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二经济史复习题纲Word文件下载.docx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二经济史复习题纲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二经济史复习题纲Word文件下载.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从汉武帝时代起,煮盐、冶铁、铸钱、练铜等最有利可图的行业都收归官办,由政府垄断,由工官主办的皇家工场经营。
(属于官营手工业)
7、古代纺织原料发生了什么变化?
朝代
进步体现
备注
新石器时代
最初的原料是麻和葛、丝。
商代
有负责指导蚕桑生产的职官员,女织并列为“国有六职”说明纺织业在经济生产中的重要地位。
汉代
纺织技术发达(马王堆汉墓可以说明),丝绸之路开通,中国被称为“丝国”。
唐代
官营纺织业规模大,私营纺织作坊兴起。
宋代
棉花种植及棉纺织技术推广。
元代
黄道婆改进了棉纺织技术,推动棉纺织业的发展。
棉布成为当时民众的主要衣料。
明代
手工工场和雇佣劳动关系出现,标志着资本主义萌芽开始产生。
8、古代冶铁供风形式发生了怎样变化?
汉代开始使用煤炭做燃料。
供风形式由自然通风——人力皮囊鼓风——东汉:
杜诗发明水力鼓风装置:
水排。
9、唐代、清代的制瓷技术体现在哪些方面?
①唐代:
制瓷业成为独立生产部门;
越青邢白(越窑的青瓷,刑窑的白瓷)、江西景德镇和四川大邑的白瓷、唐三彩(属陶器)釉下彩绘。
②清代:
粉彩瓷器又称珐琅彩(康熙出现,雍正顶峰)
10、古代的“市”是如何发展演变的?
草市是如何发展演变的?
草市的演变主要掌握宋代:
A市突破了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
B草市具有比较完备的饮食服务措施。
草市:
南北朝:
草市形成;
唐代:
草市作用十分显著,逐渐演进为相对集中的地方商业中心;
宋代:
草市具有比较完备的饮食服务措施。
商业发展的体现这儿有几个知识点经常考:
比如:
客舍、邸店、车坊出现;
北宋益州出现最早纸币交子;
明清:
会馆和商帮出现,晋商和徽商最强大。
商业都会中掌握: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描绘的是北宋都城汴京的商业繁荣的景象。
11、重农抑商政策实施的原因和目的是什么?
如何评价?
出现的根本原因:
自然经济发展的结果。
目的:
①维护专制主义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根本)
②统治者认为可以安定人心,保障国家安全和政治稳定,巩固君主的地位。
封建社会早期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稳定。
封建社会后期使社会经济活力受到压抑,使新的经济因素和生产方式的萌芽长期得不到发育。
PS:
重农抑商的施行时间是战国商秧变法时期。
12、海禁政策出现的原因和影响是什么?
原因:
(这个和重农抑商的原因是一样的,因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也就是说自然经济或者说小农经济已经从根本上决定了封建统治者的决策,不管是什么政策,往往都是围绕着小农经济展开的。
)
影响:
①扼杀了对外贸易推动经济进步的可能性
②使中国在19世纪以极端保守封闭的面貌走向近代化的世界。
海禁政策施行的时间是从明朝就已经开始了。
13、资本主义萌芽出的时间、标志、原因?
时间:
明代(中后期)
标志:
“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计工受值”的雇佣与被雇佣关系产生。
古代中国的经济进步特别商品经济的发展。
14、阻碍我国资本主义萌芽成长的原因有哪些?
①明清王朝抑制工商业和闭关锁国政策。
②实力强大的经济传统自然经济的压抑。
③根本原因:
落后的封建制度的阻碍。
专题二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1、列举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阶段?
2、近代自然经济解体的原因,体现(含标志)和影响是什么?
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
体现:
工业:
中国手工棉纺织业衰败;
(这个也是自然经济解体的标志)
农业:
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提高;
商业:
买办化商人开始出现。
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和商品市场,促进了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等
3、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兴起的时间、地点(原因)、原因和影响?
地点:
上海、广东、天津等地。
Ps:
为什么出现在这些地方的原因:
a.经济基础好b.交通便利c.自然经济解体较早
4、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初步发展的原因、代表企业和影响?
5、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出现短暂春天的原因、代表企业和影响?
6、国民党统治前期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短暂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7、国民党统治后期民族资本主义工业陷入困境的原因有哪些?
时间段
阶段特征
代表
发展原因
影响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兴起
陈启源在广东南海创办的继昌隆缫丝厂
①外国资本主义入侵造成自然经济解体,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和商品市场条件。
②外商企业的刺激。
③洋务运动的诱导。
近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比较早,但近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出现比较晚,近代的含义就是指的使用机器生产。
甲午战后至一战之前
初步发展;
第一次高潮。
张謇:
大生纱厂
①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扩大在华资本输出进一步破坏中国自然经济。
②为了偿还战争赔款,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③“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
使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1912—
1919)
进一步发展;
短暂的春天;
第二次高潮
纺织业第一、面粉业第二的发展等
①辛亥革命的推动:
推翻专制统治,扫清障碍;
提高民族资产阶级政治地位;
颁布发展实业的法令激发投资热情
②民众反帝爱国运动(如因反对二十一条掀起的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
③一战期间,欧洲帝国主义国家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使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为五四运动、中共诞生奠定了阶级基础
国民政府统治前期1927—
1936
短暂发展
无
①国民党形式上完成全国统一;
②国民政府开展的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币制改革等政策措施的推动
③人民的反帝爱国运动
为抗日战争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基础。
国民政府统治后期1937—
1949
陷入困境
①战争的破坏
②美国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③国民党政府的通货膨胀政策和苛捐杂税
④官僚资本的压迫
国民经济处于崩溃的边缘。
《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使得美货充斥中国市场。
1、3、4、5、6、7的答案基本都可以从这个表中找到,花了我好长时间才做好。
8、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特点有哪些?
①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或者说:
力量对比薄弱,自然经济和外资经济仍占绝对优势)
②产业结构不合理,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③地区分布不平衡,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内地较少。
9、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特点有哪些?
既有革命性,又有软弱性与妥协性。
这里考其妥协性的比较多,通常这样问,为什么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不能领导中国的民主革命走向胜利?
你要这样回答:
由于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对外资和本封存在一定依赖关系所以注定其不能领到近代中国民主革命取得胜利。
10、影响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从中我们能得到什么启示?
阻碍因素:
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
启示:
民族独立,国家统一是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前提;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本主义的道路是行不通的。
专题三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1、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特点和实质是什么?
内容:
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义主义改造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和国家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简称:
一化三改造)
社会主义改造与建设同时并举。
实质:
发展生产力与变革生产关系同时进行。
2、一五计划的特点和意义是什么?
优先发展重工业。
一五计划的时间:
1953--1957
意义:
初步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
3、三大改造的方式、实质和评价?
方式:
农业、手工业采取农业、手工业生产合作社的方式。
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全行业公私合营的方式,同时采用和平赎买的手段。
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的基本确立,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PS:
为什么改造?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主义制度的经济基础就必须以公有有制为基础,只有确立了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才能保证社会主义的性质。
中共领导的中国革命走的就是一条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过渡的道路,到新中国成立,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已经完成,所以社会主义革命就成了中共新的革命任务。
所谓社会主义革命,就是指在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斗争,即消灭私有制建立公有制的斗争,但三大改造都采取了和平手段进行,所以这次革命并没有参杂武装斗争的形式。
但仍然可以把三大改造称之为社会主义革命。
4、中共八大的内容和意义?
主要矛盾:
先进的社会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主要任务:
尽快的把我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是我党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有益探索,是社会主义建设的良好开端。
5、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发动的原因是什么?
产生了什么危害?
对什么是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缺乏认识
思想上急于求成和片面强调经济发展速度
危害:
左倾错误严重泛滥,造成生产力的极大破坏;
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生产关系超越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
注意考试的时候找时间: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都出现在1958年。
6、列举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后,我党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正确与失误探索有哪些?
又能从中吸取哪些经验教训?
正确: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的发表、1956年中共八大的召开、1960年八字方针的提出。
失误:
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
教训:
①指导思想上:
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②中心任务上: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③经济建设:
应遵循客观规律,国民经济要有计划按比例地发展
④政治建设:
加强和完善社会主义的民主和法律体制(文革)
⑤理论上:
生产关系变革应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7、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和意义是什么?
共四点:
三个路线一个决策。
思想路线、政治路线(核心)、组织路线、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其中政治路线最重要,因为它是十一届三中全会最具有转折意义的一点。
政治路线:
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标志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到来。
(这个要会背的)
8、列举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四次生产关系调整?
①1950-1952年,土地改革,废除地主土地私有制,实行农民土地私有制;
(这里所有制形式没有发生根本变化,都是私有制,只是从地主私有变成了农民私有。
②1953-1956年,进行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变土地私有制为公有制;
(这里发生了生产关系的革命性变化)
③1958年开始人民公社化运动;
(生产关系没有发生革命性变化,还是公制,只是从形式上追求“一大二公”努力向共产主义靠近)
④新时期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其实质是:
在坚持土地公有的基础上,农民获得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所以生产关系也没有发生根本变革)
9、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内容、实质是什么?
影响如何?
在坚持土地公的制的前提下,把土地承包给各家各户经营,农业生产变成了分户经营、自负盈亏、农民获得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
在坚持土地公有的基础上,农民获得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
极大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经济形势和社会面貌。
10、简述我国对外开放的步骤和格局特点?
我国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的标志是什么?
步骤:
经济特区:
1980年设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经济特区(地位:
窗口、试验田);
1988年设置海南岛经济特区。
沿海港口城市:
1984年开放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和北海共14个港口城市。
沿海经济开放区:
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东南地区、环渤海地区;
1990年,上海浦东地区的开发与开放。
格局:
初步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的对外开放格局。
(全方位、宽领域是新增的,也要记住哦)
浦东的开发与开放是进一对外开放的标志。
改革的实质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11、简述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如何建立起来的?
(1)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
提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2)1992年中共十四大:
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
使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和基本原则具体化。
(4)1997年中共十五大:
对所有制结构和公有制实现形式作了进一步阐述。
(5)到改革开放30年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框架已经基本建立。
12、我国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的标志是什么?
以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的召开为标志,中国的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
专题四近现代社会习俗的变迁
1、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变化的原因?
第一列强入侵,中国国门被打开,西方观念、生活方式的传入。
第二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辛亥革命等进步运动的影响。
第三中国近代社会经济进步、科学发展。
第四人们生活观念、审美观的变化。
第五政府的推动。
(这个题的答案很多版本,前两点基本都一致,后三点区别较大,做题时注意,一般也就让回答三四点而已。
2、近代以来服饰变化的趋势?
按阶段列举各种服饰出现的具体时间及历史背景?
趋势:
由拘谨、保守、呆板、等级森严向美观、适体、方便、平民化转变。
①近代男装:
长袍马褂(传统)、西装(鸦片战争后传入,民国后流行)、中山装(辛亥革命后孙中山设计,综合中西服装优点)
②近代女装:
旗袍的改良,由宽松肥大向合身适体、短袍窄袖方向发展
③现代服装:
建国初,中山装和列宁装、连衣裙等苏式服装普遍(中苏关系紧密,政治色彩浓厚)
文革时期,军装和干部服盛行(阶级斗争为纲,革命色彩浓厚)
改革开放后,由穿得暖向穿得好、穿得时尚、穿得个性过渡
3、四大菜系的名称?
鲁菜、川菜、粤菜、淮扬菜
4、列表概括交通和邮政电信事业的进步。
交通不是很常考,自己看书去吧。
下面是邮政。
时间
邮政通信事业成就
古代
驿站
1866年
海关开始试办邮政
1896年
正式办理
辛亥革命后
大清邮政改为中华邮政,邮路进一步扩展
1949年11月
邮电部成立,开创邮政和电信合一新时代
电报发展成就
1877年
丁日昌在台湾架设电报线,成为自办有线电报开端
1906年
无线电报创设并得到发展
1932年
除国内无线电报外,还开设国际无线电报业务
5、列表概括大众报业和广播电视的普及。
报业:
①1873年,《昭文新报》,开创了国人办报的先例。
②维新运动中,国人办报形成高潮,代表有《中外纪闻》、《强学报》。
③辛亥革命中,《民报》是其舆论阵地。
新文化运动中,《新青年》是其舆论阵地。
广播:
A、第一座广播台:
1923年,由英美报商创办“大陆报—中国无线电公司广播台”(上海)。
B、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座广播电台:
1926年哈尔滨广播无线电台正式开播。
C、中国第一座私营广播电台:
1927年上海新新公司开办。
D、中国第一座全国性广播电台:
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筹备的中央广播电台在南京开播。
电影:
1905年:
中国人自己摄制第一部影片《定军山》
民国时期:
第一部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第一部国际获奖的影片《渔光曲》
电视:
①1958年:
第一节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开始试播
②1978年:
北京电视台更名为中央电视台
1993年,中国第一条国际互联网专线铺设。
专题五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
1、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概况以及影响是什么?
①根本原因:
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和发展。
②直接原因: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崛起阻断东西方之间的传统商路。
③社会根源:
《马可·
波罗游记》刺激了欧洲人的寻金热。
④宗教原因:
天主教徒传播天主教的需要。
概况:
年份
国家
人物
航线
1487年
葡萄牙
迪亚士
沿非洲西岸向南航行→非洲南端好望角又收暴风角。
1497年
达伽马
印度
1492年
西班牙
哥伦布
横渡大西洋→巴哈马群岛→大西洋美洲大陆
1519—1522年
麦哲伦
大西洋——麦哲伦海峡——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PS:
西班牙航行方向是往西,葡萄牙往南。
(1)引起了商业革命;
商业革命体现:
①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②商路和贸易中心由原来的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2)引起了价格革命:
①含义:
西欧市场金银流入,金银价格下跌、商品价格直线上升;
②影响:
加速了封建制度的衰落,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也成为西欧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组成部分。
(回答问答题的时候,含义可以省略)
(3)使各地区、民族之间的联系日益加强,同时作为资本原始积累重要手段的殖民扩张和掠夺登上历史后舞台。
(4)冲击了西欧的思想文化领域,证明“地圆说”的正确性,直接冲击了神学理论,打击了教会权威;
2、世界殖民霸权更替的过程是怎样的?
反映了什么实质?
过程:
16世纪:
葡萄牙和西班牙;
17世纪荷兰;
18世纪英国。
反映了西欧各国实力对比状况的变化。
3、英国确立世界殖民霸权的过程,说明了什么?
(1)1588年,英国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开始参与殖民掠夺。
(2)1651年颁布《航海条例》,通过三次英荷战争之后,荷兰战败,丧失了海上霸权。
(3)1763年英国最终战胜法国,成为海上霸主,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
说明:
先进制度必然战胜落后制度.(因这时候只有英国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进入资本主义社会,而其它国家还是封建国家。
4、殖民主义的罪恶体现及影响是什么?
罪恶体现:
1.野蛮的掠夺
2.残酷的种族屠杀、奴役印第安人。
3.罪恶的奴隶贸易。
三角贸易。
4.不平等贸易。
(1)对殖民地国家来说:
加剧了殖民地的贫困与落后,迫使其卷入世界近代化进程。
但客观上,殖民主义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促进了殖民地的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
(2)对欧洲来说:
加速了欧洲资本的原始积累,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进一步形成。
5、第一次工业革命发生在英国的原因、列举其主要成就,简述其影响?
(1)海外殖民扩张和掠夺,为工业革命提供了资金来源,也扩大了海外市场。
(2)圈地运动的进行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劳动力并促进国内市场的扩大。
(3)手工工场的发展使技术改革和机器发明的条件成熟。
(4)政治前提:
英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确立起资产阶级的代议制。
成就:
纺织机械:
珍妮纺纱机(哈格里夫斯)开始标志;
阿克莱特水力纺纱厂标志着机器大工厂制度的诞生。
动力机械:
改良蒸汽机(瓦特)(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交通运输:
汽船(美
富尔顿)、蒸汽机车(英
史蒂芬孙)
(1)经济上:
工业革命极大的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并使英国确立“世界工厂”的地位。
(2)政治上:
使社会分裂成两大对立的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促进工人运动由此兴起。
(3)生产方式上:
(4)思想文化上:
促进了科学教育事业的发展,也促进了科学共产主义的诞生。
(5)世界格局上:
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确立了资产阶级对世界的统治,东方从属于西方,促使了资本主义市场的初步形成和逐步成熟。
6、第二次工业革命标志、中心国家、特点、及其影响?
1866年德国西门子发明第一台大功率发电机。
(开始的标志)
中心国家:
美国和德国
(1)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
(2)速度快,范围广,规模大,多国同时进行。
(3)一些国家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
(4)经济结构:
从重工业开始。
①生产力:
促进生产力发展:
使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和钢铁时代。
②生产关系:
垄断组织(实质: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的形成,资本主义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
③国际格局:
帝国主义国家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使资本主义殖民体系最终形成,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7、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
开始形成:
新航路形辟。
进一步拓展:
殖民扩展与掠夺。
初步形成:
第一次工业革命。
最终形成:
第二次工业革命。
初步形成也有标志:
日本的“开国”、澳大利亚成为英国的殖民地和中国的“门户开放”。
最终形成的标志:
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专题六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
1、经济危机发生的具体、直接及根本原因?
具体原因:
贫富差距拉大;
分期付款盛行;
股票投机过度。
根本原因:
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制之间的矛盾)。
直接原因:
生产与销售之间的矛盾激化。
解决不了根本矛盾,就不能彻底克服经济危机,所以罗斯福新政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
2、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特点及影响?
波及范围特别广,持续时间特别长,破坏性特别大。
①破坏社会生产力和浪费社会资源。
②激化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矛盾。
阶级矛盾、资本主义国家与殖民地、
半殖民地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各国间的矛盾。
3、胡佛政府应对危机的措施是什么?
自由放任政策。
(原因是仍然奉行自由主义的经济指导思想,把克服经济危机的希望放在市场本身的自我调节能力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