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教学计划和教案第五册.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672361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98 大小:85.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数学教学计划和教案第五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8页
三年级数学教学计划和教案第五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8页
三年级数学教学计划和教案第五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8页
三年级数学教学计划和教案第五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8页
三年级数学教学计划和教案第五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年级数学教学计划和教案第五册.docx

《三年级数学教学计划和教案第五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数学教学计划和教案第五册.docx(9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年级数学教学计划和教案第五册.docx

三年级数学教学计划和教案第五册

佛山市禅城区南庄镇河滘小学数学科第五册教学工作计划

2019-2020年三年级数学教学计划和教案(第五册)

 

全册教学要求

 

1、会笔算.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

6.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

7.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

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四边形

教学难点

 

时分秒的认识、四边形

具体要求

单元

教学要求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第一单元

1、初步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1毫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10毫米;1千米=1000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2、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

建立1千米、1毫米的长度观念;1吨的质量观念

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

 

第二单元

掌握100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

初步掌握100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掌握10000以内笔算加、减法

掌握10000以内笔算加、减法

 

第三单元

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第四单元

 

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运用有余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具体要求

单元

教学要求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第五单元

1、建立秒的时间观念,知道秒是很短的时间单位

2、知道1时=60分,1分=60秒

3、珍惜时间

 

建立秒的时间观念,知道秒是很短的时间单位

1时=60分,1分=60秒

 

第六单元

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

 

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

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

 

第七单元

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第八单元

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

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

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

第九单元

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

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学情分析

或学科情

 

经过了两年的数学学习后,学生在数学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一定的水准,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

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

但是一部分学困生在遇到思考深度较难的问题时,有畏缩情绪。

只有课堂和数学学习的活动中,才能充分的体现一个孩子学习的真实状况。

因此对这些学生,我应该关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保持,并逐步引导的思维的乐趣、成功体验所获得的乐趣中。

再加之有一些厚爱生的基础比较差,计算能力、思维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一些数学学习中的良好习惯还有待于加强,对于这些学生要在本学期的教育教学中培养孩子的良好学习习惯,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探寻良好的学习方法,采用各种激励机制,让孩子迎头赶上。

 

1、笔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教学有机结合,使学生在学习计算的同时,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以便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应用意识。

2、提供关于空间与图形的丰富素材,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3、表内乘法教学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加强教学过程的探索性。

4、结合有关教学内容加强估计意识与能力的培养。

结合实例,通过小组讨论交流的情境,展示不同的估算方法使学生了解到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有时并不需要准确的计算或精确的结果,而只需要一个粗略的数据就可以达到目的。

5、注重体现探索性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探索和创新的意识。

注意从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出发,利用各种学习内容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数学探究活动以及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在获得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的同时,逐步形成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创新的意识。

6、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尝试把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通过学生可以理解的简单形式,采用生动有趣的事例呈现出来。

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验、猜测、推理与交流等活动,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与欲望,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各周教学进度表

周次

教学内容

完成情况

1

学习要求教育;测量

2

测量

3

第一单元测验,加法

4

减法,加减法验算

5

国庆假期

6

第二单元测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

7

周长;第三单元测验

8

有余数除法

9

有余数除法

10

第四单元测验;秒的认识

11

时间计算

12

第五单元测验;口算乘法

13

笔算乘法;第六单元测验

14

分数的认识

15

分数的计算;第七单元测验

16

统可能性;

17

数学广角;第八-九单元测验

18

整理和复习

19

总复习

20

总复习

第一单元  测 量

第一课时:

毫米的认识总节第周星期

教学内容:

教材第2—3页的内容及练习一第1、2题。

教学目标:

1、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建立1毫米的长度概念,会用毫米、厘米度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

2、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能力。

3、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并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

认识长度单位毫米,会用毫米度量物体长度。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估测方法。

教学用具:

直尺

教学过程:

一、估测数学书的长、宽、厚的长度。

师:

请同学们观察数学书的长、宽、厚,并估一估大约有多长,然后把估测的结果填入下表。

估 计

测量

数学书的长

数学书的宽

数学书的厚

师:

你是怎么想的?

二、学生动手测量实际长度。

1、让学生用学具测量数学书的长、宽、厚。

2、让学生先在小组上交流,然后再在全班交流。

三、揭示课题。

(板出:

毫米的认识)

四、建立1毫米的概念。

1、认识直尺上的1毫米有多长。

2、闭上眼睛想一想1毫米有多长。

然后再比一比1厘米和1毫米。

3、举例子说说生活中那些物品的长度是1毫米。

五、认识厘米与毫米之间的进率。

让学生看尺子,数一数1厘米长度里有几小格,然后汇报小结(1厘米里面有10个1毫米。

)板出:

1厘米=10毫米

六、堂上练习:

1、完成数学课本第3页的做一做。

2、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一的第1、2题。

3、找出自己周围物品,并用毫米作单位量一量它的长度。

七、全课小结。

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毫米的认识

1厘米=10毫米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分米的认识总节第周星期

教学内容:

教材第4页的内容及练习一第3—7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实践,使学生意识到量比较长的物体的的长度可以用分米作单位。

2、认识分米,建立1分米的长度概念。

3、培养学生估测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

认识分米,建立1分米的长度概念。

教学难点:

选用合适的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

教学用具:

直尺

教学过程:

一、学生动手测量课桌的桌面的长、宽。

1、两人为一组测量桌面的长、宽。

2、全班交流。

3、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引导学生发现量比较长的物体的长度用厘米、毫米作单位来测量不方便)

二、建立1分米的空间观念。

1、让学生观察尺子,尺子上0刻度到刻度10之间的长度就是1分米,请学生数一数几厘米是1分米。

板出:

1分米=10厘米

2、让学生找一找、比一比在我们身边,或在我们身上哪些物体的长度约是1分米。

3、用手比划1分米有多长。

4、闭上眼睛想一想1分米有多长。

三、认识几分米

1、在尺子上认识几分米。

2、出示课件让学生认识几分米。

四、堂上练习:

1、练习一的第3题。

(先估测,然后再测量)

2、判断下列的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 ”,错误的打“×”

(1)一条裤子长9分米。

(  )

(2)一张床长5分米。

 (  )

(3)小明高14分米。

 (  )

(4)一支毛笔长2分米也就是20厘米。

( )

3、填空:

 5分米=( )厘米30厘米=( )分米

40毫米=( )厘米 2米=(  )厘米

4、学生独立完成练习三第4、5题。

5、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三第6题和第7题。

五、全课小结:

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分米的认识

1分米=10厘米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

千米的认识总节第周星期

教学内容:

教材第7—8页的例3和例4及练习二的第1、2、4题。

教学目标:

1、认识千米,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知道1千米=1000米。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

会用千米表示实际长度,知道1千米=1000米。

教学难点:

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

教学准备:

要求学生到路边观察路标,教师制作一块路标。

教学过程:

一、认识千米。

                 

1、学生汇报到路边观察到什么。

2、出示老师制作的第一块路标,让学生理解、体会从某路口到学校6千米的含义。

3、让学生看书第7页的例3,理解到叶镇21千米、灵山23千米的意义。

4、小结:

千米是比米大的长度单位。

二、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

师:

从某路口到学校6千米,那么你是否知道从某路口到哪里大约是1千米?

1千米又有多长呢?

师:

从某路口到某处就是1千米,运动场的跑道一圈是200米,5圈就有1千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图表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