嗪类利尿剂:

主要通过减少血容量,长期应用则通过降低外周血管阻力而实现降压目的,因而适用与容量型高血压患者,尤其适用于肥胖和老年患者。

吲哒帕胺(钠催离)结构与噻嗪类相似,其利尿作用较弱,具有较强的脂溶性而选择性地浓集于血管壁,有较强的血管扩张作用,能消退左心室肥厚,减少尿蛋白量。

对血脂、糖代谢无不良影响,对血钾影响较小,引发痛风偶见,目前在我国应用较广泛。

常用药物有:

氯噻酮12.5-25mg/d,一天一次;

氢氯噻嗪12.5-25mg/d,一天一次;

吲达帕胺1.25-2.5mg/d,一天一次等。

副作用主要为低血钾、高血脂、及高尿酸血症等。

对有利尿剂适应症的患者可采纳武都利等利钠保钾利尿剂。

⑶.β-受体阻滞剂:

主要通过降低心率、降低心肌收缩力、减少心输出量而产生降压作用。

在高血压合并冠心病心绞痛、高血浆肾素、围手术期及明显焦虑的患者中成为首选降压药。

药物有阿替洛尔25-100mg/d,一天一次;

倍他洛尔25-100mg/d,一天一次;

比索洛尔2.5-10mg/d,一天一次等。

应注意许多β阻滞剂可增加血清甘油三酯水平,降低HDL胆固醇水平,对血糖的代谢也有一些不利的影响。

⑷.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

ACE抑制剂的优点在于其对靶器官的保护作用,在高血压合并左室肥厚、心力衰竭、蛋白尿、糖尿病、以及心肌梗死后者应首选应用。

目前用于临床治疗的ACEI有:

西拉普利:

1.25-5mg/d,一天一次;

福辛普利10-40mg/d,一天一次;

贝那普利10-40mg/d,一天一次或一天两次;

卡托普利25-100mg/d,一天两次;

雷米普利2.5-20mg/d,一天一次;

赖诺普利10-40mg/d,一天一次;

培哚普利4-8mg/d,一天一次或一天两次等。

其主要副作用为咳嗽,肾功能不全者慎用,双侧肾动脉狭窄者禁用。

⑸.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

近年推出的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在血液动力学上的特性与ACE抑制剂较为接近,但对心脏与肾脏的远期益处是否与ACEI相似,尚有待于更多的临床验证。

这类药物较之ACEI的优点是没有咳嗽副作用。

主要药物有:

依普沙坦(Tevetan)400-800mg/d,一天一次或两次;

依贝沙坦(Avapro)150-300mg/d,一天一次;

氯沙坦(Cozaar)25-100mg/d,一天一次;

奥美沙坦(Benicar)20-40mg/d,一天一次;

缬沙坦(Diovan)80-320mg/d,一天一次等。

⑹.钙拮抗剂:

除强有力的血管扩张作用外,循证医学已证实力钙拮抗剂抗动脉粥样硬化,抗心肌及血管壁肥厚,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作用。

长效制剂如氨氯地平2.5-10mg/d,一天一次;

硝本地平控释片30-60mg/d,一天一次;

非洛地平5-20mg/d,一天一次;

尼卡地平控释片40-80mg/d,一天两次等。

降压平稳及患者依从性好。

副作用有头痛、面色潮红、踝关节浮肿及齿龈增生等。

⑺.α1受体阻滞剂:

降压效果与利尿剂和β受体阻滞剂相似,与二者合用具有协同效应。

尤其适用于合并前列腺肥大对患者。

对糖脂代谢无不良影响。

药物有多沙唑嗪1-8mg/d,一天一次;

哌唑嗪2-10mg/d,一天一次;

特拉唑嗪1-10mg/d,一天一次等。

主要副作用为直立性低血压和眩晕,出现在用药初始阶段;

还可有口干、头痛、鼻塞等。

⑻.复方制剂:

海捷亚:

一片/一天一次;

复方缬沙坦:

安博维:

降压O号:

一片/一天一次。

表3降压药物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药物种类

适应症

禁忌症

绝对禁忌

可能禁忌

尿

噻嗪类

充血性心力衰竭

老年人黑人

痛风

妊娠

袢利尿剂

肾功能不全

醛固酮拮抗剂

心肌梗死后

肾衰

高血钾

β受体阻滞剂

心绞痛心肌梗死后

心动过速

哮喘

慢性阻塞性肺病

房室传导阻滞(2或3度)

外周血管病

糖耐量减低

运动员和体力劳动者

钙拮抗剂

二氢吡啶类

老年人

外周血管疾病

心绞痛

颈动脉粥样硬化

非二氢吡啶类

室上性心动过速

ACE抑制剂

左室功能不全

非糖尿病肾病

1型糖尿病肾病

蛋白尿

双侧肾动脉狭窄

AII受体拮抗剂

2型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微白蛋白尿

左室肥厚

ACE抑制剂咳嗽

α受体阻滞剂

前列腺肥大

高脂血症

体位性低血压

2.特殊类型高血压药物治疗原则

⑴.老年高血压:

65岁以上老年人中高血压患者占该人群的2/3以上,尤其是单纯收缩期高血压,这是高血压控制率最低的人群。

老年人的降压治疗应根据高血压治疗总的原则,降压标准也应和年轻人一样<

140/90mmHg,收缩压如不能达标,则越接近正常越好。

避免使用能引起体位性低血压的药物(如α-阻滞剂、大剂量双氢克尿噻)和影响认知能力的药物(如可乐定、甲基多巴)。

  ⑵.高血压左室肥厚(LVH):

左室肥厚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各种降压药,除了直接血管扩张剂外,都可减少LVH。

限盐、降低体重对减轻LVH都有效。

积极控制血压是逆转左室肥厚的根本所在。

  ⑶.缺血性心脏病:

要避免降压过快而引起反射性心动过速、交感神经紧张。

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首选β-阻滞剂或长效钙拮抗剂。

急性冠脉综合征首选β-阻滞剂或ACEI。

心肌梗死后的患者应使用β-阻滞剂、ACEI和醛固酮拮抗剂。

  ⑷.脑血管病:

高血压是出血或缺血型脑卒中最危险的因素。

一般认为在早期急性缺血型脑卒中,除非血压很高(如>

180/105mmHg),应暂停用降压药,直至病情稳定。

否则过度降压会明显减少脑血流量。

在病情稳定后应把血压控制在约160/100mmHg。

ACE抑制剂和噻嗪类利尿剂合用可降低中风复发率。

 ⑸.肾脏病变:

已知所有CCB与ACEI都有肾脏保护作用。

慢性肾病患者目标血压值为<

130/80mmHg。

已证实ACE抑制剂及ARB有利于控制糖尿病和非糖尿病性肾病的进展。

  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

改善生活方式和降压药物治疗具有同样作用,须将血压控制在130/80mmHg以下。

ACEI是首选药物,它不仅能减慢肾病进展,在血压正常糖尿病患者也是如此,这是近年来ACEI临床应用最大突破,若ACEI不适合应用则考虑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⑺.妊娠:

用于紧急降低妊娠高血压的药物是硝苯地平、肼苯达嗪、拉贝洛尔。

用于长期治疗妊娠高血压的药物包括β-阻滞剂、甲基多巴、哌唑嗪、肼苯达嗪、硝苯地平等。

一般妊娠期间避免使用的药物包括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和利尿剂。

⑻.高血压危象:

高血压危象包括急症和次急症情况,高血压急症是指那些需要立即降低血压(不必达到正常范围),以预防或减少靶器官损伤,例如高血压脑病、颅内出血、不稳定性心绞痛、AMI、伴有肺水肿的急性心衰、夹层动脉瘤或子痫。

高血压次急症是指那些期望在几个小时内降低血压的状况,例如高血压伴有视神经乳头水肿,进行性靶器官并发症和严重的围手术期高血压。

缺少症状或没有新的、进行性的靶器官损伤的单纯血压升高非常罕见。

许多高血压急症的治疗都是经非胃肠给药,也可以给予起效较快的口服药。

急剧升高的血压是导致高血压危象的最直接原因,只有使血压在一定时间内下降,才有可能华缓解高血压危象。

第一步是在数分钟至两小时内,多采采用非肠道给药,使动脉压平均下降不要超过25%,在以后的2-6小时内使血压逐渐到达160/100mmHg。

高血压亚急症患者,去除诱因后,观察15-30分钟,如血压仍〉180/120mmHg,则选用起效迅速的口降压药。

静脉用药者1-2天内迎甲用口服降压药,以便在短时间内停用静脉给药。

患者血压稳定后,应坚持长期抗高血压治疗。

①.硝普钠:

直接扩张动脉和静脉,使血压迅速降低。

开始以10ug/min静脉点滴,密切观察血压,每隔5-10分钟可增加5ug/min。

硝普钠降压作用迅速,停止滴注后作用在3-5分钟内消失。

此要对光敏感,需临时配置,滴注瓶需用银箔或黑纸包裹。

硝普纳在体内代谢后产生氰化物,大剂量或长时间应用可能发生氰化物中毒。

②.硝酸甘油:

以扩张静脉为主,较大剂量时也可使动脉扩张。

剂量为5-10ug/min开始,以后每5-10分钟增加5-10ug/min至20-50ug/min。

停药后数分钟作用即消失。

副作用由心动过速、面红、头痛、呕吐等。

③.尼卡地平:

二氢吡啶雷钙通道拮抗剂,用于高血压急症剂量为:

静脉滴注0.5ug/(kg.min)开始,密切观察血压,逐步增加剂量,可用至6ug/(kg.min)。

副作用有心动过速、面部潮红、恶心等。

④.乌拉地尔:

α1受体阻滞剂,用于高血压急症剂量为:

10-50mg静脉注射,如血压无明显降低,可重复注射。

然后给予50-100mg于100ml液体种静脉滴注维持,速度为0.4-2mg/min,根据血压调节滴速。

⑤.口服降压药:

用于高血压急症的口服降压药需起效迅速。

舌下含服短效硝苯地平在临床上被广泛采用,最初剂量建议为10mg。

应注意其急速降压可能有潜在的危害,如出现脑缺血症状,或引起心绞痛、急性心肌梗塞及心律失常等,或肾功能恶化。

卡托普利口服吸收迅速,舌下含服25-50mg,15min起效,30-60min降压作用明显,持续3小时左右,继续服用降压效果可增强。

其他危险因素的治疗

⑴.抗血小板治疗:

已经证明在确诊的冠心病或脑血管疾病患者中,使

用阿司匹林和某些其它抗血小板药物能减少致命和非致命性冠心病事件、中风和心血管疾病死亡率。

⑵.降血脂治疗:

在不同高血压水平的患者中,降低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能降低首次及复发性冠心病事件。

首先应宣教生活方式的改善,减轻体重,减少饱和脂肪酸及胆固醇的摄入。

同时应选用HMG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类药物降低胆固醇。

如血甘油三酯高,可首选贝特类药物治疗。

⑶.糖尿病治疗

【病程观察】

一、病情观察

1.血压的变化:

动态观察血压的波动情况,包括偶测血压下降情况、一天内高峰期血压、夜间血压及晨起血压水平变化情况。

2.相应靶器官的评估:

1.心脏:

左心室结构、心功能情况;

心肌供血情况;

心律失常情况等。

2.肾脏:

尿量及尿蛋白情况;

肾小球滤过率情况;

肾小管功能等。

3.脑:

颈动脉及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情况,脑血流情况等。

4.外周动脉血管:

颈动脉、肱动脉等血管内膜厚度;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情况;

及动脉弹性功能。

3.辅助检查:

1.常规和生化、血液流变学、血凝状态、血电解质情况检查。

2.动态血压监测。

3.必要时行超声心动图、CT、MRI等特殊影像学检查。

二、疗效分析及处理

降压疗效不佳、血压波动及血压一度下降后又反复的可能原因:

1.除外继发性高血压。

2.容量负荷过重:

钠摄入过多、不充分的利尿治疗、或肾病导致水钠

潴留等。

⑶.未坚持服药,或药物剂量不足,或不合理的联合用药,以及应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环氧化酶2抑制剂等。

⑷.出现并发症。

经仔细分析可能的原因后,进行相应的对症处理。

【预后评估】

高血压患者的心血管病危险不仅取决于血压水平,还取决于同时存在的其他

危险因素的数量和程度。

血压升高是中国人群冠心病和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

在40-70岁个体中,从115/75至185/115mmHg的整个血压范围内,收缩压每增加20mmHg或舒张压每增加10mmHg,心血管疾病危险增加一倍。

在50岁以上的高血压患者,收缩压升高更为重要,且控制起来比舒张压更为困难。

临床试验中,降压治疗能减少35-45%中风事件;

20-25%心肌梗塞;

超过50%的心力衰竭。

 

高血压诊断及检查流程

临床血压≥140/90mmHg

动态血压测定(杓形及非杓形血压)

尿常规:

尿蛋白(+)24次小时微量白蛋白尿肾功能

电解质:

低血钾24小时尿K+、Na2高血浆肾素肾动脉超声

肾动脉造影

低血K+、高尿K+RAAS

低血浆肾素CT、核磁

生化7高血浆醛固酮

血糖(+)血脂(+)肌酐(+)

餐后2小时血糖TG、TC、HDL、LDL尿肌酐清除率、尿酸、

OGTTαP-A、αP-Bβ2位白蛋白

GRF

危险分层(初级)

初发高血压血压高血压高五年以上高血压

有神经系统症状有冠心病症状或糖尿病

心电图异常或血脂异常

动态血压监测颅外血管超声运动试验颈内动脉内膜超声

颅内血管超声心肌显像(+)

CT冠状动脉造影全身动脉超声:

股动脉、肾动脉

超声心动图

高级分层:

低危、中危、高危、极高危

高血压治疗流程

血压≥140/90mmHg

生活方式的纠正

低危中危高危极高危

I级高血压:

单药治疗

II级高血压:

联合治疗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

高血压并血管损害:

高血压并左室肥厚:

首选ACEI或ARB有IMT增厚、斑块形成

BP>130/80mmHg

CCBCCB+ACEI+他汀ACEI、ARB

BP>130/80mmHg注意纠正血压昼夜节律非二氢吡啶类CCB

或β阻滞剂

利尿剂或用纳催离

加其它降压药

高血压并冠心病:

高血压并心力衰竭:

高血压并脑血管病:

ACEI+阿斯匹林有临床症状:

阿斯匹林

β阻滞剂ACEI尼莫地平

硝酸酯类药物利尿剂CCB

他汀类降脂药β阻滞剂β阻滞剂

学堂控制稳定醛固酮拮抗剂ACEI

洋地黄

BP仍>140/95mmHg

CCB

高血压联合治疗的程序及原则

高危、剂高位患者,或血压>160/100mmHg

需联合用药

高血压并左室肥厚或心衰:

高血压动脉顺应性下降高血压并冠心病:

ACEI+非二氢吡啶类CCB老年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ACEI+β阻滞剂

ACEI+β阻滞剂CCB+ACEIACEI+β阻滞剂+CCB

ACEI+利尿剂利尿剂+ACEIACEI+CCB+ARB

ACEI+β阻滞剂+利尿剂CCB+ACEI+利尿剂

ACEI+β阻滞剂+利尿剂CCB+ACEI+利尿剂+β阻滞剂

+醛固酮拮抗剂+CCBCCB+利尿剂

(心内科陈源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