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6760032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44.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部编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部编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部编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部编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部编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声名显赫的秦朝为什么如此短命?

它是怎样被推翻的呢?

设计意图:

通过设疑激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自然导入新课。

2、新课讲授:

模块一秦的暴政:

1、播放影片《秦始皇》中建阿房宫、修骊山陵墓、筑长城有关片断。

2、组织学生思考,在影片中秦朝修建了哪些重大工程?

奴役了多少人修建这些工程?

(学生回答)

3、学生计算每年服役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百分比,再想想除去老幼和妇女,壮年男子在家耕田的还剩多少?

这会带来什么后果?

(学生得出“徭役繁重”这一暴政表现)

播放影片,增强直观效果,激发学生兴趣。

让学生动手动脑计算,积极参与探究,认识到徭役的繁重。

赋税沉重:

1、修建宫殿陵墓和长城需要很多钱,钱从哪里来呢?

2、农民要将收获的多少上交国家?

这样农民的生活过得怎样?

设计意图:

组织学生想象当时农民的生活状况,得出赋税沉重,人民生活窘困,体验到生活的艰辛,从而增恨秦始皇。

(学生得出“赋税沉重”这一个暴政表现)

模块二陈胜吴广起义:

1、投影《秦末农民起义形势图》。

2、提问:

同学们刚才表演的是什么历史事件的发生?

发生在哪一年?

谁发动的?

地点在哪里?

起义的口号是什么?

建立了什么政权?

有什么历史意义?

3、组织学生分组讨论:

陈胜、吴广起义历史意义中的“革命首创精神”体现在哪里?

①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②建立了第一个农民政权——张楚政权;

③第一次提出了斗争的口号——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在这次起义的影响下,第一次推翻了残暴的统治。

模块三楚汉之争:

1、楚汉之争为何刘邦能取胜?

 

2、简述项羽失败经过。

教学小结:

1、学生闭目三分钟,回顾本节课教学内容,再利用多媒体逐项展示教学要点,共同复述小结本节课重点内容。

2、播放VCD唱片《霸王别姬》。

通过闭目回顾,放电影式再现本课知识,利用多媒体的动画效果,逐项显示教学要点,突出“秦”亡“汉”立,加深印象,巩固知识。

教学反思:

1、讨论陈胜吴广在去渔阳的途中,如果不下大雨,不会误期,秦末农民战争还会爆发吗?

为什么?

2、搜集秦始皇是千古一帝还是暴君的有关材料,为下节活动课对秦始皇的评价做准备。

3、加强活动与探究,把教学延伸到课外,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创新精神。

课堂小结:

秦朝的统一,结束了战国以来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

秦始皇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修筑长城,开发南疆,对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但是,他和秦二世的暴政终结了秦朝江山永固的梦想。

秦二世时期,一场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推翻了秦朝的统治。

回望历史的天空,远去的是鼓角铮鸣,暗淡的是刀光剑影。

万丈尘沙的残壁,已在烽火燃尽的地方消失。

兴亡与成败,都将随着历史的云烟散去。

然而,陈胜一声“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呐喊,象惊雷般在人们的心中响了两千年。

陈胜、吴广“身为百姓,心系国家”的精神也将永世流传!

度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十课秦末农民大起义同步练习及答案

第十课秦末农民大起义

一、选择题

1.诗歌和童谣是我们了解历史的一种途径,在秦朝时期,流行这样一句童谣:

“阿房,阿房,亡始皇。

”这句童谣暗指(B)

A.阿房将发动起义灭亡秦朝

B.秦朝滥用民力,以致民怨沸腾

C.秦朝刑法特别残酷

D.秦始皇将葬于阿房宫

2.贾谊的《过秦论》是影响中国历史的十篇政治文章之一。

贾谊认为:

为政者必须施仁政,不能反人民,否则,人民必会“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斩木为兵,揭竿为旗”最初是用来描述(C )

A.项羽起义B.刘邦起义

C.陈胜、吴广起义D.国人暴动

3.毛泽东说:

“在中国封建社会里,只有这种农民的阶级斗争、农民的起义和农民的战争,才是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

”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战争是( B )

A.楚汉之争B.陈胜、吴广起义

C.城濮之战D.黄巾军大起义

4.“孟姜女,杞梁妻。

一去燕山更不归……长城路,实难行……”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广为流传,该故事反映的历史背景是秦朝暴政的表现之一(B)

A.沉重的赋税B.繁重的徭役C.严刑酷法D.繁重的兵役

5.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以后,各地的百姓纷纷响应起义。

没有多久,农民起义的风暴席卷了大半个中国。

在秦末农民起义中,对推翻秦朝起决定性意义的战役是(B )

A.长平之战B.巨鹿之战

C.桂陵之战D.马陵之战

6.秦帝国的横空出世和顷刻间灰飞烟灭的命运,令人叹息。

最后秦朝统治者向谁投降( D )

A.项羽B.陈胜C.吴广D.刘邦

7.“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此联所涉及的历史事件分别发生在( B )

A.春秋和战国B.秦朝和春秋C.战国和三国D.秦初和汉初

8.刘邦和项羽进行了长达四年的“楚汉之争”,下列关于楚汉之争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B)

A.战争的目的是为了争夺帝位

B.项羽势力弱小,却一味依赖武力

C.刘邦注重收揽民心,善于用人

D.项羽在四面楚歌中战败自刎而亡

9.下列属于秦末农民战争范畴的历史事件有(A )

①陈胜、吴广起义 ②项羽领导的起义 ③刘邦领导的起义 ④楚汉之争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D.①②③④

10.云梦秦简是研究秦朝政治、法律、经济、文化等方面真实情况的重要史料,其中记载:

死刑名称有“定杀”“生埋”“磔”“弃市”“戮”等。

这些记载可以佐证(A )

A.秦朝统治非常残暴B.秦朝赋税徭役繁重

C.秦朝法律体系健全D.秦朝开创死刑先例

11.秦简记载:

“五人行盗,赃物在一钱以上,断去左足,并在脸上刺刻涂墨,判为刑徒。

”这一记载说明了( B )

A.秦朝的赋税很沉重B.秦朝的刑罚很残酷

C.秦朝的偷盗很猖獗D.秦朝的徭役很繁重

二、非选择题

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朝农民要将收获物的三分之二以上交给国家。

常年在外服役的,有二三百万人。

那时候,所有壮年男子都去打仗或服劳役,妇女也被迫转运军粮。

材料二:

秦朝单是死刑就有腰斩、车裂等十多种,还有“族诛”“连坐”等。

人民动不动就要受到严刑酷法的处置。

材料三: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1)材料一、材料二反映了哪些社会现象?

(2)材料三中的话与哪次起义有关?

此次起义发生在哪一年?

(3)材料一、二和材料三之间有必然联系吗?

答案:

(1)反映了秦朝赋税、徭役、兵役繁重,刑罚残酷。

(2)陈胜、吴广起义。

公元前209年。

(3)有联系,因果关系。

正因为秦的暴政,激起人民的反抗,陈胜、吴广才号召大家起来起义,推翻秦朝的统治。

13.观察图片,回答问题。

(1)图一再现的是我国哪一历史事件?

这一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有何历史意义?

(2)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三幅图片中的主要人物在推翻秦朝统治的斗争中,各起了什么作用。

(3)以下是同学们搜集的一些同本课有关的成语,根据所学知识按照因果关系进行重新排序。

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破釜沉舟;

约法三章;

族诛连坐。

(4)强大的秦朝只存在了15年就灭亡了,它给我们什么深刻的启示?

(1)大泽乡起义(陈胜、吴广起义);

秦朝的暴政;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

(2)陈胜、吴广:

发动大泽乡起义,掀起轰轰烈烈的反抗秦统治的农民起义;

项羽:

在巨鹿之战中消灭了秦军主力,加速了秦朝的灭亡;

刘邦:

直接推翻了秦的统治。

(3)族诛连坐——斩木为兵,揭竿为旗——破釜沉舟——约法三章。

(4)任何政策的推行,必须考虑到人民的承受能力,从人民的利益出发,统治者要爱惜民力。

(言之有理即可)

2019-2020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教案

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

教学目标:

1、识记秦朝暴政的主要表现,陈胜、吴广起义以及秦朝灭亡的基本历史知识,知道楚汉之争。

2、引导学生探究秦末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培养学生探究分析问题的能力;

引导学生思考秦亡前后,项羽和刘邦所领导的战争性质的变化,培养学生比较战争性质的能力。

3、.理解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与楚汉之争中刘邦胜、项羽败的原因,认识“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统治者要实行仁政”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重点:

秦的暴政;

陈胜、吴广起义

 难点:

秦的暴政是秦末农民大起义爆发的根本原因;

秦亡前后,项羽和刘邦所领导的战争性质的变化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设置问题: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是谁何时建立的?

展示司马迁《史记·

秦始皇本纪》)“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秦朝建立后,秦始皇认为他开创的帝业能够世代相继,万事相传。

然而,历史的发展与秦始皇的初衷并不相符,秦始皇死后仅三年,秦朝就灭亡了。

【讲授新课】

一、秦的暴政

展示史料:

柳宗元说:

“秦亡于政,而非亡于制。

  世人皆曰:

“秦亡于暴政,正所谓秦王无道,天下俱反。

通过以上史料我们可以看出“秦的暴政”导致了秦的灭亡,那么秦的暴政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展示以下几则材料。

  材料一秦朝的赋税,主要有田租、口赋、杂赋三种。

这些赋税加在一起,要占到农民收获物的三分之二,从而导致了“男子力耕不足饷粮,女子纺绩不足衣服”。

  材料二秦朝法律规定,男子17岁就需要到官府登记户籍,从此开始服徭役,直到60岁才能免除。

据估计,当时全国人口有2000万,秦始皇北筑长城征调三十万,南戍五岭又五十余万,修建阿房宫、骊山陵又七十余万,加上修驰道等其他徭役,每年征调服役的不下三百万人。

  材料三秦朝的刑法残酷到令人发指的程度,人们动不动就要受处罚,而且一人有罪,家族邻居都要受牵连,每年被处以各类刑法的人多达100多万。

当时在秦国的市场,有一种奇怪的现象:

鞋子没有人买,拐杖却是抢手货。

  材料四秦二世下令将秦始皇无子嫔妃全部陪葬;

把修骊山陵墓的工匠全部活埋;

诛杀兄弟、姊妹22人;

杀蒙恬等大臣不计其数;

不断增加赋税和徭役。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50-51页内容,结合材料讨论秦暴政的表现。

(沉重的赋税、繁重的徭役、残酷的刑法、秦二世更加残暴。

出示材料:

天下苦秦久已。

——《史记·

陈涉世家》

丁男被甲,丁女传输,苦不聊生,自经于道树,死者相望。

──《汉书·

严安传》

面对如此残暴的统治,人民苦不堪言,激起了农民的强烈不满。

二、陈胜、吴广起义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指出起义的原因、时间、地点、主要领导人、大致的过程、结果及影响。

如果陈胜、吴广在前往渔阳戍边的途中,没有遇雨,秦末农民起义还会爆发吗?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

因为秦的暴政,秦末百姓民不聊生,苦不堪言,“苦秦久已”,只有推翻秦的统治才是唯一的希望与出路。

而“遇雨误期”只是一个“偶然”,为他们起义提供了一个“机会”而已。

所以说秦末农民大起义的爆发是必然的。

通过这个问题我们也可以看到,秦末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就是──秦的暴政,而“遇雨误期”则是直接原因。

出示图片《大泽乡起义》和名言“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简介陈胜、吴广。

展示“秦末农民起义形势图”及相关史料,通过历史地图的使用帮助学生建立历史时空观念。

“陈胜、吴广起义失败了是不是就没有意义了呢?

”引导学生思考探究。

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在我国历史上闪耀着永不磨灭的光辉,为后来农民反抗暴政树立了榜样。

 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在陈胜、吴广起义失败后,有更多的“陈胜、吴广”站了起来,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项羽和刘邦率领的起义军。

他们把秦末农民大起义推向了高潮。

三、楚汉之争

威名显赫的秦朝仅持续了15年的时间就灭亡了。

秦朝灭亡之后,项羽和刘邦这两大“功臣”由谁来“统治天下”呢?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思考回答:

.楚汉之争的目的是什么?

既然说楚汉之争的目的是为了争夺帝位,那这时候的“战争”还属于农民起义吗?

“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秦人大喜……”——司马迁《史记·

高祖本纪》

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

——司马迁《史记·

项羽本纪》

楚汉之争的结果如何?

出现这一结果的原因有哪些?

对此,你有何感想?

结果:

刘邦取胜

原因:

刘邦注重收揽民心、善用人才;

项羽一味依赖武力、刚愎自用。

感想:

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统治者要实行仁政。

【课堂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众多的历史人物,知道了那段王朝衰亡的史实。

如果有一时空隧道能够回到当时的秦朝,你想成为哪一历史人物?

你将怎样做来改变历史,使得历史不断进步?

(综合同学们的答案可以看出同学们都把国家利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明白了“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

【板书设计】

一.秦的暴政

1.表现

2.影响

二.陈胜、吴广起义

1.概况

2.意义

3.巨鹿之战,秦朝灭亡

三.楚汉之争

1.时间、战争双方、结果

2.战争的性质

3.刘邦胜利、项羽失败的原因

4.启示:

得民心者得天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中国风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