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整本书阅读交流有效指导策略研究文档格式.docx
《小学整本书阅读交流有效指导策略研究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整本书阅读交流有效指导策略研究文档格式.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本课题研究是针对目前小学生阅读现状进行的实践性研究,边实践边研究边完善,对提升语文教师的文学素养和业务能力,促进我校书香校园的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所探讨的整本书阅读交流有效指导策略对开展儿童阅读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推广价值,从而为大面积提高小学生阅读质量服务。
2.理论价值
(1)本课题实验着力构建符合儿童语言和生命发展需要,适应本地区的学校和学生的儿童阅读课程解决方案,为完善儿童阅读新课程作出理论贡献。
(2)本课题对《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的理论进行实践验证,丰富课程标准的内涵。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课题的界定
整本书:
适合小学生阅读的整本的儿童读物,主要分为两类:
一类是以文字为主的整本书;
一类是图画和文字共同讲述故事的图画书。
本课题所研究的是以儿童文学为主的整本书阅读。
整本书的阅读交流:
以班级为单位,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利用课内外的时间共同阅读一本书,而后进行讨论的交流及评价过程。
有效指导策略:
“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
“教学策略”主要是指为了达到教育的目的、任务,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特点,选择或研究制定的对策和方略。
本课题中的有效指导策略是指教师针对整本书的特点和学生特点,在阅读交流过程中所采取的能够提升学生阅读能力和阅读兴趣的对策和方略。
(二)课题的重要观点
1、整本书的阅读超越狭隘的语文课堂教学内容,在相对固定的时间段,让以儿童为本位的阅读材料进入语文学习过程,开启文学之窗,滋养学生心灵,丰富学生精神生活,提升语文教学的人文性。
2、教师是阅读交流的组织者和指导者。
其指导策略的有效性表现在激发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和主动性,促使学生之间形成良好的相互作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良好阅读习惯。
通过话题引领,在交流中进行思维的碰撞,提高学生阅读理解感悟能力。
3、整本书的阅读交流把语文教学与老师的生命体验结合起来,教师和孩子们一起分享童书,写教学随笔和生活感悟,唤醒对于语言的感觉,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和孩子们共同成长。
(三)研究目标
该课题研究旨在通过整本书阅读活动的有效开展,将学生引入儿童阅读的世界,并在其中获得情感的滋润、精神的滋养和成长的拔节。
通过研究和实验,探索不同类型、不同文体的整本书有效交流方式和教师的有效指导策略,在研究个案的基础上寻求同类书所具有的共性,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可操作的阅读交流指导策略体系,积累各个年段各种类型整本书的阅读课案例,为一线教师提供教学参考,提高学生阅读质量,推进书香校园建设。
并通过此项实验研究,丰富和创新儿童阅读的教育理论。
(四)研究内容设计
1、根据整本书类别和研究的对象(学生),本课题分解为以下两个子课题:
(1)图画书的阅读交流有效指导策略研究:
负责人:
王红艳、贾文静
(低年级)
张娜、张蕾
(中年级)
朱垚、许晓立
鲁智娟(高年级)
(2)文字书的阅读交流有效指导策略研究:
朱秀丽
陈国珍
王苏娟
宁海侠
陆凤
薛莉
林敏
(高年级)
2、每个子课题包含三个研究侧面:
(1)整本书阅读前有效推荐方式研究;
(2)整本书阅读交流有效话题设计研究;
(3)整本书阅读后有效延伸活动设计研究。
3、低年级以图画书阅读研究为主,中高年级阅读比例逐渐减少。
中高年级以阅读文字书为主,每学期师生至少共读1-2本儿童文学作品,跟踪阅读指导,围绕多个话题进行阅读交流。
4、每个学段的课题组人员均从起始年级开始任教,跟班两年,保证研究
的连续性,对所在学段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习惯、阅读能力进行研究。
三、课题研究方法设计
1、问卷调查法:
课题研究过程中采用问卷调查,及时了解师生对整本书阅读的兴趣,发现问题,制定改革方案,及时修正研究方案,让课题研究切实为学生阅读兴趣和阅读质量的提高服务。
2、文献研究法:
以“亲近母语”总课题组研发的“儿童阅读指导丛书”为主要参考文献,指导本课题的研究。
3、行动研究法:
本课题属于实践研究,所以行动研究法将是主要的方法。
一方面要求课题组成员和学生同步阅读儿童文学作品,撰写读书随笔;
另一方面各学段实验班运用不同方式开展整本书阅读交流活动,定期组织课题组成员观摩阅读交流课,开展深入的研讨、交流活动,将实验一步步推向深入。
在行动研究过程中案例既是研究的载体,也是研究的重要成果。
4、案例研究法:
通过对实践案例的研究分析,归纳总结同类书、同文体书的阅读交流有效指导策略的共性。
5、经验总结法:
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总结研究成果,进行阶段性小结、调整、完善研究方案。
四、课题研究的步骤与主要过程
本课题研究周期为三年。
(一)前期准备和研究[2011年2月——2011年6月]
1.先后完成了县、市两级课题的申报立项工作,建立健全了课题组,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了课题研究方案。
2.把子课题分工到人,各子课题小组制定了子课题研究方案。
3.搜集相关资料,完成了前期研究:
一是完成了对国内外儿童阅读指导研究成果的文献研究,撰写了研究报告;
二是完成了对小学生阅读现状的调查研究,撰写了研究报告。
4.做好了课堂教学实验研究的相关准备工作:
设计并打印了《小学整本书阅读交流有效指导策略研究课堂评议表》;
为课题组成员准备了档案盒,以便及时将各自的研究资料归档;
为每一位课题组成员提供了听课记录本和《儿童阅读叙事本》、《读书随笔》。
(二)第一轮实验研究[2011年9月——2012年6月]
本课题意在以整本书阅读研究为切入口进行儿童阅读的学习和推广,尝试构建适合本地区的儿童阅读课程,促进书香校园建设。
因此课题研究初期重在打造阅读环境,探求小学班级儿童阅读活动的有效开展途径,从“面”上铺开儿童阅读活动。
每个年级的两个研究班,通过书香班级建设活动引领本年级阅读活动开展。
课堂研究定位于通过整本书阅读教学,让教师感受儿童文学的魅力和阅读的力量。
图画书教学在我校是一块盲区,第一学期课题组重点开展了图画书课堂教学研究推广活动。
图画书在小组研究基础上,分别在低中高三个年段公开教学并研讨。
全校教师了解了图画书特点,掌握图画书教学的基本方法。
最为重要的是通过研讨活动,把绘本带给老师,带给学生,为我校打开一扇图画书阅读之窗。
文字书阅读指导研究主要在子课题内进行,自行实践,课题组交流讨论,初步明确了如何开展班级共读活动,怎样带领学生阅读一本书。
本学期课题组还研究确定了年级整本书共读书目,将图画书和文字书教学正式进入班级阅读课程。
第二学期课题组重点进行了文字书阅读指导研究,大组研讨,初步明确了教学流程及指导重点。
图画书小组自行教学实践,在阅读中探究指导策略。
六月份,我校面向全县举行课外阅读现场会,课题组成员担任了整本书的公开教学任务。
著名儿童阅读推广人徐冬梅和教研室领导对教学进行了现场指导和点评,使课题研究又上升了一个层次。
课题组和少先队联合举办“好书推荐”活动,每周一,课题组老师利用班队会给全校师生讲述图画书故事。
培养组员讲述能力,打造学校儿童阅读软环境。
课题管理重在激发组员的儿童阅读推广兴趣,鼓励组员大量阅读,和孩子共读儿童文学作品,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和专业水平。
因此课题资料主要从三方面积累:
1、整本书阅读教学资料:
教学设计、案例分析、评课表、听课手册;
2、儿童阅读实践资料:
读书随笔、儿童阅读叙事(师生共读故事、班级读书故事等)3、学生阅读过程性资料:
阅读单、读书卡、学生读书作品等。
学期末上交材料,主持人分类整理归档。
(三)第二轮实验研究[2012年9月——2013年6月]
在初步探索出了图画书和文字书的基本教学流程基础上,针对“有效指导策略”作进一步深化研究。
采取的主要方式是“小组实践教学”“大组融合”听课,即子课题小组选出两位组员上课题研究课,完成文字书的教学流程和图画书两种课型教学,课题组的其他成员全部参与听课和研讨。
这样安排一方面能够促使执教者深入钻研教材,充分挖掘他们的智慧,将实验进一步推向深入;
另一方面,子课题小组之间可以相互学习、相互启发,加快各子课题研究的进程;
同时,集全组成员的智慧,更有利于解决实验中的难题。
2013年1月,课题组面向全校汇报了文字书阶段性研究成果。
主持人和组员展示了文字书《柳林风声》的阅读教学流程,并给全校教师作了文字书阅读教学的讲座。
2013年5月,课题组面向全校汇报了图画书阶段性研究成果。
两位组员执教了图画书阅读课和图画书写作课的教学,主持人做了图画书的解读及教学的讲座。
至此,整本书教学流程及指导策略给全校教师做了比较完整的引领和示范。
2013年3月,全县课外阅读研讨会在我校举行,课题组担任全部教学任务。
组员许晓立和葛英分别执教了高年级文字书导读课和低年级图画书阅读课,主持人宁海侠汇报了课题成果《小学班级儿童阅读活动的实践和研究》,得到与会教师和教研室领导一致好评。
课题组的儿童阅读推广由实小走向全县,走向了更多农村小学。
这一阶段,课题组老师利用班队会给全校师生主要讲述文字书精彩片段,分类推荐优秀儿童文学作品。
课题材料的积累与管理方式不变。
(四)第三轮实验研究[2013年9月——2014年6月]
1、本轮实验在总结前两轮实验的基础上,对课题研究不足之处进一步研究。
①中高年级图画书研究重在“寻找写作切入点”,加强图画书的语用功能;
低年级探索图画书讲述课的基本教学流程及指导策略。
②文字书组深化研究“阅读单设计和使用”“话题设计”,在交流中指导学生由关注“内容”到关注“表达”,进一步落实儿童阅读的实效性。
2、为了加快整本书阅读课程建设,课题组整理了公开教学案例,对年级漂流书目进行教学设计和实践,制作了《快乐读书课——整本书阅读教学案例集萃》电子书一份,为全校教师提供了教学参考。
3、课题组儿童阅读推广活动:
①2013年11月,组员王红艳送课下乡:
图画书《我有友情免费出租》;
②2013年12月,主持人宁海侠送课城西小学:
图画书《团圆》;
③2014年3月,主持人宁海侠送课职小:
图画书《一片叶子落下来》。
④课题组和少先队举行“故事妈妈进校园”活动。
每周一,志愿者妈妈和孩子一起为全校师生讲述故事,把孩子最喜欢的书籍推荐给小伙伴。
(五)整理总结[2014年9月——2014年12月]
在这个阶段,我们主要是对照总课题研究方案,对课题研究材料进行全面梳理、装订,撰写结题报告,做好结题的准备工作。
同时,初步进行了整本书的主题阅读、图画书的主题阅读探究活动。
为了节约课内教学时间,减少精读训练,课题组还进行了课内单元整合主题阅读研究。
五、课题研究所取得的成果
通过三年的潜心研究和实践,本课题以整本书阅读有效指导策略研究为切入点,在儿童阅读推广方面达到了预期的目标,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如下:
理论性成果:
(一)探求了小学班级儿童阅读活动的有效开展途径
《打造儿童阅读环境》的作者艾登·
钱伯斯告诉我们:
阅读是可以引导的。
每次阅读时,我们总是遵循着一定的循环历程。
阅读循环的中心是“有协助能力的大人”。
如果教师和家长能为为孩子提供各种协助,分享他的阅读经验,那么孩子将可以轻易地排除横亘在他眼前的各个问题障碍,从而爱上阅读,成为一名有思考力的读者。
其次,阅读必须要有随手可取的图书和阅读时间的保证。
因此,整本书阅读交流的研究首先要探究怎样给孩子打造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
经过实践和研究,我们认为小学班级儿童阅读活动的有效开展有以下途径:
1、提供丰富书源
当书很容易取得,当环境中充满读物时,阅读就很容易发生。
(1)开展班级图书漂流活动
“图书漂流”就是根据班级人数购买相应数量的优质儿童读物,学生相互传递阅读。
图书漂流活动具有以下优势:
①节省资金。
孩子买一本书可以读到64本书,最大限度实现资源共享;
②保证图书的质量。
教师要精心选择漂流书目,既要适合本年级段孩子阅读兴趣,还要考虑到图书种类的合理搭配,例如中外文学的比例,科普、历史类书籍的比例等。
③符合孩子游戏精神,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学生协作能力。
④方便图书管理。
保持人手一本书,读完自行交换,丢掉了自觉买一本。
为了让“图书漂流活动”更加有效的开展落实,可以采取一些措施:
①在每一本书后贴上一张漂流路线图,学生读完书后,签上自己的名字。
阅读漂流路线图可以清晰地展示这本书在学生手中阅读漂流的轨迹。
②为了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每读完一本书,鼓励学生完成一张“阅读记录卡”,对书的内容进行简单梳理和概括。
(年级不同,记录卡的内容也应不同。
)③在教室和学生家里的书桌前可以贴一张“班级漂流书目一览表”,每读完一本书,完成一张“阅读记录卡”,学生就可以在表上给自己加一颗星。
这张表直观地呈现了每个孩子的漂流书阅读量和每本书的阅读进度,老师能够及时了解阅读情况,而且有效激发了学生阅读兴趣,形成你追我赶的阅读氛围。
④利用读书课,教师组织学生自由交流自己在漂流阅读中最喜欢的一本书,分享读书收获和喜悦,进一步激发其它孩子阅读的兴趣。
(2)建立班级书架
研究表明,在教室中精心布置图书角,与没有图书角时相比,孩子在自由玩耍的时间会更常阅读书,也多了其他的“语文活动”。
怎样拥有一个理想的班级图书角?
由每个学生提供1-2本书,一个班级就可能有一百本书。
这样一来,既可以方便自己课余阅读,又可以与同学互通有无。
这里的书是动态的,新书被不断地带来,而学生都阅读过的“旧书”则被定时清理出来,由学生带回去,这样就能使班级书架做到常换常新。
也可以由老师提供阅读书单,班级统一购买。
(3)倡导建立家庭书架
家中是否充满读物的环境,与孩子的阅读量相关:
读得越多的孩子,家里通常有越多的书籍。
为了帮助孩子们从小树立藏书意识,让读书成为一种生活,我们要积极倡导每个学生建立家庭书架,让书香飘进每一个家庭。
当然,家庭书架中的藏书一定是适合孩子们自己阅读的,作为教师,可定期向孩子们推荐藏书目录,了解孩子们的藏书情况和使用情况,对家庭藏书量大的学生进行适度的奖励。
鼓励家长经常带孩子逛书店,把书籍作为礼物送给学生。
2、落实阅读时间
第二个关于阅读的重要概念,就是阅读是需要时间的。
给学生时间阅读,并帮助他们一点一点加长阅读时间,从中品味阅读带来的乐趣,是我们老师的一项重要工作。
怎样才能保证学生的阅读时间呢?
(1)校园内
①充分利用阅读课开展读书交流活动,为孩子的阅读提供帮助和引导。
②教师提高课堂教学的时间效益,力求改变对课文的繁琐分析,整合单元课文,进行主题性补充阅读,扩大单篇文章的阅读量。
③把学生的阅读时间化整为零,充分利用早到校时间、课前几分钟、作业完成之后的时间进行阅读。
一学期下来,学生的阅读量也是一个非常可观的数字。
(2)家庭里
①倡导每天20-30分钟的亲子共读
亲子共读的意义不仅在于帮助孩子走上阅读之路,而且是亲子之间最温馨的心灵交流,共享人生一段最美好的时光。
②为了保证亲子共读活动能够有效开展,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
A、少布置作业或不布置作业;
B、坚持使用“亲子读书交流卡”,家校及时沟通。
“亲子读书交流卡”可以及时反馈学生在家阅读情况及家长在共读中出现的问题。
教师还可以利用“亲子读书交流卡”给家长们介绍一些阅读指导方法和家庭教育方法,了解家长对班级阅读活动的看法,征求合理化建议,使阅读活动成为家校共同的事情。
C、利用家长会分享“亲子共读”感受和收获,交流“亲子共读”经验,颁发“书香家庭”奖。
(3)开展假期阅读活动
每年的假期是学生遨游书海的好时光,我们可以采取给家长写信、发倡议书、推荐假期阅读书目等方式开展读书活动。
3、开办家长学校
无论是解决书源,还是落实阅读的时间,为学生打造一个理想的阅读环境都离不开家长的配合。
一个从不阅读、或者缺乏阅读经验的人,也是难以为孩子们提供协助的。
因此,开办家长学校,帮助家长逐渐成为儿童阅读活动中的协助者和阅读者,是有效开展班级儿童阅读活动的重要保证。
(1)召开家长会
班级阅读活动开展之初,召开一次家长会很有必要。
宣传儿童阅读的重要性,介绍亲子共读对孩子及家庭的深远影响,让家长和自己走到一起来,携手共同经营阅读活动。
我们还可以请几位热心、有能力的家长担任家长委员会的成员,实行家长自主管理,解决班级阅读活动中必要的经费问题,参与相关阅读活动的策划和组织工作。
每次家长会,教师都要注意进行阅读的推广和培训,为他们推荐家庭教育书籍等。
通过家长学校的积极引导,让家长也爱上阅读,成为有能力的阅读者。
(2)定期开放儿童阅读课
家长、老师、孩子共同分享交流一本书,从而拥有共同的语言密码。
(3)书信沟通,网络学习
为了把阅读信息及时传递给家长,我们可以通过书信和班级QQ群和家长联系,引导家长跟上班级阅读的节奏,把阅读进行到底。
4、营造阅读氛围
阅读的情境和心境深深影响着阅读的效果。
想让学生的阅读成为一种积极主动的行为,作为有经验的协助者还要善于在班级营造阅读的氛围。
(1)教师的影响
教师对于书籍与阅读的挚爱和热忱,会在与学生交流阅读心得时自然地流露出来,感染学生,从而转化为一种开启阅读热情的良好的情绪氛围。
(2)环境的布置
充分利用教室的每一个空间:
阅读交流、活动展示、明星榜样,温馨方便的图书角,舒缓优雅的轻音乐流淌其间,这样的环境,孩子会很容易受到感染,爱上阅读。
5、开展班级读书会及各种阅读活动
无论我们阅读什么,总会产生某种感觉回应。
而这些反应正是阅读的乐趣所在。
作为儿童阅读协助者,我们必须通过开展班级读书会及各种阅读活动,让孩子的阅读回应得到分享,帮助孩子们发展提问、报告、比较、判断等能力,使之成为一位深具思考力的读者。
(此文获徐州市教科研“创新杯”论文一等奖)
本课题重点研究的整本书阅读交流指导是班级读书会的一种形态,下面作重点阐述。
(二)对图画书课的基本类型和教学流程、指导策略进行了实践和探索
从学生年龄特点和年段目标出发,低年级图画书教学侧重于指导图画语言的阅读,解读密切联系儿童生活,引导孩子练习讲述故事。
中高年级教学以指导图文互读为主,体会作品丰富内涵,借助图画书特点进行语言训练,课型以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为主。
图画书课的基本类型和教学流程、指导策略如下:
1、图画书阅读课
(1)读前观察
教师首先要注意封面、封底、环衬的观察指导,让学生说说自己看到了什么,借此猜测故事的基本信息和大致内容,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
(2)讲述中的停留
这一教学环节,主要是教师讲述故事,在讲述的过程中对图画书中的重点画面停留解读,引导学生观察想象,在画面的细节中发现、体悟作品的意义。
①抓住可以引发想象的画面,在讲述过程中猜想对比,训练思维,激发阅读兴趣;
②引导学生关注画面细节,在细节的阅读中逐步领悟作品的意义,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读图能力。
③充分利用图画和文字的互补特点,让学生参与到讲述中来,由此主动建构画面的意义,培养他们的视觉思考能力。
(3)读后的讨论交流
这一环节是对阅读的总结与提升,设计时要注意立足整本书从整体上架构问题的设计。
设计的讨论话题紧扣教学目标,以2—3个为宜,既要有一定的层次,又要层层将文本的讨论引向深入。
(4)延伸活动的开展
在师生共读绘本后,还可以引导孩子用自己的方式:
表演、复述、绘画等,进一步表达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和喜爱。
2、图画书写作课
(1)阅读图画书。
主要师生共读,了解故事内容。
(2)诞生写作话题。
根据图画书特点,可以引导学生叙写、描写画面、猜测故事情节等。
(3)从说到写。
中年级要由说到写,教师适当指导。
高年级选取写作话题后,可以直接创作,以保持其习作个性。
在实践的基础上,课题组对如何寻求图画书写作切入点重点进行了探索:
①在“结构重复”处写句;
②在“图文互补”处补白;
③在“隐藏的细节”处续写;
④据“文本特色”写文。
(《基于图画书的习作练笔策略》发表于2014年10月《小学教学.语文》)
3、图画书讲述课
(1)教师讲述。
以教师讲述为主,给学生以示范,尽量不设计问题。
(2)理清思路
(3)学生练习讲述
(三)对文字书的阅读教学流程及相应的指导策略进行了实践和探索
文字书的阅读教学一般可以按照以下教学流程进行:
1、导读:
在学生阅读这本书之前进行,通过呈现精彩片段或影视作品等方式,激发学生阅读整本书的欲望。
①教师导读:
如果是呈现精彩片段的方式,教师要精选作品中最能展现作者创作主旨与表现风格,或对情节发展起决定作用的代表性片段,大声朗读或讲述,不断地预设悬念,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习得一些阅读的方法。
所选择的片段与片段之间,话题的连接要像一条线把一串串零散的珠子串联起来,让故事完整地呈现在孩子们面前,使其获得对文本的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