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9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6702676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1.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西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9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陕西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9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陕西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9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陕西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9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陕西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9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陕西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9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陕西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9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9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陕西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9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A.基本教育法律关系

B.普通教育法律关系

C.诉讼教育法律关系

D.平权型法律关系 

教育法律关系依据教育法律关系所体现的社会内容性质,可以分为基本教育法律关系、普通教育法律关系和诉讼教育法律关系。

依据教育法律关系各主体之间的法律地位是否平等,可以分为平权型教育法律关系和隶属型教育法律关系。

6.______是由法律关系主体的违法行为引起的,应当由其依法承担的惩罚性法律后果。

A.法律规范

B.法律实施

C.法律效果

D.法律责任 

法律责任是由法律关系主体的违法行为引起的,应当由其依法承担的惩罚性法律后果。

7.______是指通过一定的程序和途径裁决教育法律纠纷,从而使相对人受到损害的权益获得法律上的补救。

A.教育法律救济 

B.教育法律责任

C.教育法律援助

D.教育法律申诉

教育法律救济是指通过一定的程序和途径裁决教育法律纠纷,从而使相对人受到损害的权益获得法律上的补救。

8.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国家保障未成年人的______和其他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A.自由和尊严

B.人身和财产

C.身心和健康 

D.生命和安全

《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一条:

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制定本法。

由此可知,国家保障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和其他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七十九条规定,在国家教育考试中作弊的,有权宣布考试无效的机构是______。

A.学校教育处

B.学校

C.教育行政部门 

D.司法部门

在国家教育考试中作弊的,由教育行政部门宣布考试无效,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10.《教师资格条例》规定,对符合认定条件的,应当在受理期限终止之日起______内颁发相应的教师资格证书。

A.15日

B.30日 

C.45日

D.60日

教育行政部门或者受委托的高等学校在接到公民的教师资格认定申请后,应当对申请人的条件进行审查;

对符合认定条件的,应当在受理期限终止之日起30日内颁发相应的教师资格证书;

对不符合认定条件的,应当在受理期限终止之日起30日内将认定结论通知本人。

11.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决定教育工作要遵循的个体身心发展规律是______。

A.顺序性

B.阶段性 

C.稳定性

D.个别差异性

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这就是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12.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说明学生的认识具有特殊性,表现在______。

A.认识的间接性

B.认识的交往性

C.认识的教育性

D.有领导的认识 

四个选项均是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的表现,题干中的关键词“在教师指导下”可知是“有领导的认识”。

13.在教学中运用变式的主要目的是______。

A.激发学习兴趣

B.引起有意注意

C.丰富学生想象

D.突出概念本质 

变式就是变换概念的非本质属性,突出本质属性,从而促进学生对概念的正确理解。

14.下列描述能够体现中国古代教育特点的是______。

A.教育与生产劳动紧密结合

B.教育与生产劳动严重脱离 

C.教育与生产劳动逐步结合

D.教育与生产劳动若即若离

古代社会的教育包括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教育两个时期。

古代学校教育的基本特征是:

(1)古代学校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等级性。

(2)古代学校教育脱离社会生产实践,显示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分离的特征。

(3)占代学校教育的形式一般是个别教学,它使教育具有了完备的条件,即专职教师、固定学员和专门的教材。

(4)教育内容偏重于人文知识,教学方法倾向于自然、对辩和死记硬背。

故教育与生产劳动是严重脱离的,选B。

15.对个体身心发展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是______。

A.遗传因素

B.社会环境

C.学校教育 

D.主观努力

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环境使遗传提供的发展可能性变成现实。

同时环境对儿童的身心发展起着一定的制约作用;

学生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动力,是促进个体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16.孟禄认为“全部教育都归之于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这种观点是教育起源说中的______。

A.生物起源说

B.交往起源说

C.心理起源说 

D.劳动起源说

心理起源说者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

心理起源说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教育家孟禄。

17.教育的生物起源说和心理起源说的共同缺陷是,都否认了______。

A.教育的科学属性

B.教育的生产属性

C.教育的社会属性 

D.教育的艺术属性

教育的生物起源说将教育视为一种生物现象,将教育过程归结为按生物学规律进行的本能的传授活动。

教育的心理起源说认为教育起源于日常生活中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的模仿。

两者都认为教育是无意识获得的,否定了教育的社会属性。

18.教育目的要回答的一个根本问题是______。

A.教育的方向

B.教育为谁服务

C.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 

D.教育怎样培养人

教育目的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一定社会需要的人的总的要求。

它规定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

19.______是学校德育的根本指针,是德育的总方向。

A.德育总目标 

B.道德教育目标

C.思想教育目标

D.法制教育目标

德育总目标是学校德育的根本指针,是德育的总方向。

20.德育过程结构的构成要素是______。

A.教育者、受教育者

B.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

C.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德育方法 

D.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环境

21.集体教育和个体教育相结合的德育原则是下列哪位教育家的成功教育经验______。

A.马卡连柯 

B.加里宁

C.乌申斯基

D.赞科夫

22.从本质上讲,教学是一种______。

A.认识活动 

B.实践活动

C.主体活动

D.文化活动

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它是学生个体的认识过程,具有不同于人类总体认识的显著特点。

所以本题选A。

23.著有《普通教育学》被西方誉为“科学教育之父”的教育家是______。

A.亚里士多德

B.夸美纽斯

C.赫尔巴特 

D.杜威

赫尔巴特是科学教育之父,著有《普通教育学》。

24.课堂教学中的“开场白”是指______。

A.讲授

B.导入 

C.提问

D.小结

25.现代教学中,反对注入式教学,因此,导入也要具有______。

A.目的性

B.启发性 

C.趣味性

D.迁移性

26.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______。

A.促进者 

B.研究者

C.建设者

D.开发者

27.班主任为了深入了解学生情况或弄清有关学生教育的某个问题,需运用______。

A.观察法

B.谈话法

C.分析书面材料

D.调查研究 

28.下列不属于教学媒体的类型的是______。

A.视觉媒体

B.听觉媒体

C.交互媒体

D.传统媒体 

教学媒体主要包括视觉媒体、听觉媒体、视听觉媒体及交互媒体。

29.我国最早使用“教育”一词的是______。

A.孔子

B.孟子 

C.许慎

D.朱熹

在我国,“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

尽心上》,孟子日:

“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

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因此,答案选择B。

30.良好班集体形成的标志是______。

A.有明确的奋斗目标

B.有健全的组织系统和领导核心

C.形成了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D.有合格的规章制度和纪律

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是良好班集体形成的重要标志。

31.《学记》提出“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这句话强调______。

A.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B.德育与智育相结合

C.教师与学生相结合

D.教师与家长相结合

“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的意思是按照一定的时间或季节进行正课的教学,休息的时候也必须有各种与课堂学习相关的课外活动。

故这句话强调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32.从课程的表现形式来看,校园文化属于______。

A.显性课程

B.隐性课程 

C.校本课程

D.综合课程

隐性课程是指学生在学校情景中无意识地获得经验、价值观、理想等意识形态内容和文化影响。

校园文化属于隐性课程。

33.1994年,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简称AECT)出版了西尔斯(Seels)与李奇(RiChey)合写的专著______书中提出了教育技术的定义。

A.《教育技术》

B.《教育技术:

领域的定义和范畴》 

C.《教育学》

D.《基础教育》

34.通过多媒体网络教室,教师可以通过教师机进行______等广播教学。

A.声音

B.图像

C.视频

D.以上全部 

35.班主任工作的中心任务是______。

A.组织建立良好的班集体 

B.促进班集体全体成员的全面发展

C.协调好各任课老师的关系

D.搞好家校联系工作

班主任工作的中心任务是组织建立良好的班集体。

二、多选题(总题数:

10,分数:

25.00)

36.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根据______的原则,领导和管理教育工作。

2.50)

A.分级管理 

B.教育为本

C.教育优先

D.分工负责 

《教育法》第十四条规定,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根据分级管理、分工负责的原则,领导和管理教育工作。

37.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得______。

A.歧视学生 

B.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 

C.侵犯学生合法权益 

D.有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 

38.从课程制定者或者管理层次的角度,课程可分为______。

A.国家课程 

B.地方课程 

C.校本课程 

D.显性课程

39.班主任的工作内容有______。

A.了解和研究学生 

B.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C.做好学生家长工作 

D.做好个别学生的教育工作 

40.按教育程度划分,我国学校教育可分为______。

A.成人教育

B.高等教育 

C.中等教育 

D.初等教育 

本题考查的是我国学校教育的阶段划分。

按教育程度划分,我国学校教育可分为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

41.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功能包括______。

A.引导和培养、塑造个体发展 

B.加速个体发展 

C.具有延时价值 

D.开发个体特殊才能 

4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我国在教师资格和任用方面实行______。

A.教师资格制度 

B.教师职务制度 

C.教师职称制度

D.教师聘用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三十四条规定:

“国家实行教师资格、职务、聘任制度,通过考核、奖励、培养和培训,提高教师素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43.德育教育的体谅模式的特征有______。

A.坚持性善论,主张儿童是德育的主体 

B.坚持人具有一种天赋的自我实现趋向 

C.把培养健全人格作为德育目标 

D.大力倡导民主的德育观 

麦克菲尔的体谅关心模式特征有:

(1)坚持性善论,主张儿童是德育的主体;

(2)坚持人具有一种天赋的自我实现趋向;

(3)把培养健全人格作为德育目标;

(4)大力倡导民主的德育观。

44.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______。

A.感知教材,形成表象 

B.理解教材,形成概念 

C.运用知识,形成技能技巧

D.知识的巩固和保持

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领会知识,领会知识包含感知教材和理解教材两个部分。

45.备课指为上课做______这几方面的准备。

A.设计教学过程 

B.钻研教材 

C.学习课程标准

D.了解学生 

备课就是要做到“三备”,即备学生、备教材、备教法。

三、判断题(总题数:

15,分数:

22.50)

46.学生作为特殊的教育法律责任主体,一般采用纪律处分,如警告、记过、留校察看、开除学籍等方式。

A.正确 

B.错误

47.教师最基本的权利是学生管理权。

A.正确

B.错误 

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简称教育教学权,这是教师的最基本权利。

48.我国的教师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的法定节日。

1985年1月21日,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作出决议,将每年的9月10日定为我国的教师节,用以感谢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

49.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三十一条规定:

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二十五条规定:

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

建立正常晋级增薪制度,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50.苏格拉底的教育方法称为产婆术。

苏格拉底经常采用的“诘问式”的形式中,以提问的方式揭露对方提出的各种命题、学说中的矛盾,以动摇对方论证的基础,指明对方的无知;

苏氏自比产婆,从谈话中用剥茧抽丝的方法,使对方逐渐了解自己的无知,而发现自己的错误,建立正确的知识观念,他的教育方式被形象地称为“产婆术”。

51.教学是一种传授知识的活动。

教学是传授系统的科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智力、体力和创造力,培养社会主义审美情趣和思想品德,奠定科学世界观的基础,促进个性发展的活动。

52.深人实际了解学生,是教师写好学生操行评语的基本前提。

53.小学开设的具体课程中,由于地位不同,可以分为“主科”和“副科”。

小学开设的具体课程,其对象、任务不同,知识范围、性质也不一样,但不能把学科分为“主科”“副科”,以免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

54.教学原则是根据教学规律制定的,所以二者没有区别。

教学规律是教与学内部矛盾运动的客观规律,人们只能去发现它、掌握它,但不能制造它。

而教学原则是人们在认识教学规律的基础上制定的一些教学的基本准则,它反映教学规律。

55.德育过程与品德形成过程相同。

德育过程与品德形成过程不同,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1)区别:

德育过程是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和发展受教育者品德的过程;

而品德形成过程则是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结构不断建构完善的过程。

(2)联系:

德育只有遵循人的品德的形成发展规律,才能有效地促进品德形成发展,而品德形成发展也离不开德育因素的影响。

56.教导主任对各个任课教师起联系和纽带的作用。

对各个任课教师起联系和纽带作用的主要是班主任。

教导主任是管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内当家”,具体负责本校的教育、教学、教务等方面的组织管理工作。

57.不会进行教学反思的老师,就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

58.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着社会成员的受教育权利。

政治制度决定着社会成员的受教育权利,而不是经济发展水平;

一个国家什么人接受什么样的教育,基本上由政治决定,政治制度决定了教育的性质。

59.教师专业素质的发展水平决定了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高低。

60.学生的学习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畜牧兽医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