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考《刑法》复习题集第4154篇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6760949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41.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法考《刑法》复习题集第4154篇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法考《刑法》复习题集第4154篇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法考《刑法》复习题集第4154篇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法考《刑法》复习题集第4154篇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法考《刑法》复习题集第4154篇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法考《刑法》复习题集第4154篇Word下载.docx

《法考《刑法》复习题集第4154篇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法考《刑法》复习题集第4154篇Word下载.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法考《刑法》复习题集第4154篇Word下载.docx

在押的犯罪嫌疑人乙趁看管松懈逃离看守所,其主观方面是故意。

根据《刑法》第316条第1款的规定,乙构成脱逃罪。

故A项正确,当选;

D项错误,不当选。

B项,甲、乙二人对脱逃事件事前无通谋,也无事中共谋,且一方为故意,一方为过失,不成立共同犯罪。

故8项错误,不当选。

C项,根据《刑法》第400条第2款的规定,司法工作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致使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者罪犯脱逃,造成严重后果的,成立失

3.下列哪一犯罪人可能被假释?

A、甲组织、领导黑社会性质组织,并领导该组织对他人进行伤害,被以组织、领导黑社会性质组织罪和故意伤害罪数罪并罚,决定执行15年有期徒刑

B、乙犯投放危险物质,被判处12年有期徒刑

C、丙犯盗窃罪,被判处无期徒刑

D、丁犯诈骗罪,被判处5年有期徒刑,但前罪被认定为累犯

第12章>

假释的条件

C

本题考查对假释主体条件的记忆。

《刑法》第81条第1款和第2款规定:

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执行原判刑期1/2以上,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实际执行13年以上,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的,可以假释。

如果有特殊情况,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可以不受上述执行刑期的限制。

对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

4.民警甲在夜间巡逻期间。

见一货车停放在路边,但是驾驶室内并没有人,甲觉得可疑便上车去搜查。

恰好货车司机乙回来,因为夜黑没有看清甲的警服,误以为是偷车的,便手持木棒向其挥过去喝令甲下车。

甲却误以为乙是犯罪分子偷袭,情急之下开枪将乙打死。

对甲的行为定性,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正当防卫

B、防卫过当

C、过失致人死亡罪

D、假想防卫

第4章>

正当防卫的构成

D

本题仍是考查正当防卫的成立条件。

民警甲误以为是犯罪分子偷袭而进行防卫,属于假想防卫。

5.根据我国刑法的实际规定,下列哪一种刑罚不能单独适用?

A、剥夺政治权利

B、罚金

C、没收财产

D、驱逐出境

没收财产

本题考查对附加刑的理解。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附加刑虽然既能附加使用,也能单独适用,但根据我国刑法分则的规定和我国的司法实践实际,对于没收财产这种附加刑,只对判处较重主刑的罪犯附加适用,没有单独适用的。

6.甲意欲跳楼自杀,在犹豫的过程中,听到围观者乙某大喊“怎么还不跳”,遂毅然跳下,后抢救无效死亡。

关于乙的行为定性,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构成故意杀人罪

B、不构成犯罪

C、疏忽大意的过失致人死亡罪

D、过于自信的过失致人死亡罪

第3章>

第5节>

犯罪故意

本题考查犯罪故意。

跳楼是他人的自主行为,不是围观者逼迫下的行为。

这种情况下,围观者即使有让他人跳楼的故意,也不是杀人的故意。

如果围观者亲自上楼将他人推下楼,则围观者构成故意杀人罪。

7.根据刑法理论,___是指客观上阻止了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但主观上没有防卫意识的情形;

如果没有现实的不法侵害而误以为存在现实的不法侵害,而进行"

防卫"

行为的,叫作___;

《刑法》第20条规定:

"

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___,不负刑事责任。

"

___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

A、偶然防卫-防卫不适时-正当防卫-正当防卫-防卫行为-正当防卫

B、防卫挑拨-防卫不适时-防卫行为-正当防卫-防卫行为-防卫过当

C、偶然防卫-假想防卫-正当防卫-防卫行为-正当防卫-防卫行为

D、偶然防卫-假想防卫-正当防卫-正当防卫-防卫行为-防卫过当

正当防卫的概念

偶然防卫是指客观上阻止了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但主观上没有防卫意识的情形。

行为的,叫作假想防卫。

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

8.甲患抑郁症欲自杀,但无自杀勇气。

某晚,甲用事前准备的刀猛刺路人乙胸部,致乙当场死亡。

随后,甲向司法机关自首,要求司法机关判处其死刑立即执行。

对于甲责任能力的认定,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2011年卷二4题,单选)

A、抑郁症属于严重精神病,甲没有责任能力,不承担故意杀人罪的责任

B、抑郁症不是严重精神病,但甲的想法表明其没有责任能力,不承担故意杀人罪的责任

C、甲虽患有抑郁症,但具有责任能力,应当承担故意杀人罪的责任

D、甲具有责任能力,但患有抑郁症,应当对其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第4节>

自然人犯罪主体

本题考查刑事责任能力。

刑事责任能力是行为人的辨认(认识自己行为内容、社会意义和后果)和控制(支配自己实施或不实施特定行为)能力。

行为人即使有某种精神疾病,但如果该精神病对其辨认与控制能力没有任何影响,那么行为人就属于完全责任能力人。

从行为人甲杀人、自首等一系列行为来看,行为人清晰地知晓自己行为的意义和后果,并在意识清晰的情况下支配自己完成上述行为,属于完全刑事责任能力人,应当承担刑事责任。

故ABD项错误,不当选;

C项正确,当选。

9.关于缓刑的适用,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2011年卷二10题,单选)

A、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考验期内再犯罪的,应当数罪并罚,且不得再次宣告缓刑

B、对于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可以同时禁止其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

C、对于黑社会性质组织的首要分子,不得适用缓刑

D、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考验期内由公安机关考察,所在单位或者基层组织予以配合

第11章>

第3节>

缓刑制度

本题考查缓刑的适用。

A项,《刑法》第72条第1款规定:

“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的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所以在缓刑考验期限内再犯罪的(无论是故意还是过失犯罪),都违背了“没有再犯罪的危险”的要求,不得再适用缓刑。

故A项正确。

B项,《刑法》第72条第2款规定:

“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

10.王某多次吸毒,某日下午在市区超市门口与同居女友沈某发生争吵。

沈某欲离开,王某将其按倒在地,用菜刀砍死。

后查明:

王某案发时因吸毒出现精神病性障碍,导致辨认控制能力减弱。

关于本案的刑罚裁量,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2017年卷二10题,单选)

A、王某是偶犯,可酌情从轻处罚

B、王某刑事责任能力降低,可从轻处罚

C、王某在公众场合持刀行凶,社会影响恶劣,可从重处罚

D、王某与被害人存在特殊身份关系,可酌情从轻处罚

量刑情节的分类

本题考查量刑情节的分类。

A项,“酌情从轻处罚”即表示非“法定从轻处罚”情节,而是“酌定从轻处罚”情节。

题中并未交代王某有前科,也未表明王某是累犯,故证明王某是偶犯,而偶犯属于酌定量刑情节,可酌情从轻处罚。

B项,由于王某吸毒前是具有辨认和控制能力的,具备完全刑事责任能力,其基于自由的行为而使自己陷入责任能力降低的状态,根据“原因自由行为”理论,王某该行为不属于法定从轻处罚的情节,因此不可以从轻处罚。

故B项错误。

C项,根据法律规定,社会影响恶劣的行为,法官可以酌情从重处罚。

故C项正确。

11.下列哪一行为成立正当防卫?

A、架设电网等“防盗”致人死亡

B、两人斗殴过程中甲求饶,乙继续侵害将甲打成重伤

C、甲挑衅乙不敢打自己,乙遂殴打甲,甲反抗将乙打成重伤

D、甲凌晨闯入女工宿舍,并殴打女工乙,乙遂用水果刀划伤甲

架设电网等“防盗”致人死亡的,不论被电击死者是否是不法侵害人,通常都要认定为犯罪。

互相斗殴可以在以下两种情况下成立正当防卫:

一是一方求饶或者逃走,另一方继续侵害:

二是在一般的轻微斗殴中,一方突然使用杀伤力很强的凶器,另一方生命受到严重威胁的,后者可以进行正当防卫。

C项甲的行为属于防卫挑拨。

12.张某因盗窃被判处有期徒刑1年,缓刑2年执行。

缓刑考期满不久,司法机关查获张某在缓刑考验期内又曾盗窃价值6000余元的财物。

对张某的处理,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撤销原判宣告的缓刑,将新罪和前罪都从重处罚后再进行数罪并罚

B、撤销原判宣告的缓刑,将新罪判处的刑罚和前罪已经判处的刑罚实行数罪并罚

C、不撤销原判宣告的缓刑,以盗窃罪从重处罚

D、不撤销原判宣告的缓刑,以累犯从重从罚

本题考查缓刑的执行问题。

发现在缓刑期间再犯新罪的,应当撤销缓刑。

将新罪判处的刑罚和前罪已判处的刑罚实行数罪并罚。

13.甲深夜盗窃5万元财物,在离现场1公里的偏僻路段遇到乙。

乙见甲形迹可疑,紧拽住甲,要甲给5000元才能走,否则就报警。

甲见无法脱身,顺手一拳打中乙左眼,致其眼部受到轻伤,甲乘机离去。

关于甲伤害乙的行为定性,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2014年卷二8题,单选)

A、构成转化型抢劫罪

B、构成故意伤害罪

C、属于正当防卫,不构成犯罪

D、系过失致人轻伤,不构成犯罪

本题考查转化型抢劫罪、正当防卫、防卫过当、故意伤害罪。

A项,《刑法》第269条规定:

“犯盗窃、诈骗、抢夺罪,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据此可知,构成转化型抢劫罪的条件是“当场”使用暴力或以暴力相威胁,且目的是为了“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

本题中,甲在离开现场1公里以外的地方才实施暴力,不是当场实施暴力,不构成转化型抢劫罪。

故A项错误。

BCD项,甲虽然构成盗窃罪,但是刑法对于非法占有也予以有限保护。

在甲面临乙对赃物

14.关于刑罚的具体运用,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间再犯新罪的,不构成累犯

B、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如经过20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C、对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

D、累犯可以适用假释

本题考查我国《刑法》对量刑和减刑的相关规定。

在假释期间又犯新罪的,应将新罪判处刑罚,并与前罪的剩余刑期进行并罚,行为人不构成累犯。

因此,A选项正确。

B选项中,应该是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C选项中,对所列举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有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的限制。

对于累犯,不得假释,所以D选项也错误。

15.关于假释,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A、甲犯强奸罪被判有期徒刑9年,执行5年后假释,在假释考验期满后,发现甲在强奸罪判决宣告以前还有抢劫罪没有得到处理。

因此,应该撤销对甲的假释,依照数罪并罚原则进行处理

B、乙犯爆炸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2年,在刑罚执行过程中被减刑2年,如果乙实际服刑6年以上,可以假释

C、丙犯贪污罪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刑满释放后4年内又犯聚众斗殴罪被判有期徒刑7年,在执行4年后,丙可以假释

D、丁犯交通肇事罪被判有期徒刑5年,执行3年后假释,在假释考验期满后,发现丁在考验期内犯有盗窃罪,应当撤销丁的假释,根据先减后并原则数罪并罚

假释考验期限与假释的撤销

关于A项。

判决宣告以前所犯的漏罪,只有在假释考验期内被发现,才能撤销假释,按照《刑法》第70条先并后减原则实行数罪并罚。

换言之,判决宣告以前所犯的漏罪,如果在假释考验期满才被发现的,不得撤销假释,应按追诉时效的规定予以处理。

故A项错误,不当选。

关于B项。

根据《刑法》第81条第2款,对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

本案中的乙犯爆炸罪,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不得假释。

故B项错误,不当选。

关于

16.关于不纯正不作为犯的罪过形式,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只能是故意

B、既可以是故意,也可以是过失

C、只能是间接故意

D、只能是过失

危害行为

本题考查对不纯正不作为犯的理解。

不纯正不作为犯的主观方面,既可以是故意,也可以是过失。

17.甲夜间潜人室内实施盗窃,结果发现是本单位同事家,于是放弃了盗窃的念头。

关于甲的犯罪形态,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犯罪预备

B、犯罪中止

C、犯罪既遂

D、犯罪未遂

第5章>

犯罪中止的概念

本题考查犯罪中止,什么是主动放弃犯罪。

甲因为是同事家而自动放弃了犯罪。

18.关于正当防卫的论述,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2012年卷二7题,单选)

A、甲将罪犯顾某扭送派出所途中,在汽车后座上死死摁住激烈反抗的顾某头部,到派出所时发现其已窒息死亡。

甲成立正当防卫

B、乙发现齐某驾驶摩托车抢劫财物即驾车追赶,2车并行时摩托车撞到护栏,弹回与乙车碰撞后侧翻,齐某死亡。

乙不成立正当防卫

C、丙发现邻居刘某(女)正在家中卖淫,即将刘家价值6000元的防盗门砸坏,阻止其卖淫。

丙成立正当防卫

D、丁开枪将正在偷越国(边)境的何某打成重伤。

丁成立正当防卫

本题考查正当防卫的认定。

A项,一般人扭送现行犯是法律规定的作为公民权利(义务)的行为,属于法令行为。

被扭送的罪犯反抗是其本能,面对顾某的激烈反抗,由于反抗本身也是一种不法侵害,所以甲有权进行正当防卫,死死摁住罪犯头部导致其窒息死亡的,表明手段超过了必要限度。

正当防卫超出必要限度的,可能构成过失犯罪。

本项中的甲可能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

B项,乙的行为是驾车追赶劫匪齐某,齐某死亡,是由于其自己驾车不慎,自己撞到护栏后与乙车相撞导致的,与乙的追赶行为没有因果关系。

乙的追赶行为本身根本不可能被认

19.1996年9月,陈某某因流氓罪被判处3年有期徒刑。

1997年《刑法》实施以后,陈某某以新的刑法里没有流氓罪罪名为由提起申诉。

关于如何处理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撤销原判,改判无罪

B、释放陈某某,对其进行国家赔偿

C、考虑到陈某某已经服刑有期徒刑一年,改判为两年有期徒刑

D、驳回申诉,维持原判

第1章>

刑法的时间效力

本题考查对刑法溯及力的记忆和理解。

刑法的溯及力问题,是对刑法规定颁布前发生、刑法规定生效后法院判决还没有确定的刑事案件来说的。

对于刑法规定修改前已经按照当时生效的法律判决确定的刑事案件,仍应该执行当时的判决。

20.“罪刑法定原则的要求是:

(1)禁止溯及既往(——的罪刑法定);

(2)排斥习惯法(——的罪刑法定);

(3)禁止类推解释(——的罪刑法定);

(4)刑罚法规的适当(——的罪刑法定)。

下列哪一选项与题干空格内容相匹配?

(2010年卷二1题,单选)

A、事前——成文——确定——严格

B、事前——确定——成文——严格

C、事前——严格——成文——确定

D、事前——成文——严格——确定

罪刑法定原则

本题考查罪刑法定原则的具体要求。

罪刑法定原则要求禁止刑法溯及既往,即犯罪和刑罚必须在行为前预先规定,刑法不得对其公布、施行前的行为进行追溯适用。

罪刑法定原则要求成文法主义,即犯罪和刑罚必须由立法者通过特定程序以文字的形式记载下来,刑事司法应该以成文法为准,而不能适用习惯法。

罪刑法定原则要求合理解释刑法,禁止类推解释。

类推解释实际上是对事先在法律上没有规定要处罚的行为进行处罚,属于司法恣意地对国民的行动自由进行压制,不符合保障人权的罪刑法定原则的要求。

这就是“严格”的罪刑法定,即对刑法的解释要严

21.关于刑法的解释,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2018年仿真模拟题)

A、根据当然解释,生产、销售假药罪的假药是指没有治疗效果的药,因此有治疗效果的药就不属于假药

B、为境外非法提供国家情报罪中的情报,根据目的解释,情报可以解释为关系国家安全和社会利益的没有公开或者依法不应该公开的信息

C、将在同种商品上使用与已注册商标类似的商标,解释为在同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不符合罪刑法定原则

D、非法制造飞机、坦克的行为危害性高于非法制造枪支,所以将非法制造飞机、坦克解释为非法制造枪支罪不违反罪刑法定原则

本题考查刑法解释。

A项,根据《药品管理法》的规定,有些药品虽然有疗效,但仍是假药,如必须经过批准而未经批准生产、进口的药品,使用未取得批准文号的原料药生产的药品,即使有治疗效果,也视为假药。

B项,为境外非法提供国家情报罪的法益是国家安全,根据保护国家安全这一立法目的,本罪中的情报仅指关系到国家安全和利益,尚未公开或者依法不应公开的事项,而不包括有关社会利益的事项。

C项,根据司法解释的规定,假冒注册商标罪中的相同的商标,是指和被假冒的商标完全相同,或者在视觉上基本无差别、

22.甲得知仇人乙身患重病,便假意和好,将投有毒药的茶水给乙饮用。

乙喝了茶水后感觉更加难受,于是自杀身亡。

关于本案的分析。

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构成故意杀人罪中止

B、构成故意杀人罪既遂

C、与乙的死亡具有因果关系

D、与乙的死亡没有因果关系

刑法上的因果关系

本题考查刑法上的因果关系。

乙的死亡是由自己的自杀行为导致的,而人因为感觉到难受就自杀是很异常的事情,因此,甲的行为与乙的死亡之间不具有刑法上的因果关系,甲不必为乙的自杀负责。

23.关于假释,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A、对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

B、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实际执行10年以上,如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的,可以假释

C、对犯罪分子决定假释时,应当考虑其假释后对所居住社区的影响

D、对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限内,依法实行社区矫正

本题考查我国的假释制度问题。

《刑法》第81条规定:

对犯罪分子决定假释时,应当考虑其假释后对所居住社区的影响。

《刑法》第85条规定:

24.甲将乙打晕后拖入水中,以为乙必死无疑,但适逢过路人丙将乙救活。

B、犯罪未遂

C、犯罪中止

D、不应作为犯罪处理

犯罪未遂的概念与特征

本题考查犯罪未遂。

本题中甲已经着手实施犯罪,甲认为应当实行的行为实行终了,但意外情况阻止了结果的发生,即由于其意志以外的原因没有得逞,因此属于犯罪未遂。

25.关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与罪刑法定的表述,下列哪一理解是不准确的?

(2011年卷二1题,单选)

A、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罪刑法定是依法治国在刑法领域的集中体现

B、权力制约是依法治国的关键环节,罪刑法定充分体现了权力制约

C、人民民主是依法治国的政治基础,罪刑法定同样以此为思想基础

D、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网民对根据《刑法》规定作出的判决持异议时,应当根据民意判决

本题考查罪刑法定原则。

A项,依法治国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