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寒温带森林生物样性恢复与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6705800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47.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寒温带森林生物样性恢复与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中国寒温带森林生物样性恢复与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中国寒温带森林生物样性恢复与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中国寒温带森林生物样性恢复与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中国寒温带森林生物样性恢复与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寒温带森林生物样性恢复与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中国寒温带森林生物样性恢复与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寒温带森林生物样性恢复与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寒温带森林生物样性恢复与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示范区的建设,绝对不允许破坏生态平衡或使之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限度。

3.发挥自身特色:

示范区应尽力突出自身的特色,逐步提高示范区自养能力,努力开发林木绿化苗木和中草药新品种及栽培新技术。

1.4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依据

1.4.1《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1.4.2《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植物保护法》

1.4.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1.4.4《森林防火条例》;

1.4.5建设单位设计委托书、合同书。

1.5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项目建设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详见表1-1

项目建设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表1-1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指标

备注

1

总面积

公顷

14981

包括就地保护330公顷

2

规划面积

3620.46

2.1

其中:

十一处生态景观区

898

2.2

森林植物园

1891.46

2.3

苗圃

12

2.4

种子园

140

2.5

速生丰产园

95

2.6

地理种源试验区

139

2.7

引种区

15

2.8

珍贵树种保护区

330

2.9

中草药种植园

100

3

总投资

万元

3894.31

 

1.6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结论

中国寒温带森林生物多样性恢复与森林植物基因保护示范区建设工程的建设是全国范围内启动生态环境示范区建设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的实施将起到积极的保障作用。

该项目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政策,符合人类经济可持续发展目标和我国生态建设发展纲要的精神,其建设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第2章建设地区概况、主要建设内容及规模

2.1建设地区概况

2.1.1自然环境

1.地理位置

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公司位于找国的北部边疆(称大兴安岭东部林区),其共地理坐标为50°

10'--53°

33',东径121°

12'--127°

00',北部和东部隔黑龙江与俄岁斯相望,西邻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南接内蒙古大杨树林业局和黑龙扛省黑河地区,是国家主要的木材生产基地。

全区总经营面积为12526.8万亩(其中天然林面积为9347.8,万亩),占国土面积的0.9%。

2.地形、地貌

大兴安岭东部林区地形地貌的重要特点之一是主脉东侧较陡,西侧较缓,河谷开阔,大多数地区海拔高度在900米以下。

横贯林区的大兴安岭山体是成为来自鄂霍次克海和南太平洋湿润季风西进北上,屹立在松嫩平原北侧的巨大天然屏障。

对黑龙江地区和松嫩平原的防风、固沙、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等农业待续发展有重要意义

3.河流水系

全区以兴安岭主脉伊勒呼里山主脉为分水岭,形成黑龙江和嫩江南北两大水系。

黑龙江水系在该区主耍士流有额木尔河、呼玛河、盘古河等。

嫩江源头在大兴安岭东坡,伊勒呼里山南麓,是松花江的最大支流。

位于嫩江水系上游的主要支流有甘河、多布库尔河、那都里河、南瓮河等

4.气候

该区处于我国最北端的高寒地带,冬季长达9个月,夏季最长不超过I个月,绝大部分地区几乎无夏季,气候条件比较恶劣,植物生长期比较短。

5.土壤

该区土壤主要有棕色针叶林土、暗棕壤、灰色森林土、草甸土、沼泽土和冲积土等,其中以棕色针叶林土为最主要的森林土壤,分布面积最广。

适宜落叶松、樟子松、山杨、白桦等树种的生长,应以培育林木为主,成为重要的用材林培育用地。

大兴安岭东部林区土壤垂直地带谱详见表2-1

土壤垂直地带谱

表2-1

土壤地带

地貌

土壤垂直带谱

地点

棕针土带

中、低山

棕色针叶林土一草甸土一沼泽土一河滩森林土

西林吉、阿木尔、图强、呼中、呼中、自然保护区

棕针土带一暗棕壤土被组合带

中、低山及丘陵

I.棕针土一暗棕壤一草甸土一沼泽土一河滩森林土

II.棕针土一草甸土一沼泽土一河滩森林土

11.暗棕壤一草甸土一沼泽土一河滩森林土一

塔河、新林、十八站、韩家园、松岭、加格达奇

6.植被

大兴安岭东部林区森林属于典型的寒温带针叶林,表现为垂直分布的规律,垂直层次简单,林下常有一个生长低矮的灌木层,其构成树种的叶子较小,并且多是常绿和革质的,主要是兴安落叶松林,还有堰松矮曲林、鱼鳞云杉林、红皮云杉林和樟子松林,阔叶林有岳桦林、黑白桦林、蒙古栋林、山杨林等,寒温带森林群落林下资源比较少,有越橘、杜香、狭叶杜香、兴安杜鹃、红花鹿蹄草、七瓣莲、林奈等,藓类有真藓和泥炭藓,尽管在木材生产意义上来说,它们不能和兴安落叶松林相比,但是,它们都是大兴安岭森林的构成成分,各有着独特的生态意义。

2.1.2自然资源

1.森林资源

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公司总经营面积为12526.8万亩,其中林业用地面积为11503.3万亩,占总经营面积的91.83%。

在林业用地中,有林地面积为9726.8万亩,占总经营面积的77.64%;

疏林地面积为120.4万亩,占总经营面积的0:

96%;

灌木林地面积为10.0万亩,占总经营面积的0.08%;

无林地面积为474:

3万亩,占总经营面积的3.79%;

苗圃用地面积为0.6万亩,占总经营面积的0.005%;

无林地面积为1171.3万亩,占总经营面积的9.35%。

大兴安岭东部林区活立木总蓄积为512988245立方米,其中林分蓄积为498981617立方米,占总蓄积的97.27%;

疏林蓄积为2929984立方米,占总蓄积的0.57%;

散生木蓄积为11076636立方米,占总蓄积的2.16%。

2.野生动植物资源

1)野生动物资源

全区目前共普查出鸟类16目40科,250种,其中雀形目122种占48.8%,非雀形目128种,占51.2%;

夏候鸟有赤麻鸭、绿头鸭、极北柳莺等148种;

冬候鸟有朱顶雀、灰喜雀等11种;

留鸟有黑嘴松鸡、花尾棒鸡等46种;

旅鸟有大天鹅、花脸鸭等45种。

全区目前共普查出兽类6目16科56种,主要有紫貂、貂熊、棕熊、猞猁、原麝、马鹿、驼鹿、抱、野猪、狼、狐、雪兔、水獭、松鼠、花鼠等,其中国家一类保护动物有紫貂、貂熊等,二类保护动物有棕熊、猪俐、马鹿、驼鹿、雪兔等。

全区目前共普查出鱼类17科84种,主要有大马哈鱼、细鳞鱼、哲罗鱼、鲤鱼、鲜鱼、鳃鱼、泥鳅、黑龙江鲤、链鱼等全区目前普查出两栖动物有中华蟾蛛、无斑雨蛙、黑龙江林蛙、中国林蛙等2目,4科,7种;

有龙江草晰、丽斑麻晰、白条锦蛇、红点锦蛇等2目,3科,7种。

2)野生植物资源

全区目前普查出各类野生植物有92科371属966种。

野生经济植物占一半以上,有525种,其中药用植物有黄茂、沙参、百合、断肠草、元胡、龙胆、紫苑、杜香、杜鹃等85科192属600余种;

纤维植物有大叶樟、小叶樟、野古草、羊胡子、苔草和柳兰等27种;

单宁植物有金老梅、篙柳、老鹤草、萎陵菜、地榆、鼠掌草等49种;

油料植物有棒子、胡枝子、接骨木、苍耳等28种;

食用植物有越橘、稠李、东方草每、都柿、截菜、黄花菜、猴头、木耳、桔梗等42种;

农药植物有白屈菜、狼毒大戟、白头翁、莲子菜等8种。

3.矿产资源

大兴安岭东部林区矿产资源丰富,现以开采生产黄金、煤炭为主。

已探明的矿藏有金、煤、铁、钥、铝、钦、磷、石墨、大理石、麦饭石等30余种。

1)贵重金属矿产

黄金资源丰富,开采历史悠久,主要分布在林区的北部山区和各

水系流域附近,储量以沙金为最大,是该区的优势矿产。

2)固体可燃性矿产

主要有煤和泥炭。

全区己发现煤矿产地有18处,其中矿床1处,矿点11处,矿化点6处,泥炭矿产地有53处。

己探明煤储量达1.36亿吨。

3)有色金属矿产

主要有铜、铅、锌、铝等金属。

矿产地有8处,矿点30处。

分布在呼中、新林和呼玛等地。

4)黑色金属矿产

主要是铁矿,其次为钦、钦铁矿。

矿产地有19处,其中中型矿床1处(含大型钦矿床),小型铁矿床4处,矿点9处,矿化点5处。

已探明铁矿储量大约为1792万吨,磁铁矿石储量为85万吨,伴生钦矿石1118万吨左右。

分布在呼玛、塔河、新林、松岭及加格达奇等地。

5)非金属矿产

主要有莹石、白云岩、石墨、起基性岩、高温耐火粘土、云母、含钾岩石、大理石、珍珠岩、石灰岩、硅石、拂石、黄铁矿、麦饭石等。

矿产地有58处,其中矿床11处,矿点36处,矿化点11处,全区都有分布。

2.2社会经济概况

大兴安岭林区经过四十年的开发和建设,己成为各种设施配套、项目齐全的大型林业综合企业。

截止1999年,全区总户数为172782户,人口536620人,比上年减少3296人,其中:

城镇人口469408人,占全区总人口87.5%,农村人口67212人,占全区总人口12.5%,城镇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自1997年国家提出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大兴安岭林区现己形成以农业、牧业、林业为第一产业,以采掘业、制造业、电力、煤气及水电产业、建筑业为第二产业,以商贸餐饮、交通运输、邮电通信、房地产、旅游业等配套基础设施开发建设的第三产业等多种产业协调发展的经营新格局。

交通运输业发展良好,其中,建成了加格达奇至古莲、韩家园、碧水三条铁路,全长913公里;

公路运输已形成网络格局,国防公路:

嫩江一黑河一漠河线贯通林区腹地。

邮电通讯平稳发展,全区设有邮电分支机构55处,形成了以加格达奇为中心枢纽,连接林区城乡各地,纵横交错的电信网和四通八达的铁路、公路邮政网。

文化、卫生和体育事业取得了显著进步,其中,文化事业健康发展,截至1999年末,全区各类电影放映单位96个,艺术团体1个,群众艺术馆、文化馆11个;

有广播电台2座,电视发射台和差转台87座,其中一千瓦以上电视发射台和差转台20座,卫星电视地面接收站88座,电视覆盖率99.2%;

卫生事业稳步发展,全区医院、卫生所等各种卫生机构发展到286个,拥有病床1956张。

专业卫生技术人员4167人,其中医生(含中、西医生)1223人,护师、护士1193人;

体育事业取得新的成就,1999年参加省级以上青少年比赛中,共获得奖牌42枚,其中:

金牌18枚,银牌11枚,铜牌13枚。

2.3项目主要组成部分

本项目以保护当地原有生态景观为岭乔、灌、草植物资源(不包括动物资示范区的建设、完善,在后期可开发旅

2.3.1扩建森林植物园

2.3.2规划十一处地理生态景观区

2.3.3规划以标准化苗圃为中心的育苗园区

2.3.4建设以种子园樟子松一、二大区、落叶松二、四大区,白桦强化育种园为代表的林木良种繁育园区;

2.3.5建设以樟子松、落叶松短轮伐期模式林,落叶松丰产林为代表的森林速生丰产园区;

2.3.6建设以红松、斑克松、西伯利亚红松为重点的林木引种园区;

2.3.7以兴安落叶松、长白落叶松地理种源试验松、落叶松子代测定林为代表的科学实验园区;

2.3.8建设云杉林、紫锻林珍贵树种保护区;

2.3.9新建中草药种植园。

第3章建设条件分析

3.1自然条件

示范区位于加格达奇南15公里、加格达奇林业局跃进林场内的技术推广站整个施业区及跃进林场的寒温带植物园区,总面积14981公顷,其地理坐标为东经123°

56′至124°

12′,北纬50°

15′至50°

22′。

嫩江I级甘河流经项目区东部,塔里吐河在本区东南角汇入甘河,区内无名溪流7条,湖沼遍布,水源丰富。

平均海拔520米,境内最高峰海拔663米,土壤主要为暗棕壤,地带性土壤有草甸土、泥炭土分布。

3.2社会经济条件

技术推广站建站以来,长期侧重于林木良种繁育、速生丰产林营建、林业科学研究及技术推广等事业。

建立的种子园已是蜚声中外,各种林业科研标地均己成型,5万多亩人工林长势茁壮,完全具备建设本项目的基础,推广站现有职工106人,其中科技人员39人,高中级专业职称的21人,技术力量雄厚,上级主管部门森林经营部对本项目建设高度重视,是项目建设的强有力的后盾,项目建成后将具有重大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一定的经济效益。

3.3基础设施条件

技术推广站自建立以来,经过几年的建设,已逐步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的生产、生活体系。

目前有办公楼400平方米,招待所及食堂800平方米。

示范区内常住人口500人,交通方便,水、暖、电、通讯基础设施完善,连接加格达奇的高等级公路直通项目区内,区内可通行的各类道路50公里左右,路网密度6米/公顷。

已建成一处苗圃并已投资建成现代化大棚一座、一处标本园、种子园600公顷、人工林3500公顷、各种试验林地1000多公顷,国家重点林木种

苗建设投资新建的林木良种基地593公顷,项目区内除樟子松、落叶原始林和高山堰松林森林景观外,基本全容了大兴安岭特别是伊勒呼里山南麓各类森林景观,完全具备本项目建设的基本要求。

第4章示范区建设方案

4.1示范区的性质、范围

4.1.1示范区的性质

根据中国寒温带森林生物多样性恢复与森林植物基因保护示范区的自然地理条件,社会经济状况和森林生物资源特征,确定示范区的性质是在国有森林的基础上,依靠丰富的植物资源为优势,结合独特的森林文化,集自然资源与环境保、基因保护与科学研究为一体的生态保护型示范区。

4.1.2示范区的范围

本示范区属加格达奇林业局跃进林场的一部分,另加就地保护林330公顷,寒温带植物园1817.46公顷,包括技术推广站施业区、加格达奇区北山部分林地和科研所基地施业区三部分。

4.2建设期限和建设目标

示范区建成后,示范区的建设能够有利于保护现有的生物资源和自然资源、维护生态平衡、保护和拯救濒危植物品种,将示范区建设成集保护、科研、科普为一体的多层次、多功能、多效益的生态型示范与基因保护区,从而为今后开展科学研究、旅游、文化娱乐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2009年—2011年为基本建设期,在现有的基础上,首先完善示范区管理体系和管理制度。

同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景观区建设,着手人员培训。

到2011年,基本达到管理体制健全,基础设施完备初具规模的目标。

经营期,进一步加大投资力度,加快开发建设步伐,使示范区设施齐备、服务配套、科学研究、森林旅游业和多种经营向规模化方面发展,并已获得一定的生态效益。

4.3示范区建设总体布局

4.3.1依据

目前,我国自然保护区的区划依据自然区域分类。

采用区域气候带、自然综合体及其生态系统三级分类法。

示范区属于寒温带山地区,植被区域上属寒温带针阔叶混交林。

因此,示范区的区划也要与全国自然保护区保持一致,并同这一地带其他类型的自然保护区共同构成全国大自然的保护网。

4.3.2原则

1.示范区区划要同全国自然保护区区划一致,按自然环境特点,保护寒温带的针阔混交林和其中的濒危植物。

2.示范区内部区划时,要充分考虑自然地理环境,植被特征及其受人类改造和破坏的程度,因地制宜地区划出不同的功能区域。

3.充分利用现有条件,求得协同发展。

4.全面规划,分期建设。

从长远考虑,一次完成全面的规划,依资金及社会需求变化分期建设。

5.区划时,根据示范区的特点“以保护自然景观为主,辅以人工点缀的原则”,增加人工建筑成分’。

示范区不同于一般的自然保护区,可在区内建设部分建筑及设施等。

凡人工建筑要追求古朴典雅、山居野趣,注意与周围自然风光的协调和对自然景观最低限度的影响。

4.3.3总体布局

根据示范区自身条件本项目共规划十一处地理生态景

观区和八处试验园区,其主要采取的经营措施为整地、卫生伐、透光伐,初步设计八年为一个轮回期,个别地段需进行补植,每处景观区布设供人休息,风格造型新颖、别致的凉亭、小品并竖立标示牌等。

1.规划十一处地理生态景观区

1)杜鹃(映山红)一落叶松景观区,分布在规划区2处,分别占地面积20公顷和30公顷,需就地补植野生杜鹃、落叶松;

2)胡枝子一柞树景观区占地面积200公顷;

3)禾本科草类一白桦、山杨景观区,占地面积40公顷;

4)河岸钻天柳、甜杨景观区,占地面积200公顷,需就地补植野生河岸钻天柳、甜杨;

5)笃斯越桔景观区,分布在规划区2处,分别占地面积10公顷和28公顷,就地补植野生笃斯越桔;

6)黄花、金莲花等五花草甸景观区,占地面积25公顷;

7)干旱阳坡黄琴一百里香景观区,占地面积15公顷;

8)平缓坡地棒子景观区,分布在规划区2处,分别占地面积30公顷和20公顷,需就地补植棒子树。

9)塔头苔草一小叶樟景观区,占地面积20公顷;

10)中低山针阔混交天然次生林景观区,占地面积40公顷。

11)兴安落叶松人工次生林景观区,占地面积220公顷。

这十一处生态景观区以选择、规划,圈定为主要方式,不增加人为干扰措施,维系纯天然原生状态,以森林为主的景观,可适当进行低强度的抚育清理和少量补植林木。

2.建设、改扩建八处试验基地

1)扩建森林植物园

以现有木本植物标本园5公顷为基础,扩建植物园区为50公顷,布设长3000米白石柱铁栅栏。

园内依据植物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分科分属栽培大兴安岭木本、草本所有维管束植物(不包括苔鲜、菌类等低等植物),收集高等植物1000种以上,其中,需移植2.5万株左右的乔灌木;

栽植5公顷左右的草本植物,成为我国北方一处重要的森林植物园集科研、教育基地。

2)规划以标准化苗圃为中心的育苗园区,占地面积12公顷,苗圃实施现代化管理体系,布设长1400米白石柱铁栅栏;

3)建设以种子园樟子松一、二大区,落叶松二、四大区,白桦强化育种园为代表的林木良种繁育园区,其中,樟子松种子园共占地65公顷;

落叶松种子园共占地55公顷;

白桦育种园占地20公顷;

4)建设以樟子松、落叶松短轮伐期模式林,落叶松丰产林为代表的森林速生丰产园区,其中,樟子松速生丰产园区占地面积20公顷;

落叶松速生丰产园区占地面又5公顷;

5)以兴安落叶松、长白落叶松地理种源试验,樟子松、落叶松子代测定林为代表的科学实验园区,其中,地理种源试验区占地面积为9公顷;

子代测定林区占地面积为130公顷;

6)建设以红松、斑克松、西伯利亚红松为重点的林木引种园区,其中,红松引种区占地面积为5公顷;

斑克松占地面积为2公顷;

西伯利亚红松占地面积为8公顷,需补植培育的红松、斑克松、西伯利亚红松;

7)建设云杉林、紫锻林珍贵树种保护区,其中,云杉林位于盘古与蒙克山交界处,占地面积为70公顷;

紫锻林位于大子杨山林场与河口林场交界处,占地面积为260公顷,就地补植野生云杉、紫锻,需设专人管护,建管护木楞房二处。

8)新建中草药种植园。

占地100公顷,栽培黄琴、黄茂、沙参、百合、断肠草、龙胆、杜香等珍贵品种中草药,成为北药科研开发基地。

工程量表

表4-1

名称

数量

景观区

森林抚育

就地补植

180

凉亭

17

十一处景观区

4

标牌

5

小广场

平方米

1200

6

晨练

800

7

停车场

8

雕像

9

小桥

10

观光塔

基地

871

60

白石柱铁栅栏

4400

包括植物园、苗圃

包括植物园、中草药园

木屋

建在云杉、紫椴林

移植乔灌木

1250000

植物园

栽植草本植物

整地

112

包括中草药园、苗圃

50

植物园堆山挖沟

中草药栽植

11

大门

第5章附属工程

5.1道路工程

5.1.1交通现状

目前,连接加格达奇的高等级公路直通项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