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考化学全真模拟卷04解析版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743444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74.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考化学全真模拟卷04解析版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届高考化学全真模拟卷04解析版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届高考化学全真模拟卷04解析版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届高考化学全真模拟卷04解析版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届高考化学全真模拟卷04解析版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考化学全真模拟卷04解析版文档格式.docx

《届高考化学全真模拟卷04解析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考化学全真模拟卷04解析版文档格式.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高考化学全真模拟卷04解析版文档格式.docx

【解析】A.原子符号的左上角表示质量数,左下角表示质子数,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A项正确;

B.

之间是以离子键的形式结合的,因此要加上中括号和正负电荷,B项错误;

C.钠是11号元素,钠离子失去1个电子后核外只有10个电子,C项错误;

D.氢原子要比氧原子小,D项错误;

答案选A。

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酸性条件下,

的水解产物是

B.总质量一定时,乙酸和葡萄糖无论以何种比例混合,完全燃烧消耗氧气的量相等

C.蔗糖、果糖和麦芽糖均为双糖

D.植物油含不饱和脂肪酸酯,能使

褪色

【答案】C

【解析】

发生酯化反应时,羧酸脱

,醇脱H,水解反应为酯化反应的逆反应,所以在酸性条件下,

,故A正确;

B.葡萄糖与乙酸的最简式都是

,相同质量的葡萄糖与乙酸耗氧量相同,二者无论以何种比例混合,完全燃烧的耗氧量不变,故B正确;

C.果糖为单糖,故C错误;

D.植物油含有不饱和烃基,可与溴发生加成反应,故D正确。

故选:

C。

10.《科学美国人》评出的2016年十大创新科技之一的碳呼吸电池,电池原理如下图所示,已知草酸铝[Al2(C2O4)3]难溶于水,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装置将电能转变为化学能

B.正极的电极反应为C2O42--2e-=2CO2

C.每生成1molAl2(C2O4)3,有6mol电子流过负载

D.随着反应的进行草酸盐浓度不断减小

【解析】A.该装置属于燃料电池,将化学能变为电能,A错误;

B.原电池正极上发生得电子的还原反应,正极的电极反应为2CO2+2e-=C2O42-,B错误;

C.每生成1molAl2(C2O4)3,负极就有2mol铝失电子,共失去有6mol电子,所以有6mol电子流过负载,C正确;

D.根据原电池正负极反应可知,该反应总反应:

2Al+6CO2=Al2(C2O4)3,从图示可以知道,所以随着反应的进行草酸盐浓度保持不变,D错误;

综上所述,本题选C。

【点睛】

本题的难点是电极反应式的书写,一般先判断出此电极的反应物,如本题中根据原电池原理,正极通入的含二氧化碳的空气,出来只有空气,说明二氧化碳参与反应,然后判断产物,根据装置图,出来的是Al2(C2O4)3,说明二氧化碳得电子转化为C2O42-。

11.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或解释均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或解释

A

在Fe(NO3)2溶液中滴加酸化的H2O2

浅绿色变黄色

H2O2具有氧化性

B

向淀粉溶液中加入几滴稀硫酸,水浴加热几分钟,然后加入银氨溶液溶液,

无银镜出现

不能判断是否水解

C

焰色反应实验时,某同学用洁净的铂丝蘸取样品在无色火焰上灼烧

直接观察到火焰的颜色呈黄色

该样品中含有钠元素,一定不含钾元素

D

向盛Na2SiO3溶液的试管中滴加1滴酚酞,然后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

试管中溶液先变红后褪色,最后有白色沉淀

非金属性:

Cl>

Si

12.某学习小组设计实验制备Ca(NO2)2,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夹持装置已略去)。

已知:

2NO+CaO2===Ca(NO2)2;

2NO2+CaO2==Ca(NO3)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通入N2是为了排尽装置中的空气

B.装置B、D中的试剂可分别为水和浓硫酸

C.将铜片换成木炭也可以制备纯净的亚硝酸钙

D.借助装置A及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硫酸可以分离CO2和CO

【解析】A、装置内的空气会将NO氧化为NO2,影响产物的产量,所以通入N2排尽装置中的空气,故A正确;

B、由于硝酸具有挥发性,所以在A中生成的NO气体中会含有少量HNO3蒸气,可用装置B中的水除去,为防止CaO2与水反应,用装置D中的浓硫酸对NO气体进行干燥,故B正确;

C、将铜片换成木炭,由于木炭与稀硝酸不能反应,所以得不到要制备的产物,故C错误;

D、装置A中盛氢氧化钠溶液,通过进气管通入CO2 

和CO的混合气体,CO2 

被NaOH吸收后生成Na2CO3,在出气管口即可收集到CO,然后将分液漏斗中的稀硫酸滴入A中,与生成的Na2CO3反应再释放出CO2,达到分离的目的,故D正确。

本题正确答案为C。

13.如下图(其中Ⅰ代表H2A,Ⅱ代表HA-,Ⅲ代表A2-),向20mL0.2mol/LH2A溶液中滴加0.2mol/LNaOH溶液,根据图示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2A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是:

H2A===H++HA-;

HA-

H++A2-

B.当V(NaOH)=20mL时,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的大小顺序为:

c(Na+)>

c(HA-)>

c(H+)>

c(A2-)>

c(OH-)

C.当V(NaOH)=30mL时,溶液中存在以下关系:

2c(H+)+c(HA-)+2c(H2A)=c(A2-)+2c(OH-)

D.等体积等浓度的NaOH溶液与H2A溶液混合后,其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比纯水大

【解析】A.据图可知,当V(NaOH)=20mL时,发生的反应为:

NaOH+H2A=NaHA+H2O,溶质主要为NaHA,此时溶液中同时存在HA−、A2−和H2A,说明H2A是一种二元弱酸,则H2A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为:

H2A

H++HA−、HA−

H++A2−,故A错误;

B.当V(NaOH)=20mL时,发生的反应为:

NaOH+H2A=NaHA+H2O,溶质主要为NaHA,据图可知,此时溶液中c(A2−)>

c(H2A),说明HA−的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溶液显酸性,则c(Na+)>

c(HA−)>

c(H+)>

c(A2−)>

c(OH−),故B正确;

C.当V(NaOH)=30mL时,发生的反应为:

NaOH+H2A=NaHA+H2O、NaHA+NaOH=Na2A+H2O,溶液为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HA和Na2A的混合溶液,根据电荷守恒得:

c(Na+)+c(H+)=c(HA−)+2c(A2−)+c(OH−),根据物料守恒得:

3c(HA−)+3c(A2−)+3c(H2A)=2c(Na+),联立两式得:

2c(H+)+c(HA−)+3c(H2A)=c(A2−)+2c(OH−),故C错误;

D.由图示关系可知,等体积等浓度的NaOH溶液与H2A溶液混合后得到NaHA溶液,此时溶液中的c(A2−)>

c(H2A),说明HA−的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溶液显酸性,水的电离受到抑制,所以等体积等浓度的NaOH溶液与H2A溶液混合后,其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比纯水小,故D错误;

答案选B。

点睛:

本题考查酸碱混合溶液的定性判断,利用图象分析酸碱混合时溶液中的溶质是解题的关键,试题难度中等。

本题的易错点是B项,当加入NaOH溶液20mL时,所得溶液的溶质为NaHA,再根据图象中c(A2−)>

c(H2A),说明HA−的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溶液呈酸性。

三、非选择题:

共58分,第26~28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35~36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

共43分。

26.(12分)以铬矿石(主要成分为Cr2O3,还有Al2O3、SiO2等杂质)为原料制取红矾钠(Na2Cr2O7·

2H2O)的流程如图所示。

I.Cr2O3在碱性条件下易被氧化;

II.高温条件下,Al2O3与Na2CO3发生的反应为:

Al2O3+Na2CO3=2NaAlO2+CO2↑;

III.2CrO42-+2H+

Cr2O72-+H2OK=1.0×

1012

(1)“煅烧”时,Cr2O3参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若“煅烧”操作最适宜的温度是800~900℃,则在实验室中进行此项操作时,应选择_____坩埚(填字母)。

a.陶瓷b.玻璃c.石英d.铁

(2)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除CO2外还有_____(填化学式)。

(3)“过滤II”所得沉淀主要有______(填化学式)。

(4)由Na2Cr2O7溶液制备红矾钠的具体实验操作有_____,经洗涤、干燥得到红矾钠样品。

(5)“电解”时,利用以下装置将Na2CrO4溶液转化为Na2Cr2O7溶液,当a、b均为石墨电极时,a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

若初始加入电解池中的c(Na2CrO4)=1.0mol·

L-l,随着“电解”的进行,当溶液pH=6时,Na2CrO4的转化率为______(忽略电解过程中溶液体积变化)。

【答案】

(1)2Cr2O3+4Na2CO3+3O2

4Na2CrO4+4CO2(2分)d(1分)

(2)Na2CO3(1分)

(3)H2SiO3、AI(OH)3(2分)

(4)加热浓缩、冷却结晶、过滤(2分)

(5)2H2O+2e-=2OH-+H2(或2H++2e-=H2)(2分)50%(2分)

(1)根据流程和上述分析,“煅烧’’时,Cr2O3与加入的纯碱、空气高温下反应生成Na2CrO4和二氧化碳,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2Cr2O3+4Na2CO3+3O2

4Na2CrO4+4CO2;

陶瓷、玻璃、石英当中都含有二氧化硅,煅烧时加入的纯碱会与二氧化硅反应,损坏实验装置,因此因该在铁坩埚中进行煅烧操作。

(2)流程图中。

“过滤II”后得到溶液中含有Na2CO3,将混合溶液蒸发浓缩、冷却结晶得到Na2Cr2O7晶体后得到的滤液中含有大量Na2CO3可用于煅烧操作。

(3)浸出液中利用焙烧产生的二氧化碳调整溶液pH,二氧化碳溶于水溶液显酸性,滤液中的偏铝酸钠、Na2SiO3转化为硅酸沉淀和氢氧化铝沉淀。

(4)由Na2Cr2O7溶液制备红矾钠固体,操作为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

(5)根据电解池中a电极端,加入稀氢氧化钠,相当于电解水,流出浓氢氧化钠,说明a电极周围产生大量氢氧根离子,因此可得a电极上水中氢离子得到电子转变为氢气和氢氧根,因此电极a为阴极,电极式为2H2O+2e-=2OH-+H2(或2H++2e-=H2);

b电极为阳极,溶液中阴离子放电,根据放电顺序氢氧根大于含氧酸根(CrO42-),因此b电极为水中的氢氧根离子失去电子转变为氧气和氢离子,在氢离子存在的情况下,根据已知信息2CrO42-+2H+

1012可得,

,溶液的pH=6,即

=1.0×

10-6mol/L,K=

=

1012,

=0.5mol/L,因此当溶液pH=6时,溶液中剩余的CrO42-为0.5mol,消耗的CrO42-为0.5mol,Na2CrO4的转化率=

=50%。

27.(15分)高铁酸盐是优良的多功能水处理剂。

K2FeO4为紫色固体,可溶于水,微溶于浓KOH溶液,难溶于有机物;

在0~5℃、强碱性溶液中比较稳定,在酸性、中性溶液中易分解放出O2。

某实验小组制备高铁酸钾(K2FeO4)并测定产品纯度。

回答下列问题:

Ⅰ.制备K2FeO4

装置如下图所示,夹持、加热等装置略。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装置B中除杂质所用试剂是__________,装置D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2)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中反应为放热反应,而反应温度须控制在0~5℃,采用的控温方法为______,反应中KOH必须过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C中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

C中混合物经重结晶、有机物洗涤纯化、真空干燥,得到高铁酸钾晶体。

Ⅱ.K2FeO4产品纯度的测定

准确称取1.00g制得的晶体,配成250mL溶液,准确量取25.00mLK2FeO4溶液放入锥形瓶,加入足量CrCl3和NaOH溶液,振荡,再加入稀硫酸酸化后得Fe3+和Cr2O

,滴入几滴二苯胺磺酸钠作指示剂,用0.0500mol/L(NH4)2Fe(SO4)2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溶液显浅紫红色),平行测定三次,平均消耗(NH4)2Fe(SO4)2标准溶液28.00mL。

(5)根据以上数据,样品中K2FeO4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

若(NH4)2Fe(SO4)2标准溶液部分变质,会使测定结果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1)圆底烧瓶(1分)饱和食盐水(1分)吸收尾气Cl2并能防倒吸(2分)

(2)MnO2+4HCl(浓)

MnCl2+Cl2↑+2H2O(2分)

(3)冰水浴(1分)K2FeO4在强碱性溶液中比较稳定(2分)

(4)3Cl2+2Fe3++16OH-=2FeO42-+6Cl-+8H2O(2分)

(5)92.4%(2分)偏高(2分)

(1)仪器a的名称是圆底烧瓶;

HCl极易溶于水,饱和食盐水抑制氯气的溶解,又可除去氯气中的HCl,故装置B中除杂质所用试剂是饱和食盐水;

装置D是用于吸收尾气Cl2,反应原理:

Cl₂+2NaOH=NaCl+NaClO+H₂O,竖放干燥管能防倒吸,故装置D的作用是吸收尾气Cl2并能防倒吸;

(2)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MnO2+4HCl(浓)

MnCl2+Cl2↑+2H2O;

(3)C中反应为放热反应,而反应温度须控制在0~5℃,采用的控温方法为冰水浴降温;

反应中KOH必须过量,由于题干所给信息:

K2FeO4在强碱性溶液中比较稳定;

(4)根据氧化还原反应原理分析产物是FeO42-和Cl-,C中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Cl2+2Fe3++16OH-=2FeO42-+6Cl-+8H2O;

(5)足量CrCl3和NaOH溶液形成CrO2-,CrO2-+FeO42-+2H2O=Fe(OH)3↓+CrO42-+OH-,6Fe2++Cr2O72-+14H+=6Fe3++2Cr3++7H2O,得到定量关系为:

n=

,250ml溶液中含有

×

=

测定该样品中K2FeO4的质量分数=

故答案为:

92.4%;

若(NH4)2Fe(SO4)2标准溶液部分变质,所耗(NH4)2Fe(SO4)2的体积偏大,带入关系式的数据偏大,解得的K2FeO4的质量也就偏大,会使测定结果“偏高”。

(5)分析反应原理:

足量CrCl3和NaOH溶液形成CrO2-,CrO2-+FeO42-+2H2O=Fe(OH)3↓+CrO42-+OH-,2CrO42-+2H+

Cr2O72-+H2O,6Fe2++Cr2O72-+14H+=6Fe3++2Cr3++7H2O,得到定量关系为:

,此处也可以不用方程式配平,直接根据电子得失相等迅速地建立关系,从而快速解题。

28.(16分)石嘴山市打造“山水园林城市”,因此研究NOx、SO2等大气污染物的妥善处理具有重要意义。

(1)SO2的排放主要来自于煤的燃烧,工业上常用氨水吸收法处理尾气中的SO2。

已知吸收过程中相关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①SO2(g)+NH3·

H2O(aq)=NH4HSO3(aq)ΔH1=akJ/mol;

②NH3·

H2O(aq)+NH4HSO3(aq)=(NH4)2SO3(ag)+H2O(l)ΔH2=bkJ/mol;

③2(NH4)2SO3(aq)+O2(g)=2(NH4)2SO4(aq)ΔH3=ckJ/mol。

则反应2SO2(g)+4NH3·

H2O(aq)+O2(g)=2(NH4)2SO4(aq)+2H2O(l)的ΔH=______kJ/mol。

(2)燃煤发电厂常利用反应2CaCO3(s)+2SO2(g)+O2(g)

2CaSO4(s)+2CO2(g)ΔH=−681.8kJ/mol对煤进行脱硫处理来减少SO2的排放。

对于该反应,在温度为TK时,借助传感器测得反应在不同时间点上各物质的浓度如下:

时间/min

浓度/mol·

L−1

10

20

30

40

50

O2

1.00

0.79

0.60

0.64

CO2

0.42

0.80

0.88

①0~10min内,平均反应速率v(SO2)=_____mol/(L·

min)。

②30min后,只改变某一条件,反应重新达到平衡。

根据上表中的数据判断,改变的条件可能是_____(填字母)。

A.通入一定量的O2B.加入一定量的粉状碳酸钙

C.适当缩小容器的体积D.加入合适的催化剂

(3)NOx的排放主要来自于汽车尾气,有人利用反应C(s)+2NO(g)

N2(g)+CO2(g)ΔH=−34.0kJ/mol,用活性炭对NO进行吸附。

已知在密闭容器中加入足量的C和一定量的NO气体,保持恒压测得NO的转化率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

由图可知,1050K前反应中NO的转化率随温度升髙而增大,其原因为_______;

在1100K时,CO2的体积分数为______。

(4)用某物质的平衡分压代替其物质的量浓度也可以表示化学平衡常数(记作Kp)。

在1050K、1.1×

106Pa时,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p=____[已知:

气体分压(P分)=气体总压(P)×

体积分数]。

(5)汽车尾气还可利用反应2NO(g)+2CO(g)

N2(g)+2CO2(g)ΔH=−746.8kJ/mol,实验测得,v正=k正·

c2(NO)·

c2(CO),v逆=k逆·

c(N2)·

c2(CO2)(k正、k逆为速率常数,只与温度有关)。

①达到平衡后,仅升高温度,k正增大的倍数____(填“>

”“<

”或“=”)k逆增大的倍数。

②若在1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CO和1molNO,在一定温度下达到平衡时,CO的转化率为40%,则k正︰k逆=_____。

(1)2a+2b+c(2分)

(2)①0.042(2分)②AC(2分)

(3)1050K前反应未达到平衡状态,随着温度的升高,反应速率加快,NO转化率增大(2分)20%(2分)

(4)4(2分)

(5)①<

(2分)②

(2分)

(1)已知①SO2(g)+NH3·

H2O(aq)=NH4HSO3(aq)ΔH1=akJ/mol;

H2O(aq)+NH4HSO3(aq)=(NH4)2SO3(ag)+H2O(l)ΔH2=bkJ/mol;

③2(NH4)2SO3(aq)+O2(g)=2(NH4)2SO4(aq)ΔH3=ckJ/mol。

将①×

2+②×

2+③,整理可得2SO2(g)+4NH3·

H2O(aq)+O2(g)=2(NH4)2SO4(aq)+2H2O(l)ΔH=(2a+2b+c)kJ/mol。

(2)①先计算出0~10min内的v(CO2)=

mol/(L·

min),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

v(SO2)=v(CO2)=0.042mol/(L·

min);

②A.通入一定量的O2,可以使氧气的浓度增大,化学平衡正向移动,使CO2的浓度也随之增大,A正确;

B.加入一定量的粉状碳酸钙,由于该物质是固体,浓度不变,因此对氧气机二氧化碳的浓度无影响,B错误;

C.适当缩小容器的体积,单位体积内O2、CO2的物质的量增加,物质的浓度也都增大,C正确;

D.加入合适的催化剂,对化学平衡无影响,因此不能改变O2、CO2的物质的量浓度,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AC;

(3)反应在1050K时达到平衡,在1050K前反应未达到平衡,升高温度,化学反应速率加快,更多的反应物反应转化为生成物,物质NO的转化率提高;

当温度高于1050K时,由于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的逆反应方向移动,反应物NO的转化率降低;

根据图像可知:

在1100K时NO的转化率是40%。

对于化学反应:

C(s)+2NO(g)

N2(g)+CO2(g)假设开始时NO的物质的量为1mol,用平衡三段式法计算:

可逆反应:

N2(g)+CO2(g)

开始n(mol)100

转化n(mol)0.40.20.2

平衡n(mol)0.60.20.2

在1100K时,CO2的体积分数为

100%=20%;

(4)在1050K时NO的转化率为80%,假设反应开始时NO的物质的量为1mol,用三段式法计算:

转化n(mol)0.80.40.4

平衡n(mol)0.20.40.4

在同一条件下,气体的物质的量的比等于气体产生的压强之比,由于p(总)=1.1×

106Pap(NO)=

p(总)=

p(总);

p(CO2)=p(N2)=

则该反应用平衡分压表示的化学平衡常数Kp=

=4;

(5)①达到平衡后,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化学反应速率加快,由于v正=k正·

c2(CO2),V增大,说明k正、k逆增大,由于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向吸热的逆反应方向移动,说明逆反应速率增大的倍数大于正反应速率增大的倍数,所以k正的倍数<

k逆增大的倍数;

②若在1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CO和1molNO,在一定温度下发生该反应,达到平衡时,CO的转化率为40%,

2NO(g)+2CO(g)

N2(g)+2CO2(g)

开始c(mol)1100

转化c(mol)0.40.40.20.4

平衡c(mol)0.60.60.20.4

由于反应达到平衡时,V正=V逆,所以k正·

c2(CO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自我管理与提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