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套K12山东省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新人教版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6758440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2.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配套K12山东省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新人教版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配套K12山东省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新人教版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配套K12山东省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新人教版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配套K12山东省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新人教版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配套K12山东省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新人教版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配套K12山东省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新人教版Word格式.docx

《配套K12山东省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新人教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配套K12山东省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新人教版Word格式.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配套K12山东省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新人教版Word格式.docx

 

B.清政府在筹备大量赔款

C.驻扎有外国军队 

D.东交民巷居住许多北京居民

6、“从前我国还只有被

西方打败,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得那样惨,条约又订得那样苛刻,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

这场战争是:

A.第一次鸦片战争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甲午战争D.第二次鸦片战争

7、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

》D.《辛丑条约》

8、《圆明园十二生肖铜头兽咏叹》一诗中写道:

“十二生肖飞,强盗理不亏,猴牛虎猪卖,强盗作鬼肥!

”“强盗”指:

A.俄国军队B.美国军队

C.英法联军D.日本军队

9、“割台湾,赔两亿,中国人民争争气;

开口岸,设工厂,清

朝政府无法管。

”这首顺口溜便于我们记忆下列哪一不平等条约的内容?

A.《南京条约》B.《马关条约》

C.《北京条约》D.《辛丑条约》

10、右图《扯线木偶》漫画,讽刺了清政府已变成“洋人的朝廷”。

这一创作根植于

A.《南京条约》B.《瑷珲条约》

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11、在中国近代化道路探索过程中,力图通过改革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是:

A.新文化运动B.洋务运动

C.维新变法运动D.辛亥革命

12、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为革命纲领的组织是

A.兴中会B.中国同盟会

C.光复会D.强学会

13、某处名胜古迹有这么一幅对联:

“废两千年帝制,首义归功先行者;

积四十载经验,遗言启迪后来人”。

你认为该对联评价的历史人物是

A.康有为B.孙中山

C.陈独秀D.蒋介石

14、小华同学想要了解“新文化运动”,你会建议他选择那种刊物收集资料?

A.《新青年》B.《民报》

C《东方杂志》D.《中外纪闻》

15、中国近代史上,最能体现青年学生不怕牺牲的爱国主义精神的历史事件是  

A.义和团运动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D.西安事变

16、歌谣“除军阀,国共联手为统一”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北伐战争B.南昌起义

C.西安事变D.百团大战

17、人们历来对洋务运动的评价褒贬不一。

如果用历史的眼光,实事求是地进行评价,你认为下列观点不正确的是

A.洋务运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B.洋务运动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所以它是毫无进步意义的

C.洋务运动对西方列强的侵略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D.洋务运动虽然破产,但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18、他33岁就为了维新变法从容就义。

临刑前,他高呼“有心杀贼,无力回天。

死得其所,快哉!

快哉!

”,展现出英勇无畏的牺牲精神。

他是

A.杨锐

B.杨深秀

C.谭嗣同D.康广仁

19、

以下关于中国同盟

会性质的表述,最正确、全面的是

A.资产阶级革命团体B.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C.资产阶级革命政党D.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20、一位老人生于1850年,卒于1915年,他这一生可能经历哪些事情?

①鸦片战争②第二次鸦片战争③甲午中日战争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⑤戊戌变法⑥义和团运动⑦辛亥革命

A.①②④B.②③④⑥

C.②③④⑤⑥⑦D.④⑤⑥

21、鲁迅

回顾历史说:

“中国太难改变了。

不是把

鞭子打在背上,中国自己是不肯动弹的。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一鞭,使中国开始认识到要学习西方军事技术,于是开始了()

A.新文化运动B.公车上书

C.宣传维新思想D.洋务运动

22、2013年是中华民国102年。

你知道中华民国元年是哪一年吗?

A.1910年B.1911年

C.1912年D.1913年

23、穿越

时空到近代中国,去和英雄们一起创造历史!

假如你穿越到1915年,下列各项中有可能参与的是()

A.公车上书B.武昌起义

C.新文化运动D.西安事变

24、下列人物中,发表《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热情赞颂十月革命的是

A.梁启超B.陈独秀

C.胡适D.李大钊

25、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主要目的是( 

A.报复中国的虎门销烟 

B.打开中国的商品市场 

C.争取外交礼仪平等 

D.保护鸦片正常贸易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中初考试

初二历史 

选择题答案填入下表: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材料一 (鸦

片战争前)英国商人主要向中国输出毛、棉织品,而从中国输入茶、丝等物。

但英货在中国市场上销路不大,这是由于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对外国商品还具有顽强的抵抗作用。

在正常的情况下,英国对中国的贸易发生逆差。

在乾隆四十六年到五十五年(1781—1790)间,中国茶叶输英总值是9626万元;

乾隆四十六年到五十八年(1781—1793)间,英国毛织品等货物输华总值是1687万元,仅及中国输英货价的1/6。

因此,英国必须以大量白银来抵付贸易差额。

——白寿彝《中国通史》第十一卷

材料二

材料三(鸦片)流毒于天下,则危害甚巨,法当从严。

若犹泄泄(泄泄,弛缓的意思)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

——林则徐上道光帝奏折节选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中英贸易的状况。

(不得摘抄原文)(2分)

(2)材料二反映出1799年—1838年间,英国向中国输入鸦片数量呈怎样的趋势?

(2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林则徐认为鸦片“流毒于天下”会给中国带来什么危害?

(4)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839年6月,林则徐做出了什么禁烟壮举?

27、近代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各阶层积极探求救国救民之路,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艰难历程。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强运动是晚清政府在内忧外患交困的危急形势下的一个自救运动。

由于在对内对外战争中对西方的坚船利炮的威力大开眼界,对来自西洋的“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李鸿章语)开始有所认识,这样才能转而主张缓和与西方的紧张关系,并引进西方军事技术,以求“御侮自强”之术。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

材料二革命成功后,上海的报纸不无戏谑地罗列了革命前后的变化:

“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灭;

中华民国成,

清朝灭;

总统成,皇帝灭;

新内阁成,旧内阁灭”。

——张鸣《辛亥:

摇晃的中国》

材料三胡适说,北大是因为三个兔子而成名的,一是老兔子蔡元培;

二是中兔子陈独秀,三是小兔子胡适本人(三人年有长幼,但都属兔)。

——洪向华主编《复兴之路》

(1)材料一提到的“自强运动”指什么历史事件?

(2分)清政府寻求“御侮自强”之术的口号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革命”是指哪一重大事件?

(2分)“革命成功“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3分)

(3)材料三中的“三个

兔子”在北大因高举哪两面大旗而闻名?

(2分)为此掀起了哪一场思想解放运动?

(4)以上三则材料都体现了中国近代社会的一个重要发展历程,请你为此历程做一个主题归纳。

28.材料一: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材料二 

“6月5日上海日商纱厂的中国工人首先罢工,……接着,机器纺纱、印刷、公共交通、码头、船坞等业的工人相继罢工。

⑴材料一中的口号是在哪一事件中提出来的?

(2分)这一事件的发源地在哪?

(2分)根据这些口号

你认为当时中国社会的性质是什么?

(2分)

⑵材料一中的要求惩办的卖国贼指哪些人?

(3分)和约指什么和约?

⑶从材料二中看,6月以后,该事件的主力和运动中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⑷这一事件的对中国历史最重大的影响是什么?

29、材料:

经历了从“师夷长技”到变法维新的探索,人们发现温和的改良无法从根本上改变旧制度。

于是,人们举起义旗,发动革命,推翻旧王朝,建立了共和国。

接着,高举民主、科学大旗,吹响了思想解放的号角。

(1)材料中“师夷长技”指的是什么事件?

(2分)这一事件对中国产生的最大影响是什么?

(2)材料中的“旧制度”指的是什么制度?

(3)材料中的“人们举起义旗,发动革命,推翻旧王朝,建立了共和国”指的是什么事件?

(2分)该事件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4)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我们能从中国近代抗争和探索的历史中吸取什么教训?

参考答案

A

B

D

C

26.

(1)状况:

中国处于出超地位;

英国出现贸易逆差(处于入超地位)。

(2分)(意思相同的答案也可以)

 

(2)趋势:

激增。

 (3)危害:

银荒兵弱(中国将没有可以御敌之兵;

也没有可以充饷之银)(2分)

 (4)壮举:

虎门销烟。

27、

(1)洋务运动(2分)。

自强求富(2分)

(2)辛亥革命(2分)推翻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3)民主、科学(2分)新文化运动(2分)

(4)近代化的探索(2分)

28、

(1)五四运动(2分)北京(2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分)

(2)章

宗祥陆宗舆曹汝霖(3分)《巴黎和约》(2分)

(3)由学生罢课转为工人罢工;

运动中心由北京转到上海(2分)

(4)是一次彻底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29、

(1)洋务运动(2分)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道路(2分)

(2)封建制度(2分)

(3)辛亥革命(2分)三民主义(2分)

(4)落后就要挨打;

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不能使中国富强起来;

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资本主义制度不适合中国;

选择适合本国国情的道路等。

(答出其中一条即可)(2分)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