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题速递精校解析打印word版陕西省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生物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6748816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62.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题速递精校解析打印word版陕西省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生物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新题速递精校解析打印word版陕西省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生物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新题速递精校解析打印word版陕西省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生物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新题速递精校解析打印word版陕西省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生物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新题速递精校解析打印word版陕西省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生物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题速递精校解析打印word版陕西省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生物Word文件下载.docx

《新题速递精校解析打印word版陕西省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生物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题速递精校解析打印word版陕西省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生物Word文件下载.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题速递精校解析打印word版陕西省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生物Word文件下载.docx

1;

绿眼是显性性状

B.紫翅:

黄翅接近于3:

1,紫翅是显性性状

C.眼色和翅型的遗传均遵循基因的分离规律

D.眼色和翅型的遗传一定遵循自由组合规律

【答案】D

【解析】根据题意分析,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一代自交,产生的子二代中绿眼:

说明绿眼是显性性状,A正确;

紫翅:

1,说明紫翅是显性性状,B正确;

眼色和翅型的遗传均遵循基因的分离规律,C正确;

控制眼色和翅型的基因可能在一对或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因此两对性状的遗传不一定遵循自由组合规律,D错误。

4.B.Bridges对于果蝇性别问题曾经作过细致的研宄。

他用三倍体的雌蝇和正常二倍体的雄蝇杂交,按照X染色体与常染色体(A)的不同搭配方式卵子有4种,而正常二倍体的雄蝇可能产生两种精子,其公式为A+X和A+Y。

其杂交结果总结如下表,对表中数据进行分析,下列做出错误的判断是

卵子

精子

合子公式

X/A比例

性别

A+X

2A+2X

1.0

可育雌性

A+Y

2A+X+Y

0.5

可育雄性

A+2X

2A+3X

1.5

超雌性(死亡)

2A+2X+Y

2A+X

3A+2X

0.67

间性(不育)

3A+X+Y

0.33

超雄性(死亡)

3A+3X

三倍体雌性

3A+2X+Y

A.性染色体异常果蝇的出现属于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B.果蝇的性别决定并不取决于X和Y染色体,而取决于X/A的比率关系

C.三倍体雌性XrXrXr与二倍体XRY的个体杂交后代中最多出现4种可育基因型的个体

D.表中结果显示果蝇性染色体的组成类型不会影响果蝇的性别

【解析】根据表格分析,合子的性染色体异常是由于性染色体多了一条,属于染色体数目的变异,A正确;

根据表格分析可知,X/A比例大于大于1时表现为雌性,小于大于0.5时表现为雄性,在两者之间时表现为间性,因此果蝇的性别决定并不取决于X和Y染色体,而取决于X/A的比率关系,B正确;

根据表格分析可知,三倍体雌性XrXrXr与二倍体XRY的个体杂交后代中最多出现4种可育基因型的个体,C正确;

表中结果显示果蝇性染色体的组成类型会影响果蝇的性别,如2A+2X+Y表现为雌性,D错误。

5.由于不断加剧的人类活动的影响,生物多样性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丧失,为了采取有效的行动保护受到严重威胁的生物多样性,国内外开展了大量的研究,下列措施不合理的是

A.对自然遗迹、陆地水体、海域等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实施就地保护

B.对珍稀瀕危物种实施移地保护

C.加强公众教育,提高国民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识

D.强化法规法律制度建设,依法禁止任何形式的开发和利用

【解析】对自然遗迹、陆地水体、海域等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应该实施就地保护,A正确;

珍稀瀕危物种,原来的生存环境已经不适宜其生存,应该实施移地保护,B正确;

加强公众教育,提高国民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识,C正确;

强化法规法律制度建设,禁止不合理的开发和利用,D错误。

6.人体内环境稳态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调控的结果,如图是人体内某些生命活动的调节过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进入低温环境后,图中信息分子A、B.C.D的释放量均有所增加

B.与调节方式乙相比,甲的作用时间短暂、作用范围大、反应迅速

C.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通常需要信息分子E和抗原的共同作用

D.信息分子D若偏高,对下丘脑发挥反馈调节,增加信息分子C

【解析】据图分析,A是神经递质,B是抗利尿激素,C是促甲状腺激素,D是甲状腺激素,E是淋巴因子。

进入低温环境后,图中信息分子A、C、D都增加,而B减少,A错误;

甲为神经调节,乙为激素调节,神经调节具有时间短暂、作用范围小、反应迅速等特点,B错误;

B细胞受到抗原的刺激后,在淋巴因子的作用下迅速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C正确;

信息分子D若偏高,对垂体发挥反馈调节,减少信息分子C,D错误。

二、非选择题

7.某突变型植物叶片的叶绿素含量约为野生型的一半,但固定C02酶的活性显著高于野生型。

下图显示两者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的C02吸收速率。

据题回答下列问题:

(1)光照强度低于P1时,突变型的C02吸收速率低于野生型,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但是当光照强度高于P时,突变型的C02吸收速率高于野生型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光照强度低于P0时,图示的突变型和野生型的呼吸作用产生的C02量___________(填太于、等于、小于)光合作用吸收的C02量。

(3)某实验小组欲通过纸厚析法证明突变型水稻叶片的叶绿素含量约为野生型的一半,该实验分离色素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据图可推测,在温室中,若要提髙该突变型的产量,首先应该考虑_____________这一环境因素的影响,并釆取相应措施。

【答案】

(1).P点前光照强度低,突变型水稻叶片叶绿素含量低,光合作用强度低于野生型

(2).P点后光照强度高,突变型固定C02酶的活性高,光合作用强度高于野生型(3).大于(4).叶绿体中的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快;

反之则慢(5).光照

【解析】试题分析:

据图分析,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植物的种类,光照强度,因变量是二氧化碳的吸收速率(代表净光合速率)。

与纵坐标相交的点表示两种植物的呼吸速率;

与横坐标相交的点表示两者的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

光照强度为P1点以前,野生型的净光合速率大于突变型,当光照强度大于P1以后,突变型的净光合速率大于野生型。

(1)据图分析已知,光照强度低于P1时,突变型的C02吸收速率低于野生型,根据题干信息分析,可能是因为低光照强度下突变型水稻叶片叶绿素含量低,导致光合作用强度低于野生型;

但是当光照强度高于P1时,突变型的C02吸收速率高于野生型,根据题干信息分析,可能是因为高光照强度下突变型固定C02酶的活性高,导致光合作用强度高于野生型。

(2)当光照强度低于P0时,图示的突变型和野生型的二氧化碳吸收量都小于0,说明它们的呼吸作用产生的C02量大于光合作用吸收的C02量。

(3)叶绿体色素分离是原理是:

叶绿体中的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快;

反之则慢。

(4)据图分析可知,影响该实验的重要环境因素是光照强度,因此若要提髙该突变型的产量,首先应该考虑光照这一环境因素的影响,并釆取相应措施。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分析曲线图,明确二氧化碳的吸收量表示净光合速率,在P1点之前野生型的净光合速率大于突变型,而光照强度小于P1点,突变型的净光合速率大于野生型。

8.为了探究一种新型碱性纤维素酶的去污效能,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下图。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

(2)对比污布类型2、3的实验处理,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图结果能否判断:

不同类型洗衣粉影响碱性纤维素酶的去污力。

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某兴趣小组欲在原实验的基础进一步探究:

加大酶用量可否显著提高洗衣粉的去污力?

请简要写出实验思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污布类型、洗衣粉类型、酶用量

(2).碱性纤维素酶对污布类型2的去污力强(3).不能(4).没有单一变量的对照试验来支持(5).选择单一污布类型(1、2、3、4中选择)和单一洗衣粉类型(X、Y、Z),设计不同浓度的酶用量完成实验(,自变量的设计),观察去污力(,因变量的观察)

据图分析,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洗衣粉的类型、污布的类型及酶用量,其中污布类型2在Y洗衣服、加酶量为30VLV的条件下去污能力最强,由于实验有三个自变量,无法判断碱性纤维素酶对污布类型2的去污力最强。

(1)根据以上分析已知,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洗衣粉的类型、污布的类型及酶用量。

(2)若不考虑是否加酶,第2组和第3组相比,单一变量是污布的类型,结果第2组去污力明显高于第3组,由此说明碱性纤维素酶对污布类型2的去污力更强。

(3)由于该实验的自变量有3种,即洗衣粉的类型、污布的类型及酶用量,没有单一变量的对照试验来支持,因此不能说明不同类型洗衣粉影响碱性纤维素酶的去污力。

则实验的自变量是酶的用量,应该在1、2、3、4中选择一种类型的污布,并在X、Y、Z中选择一种洗衣粉类型,设计不同浓度的酶用量完成实验,自变量的设计,观察去污力。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找出实验的自变量和因变量,明确实验有三个自变量,因此无法判断酶对什么污布的去污能力最强以及不同类型洗衣粉影响碱性纤维素酶的去污力。

9.研究人员在一棵某植物中发现早熟特性变异的枝条,决定以此为基础培育该植物早熟新品种。

图示如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要判断该变异枝条的育种价值,首先要确定它的遗传物质是否发生了变化,其中能够直接用显微镜检查的可遗传的变异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选择育种方法时,需要判断该变异枝条的变异类型。

如果变异枝条是个别基因的显性突变体,则通常采用的传统的育种方法________(填①、②、③),使早熟基因逐渐_______,该法缺点是________。

为了克服这一缺陷,还可以采集变异枝条__________________进行处理,获得高度纯合的后代,这种方法称为__________育种。

(3)如果该早熟枝条属于染色体变异,检测发现是三倍体枝条,则最好选择育种方法③,其法最大的优点是__________。

不能采用育种方法①和②,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新品种1与新品种3均具有早熟性状,但其他性状有差异,这是因为新品种1选育过程中基因发生了多次__________,产生的多种基因型中只有一部分在选育过程中保留下来。

【答案】

(1).染色体变异

(2).①(3).纯合(4).育种年限长(5).花药(6).单倍体(7).快速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8).三倍体减数分裂联会紊乱,不易产生可育配子(9).重组

据图分析,育种方法①为杂交育种,其育种原理是基因重组;

育种方法②为单倍体育种,其中的幼苗为单倍体幼苗,该育种方法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优点是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育种方法③采用的是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其原理是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1)生物的可遗传变异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其中只有染色体变异可以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2)如果变异株是个别基因的突变体,则该突变体为杂合体,可采用①杂交育种的方法使早熟基因逐渐纯合,培育成新品种1,该方法的主要缺点是育种年限长;

而单倍体育种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因此为了加快这一进程,应该采用单倍体育种的方法,即采集变异株的花药进行处理,获得高度纯合的后代,选育成新品种2。

(3)根据以上分析已知,育种方法③是植物组织培养,其最大的优点是快速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

三倍体减数分裂联会紊乱,不易产生可育配子,因此不适宜选择杂交育种和单倍体育种的育种方法。

(4)新品种1是杂交育种产生的,由于选育过程中基因发生了多次重组,产生的多种基因型中只有一部分在选育过程中保留下来,因此除了早熟性状外,其他性状有差异。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常见的几种植物育种方法,根据图示三个新品种的培育过程判断各自的育种方法以及遵循的育种原理,并能够说出不同的育种方法的优缺点。

10.我国谚语中的“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了食物链的原理。

若鹰迁入了蝉、螳螂和黄雀所在的树林中,捕食黄雀并栖息于林中。

根据情景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题意写出一条最长的食物链__________。

通常,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不会很长,原因是_______。

(2)鹰的迁入,从某种程度上而言增加了该树林的物种丰富度。

丰富度是指__________。

(3)如图为某年度调査该树林甲、乙两物种种群数量变化的结果,据此判断这两个物种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__。

(4)黄雀和鹰都是恒温动物,同化的能量中3%-5%用于__________,其余的在呼吸中以热能散失。

【答案】

(1).植物→螳螂→蝉→黄雀→鹰

(2).能量在沿着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是逐级减少的(3).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4).捕食(5).生长发育繁殖等生命活动

分析题文: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中隐藏的食物链为:

绿色植物→蝉→螳螂→黄雀,当鹰迁入并在栖息于林中后,食物链为:

绿色植物→蝉→螳螂→黄雀→鹰。

(1)根据以上分析已知,该生态系统中存在的最长的食物链为:

根据能量流动的特点可知,能量在沿着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是逐级减少的,因此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不会很长。

(2)物种丰富度指的是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

(3)据图分析可知,甲乙两个种群的数量表现为非同步性的增加和减少,因此两者为捕食关系。

(4)黄雀和鹰同化的能量一部分用于自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还有一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了。

11.现代人吃什么都讲究天然,所以目前市场上果酒、果醋等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

请回答:

(1)在葡萄酒的自然发酵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菌种来源于____________________。

(2)苹果醋是最受欢迎的饮料之一,其生产过程中利用了__________的发酵作用,该过程需将温度控制在__________;

若要提高果醋的产量,发酵过程中还必须提供__________、等条件。

(3)喝剩的葡萄酒放置一段时间后会变酸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4)在果酒酿造过程中,如果果汁灭菌不严格,含有醋酸菌,在酒精发酵旺盛时,醅酸菌________(填“能”或“不能”)将果汁中的糖发酵为醋酸,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附着在葡萄皮上的野生酵母菌

(2).醋酸菌(3).30-35℃(4).有氧环境(5).适宜的pH(6).空气中的醋酸菌混入葡萄酒后发酵产生了醋酸(7).不能醋酸菌是好氧细菌,而果酒发酵为无氧环境,醋酸菌无法生存

【解析】

(1)在葡萄酒的自然发酵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酵母菌来源于附着在葡萄皮上的野生酵母菌。

(3)果酒制作时,水果要用水冲洗,以洗去浮尘;

用葡萄制作果酒时,在发酵过程中,随酒精度数的提高,红葡萄皮中的色素进入发酵液,使葡萄酒呈现红色。

(4)酸奶制作的原理是乳酸发酵,乳酸菌是异养厌氧微生物,乳酸菌是细菌,抗生素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形成一种细菌生长繁殖,因此加了抗生素的牛奶不能用于制作酸奶。

12.PCR(PolymeraseChainReaction)即聚合酶链式反应,是一项DNA体外合成放大技术,能快速特异地在体外扩增任何目的DNA。

回答下列有关该技术的知识:

(1)下图为PCR原理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基因工程中,利用PCR技术来__________,PCR技术依据的原理是DNA的半保留复制,生物体内也能完成DNA的复制,但有所不同,图中A过程称为__________,在生物体内需要__________才能完成。

图中B和C过程的完成需要__________等条件。

(2)现有目的基因“X基因”,它是DNA分子上一个有遗传效应的片段,若要用PCR技术特异性地拷贝“X基因”,需在PCR反应中加入两种引物,两种引物及其与模板链的结合位置如图1所示。

经4轮循环后产物中有五种不同的DNA分子,如图2所示。

至少需要循环__________轮,图2所示的五种不同的DNA分子在产物中才都会出现。

经4轮循环后,图中④所示的DNA分子数分别占DNA分子总数的比例为__________,从理论上推测,第四轮循环产物中不含有引物1的DNA片段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__。

【答案】

(1).扩增和获取目的基因

(2).解旋(变性)(3).DNA解旋酶(4).样品DNA的两条链为模板、引物、四种脱氧核苷酸、Taq酶(5).3轮(6).3/16(7).1/16

PCR技术的过程:

①高温变性:

DNA解旋过程(PCR扩增中双链DNA解开不需要解旋酶,高温条件下氢键可自动解开);

②低温复性:

引物结合到互补链DNA上;

③中温延伸:

合成子链。

据图分析,图中A表示高温变性,B表示低温复性,C表示中温延伸。

(1)基因工程中,可以利用PCR技术扩增和获取目的基因;

根据以上分析已知,A表示高温变性过程,即DNA分子在高温下的解旋过程,该过程在生物体内需要DNA解旋酶的催化;

图中B和C过程表示复性和延伸的过程,即以DNA链为模板合成子代DNA的过程,该过程需要的条件有:

样品DNA的两条链为模板、引物、四种脱氧核苷酸、Taq酶等。

(2)由图分析可知:

X基因第1次复制得到两个两种:

①和②;

X基因第2次复制得到四个四种:

①复制得①和③、②复制得②和④;

X基因第3次复制得到八个五种:

①复制得①和③、③复制得③和⑤、②复制得②和④、④复制得④和⑤,因此至少需要循环3轮,图2所示的五种不同的DNA分子在产物中才都会出现;

X基因第4次复制得到16个五种:

①复制得①和③、两个③复制得两个③和两个⑤、两个④复制得两个④和两个⑤、两个⑤得到4个⑤,因此经4轮循环后,图中④所示的DNA分子数分别占DNA分子总数的比例为3/16,从理论上推测,第四轮循环产物中不含有引物1的DNA片段所占的比例为1/1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