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哲学形成全套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高二哲学形成全套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哲学形成全套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5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6.正像图片中人们探讨的那样,哲学研究的问题有许多,但_______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
A.世界观和方法论B.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C.思维和存在D.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7.哲学的基本问题人们的现实活动中表现为()
A.人与人的关系B.社会与自然的关系
C.人与世界的关系D.主观与客观的关系
8.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指的是()
A.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B.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C.哲学的基本问题D.存在是否决定思维的问题
9.右图漫画中公鸡的观点与下列选项中的哪种说法的哲学思想一致()
A.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B.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C.存在就是被感知
D.天不变,道亦不变
10.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提出“水是万物的始基”。
中国春秋时代《管子》一书中也指出“水者,何也?
万物之本原也”。
他们的观点属于()
A.主观唯心主义观点B.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C.朴素唯物主义观点D.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11.每一个真正的哲学问题所把握的都是自己所处时代脉搏的一次跳动;
每一个真正的哲学问题所演奏的都是自己所处时代的一段最强的音符。
哲学作为一定社会时代的精神生活、观念形态,它们的内容
A.源于哲学家的主观想象
B.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
C.是对客观现实世界的真实反映
D.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1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标志着哲学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时代。
之所以做出上述判断,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实现了()
①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②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
③实践基础上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④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3.在马克思的墓碑上刻着标志马克思哲学基本特征的两行字:
“以往的哲学都是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造世界。
”这主要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
A.阶级性B.革命性
C.实践性D.科学性
14.邓小平同志有两句名言:
一句是“摸着石头过河”,另一句是“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
也就是说,要具备理论创新的巨大勇气,敢于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大胆地向前闯,大胆地去实践。
这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是()
A.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B.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C.继承性和发展性的统一D.客观性和主观性的统一
15.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理论,随着社会实践发展而发展。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和发展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
A.科学发展观B.邓小平理论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二、简答题在横线上作答,紧扣题意,简明扼要。
16.爱因斯坦不仅是科学史上一位罕见的科学家,而且也是一位伟大的哲学家。
在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上,他曾指出:
“哲学要是不同科学接触,就会变成一个空架子;
科学要是没有哲学,就是原始的混乱的东西”。
(1)爱因斯坦关于“哲学要是不同科学接触,就会变成一个空架子”这段话表明
。
(2)“科学要是没有哲学,就是原始的混乱的东西”这段话表明。
17.观察漫画:
甲说:
“正是有了我和我的意识才有了地球”。
这一观点是。
乙说:
“没有地球,哪有我们的意识呢?
”
这一观点是。
18.请正确连线
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心外无物,心外无理(主)主观唯心主义
人病则忧惧,忧惧则鬼生
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客)客观唯心主义
物是观念的集合(主)
理生万物,理在事先(客)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19.
(1),
(2)。
三、问答题
20.
众说纷纭话哲学:
圣托马斯:
哲学是神学的婢女
维特根斯坦:
哲学不是一种理论,而是一种活动,哲学的结果不是哲学的语句,而是语句的澄清。
西塞罗:
哲学,人生之导师,至善之良友,罪恶之劲敌,如果没有你,人生又值得什么?
罗素:
哲学是介于科学与神学之间的中间地带。
通过学习,谈谈你对关于什么是哲学的看法。
21.材料一人类最早关注的不是哲学问题,而是具体科学问题。
古希腊和古罗马的许多哲学家往往首先是自然科学家,被马克思称之为“古代伟大的思想家”、被恩格斯称之为“最博学的人物”的大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物理学、天文学、生物学等方面都颇有建树,还有柏拉图、毕达哥拉斯等。
他们孜孜以求地探寻着世界某一领域的特殊规律,创建了一门门具体科学。
材料二随着实践的不断发展,人们视野的不断开阔,认识的不断深化,人们认识的对象由起初的个别事物逐渐扩大到事物之间的联系,而后又涉及整个世界。
在此基础上人们形成的关于整个世界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就是世界观,而对世界观加以理论化、系统化便形成了哲学。
请结合上述材料,说明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22.政治课上,同学们探讨“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什么?
”的问题。
有同学认为: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往哲学和科学发展的思想结晶,所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科学”。
针对上述同学的观点,谈谈你的认识。
东城区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过程性教学质量评估试卷
高二政治《生活与哲学》练习
(二)
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
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
学校班级姓名分数
一、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答案。
1.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这里的“客观实在”是指()
A.世界上万事万物的总和B.自然界中客观事物的共同属性
C.所有有形的物体D.万事万物共同的属性
2.右图为“嫦娥一号”拍摄的月球高地图片,在长约460千米,宽约280千米的范围内,分布有不同大小、形态、结构和形成年代的撞击坑。
从唯物论的观点看,这幅图像佐证了()
A.神话的产生是缺乏客观根据的
B.月球与地球具有相同的物质结构
C.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的正确性
D.各种唯物主义物质观的科学性
3.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有一个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因此物质也是有生有灭的。
这一观点的错误实质是()
A.违背了自然界的存在发展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
B.片面夸大了物质的唯一特性
C.把物质和物质的具体形态对立起来
D.把物质和物质的具体形态等同起来
4.马克思说:
“一切生活在地上和水中的东西,只是由于某种运动才得以生存、生活。
”对这句话正确的理解是()
A.运动是物质的主体B.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和存在方式
C.物质是运动的主体D.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古希腊的赫拉克利特说过:
“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他的学生克拉底鲁认为:
“人甚至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回答5、6题。
5.“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这一哲学命题()
A.否认了世界的物质性B.承认了相对静止的存在
C.说明了物质运动是普遍的、永恒的、无条件的,具有绝对性
D.承认了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
6.“人甚至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A.说明了物质和运动的关系B.否认了运动的绝对性
C.夸大了事物的相对静止D.否认了事物相对静止的存在
7.两位画家以“安静”为题,各画了一幅画。
一位画了一个湖,湖面平静,倒映着远山和湖边的花草,好像一面镜子。
另一位则画了一个急流直泻的瀑布,旁边一棵小树,树上一个鸟巢,巢里一只小鸟在睡觉。
后一位画家才画出了安静的真义,因为他懂得()
A.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B.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C.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是统一的
D.物质世界是对象运动和绝对静止的统一
8.历史上曾显赫一时的古楼兰人竟神秘消失了。
考古证实,当时规模稍大的墓穴,要用到大约600多棵树。
等人们认识到砍伐林木、破坏环境的恶果时,再实施“严禁砍伐活树,否则罚马一匹”时,古楼兰已是回天无力了。
材料告诉我们()
A.规律是客观的,人在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B.规律是可以被认识和利用的
C.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无条件的D.违背规律必然受到规律的惩罚
9.猎狗能够帮助猎人拦截猎物,狐狸会利用环境躲避猎人的追捕,海豚可以担当人类水中作业的助手,但高等动物的这些简单的分析和判断心理永远不能发展为人的意识。
其原因是()
A.高等动物不具有反应特性 B.意识是人类劳动的产物、是社会的产物
C.动物的心理反应开发不够D.人的意识是从动物的心理发展而来的
10.在美学中总要谈到“移情”现象,即“情景交融”,比如我们高兴时,仿佛骄阳在笑,青松在招手,花儿也在点头;
悲伤时,又觉得雨如泪,风如咽。
“移情”的说法体现的哲学观点是()
A.意识是人脑机能B.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形成的主观映像
C.意识对物质具有决定作用D.意识有正确和错误之分
11.读漫画《歪嘴和尚》。
这位领导之所以“念歪经”是因
为他没有()
A.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B.脱离人民群众
C.形成来源于客观世界的正确意识
D.以正确价值观和科学理论作为指导
12.古希腊有位哲学家说:
“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
是一支需要被点燃的火把。
”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A.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B.意识可以能动地反映客观存在
C.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D.符合实际的意识具有能动作用
13.被誉为“股神”的巴菲特先生有句投资名言,我与其他人不同,在别人贪婪的时候,我恐惧;
当众人恐惧的时候,我贪婪。
以下哲学道理最能体现巴菲特这一观点的是()
A.意识活动具有计划性、目的性
B.意识活动具有选择性、预见性
C.意识对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D.意识对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14.某地农民过去误以为多施肥就能提高产量,存在盲目施肥现象。
现在,他们根据耕地的地力、肥力、肥效和作物需肥情况精确设计配方,对症施肥,效果显著。
A.人能正确反映外部世界B.认识要透过现象达到本质
C.事物的发展是有规律的D.做事情要一切从实际出发
15.在治理荒漠化土地的过程中,一些不适合种树的地方却在费尽心思地植树造林,结果是年年种树不见树。
有些地方为种树,超采地下水,影响周围植被。
“绿了一线,黄了一片”。
这种行为()
①否认了意识能反作用于客观事物②违背了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
③没有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求真务实④没有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16.有这样一个故事:
诡辩家欧布里德向朋友借钱后,一直拖着不还,朋友只好前去讨债,没想到欧布里德却说:
“一切皆流,一切皆变,借钱的我是过去的我,过去的我不是现在的我,您要讨债就向过去的我讨吧!
”朋友被他的诡辩激怒了,便狠狠地揍了他。
从哲学的角度看,欧布里德错误在于。
17.古希腊哲学家芝诺提出“飞矢不动”,认为飞矢在每一瞬间,都占据着一个与自己大小相同的空间,飞矢始终在自己的空间之中,它停驻在这段路的各个不同的位置上,而不是从一个位置飞至另一个位置。
芝诺论证的错误在于。
18.观察漫画《各人心目中的“上帝”》。
其实“上帝”是根本不存在的,观音菩萨的外貌似像汉族人,耶稣的外貌像西方人,可见,人是按照自己的形象去创造神的。
每个人画的“上帝”都可以在现实世界中找到它们的影子。
这说明,意识在本质上是
意识的内容。
19.在国际公认的72小时“黄金救援时间”后,在2008年5月的四川地震灾区,救援人员营救出68个生命。
在分析这些人存活的原因时,很多人认为意志力成为生存的一个决定性因素。
从哲学的角度看这种观点的依据。
20.蜘蛛的活动与织工的活动相似,蜜蜂建筑蜂房的本领使人间的许多建筑师感到惭愧。
但是,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房以前,已经在自己头脑中把它建成了。
马克思的这段话说明。
21.观察漫画,说明所学规律的知识进行分析。
22.材料一建国以来,国家投入大量资金整治江河,兴修水利,仅长江中下游就完成40亿立方米的土石方,修筑和加固堤岸3500余千米。
材料二国家重视环保工作,采取了包括制定《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在内的一系列措施,要求各地保护森林资源,制止毁林开垦、乱占林地行为,并对加强水利设施建设、“退耕还林”、“退田还湖”等作出安排。
结合上述材料,说明怎样才能做到按客观规律办事?
23.“思维着的精神是地球上最美的花朵”,“地球上最美的花朵会不断转化为丰硕的果实”。
请运用所学哲学知识分析这两句话的涵义。
24.某乡政府接上级有关部门的指示:
为加快水产养殖步伐,每村村新开挖样鱼池不得少于10公顷。
但该乡政府认为,本乡地势高,经常发生旱情,不适宜挖田养鱼。
该乡政府又根据近两年市场对棉花、蔬菜需求渐增的趋势,最后决定:
改粮食、大豆、立体种植为粮食、棉花、蔬菜立体种植,同时全面拓宽河道。
当年旱情严重,新开挖修好的河道发挥了重要作用。
农民的经济效益比往年大大提高。
运用所学唯物论的知识,说明该乡政府决策的正确性。
高二政治《生活与哲学》练习(三)
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
一、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答案。
1.在听完一位成功的企业家讲课后,一些来自企业的学员感到有些失望,便问他:
“你讲的那些内容我们都知道,可为什么我们之间的差距会那么大呢?
”这位企业家回答说:
“那是因为你们仅是知道,而我却做到了,这就是我们的差距。
”这句话表明实践具有()
A.社会历史性B.客观物质性C.直接现实性D.主观能动性
2.能够统一天下的秦始皇,造了一个举世闻名的长城去防御敌人,可就是没想到制造导弹去攻击敌人。
从哲学角度看,这是因为实践具有()
A.客观性B.主观能动性C.物质性D.社会历史性
3.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特点,是因为()
①实践的主体、手段、对象都具有客观性
②实践活动的过程受到客观事物及其运动规律的制约
③实践活动的结果受到客观事物及其运动规律的制约
④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
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
4.下列观点符合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有()
①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②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
③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
不临深渊,不知地之厚也
④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
A.①②④B.②③④C.②③D.①④
5.“造烛为求明,求知为运用,学而不用如同耕地不播种,终无收获。
”这里蕴涵的哲学道理是()
A.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B.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C.实践是认识的来源D.实践的检验认识的标准
6.观察漫画,说明漫画中的这些人没有坚持真理的()
A.客观性B.唯一性C.无限性D.条件性
7.三角形内角之和等于180°
,这是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提出的定理。
在此之后的两千多年里,人们一直把它当作任何条件下都适用的真理。
但是,19世纪初,俄国数学家罗巴切夫斯基提出:
在凹曲面上,三角形内角之和小于180°
。
随后,德国数学家黎曼提出,在球形凸面上,三角形内角之和大于180°
这说明真理是()
①因人而异的②具体的③有条件的④客观的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③
8.牛顿力学对宏观世界和低速运动的描述无疑是正确的,因而被称为真理,然而,一旦用它去描述微观世界,立刻就会变成荒谬。
①真理是有条件的
②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
③真理的属性是正确性
④真理总有自己的适用范围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9.区分真理与谬误主要看()
A.主观是否与客观对象相符合 B.认识的来源是否是实践
C.认识水平高低与否 D.认识方法正确与否
10.如图,北斗七星的变化表明()
A.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
B.人们认识受到具体实践水平的限制
C.人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
D.认识对象是无限变化的物质世界
11.成人认为儿童是傻瓜,因为儿童对重大的事情浑然不觉;
儿童认为成人是傻瓜,因为成人对有趣的事情漠然置之。
A.人们的认识受到实践水平、知识水平的限制
B.获得对事物的正确认识需要多次反复的过程
C.真理是客观的、有条件的、具体的
D.真理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进行检验
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相关专家说:
“按照目前国内水平,我国对地震的中期预报,也就是几个月内可能发生的地震,准确率是20%,短期地震预报,即三五天内可能发生的地震,则准确率不到10%。
”这表明()
A.有些事物人们是无法认识的
B.人的认识受到各种条件的制约
C.事物的复杂程度决定着人们的认识程度
D.认识事物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13.“鱼对水说:
你看不到我的眼泪,因为我在水里。
水对鱼说:
我能感觉到你的眼泪,因为你在我身边。
”对者段话的理解,最恰当的是()
A.人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B.真理是客观的
C.认识没有是非标准D.认识受主观因素影响
14.“做人要知足,做事要知不足,做学问要不知足。
”这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外科医学奠基人裘法祖的“座右铭”。
其中“做学问要不知足”,是因为()
A.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别B.人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
C.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D.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15.党的十七大报告完整概括了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确立了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
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A.每一时期人们的认识都是正确的
B.科学发展观能更好地指导实践
C.认识随实践发展而无限发展
D.感性认识要上升到理性认识
16.从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看,“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
“这是在强调。
“社会一旦有技术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这是在强调。
17.詹姆士认为,有用的观念就是真理。
“‘它是有用的,因为它是真理’,或者说‘它是真的,因为它是有用的’。
这两句话的意义是一样的。
詹姆士的“有用即真理”的说法是一种真理观,否认了真理的。
18.“只要再多走一小步,仿佛是向同一方向迈出的一小步,真理便会变成谬误。
“这句话表明真理是。
19.古往今来,一切有志之士无不把对真理的追求作为终生奋斗的目标。
为追求真理无数学者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为了追求真理,许多志士不顾艰险,奋力攀登;
为了捍卫真理,多少英雄豪杰宁愿赴汤蹈火,粉身碎骨。
这段话给我们的哲学启迪。
20.2006年8月24日,在捷克首都布拉格召开的国际天文学联合会闭幕大会上,2500位来自不同国家的天文学代表对四个关于确定太阳系行星身份的草案进行投票表决后决定,冥王星失去“行星”地位,被划为“矮行星”。
这意味着,传统意义上的太阳系九大行星论被修改了。
上述材料从有关真理知识的角度说明了
。
21.请结合实践的特点评析下列观点
评析
观点
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评析
实践只是人的精神、观念的活动
——黑格尔
实践是人类应对环境的一种活动,这种活动与动物相比,没有本质的区别
——杜威
实践是个人纯粹的物质性活动
22.从十二大到十五大,我们党一直强调,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
十六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生态文明。
这是我们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的一次升华。
这一理念的提出,不仅是对我国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中存在的资源、环境等问题的正视,更是今后对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规划和指导,必将促进社会和谐、民生改善。
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
23.观察漫画,运用所学真理的知识,对其进行分析。
24.诺贝尔奖获得者、著名物理学家丁肇中在回答某大学同学门提出的“您觉得人类在太空能找到暗物质和反物质吗?
”“您觉得您从事的科学实验有什么经济价值吗?
”“您能不能谈谈物理学未来20年的发展方向?
”三个问题时,一连说了三个“不知道”,这让在场的所有同学大感意外。
丁肇中随后解释说,在太空实验找到反物质和暗物质之前,谁也无法确定能不能找到。
……所以今天我们所用的东西都是以前被认为是“花钱最多最没有经济效益的”。
他的简短而朴实的解释赢得了全场的热烈掌声。
运用所学哲学知识,说明丁肇中教授简短而朴实的解释为什么会赢得全场热烈的掌声。
高二政治《生活与哲学》练习(四)
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第八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学校班级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