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高考古典诗词鉴赏知识复习教学策略 3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6724056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40.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高考古典诗词鉴赏知识复习教学策略 3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新课标高考古典诗词鉴赏知识复习教学策略 3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新课标高考古典诗词鉴赏知识复习教学策略 3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新课标高考古典诗词鉴赏知识复习教学策略 3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新课标高考古典诗词鉴赏知识复习教学策略 3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课标高考古典诗词鉴赏知识复习教学策略 3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新课标高考古典诗词鉴赏知识复习教学策略 3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高考古典诗词鉴赏知识复习教学策略 3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课标高考古典诗词鉴赏知识复习教学策略 3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1)诗人运用了哪些反映时间变化的意象来表现其情感?

(2)请结合全诗,评析第三联中穿、数二字的艺术效果。

五、阅读下面的宋诗,按照要求,完成赏析。

(2007年湖南卷)

示长安君

王安石

少年离别意非轻,老去相逢亦怆情。

[1]

草草杯盘供笑雨,昏昏灯火话平生。

自怜湖海三年隔,又作尘沙万里行。

欲问后期何日是?

寄书应见雁南征。

[注]长安君为王安石(1021—1086)的大妹,工部侍郎张奎之妻,封长安县君。

些诗为王安石于宋仁宗嘉祐五年(1060)出使辽国前所作。

此时他尚未拜相变法。

诗中表现了怆情之感,请就中间两联逐联赏析是如何表现这种情感的。

六、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2007年江苏卷)

鹧鸪天送人

辛弃疾

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

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

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

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

(1)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

蕴含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

(2)这首词以送人为题,下片写出了哪两层新意?

七、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2007年辽宁卷)

秋夜独坐

唐王维

独坐悲双鬓,空堂欲二更。

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

夜深

宋周弼

虚堂人静不闻更,独坐书床对夜灯。

门外不知春雪霁,半峰残月一溪冰。

(1)两诗中均写了夜景,又有所不同。

请具体说明。

(2)两诗中均有独坐,而心境不同。

试简要分析。

八、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回答问题。

(2007年山东卷)

出关

徐兰

凭山俯海古边州,旆影风翻见戍楼。

马后桃花马前雪,出关争得不回头?

[注]关,指居庸关。

旆(pi),旌旗。

(1)诗的前两句,有版本作将军此去必封侯,士卒何心肯逗留,与本诗相比你更喜欢哪一种?

请简要说明理由。

(2)马后桃花马前雪一句在艺术表现上有什么特点?

九、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2008年全国卷)

江间作四首(其三)

潘大临

西山通虎穴,赤壁隐龙宫。

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

沙明拳宿鹭,天阔退飞鸿。

最羡渔竿客,归船雨打篷。

[注]潘大临(约1057~1106):

字邠老,黄州(今湖北黄冈)人,善诗文。

曾随苏轼同游赤壁。

西山:

在湖北鄂州西,山幽僻深邃.拳宿鹭:

指白鹭睡眠时一腿蜷缩的样子。

(1)第三联两句中各有一个字用得十分传神,请找出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2)从全诗看,向往一种什么样的生活?

请简要分析。

十、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2008年重庆卷)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王观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欲问行人去那边?

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1)本词上、下片各写了什么?

请作简要概括。

(2)宋人王灼《碧鸡漫志》评王观词是新丽处与轻狂处皆足惊人。

这首词新丽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十一、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2008年安徽卷)

小孤山

(宋)谢枋得

人言此是海门关,海眼无涯骇众观。

天地偶然留砥柱,江山有此障狂澜。

坚如猛士敌场立,危似孤臣末世难。

明日登峰须造极,渺观宇宙我心宽。

[注]小孤山:

位于安徽宿松县城南65公里的长江之中,四无依傍,地势险要,是南宋军事要地。

谢枋得:

宋弋阳(今属江西)人,以忠义自任,曾率军抗元。

兵败后隐居福建一带,后被无人胁迫至燕京,绝食而死。

海眼:

急流遇阻所形成的大漩涡。

(1)诗中小孤山的形象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2)简析危似孤臣末世难中孤字的妙处。

十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按要求答题。

(2008年福建卷)

绝句漫兴九首(其三)杜甫

熟知茅斋绝低小,江上燕子故来频。

衔死点污琴书内,更接飞虫打着人。

[注]这首诗写于杜甫寓居成都草堂的第二年(公元761年)。

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对这首诗作简要赏析。

十三、读宋词其写作背景回答问题(2008年湖北卷)

临江仙

(宋)侯蒙

未遇行藏谁肯信,如今方表名踪。

无端良匠画形容。

当风轻借力,一举入高空。

方得吹嘘身渐稳,只疑远赴蟾宫。

雨余时候夕阳红。

几人平地上,看我碧宵中。

[写作背景]

据宋人洪迈《夷坚志》记载:

侯蒙其貌不扬,年长无成,屡屡被人讥笑。

有轻薄少年画其形貌于风筝上,侯蒙见之大笑,作《临江仙》词题其上。

后一举登第,官至宰相。

(1)这首词体现了侯蒙什么样的人生态度?

请结合词作予以简析。

(2)《三国演义》的开篇词《临江仙》上阕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与侯蒙词一样,都运用了夕阳红意象,但其象征意义各不相同,请作简要的比较。

十四、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2008年江西卷)

初入淮河四绝句(三)杨万里

两岸舟船各背驰,波痕交涉亦难为。

只余鸥鹭无拘管,北去南在飞。

[注]

淳熙十六年十二月,金人派遣使者来南宋贺岁,杨万里奉命送金使北返途中,来到原为北宋腹地,现已成为宋、金国界的淮河时,感慨万端,作诗以抒怀。

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赏析这首诗。

十五、阅读下面这首元散曲,然后回答问题。

(2008年辽宁卷)

〔正宫〕塞鸿秋浔阳即景周德清

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淀。

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

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塞鸿一字来如线。

[注]周德清(1277-1365),号挺斋,高安(今属江西)人。

淀:

即蓝靛,蓝色染料。

(1)请各举一例说明这首散曲运用的三种修辞方法。

(2)这首散曲一句一景,合起来又构成了一幅色彩绚丽的浔阳山水图。

请分别从写景的顺序和动静的角度对这首散曲作简要赏析。

十六、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2008年山东卷)

画堂春

秦观

落红铺径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

杏园憔悴杜鹃啼,无奈春归。

柳外画楼独上,凭栏手捻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此恨谁知?

[注]捻(nin):

持取,捻弄

(1)上阙的景物描写是如何表现无奈之情的?

(2)凭栏手捻花枝

放花无语对斜晖两句主要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表现了词中人物怎样的感情变化?

十七、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2008年浙江卷)

日暮倚杖水边

(金)王寂

水国西风小摇落,撩人羁绪乱如丝。

大夫泽畔行吟处,司马江头送别时。

尔辈何伤吾道在,此心惟有彼苍知。

苍颜华发今如许,便挂衣冠已慢迟。

[注]此诗为王寂被贬官至河南蔡州时所作。

指出羁绪在全诗中的具体内容,并简要赏析首联在写法上的特点。

十八、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2009年安徽卷)

小重山端午

(元)舒頔

碧艾香蒲处处忙。

谁家儿共女,庆端阳。

细缠五色臂丝长。

空惆怅,谁复吊沅湘。

往事莫论量。

千年忠义气,日星光。

《离骚》读罢总堪伤。

无人解,树午阴凉。

[注]五色臂丝:

荆楚风俗,端午节以五彩丝系臂。

沅湘:

沅水和湘水。

湘水支流中有泪罗江。

(1)从全词看,空惆怅和无人解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2)这首词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

请分别结合上阕和下阕作简要分析。

十九、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

(2009年福建卷)

江行

(宋)严羽

暝色蒹葭外,苍茫旅眺情。

残雪和雁断,新月带潮生。

天到水中尽,舟随树杪行。

离家今几宿,厌听棹歌声。

[注]棹歌:

行船时船工所唱的歌。

(1)诗人为什么厌听棹歌声?

(2)请从景与情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

二十、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2009年湖北卷)

题西溪无相院

张先

积水涵虚上下清,几家门静岸痕平。

浮萍破处见山影,小艇归时闻草声。

入郭僧寻尘里去,过桥人似鉴中行。

已凭暂雨添秋色,莫方修芦碍月生。

(1)这首诗多处写到影,有的是明写,有的是暗写。

请找出两处暗写影的诗句,并加以说明。

(2)第二联是怎样写景的?

二十一、阅读下面的诗句,根据提示,完成赏析。

(2009年湖南卷)

三月晦日偶题

节物相催各自新,痴心儿女挽留春。

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

点绛唇

元好问

醉里春归,绿窗犹唱留春住。

问春何处,花落莺无语。

渺渺予怀,漠漠烟中树,西楼暮,一帘疏雨,梦里寻春去。

(1)词多富情趣,而宋诗多理趣。

请从作品中对春逝态度的角度,分析秦诗之理趣、元词之情趣是如何表现的。

(2)分析《点绛唇》一词起句与结句的艺术特点。

二十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2009年山东卷)

寄远

杜牧

南陵水面慢悠悠,风紧云轻欲变秋。

正是客心孤迥处,谁家红袖凭江楼?

(1)首句中悠悠在诗中有何作用?

(2)本诗后两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变化?

二十三、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2009年江西卷)

喜外弟卢纶见宿

司空曙

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以我独沉久,愧君相见频。

平生自有分,况是蔡家亲。

[注]蔡家亲:

表亲

(1)此诗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2)前人认为全诗动人之处在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两句,请从情景关系的角度分析其独到之处。

二十四、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2009年辽宁卷)

晚泊岳阳

欧阳修

卧闻岳阳城里钟,系舟岳阳城下树。

正见空江明月来,云水苍茫失江路。

夜深江月弄清辉,水上人歌月下归;

一阕声长听不尽,轻舟短楫去如飞。

(1)诗中有三处写到月,请就此作简要赏析。

(2)这首诗表达了什么样的心情?

是怎样表现的?

二十五、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2009年宁夏卷)

鹧鸪天代人赋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

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

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注]这首词作于遭弹劾解官归居时。

青旗:

酒旗,酒店门外用青布做的幌子。

(1)词的上阙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

请简要叙述。

(2)词的最后两句用了哪种写作手法?

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

词题为代人赋,为什么要以此为题?

请简要说明。

二十六、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2009全国卷)

军城早秋

严武[注]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注]严武(726-765):

字季鹰,华阴(今属陕西)人。

曾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广德二年(764)秋率兵西征,击败吐蕃军队七万多人。

(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

有什么寓意?

(2)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什么样的情怀?

二十七、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2009年江苏卷)

满江红·

登黄鹤楼有感

岳飞

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

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

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

[注]到而今,铁骑满郊畿,风尘恶。

兵安在?

膏锋锷。

民安在?

填沟壑。

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

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

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注]万岁山、蓬壶殿:

指宋徽宗时构筑的土山苑囿、亭台宫殿。

(1)这首词中的对比是由哪两个句子领起的?

万岁山前珠翠绕一句中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词中写了哪些风尘恶的景象?

(2)词的开头写登黄鹤楼遥望中原,结尾说再续汉阳游,骑黄鹤,反映出的思想感情有何变化?

二十八、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2009年四川卷)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其二)

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1)请谈谈这首诗前两句中入字和摩字的表达效果。

(2分)

(2)这首诗丰富的感情蕴涵在景物与人物活动的描写之中。

结合全诗,对此作简要分析。

二十九、阅读下面的诗,然后回答问题。

(2009年天津卷)

严郑公宅同咏竹

杜甫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

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

雨洗涓涓净,风吹细细香。

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

[注]严郑公,即严武,受封郑公。

箨(tu),笋壳。

帙,包书的布套。

(1)本诗前三联描写出竹子怎样的形象?

(2)请赏析色侵书帙晚一句。

(3)请你谈谈对最后一联寓意的理解。

三十、阅读下面的曲词,然后回答问题。

(2009年重庆卷)

折桂令·

问秦淮

孔尚任

问秦淮旧日窗寮,破纸迎风,坏槛当潮,目断魂消。

当年粉黛,何处笙萧?

罢灯船端阳不闹,收酒旗重九无聊。

白鸟飘飘,绿水滔滔,嫩黄花有些蝶飞,新红叶无个人瞧。

(1)当年粉黛,何处笙箫?

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2)白鸟飘飘,绿水滔滔,嫩黄花有些蝶飞,新红叶无个人瞧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色?

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

三十一、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东北师大附中2006—2007学年度上学期高三年级第二次质量检测)

未展芭蕉

钱珝

冷烛无烟绿蜡干,芳心犹卷怯春寒。

一缄书札藏何事,会被东风暗拆看。

(1)诗歌首句描写未展芭蕉,从哪两个方面设喻?

(2)诗歌前两句由物及人,芳心犹卷怯春寒一句展现了怎样的画面?

请具体描述。

(3)诗中的会、暗两字,对深化诗的意境有重要的作用,谈谈你的理解。

三十二、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东北育才、天津耀华、大连育明、哈三中2008届高三四校联考第一次模拟考试)

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

柳宗元

觉闻繁露坠,开户临西园。

寒月上东岭,泠泠疏竹根。

石泉远逾响,山鸟时一喧。

倚楹邃至旦,寂寞将何言。

[注]本诗作于柳宗元被贬永州之时。

西园位于永州愚溪住宅以西。

(1)诗歌第二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结合全诗赏析诗人主要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来表现寂寞的?

三十三、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辽宁省鞍山一中2008—2009学年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

自沙县抵龙溪县,值泉州军过

韩偓

水自潺湲日自斜,

尽无鸡犬有鸣鸦。

千村万落如寒食,不见人烟空见花。

[注]泉州军:

唐末一支军阀部队,据载,烧杀掳掠,无恶不作。

(1)请结合诗句谈一谈首句中的自和最后一句中的空’’的艺术效果。

(2)有人评价千村万落如寒食,不见人烟空见花与杜甫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立意相仿,但在角度和写法上又有不同,试结合诗句分析。

三十四、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辽宁省沈阳二中2008上学期高三第二次阶段测试)

江汉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

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老马识途的故事出自《韩非子说林上》,齐桓公伐孤竹返,迷惑失道。

他接受管仲老马之智可用的建议,放老马而随之,果然得道。

长途,代指驱弛之力。

(1)这是杜甫晚年客滞江汉时所写的一首诗。

诗中二三联用了片云孤月落日秋风几个意象,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

(2)有人认为这道诗洋溢着诗人自强不息的精神,也有人认为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怨愤之情,你同意哪种说法?

请说明理由。

三十五、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东北师大附中2009级高三年级第一次摸底考试)

九日

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

竹叶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

殊方日落玄猿哭,旧国霜前白雁来。

弟妹萧条各何在,干戈衰谢两相催!

(1)颈联中提到玄猿和白雁,有什么作用?

(2)结合尾联,简要分析这首诗表现出了什么样的情感。

三十六、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东北三省三校2009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合模拟考试)

菩萨蛮

舒直

画船捶鼓催君去,高楼把酒留君住。

去住若为情[注]?

西江潮欲平。

江潮容易得,只是人南北。

今日此樽空,知君何日同?

[注]若为情:

何以为情,难为情。

(1)催字在词的前两句中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2)这首词在情与景的处理上很有特色,宋人曾季貍称赞说甚有思致,请结合下片句子,谈谈你的理解。

三十七、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2009年东北三省四市长春、哈尔滨、沈阳、大连第一次联合考试)

叹疆场

隋代民歌

闻道行人到,妆梳对镜台。

泪痕犹尚在,笑靥自然开。

到家

金刘汲

三载尘劳虑,翻然尽一除。

园林未摇落,庭菊正扶疏。

绕屋看新树,开箱检旧书。

依然故山色,潇洒入吾庐。

(1)这两首诗所写内容都是喜归,试分析两首诗在表现喜这一情感时的不同之处。

(2)试对依然故山色,潇洒入吾庐两句进行赏析。

三十八、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吉林一中2009年高考模拟训练题)

对雪

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

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瓢弃樽无绿,炉存火似红。

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

[注]原指晋人殷浩忧愁无聊,用手在空中划字。

(1)此诗为《春望》同一时期的作品,从全诗看,说说本诗的主旨。

(2)读第二、三两联,任选一联,分析通过怎样的艺术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

三十九、阅读下面一支散曲,然后回答问题。

(辽宁省沈阳市二十中201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玉鞭蓉喜雨

明冯惟敏

初添野水涯,细滴茅檐下,喜芃芃遍地桑麻。

消灾不数千金价,救苦重生八口家。

都开罢:

荞花,豆花,眼见的葫芦棚结了个赤金瓜。

[注]野水:

指地上的积水。

芃(png):

茂盛的样子。

(1)这支小令用什么方式来抒情?

表达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和感情?

(2)这支曲子在语言运用上有些什么特点?

四十、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黑龙江哈尔滨三中2010学年度上学期高三学年十月份月考)

夜书所见

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注]篱落:

篱笆。

(1)诗开头两句中送动两句用语巧妙,说说它们的表达作用。

(2)结尾两句诗人写儿童挑灯夜捉促织,是用怎样的艺术手法抒发情感的?

四十一、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辽宁省沈阳二中2009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

唐多令

邓剡

雨过水明霞,潮回岸带沙。

叶声寒,飞透窗纱。

堪恨西风吹世换,更吹我,落天涯。

寂寞古豪华,乌衣日又斜。

说兴亡,燕入谁家?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

[注]邓剡,南宋人,宋亡后不仕新朝,坚守节操,此词为被俘后押送元朝大都途中路过建康(南京)时所作。

(1)上片中堪恨西风吹世换一句语意双关,请简要分析。

(2)试从情与景的角度,就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三句进行赏析。

四十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山东省济南市2009届高考模拟考试)

倦夜杜甫

竹凉侵卧内,野月满庭隅。

重露成涓滴,稀星乍有无。

暗飞萤自照,水宿鸟相呼。

万事干戈里,空悲清夜徂。

[注]徂:

过去。

(1)这首诗前三联营造了一个什么样的氛围?

(2)从全诗来看,诗人为什么而倦?

这种倦在诗中又是如何体现出来的?

四十三、阅读下面的诗,然后回答问题。

(天津市2009年5月十二区县重点中学高三毕业班联考)

玉阶怨

李白

无声子夜歌

薛奇童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净扫黄金阶,飞霜皎如雪。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下帘弹箜篌,不忍见秋月。

(1)这两首诗的开头两句分别写到白露、飞霜,对表达情感有什么作用?

(2)著名学者俞陛云在《诗境浅说续编》中提到《无声子夜歌》时说:

此与宫怨词‘却下水晶宫,玲珑望秋月’词异而意同。

请比较这两首诗,分析这里所说的同和

异。

四十四、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吉林省长春市2009年高中毕业班第三次调研测试)

秋雨夜眠

白居易

凉冷三秋夜,安闲一老翁。

卧迟灯灭后,睡美雨声中。

灰宿温瓶火,香添暖被笼。

晓晴寒未起,霜叶满阶红。

(1)请写出本诗诗眼并结合相关内容谈谈其作为诗眼的理由。

(2)分析诗末霜叶满阶红这一环境描写有何作用?

四十五、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辽宁省大连市2009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

秋晚归故居

李昌符

马省曾行处,连嘶渡晚河。

忽惊乡树出,渐识路人多。

细径穿禾黍,颓垣压薜萝。

乍归犹似客,邻叟亦相过。

(1)此诗写归途一路到家的情景,自远而近,层次细密,请写出每层的大意。

(2)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评价此诗情景具真,请结合具体诗句从真的角度加以析(举二句(联)即可)。

四十六、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辽宁省鞍山市2009年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质量调查)

端居

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雨中愁。

[注]端居,即闲居之意。

(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2)第二句中的敌字换成对字可否?

二者相较,哪一个表达效果更好?

为什么?

【参考答案】

一、(2007年天津卷)

(1)从内容上看,葱葱、靡靡描写出春雨后水边草木茂盛的样子;

从形式上看,运用叠音,使诗歌富有韵律感,读来琅琅上口。

(2)一时放春入改写成散文就是美好春光,一下子都被放进眼里。

那种掀开门帘后,雨后春光满院,扑面而来,令人思想豁然开朗,表现了的欣喜之情。

二、(2007年重庆卷)

(1)前二句描写了光彩正艳、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