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临床医学35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6731302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4.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临床医学35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临床医学35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临床医学35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临床医学35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临床医学35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临床医学35Word文件下载.docx

《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临床医学35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临床医学35Word文件下载.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临床医学35Word文件下载.docx

C.风湿性心瓣膜病

D.心肌病

绝大多数心脏性猝死发生在有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

在西方国家,心脏性猝死中约80%由冠心病及其并发症引起,而这些冠心病患者中约75%有心肌梗死病史。

3.男性,45岁,诊断为高血压1级,有特征性的诊断标准是

A.血压不稳定,时高时低

B.有高血压家族史

C.从事脑力劳动,工作压力大

D.收缩压140~159mmHg,舒张压90~99mmHg 

1级高血压(轻度)的诊断标准是收缩压140~159mmHg,或舒张压90~99mmHg。

4.高血压的并发症下列哪项较少见

A.心功能不全

B.眼底动脉硬化,出血

C.继发性肾功能不全

D.肺栓塞 

肺栓塞是深静脉血栓的主要并发症。

5.关于高血压所致靶器官并发症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可导致心肌细胞肥大和间质纤维化

B.可形成脑血管微动脉瘤

C.可引起大脑中动脉分支闭塞

D.良性高血压可发生肾入球小动脉纤维素样坏死 

①高血压时,压力负荷增高,儿茶酚胺与血管紧张素Ⅱ等生长因子都可刺激心肌细胞肥大和间质纤维化。

最终导致心脏肥厚和扩大,称高血压心脏病。

②长期高血压可使脑血管发生缺血和变性,容易形成微动脉瘤,从而发生脑出血。

高血压能促使脑动脉粥样硬化,可并发脑血栓形成。

大脑中动脉可发生闭塞性改变。

③恶性高血压时,肾入球小动脉和小叶间动脉可发生纤维素坏死,在短期内发生肾衰竭。

良性高血压发生的是肾入球小动脉玻璃样变及小动脉硬化。

6.关于高血压危象下列哪项说法不正确

A.临床表现为紧张、疲劳、寒冷,突然停药可诱发

B.因全身小动脉痉挛,血压急剧上升

C.多数患者伴有抽搐与昏迷 

D.可有头痛、烦躁、眩晕、恶心、呕吐等症状

有抽搐与昏迷应考虑为高血压脑病。

7.下列哪项不是恶性高血压的临床特点

A.收缩压持续超过180mmHg 

B.伴头痛、视力模糊、眼底出血和乳头水肿

C.肾损害突出,病情发展迅速,预后差

D.常死于肾衰竭、脑卒中或心力衰竭

恶性高血压的特点是:

病情急骤发展,舒张压持续≥130mmHg;

并有头痛、视力模糊、眼底出血、渗出和视神经乳头水肿;

肾损害突出,病情发展迅速,预后很差,常死于肾衰竭、脑卒中或心衰。

有很多良性高血压患者的收缩压也可持续超过180mmHg(A错误)。

8.男性,43岁,因高血压就诊。

下列哪项最能说明此患者为1级高血压

A.血压160~180/90~95mmHg

B.病程未超过3年

C.血压SBP<160mmHg,DBP<100mmHg,非药物治疗可使血压下降 

D.没有心、脑、肾等器官损害

1级高血压时,收缩压为140~159mmHg,舒张压90~99mmHg,非药物治疗可使血压下降。

9.男性,58岁,有高血压病史10年,定期门诊治疗,近期血压波动在180~190/100~11mmHg,X线见主动脉型心,心电图左室高电压,尿蛋白(+),最恰当的诊断是

A.高血压1级高危组

B.高血压2级极高危组

C.继发性高血压

D.高血压3级极高危组 

该患者的血压符合高血压3级(重度)(收缩压≥180mmHg或舒张压≥110mmHg),而且具有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如年龄大于55岁,所以属于高血压3级极高危组。

10.易被误诊为急性心肌梗死的高血压并发症为

A.主动脉夹层 

B.心力衰竭

C.高血压危象

D.高血压脑病

选项A、B、C、D都是高血压的并发症。

主动脉夹层是血液渗入主动脉壁中层形成的夹层血肿,并沿主动脉壁延伸剥离的严重心血管急症。

常表现为突发剧烈的胸痛,并伴心动过速、血压升高,易误诊为急性心肌梗死。

11.男性,48岁,有间歇性头痛、头晕、血压偏高病史,昨日出现剧烈头痛、心悸、多汗、呕吐、视物模糊、抽搐、面色苍白,血压220/122mmHg,心率120次/分。

合理诊断是

A.高血压3级

B.高血压脑病 

C.恶性高血压

D.高血压危象

高血压脑病是由于过高的血压突破了脑血流自动调节范围,脑组织血流灌注过多引起脑水肿。

临床表现以脑病的症状与体征为特点,表现为弥漫性严重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精神错乱,甚至昏迷、局灶性或全身抽搐。

12.产生高血压脑病的主要原因是

A.心力衰竭

B.脑小动脉强烈痉挛

C.脑出血

D.血压过高超过脑血流自身调节能力 

正常情况下,脑循环的灌注压为80~100mmHg,当平均动脉压在60~140mmHg范围变动时,脑血管可通过自身调节机制维持脑血流量的恒定。

高血压脑病是由于过高的血压突破了脑血流自动调节范围,脑组织血流灌注过多引起脑水肿所致。

13.关于高血压脑病,下列哪项提法是不对的

A.血压过高突破了脑血流自动调节范围

B.脑血流过度灌注引起脑水肿

C.临床以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精神错乱为主

D.脑神经症状的出现提示病情不可逆转 

高血压脑病的神经系统症状是可逆转的。

14.早期糖尿病肾病伴高血压患者,应首选的治疗药物是

A.呋塞米

B.普萘洛尔

C.卡普托利 

D.硝苯地平

卡托普利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剂,其降压机制为:

抑制周围和组织的ACE,使血管紧张素Ⅱ生成减少,同时抑制激肽酶使缓激肽降解减少。

此外,卡托普利还具有改善胰岛素抵抗和减少尿蛋白的作用,因此特别适用于伴有糖尿病肾病的高血压患者。

15.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最突出的副作用是

A.皮肤过敏

B.白细胞减少

C.胃肠道症状,如恶心、呕吐

D.咳嗽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最突出的副作用是咳嗽,发生率可高达14%,如咳嗽症状轻未必停药。

16.高血压患者长期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后,出现刺激性干咳的原因是

A.体内缓激肽增加 

B.ACEI能促进纤毛运动

C.ACEI使支气管分泌减少

D.ACEI的刺激作用

高血压患者长期使用ACEI后,其不良反应主要是刺激性干咳和血管性水肿。

干咳的发生率为10%~20%,可能与体内缓激肽增多有关,停药后可消失。

17.高血压危象患者降压时首选

A.硝普钠 

B.硝酸甘油

C.卡普托利

D.螺内酯

①硝普钠能直接扩张小动脉和小静脉;

降低前、后负荷。

作用迅速、半衰期短,静脉滴注后立即发挥降压作用,停止滴注后,作用仅维持3~5分钟,不良反应较小。

另外,在降压过程中不明显影响心率、心排出量和脑血流量,因此首选应用于各种高血压急症的抢救。

②硝酸甘油可扩张静脉和选择性扩张冠状动脉与大动脉,主要用于急性心衰或急性冠脉综合征时高血压急症。

③使用卡托普利后,一般3~4周才达最大降压作用,因此不适合高血压急症。

18.关于老年人高血压,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大多数是收缩压与舒张压同时增高

B.血压波动小,相对稳定

C.较少发生直立性低血压

D.容易发生心力衰竭 

老年人高血压的特点:

大多数是收缩压高舒张压偏低;

血压波动大,相对不稳定;

较易发生直立性低血压;

容易发生心力衰竭。

19.高血压治疗原则不包括

A.高血压2级或以上者应给药物治疗

B.一旦高血压的诊断确立,立即给药 

C.药物治疗的同时也强调治疗性生活方式改变

D.治疗高血压的同时应同时兼顾代谢综合征的处理

患者相对年轻的1级高血压,先改善生活行为,追踪3~6个月后再考虑是否药物治疗。

20.关于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下列哪项不正确

A.对高危、极高危组强调长期服药的原则

B.收缩压下降10~20mmHg,心血管事件可明显减少

C.降压同时要给抗血小板或抗凝药物 

D.血压>160/100mmHg时,多数需联合两种以上降压药方能起效

治疗高血压并不强调降压同时要给抗血小板或抗凝药物。

应根据个体而论。

21.关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下列哪项说法正确

A.ACS发生机制与冠脉痉挛直接相关

B.是由于衣原体、支原体直接感染斑块所致

C.冠脉内超声检查,对诊断无帮助

D.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和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 

ACS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和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也有将冠心病猝死也包括在内。

缺血性心力衰竭(缺血性心肌病)属于慢性冠脉病或称慢性缺血综合征。

22.男性,52岁,近2~3个月来常于上楼走路后出现发作性心前区闷痛,安静心电图为正常范围,为明确诊断需进一步做相关的检查,有关冠心病的诊断,以下哪项说法正确

A.血管内超声是目前诊断冠心病的主要手段

B.正电子发射断层心肌显像(PEP)是确诊冠心病的可靠依据

C.冠脉造影可发现动脉狭窄性病变的部位并估计其程度 

D.活动平板阳性可确诊冠心病

①目前血管内超声可观察到动脉内斑块的大小形状以及稳定与否,确实是诊断冠心病的好方法,但由于操作复杂,价格昂贵,目前仍不是诊断冠心病的主要手段;

②PEP可了解心肌灌注与代谢之间的匹配,对了解冬眠心肌、存活心肌方面较好,对确立诊断冠心病意义一般;

③冠脉造影可发现动脉狭窄性病变的部位并估计其程度;

④活动平板阳性只能说明心肌运动后的供血情况,心肌病、心肌炎等均可阳性,特异性有限。

23.关于稳定型心绞痛的发病机制,下列哪一种提法正确

A.在冠脉狭窄的基础上,心肌缺氧而诱发 

B.迷走神经兴奋性增高,冠脉紧张性增高是重要诱因

C.动脉粥样硬化基础上,有新的血栓形成

D.多数由斑块的破裂引起

稳定型心绞痛的发病机制是在冠脉狭窄的基础上,当冠状动脉的供血与心肌的需血之间发生矛盾,冠状动脉血流量不能满足心肌代谢的需要,引起心肌急剧的、暂时的缺血缺氧时,即可发生心绞痛。

24.下列哪项符合稳定型心绞痛的特点

A.多见于60岁以上的女性

B.硝酸甘油制剂往往不能缓解症状

C.冠状动脉粥样斑块内常有出血

D.活动时可诱发,停止活动后症状可缓解 

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男性多于女性,多数患者年龄在40岁以上。

稳定型心绞痛和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比较见下表:

稳定型心绞痛

不稳定型心绞痛

冠脉病变

劳力负荷

硝酸甘油

稳定的粥样硬化斑块

劳力负荷增加时可诱发心绞痛,一般停止活动后症状可消除

92%患者可缓解

不稳定的粥样硬化斑块继发病理改变,如斑块内出血、斑块纤维帽出现裂痕、表面有血小板聚集

劳力负荷可诱发心绞痛,劳力负荷终止后胸痛并不缓解

往往不能缓解

25.心绞痛发作的典型部位是

A.心前区

B.胸骨中段伴左肩、左臂

C.胸骨中下1/3交界处

D.胸骨体中段或上段之后波及心前区 

心绞痛部位主要在胸骨体中段或上段之后可波及心前区,有手掌大小范围,甚至横贯前胸,界限不很清楚。

胸痛常呈压榨痛、发闷或紧缩感,大多数患者舌下含化硝酸甘油后几分钟内可缓解。

26.不稳定型心绞痛与非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的主要区别在于

A.疼痛持续时间≤20分钟

B.血中心肌梗死标记物的升高与否 

C.48小时内是否有多次心绞痛发作

D.是否在安静状态下疼痛

不稳定型心绞痛与非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的主要区别在于:

血中心肌梗死标记物的升高与否。

27.不稳定型心绞痛与稳定型心绞痛的主要区别除外以下哪项

A.发作时有ST段抬高的心绞痛

B.心肌坏死标记物的增高 

C.1个月内新发生的心绞痛,并因较轻的负荷诱发

D.休息状态下的心绞痛

两者都不会出现心肌坏死标记物的升高。

28.心绞痛发作时不出现的心电图改变是

A.T波倒置

B.ST段无移位

C.QRS波群多≥0.12秒 

D.ST段下移

绝大多数(并不是全部)心绞痛患者可出现暂时性心肌缺血引起的ST段下移(≥0.1mV),发作缓解后恢复。

有时出现T波倒置。

在平时有T波持续性倒置的患者,发作时可变为直立(假性正常化)。

一般无QRS波群的变化。

29.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预后最差的是

A.冠脉左主干狭窄 

B.冠脉左回旋支狭窄

C.冠脉左前降支狭窄

D.冠脉右支狭窄

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可存活多年,但有发生急性心梗或猝死的危险。

决定预后的主要因素是冠状动脉病变范围和心功能。

左冠状动脉主干病变最严重,年死亡率达30%左右,此后依次为三支、二支与一支病变。

30.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应用β受体阻断剂,下列哪一种提法是正确的

A.不管心功能如何,均可选用

B.主要通过阻断交感胺减慢心率,降低心肌收缩力,缓解心绞痛 

C.与硝酸酯类合用不需考虑减量问题

D.对低血压、支气管哮喘患者也可选用

使用β受体阻断剂要注意:

①本药与硝酸酯类合用有协同作用,因而用量应偏小,开始剂量尤其要注意减小,以免引起直立性低血压等不良反应;

②停用本药时应逐步减量,如突然停用有诱发心肌梗死的可能;

③低血压、支气管哮喘以及心动过缓、二度或以上房室传导阻滞者不宜应用。

31.男性,60岁,近3~4个月来常于上楼、情绪激动、饱餐后出现胸前区压榨性疼痛,以胸骨后为明显,疼痛向左手内侧放射每次发作持续1~3分钟不等,休息后缓解或含服硝酸甘油后缓解,发作时心电图见ST段水平下降≥0.05mV,T波低平,该例的诊断应为

A.不稳定型心绞痛

B.急性冠脉综合征

C.心肌梗死

D.稳定型心绞痛 

该患者心绞痛的特点(1个月内疼痛的部位、性质、持续时间等基本相同)以及心电图特点都支持稳定型心绞痛。

二、B型题(总题数:

3,分数:

16.00)

∙A.ACEI+长效钙通道阻断剂

∙B.β受体阻断剂+利尿剂

∙C.钙通道阻断剂+利尿剂

∙D.硝普钠静脉滴注

(1).男性,55岁,高血压病史3年,查体:

血压160/80mmHg,心率80次/分,超声心动图左室舒张末期直径55mm,EF50%,血Cr200mmol/L。

该患者宜选择

A. 

B.

C.

D.

长效钙通道阻断剂适应于以收缩压增高为主的高血压,而ACEI适应于轻度肾功能不全者,故选A。

(2).男性,48岁,工作压力大,近期头痛,心跳加快,检查:

血压160/100mmHg,心率96次/分,过去无高血压史,其他检查无明显异常。

A.

B. 

相对年轻者的高血压,尤其以舒张压增高为主的高血压,首选β受体阻断剂+利尿剂。

(3).女性,60岁,高血压病史10年,今晨突发头痛、呕吐、出汗、气促。

检查:

血压180/110mmHg,心率90次/分,双肺底散在少量湿啰音,无病理特征。

D. 

高血压合并左心衰的治疗首选硝普钠静脉滴注。

∙A.硝普钠

∙B.硝酸甘油

∙C.酚妥拉明

∙D.普萘洛尔

4.00)

(1).扩张静脉和冠状动脉的是

(2).直接扩张动脉和静脉,降低前、后负荷的是

(3).抑制α受体,扩张动脉的是

C. 

(4).抑制β受体,减慢心率,降低心排出量的是

∙A.心电图

∙B.201Tl-心肌显像

∙C.PET

∙D.冠状动脉造影

9.00)

(1).诊断心绞痛最准确的方法是(分数:

1.80)

心绞痛是在冠状动脉狭窄的基础上,由于心肌负荷增加引起心肌缺血缺氧的临床综合征。

其根本病因为冠状动脉阻塞,因此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可了解阻塞部位和阻塞程度,是最有价值的诊断方法。

(2).诊断心绞痛最常用的方法是(分数:

心电图是发现心肌缺血、诊断心绞痛最常用的检查方法。

(3).对了解冠脉狭窄程度及部位最有价值的检查是(分数:

201T1(铊)随冠脉血流很快被正常心肌细胞所摄取。

休息时铊显像所示灌注缺损主要见于心肌梗死后瘢痕部位。

在冠脉供血不足部位的心肌,明显的灌注缺损仅见于运动后缺血区。

因此,本检查可反映心肌缺血灶的部位和范围。

(4).可显示心肌缺血灶部位和范围的检查方法是(分数:

(5).可准确评估心肌活力的检查方法是(分数:

利用正电子发射断层心肌显像(PET)可判断心肌的血流灌注,了解心肌的代谢情况,可用于评估心肌的活力。

三、X型题(总题数:

8,分数:

32.原发性高血压高度危险组标准包括

A.高血压3级不伴危险因素 

B.高血压2级伴糖尿病 

C.高血压1级伴3个危险因素 

D.高血压1级伴靶器官损害 

高血压患者心血管危险分层标准见下表:

其他危险因素和病史

血压(mmHg)

1级(收缩压140~159或

舒张压90~99)

2级(收缩压160~179或

舒张压100~109)

3级(收缩压≥180或

舒张压≥110)

无其他危险因素

1~2个危险因素

3个以上危险因素,或

糖尿病,或靶器官损害

有并发症

低危

中危

高危

极高危

33.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时血压控制的目标值是

A.一般应降至<140/90mmHg 

B.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者为<130/80mmHg 

C.高血压合并慢性肾病者为<130/80mmHg 

D.老年收缩性高血压为<140~150/90mmHg 

对于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目标值:

原则上应降到患者能最大耐受的水平,一般主张血压控制目标值至少<140/90mmHg;

糖尿病或慢性肾脏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目标值<130/80mmHg;

老年收缩期性高血压收缩压(SBP)140~150mmHg,舒张压(DBP)<90mmHg但不低于65~70mmHg。

34.高血压急症时一般不宜采取的措施是

A.立即将血压降至正常范围 

B.静脉滴注降压药

C.口服速效短效降压药

D.强力利尿剂降压 

高血压急症时短时间内血压急剧下降,有可能使重要器官的血流灌注明显减少,应采取逐步控制性降压,治疗开始时也不宜使用强力的利尿降压药,除非有心力衰竭或明显的体液容量负荷过度,因为多数高血压急症时交感神经系统和RAAS过度激活,外周血管阻力明显升高,患者体内循环血容量减少,强力利尿有危险。

35.对一名门诊就诊的高血压患者,为初步了解其心血管病危险分层,除了规范测量血压以外,还应进行的检查包括

A.测身高、体重、腹围 

B.尿常规、肾功能 

C.血脂、血糖水平,甚至OGTT试验 

D.眼底检查 

高血压的预后不仅与血压升高水平有关,而且与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存在以及靶器官损害程度有关,从指导治疗和判断预后的角度,现在主张对高血压患者作心血管危险分层。

具体分层标准根据血压升高水平(1、2、3级)、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A)、糖尿病(C)、靶器官损害(B、D)以及并发症情况。

36.β受体阻滞剂治疗高血压的禁忌证是

A.高血压伴急性心衰 

B.高血压伴房室传导阻滞 

C.高血压伴外周血管疾病 

D.高血压伴扩张型心肌病

β受体阻滞剂适用于各种不同程度的高血压,尤其是心率较快的中、青年患者或合并心绞痛患者。

但由于口受体阻滞剂对心肌收缩力、房室传导及窦性心律均有抑制,还可加重气道阻力,因此对于合并急性心力衰竭、支气管哮喘、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房室传导阻滞和外周血管病的高血压患者禁用。

β受体阻滞剂可用于高血压伴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

37.心绞痛发作时产生疼痛的直接原因是

∙A.钠钾泵受损,K+的刺激作用

∙B.多肽类物质刺激心脏自主神经

∙C.心肌内酸性代谢产物的堆积

∙D.冠状动脉的异常牵拉或收缩

心绞痛疼痛的原因:

①可能是在缺血缺氧的情况下,心肌内积聚过多的代谢产物,如乳酸、丙酮酸、磷酸等酸性物质;

②多肽类物质刺激心脏自主神经的传入纤维末梢,传入大脑,产生病觉;

③缺血区内富有神经供应的冠状血管的异常牵拉或收缩,直接产生疼痛冲动。

心绞痛的疼痛与钠钾泵受损无关。

38.β受体阻滞剂治疗心绞痛的机制包括

A.减弱心肌收缩力,以降低氧耗 

B.扩张冠状动脉

C.减慢心率,以降低氧耗 

D.降低血压,降低心肌后负荷 

β受体阻滞剂治疗心绞痛的机制包括:

阻断拟交感胺类对心率和心收缩力受体的刺激作用,减慢心率、降低血压,减低心肌收缩力和氧耗量,从而缓解心绞痛的发作。

此外,还减低运动时血流动力的反应,使在同一运动量水平上心肌氧耗量减少;

使不缺血的心肌区小动脉(阻力血管)缩小,从而使更多的血液通过极度扩张的侧支循环(输送血管)流入缺血区。

不包括扩张冠状动脉的作用。

39.下列各项中,可引起心绞痛的疾病有

A.心肌梗死 

B.梅毒性主动脉炎 

C.肥厚型心肌病 

D.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只要冠状动脉血流量不能满足心肌代谢的需要,引起心肌急剧的、暂时的缺血缺氧,就会引起心绞痛。

所列各项原因都可能引起心肌供血不足,而导致心绞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